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条文2019年 7月

(最新)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条文2019年 7月

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

条文

委托单位: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原中山市城乡规划局)

编制单位: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019年7月

引言

《中山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融合最新交通规划与设计理念、结合中山实际情况,主要在宏观网络规划层面、中观双线(道路红线、建筑退线)管控层面、微观道路交通设计层面,形成自顶而下,轻重分明的中山城市道路总体设计标准与导则,更好的指导城市规划、道路管理及设计工作。

同时将道路红线、建筑退线管控层面的指标形成标准,构成本次条文内容,为《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修编提供技术依据。其中道路红线控制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中分带、侧分带、设施带宽度等,以及道路交叉口展宽宽度、展宽长度、右转半径、红线切角等指标。建筑退线主要根据道路宽度和建筑高度双因素给出指标推荐值。

目录

1总则 (1)

2术语和定义 (2)

3道路交通 (4)

3.1 道路网等级及规划指标 (4)

3.2 道路横断面 (5)

3.3 平面交叉口 (7)

3.4 立体交叉口 (9)

3.5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 (10)

3.6 交叉口掉头 (12)

4步行与自行车交通 (13)

4.1 步行交通 (13)

4.2 自行车交通 (13)

5建筑退线 (16)

5.1 路段建筑退线 (16)

5.2 交叉口建筑退线 (16)

1总则

1.1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衔接,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并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协调:应将设计道路纳入到城市道路网络的整体中,充分考虑道路影响区范围内的用地功能与交通特征,实现与用地功能和交通系统的整合协调。

(2)功能匹配:应兼顾道路各种使用功能和属性,协调落实上位规划中各交通方式对城市道路的功能空间需求,并满足公共活动空间的需要。

(3)安全有序:通过设施布局、工程与管理等措施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尤其注重保护行人和自行车等交通弱势群体的交通安全,保障交通有序通行。

(4)低碳高效: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出行模式,城市道路时空资源配置应向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倾斜,避免出现以小汽车为导向的道路时空资源配置模式。

(5)环境友好:重视城市道路在环境塑造、街道活力提升等方面的功能要求,重视道路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设计,创造宜人的道路交通环境。

1.2 本指南适用于全市新建、改建和治理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及其管理工作。单位和住宅小区等内部道路可参照执行。

1.3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成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遵循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定义

2.1 中央分隔带

指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设施,不仅要具有隔离双向交通、减少对向交通干扰的一般功能,还应具有埋设通信管道、安装防眩设施、保护行人过街、为设置路灯及标志标牌提供空间、为市政施工提供作业场所等功能。

2.2 侧分带

机动车道两侧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同时为路灯及标志标牌等市政设施提供空间。

2.3 设施带

设施带指路侧带中为护栏、灯柱、标志牌、座椅、自行车停车设施、公交站台、变电箱、书报亭等公共服务设施提供的条形场所。

2.4 建筑前区

建筑前区指人行道与临街建筑之间的区域,为开门、台阶、建筑雨棚、市政设施、橱窗、标志牌和人流集散等提供必要的空间,是城市步行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完整街道

通过一系列交通政策的引导和交通设计创新方法的运用,对街道两侧建筑之间的空间进行精细化的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为所有道路使用者、所有交通方式和城市生活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和生活环境。

2.6 交通渠化

运用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岛和进出口道局部展宽等措施,引导机动车、行人和自行车各行其道的方法。

2.7 进口道、出口道

进口道是指平面交叉口上,车辆从上游路段驶入交叉口的一段车行道;出口道是指平面交叉口上,车辆从交叉口驶入下游路段的一段车行道。

2.8 路侧带

车行道外侧立缘石的内缘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范围。路侧带一般由人行道、绿化带和设施带等组成。

2.9 步行道

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步行通道,包括人行道、绿化带和设施带,有临街建筑时可包

括路侧带外的建筑退线空间。

2.10 人行道

路侧带中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也称步行通行区或步行通行区,其宽度为步行道的有效宽度。

2.11 自行车道

自行车道指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自行车道。

2.12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或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2.13 建筑退线

要求部分或全体建筑构造或其附属设施外立面水平退离道路红线进行建造的三维控制线。

3道路交通

3.1 道路网等级及规划指标

3.1.1 道路系统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3.1.2 各等级道路规划指标宜符合表3-1的规定。

3.1.3 道路红线宽度除满足交通需求外,还应满足市政管线敷设的要求。

3.1.4 快速路、主干路及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道路宜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3.1.5 机动车道宽度规划指标应结合道路等级、车道类型确定,单条机动车道宽度宜符合表3-2的规定。

具体工程作技术、经济论证。(2)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宽度3.0-3.25米,出口车道宽度3.25-3.50米3.1.6 中央分隔带宽度应根据功能要求确定,不同功能的宽度值宜符合表3-3的规定。

3.1.7 侧分带宽度应根据功能要求确定,不同功能的宽度值宜符合表3-4的规定。

设施带宽度应根据功能要求确定,不同功能的宽度值宜符合表3-5的规定。

3.1.8

3.2.1 横断面设计应统筹安排道路红线内的空间和道路红线外的路侧绿化、建筑前区等空间资源,打造完整街道。

3.2.2 横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区位、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宏观因素,统筹道路功能、道路用地条件、道路沿线土地利用、交通需求、交通安全与管理、市政设施敷设等因素,还应协调近远期建设,兼顾投资情况等外部因素,力求节约用地,合理安排。

3.2.3 横断面设计除应考虑道路的交通功能外,还应重视营造良好的道路景观和城市公共空间,维护生态环境,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

3.2.4 横断面空间与路权应向绿色交通倾斜,按照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小汽车交通的优先级顺序组织道路空间资源分配。

3.2.5 道路条件受限时,横断面应优先满足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通行需求,并符合以下规定:

(1)需要增加车道数时,应优先将新辟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

(2)改、扩建道路不得因拓宽机动车道而减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通行空间,禁止将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空间混合使用。

(3)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通行空间不足的道路,鼓励通过削减机动车路内停车位、缩减机动车道宽度和减少机动车道数等措施,优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通行需求。

(4)可设置奇数车道、可变车道和其它动态管理车道,并应注意配套相关交通安全与管理措施和设施。

3.2.6 不同等级道路横断面可参考表3-6设置,并根据横断面设置原则进行适当调整。

3.3.1 平面交叉口设计应与上位规划协调衔接,从道路功能出发、以交通组织为核心,并因地制宜地设计。

3.3.2 平面交叉口应进行红线展宽预留,包括进口道和出口道展宽,为后续进行交叉口渠

化设计提供空间。

图3-1 交叉口展宽示意图

3.3.3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应符合表3-7和3-8的规定,详见附图01。

注:“支路I”是指交通性支路,机动车流量大,以通过性为主。

3.3.4 平面交叉口出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应符合表3-9的规定,详见附图02。

注:当出口道设置港湾公交站时,展宽段长度还应再加上公交站所需长度

3.3.5 平面交叉口路缘石线转弯处宜为圆曲线,转弯半径应综合考虑交叉口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在满足车辆正常右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小半径。

3.3.6 平面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在展宽的基础上应作切角处理(展宽后的红线先按下表中的转弯半径进行圆角,然后把两个圆角切点的连线作为切角线,最后把转弯曲线删除),常规丁字、十字交叉口的红线转弯半径值宜按表3-11控制。

取较小值。

图3-2 交叉口转角部位红线切角示意图

3.4 立体交叉口

3.4.1 立体交叉口选型应根据交叉口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作用、相交道路的等级,结合交通需求和控制条件确定。

3.4.2 立体交叉口用地范围须严格按照经审定的立交方案控制。

3.4.3 对于规划为菱形立交(主线下穿或上跨)的节点,主线应进行道路红线展宽。展宽长度和宽度参考表3-12。

注:(1)对地形起伏较大的道路或较长的跨线桥(如三层跨线桥),应按不大于5%的坡度计算上跨桥长度后确定。(2)本表主要作为规划控制使用,当有具体工程设计方案时,应以设计方案控制线取代原规划控制线。

3.4.4 对未能确定立交方案的节点,可按苜蓿型互通立交的菱形轮廓初步框定立体交叉的用地红线范围,道路中心线交点与菱形边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80米,与菱形边线顶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0米。

图3-3 互通式立交预留用地范围示意图

3.5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

3.5.1 项目地块连接市政道路的机动车出入口为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包括入口和出口),双向通行或双车道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宽度不应低于7米且不宜大于15米,单车道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宽度不应低于4米且不宜大于7米

3.5.2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开设应符合项目规划条件的规定。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宜开设在基地周边的相对低等级道路上,不应在快速路的主车道上开设机动车出入口,不宜在主干路的主车道上开设机动车出入口。

3.5.3 建设项目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个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3-13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个数要求

注:(1

(2)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在同一面道路上不应超过3个,且应符合出入口之间的距离要求;

(3)基地跨越城市道路的,可以城市道路为界,分块计算出入口数量。

(4)相邻两块基地在用地分界线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时,2个出入口宜合并为1个。

3.5.4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间距要求:开设在主干路上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两个出入口最近的路缘线转弯端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开设在次干路上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70米;开设在支路上的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0米。

3.5.5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交叉口的距离要求应符合表3-13的规定,距离应从交叉口路缘线转弯端点起到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路缘线转弯端点计算。

图3-4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与交叉口的距离示意图

3.5.6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宜在公交站点上游设置,且距离不宜小于20米。基地机动车出入口距离桥隧坡道起止线不应小于50米。

3.6 交叉口掉头

3.6.1 交叉口处机动车掉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影响。

3.6.2 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4米时,宜在交叉口停止线后15-20m处设置掉头开口;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4米时,宜将掉头开口设置在渠化展宽段的末端。

图3-5 掉头开口设置在“渠化展宽段末端”示意图

3.6.3 为了减少掉头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的冲突,当对象交通流没有足够的空档或者掉头车辆的视距不满足要求时,应增加信号灯控制,掉头信号灯可在路口本方向左转相位、相交道路直行相位时放行。

3.6.4 对于一些特殊交叉口,由于车辆转弯半径不足,应结合实际道路条件,车辆特性,交通流特征,经详细论证后采取合适的掉头车道设计,如设置右侧(外侧)车道掉头等。

3.6.5 在道路转弯处、陡坡处、路段狭窄处、桥隧、铁路与道路的交叉口处,以及在交叉口间距不足100m的交叉口之间,禁止设置掉头车道。

4步行与自行车交通

4.1 步行交通

4.1.1 应努力营造连续、安全、便捷、舒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步行交通空间

4.1.2 步行交通应与自行车交通、机动车交通分离。道路交叉口及片区支路上应通过合理的交通稳静化措施保障有序的道路空间,减少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机动车交通的冲突。4.1.3 在商业文化集中区、轨道车站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应增加步行交通网络密度,可将商业建筑内的步行系统与城市道路的地下行人通道、行人天桥、步行连廊等设施无缝连接,并提供完善的引导设施。

4.1.4 步行设施应满足无障碍要求。

4.1.5 根据不同街道行人特点,步行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如表4-1所示。

4.1.6 除不设辅路的快速路外,城市各等级道路应设置人行道。人行道宽度参考表4-2。

4.2 自行车交通

4.2.1 应努力营造连续、安全、便捷、舒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自行车交通空间。

4.2.2 自行车道应独立设置,与机动车道分离,且不宜与人行道共板。

4.2.3 医院、轨道车站、旅游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附近,应为私人、租赁自行车设置或预留停放设施。

4.2.3 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自行车道,根据功能及流量特点,可分为三级。

4.2.4 除不设辅路的快速路外,城市各等级道路应设置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宽度应结合道路等级和自行车道等级设置,具体参考表4-4。同时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应采取合适的隔离形式。

注:(1

4.2.5 城市主干道确、次干道、中小街道按照“便民合理”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共享单车停放区。可利用机非隔离带、高架桥及人行天桥下等空间灵活设置。

4.2.6 自行车停放区的设置应当处理好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自行车停放区占用人行道设置时,剩余可供通行的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5m。

4.2.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宜沿出入口地面亭围护结构两侧及后方地坪设置自行车停放区。公交中途站宜沿站台两侧的路侧带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4.2.8 禁止在城市轨道车站出入口地面亭平台前的踏步前缘及公交中途站站台路缘线5m 以内的路侧带内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图4-1 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周边自行车停放区设置要求(单位:m)

图4-2 公交中途站周边自行车停放区设置要求(单位:m)

4.2.9 禁止在人行天桥与地道出入口,住宅、办公、商业、工业、医院、学校、文体设施、旅游区等人流较密集的场所门前两侧10m以内的路侧带内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4.2.10 禁止在道路交叉口圆角范围内路侧带及距圆角弧线切点外15m范围内的路侧带内设置自行车停放区。

4.2.11 自行车停放区一般设置平面式,宜采用垂直式单排设置,停车位尺寸为200cm*×60cm;在条件受限时,垂直式停车位尺寸可适当降低,但最小不小于180cm×50cm。

4.2.12 平面式停放区的长度宜为10m-20m,多个停放区相连组合时,每个停放区之间应留有不低于4m的间隔。

5建筑退线

5.1 路段建筑退线

5.1.1 沿建筑基地用地界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交通安全和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下表规定。

及港口镇、五桂山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镇区”指除中心城区以外的中山市其他区域。(2)按上述表格确定退线空间内不准布设停车位,不得在退线范围内设围挡隔离;(3)临街建筑为商业,且用地进深大于24米,需加退6米,可平行建筑立面设置一排垂直式或斜列式停车位,本停车位可计入配建停车指标;(4)建筑为临街商业综合体,临街道路红线宽度在27米及以下,需加退10米;临街道路红线宽度在27米以上,需加退20米;且至少有一侧临街主立面不得设置停车位;(5)交叉口处相交的两条道路,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仍然以道路路段红线宽度为计算依据,具体数值根据表5-1计算。

5.2 交叉口建筑退线

5.2.1 平面交叉口处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切角线的距离(d)应与路段建筑退线距离一致(d=D),若相交的两条道路建筑退线距离(D1、D2)不等时,取其最大值。

图5-1 交叉口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切角线示意图

注:(1)建筑退线是指退让道路红线,交叉口道路红线一般会做展宽处理,此时建筑退线是指退让展宽后

的道路红线;(2)交叉口处相交的两条道路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仍然以道路路段红线宽度为计算依据,

具体数值可根据5.1.1计算。

附图01—条文3.3.3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取值示意图(表3-7、3-8)

进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取值示意图

附图02—条文3.3.4 平面交叉口出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取值示意图(表3-9)

出口道展宽宽度和长度取值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