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音乐与舞蹈学(代码: 1302 )

二级学科名称:音乐学(代码: 130201 )

二级学科名称:舞蹈学(代码: 130202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1.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学科为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区、广东省《“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艺术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2005年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划归到我校后,积极探索“院团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在培养艺术表演人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生获得音乐舞蹈大赛奖多项。

2.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将岭南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对岭南传统音乐舞蹈在高校的传承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岭南音乐舞蹈传承系列核心课程,目前已出版《岭南音乐视谱即唱》、《岭南音乐鉴赏》等教材。

3.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博士9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学院教师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3部,科研项目30项,11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如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4.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学科带头人成果突出。对于有岭南特色的音乐舞蹈学术研究有厚实的基础,已获有关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省部级项目7项,如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实况采集与研究》、《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有较大影响:马达教授是国内第一位音乐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省级高校教学名师;陈雅先教授是国内著名视唱练耳专家,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瑾教授在音乐史论和音乐美学领域有丰硕的成果。

5.学术交流频繁。近年来,本学科组织了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邀请了2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提升了我院的学术地位。

三、培养目标

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素养,熟知党的文艺方针。在所从事的音乐与舞蹈学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创作以及专业教学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进行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撰写毕业论文。

3.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使研究生了解前沿学术信息。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听取10次学术报告,并撰写听学术报告的体会笔记;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等学术演讲活动。

4.研究生须在就读期间,至少完成3篇本研究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15篇本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的

中文文献的阅读,并撰写读书札记。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署名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且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字数4000字以上。

5.学生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二学年。导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高校相关专业或中学进行教学实践。

五、专业内容介绍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0-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填写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

七、课程教学大纲

每门课程须编写“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实践学习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全日制研究生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课堂教学实践时间一般不少于6课时。

九、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硕士生已经掌握了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要注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并有新见解。

研究生必须在第三学期末之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导师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3万字。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硕士学位。

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3.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4.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12月版。

5.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8月版。

6.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9.陈雅先《岭南音乐视谱即唱》,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9月版。

10.陈雅先《当代中国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文化与教学思想》,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版。

12.马达等《岭南音乐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年4月版。

13.马达等《音乐微格教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14.居其宏、冯效刚《音乐学文论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周青青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6.蔡际洲《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7.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18.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9.〔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穆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0.梨田、黄家齐《粤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1.陈天国、苏秒筝《潮州音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2.冯明洋《越歌:岭南本土歌乐文化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3.胡希张、莫日芬《客家风华》,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4.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5.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26.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7.修海林《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8.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2月版。

29.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0.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1.G·韦尔顿·马达斯《20世纪的音乐语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32.于润洋《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3.保·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版。

34.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

35.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6.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7.专业权威期刊: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38.专业核心期刊: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

39.其他专业期刊: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中国音乐教育。

1302 音乐与舞蹈学pdf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音乐与舞蹈学(1302)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主干学科方向不少于2个。其中,音乐领域应包含有作曲理论或音乐学(中国音乐研究或西方音乐研究)其中之一;舞蹈领域应包含舞蹈学(中国舞蹈研究或外国舞蹈研究)、舞蹈教育或舞蹈科学。另一个方向可以为学校自设学科方向,自设学科方向应该与作曲理论或音乐学方向有相同的学科基础。 2.学科特色。特色学科方向可以反映学校自身的传统优势或研究特色,体现本地区的文化艺术生态、音乐与舞蹈的传统形态优势及其传承保护,有利于推动音乐舞蹈学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18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9人。其中音乐领域教授不少于3人,舞蹈领域教授不少于2人;申请3个以上学科方向的单位,其专任教师不少于24人,其中教授不少于8人。 4.人员结构。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下的比例不低于50%,教授中45岁以下的比例不低于20%;专任教师中获外校学位的人数比例不低于30%;应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舞蹈学(舞蹈史论等)方向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的学科专长结构合理,应涉及不同的主干学科方向。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至少有2名学科带头人和4名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在本学科领域做出过较为突出的成绩,近10年主持过国家级或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励;学术骨干应主持过省部级研究项目或获得省市级科研教学奖励;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应完整培养不少于1届硕士研究生,其中,学科带头人应在相同或相关学科博士点有博士指导经历。 三、人才培养 6.培养情况。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年以上。近5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年均不少于20人。 7.课程与教学。每个学科方向至少有3门能体现该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和4门专业选修课程。能够开设至少3门博士相关方向的核心课程。具备核心课程的开设能力和学术基础。建立符合博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课程分类体系和多元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 8.培养质量。近5年,有一定比例的在读研究生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研究生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比赛奖项。硕士毕业生从事工作的专业关联度较好,有一定比例硕士毕业生攻读国内外博士研究生(或艺术家文凭),毕业研究生的社会满意度较好。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9.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基金项目不少于10项,且总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其中,国家级研究或创作项目不少于3项。专任教师中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不少于80%,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或创作奖项不少于3项。参与省级以上研究项目或创作项目的研究生比例不少于10%。 10.学术交流。有稳定的学术交流或合作项目。近5年,作为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主持召开不少于5次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专任教师与国内外进行学科(或学术性)、艺术实践、创作实践、学术讲座、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学术交流活动不少于30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每年参与学术会议、音乐会演出、学术成果发布、艺术实践活动、各类比赛等项目的研究生不低于30%。 11.支撑条件。每年有专项经费来构建日常化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或创作实践基地,按照1:8的比例为研究生配置钢琴等基本教学设备,有450座以上规模且相关舞台设备完备的专用音乐厅。与本学科直接相关的专有图书不少于20000册、乐谱或舞谱不低于5000册(套)、音像资源不低于1万小时,专业国内外学术期刊不少于30种(其中国外期刊不少于10种);图书馆应有本学科专业数据库。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有专门的研究生管理体系和培养制度,管理文件齐备完整,建立专门的学风与道德建设管理机构。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培养方案 系主任:胡建华 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建华 一、业务培养目标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培养具备作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完成音乐创作与制作,能在基层文艺单位、文化馆站、少年宫馆、中小学以及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有关部门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制作、教学、辅导、培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基本业务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音乐创作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和音乐制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涵盖的音乐作品创作与制作、音像录制、音乐教学、音乐文化普及和宣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计算机作曲技术,能够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制品的制作。 2. 掌握作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讲授能力。 3. 能够对国内外最新的作曲技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软件,进行音乐产品的制 作。 4. 具有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使音乐作品和制品适应社会需求,也具有超前的创新潜力。 5. 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学制:五年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戏剧与影视 核心课程:作曲写作与计算机制作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技术理论,中国音乐史、西 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视唱练耳、钢琴等支撑性课程。

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见《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教学计划》。 四、选修课程选课要求 1. 全院公共选修课程:应至少选修8 学分。“大创” 2 个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并纳入毕业资格审核。 2. 系内专业选修课程:在指定各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中,总计选修14 学分。 五、说明 1. 计算机作曲与音乐制作专业简介 该专业具备学科交叉性质,是将传统的作曲技术理论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将创作灵感、作曲技术在计算机上能瞬间呈现出实际音响,同时,可利用计算机对音乐作品进 行编创、改编、修正、重组,也可利用音源进行新的音色和各种节奏的组合,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视野,同时,利用音乐制录技术和设备完成音乐产品的制作,可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对音乐制品的需求,该专业具有社会需求的广阔市场,并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还会开拓出更为新颖的电声音乐领域。 2. 关于素质培养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基层培养应用型音乐专门人才是办学方向,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 的音乐创作人才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音乐创作与制作,而且也具备进行音乐教学、辅导、指导和从事基层音乐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等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意识和较为宽阔的音乐文化视野和品位,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音乐文化生 活的质量和人文素质,进行创新型的工作储备一定的知识和能量。 3. 关于知识结构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系列板块。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四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 护理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研究、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精神、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热爱卫生事业,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医学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二)知识能力 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和技能;基本掌握急、难重症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从事护理教学、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具有日常的听说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人文素质 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行为端庄、举止文明;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 (四)身心素质要求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人格健全,意志坚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有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专业代码: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应具有较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 2.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 3.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 5.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外文资料和用外文写作论文的能力; 6.应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以及借助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的能力; 7.身心健康,德才兼备。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班、专家讲学、课题研究、参加学术报告(会议)等培养方式,使学生成为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 实验设计,非参数估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学分,专业主干课至少修满学分。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考查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2.实践环节要求 实践容包括教案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等)与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科研咨询、课题调研,参加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相关的要求见本培养方案有关条目。 3.科研成果数量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篇专业学术论文(除导师外,申请者须排名第一)。特殊情况下,经导师同意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毕业水平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50402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音乐学是关于音乐的知识领域,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研究关于音乐的一切事物。本学科1998年开始招生,专业点于2001年设置,目前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该专业点共获得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研究经费300余万元,主要研究领域覆盖音乐学的三大学科领域——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近10年来,培养了硕士生近100人,其中不少学生在全国演奏演唱比赛和学术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专职教师。目前在校研究生有70余人,整体学习情况良好。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独立从事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演奏实践和专业教学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关于本研究方向的现状、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音乐学科学研究、演奏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简介

四、学习年限 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实行学分制,所修课程分为6类:①学位公共课②学位专业课③指定选修课④任意选修课⑤实践环节⑥补修课。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为36-38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其中学位公共课为9学分,学位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25-27学分。 六、实践环节 研究生培养必须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为2学分,包括教学实践、学术活动两部分,各占1学分。教学实践要求,必须面对本专业本科学生,其内容可以是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的工作量为17学时;学术活动要求,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校外学术活动,每次要求1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doc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学什么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开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什么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研究能力和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创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学科在强调对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理念,并能够从哲学层面掌握音乐、舞蹈艺术的文化学理念和创作性思维方式。 “现代传媒音乐设计与创作”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能够深入研究当今传媒音乐的发展动态和掌握其相关的创编技法的能力,并着重培养既有较高学术水准又具有设计创编不同类别媒体音乐能力的高等院校、影视广播行业以及社会各类传媒机构所需的音乐设计、创作的高端人才。 “钢琴表演艺术与理论研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为钢琴表演艺术与教学研究、钢琴艺术理论研究。培养较深的钢琴艺术理论和技能、较宽泛的知识结构、能胜任学校及其他机构的钢琴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以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声乐教学研究”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相当程度的歌唱示范能力,对中外声乐艺术发

展史、声乐名作、歌唱教学理论、教材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高等院校、高级中学音乐教育师资。“舞蹈教育”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相当舞蹈表演基础,对舞蹈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舞谱、东西方舞蹈风格、人体与舞蹈、音乐与舞蹈及舞蹈教学的理论、教材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高等院校、舞蹈学校、高级中学舞蹈教育师资 主干课程 舞蹈写作教程、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欧美现代舞史、舞蹈专业英语、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外舞蹈思想教程、舞蹈解剖学等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辽宁省辽阳中医药学校赵丽荣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防疫机构。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 (三)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 业领域就业 岗位 工作任 务 岗位所 需能力 对应课程(项 目) 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护理临床 护理 生活护 理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 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 仪 社会学基础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治疗护 理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 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 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 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 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 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 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 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 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疾病护 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 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 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 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 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 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 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体结构功能 学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讲授法 探究式教 学法 案例教学 法 情境教学 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 室 多媒体教 室 教学观摩 示教反示 教系统 模拟病房 及辅助教 学系统 见习医院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二级类:统计学类 专业代码:071202 英文名称:Applied Statistics(Big data)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运用统计方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企事业、经济、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应用分析及开发、数据可视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摘要。 (4)具有社会学、文学、哲学和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5)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政治、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本知识。 (7)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8)了解与统计学相关的自然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9)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统计政策和法规; (10)理解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1)掌握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行业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12)具有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技术框架、数据分析与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原理、大数据编程技术等专

业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跟踪统计学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2)具备自主学习、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推断和预测的能力。 (4)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并且能正确利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判断软件的计算结果。 (5)具备应用统计方法解决企事业、经济、金融、保险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6)了解相关的技术标准,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呈现等应用技能,具备大数据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7)具有大数据行业领域相关软件产品的应用、大数据系统分析、设计、部署以及维护和管理能力。 (8)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大数据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有获取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4)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健全的职业人格和对统计的热爱态度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三、专业培养规格实现矩阵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及门类 专业名称:音乐学 专业代码:120202 所属门类:艺术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音乐实践技能,毕业后能胜任在艺术表演团体、艺术科研单位、文化艺术机构、中等专业或普通学校、出版业以及影视、广播等艺术部门从事音乐表演、研究、评论、编辑、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具备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使之具有较强的多元化音乐表演能力; 3.具有独立进行音乐创作与实践以及研究的能力 4.了解并熟悉有关音乐与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与方法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和声学、歌曲写作与分析、合唱、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欣赏。 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钢琴。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习、演出实践、音乐采风、社会考查、军事训练、毕业论文。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教学周计算,均不纳入课内总学分(学时)之内。 六、学制、学分及学位 学制:四年 学分:本专业毕业不低于 166学分 学位:艺术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结构及学分分配表 集中性实践环节按每周25学时计算。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1302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音乐与舞蹈学(代码: 1302 ) 二级学科名称:音乐学(代码: 130201 ) 二级学科名称:舞蹈学(代码: 130202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1.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学科为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区、广东省《“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大学艺术类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2005年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划归到我校后,积极探索“院团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在培养艺术表演人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学生获得音乐舞蹈大赛奖多项。 2.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将岭南传统音乐舞蹈艺术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对岭南传统音乐舞蹈在高校的传承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建设岭南音乐舞蹈传承系列核心课程,目前已出版《岭南音乐视谱即唱》、《岭南音乐鉴赏》等教材。 3.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2人,博士9人,博士生导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学院教师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23部,科研项目30项,11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如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4.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学科带头人成果突出。对于有岭南特色的音乐舞蹈学术研究有厚实的基础,已获有关岭南传统音乐研究省部级项目7项,如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实况采集与研究》、《生态美学视域中的广东音乐》。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有较大影响:马达教授是国内第一位音乐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省级高校教学名师;陈雅先教授是国内著名视唱练耳专家,全国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术委员会主任;刘瑾教授在音乐史论和音乐美学领域有丰硕的成果。 5.学术交流频繁。近年来,本学科组织了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邀请了20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来我院讲学,提升了我院的学术地位。 三、培养目标 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素养,熟知党的文艺方针。在所从事的音乐与舞蹈学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创作以及专业教学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第一学年、第二学年进行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至第三学年撰写毕业论文。 3.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使研究生了解前沿学术信息。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听取10次学术报告,并撰写听学术报告的体会笔记;至少作1次学术报告等学术演讲活动。 4.研究生须在就读期间,至少完成3篇本研究领域的外文文献资料、15篇本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的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 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我继续教育能力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 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要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工作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具有奉献于社会及服务人群的信念和牢固的专业思想。 2、具有主动、负责、服务与关怀的精神及人道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 3、树立正确的护理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尊重人的权利,尊重病人人格,保护病人隐私。 4、具有较强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相互学习,善于合作。 5、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护理科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主动获取信息、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护理伦理学原则,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护理伦理要求。 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护理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全面、安全、系统的整体护理。 2、熟悉护理管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3、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护理实践。 4、熟悉有关医药卫生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5、熟悉国内外护理学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和监护能力。 2、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3、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开展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护理研究的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5、具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科学研究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统计学(数据分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统计学(数据分析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Statistics(Data Analysis Specialty) (门类:理学;二级类:统计学;专业代码:0712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具备一定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较全面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能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大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决策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是一门涉及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受到系统而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训练,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大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大数据处理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培养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着重于数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培养,即发展和完善数据科学理论体系,为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知识基础;第二阶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夯实数据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有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音乐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素质较高、品德良好,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有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和系统的音乐实践技能,能够在音乐教育、文化管理、音乐演出、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机构和部门从事音乐教学与科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以及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熟悉经典的艺术作品。熟练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能力。系统接受科学的音乐表演技能和音乐创作技能的专门训练,全面接受音乐学基础理论、音乐发展历史、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音乐审美等方面的系统教育。 2、熟悉音乐教育的基本规律,了解国内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世界著名的音乐教学法,能够设计音乐教案、注重音乐教学实践环节,掌握因材施教的特点与方法。熟悉音乐创作及其相关文化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具备组织音乐活动,尤其是创作、排练、演出的基本规律;掌握探究式学习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具备提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了解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在广博的人文学科基础进行音乐艺术创新的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4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专业核心课程 1、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中外音乐史、形体、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 2、专业核心课程:多声部分析与写作、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 五、课程学分结构和开课规划 1、课程学分结构(声乐主修、钢琴主修、器乐主修)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 舞蹈从产生便和音乐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为舞蹈增添了许多的活性的元素,使舞蹈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而舞蹈让音乐的价值更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总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现出来,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原始的舞蹈也有敲击出的节拍或歌唱相伴。要谈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必须想清楚音乐和舞蹈的概念。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从它们的意义和日常中了解和感悟中,我们可以知道音乐和舞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承一脉的统一体。同时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着有共同点。其中在节奏方面,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

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

音乐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表演专业技能及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备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能力,具备民族音乐及民族音乐文化研究能力,具备现代流行音乐观念与音乐创新意识能力,能在民族事业单位、文艺团体、文化馆站、旅游企事业、科研机构、学校、民族文化产业等部门从事表演、科研、教学、创编等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表演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系统地进行少数民族音乐展演、民族音乐学研究、流行音乐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方面的严格训练,培养具备较强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具备较好的演绎、科研、创编、教学能力。 毕业生能力要求: 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掌握演绎省内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各种体裁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并具备传承、发展和创新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能力; 3.掌握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4. 掌握现代流行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流行音乐创新能力; 5.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创编能力; 7.掌握和了解当代音乐的前缘动向,具备适应未来音乐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三、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艺术学(13) 2.专业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1302) 四、核心课程 专业主科、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贵州民族民间歌舞、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学专题研究、流行音乐编配、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 五、特色课程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音乐学专题研究、民族演唱及分析、贵州民族民间歌舞等 六、计划学制:4年 七、最低毕业学分:167+6 八、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九、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7(9.5)学分 1)思想政治类15(3)学分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年级学期

2019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doc

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 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舞蹈表演专业征求意见稿) 1.前言 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归属于艺术学门类。作为人类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优化人的美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舞蹈学类专业既需要早期的专业训练作为基础,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作为学科的拓展,本科专业教育是本学科承上启下的中坚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其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在于完成“三个转换”:从基础训练向技能与艺术的融合性转换;从模仿学习向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转换;从单一学科向全面发展的开放性转换。以使得本科培养人才能够储备足够的学识与素养,投身于各项让舞蹈艺术融入社会的实际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这种要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三个结合”的特色:专业技能训练与艺术审美修养的结合;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教学的结合;艺术教育与人的培育的结合。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类的下属专业,是舞蹈艺术通过职业化训练进行呈现和交流的基础专业。 2.适用专业范围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130204 舞蹈表演专业 3.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主要从事舞蹈表演,以及与舞蹈表演相关的教学、研究等工作的舞蹈艺术专业性人才。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变化,本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应该每4年测评和修订一次。 4.培养规格 4.1素质要求 本专业培养人才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较好的自律能力和热爱舞蹈艺术的执着精神。在学习态度上应该勤奋努力,并且具有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学习视野上应该比较开放,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和涉猎与艺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知识。在学习道德上应该维护真善美的艺术品格,拒绝违背诚信的行为。 4.2能力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通过训练掌握舞蹈技能;培养从课堂、书籍、媒体、网络等一切可能途径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锻炼在演出、观摩、研讨、讲座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分析、总结、归纳等方式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并转化为自身的学养。 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对艺术作品的品位与质量、学术成果的是非与价值等形成基本的鉴别能力;对艺术发展的状况与趋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够对比自身学习的目的、方法、成效、方向等进行自觉的借鉴与判断。 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把课堂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转化运用其中获得的知识;在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创造性的思维,并积极进行创新尝 1 精品文档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知识讲解

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1101 一、培养目标 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指导,各专业自己拟定,要求:培养目标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培养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对护理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关爱生命,平等、博爱,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的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 培养目标2:尊重护理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各项权利;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跨学科合作的意识。 培养目标3: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及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批判反思精神。 培养目标4:树立依法行护的法律观念,遵从医疗护理相关法规,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 培养目标5: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 培养目标6: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7: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护理对象的护理评估及护理干预方法。 培养目标8: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和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培养目标9: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知识。 培养目标10:具有在专业实践中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

技能。 培养目标11:具有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12:具有专科护理技能,能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社区护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13:具有初步从事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培养目标14:具有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护理学文献和简单的会话能力。 二、毕业要求 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各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科学地描述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毕业要求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奋斗;忠于护理事业,具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 毕业要求2:在执业活动中保护隐私、尊重人格和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尊重他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识。 毕业要求3:具有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具有创新思维和评判能力,勇于循证实践、善于修正自己或他人的错误;树立终生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观念 毕业要求4: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毕业要求5: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医学基础与临床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毕业要求6: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毕业要求7:掌握生命各阶段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 毕业要求8: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影响因素、发病机制、

音乐与舞蹈教学计划

2005-2006学年《音乐与舞蹈》教学计划 今年是我校推进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课的第一年,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及音乐课程的性质,为体现高中新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总要求,全面实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满足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需求,按照课程设计思路,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三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此三个模块是: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以下为《音乐与舞蹈》的三年段完全详细的教学计划。 课程介绍:舞蹈是艺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通过肢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生活内容、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学习舞蹈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情感。由于舞蹈具有艺术综合功能,因此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高中音乐课程中安排《音乐与舞蹈》的教学模块,旨在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力。 课标中关于“音乐与舞蹈”模块的定位为“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前姊妹艺术……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修养也不可忽视。在教学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舞蹈鉴赏与舞蹈常识:鉴赏中外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并对其不同特色、风格和音乐作出评价;了解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体裁与舞种、表演形式等知识;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等。 二、舞蹈表演: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特点和情绪情感;根据指定或自选的音乐即兴舞蹈;表演舞蹈或舞剧片段等。 三、舞蹈创编: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合适的音乐;根据音乐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舞蹈动作及队形。 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