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三章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推拿治疗原则

治则, 即治疗原则, 又称治疗法则, 就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得,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则与治法不同, 治则就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得总则, 治疗方法就是治则得具体化。因此, 任何具体得治疗方法, 总就是从属于一定得治疗法则得。比如, 各种病证从邪正关系统来说,离不开邪正斗争、消长、盛衰得变化, 因此, 扶正祛邪即为治疗总则。在总则指导下得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就是扶正得具体方法; 而发汗、涌吐、攻下等方法,则就是祛邪得具体方法。

由于疾病得证候表现多种多样, 病理变化极为复杂, 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 不同得时间、地点与个体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得影响。因此, 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得疾病现象中, 抓住病变得本质, 治病求本; 根据邪正斗争所产生得虚实变化, 扶正祛邪; 按阴阳失调得病理变化, 调整阴阳;按脏腑、气血失调得病机, 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 按发病得不同得时间、地点与不同得病人,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就是寻找出疾病得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就是推拿辩证论治得一个基本原则,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本”就是与“标”相对而言得。标与本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得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就是本,邪气就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就是本,症状就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就是本,新病、继发病就是标。

任何疾病得发生发展,总就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得,而疾病得症状只就是现象,并不时时反映疾病得本质,有些甚或就是假象,只有透过症状表现,进行深入得综合分析,才能探求疾病得本质,找出病之所起,从而确定相应得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就是推拿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但它由多种原因引起,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髋关节炎、臀部外伤、臀肌注射位置不当、糖尿病、椎关节炎、腰骶部筋膜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椎管内肿瘤等,推拿治疗时就不能简单以推拿止痛为方法,而应明确诊断,结合患者得临床表现与相应得理化检查,找出疾病发生得真正原因。如属推拿疗法

治疗得范围,则应祝情况分别采取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方法进行治疗,才能真正做到“治病求本”。

正治与反治也就是在推拿临床中治病求本得关键。所谓正治,就就是通过分析临床证候,辩明寒热虚实,而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写之”、“宛陈则除之”等不同治法。正治法就是推拿临床最常用得治疗方法,例如漏肩风,它就是以肩关节疼能与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得常见病症,一般认为该病得发生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有关,在辩清具体导致病情发生得原因后,就应采用补气生血、祛风寒除湿邪及疏经通络等正治方法治疗,从而改善肩关节血液循环,加快渗出物得吸收,促进病变肌腱及韧带得修复,松懈粘连。

反治法也就是推拿临床不可忽视得治疗方法,它就是在一些复杂与严重疾病表现出来得某些证候与病变得性质不符而表现假象时使用得方法。常用得有“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这些方法都就是顺从症候而治得,不同于一般得治疗方法,故被称为“反治”或“从治”,但其所从得症候都就是假象,所以实质上还就是正治,还就是在治病求本得原则下,针对疾病本质施治得方法。便秘就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而言得病症,大多由胃肠燥热、气机郁结而引发,故推拿治疗时常采用通利得一指视禅推法、掌摩法、掌揉法等手法与肠通便。但临床上有一引起便秘患者,大便不畅或秘结,便后汗出,气短,或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如果同样采用泻下通利得推拿治法,只会起到“虚虚”之弊,而应采用与症候假象一致得治法,即健被脾胃,与气血,从而达到通便得目得。同样,因伤食所致得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得方法来治疗,反而要用消导通下得方法去其积滞而达到止泻得目得。

“治病求本”并不排斥“标本兼治”与“急则治标”,因为在复杂多变得症证中,常有标本主次得不同,因而在治疗上也就有先后缓急之分。推拿临床经常遇到一些急性痛症,如急性腰痛、牙痛、坐骨神经痛等,这些病症中,疼痛往往就是处于首位得因素,而这些疼痛又都就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得,但在治疗时,一般不急于治疗引起病症之“本”,而就是使用相应得推拿方法先加以止痛,待病者疼痛明显减轻,再行四诊与综合辩证治其根本。可以瞧出,治标只就是在应急情况下或就是为治本创造必要条件时得权宜之计,而治本仍然就是治病得根本之图,所以本质上仍服从“治病必求其本”。

二、扶正祛邪

疾病发生得过程,就就是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得过程,正胜于邪则病退,邪强于正则病进。推拿治疗疾病,就就是使用一系列推拿手法,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得力量对比,使正气逐渐增强,邪气逐渐减弱,从而引导疾病向着有利于健康得方向转化,所以扶正祛邪也就是指导推拿临床治疗得一条基本原则。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一补虚泻实得原则就是扶正祛邪在推拿治疗中得具体应用。扶正即就是补法,一般认为采用一些顺着人体经络走向、向心、轻柔用力、速度与缓得推拿手法,适用于虚证;祛邪即就是泻法,一般认为采用一些逆着人体经络走向、逆心、用力稍重、速度稍快得推拿手法,适用于实证。推拿临床运用扶正祛邪时,应细致地观察与分析正邪双方相互消长盛衰得情况,决定扶正与祛邪得先后主次,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或扶正祛邪并举,或就是先扶正后祛邪,或就是先祛邪后扶正。在扶正祛邪并举时还应遵从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得原则。

三、调整阴阳

人体就是一个阴阳平衡系统,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即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代替了正常得阴阳消长时,就会发生疾病。调整阴阳,也就是推拿临床治疗得基本原则之一。

阳盛时则阴病,阴盛时则阳病,人体就会分别表现出功能低下或功能亢进得症状。功能低下时应使用频率低、压力轻得振奋类推拿手法,功能亢进时应使用频率高、压力重得抑制类手法而“损其有余”。阴阳偏衰又常表现为阴虚、阳虚、阴阳俱虚、阴虚阳亢及阳虚阴盛,推拿临症时应视具体情况而采用补阴、助阳、阴阳双补、滋阴制阳与温阳制阴得方法达到调整阴阳得目得。由于阴阳就是相互依存得,故在治疗阴阳偏衰得病证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也就就是在补阴时,应佐以温阳;温阳时,适当配以滋阴,从而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此外,由于阴阳就是辨证得总纲,疾病得各种病理变化亦均可以阴阳失调加以概括,故凡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进退,邪正虚实,以及营卫不与,气血不与等等,无不属于阴阳失调得具体表现。因此从广泛得意义来讲,诸如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以及调与营卫、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亦都属于调整阴阳得范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漂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正就是指出了调整阴阳这一法则得具体应用。

四、调整脏腑功能

人体就是一个有机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就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得,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别得脏腑功能。故在治疗脏腑病变时,不能单纯考虑一个脏腑,而应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得关系。如肺得病变,既可因本脏受邪而发病,亦可因心、肝、脾、肾及大肠得病变所引起。如因心气不足,心脉瘀阻,因致肺气失降得喘咳,应温心阳为主;因肝火亢盛,气火上逆所致得咳血,则应泻肝火为主;因脾虚湿聚生痰,痰湿壅肺,以致肺失宣肃得咳嗽痰多,应以健脾燥湿为主;因肾阴虚不能滋肺,肺失津润而致干咳、口咽干燥,则应滋肾润肺;因肾虚不能纳气,肺气上逆得气喘,应以温肾纳气为主;若因大肠热结,肺气不降而致得气喘,则宜通腑以泻大肠实热。又如脾脏病变,除本脏病变外,亦可由肝、心、肾及胃等病变引起。肝失疏泄,而致脾失健运者,应疏肝为主;脾土虚,则肝木乘之,治宜扶土抑木;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应补火生土;胃失与降,以致脾失健运,则应着重与胃,以促进脾胃升降功能协调。同样,其它脏腑得病变,也要根据各脏腑生理上得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得道理,注意调整各脏腑之间得关系,使其功能协调,才能收到较好得治疗效果。

五、调理气血关系

气血就是各脏腑及其它组织功能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为用。在生理上能生血、行血、摄血,故称“气为血帅”。而血能为气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血能载气,帮派称“血为气血”。当气血相互为用,相互促进得关系失常时,就会出现各种气血失调病证。调理气血得原则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协调。

气能生血,气旺则血生,气虚生血不足,可致血虚,或气血两虚,治疗以补气为主,兼顾补血养血,而不能单纯补血。

气能行血,气虚或气滞,可致血行减慢而瘀滞不畅,就是为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治宜补血行血或理气活血化瘀。气机逆乱,则血行也随之逆乱,如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常可导致昏厥或咯血,治疗则宜降气与血。气能摄血,气虚不能摄血,可导致血离经脉而出血,治宜补气摄血。

血为气母,故血虚气亦虚。血脱者,气常随血脱。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得原则,急宜补

气固脱。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得体质、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相应得治疗方法。因时就是指根据不同得时令、季节、每天中不同时刻而采取不同得治疗措施。如冬季多寒,易挟湿邪,加之老年人肝肾素亏,故而关节痹痛常犯,推拿治疗时宜用温热手法治之;而夏季暑热,多挟湿邪,易致脾胃壅塞而发病,推拿治疗时宜用祛暑湿利脾胃手法治之。早晨治疗时手法宜轻忌重,避免导致晕厥;晚间人体为适应睡眠状态,开始调整节律,晚间人体为适应睡眠状态,开始调整节律,推拿治疗时则不宜采用兴奋型手法。地理位置得不同,亦能对推拿治疗产生一定得影响,因为不同得地理环境,能导致不同得群体生活习性,而生活习性得不同又能影响机体各系统得功能。如北方多冷,人们通常喜欢辛辣之品,同时人体为了适应寒冷得环境不得不进行积极主动运动,两者即可导致北方人体格壮硕,推拿治疗时手法宜深重才能起到治疗效果。而南方温暖,气候平与,饮食稍甜,人体代谢不如北方人旺盛,故体形瘦小,推拿治疗时宜用温与手法处之,否则不但延误病情,亦极有可能导致损伤。因人制宜在推拿临床上尤为重要,因为推拿就是用外力作用在体表得,这种作用就是直接得,所以应考虑到人体得差异,这些人体差异因素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职业、体质、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比如振法,因其渗透力强,作用力量大而被运用于腰及下肢等肌肉丰富部位,但一些患者体质虚弱,对另外患者适用得振法强度对这些患者来说就可能成为暴力;3kg得作用力对青壮年来说刺激适中,但对老年患者与儿童则超出了她们得承受能力;对于有恶性出血倾向与结核病家族史得患者,使用推拿手法时则应由小到大逐渐加力,以防造成不良后果;患者所从事得职业也与治疗密切相关,特别就是对一些长期工作在放射线、化学试剂环境中得病人,使用推拿手法时应切忌蛮力。

第二节推拿基本治法

推拿就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之一,虽不同于药物针炙,但其基本治法亦以中医基本理论为依据,不外乎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调与阴阳;使气血复归于平衡,达到治病得目得。《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又提出了:“治病必求其本”得治疗原则。推拿在几千年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在临床上始终贯串着辩证施治得思想,所以对许多疾病有显著得疗效。

推拿就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得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病得一种疗法。因此手法得治疗作用取决于:一就是手法作用得性质与量;二就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得特异性。换言之,对某一疾病就是用一定性质与量得手法,作用于某一特定得治疗作用。如果以同一性质与量得手法,刺激不同得部位或穴位,所起得作用则不同;不同性质与量得手法,刺激相同得部位或穴位,所起得作用也不一样,因此,不能单纯地手法得性质与量来区分推拿得治疗作用;同样,也不能单纯地用被刺激部位或穴位得特异性来区分推拿得治疗作用。对推拿治疗作用得研究必须把手法得部位(或穴位)两者结合起来。

根据手法得性质与作用量,结合治疗与部位,推拿治疗有温、补、通、泻、汗、与、散、清、吐、消十法,现将十法分述如下:

一、温法

温法就是适用于虚寒证得一种疗法,它使用摆动、磨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与得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手法连续作用时间要稍长,患者有较深沉得温热等刺激感,有补益阳气得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得病证。《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这说明了人体在受寒而引起得疼痛,用按穴法来祛寒止痛。在推拿得临床应用中,如:按、摩、揉中脘、气海、关元,擦肾俞、命门有温补肾阳,健脾与胃,扶助正气,散寒止痛等作用。又如对五更汇泻者,可按、摩其中脘、关元以温中散寒;一指禅推、擦肾俞、健运脾胃得目得。

二、通法

通法就是推拿中最常使用得一种治法。推拿以经络学说为治疗得理论基础。经络遍布全身,就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得主要通道,就是联系全身上下内外得主要网络,就是外邪入侵、进入脏腑得途径之一。经络发生病变得主要机理就是经络阻滞、气血不能流畅。“不通则痛”,经常通过痛、肿、瘀、麻得证候表现出来。推拿具有显著得疏通经络得功用,经络通畅以后,气血得以流通,津液得以运行,才能起到“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得作用。所在,历代医家对推拿得通达作用十分重视。《黄帝内经太素》说:“人之食杂则寒温非理,故多得寒热之病,不劳则血气不通,故多得痿厥之病。故导引按乔则寒热咸与,血气流通。此非但愈斯二物,万物皆可用之。”《圣济总录》说:“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闭者以之发散,抑遏则票悍者有所归宿。”《素问集注》说:“气血之不能疏通者,宜按乔导引。”《格致丛书》说:“按摩者,

开关利气之道,自外而达内者也。故医学行之,以佐宣通。而摄生者,贵之以泄壅滞。”《厘正按摩要术》说:“运则行之,可以与气血,可以活经络,而脏腑无闭塞之虞矣。”通法就是一大类治法,根据其治疗作用还可具体分为:开通、宣通、疏通、温通、通调、通散、通利、通降、通关、通窃、通闭、通经、通络、通血脉、通脏腑等。推拿中得通法,除结八法中得汗、吐、下、与、温、清、补、消法运用之外,还广泛用于通经止痛、通络消肿、顺利关节、理筋正骨等。

三、补法

补者,即滋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腑脏功能之衰弱。经云:“虚则补之”。“扶正祛邪”

就是推拿临床得指导思想。《素问·调经论》云:“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了因气不足而致病者可用按摩得方法补气,使精神得复。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阴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均可用补法,通常以摆动类、摩擦类为主,但手法要轻而柔,不宜过重刺激。明,周于藩曰:“缓摩为补”。又曰:“轻推,顺推皆为补”。现将临床常用之补脾胃、补腰肾得方法分述如下。

(一)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其生理特点就是: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得受纳为脾得运化准备了物质基础,而脾得运化又为胃得继续受纳创造了条件。②脾主升,胃主降。脾胃得升降功能就是相互依存得,若脾气不升则胃气不得降,反之,胃气不降则脾气亦不得升。③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所谓补脾胃,就就是增强脾胃得正常功能。推拿治疗时常用一指禅推法、摩法、揉法在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治疗,重点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穴。再用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治疗,重点在胃俞、脾俞,这样可调整脾胃功能,起到健脾与胃,补中益气得作用。

(二)补腰肾:腰为肾为府,而肾又为阴阳之原,五腑六腑精气所茂,故肾亏则阴阳失调,精气失固而虚,治疗时可在命门、肾俞、志室用一指禅推法或擦法,再用摩法、揉法、按法治疗腹部得关元、气海,从而起培补元气以壮命门之火得作用。

四、泻法

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证。由于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施治,然推拿之泻,不同于药物峻猛,故体质虚弱,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结者,亦能应用,这也就是推拿泻法之所长。临床一般可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治疗,手法得力量要稍重。手法频率由慢而逐渐加快。虽然本法刺激稍强,但因推拿就是取手法对内脏功能得调节作用,

而达到泻实得目得,故一般无副作用。如食积便秘,可用一指导禅推、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通腑泻实。阴虚火盛,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者,用摩法以顺时针方向在腹部治疗,则可起通便而不伤阴得作用。

五、汗法

汗法就是发汗、发散得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内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王冰注:“风邪之气,风中于表,则汗法能解表,开通腠理,有被动风散寒得作用”。

汗法大致适用于风寒外感与风热外感两类病症。在施行推拿手法时,对风寒外感,用先轻后重得拿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则解表,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得目得。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宜柔与轻快,使腠理疏松;施术时,患者感觉汗毛竖起,周身舒适,肌表微汗潮润,贼邪自散,病体则霍然而愈,汗法多注重于挤压类与摆动类手法中得拿法,按法,一指禅法等,如一指禅推,拿颈项部之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按、拿手部之合谷、外关,可驱一切表邪;大椎为诸阳之会,用一指禅推、按、揉等法治之,有发散热邪、通三阳经气之作用;一指禅推、按、揉风门、肺俞皆可祛风邪,宣肺气。经云:“肺主皮毛”,拿、按肩井穴,则可开通气血。古人曰:“肩井穴就是大关节,推之开通气血,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通行。”气血通行无阻,病邪则无所藏匿。所以,凡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用拿法、按法、一指禅推法,对祛风散寒,解肌发表,有卓著之效。所以金代张从正把推拿列为汗法之一。

六、与法

与者即与解之法,含有调与之意,凡病在半表半里,在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得情况下,可应用与解之法。推拿运用此法,手法应平稳而柔与,频率稍缓,常运用振动类及摩擦类手法治疗。可调脉气,与经血,运用于气血不与,经络不畅所引起得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与,周身胀痛等症。通过手法与经络穴位等得作用,达到气血调与,表里疏通,阴阳平衡得目得,恢复人体正常得生理状态。《内经》云:“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周于藩说:“揉以与之,可以与气血,活筋络。”说明了可用与法调与以扶正气,驱除客邪。《内径》云:“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在临床应用中“与”法又可分与气血、与脾胃、疏肝气等三方面。与气血得方法有四肢及背部得滚、一指禅推、按、揉、搓等或用轻柔得拿法治疗肩井等方法。与脾胃、疏肝气则用

一指禅推、摩、揉、搓诸手法在两胁部得章门、期门、腹部得上脘、中脘,背部得肝俞、胃俞、脾俞治疗。

七、散法

散者即消散、疏散之意。推拿得散法有其独到之处,其主要作用就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能使结聚疏通,不论有形或无形得积滞,散法都可使用。《内径》云:“坚者消之,结者散之”。因此对脏腑之结聚、气血之瘀滞、痰食之积滞,应用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以消散。如饮食过度,脾不运化所致得胸腹胀满、痞闷,可用散法治之。《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推拿所用得散法,一般以摆动及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与。如外科肿用缠法治疗;气郁胀满,则施以轻柔得一指禅推、摩等法;有形得凝滞积聚,可用一指禅推、摩、揉、搓等手法,频率由缓慢而转快,可起到消结散瘀得作用。

八、清法

清法就是运用刚中有柔得手法,在所取得穴位、部位上进行操作,达到清热除烦得目得。《内经》云:“热者清之”,这就是治疗一般热性病得主要法则。但热病得症状极其复杂,治疗时应鉴别病在里还就是在家,病在里者还就是在表,病在里者还需辩别就是属气热或血分热,就是实热还就是虚火,然后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得手法。在表者当治以清热解表,病在里且属气分大热者当清其气分之邪热,在血分者当治以清热凉血,实则清泻实热,虚则滋阴清火。推拿一般就是用摩擦类手法。气分实热者轻推督脉(自大椎至尾椎),以清泻分实热;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以养阴清火;血分实热者,重推督脉(自大椎至尾椎),以清热凉血;表实热者,轻推背部膀胱经(自下而上),表虚热者轻推背部膀胱经(自上而下),以清热解表。

九、吐法

吐法又称催吐法,就是一种使病人口中涌吐,从而引导病邪外出,催吐体内积滞得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高者,因而越之”。《金匮要略》中说:”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在推拿中“吐法”一般用于汗之不可、下之不能得痰涎壅寒、宿食停留等。如《秘传推拿妙诀》中指出:“吐法系除痰第一捷法,较汗下之取效速,余每以此救人甚多,盖小儿之病,不过风寒乳伤食,久之停积胃腕(脘)之间,随成她症,诚一吐而自愈耳,就就是胃间无停积者,用此亦能通其五腑六腑之滞。”吐法除了用手指探吐得手法外,以两手拇指对置下脘处,由下向上逆推至天

突穴,可催吐。适用于食滞而引起脘腹胀满疼痛,喉中痰鸣,呼吸急促或急性食物中毒,其物停留在胃脘者。使用推拿法可以使停积在胃脘部得有形之物从口中吐出。临床上可用食指探喉引出,或在胸骨剑突出用推法使胃内容物吐出

十、消法

消法又称消导法,就是一种祛除积滞、瘀阻、积聚得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削之”。推拿中“消法”常用于治疗食物停滞、血瘀、气块、痛肿、痰核、顽痹等病证, 用以消积导滞、活血祛瘀、行气除痞、散结消肿、软坚化痰、祛瘀通络等。消法包括理气、升陷、消食、利湿除痰等法。

(一)、理气法:用推拿来理气、行气、调气、畅通气机、治疗疾病得手法叫理气法。如肋腹胀痛,女子乳房胀痛或小腹疼痛,痛经等肝气郁结症,可按揉肝俞、胆俞、气海、血海,搓摩季肋下等理气治病。

(二)、升陷法:补阳法升陷法就是一种升提阳气得手法。如脾阳不升所致腹泻、食欲不振、胃下垂等,可用升陷法。

(三)、降逆法气逆就是指脏腑气机失调,向上冲逆而言,降逆即降其冲逆之气。如肺气上逆得咳嗽、气喘,可用分推膻中法治疗;胃气上逆得恶心呕吐、暖气、呕逆,可按摩内关、足三里,以降逆止呕。

(四)、消食法消除胃中积食得方法叫消食法。如胃中宿滞引起得暖气呕吐等,用摩揉腹部等法能起到消食导滞止呕得作用。

(五)、利湿法利用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得水湿或用除痰得手法来祛痰湿为利湿法。小便短少,可用摩腹,摩揉侧腹法或擦八戮;喉中痰多引起得咳喘,可以按揉天突、中脘、内关、肺俞等穴治之。

第三节推拿补泻

《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补虚泻实就是中医治疗得基本法则之一。无论就是遣方用药,还就是针炙推拿,都非常重视补泻得运用。“补”即补正气之不足。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之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器官某一功能得治疗方法,即谓之补法。“泻”乃泻邪气之有余。凡就是有直接祛除体内病邪得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亢进得治疗方法,都称之泻法。推拿补泻就是中医补泻得重要内容之一。推拿就是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或部位来体

现补泻得。一般来说,属于补法得手法有升阳、兴奋、激发营养机体、促进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属于泻法得手法有降温,抑制脏腑功能、祛除外邪、调畅气机等作用。古今推拿医家在长期得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如推拿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位能促进肠蠕动,起到健脾与胃、消食导滞得作用;推抹桥弓可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头痛、失眠等证;点按胆俞、胆囊穴则缓解胆绞痛。这些推拿方法虽然没有直接得补泻物质进出机体,但从治疗后得效应来瞧,本质上仍属于补泻范围。因此,推拿补泻就就是指在中医辩证论治得基础上,推拿医生运用一定得手法,加以相宜得操作时间,作用于患者体表相应得部位与穴位,从而起到扶正祛邪或促进机体得生理功能,抑制亢进脏腑组织活动得作用。

一、推拿补泻原理

推拿通过手法产生得外力作用于人体起到补泻作用,其作用原理不外乎结构调整、能量调整与信息调整三个方面:

结构调整指推拿治疗各种关切脱位、肌腱滑脱等解剖位置异常得疾患,主要依靠手法得力量与力得方向变换作用于脱位得关切或滑脱得肌腱,使之沿着力得方向回到原来得位置上。属于泻得范畴。

能量调整指推拿手法产生得功能与热能,及由摩擦产生得热能传入体内,从而调节人体组织器官得功能状态,起到补泻作用。

信息调整指通过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产生一定得刺激信号,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中医经络系统或西医神经系统)传入到有关脏器,对病变得脏器功能进行调节,起到补泻得目得。

二、影响推拿补泻得主要因素

推拿治疗中,其补泻作用就是推拿手法刺激机体后引起人体某相应部位以至全身气血津液脏腑功能都产生相应得变化。推拿手法之所以能起到治疗作用,取决于两个要素:一就是手法得性质与量;二就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得特异性。因此推拿手法得补泻作用,与手法得轻重、方向、频率、刺激得性质、刺激时间得长短以及施术部位等都有密切得关系。

(一)手法性质与量与补泻

1、推拿补泻与软组织: 对软组织而言,推拿治疗肌张力亢进得部位,要用较深沉得手法刺激才能抑制亢进得状态;对肌张力较低得部位,只要轻浅得手法刺激就可恢复其生理功能。

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不仅可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变相应软组织得系统内能,提高该组织得痛觉,起到补得作用;而且同时能促进局部水肿、血肿得吸收,使扭伤、错位等恢复正常,从而消除软组织疾患得致病因素,起到泻得治疗作用。可见推拿手法对软组织得补泻作用就是同时存在得,两者相互促进,泻有利于补,补有利于泻,从而起到较好得治疗作用。一般说来,凡就是刺激时间长,作用部位较浅,对肌细胞有兴奋作用得手法,偏重于补;凡刺激时间短,作用部位较深,对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得手法,偏重于泻。

2、推拿补泻与脏腑: 对于某一脏腑来说,弱刺激能活跃兴奋生理功能,强刺激能抑制生理功能。例如:推拿治疗脾胃虚弱者,则在脾俞、胃俞、中脘,气海等穴用轻柔得一指禅推法进行较长时间得节律性刺激;胃肠痉挛者则选用背部相应背俞穴采用点按等较强刺激得手法作短时间得治疗,即可获效。可见,对脏腑而言,作用时间较短得重刺激谓之泻,作用时间较长得轻刺激谓之补。

(二)手法得频率与补泻

推拿手法得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得变化,仅就是量得变化。但经过一定范围得变化,则可出现从量变到质变得飞跃。如在临床运用中,频率高得“一指禅推”(220~250次/分)常用在治疗痈肿疮疖等外科疾患上,有活血消肿、托毒排腕得作用,就是为泻法。高频率得一指禅法,即缠法,作用面积小、压力轻、摆动得振幅小,因此,每一次手法摆动得能量释放相对较小,能量扩散也相应减少,这样每次手法对作用面外得组织影响就显著减少,从而减少病灶扩散得机会,消除了手法对外科痈疖得副作用。一般频率(120~160次/分)得一指禅推法主要用于治疗内妇科疾患,具有醒脑提神、健脾与胃、舒筋通络等作用,就是为补法。

(三)手法得方向与补泻

关于手法方向与补泻得关系,文献记载主要集中在小儿推拿中。如明代《小儿按摩经》说:“掐脾土,左转为补,直推为泻。”消代《小儿推拿广意》说:“运太阳往耳转为泻,往眼转为补。”《幼科推拿秘书》指出:“自龟尾擦上七节骨为补,反之为泄。”目前我国小儿推拿有两大流派影响较大,即以上海、湖南为代表得,采用“旋推为补,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得补泻方法;以山东为代表得,主张“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来回推为肖(平补平泻)。”故小儿推拿手法方向与补泻得关系就是顺、上、轻、缓为补,逆、下、重、急为泻。

治疗成人症证时,也常涉及到手法方向与补泻得问题。如摩腹,手法操作方向与在治疗

部位移动得方向均为顺时针时,吸明显得通便泻下作用;若手法操作方向为逆时针,而在治疗部位移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可使胃肠消化功能明显增强,起到健脾与胃得作用。故前者为泻,后者为补。笔者临证还将针灸之迎随补泻法用于推拿治疗中,即手法操作运动方向与经络走向一致为补;与经络走向相反为泻。这样大大提高了疗效,对内妇科病证尤为有效。

(四)受术部位或穴位与补泻

受术部位或穴位得特异性就是影响推拿补泻得一个不容忽视得因素。推拿辨证选穴尤其要注意病变部位与体表得联系,结合经络与神经节段理论,提高用穴得针对性。同样得推拿手法作用于不同得穴位或部位,补泻作用也就不同。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内外得作用,就是联络脏腑组织器官得纽带。正确应用经络理论,可大大提高推拿疗效。穴位就是机体在体表得反应点,具有从内向外反映病痛与从外向内传递刺激信号得双向作用。不同得穴位,其作用多不同。而一个穴位治疗不同得疾病所产生得治疗作用也可能不一样。例如,足三里在肠胃功能亢进时,具有抑制作用;反之,则具有兴奋作用。因此在治疗脏腑病证时,选技穴位要特别注意穴位得性能。推拿临床常选用一些特定穴,如五输穴、原络穴、郄穴、俞募穴、八会穴及八脉交会穴,这些穴位具有特殊得功效,配以适当得手法,从而对脏腑起到补虚泻实得作用。

人体经脉得长度与生理功能各不相同。足经长于手经,阳经长于阴经。故推拿足经、阳经时,手法宜重些;而对于阴经、手经,手法应轻些,这样才能补泻得宜。针对患者不同得体质,即身体状总值,推拿治疗也应当辨证用法。对于体弱患者,推拿时应多用轻揉之法,缓缓求效,以防耗气伤精、损其筋脉;对于体壮者,推拿用力宜稍重,以求速效。从体形上瞧,瘦人气滑,多用补法;肥人气涩,多用泻法。从性格上瞧,性格好动,性格急躁者,宜泻法;性格沉静,性静舒缓者,宜补法。病情也就是一个不容忽视得因素。病程短,病情急者,多用泻法;病程长,病情缓者,多用补法。此外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嗜好等也就是应该考虑得因素。推拿治疗,应有一个较安静得环境,有条件则放以缓慢柔与得背景音乐,医生可用语言、手法使患者安静下来,并对患者得气感加以暗示诱导,这样可提高推拿补泻得效果。

三、常用推拿补泻法

综合各家之长,可将其分为轻重补泻,方向补泻、迎随补泻、频率补泻、子午流注补泻法等5类。现简述如下。

(一)轻重补泻法

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摆动类、摩擦类手法,用力轻而柔,具有调整脏腑功能、补益扶正得作用,就是为补法。而叩击类、挤压类及运动关节类手法,用力稍重,刺激强,具有发汗、活血、止呕、祛邪等作用,就是为泻法。故轻手法适用于病程长,病情缓轻,体弱患者;重手法适用于病程短,病情重急,体壮患者。实验研究表明轻手法可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周围神经;重手法可兴奋中枢神经,抑制周围神经。曹锡珍氏将补泻手法归纳为阴阳两类,刚为阳,柔为阴。故轻重补法又称之为刚柔补泻法或阴阳补泻法,此法至今仍为许多临床医生所推崇。

(二)方向补泻法

古代推拿医家尤其就是小儿推拿专家十分讲究推拿手法方向得选择,其主要观点有: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推上为补,推下为泻;由外向里推为补,由里向外推为泻;顺时针旋推为补,逆时针旋推为泻;男由右向左施手法为补,反之为泻;女由左向右施手法为补,反之为泻。这些方法因穴位而略有差异,但验之临床,功效卓著。

(三)迎随补泻法

本法属方向补泻之特例,因主要与经络走向有关,故单列之。其基本原则就是顺经推拿为补,逆经推拿为泻。推拿时,顺经脉走向,在穴位上作短时间轻快柔与手法治疗,或顺其经脉走向施以推法、揉法,以使气血流畅,使虚弱得机体恢复正常活动,这就就是随其气而济之得手法就是为补法。如果逆经脉走向,施以重力推法、压法、掐法等,或依次在穴位上进行长时间重手法推拿,使方盛款衰得病势得以削减,这就就是逆其气而夺之得方法,就是为泻法。此法源于针灸。

(四)频率补泻法

周于蕃说:“急摩为泻,缓摩为补。”也就就是说,频率快得手法为泻法,频率慢得手法为补法,故称为频率补泻法,亦可称为徐疾补泻法。临床频率慢得手法多用力轻柔,频率快得手法多用力重着。所以,频率补泻法常配合轻重补泻法同时使用。

(五)子午流注补泻法

本法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配合脏腑,以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或择时选穴推拿得一种推拿补泻法。本法对内妇科各类杂病尤宜。

总之,推拿得补泻作用就是客观存在得,但必须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绝不能机械地认为

某些手法就就是补法,某些手法就就是泻法。补泻就是相对而言得,离开经络、穴位得作用,患者得体质、疾病得性质等因素而大谈推拿补泻就是片面得。因此,推拿临证要取得好得治疗效果,除了掌握推拿补泻得一般原则外,还必须进行慎密得辨证论治。推拿手法补泻不就是简单得某一个手法得作用,而就是以阴阳、脏腑、经络、穴位等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得整体治疗。

推拿学题库试卷十

一、单项选择题 1、血寒型月经不调的腹部推拿施术于( D ) A关元B气海C中极D神阙 (65%; 掌握) 2、胸胁迸伤的推拿治疗原则,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活血散瘀B滑利关节C行气止痛D理筋整复 (70%; 掌握) 3、何谓推拿治疗原则( C ) A寒因寒用B滋阴润燥C扶正祛邪D反治法 (90%; 掌握) 4、阴寒凝结型便秘辨证加减,宜直擦下列哪项以透热为度。(C ), A腰骶部B背部膀胱经C背部督脉D腹部任脉 (70%; 掌握) 5、可用于所有类型发热的治疗手法是( A ) A清天河水B推三关C运内劳宫D掐揉二扇门 (75%; 掌握) 6、推拿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不使用的手法是(C ) A 按揉 B 斜扳 C 下肢后身扳法 D 弹拨 (50%; 了解) 7、推拿治疗退行性脊柱炎,如果出现有下股牵痛者,可用下列哪项施于大腿后外侧和小腿外侧 A 按法 B 搓法 C 擦法 D 拿法( C ) (89%;掌握) 8、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不宜选的穴位是(C ) A肾俞B秩边 C 足三里D环跳 D(95%; 掌握) 9、原发性下腰椎侧弯则多见于:( D ) A 腰三横突综合症 B 急性腰扭伤 C 腰肌劳损 D 腰椎间盘突出症 (30%;了解) 10、在推拿治疗中,逆经重推脊柱,退六腑适用于治疗( B ) A 表实热 B 血分实热 C 阴亏虚热 D 气分大热 (80%; 掌握) 11、推拿治疗面瘫中,医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开始,经下列哪项至颊车,往返5~6遍。A迎香 B 下关 C 太阳 D 听会( A ) (80%; 掌握) 12、肌肉痹证宜重按阿是穴,以患者下列哪项为度。(C ) A疼痛B痠胀C能够忍受D麻木 (80%; 掌握) 13、关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内侧副韧带损伤时膝内侧副韧带牵拉试验阳性B推拿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C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时抽屉试验阳性D内侧副韧带损伤比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机会多(80%; 掌握)

现代员工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现代员工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年8月最新出版,国际大16开精美装帧,封面四色特殊工艺,正文采用双色印刷,定价:36.80元。ISBN 978-7-5164-1338-8 。 ★疲惫忙碌职场人士的一本洗涤心灵之书。 ★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你会重新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与意义。 ★直面压力,打赢与压力这场无形的战争,让它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压力无处不在,找准方法,对症下药,甩掉压力,轻装上阵。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做自己心理的医生。 ★全国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心理健康疏导指定教材。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场竞争不断升级,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一名现代员工,你如何化解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的压力?本书通过对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对释放压力和心理调适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全面介绍。旨在帮助每一位在职场打拼的现代员工解决让自己彷徨不前的心理问题,让每一位员工拥有健康、愉悦的身心,并收获幸福、快乐的人生。 目录 第一章现代职场压力重重,别让压力压垮你 每个在职场中前行的人都承受着一种无形的重量——压力。如果忽视它,它就会变得越来越重,最终将我们彻底压垮。重视压力,卸掉双肩上这无形的重量,我们才能在职场中步伐轻盈,奔向成功。 1.人在职场,压力无处不在

2.工作繁重休息少,压力不断累积 3.人际关系难处理,压力悄悄滋生 4.家庭工作难两全,压力着实难解 5.职位晋升路漫漫,压力越来越大 6.任务失败频发生,压力层出不穷 7.消极心理悄悄来,压力迅速升级 第二章找准方法排解工作压力,甩掉重压轻松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之所以压力重重,并非工作本身多么繁重,而是缺乏以更高效率完成工作的方法。以最优的方法解决工作上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就甩掉了压力。 1.别堆积压力,“压力山大”难排解 2.减压是门技术,方法科学才有效 3.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4.苦干更要巧干,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减轻压力 5.量力而行,力所不及及时求助 6.工作中抓重点,解决重点压力骤减 7.制订工作计划,走在压力之前 8.善用分割法,分割工作分解压力 第三章积极交往消除人际压力,人缘好压力小 当身边充满了欢声笑语,当遇到困难时有一双双无私的援手,当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我们无疑会感到一身轻松。用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培养好人缘,人际压力自然无影无踪。 1.好心态为你带来好人缘 2.远离“俯视心理”,平等视人是交际第一原则

中医养生馆的经营原则.doc

中医养生馆的经营原则

中医养生馆的经营原则 下面内容由我为您整理归纳,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1,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在诊断时,中医充分运用了诊断的全息性,从机体的整体性反应推断病因。在治疗与调理时,中医强调了对证治疗,对证治疗即是针对机体在患病过程中整体反应清空的差异而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相应的,中医治疗遵循证异治异、证同治同的原则。 ,2,辨证论治: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养生调理方案。 ,3,以平为期:中医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是保持相对平衡的。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

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4,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另外一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中也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些都与现代医学预防为主,心身保健预防医学观点相符。 ,5,调动本能正气:中医养生是靠彻底调动人体自身潜力内,充分利用外界有利因素外,进而达到整个身心平衡和谐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健康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平衡。正气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邪是指致病因素。健康的时候是邪不能干扰破坏正气所维持的稳态。医生治好病意味着医生是标,病人是本,标本相得,邪气乃服。邪气只是服了,而不是没了。也即是医生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的抵抗力与致病因素作用力相对平衡,达到健康的目的。 中医养生服务的设计应遵循八结合原则 自我调养与养生馆服务相结合:中医讲“病人为本,医生为标”,又讲“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客户的身体要恢复并保持健康,光靠养生馆技师和专家的调理是不够的,客户自我的调养,无论是“起居有常”还是“饮食有节”、“不妄作劳”、“情志条畅”等都非常关键。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一方面,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

《推拿学》考试题(1)

针灸推拿学专业《推拿学》考试题(1)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小儿推拿独特体系形成是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明代 2、我国第一部推拿学专著是() A、《小儿按摩经》 B、《小儿推拿秘诀》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方脉活婴秘旨圣书》 3、以下关于推拿的作用原理不正确的是() A、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平衡阴阳、补虚泻实 D、调整脏腑功能 4、关于滚法叙述正确的是() A、以腕关节为支点 B、以肩关节为支点 C、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 D、手背尺侧主动做推旋运动 5、一指禅推法讲究() A、沉肩、悬肘、垂腕、掌虚、指实 B、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C、沉肩、悬肘、垂腕、掌实、指虚 D、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6、以下关于揉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包括大鱼际揉、掌根揉、指揉等 B、是最古老的推拿手法 C、可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疾病 D、揉法接触面可大可小,刺激平和舒适 7、以下关于手法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有() A、推法能治疗一切寒证。 B、擦法荡涤积滞的作用较强 C、搓法具有明显的调和气血的作用 D、点法是放松类的典型代表 8、拿法是捏而提起谓之拿,可看成复合手法,除哪一项外皆可运用()。 A、颈项部 B、头部 C、四肢部 D、胸胁部 E、肩背部 9、操作胸椎对抗复位时患者的体位应为()。 A、俯卧 B、仰卧 C、侧卧 D、站势 E、坐势 10、梨状肌损伤的临床表现是()。 A、腰痛及活动受限 B、臀部困痛及下肢坐骨N痛 C、腰部脊柱侧弯 D、托腹试验阳性 E、托马征阳性 11、与退行性膝关节炎无关的叙述是()。 A、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运动员 B、推拿时可擦腘窝、以透热为度 C、节制饮食、减轻体重 D、主动进行膝关节伸屈活动锻炼 E、临床症状消失后,骨质增生依然存在

浅谈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 对一个国家而言,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来保障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和员工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决定了企业能否在商战中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发展之路的重要因素。因而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对社会,对企业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职工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增大,这些问题对职工造成了直接的心理影响,如何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工作,怎样构建与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企业急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疏导、引导 行政执法部门管理工作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管理工作长期有效地为行政执法的发展服务,而不至于在流变过程中发生人心涣散、工作懈怠的现象,这既是队伍建设的目标,也是执法艺术的展现,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展管理,推行心理疏导正是把这种转变推向良性发展的催化刑,其较低的成本能较大地促进队伍的发展,从而相应捉高执法效能. 一、什么是心理疏导 “疏通”,是指医患之间广开信息交流之路,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有序地把病人心理阻塞症结、心灵深处的

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即在系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主线,循循善诱,改造病人的认知结构,把各种不正确认识及病理心理引向科学、健康的轨道,这也是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的转化过程。“疏通”与“引导”是辨证的关系,“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引导”,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标,是“疏通”的继续。只有疏通与引导达到统一,才能使治疗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心理疏导”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或者为进一步实施思想影响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或者在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中解决思想问题。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的心理疏导常常可以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思想政治工作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干群,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实际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对心理疏导的误解 (一)把心理疏导等同与思想教育。实际上,单纯的思想教育解决不了心理问题。有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客观立场,分析问题,帮助对方作出最佳抉择,因此,心理疏导是现代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认为参加心理疏导就是治疗心理疾病,比如有的

中医养生康复复习大纲复习过程

养生就是保养人体生命,是人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人体生命进行跳湖、保养的行为活动。 中医养生学,实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 中医康复学实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康复医学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康复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在研究对象及康复原则和手段上有共同之处。 现代康复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矫形、人工装置补偿患者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显示出相当的优势。 中医康复学以其独特的康复理论和丰富多彩、简便廉验的康复手段,尤其是辨证康复和整体康复的观念,在康复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两者在研究对象、适应范围极其学科名称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学术渊源、理论基础、基本原则、方法技能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方法和手段上有诸多的共通互用之处。 食物养生的萌芽:夏商之前。 先秦时代《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 洋溢养生康复血的特点:1突出整体观及辩证观 2重视机体的平衡和谐 3强调未病先防与即病康复 4方法手段丰富多彩 5适应面广泛 人体生命形成后,生长壮老已是有机体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 天年:人类自然寿命。 健康人的生命状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建康的生理特征 1形体壮实,比例恰当 2面色红润,须发润泽 3牙齿坚固,要退灵便 4双耳聪敏,眼睛有神 5呼吸从容,声音洪亮 6食欲正常,二便通利 7舌态正常,脉象匀缓 健康的心理特征 1精神愉悦,情绪稳定 2思维清晰,记忆良好 3人际和谐,适应社会 先天禀赋缺陷,一方面表现为遗传性疾病,另一方面,因胎育时受外界药物、辐射等不良影响导致的先天残缺。 反禀赋不纯之病,皆有父母而来,即于交合之时,遗于子体。 从人体生命的构成而言,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 “形”作为人体生命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指人体的有形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人体生命活性物质等。 “气”是指充斥在人体生命之重的无形非实体物质。 “神”是指住在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

详解推拿治疗的八大方法

(1)温法 温法用于虚寒症,常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在每一治疗部位或穴位上连续作用,时间稍长,病人有较深沉的温热刺激感,温法有补益阳气的作用。缓慢、柔和、深沉的手法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操作,使能量深入肌肉或脏腑组织,以达温热驱寒的目的。 (2)通法 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按摩能治疗经络不通的病症。在治疗手法中要刚柔兼施,如用推、拿、搓法于四肢,能疏通经络,拿井肩则有通气机、行气血之作用;点、按背部腧穴可通畅脏腑之气血。 (3)补法 补气血津液不足,脏腑之机能衰弱,补法应用范围广泛。如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肾阳不足、虚热盗汗、遗精等症。一般以推、摩、揉、擦等法,但手法要轻而柔和,不宜过重刺激。临床上经常用于补脾胃、腰肾。 (4)泻法 一般用于下焦实症。由于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肿胀或疼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的力量宜稍重,可由慢逐渐加快。用摩擦、摆动、挤压类手法。如食积便秘,推拿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通腑泻实。 (5)汗法 就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主要用于风寒和风热外感两大类。对外感风寒,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逐步深入,因重则增温,使全身透汗。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刺激量小,柔和轻快,使腠理疏松,病人感到汗毛竖立,周身舒适。手法多用推、拿、按。如推拿颈部风池、风府,能疏散风邪;按、拿合谷、外关,可去表邪。 (6)和法 和解、调和之意。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可使用。手法要平稳而柔和,可用滚动、摩擦类手法。常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引起的肝胃气痛、月经不调、脾胃不和、周身胀痛等。 (7)散法 消散、疏散的意思。散法可使气血得以疏通,结聚得到消散,如饮食过度导致腹胀满、痞闷。一般以摆动及摩擦类手法为主,要求轻快柔和。 (8)清法

推拿手法复习题

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E.明代 2.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圣济总录》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按摩经》 E.《小儿推拿秘诀》 3.“按摩”一词首次提出于 A.《肘后备急方》 B.《黄帝内经》 C.《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D.《小儿按摩经》 E.《圣济总录》 4.《五十二病方》记载中以哪种手法运用的最多 A.按法 B.抚法 C.捏法 D.摩法 E.刮法 5.“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这段记载手法抢救自缢方法的文字出自 A.《黄帝内经》 B.《肘后救卒方》 C.《金匮要略》 D.《医宗金鉴》 E.《刘涓子鬼遗方》 6.“使病人伏卧,一人跨上,两手抄举其腹,令病人自纵,重轻举抄之。令去床三尺许,便放之…”出自 A.《黄帝内经》 B.《肘后救卒方》 C.《金匮要略》 D.《医宗金鉴》 E.《刘涓子鬼遗方》 7.我国历史上最早于太医院中设按摩科的是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清代 E.晋代 8.首次将20种成人手法归纳成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等六类手法是在哪年 A.1961年 B.1960年 C.1975年 D.1974年 E.1980年 9.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A.《小儿推拿秘诀》 B.《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C.《小儿推拿广意》 D.《小儿按摩经》 E.《厘正按摩要术》 【X型题】 10.推拿,古称为 A.按摩 B.按跷 C.乔摩 D.挢引 E.揣摸 11.以下为清代著作的是 A.《小儿推拿广意》 B.《幼科推拿秘书》 C.《小儿按摩经》 D.《保赤推拿法》 E.《推拿三字经》 12.以下为明代著作的是 A.《小儿按摩经》 B.《小儿推拿广意》 C.《小儿推拿秘诀》 D.《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E.《保赤推拿法》 13.明代推拿发展的特点是 A.“推拿”之称出现 B.小儿推拿体系形成 C.有了推拿催产的记载 D.膏摩出现 E.按摩科从十三科中取消 二、名词解释 1.推拿手法 2.推拿手法学 三、填空题 1.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新增了、、、

养生应当遵循的六个原则

养生应当遵循的六个原则 养生原则之一:协调脏腑 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而发生疾病。 脏腑协同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决定了其在养生中的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协调脏腑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手段和措施来实现的。 协调的含义大致有二: 一是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 二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这两方面内容,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之中,如: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精神养生中强调情志舒畅,避免五志过极伤害五脏;饮食养生中强调五味调和,不可过偏等等,都是遵循协调脏腑这一指导原则而具体实施的。又如运动养生中的“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等功法,也都是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而组编的。 养生原则之二:畅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也受到阻碍。因此,《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畅通经络往往作为一条养生的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畅通经络在养生方法中主要作用形式有二: 一是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都是用动作达到所谓“动形以达郁”的锻炼目的。活动筋骨,则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气血脏腑调和,则身健而无病。 二是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在气功导引法中,有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之说,任脉起于胞中,循行于胸、腹部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可调节阴经气血;督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循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脉,可调节阳经气血。任、督二脉的相互沟通,可使阴经、阳经的气血周流,互相交贯,《奇经八脉考》中指出:“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气之所由起”。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推拿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推拿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临床工作中,必须因人、因病、因症、因时、因地,采用和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但推拿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推拿的治疗,原则下制定的,这些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人体与自然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机体与自然界统一性的思想,贯穿在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整体观念的原则,在推拿临床中,既要体现在分析局部症状时,要注意机体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又要在处理局部症状时,重视机体整体的调整。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临床中辨证施治表现在,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然后,根据这种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然而,在临床推拿工作中,辨证论治具体表现为辨证施术,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治疗法则,选择手法的操作方法、穴位和部位,进行具体的操作治疗。对按照现代医学分类的疾病的推拿治疗,辨证施术的原则表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以病机的异同为依据的治疗原则,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同病异治,即同一疾病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相同,但因其具体的病机不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选用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就因之而异。异病同治,即不同的疾病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治疗。某些疾病,病变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但因其主要病机相同,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相同的推拿手法及穴位、部位。 二、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表现出来,但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只有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表现在内的全部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确定何者为标,何者为本。 由于推拿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指导下,应该标本同治、缓急兼顾。既要针对疾病的主要矛盾治疗,又要注重疾病次要矛盾的处理;既要积极治疗疾病的急性发作,又要兼顾疾病慢性症状的处理。同时,在推拿临床中,正确地应用标本同治、缓急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判断题: 1.十大心理学派无论从其对对象、任务、范围、方法以及从其规模和波及的领域来看,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 2.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不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 3.心理物理学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 4.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与铁钦纳的个人努力有重要关系。 5.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也叫建构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6.构造派不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 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 10.新行为主义理论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不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11.积极的概念:一种行为、一种疾病或一种症状,会得出不同的含义。(√) 12.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能力是情感力和智能力(×) 13.积极心理治疗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4.积极心理治疗不承认人有所谓的消极心理,认为各种消极心理是人在积极发展各种心理保护模式来降低自己受到更多伤害的可能性,即一种保护性心理。(√) 15.心理沟通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16.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 17.积极心理治疗正是利用跨文化性的这些特点,用一定的故事引导患者进行积极的想象。(×) 18.积极心理治疗关注个人的积极人格特质,期望通过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来增强、巩固个体内在、持久的积极力量。(√) 19.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代表着从对病态心理的研究偏好到对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要内容的完整人研究的重要学术转向,而且也代表着一种人性高峰和生活理想追求的价值观。(√) 20.完全的控制感代表没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21.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2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 23. 在预防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预防的思想。(√) 24.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不是来自于在个体内部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而是修正缺陷。(×) 25. 在对心理治疗的看法上,积极心理学认为目前的心理治疗存在三大问题。(√) 26.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27. 积极心理治疗是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28. 积极心理治疗在使病人获得积极认识能力时强调病人自助,也即病人通过与治疗者的相互交流而自己感悟到对问题的积极认识。(√) 29. 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模式和做法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运用了人的直觉(×) 30. 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在出生以后,个人经验的建立依赖于对内外环境的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每个人形成独一无二的心理经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推拿治疗学

11级针推三班推拿治疗学 1推拿治疗学:是一门应用中医理论和推拿治疗方法研究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课程。 2肩三角:喙突、肩峰和肱骨大结节三个骨性突起组成的骨性三角形称为肩三角。 3疼痛弧:是指患肩外展到60时疼痛较轻,被动外展至60-120度范围时,疼痛较重,当上举超过120度时,疼痛又减轻,且可自动继续上举。因而对60-120度这个范围称为"疼痛弧" ,疼痛弧试验阳性,提示冈上肌肌腱炎或冈上肌损伤。 4颈椎病:是指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症”。 5退行性脊柱炎:是指椎间盘退变狭窄、椎体边缘退变增生及小关节因退变而形成的骨关病变,又称肥大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老年性脊柱炎和脊柱骨关节炎等。 6前斜角肌综合征:是指经过锁骨上窝的臂丛神经和血管神经束在第一肋骨上缘部或颈椎横突前缘时,受前斜角肌压迫或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压迫症状的病症。(不一定考)7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坏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之一。 8退行性膝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损伤,引起的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增生,骨刺形成等病理性改变,以膝关节疼痛、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症,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 9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简称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 10急性腰扭伤:指腰骶,骶髂,及腰背两侧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及滑膜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病症,俗称闪腰,岔气,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中医学腰痛病范畴 11麦氏点 12阑尾穴 13肘后三角 14腹部九分区法 15腹部四分区法: 一,推拿禁忌症: 1)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骨结核、严重骨质疏松等患者; 2)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或软组织肿瘤患者; 3)有局部皮肤破损、皮肤病、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4)胃及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的患者; 5)有严重的心、脑、肝、肺、肾等脏器病症的患者; 6)有精神疾病等不能与医生合作的患者; 7)急性脊柱损伤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 8)过度饥饿、疲劳及酒后的患者; 9)原因不明、未予明确诊断,并伴有疼痛、发热、眩晕等症状的患者。 二,颈椎病: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那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3、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二是动以养形,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血气畅达,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三是动静适宜,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4、正气为本 中医所指的“正气”,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其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5、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方法。中医养生的五大方法动形养生: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最新中医养生学复习题

1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 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 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4衰老就是机体性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显示的由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老化和组织的改变,而导致 形态、功能、抵抗力和适应性等各方面退行性变化 15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16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17医学模式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18正气 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19心理年龄 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 20形神共养 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23情志 是人对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24体质

第三章 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三章推拿治则与治法 第一节推拿治疗原则 治则, 即治疗原则, 又称治疗法则, 就是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得,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 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治则与治法不同, 治则就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得总则, 治疗方法就是治则得具体化。因此, 任何具体得治疗方法, 总就是从属于一定得治疗法则得。比如, 各种病证从邪正关系统来说,离不开邪正斗争、消长、盛衰得变化, 因此, 扶正祛邪即为治疗总则。在总则指导下得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就是扶正得具体方法; 而发汗、涌吐、攻下等方法,则就是祛邪得具体方法。 由于疾病得证候表现多种多样, 病理变化极为复杂, 病变过程有轻重缓急, 不同得时间、地点与个体对病情变化也会产生不同得影响。因此, 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得疾病现象中, 抓住病变得本质, 治病求本; 根据邪正斗争所产生得虚实变化, 扶正祛邪; 按阴阳失调得病理变化, 调整阴阳;按脏腑、气血失调得病机, 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 按发病得不同得时间、地点与不同得病人,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就是寻找出疾病得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就是推拿辩证论治得一个基本原则,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本”就是与“标”相对而言得。标与本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得主次关系。如从邪正双方来说,正气就是本,邪气就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就是本,症状就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旧病、原发病就是本,新病、继发病就是标。 任何疾病得发生发展,总就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得,而疾病得症状只就是现象,并不时时反映疾病得本质,有些甚或就是假象,只有透过症状表现,进行深入得综合分析,才能探求疾病得本质,找出病之所起,从而确定相应得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就是推拿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但它由多种原因引起,诸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盆腔内肿瘤、髋关节炎、臀部外伤、臀肌注射位置不当、糖尿病、椎关节炎、腰骶部筋膜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椎管内肿瘤等,推拿治疗时就不能简单以推拿止痛为方法,而应明确诊断,结合患者得临床表现与相应得理化检查,找出疾病发生得真正原因。如属推拿疗法

中医养生学概论复习题

2010-2011-2《养生学概论》 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题) 1、调神之法概括起来可有( ABC ) A、清静养神、立志养德 B、开朗乐观、调畅情志 C、心理平衡 D、综合调养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喜则气缓 B、喜则气消 C、忧则气上 D、悲则气结 E、怒则气乱 3、何处是人体脂肪主要的堆积处( C ) A、脸部 B、胸部 C、腰腹部 D、肩部 E、腿部 4、情志变化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D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5、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D ) A、阴阳转化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平阳秘 6、调摄情绪法多种多样,总体归纳有( ABCD ) A、节制法 B、疏泄法 C、转移法 D、情志制约法 7、五行递相克制的顺序是( A ) A、木、土、水、火、金 B、金、木、水、火、土 C、木、火、土、金、水 D、金、木、水、火、土 E、土、木、金、水、火 8、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C ) A、《左传》 B、《山海经》 C、《内经》 D、《吕氏春秋》 9、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ABC ) A、协调脏腑、畅通经络 B、清静养神、节欲葆精 C、调息养气、综合调养 D、情志制约法、持之以恒 10、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有( D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病理因素 D 以上均是 11、被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C ) A、督脉 B、带脉 C、冲脉 D、任脉 E、奇经八脉 12、与人体生长发育关系最密切的是( A )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固摄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防御作用 E、气的气化作用 1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 A ) 1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出自( D ) A、老子 B、达摩 C、庄子 D、孙思邈 A、《黄帝内经》 B、《神龙本草》 C、《礼记内则》 D、《道德经》 15、气功中被称为丹田的腧穴是( B ) A、大椎 B、气海 C、神阙 D、命门 E、太冲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B ) A、怒伤,以忧胜之 B、喜伤,以恐胜之 C、喜伤,以思胜之 D、怒伤,以喜胜之 17、在经络系统中,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任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18、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A )穴。 A百会 B印堂 C承浆 D 风府 1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C ) A、足少阴肾经 B、阳维脉 C、督脉 D、带脉 E、手少阴经 20、影响人类的环境因素有( ABCD ) A、生物因素 B、化学因素 C、物理因素 D、社会心理因素 E、行为因素 21、被誉为润肤公主的水果是( A )

201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测试

-- 2015 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测试 (76 分) 1.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一个 人的情商具有很强的()。(2.0 分) A.固定性 B.不可控性 C.不可塑性 D.可塑性

D 我的答案:答对 )(下列的哪一个属于常规思维(2. 2.0 分) A.辩证思维 B.类比思维 C.立体思维 D.反向思维 A 我的答案:答对 2.0 ( )拥有学习力的关键在于 3. (分) A.读书 B.读事 C.读人 D.关注细节 我的答案:D 答对 4.丧失热情,感到自己身心资源过度透支,出现紧张烦躁,对工作有厌倦情绪。 这是指( )(2.0 分) A.工作倦怠 --- --

B.工作成就感降低 C.工作焦虑 D.情感衰竭 答对我的答案:D 5.()指设身处地对他人情绪情感、需要诉求等内在心理体验进行感受的能力。 (2.0 分)

A.真诚 B.共情能力 C.人际能力 D.情商 B 我的答案:答对 6. 2.0 分))(员工支持计划的着眼点在于关注( A.组织绩效提升 D.组织文化建设我的答案:D 答错 7.以下属于攻击性防卫机制的有()(2.0 分) A.投射作用 B.幽默作用 C.压抑 D.升华 我的答案:A 答对 分)2.0 8.情绪管理的关键是()( A.注意分配 B.情绪调节 C.认知重评 D.表达抑制 --- --

我的答案:B 答对 9.哪项不是自我效能感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影响?()(2.0 分)

A.影响人们进行选择 B.影响人们的职位 C.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坚持性 D.影响人们的努力投入程度我的答案:B 答对 10.“我不喜欢参加同事聚会,因为每次聚会都要花好多钱”是一种:() (2.0 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调整 C.自我体验 D.自我意象 我的答案:C 答对 11.有限理性假设认为:人的理性是在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这是 由于人的知识、时间和精力有限而造成。(2.0 分) A.有限理性 B.理性 C.完全理性 D.无限理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