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用作名词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是针对实词而言。古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活用为其他词类。

一般常见的活用类型有:

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作动词。

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5. 动词作名词。

6. 动词使动用法。

7. 动词为动用法。

8. 形容词作名词。

9. 形容词作动词。10. 形容词使动用法。11. 形容词意动用法。12. 数词活用

下面就针对这几种类型中常见的活用现象,做简要的讲解与梳理。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小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二、规律总结:

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三、课后巩固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于是从散约败

3.追亡逐北

4、此亡秦之续耳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8、瓷以石,行旅便之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死生,昼夜事也

11、犹得备晨炊

12、尔安敢轻吾射

13、蟹六跪而二螯

14、翩翩两骑来是谁

15、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

16、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名词作状语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如果要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古代汉语名词直接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应加一介词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用船载”。

表方位、处所: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译“在、到、当……十名”。)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

③范雎至秦,王庭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蔺列传》

⑤道听途说、风餐露宿、东奔西走、南来北往

表工具、依据: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译“用、依照……十名”。)

箕畚运于渤海尾。《列子·汤问》

②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③“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④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⑤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⑥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遵守道义)

表态度、身份: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译“用对待+名+的态度”。)这种用法,是用对待这个名词状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去对待动词后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彼秦者…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鲁仲连义不帝秦》

⑤必如公言,即奴事之尔,又何战为《史记·宋世家》

(4)表比喻: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译“象+名+一样”)

①嫂蛇行匍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项伯亦拔剑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陈涉世家》

寨中人又鹜伏焉。《冯婉贞》

昭王…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成语:蚕食鲸吞、冰清玉洁、土崩瓦解、风驰电掣、龙蟠虎踞

(5)、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古今用法一致。例:今天我休息、朝辞白帝彩云间。但古代汉语中“日、月、岁”作状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1)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而”或“以”连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客孟尝君》

(2)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翻译成“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①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②日饮食得无衰《触龙说赵太后》

(3)日字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日、月+形容词、性质变化动词,译成“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柳宗元《捕蛇者说》

(4)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溯,日+主语可译成“往日”或“从前”;

①“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

(5)“时”用在主语前,表示及时、按时、当时: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②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状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二)形容词、数词等用如动词

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有的也能作主语和宾语,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的特点。但在古代汉语里,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形容词也可以灵活运用,如用作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楚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形容词用如动词珠辩认方法可以参照后面讲到的名词用如动词的一些规律,一般情况下:

1.如形容词后连带了宾语,这个形容词就用如动词。如果形容词用如动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有的可以在后边加时态助词“了”、“着”或“起来”、“下去”等等

2、名词、形容词“所”后,用如动词。所作为特指代词常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合用,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 后、“者”前出现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尊崇)《庄子·盗跖》置人所罾鱼腹中(捕获)

3、名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名词不受副词修饰,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前面的副词为其状语如: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注意: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词类活用的条件)依据语法功能辨识词类活用,可以从句法功能和搭配功能两个方面考虑:

1、句法功能:看该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成分。例如:名词在叙述句中不能充当谓语。如此,则叙述句中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因此,凡是形容词或名词后面出现宾语的,则该形容词或名词已经活用为动词了。

2、搭配功能:根据语法功能,某些词类只能(或不能)与某些词类搭配使用。如连词“而”只连接谓词性成分,因此名词用“而”连接,则往往活用为动词;代词“所”后面的实词必定是动词,因此形容词或名词如果出现在“所”后面,则活用为动词;代词不受任何词修饰,因此代词前面如果出现其他词的话,那么该词很可能已活用为动词,等等。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为(wèi)动用法”是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外的一种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活用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即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而发生的,宾语表示主语的目的、原因、受益者等。也就是说,动词对宾语含有“为谁怎样”的意思,“主语为宾语而动”。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为”“因为”“向”“对”“替”宾语怎么样的意义。

为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有一个显著区别,后两者的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变化、状况)都不是主语产生的,而是宾语产生的。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行为、变化或状况,意动用法是宾语认为宾语产生了某种变化或状况,而为动用法的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变化或状况的施事者仍是主语,这和一般动词用法一致,但主语的行为、变化或状况却是为了宾语而产生的,即宾语是这种行为的目的所在。

为动用法的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其格式为:主语+为动词+宾语。它主要有三种类型。

动词的为动用法例如,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庄子》)

2.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3.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4.夫人将启之。(《触龙说赵太后》)

5 .文嬴请三帅。(《殽之战》)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二、名词的为动用法

1.如姬资之三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4.父曰:“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三、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将进酒》)

2.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3.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4.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晏子春秋?内篇》)

为动用法在中学古诗文中出现不太多,但在高考中却是不时就会考到的,例如: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1题:

把第Ι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2007年江西省联考试卷中有一道文言翻译题: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4分)

祭祀必祝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6)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成公二年》

(7)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

(8)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9)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

注意:

一、古文中“某某死之”,常常翻译成“某某为之而死”,几乎是固定句式。

二、为动用法尽管在古汉语中出现不太多,但在现代汉语中仍有保留其用法的,比如用“殉”字组成的词汇,像殉情、殉国、殉职等,用文言解释相当于为动,即“为……而死”。

有些成语和固定说法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比如: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宣传群众(对群众做宣传)。

找出活用的词,并翻译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序八州而朝同列

3.道芷阳间行

4.则思江海下百川

5.义不赂秦

6.由山以上

7.函梁君臣之首

8、抑本其成败之迹

9. 乳二世

10.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1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2.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13.赵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14.而独以钟名。

15.癸酉卜,乙亥不风,乙亥其风(《殷墟文字甲编》)

16. 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17.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8. 多情自古伤离别。

19.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20.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21.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2.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名词做动词

1)许多表示物件的名词可以转化为动词,意思也随着有些改变: She had booked three seats on the plane. 她在飞机上订了三个座位。 The usher seated us in the front row. 引座员让我们在前排坐下 The committee is chaired by General Lee. 委员会由李将军任主席。 He pinned the notice on the blackboard. 他把通知钉在黑板上。 The expedition will map the South Pole. 探险队将绘制南极的地图。 The policeman bagged the thief. 警察把小偷抓到了。 How can you pocket her insults? 你怎么能忍受她的侮辱?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are tabled at the back of the book. 实验的结果列成了表放在书后。 Picture yourself in his situation. 设想你处于他的地位。 2)表示身体某部分的名词也可用作动词: His name headed the list. 他的名字列在名单之首。 He handed the glass of beer to Grandpa. 他把那杯啤酒递给了爷爷。 Many of his friends backed his plan. 他的许多朋友都支持他的计划。 The boy shouldered the basket of fruits. 男孩掮着那筐水果。 He asked us not to finger the tomatoes. 他让我们别摸西红柿。 A policeman eyed him suspiciously. 一位警察怀疑地瞧着他。 I can’t stomach such behavior. 我不能容忍这种行为。 He elbowed his way to where we stood. 他推挤着来到我们站的地方。 The puppy nosed at my arm. 小狗嗅我的手臂。 We have missed the bus, so we’ll have to foot it.我们没搭上汽车,因此我们得步行去。 3)表示一类人的名词也可用作动词: Lydia had always nursed a grievance against her cousin. 丽迪亚对她的表哥一直怀有抱怨情绪。 Stop fooling about and do something useful. 不要胡混了,干点有益的事。 He is paid by the police to spy on other students. 他受警方雇用来监视其他学生。He doctored the information on his passport. 他窜改了他护照上的内容。 He fathered many inventions. 他发明了许多东西。

英语中的情感的名词和动词教学内容

英语中的情感的名词 和动词

List 64: Emotions Nouns 名词affection 喜欢 aggravation 激怒 amusement 有趣 anger 愤怒 anguish 痛苦 annoyance 生气,烦恼 anxiety 忧虑 awe 敬畏 belligerence 交战 bitterness 痛苦 bliss 极度幸福 boredom 厌倦 bravery 勇敢 cheer 鼓舞 courage 勇气 craziness 狂热 dejection 沮丧 delight 喜悦 depression 郁闷 disappointment 失望 disgust 厌恶embarrassment enthusiasm 热情 envy 妒忌 fatigue 疲劳 fear 惧怕 feeling 感情 fright 恐惧 gladness 高兴 glee 喜悦 happiness 幸福hope 希望 horror 恐怖indifference 不关心jealousy 妒嫉 joy 快乐 joviality 快活 laughter 大笑 love 热爱 mood 心情nervousness 紧张 pain 痛苦 passion 激情 pity 同情 pleasure 愉快

prejudice 偏见pride 骄傲 rage 暴怒regret 遗憾restlessness 不宁sadness 悲伤sorrow 悲哀tears 泪水temper 脾性terror 恐怖tiredness 疲倦trouble 烦恼weariness 疲劳zest 热心 Verbs 动词abhor 厌恶aggravate 恶化agitate 鼓动amuse 娱乐anger 激怒antagonize 对抗bewilder 困惑blush 脸红bore 厌烦 bother 打扰 burn up 发怒 clam 沉默,满足 cheer up 鼓舞 console 慰问 cry 哭泣 delight 快乐 depress 抑压 detest 痛恨 disappoint 失望 disgust 憎恶 embarrass 困窘 excite 兴奋fatigue 疲劳 fear 惧怕 feel 感觉 frighten 恐吓 fume 冒火,生气 gladden 使高兴 hate 憎恨 laugh 笑 lament 悲伤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二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 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 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 2 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 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 3 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 4 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 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 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 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 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 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例7 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分析例7 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8 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分析例8 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6 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例9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分析因为“所” 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9 的例“罾” 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三规律总结:名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名词后为代词。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3、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分析例1 中“短”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屈原” ,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诋毁,指出……缺点” 。例 2 中的“轻”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胜” ,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轻视,看轻” 。例 3 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留侯张良” ,活用为一般动词,是“友好,友善”的意思。(二)规律总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标志: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动词形容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根据它们表示的意义,把它们分别填入表中。 1、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的老人。 2、郭全海进屋里,笑着说:“我的青骒马来了。你们不乐意要热毛子马,换给我吧。”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不会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 名词 动词 二、名词、动词、形容词常常组合起来,表达各种思想。下面都是两个词的组合,把组合方式相同的归拢在一块儿,分成这样五组; 1、名+动; 2、动+名; 3、形+名; 4、形+动; 5、名+形; 打球看电视精心安排锻炼身体破船房间宽爱护儿童汽车奔驰旧书红太阳节目精彩落后地区慢走雪花飘生活幸福光线柔和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各有各的语法功能,各有各的用法。如把名词当动词用就符合语言习惯,叫词性误用。指出下边句子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并改正。 1、你有没有勇敢,游到对岸去。 2、听说班里要组织春游活动,大家都非常兴趣。 3、反革命分子散布种种造,妄图破坏生产。 4、她整日整夜不辞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

四、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能愿动词或趋向动词。 1、顺着光带,稳稳约约()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 2、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3、我难道没有()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蛸花吗 4、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了。 5、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的天幕上闪烁()了。 6、她转()头(),望了望大家。 五、找出下面句子中形容词,并说明它修饰什么词。 1、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 2、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 3、我杯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六、下列词语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指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将序号写在提后的括号内。() A.荠菜漂浮广阔优美春天 B.迁就怀念绽开愿望这样 C.世界感情风景琥珀几根 D.特殊神秘轻捷愉快干净 数词、量词、代词 一、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的词的词性。 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 2、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 ()()()()()()() 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 二、用分数或倍数表示减少或增加时,必须说得准确。在下列意思说得明确的句子后面打“√”。(括号里是想表达的意思) 1、(班里的共青团员由九名变为十八名) (1)原来班里有九名共青团员,现在增加了两倍。() (2)原来班里有九名共青团员,现在增加到两倍。() (3)原来班里有九名共青团员,现在增加了一倍。() 2、(价格有每公斤三元变为每斤一元) (1)原来每斤卖三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格也减低了两倍。() (2)原来每斤卖三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格也减低了三分之二。() (3)原来每斤卖三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格也减低了三分之一。() 三、在下边数词和名词间填一个适当的量词。 一()书一()笔一()诗一()教师一()旗子 一()床一()货物一()汽车一()轮船一()井 一()布一()大炮一()花一()薄云一()鞋 四、在下列各句的代词下面画“”,并在括号内写出是哪一类代词。 1、谁也不甘心落后。()

名词作动词

①名词作动词: 箪食壶浆:箪,用竹器盛, 壶,用水壶盛。 信义著于四海:信,讲信用。 ②名词作状语: 西和诸戎:西,向西。 南抚夷越:南,向南。 外结好孙权:外,向外。 内修政理:内,向内。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 ③名词作形容词: 思贤如渴:贤,有才能的 本文通过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1.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2.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3.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4.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5.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4.表示判断:是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1.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2.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3.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4.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练一练: 试试给下面28个词语分类: 1美丽2可爱3桌子4黑板5书包6白色的7长的 8蓝色的9胖10瘦11高大12雄伟13打14写 15告诉16检举17笔18眼镜19头发20帽子21走 22跳23拿24手指25卷纸26吃27知道28抱 名词有() 动词有() 形容词有()

动词用作名词

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是针对实词而言。古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活用为其他词类。 一般常见的活用类型有: 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作动词。 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5. 动词作名词。 6. 动词使动用法。 7. 动词为动用法。 8. 形容词作名词。 9. 形容词作动词。10. 形容词使动用法。11. 形容词意动用法。12. 数词活用 下面就针对这几种类型中常见的活用现象,做简要的讲解与梳理。 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小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二、规律总结: 规律一: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等词。 规律二:一般是不及物动词,多数后面直接出现宾语,如果没有,便是省略了。有时也可能是及物动词。 三、课后巩固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用作名词的动词并翻译全句。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2、于是从散约败 3.追亡逐北 4、此亡秦之续耳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8、瓷以石,行旅便之 9、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10、死生,昼夜事也 11、犹得备晨炊 12、尔安敢轻吾射 13、蟹六跪而二螯

名词动词的数

名词的数: 一)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 1)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而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如pen—pens, water 2)可数名词不能单独使用,其前需加上不定冠词a/an或基数词表示数量;而不可数名词可单独使用,表示数量时,则用“不定冠词/基数词+表示计量单位的名词+of+不可数名词”,如:an apple, two photos/ A piece of bread ,four cups of tea 3)可数名词复数前可用many,some,any,few,a few等修饰;不可数名词前可用much,some,any,little,a little等修饰。如:many teachers, much money ,some books, some juice 4)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用how many,提问不可数名词的数量用how much.如: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How much salt do we need? 二)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 1)规则变化:a.一般情况直接+s,如books,dogs,hands;b.以s,x,ch,sh等结尾的大多数名词+es,如:classes,watches;c.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es,如: cities,babies;d.以f(e)结尾的词变f(e)为v,再+es,如:wife-wives,half-haves,leaf-leaves;e.以字母o结尾的名词有的+es,有的+s,如:potatoes土豆,tomatoes西红柿,radios,photos 2)不规则变化:a。改变单词名词中的元音字母,如:man-men,tooth-teeth; b.词尾有变化,如:child-children,mouse-mice; c.单复数同形,如:sheep,deer,Chinese 3)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名词作定语修饰另一个名词是,其复数形式只需将其主体词改为复数形式。但man或woman修饰另一个名词时,要将man或woman和主体名词都变复数,如:a girl student-girl students, a wood chair-wood chaise, a man driver-men drivers, a woman teacher-women teachers 动词的数: 定义:动词的数指的是在一般现在时时态中,谓语动词随主语的变化而变化,当主语是第一人称(I,we),第二人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或主语是表示复数概念的名词(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不可数名词表示复数概念)时,谓语动词用动词原形形式;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人名)或名词单数概念(可数名词单数和不可数名词单数概念)(简称主语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时,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常见名词和动词形式装换

1,arrive/arrival 2,agree/agreement 3,argue/arg um ent 4,judge/judg(e)ment 5,punish/punishment 6,develop/development 7,achieve/achievement 8,announce/announcement 9,advertise/advertisement 10,amuse/amusement 11,treat/treatment 12,state/statement 13,govern/government 14,equip/equipment 15,employ/employment 16,manage/management 17,disappoint/disappointment 18,excite/excitement 19,encourage/encouragement 20,improve/improvement 21,move/movement 22,measure/measurement 23,entertain/entertainment 24,discuss/discussion 25,decide/decision 26,permit/permission 27,revise/revision 28,divide/division 29,conclude/conclusion 30,impress/impression 31,express/expression 32,confuse/confusion 33,bathe/bath 34,breathe/breath 35,weigh/weight 36,defend/defence 37,enter/entrance 38,press/pressure 39,mix/mixture 40,please/pleasure 41,perform/performance 42,choose/choice 43,solve/solution 44,except/exception 45,injure/injury 46,succeed/success 47,fail/failure 48,serve/service

怎样区分动词名词形容词

怎样区分动词名词形容 词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和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差不多,动词就是表示动作的词,如跑跳唱搬飞 ...,名词就是表示名称的词,如铅笔头路...,形容词就是形容修饰别的人物等的词,如聪明重光滑 ... 辩别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三张“试纸” 徐剑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三类重要的实词,一般情况下大家都能区分它们。但也有一些词是不大容易分辩的。例如:安静、安排、安稳、出路、出色、出走、疑问、怀疑、惊奇、诧异等。 同学们是否记得化学课上,老师是怎样教大家检验溶液酸碱性的那是用一种石蕊试纸,把待测的溶液滴在试纸上,若试纸发蓝,就说明溶液是碱性,如试纸变红,则说明溶液为酸性。 辩别名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用“试纸”,主要有下列三张: 一是“不”字。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它有一个特别脾气:不允许“不”字放在它的前面;而动词、形容词前面可以放“不”字。这样我们先用“不”这张“试纸”,把名词和动词、形容词区别开来。如分辨上面列举的10个词,将“不”依次放在它们前面,“不出路”、“不疑问”不行,没有这样的说法,这说明“出路”“ 疑问”是名词,其余的则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是“很”字。名词前面也不能用“很”这个词,形容词前面却能用。动词对“很”的用法分两种情况: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动作趋向以及存在判断的动词,不让“很”紧挨在前面;表示能够、愿意以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前面可以用“很”字。用“很”字这张“试纸”,可以把形容词与前者情况的动词区别开来,如说“很安静”、“很安稳”、“很出色”可以,说明“安 静”“安稳”“出色”是形容词,而不能说“很安排”、“很出走”,“安排”“出走”又表示动作行为的,则可断定“安排”“出走”是动词。 三是“动作对象”。要区分动词和形容词,我们还可以用第三张“试纸”,即看它后面能不能带上表示动作对象的词,能的绝大多数是动词,不能的是形容词。如“怀疑他人”“怀疑一个问题”,说明“怀疑”是一个动词;而“惊奇”、“诧异”后面无法带上表示动作对象的词,可以肯定“惊奇”、“诧异”是形容词。此外必须注意到有极少数动词,特别是表示能够、愿意的那些词后面也不能带有表示对象、目的、或结果的词。如“能、会、愿意”等。 绝大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可以用上述三张“试纸”,加以辨识。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 大家都知道,名词一般是不受副词、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的;因此,在名词的前面如果有了副词,或者助动词,那么,这个名词一定是活用成动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句中划线处“非能水也”中的“水”,就属于这种情况,在它的前面因为有“非”这个副词,又有“能”这个助动词的修饰与限制,所以,它活用作动词了,意思也变成了“游水”。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已枯。(《采草药》)句中加线处“草已芽”中的“芽”,因为它的前面有副词“已”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意思变成了“发芽”。 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未花时采”中的“花”,也因为在它的前面有“未”这个副词的限制,所以也活用作动词了。译为“没有开花的时候采集”。 则粪概者先芽。(《采草药》)句中的划线处“先芽”中的“芽”,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例子,因为在它的前面有“先”这个带有副词性的词语的限制;所以应该翻译成“先发芽”。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水。(《察今》)句中加线的句子中的“表”,原本也是名词,意思是“标记”,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一个“先”字,所以也属于名词动用,翻译后的意思是“设立标记”。 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 一般的说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的后面如果带有一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划线处的“函”,原本是名词,意思是“木匣子”,可是在句中因为带了宾语“首”,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应该译为“用木匣子装”。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豆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句中划线处的“函”,也是因为带了宾语,所以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思也是“用木匣子装”。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句中划线处的“目”之所以活用,也是因为它带了宾语“项王”,因而,应译为“给项王使眼色”。 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察今》)句子里划线处的“法”字,原也是一个名词,因为它也带了宾语“其所以为法者”,所以名词动用,应译为“效法”。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活用了,因为它带了宾语“相如”,所以得按照动词来翻译,译为“用刀杀”。 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 按照常理,名词也是不能带补语的,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确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的情况在。此时,那名词自然也就活用成动词了。如下面的例子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句中的“军”就属于因为带了补语而活用作动词的典型例子。“军”的本意是军队(在它的后面有一个介词“于”省略掉了),活用之后应译为“驻军”。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加线处的“吏”,原本也是一个名词,官吏的意思,可是在句子里,由于它带了补语“于土”,因此也活用为动词。在翻译的时候,应当按照动词来翻译,以为“在地方上做官”。 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信陵均窃符救赵》)句中划线的部分“留军壁邺”,是一个动宾动补式的联合短语,,在这个动宾短语中,“留军”意思是叫军队停下来,而“壁邺”中的

英语动词名词用法总结

规则动词 1.动词变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1)一般在动词词尾加ed。 work—worked,rain—rained,watch—watched 2)如果动词以字母e结尾,变过去式时直接在词尾加d。 love—loved,live—lived,change—changed 3)如果动词是以一个元音字母加上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单词,变过 去式时,要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d。 stop—stopped,plan—planned,drop—dropped 4)如果动词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变过去式时要变y为i再加ed。 study—studied,carry—carried,try—tried 2.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则 1)一般情况下,动词后面直接加 -s. 例如: works gets says reads 2)以ch,sh,s,x 或 o 结尾的动词,在后面加 -es。例如:teaches washes 常见的O结尾的词:go-go es do-does 3)以辅音字母 + y结尾的动词,把 y变为 i 再加 -es. 例如studies tries 3.动词现在分词的变换规则 1)在动词末尾直接加ing 如:read---reading do---doing 2)以不发音字母e结尾的动词,先去掉e, 再加ing 如: skate --- skating have --- having ride --- riding come --- coming make --- making dance --- dancing write --- writing 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动词,中间只有一个元音字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 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加ing

动词变名词和形容词变副词名词练习

动词变名词和形容词变 副词名词练习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巧记单词1:动词变名词 work---___________(工作者)sing---___________(歌手)teach---___________(教师)drive--- ___________(司机)write---___________(作家)dance---___________(舞蹈家) win---___________(获胜者)run---___________(赛跑者)swim---___________(游泳者) act---___________(男演员)act---__________(女演员)collect---___________(收藏家)direct---___________(主管)visit---___________(参观者)invent---___________(发明家)translate--- ___________(翻译家)educate---___________(教育)describe---___________(描述)collect--- ___________(收藏)invent---___________(发明)build---___________(建筑物) mean---___________(意思)meet---___________(会议)cross---___________(路口) turn---___________(转弯处)decide---___________(决定)die---___________(死亡) fly---___________(飞行)know---___________(知识)please---___________(高兴) pronounce---___________(发音)mix---___________(混合物)predit---___________(预言)形容事/物形容人 please---_____________(令人高兴的)---________________(感到高兴的) surprise---_____________(令人惊讶的的)---______________(感到惊讶的) excite---_____________(令人兴奋的)---_________________(感到兴奋的) interest---_____________(令人感兴趣的)---______________(感兴趣的) worry---_____________(令人担忧的)---__________________(感到担忧的) bore---_____________(令人无聊的、枯燥的)---________________(感到厌烦的) relax---_____________(令人轻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轻松的) amaze,annoy,disappoint,embarrass,frustrate,relax,terrify,thrill,tire等 巧记单词2:形容词变副词、名词 A:形容词变副词并写出中文意思。 quick---____________()strong---____________()heavy---____________()angry--- ____________()happy---____________()lucky---____________()healthy--- ____________()noisy---______________()usual---____________()careful--- _____________()real---____________()successful---____________()terrible--- ____________()possible---_______________() B:形容词变名词并写出中文意思。 kind---_______________()happy---_________________() ill---_________________()sad---_________________() confident---_______________()important---______________() different---________________()true---_________________() high---_________________()safe---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名词形式

定义 由于动名词是由动词变化而来,它仍保留着动词的某些特征,具有动词的某些变化形式,用以表达名词所不能表达的较为复杂的意念。动名词的名词特征表现在它可在句子中当名词来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它也可以被副词修饰或者支配宾语。 作用 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 作主语 Reading is an art. 读书是一种艺术。 Climbing mountains is really fun. 爬山真是有趣。 Working in these conditions is not a pleasure but a suffer. 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是一件痛苦的事。 动名词作主语,在动词的基础上加Ing,使该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名词的各种特征,可作名词灵活使用。如: It is no use/no good crying over spilt milk. 覆水难收 It is a waste of time persuading such a person to join us. 劝说这样的人加入真是浪费时间。 It was hard getting on the crowded street car. 上这种拥挤的车真难。 It is fun playing with children. 和孩子们一起玩真好。 There is no joking about such matters. 对这种事情不是开玩笑。 动名词作主语的几种类型 动名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多种句子成分。在这里仅就动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的情况进行讨论。 动名词作主语有如下几种常见情况: 1. 直接位于句首做主语。例如: Swimming is a good sport in summer. 2. 用it 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真实主语)置于句尾作后置主语。 动名词做主语时,不太常用it 作先行主语,多见于某些形容词及名词之后。例如:It is no use telling him not to worry. 常见的能用于这种结构的形容词还有:better,wonderful,enjoyable,interesting,foolish,difficult,useless,senseless,worthwhile,等。 注意:important,essential,necessary 等形容词不能用于上述结构。 3. 用于“There be”结构中。例如: There is no saying when he'll come.很难说他何时回来。 4. 用于布告形式的省略结构中。例如: No smoking ( =No smoking is allowed (here) ). (禁止吸烟) No parking. (禁止停车) 5. 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作主语 当动名词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时,常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构成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这时,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做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也可以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Their coming to help was a great encouragement to us. 6.例词 shopping fishing cycling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动名词 二、动名词作主语与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比较 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用作主语。在意义上相近。但动名词多用来表示泛指或抽象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1.代词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这是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如: (1)驴不胜怒,蹄之。蹄,用蹄子踢。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函,用木匣子装。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鼓,敲起鼓;之,词义被弱化,只起协调音节的作用。 2.否定副词、能愿动词、特指代词“所”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 (1)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目,名词受副词“数”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以眼睛示意”或“使眼色”。 (2)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受副词“不”修饰,用作动词,意思是“为王”。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位于能愿动词“能”后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 (4)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特指代词“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指人或事物,“所”后面的名词要活用为动词。“罾”本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例句中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网捕”。 3.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例如: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是名词,天南是名词,两名词相连,烛用作动词,意思是“照”。 (2)沛公军霸上。 军是名词,霸上是名词,两名词相连,军用作动词,意思是“驻军,驻扎”。 (3)刑人如恐不胜。 刑是名词,人是名词,两名词相连,刑用作动词,意思是“施加刑罚”。 (4)极视听之娱。 极是名词,“视听之娱”是偏正短语,极用作动词,意思是“穷尽”。 4.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一般用作动词。 例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后带补语“于其址”,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5.名词和动词之间有连词“而”,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例如: (1)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建墓”。 (2)顺流而东。 东,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向东行”。 (3)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 巷,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住在街巷”。 6.特指代词“者”只能加在动词、形容词后,故其前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例如: 赵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封侯”。 7.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故用作状语的名词或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动词与名词的转换

宝高高三总复习词语变形归纳 ★动词与名词的转换(v.----n.) (一)--ment abandon—abandonment accomplish—accomplishment achieve—achievement acknowledge---acknowledgement adjust---adjustment advertise—advertisement agree—agreement amaze—amazement announce—announcement appoint—appointment argue—ar gu ment arrange—arrangement assess—assessment astonish—astonishment attach---attachment attain—attainment commit---commitment develop—development disagree—disagreement disappoint---disappointment discourage---discouragement embarrass---embarrassment equip---equipment excite---excitement employ---employment encourage---encouragement enjoy---enjoyment govern---government improve---improvement manage---management punish---punishment refresh---refreshment replace---replacement require---requirement retire---retirement settle---settlement treat---treatment (二)--tion abolish—abolition absorb—absorption accumulate—accumulation accuse—accusation acquire—acquisition adapt—adaptation(改编(本) add—addition admire—admiration admit—admission adopt—adoption adore—adoration allocate—allocation apply—application appreciate—appreciation associate—association assume—assumption attract---attraction calculate—calculation cancel—cancellation celebrate---celebration clarify---clarification classify—classification collect---collection combine---combination communicate---communication compensate—compensation compete—competition complete---completion compromise---compromise concentrate---concentration condemn---condemnation confirm---confirmation congratulate---congratulation connect---connection consider---consideration construct---construction consume---consumption contradict---contradiction contribute---contribution correct---correction(纠正,改正之处)corrupt—corruption create---creation declare---declaration decorate---decoration delete---deletion describe—description destroy---destruction determine---determination devote---devotion discriminate—discrimination distribute--distribution donate---donation elect---election erupt---eruption evaluate—evaluation examine---exam(ination) found---foundation expect---expectation explain---explanation explore---exploration graduate---graduation hesitate---hesitation imagine---imagin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