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计算器设计

电子计算器设计

电子计算器设计
电子计算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电子计算器

姓名

学号

院、系、部电气系

专业

指导教师焦咏梅马丽高艳玲

2011年7 月3日

电子计算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简易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我们这次设计的题目是简易加减计算器,实现一位数的加减法,通过键盘扫描第一个数,然后扫描有没有加减功能键按下,如果功能键按下则继续扫描第二个数字,扫完第二个数字之后然后确定是加法键还是减法键按下,然后调用加减法子程序最后扫描有没有等于号按下,如果有等号键按下则结果输出数码管显示。

学习和掌握单片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我们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数字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通过实践更好的了解单片机,巩固了键盘扫描,数码管,等一系列单片机的知识。本次设计我们需要AT89C51芯片,要充分理解各个管脚的用途;还是用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阴极的数码管,要知道其位控和字控的引脚位置;还用了4*4的键盘;采用手电复位。

本课程设计要求:

1.扩展4*4键盘,其中10个数字,3个功能键,1个清零

2.强化对于电路的焊接

3.使用四位数码管接口电路

4.完成十进制的四则运算(加、减);

5.实现结果低于五位的连续运算;

6.使用伟福6000 软件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

7.最后用ptotel模拟仿真;

8.学会对电路的调试

三、硬件电路设计

四、使用说明

本设计是一个实现加、减的计算器,它的硬件主要由七部分组成,一个主单片机芯片,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阴极的数码管,一个4*4的键盘,一个数码管锁存器74H573,一个复位电路,一个电源电路,一个晶振电路,它可以实现加、减运算。

首先.显示部分,让P2.0口做位扫描,P2.1口做段码输出,设置一个单元用来记录输入数字的位数,这样可以不用循环扫描每一位,而是根据输出位数判断扫描哪些位。通过键盘扫描第一个数,然后扫描有没有加减功能键按下,如果功能键按下则继续扫描第二个数字,扫完第二个数字之后然后确定是加法键还是减法键按下,然后调用加减法子程序最后扫描有没有等于号按下,如果有等号键按下则结果输出数码管显示。

其次是设计键盘扫描程序,这里采用4*4矩阵键盘,通过软件识别,行和列可接在同个端口上,也可接在不同端口上,本设计行接在P3口的高四位,列接在P1口的低四位,通过循环扫描行,读取列的数据判断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有则调用按键识别程序识别是哪个键,执行相应的操作,按键识别是根据按键时得到的列代码与行代码组合,来判断是哪个键的。按键识别后,如果是数字键则直接放入数码管显示缓冲区,如果再次有数字键按下,则应将缓存区的数字向高位移一位,将刚输入的数放入最低位,并且记录按键次数,每输入一个键值都调用显示程序显示出来,如果是运算符,则执行相应的运算,然后在调用显示程序显示结果。

最后是运算程序的加入,运算程序很简单,只要把+、-分别做成模块,用到时即可调用,本设计的难点是键盘识别和数值显示,因为这里边涉及到键盘输入的数值在内部要转换成10进制运算,运算结果要转换成各个位的显示数字输出。

五、流程图设计

小于10 YES 不小于10

NO NO

YES YES

开始

调用显示子程序

键盘扫描 得键值

CJNE OAH 次数标志位置1

存第一个数

存第二个数 CJNE

OFH CJNE OEH CJNE ODH CJNE OCH 相应的标志位置1

是ADDD=1

还是SUB=1

NO NO YES

YES 减法

SUB=1

NO

ADDD=1

加法

结果送显示六、程序设计如下:

ADDD BIT 00H ;ADDD相当于位寄存器00H

SUB BIT 01H ;SUB相当于位寄存器01H

CISHU BIT 02H ;CISHU相当于位寄存器02H

ORG 0000H

AJMP STAR

ORG 0030H

STAR:MOV R0,#40H ;存放第一个数地址

MOV 30H,#3FH ;没有按键时的数码管值0

MOV R5,#00H ;

CLR ADDD ;清除寄存器00H

CLR SUB ;清除寄存器01H

CLR CISHU 清除寄存器02H

MAIN: LCALL DISPLAY;调用显示子程序

MOV A,#0FFH ;键盘扫描开始

LP: MOV P3,#00001111B;扫描子程序

MOV A,P3

JNB ACC.0,LP0 ;判断0列,是0跳到lLP0得到列键值JNB ACC.1,LP1 ;判断1列......

JNB ACC.2,LP2 ;判断2列.....

JNB ACC.3,LP3 ;判断3列......

LCALL DELAY1 ;调用延时

CJNEA,#0FH,XLS1

XLS1:AJMP LP

LP0:MOV B,#0;得到列值0

AJMP LP15;跳到LP15得到判断行值

LP1:MOV B,#1;得到列值1

AJMP LP15;跳到LP15得到判断行值

LP2:MOV B,#2;得到列值2

AJMP LP15;....

LP3:MOV B,#3;得到列值3

LP15:MOV P3,#0FFH 初始化一下P3口

MOV P3,#11110000B ;给高四位置一,为下步读值MOV A,P3;读回P3口值

LCALL DELAY;调用延时

JNB ACC.4,LP4;判断第四位,不唯1时,跳LP4读行值

JNB ACC.5,LP5;判断第5位,不唯1时,跳LP5读行值

JNB ACC.6,LP6;。。。。

JNB ACC.7,LP7;。。。

AJMP LP8;都没有按下跳lp8

LP4:MOV R3,#0;得到行值0

AJMP LP8;跳到算出键值

LP5:MOV R3,#4

AJMP LP8

LP6:MOV R3,#8

AJMP LP8

LP7:MOV R3,#12

LP8:MOV A,B

ADD A,R3;行列相加

LCALL DELAY ;调用延时

MOV R4,A ;存键值

MOV A,R4 ;键值放到a

CJNE A,#0AH,N;和10比较

AJMP N1 ;=与10跳到

N:JNC N1 ;大于10(功能键)跳n1

MOV A,R4 ;小于10存数

JB CISHU,LL2 ;是1的话存第二个数

MOV R0,#40H ;存第一个数

MOV @R0,A

AJMP LL

LL2:MOV R0,#50H ;存第二数

MOV @R0,A

LL:LCALL CHABIAO ;查数码管表

LCALL DISPLAY;调用显示函数

N1:CJNE A,#0FH,NEXT;判断是不是清零键,不是清零键跳转MOV 30H,#3FH;清除数据缓冲区

CLR ADDD;清除加号标志位

CLR SUB;清除减号标志位

MOV 40H,A;清除第1个数缓冲区

MOV 41H,A

MOV R0,#40H清除第二个数缓冲区

MOV A,#3FH;送0的数码管数给显示缓冲区

MOV 30H,A

SJMP NEXT4;跳到结束

NEXT:CJNE A,#0EH,NEXT1;判断是不是加键,不是加键跳转SETB ADDD;置加号标志位

SETB CISHU,置次数标志位,为了判断存第二个数

SJMP NEXT4;跳到NEXT4

NEXT1:CJNE A,#0DH,NEXT2;判断是不是减键,不是减键跳转SETB SUB;置减号标志位

SETB CISHU

SJMP NEXT4

NEXT2:CJNE A,#0CH,NEXT4;判断是不是等于键,不是等于跳转EQUAL:CLR CISHU

JB ADDD,JIA;按下的是加号,调用加法子程序

JB SUB,JIAN;按下的是减号,调用减法子程序

AJMP NEXT4

JIA:MOV R1,#40H;加法子程序

MOV A,@R1;取第一个数

MOV R1,#50H;取第二个数地址

ADD A,@R1;两数相加

LCALL CHABIAO;调用查表指令

AJMP NEXT4;

JIAN:CLR C;减法子程序

MOV R1,#40H

MOV A,@R1;取第一个数

MOV R1,#50H;取第二个数地址

SUBB A,@R1;两数相加

MOV R4,A

LCALL CHABIAO;调用查表子程序

LCALL DISPLAY;调用显示

NEXT4:AJMP MAIN

CHABIAO:MOV DPTR,#TAB ;查表子程序

MOVC A,@A+DPTR

MOV 30H,A

RET

DISPLAY:MOV A,#11110111B;显示子程序

SETB P2.1;位选

MOV P1,A;传位码

MOV A,30H;取要显示的数码管值

SETB P2.0;段选

MOV P1,A

CLR P2.0

LCALL DELAY;调用延时

DELAY:MOV R7,#0FFH;延时子程序

LP11: DJNZ R7,LP11

RET

DELAY1:MOV R7,#9CH

LP12: DJNZ R7,LP12

RET

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77H,7CH,39H,5EH,79H,71H;数码管值

RET

END

七、设计总结:

我们这次设计的课题是简易加减计算器,要求实现加减运算,由于能力有限我们最后的成果只是可以实现一位数的加减法,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当我刚刚接到这个课题时,觉得加减计算器就是实现加减法,以前我们都接触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我真正开始编程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键盘扫描,经过查阅课本和课外资料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是当我做protel图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我要十分清楚我的加减计数器的各个元件,引脚接线图如何分配,必须对引脚作用什么清楚,我也向同学请教了,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了讨论,最后做出了protel图。第三个问题时焊板子,我觉得这是一项考验耐心的实践,如果没有耐心的话你的板子就会出问题,我的板子第一次就出现了问题,最后检查出是由于某处虚焊了,我也总结了教训,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很可能就以为粗心的问题整个程序就无法实现了。最后一个难题也是我自认为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两天时间里,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如何把我的程序在板子上实现,因为试验箱和板子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程序必须修改,这真的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要求必须对你的程序和你的引脚什么熟悉,在两天时间里我仔细分析我的程序,对照我的protel图,经过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程序,终于在板子上可以实现加减法了,这种喜悦无法言语。我觉得这次的实验真的让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我,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查阅课本,图书馆的资料,上网查找资料,和同学讨论,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成功不是轻易地,只有你真正投入,你才会有收获。经过这次实验,自己对单片机计算机与原理接口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实践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八、参考文献:

[1] 高峰.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

[2] https://www.doczj.com/doc/2211145612.html,/web2/mj09b22392.html

[3]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计数[M].北京:北京行天航空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48-158.

[4]51单片机应用程序开发与实践编著:常敏、汪涵、方江波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5]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用子程序编著:陈小忠、黄宁、赵小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C++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课程名称:堆栈计算器 系别:计算机 年级专业: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150303040 姓名:蔡新云 任课教师:林励成绩: 2013 年 6 月13 日

引言 堆栈计算器 简介: 计算带括号的数学算式,可以判断优先级,错误判断等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美观的视觉效果。 截图 界面: 计算演示: 结果:

错误判断: 数据结构:应用了栈,做数值缓存,应用了递归处理括号内算式。其他知识:mfc界面设计;c++类的封装(.h与.cpp分离)。 编译环境:使用了vs2012,通过修改vs2010也可以打开。

程序简单流程图: (注:eval 的代码在下面。。。) 功能实现原理与代码: //栈的实现 //初始化 stack::stack(int len) { lengh=len; date=new double[len]; date[0]=0; top=0; } stack::stack() { date=new double[100]; MFC 文本框 按钮事件 = 事件 Cal.eval() 调用函数eval(),返回结果到文本框 当 =事件 发生 从文本框取出表达式到eval ()函数

date[0]=0; top=0; } //判断为空 bool stack::is_empty() { if(top==0)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进栈 void stack::push(double number) { date[top++]=number; } //出栈 double stack::pop() { if(!is_empty()) return date[--top]; } //calculator类(核心代码) 初始化 calculator::calculator() { error="null"; } 是否为数字 bool calculator::is_num(char num) { if(num<='9' && num>='0'||num=='.') { return true; }

多功能数字时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刘佳 学 号:2017307010102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171 题目:多功能数字时钟设计 指导教师:刘晓峰职称: 高级实验师指导教师:杨修宇职称: 实验师 2018 年 12 月 28 日

目录 1. 设计要求 (3) 2. 设计原理及框图 (3) 2.1 模块组成 (3) 3. 器件说明 (4) 4. 设计过程 (8) 4.1显示电路模块设计 (8) 4.2时钟脉冲电路模块设计 (9) 4.3计时模块电路设计 (10) 4.4计时校时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11) 4.5整点报时与定点报时模块电路设计 (12) 5. 仿真调试过程 (13) 6. 收音机原理及焊接调试 (14) 6.1收音机原理 (14) 6.2收音机焊接工艺要求 (16) 6.3收音机调试过程 (16) 7. 设计体会及收获 (17)

1. 设计要求 (1)以24小时为一个计时周期,稳定的显示时、分、秒。 (2)当电路发生走时误差时,可以对所设计的时钟进行校时。 (3)电路有整点报时功能。报时声响为四低一高,最后一响高音正好为整点。 (4)电路具有闹钟功能,当闹钟所设定时间与时钟计时相同时,发出提示音, 时长为一分钟。 2. 设计原理及框图 2.1 模块组成 多功能数字时钟由时钟脉冲电路模块、秒计时模块、分计时模块、时计时模块、显示模块、计时校时控制模块、定点报时模块与整点报时模块组。如图1所示。 图1 多功能数字时钟原理框图 多功能数字时钟由时钟脉冲电路模块、秒计时模块、分计时模块、时计时模块、显示模块、计时校时控制模块、定点报时模块与整点报时模块组成。时钟脉冲电路模块由振荡电路与分频电路组成,为数字时钟提供秒脉冲信号、定点整点报时信号以及调试信号。计时电路包括“秒”计时、“分”计时与“时”计时电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DOC)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实验综合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陶龑 学号2016301033 所在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2014级软件班 指导教师刘强 成绩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六年十一月

基于STM32的简易电子计算器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电子计算器即将传统意义上的计算器进行电子化和数字化,为其减少时间误差和体积,并提供更多的扩展实用功能,从而使电子计算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经过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后,本论文以该理念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使用Keil5平台,以C语言为基础进行软件编程的简易电子计算器,其内在TFT-LCD液晶屏进行输出,以四个按键进行输入,从而实现显示输入数据以及加减乘除运算的基本功能。 通过软件程序的编写、硬件电路原理的实现、电子计算器正常工作的流程、原理图仿真实现、硬件实物的安装制作与硬件实物的调试过程,该简易电子计算器现可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关键词:简易电子计算器STM32 C语言Keil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Function Electronic Clock based on STM3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calculator calculator for electronic and digital, to reduce the time error and volume, and provide more extended utility function, so that the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alculators. After searching and collecting data,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a design based on STM32 chip as the core controller, using Keil5 platform,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based on C language software programming, the TFT-LCD LCD screen for input and output, with four keys, so as to realize the display of input data and the basic the function of add, subtract, multiply and divide operations. Through the software program, hardware circuit principle of the electronic calculator realization, normal work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graph simulation, hardware installation and hardware debugging process, the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is used in daily life and work. Key words: Simple electronic calculator STM32 language C Keil5

科学计算器壳套模具设计

二、注射机的选择 塑件:科学计算器壳套 重量: 材料:ABS 材料密度:~cm3,取密度为cm3。 体积:V=M/ρ==。 ABS 注塑模工艺条件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注射机。 干燥处理:吸湿性较大,成型前应干燥处理,湿度应小于%,建议干燥条件为80~85℃, 2~3小时。 熔化温度:230~300℃。 模具温度:50~80℃。 注射压力:70~100MPa 。 注射速度:中等注射速度,将摩擦热降至最低。 型腔数的选择 按生产进度算: 型腔数n= 其中 ——故障系数; ——成型周期 N ——一副模具的订货量; ——所在厂每月工作时间(h); ——订货至交货 期(月); ——模具制造时间(月)。 由于计算器壳套的体积较大,需要的注射量较大,所以模具选用一模两腔。 注射机的选择 最大注射量 根据生产经验总结,在设计模具以容量计算时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cm3; 0*1.053600() c h m N t t t t ?-c t h t 0t max V 0.8V ≤塑

——塑件与浇注系统体积总和,cm3。 ——塑件成型时所需要的注射量,cm3或g ; n ——型腔个数; ——每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cm3或g ; ——浇注系统的质量或体积,cm3或g 。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初步计算,按塑件体积倍计算。 代入产品体积,浇注系统体积,型腔数为4个。 则 3345.8830.882.13(4cm cm G =+?=)塑 3max 56.1108.045.888.0cm G G =÷=÷=塑 公称注射容量 注射机多以公称注射容量来表示 c ——料筒温度下塑料的体积膨胀率的矫正系数,对于结晶形塑料,c=;对于非结晶形 塑料,c=; ——所用塑料在常温下的密度; G ——注射机的公称注射容量。 代入 3/05.1cm g =ρ, 取c=; 则 3max 96.107)05.193.0/(56.110/cm c G G =?==ρ。 锁模力 模具从分型面涨开的力必须小于注射机规定的锁模力 T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F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总投影面积; K ——安全系数,通常取~; q ——熔融塑料在模腔内的压 力,. 代入数据, 22237.15855.34cm cm F =??=π 根据《塑料成形模具设计》表4-1,取q=300 G =n *M +M 塑塑浇 max G c G ρ=1000 T K F q ≥??2/kg cm 2 /kg cm

多功能数字电子钟-数电课程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多功能数字电子钟 专业:自动化 班级:一班 姓名:姚楸 同组队员:陈杰涛、姚楸、李卓鸿、刘志健、 吴壁文、陈孟鹏、黎杰豪、江泉河 学号: 201130087082 日期:2013年1月

一、设计目的 为了巩固课本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 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各种常用芯片的规格和使用,能 掌握电路的组装和基本问题的排除。通过课程设计要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及调试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要求;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方面,运用已学过的分析和设计电路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同时,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资料打下基础。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a设计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钟,显示时间从00:00:00到23:59:59; b设计的电路包括产生时基信号,时、分、秒的计时电路,显示电路。 c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d计时过程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三、总体框图设计 本设计通过555定时器产生1HZ的方波通过加法器进行计数, 计数后产生的BCD码通过译码器译码最后通过数码管显示出 来。

四、功能模块设计和原理说明 1、秒脉冲发生器 秒信号发生电路由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与RC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构成。555

电子计算器课程设计(含流程图、代码等)[优秀]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 1.1 设计任务 (1) 1.2 性能指标 (1) 2 设计方案 (1) 2.1 需求分析 (1) 2.2 方案论证 (1) 3 系统硬件设计 (2) 3.1 总体框图设计 (2) 3.2 单片机选型 (2) 3.3 单片机附属电路设计 (3) 3.4 LCD液晶显示 (4) 4 系统软件设计 (4) 4.1 设计思路 (4) 4.2 总体流程图 (4) 4.3 子程序设计 (5) 4.4 总程序清单 (6) 5 仿真与调试 (6) 5.1 调试步骤 (6) 5.2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8) 6 总结 (8) 参考文献 (8)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10) 附录2 程序清单 (11)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1 设计任务 电子计算器设计 1、能实现4位整数的加减法和2位整数的乘法; 2、结果通过5个LED数码管显示(4位整数加法会有进位)或通过液晶显示屏显示. 1.2 性能指标 1.用数字键盘输入4位整数,通过LED数码显示管或液晶显示屏显示. 2.完成四位数的加减法应算.当四位数想加时产生的进位时,显示进位. 3.显示2位,并进行2位整数的乘法. 4.设计4*4矩阵键盘输入线的连接. 2 设计方案 2.1 需求分析 我们日常生活的开支,大额数字或是多倍小数的计算都需要计算器的帮助,处理数字的开方、正余弦都离不开计算器.虽然现在的计算器价格比较低廉,但是功能过于简单的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功能多的价格较贵,操作不便不说,很多功能根本用不到.所以,我们想到可不可以用自己所学为自己设计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简单计算器来完成日常生活的需求. 2.2 方案论证 使用单片机为AT米EL公司生产AT89C51,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米,32个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讯口,内置一个精密比较器,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 的工作,但允许RA米,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显示用LCD液晶显示屏,减少线路连接. 用C言编写程序,易进行调试修改. 采用4*4矩阵键盘作为输入. 3 系统硬件设计 3.1总体框图设计 电路图如附录1

电子计算器设计范文

电子计算器设计 组员: 陆鹏飞(组长) 谭义 严广

信电学院电气10-9班 目录 1. 课题任务………………………………………………………………………… 2. 方案比较与选择……………………………………………………………… 3. 电路设计……………………………………………………………………… 4. 程序设计………………………………………………………………………………5.测试方案……………………………………………………………………………… 6. 系统调试…………………………………………………………………………… 7. 数据测试与处理……………………………………………………………… 8.总结……………………………………………………………………………………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课题任务 本次设计是用AT89S51单片机、LCD显示器、控制按键为元件来设计的计算器。利用此设计熟悉单片机微控制器及C语言编程,对其片资源及各个I/O端口的功能和基本用途的了解。掌握keil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常用的LCD显示器的使用方法和一般键盘的使用方法。 本次设计的电子计算器主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使用1602LCD显示器显示数据,具体如下: 1.具备删除功能:如数字输入错误,可以通过删除键,对错误的数字进行删除操作。 2.具备括号内运算功能:如((1+2)*3+4)/5 3.具备连续计算的功能,可以使得计算具有一定的方便性。 4.具备日期时钟显示功能 5.具备蜂鸣器按键提示功能 6.计算结果可保留至小数点后六位 7.具备复位功能 8.可进行小数运算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专业教育 ─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 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 1.1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逐渐成为技术及科学领域的核心。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因而,计算机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2最初的认识 虽然对于这个专业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它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从小就对于计算机十分感兴趣,因此在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就报了这个专业。进入大学之后,看到培养计划发现这个专业应用还是挺多的,但是因此让自己更加的对以后的职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究竟是该干什么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慢慢地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因此说对于计算机专业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的。 2.学习的方法 2.1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学好自己的专业首先就要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可能阅读专业书籍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自己来说有点困难,也很枯燥,那么不妨先从科普书籍看起。科普书籍是了解理论、获得应用知识最好的途径。相信不少理工科的同学被量子物理和相对论搞得头昏脑胀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抽象的数学模型之间存在思想意识上的鸿沟。然而要是读读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你就会被书中有趣的故事和例证所吸引,从而对抽象的理论有了感性的认识——即使仍然没有读懂,你也至少了解了这个学科研究的领域和目标是什么,也必然有所收获。 2.2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学好数学 大学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其重要性不必多言。数学令不少同学头痛,除了其“繁”与“难”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这些抽象理论的实际应用方向。与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计算机专业的数

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学号20103010342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系部机械电子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103 班 姓名关付玲 指导教师肖玉玲 2012年 10月 13日

摘要 摘要:数字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组成。由于采用纯数字硬件设计制作,与传统的机械表相比,它具有走时准,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特点。本设计中的数字时钟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的显示和调整。通过采用各种集成数字芯片搭建电路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用到了555震荡器,74LS90及与非,异或等门集成芯片等。该电路具有计时,整点报时和校时的功能。在对整个模块进行分析和画出总体电路图后,对各模块进行仿真并记录仿真所观察到的结果。实验证明该设计电路基本上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计数器;译码显示器;校时电路;

Abstract Abstract:Digital clock is a "time", "Sub", "second" displays the organ in human visual mechanism. Its time for a period of 24 hours, show full scale 23:59 for 59 seconds. A basic digital clock circuits consists of second signal generator, "hours, minutes, seconds," counters, decoders and display components. Because of its pure digital hardware desig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watch, it has left, presents an intuitive, non-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so on. This digital clock used in the design of digital circuits on the "time" and "min", "second" display and adjustment. Through the use of integrated digital chip circuit structures to achieve appropriate functionality. Specific use of 555 oscillator, 74LS90 and non-, exclusive-or gat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o on. The circuits with timing, the whole point of time and error correction capabilities. In the analysis of the entire module and overall circuit diagram is painted, simulation to emulation and modules record the observed results. Experimental proof of the design circuit can basica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Key words:Counter ,ten decoding display , citcuit Shool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论文设计

电子设计结课论文题目: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 年月日

基于51单片机的简易计算器 摘要: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实践所学专业知识而设置 的,在本次工程实践中,我以《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课程中所学知识为基础,设计了简易计算器。本系统以MCS-51系列中的8051单片机为核心,能够实现两位数的四则运算。该系统通过检测矩阵键盘扫描,判断是否按键,经数据转换把数值送入数码管动态显示。 本系统的设计说明重点介绍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于单片机简易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同时对矩阵键盘及1602显示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2)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流程框图,并对其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及所采用的元器件进行了详细说明; 3)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软、硬件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说明。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计算器;加减乘除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2设计目的 (1) 1.3设计任务 (1) 1.4章节安排说明 (1) 第二章计算器系统简介 (2) 2.1单片机发展现状 (2) 2.2计算器系统现状 (2) 2.3简易计算器系统简介 (3) 第三章主要器件简介 (4) 3.1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3.2其它器件简介 (7) 3.2.11602显示 (7) 3.2.2矩阵按键 (7) 第四章计算器系统设计 (8) 4.1计算器硬件电路设计 (8) 4.2.2主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数电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的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XXX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初始条件:74LS390,74LS48,数码显示器BS202各6片,74LS00 3片,74LS04,74LS08各 1片,电阻若干,电容,开关各2个,蜂鸣器1个,导线若干。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日、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要求如下: 1.由晶振电路产生1HZ标准秒信号。 2.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 3.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4.可手动校正:能分别进行秒、分、时的校正。只要将开关置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秒、分、时进行连续脉冲输入调整。 5.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鸣叫五次低音(500HZ),整点时再鸣叫一次高音(1000HZ)。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多功能数字钟电路设计 摘要 (1) Abstract (2) 1系统原理框图 (3) 2方案设计与论证 (4)

2.1时间脉冲产生电路 (4) 2.2分频器电路 (6) 2.3时间计数器电路 (7) 2.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电路 (8) 2.5校时电路 (8) 2.6报时电路 (10) 3单元电路的设计 (12) 3.1时间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 (12) 3.2计数电路的设计 (12) 3.2.1 60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12) 3.2.2 24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13) 3.3译码及驱动显示电路 (14) 3.4 校时电路的设计 (14) 3.5 报时电路 (16) 3.6电路总图 (17) 4仿真结果及分析 (18) 4.1时钟结果仿真 (18) 4.2 秒钟个位时序图 (18) 4.3报时电路时序图 (19) 4.4测试结果分析 (19) 5心得与体会 (20) 6参考文献 (21) 附录1原件清单 (22) 附录2部分芯片引脚图与功能表 (23) 74HC390引脚图与功能表 (23)

基于PLC的电子计算器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电子计算器设计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毕业时间

毕业 一、题目 基于PLC的电子计算器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 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三、主要技术指标 1.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要求完成梯形图并且运行正常,掌握所涉及到的命令指令,了解各模块功能。

电子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 1.1PLC简介 (1) 1.2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1) 1.3电子计算器控制要求 (2) 1.4电子计算器设计要求 (2) 第2章电子计算器PLC控制系统设计 (3) 2.1系统选型 (3) 2.2系统硬件连接图 (3) 2.3输出I/O点数 (3) 2.4梯形图 (4) 2.5程序运行 (6) 第3章电子计算器PLC监控系统设计 (7) 结论与体会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第1章电子计算器控制工艺分析 1.1 PLC简介 PLC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控制器,顾名思义;它本来的含义是具有柔性的(可编程)主要来完成逻辑控制(针对数字量)工业控制器,它代替了传统的靠硬触点来做的控制系统就象当初的计算机已经演变为电脑一样,现在的PLC也由早期单纯地实现逻辑控制演变为一个可进行数模、模数转换,可进行定位控制,等一个功能强大的工业控制器,可以说它在现代社会各种需要自动控制的场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 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 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1.2 PLC电子计算器特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广义的“计算机”概念是包括“电子计算器”的。电子计算器中也有集成电路,但计算器的功能简便,价格更加便宜,利于携带与稳定性好。与电子计算机的最大区别在于:计算器只是简单的计算工具,有些机型具备函数计算功能,有些机型具备一定的贮存功能,但一般只能存储几组数据。计算机则具备复杂存贮功能、控制功能,更加强大,在中国俗称“电脑”者也。计算器和计算机一样都能够实现数据的录入、处理、存储和输出,但它所以区别于计算机的就是,它不能自动地实现这些操作过程,必须由人来操作完成。而计算机通过编制程序能够自动进行处理。所以以自动化程度来区别二者,就在于是否需要人工干预其运行。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修订稿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C++课程设计 题目科学计算器 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103 指导教师李军 姓名刘明 学号 2012年6月27日

摘要 计算器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硬件方面,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庞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供研究使用的计算机到如今能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到每秒几百亿次;处理器从焊有上百万个电子管的大的惊人的电子板到只有指甲大小的集成电路;现在计算机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每三个月更新换代一次的惊人速度。软件方面,也已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发展到现如今的第四代语言——非结构化、面向对象、可视化的语言。 在这个计算器里面,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更高功能的科学计算,它的外观简洁美观,使人们能快捷简单的操作。能准确的得到计算结果,大大减少了数字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此系统在Windows 7环境下,使用VC++ 进行编写。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和单目运算功能,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对数,开方,阶乘,倒数,进制转换等运算。可对其输入任意操作数,包括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并且包含清除,退格功能等。我们所做的计算器其功能较Windows 7下的计算器还是很不够多,没有其菜单的实现功能项,没有其小巧的标准计算器。 关键词:计算器;运算;VC++等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Protel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黄铮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基本技能、基本动手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 一、训练内容和要求 1、绘制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复杂程度的电路原理图*.sch(自选)。可以涉及模拟、数字、高频、单片机、或者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电子电路系统。 2、绘制相应电路原理图的双面印刷版图*.pcb。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仿真,给出仿真结果(如波形*.sdf、数据)并说明是否达到设计意图。 3、基本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强化训练 1)学习PROTEL软件; 2)绘制电路的原理图和PCB版图,要求图纸绘制清晰、布线合理、符合绘图规范; 4、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基础强化训练报告书,全文用A4纸打印。 二、初始条件 模电数电基本知识;计算机;MULTISIM 软件;PROTEL软件 时间安排: 6.13:理论设计 6.14~6.17:安装调试仿真 6.18~6.19:撰写报告 6.20: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设计要求 (3) 2.1脉冲产生电路 (3) 2.1.1振荡器的设计 (3) 2.1.2分频器的设计 (5) 2.2记时电路 (6) 2.2.1分秒记时部分设计 (7) 2.2.2时记时部分设计 (8) 2.2.3显示电路 (8) 2.2.3校准电路 (9) 2.2.3总体设计电路 (10) 2.2.3仿真验证 (11) 3 Protel的运用 (12) 3.1创建项目 (12) 3.2摆放元件 (14) 3.3绘制原理图 (15) 3.4更改元件属性 (16)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计算器设计(完整程序注释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我们这次设计的多功能科学计算器也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制作而成。 该计算器设计是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了六位数范围内的加、减、乘、除基本的四则运算,此外该计算器除了具备基本的计算功能以外还具有计时和倒计时的功能,也就是说该计算器具有两个工作模式,计算模式和计时模式,而计时模式里又包含正计时和倒计时的功能,这样一个简易的计算器实现了多功能,比较实用和方便。 该设计电路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然后使用74LS245缓冲驱动电路驱动六位LED数码管显示数据,利用加上4×4矩阵键盘完成电路的实际操作。电路比较简单,但是很实用方便。 关键字:AT89C51 多功能74LS245 LED 矩阵键盘

目录 1.方案论证与选择 (4) 1.1输入模块 (4) 1.2显示模块: (5) 2.其他硬件电路模块功能介绍: (6) 2.1驱动模块 (6) 2.2主控制模块 (7) 2.3操作模块 (8) 3.软件设计 (9) 3.1主功能计算器部分 (9) 3.2计时和倒计时部分 (9) 3.3功能按键 (9) 3.4软件流程图 (9) 4硬件设计 (11) 4.1电路工作框图 (11) 4.2 硬件电路图 (12) 4.3引脚锁定 (12) 5.电路测试结果 (12) 5.1代码提示信息 (12) 5.2模式转换电路图 (13) 5.3错误提示电路图 (14) 5.4正常计算结果显示图 (14) 6.该设计电路的改进思想 (15) 7.小结 (15) 8.参考文献 (16) 附录(程序清单) (16)

电子计算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电子计算器 姓名 学号 院、系、部电气系 专业 指导教师焦咏梅马丽高艳玲 2011年7 月3日

电子计算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简易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我们这次设计的题目是简易加减计算器,实现一位数的加减法,通过键盘扫描第一个数,然后扫描有没有加减功能键按下,如果功能键按下则继续扫描第二个数字,扫完第二个数字之后然后确定是加法键还是减法键按下,然后调用加减法子程序最后扫描有没有等于号按下,如果有等号键按下则结果输出数码管显示。 学习和掌握单片机中常用接口电路的应用和设计技术,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设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我们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数字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通过实践更好的了解单片机,巩固了键盘扫描,数码管,等一系列单片机的知识。本次设计我们需要AT89C51芯片,要充分理解各个管脚的用途;还是用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共阴极的数码管,要知道其位控和字控的引脚位置;还用了4*4的键盘;采用手电复位。 本课程设计要求: 1.扩展4*4键盘,其中10个数字,3个功能键,1个清零 2.强化对于电路的焊接 3.使用四位数码管接口电路 4.完成十进制的四则运算(加、减); 5.实现结果低于五位的连续运算; 6.使用伟福6000 软件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 7.最后用ptotel模拟仿真; 8.学会对电路的调试

VB程序语言设计科学计算器

VB程序语言设计 课程大作业 题目名称:科学计算器设计 班级: 12020742 姓名: 学号: 课程教师:温海骏 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一、实验内容 《科学计算器》设计 本科学计算器是一种能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了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要实现计算器的这些功能就用到我们所学的VB知识编写程序来实现运算功能并解决问题,也是我们实训要达到的目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理解Visual Basic的编程方法。 2、提高运用Visual Basic编程的能力。 3、培养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用所学的VB知识编写程序来实现运算功能并解决问题,达到实训的目的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VB软件 四、实验过程 1、课题的选材过程(设计思路) 由VB程序设计的科学计算器是一种能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了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 思路:为实现上述功能,我的基本思路是在窗体上建立4个控件数组,第一个控件数组是标准型,实现简单的四则运算;第二个控件数组是科学型,用来进行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反正弦反余弦、对数和n!等函数功能;第三个控件数组为程序员,实现进制转换;另外一个按钮实现单位转换。 2、设计的将要达到的目标 实现加、减、乘、除、倒数、乘方、正玄、余玄、正切、In、n!函数、进制、弧度转换等运算功能,并带有存储器、统计框等,基本实现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所有功能。 3、总体设计结构与功能 (1)总体设计结构介绍(绘制:结构流程图) 结构流程图如下:

电子综合设计-基于单片机多功能数字时钟的设计(附完整程序)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一、概述、设计思路 该设计方案是以M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LCD液晶屏幕显示系统,辅以闹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日期提醒、键盘时间调整预设置等模块,所构建的数字时钟系统,能动态显示实时时钟的时、分、秒,数据显示(误差限制在30每天),对闹铃方式与温度调节模块进行了重点设计实现SB0、SB1、SB2、SB3四个键实现时钟正常显示,调时,及闹钟时间设置。本系统设计大部分功能有软件来实现,使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也得大大提高。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控制模块。单片机可把由DS18B20、DS1302、AT24C02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温度、日历和闹铃的显示。以LCD液晶显示器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的数据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多样化,在显示电路中,主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 2、总是设计框架图:

图二:系统总体电路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整个电子时钟系统电路可分为六大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复位电路部分、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采集部分。 1、MCS-51单片机 VCC: 89S51 电源正端输入,接+5V。 VSS: 电源地端。

XTAL1: 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要在XTAL1 和XTAL2 上接上一只石英振荡晶体系统就可以动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一20PF 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声干扰而死机。 RESET: 89S51的重置引脚,高电平动作,当要对晶片重置时,只要对此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AT89S51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之内容均被设成已知状态,并且至地址0000H处开始读入程序代码而执行程序。 EA/Vpp: "EA"为英文"External Access"的缩写,表示存取外部程序代码之意,低电平动作,也就是说当此引脚接低电平后,系统会取用外部的程序代码(存于外部EPROM中)来执行程序。因此在8031及8032中,EA引脚必须接低电平,因为其内部无程序存储器空间。如果是使用8751 内部程序空间时,此引脚要接成高电平。此外,在将程序代码烧录至8751内部EPROM时,可以利用此引脚来输入21V的烧录高压(Vpp)。 ALE/PROG: 端口3的管脚设置: P3.0:RXD,串行通信输入。 P3.1:TXD,串行通信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