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必修Ⅰ

课程目标

《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了解,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是通过九个学习专题来承载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历史的联系中、在贴近时代的对话中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

以下我们用表格具体分解《历史Ⅰ》课程目标里的九个专题的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将不同版本的一些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结论呈现出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3.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

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

族的亲情之爱。

1.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进行后续政治史的学习。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

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和认识。

3.初中教材对分封制作了详细叙述,教学中可

用问题引导学生唤起回忆,实现初高中历史知

识的衔接与整合。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1.联系本专题后续政治史的的有关内容,做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了解秦朝的“三公”制

度。

2.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

实。

3.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及其影响。

4.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

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

义。

适当的延伸性学习:如中国古代中央宰相制度

的变化、两汉三公的变化、郡县制度对后世的

影响等。

2.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来加深对郡县制建立

背景的理解和认识。

3.引导学生用图示法去建构秦代中央到

地方行政系统简表,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和

结构化。

4.组织学生运用讨论法去认识秦始皇所建立

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和后世的影

响。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列举汉代中央“中朝”

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

制、元代中书省制设置

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

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

点。

2.列举汉代郡国并行制

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

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

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3.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

家的政治智慧。

1.适度补充材料说明秦朝和汉初君权与相权

的矛盾,帮助学生认识汉武帝设置“中朝”机

构的目的。

2.帮助学生从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

两个方面做纵向的概括,以把握历史的演变

特点,可以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

3.学生制作唐朝、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将所

学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对元朝设置行省制的

知识则可以通过“查一查自己所在家乡在元

朝时属于哪一个行省区划”的方式,以“亲

近”历史。

4.引导学生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如宰相制

度始于秦,废于明。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

军机处设置的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

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

影响。

3.感受人治的诸多弊

端。认识到专制向民主

发展是有一个历史发展

过程的。

1.可以引用唐太宗和明太祖对宰相作用持不

同看法的史料,分析明太祖废宰相的目的及影

响。

2.注意引导学生比较明朝的宰辅制度与英国

内阁制的区别。让学生知道英国内阁制和首相

制来源于中国明朝的政治创造。

3.进行专题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的含义、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史论共享

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影响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国

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绝对的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的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

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

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等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

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

难。

2.概述三元里人民抗英、甲

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爱国官

兵英勇抗日、台湾人民反割

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

斗争事迹。

3.通过爱国军民反抗外

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

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

1.教师引导学生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

个维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一是西方列强

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二

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索。

2.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如“鸦片战争—

—开始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

了”、“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完全沦为”。注意通过不平等

条约具体内容来诠释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

加深的过程。

3.援引一些影视资料片断,再现历史场景,

让学生讲述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爱国

将领的故事,使其体会不屈不挠、顽强抗争

的民族精神。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1.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

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活体

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

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

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

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

史地位。

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

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体会

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

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1. 教学“侵华日军的罪行”,应该建立在具

体生动的事例之上,可以搜集包括影视、回

忆录、实物等史料来表现日军的暴行,注重

学生的感受,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民族情绪。

2.联系时事,围绕中日关系做适当的师生

对话,引导确立这样的认识:我们强调牢记

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

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3.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所知道的反映中华

儿女英勇抗战史的文艺作品,让学生讲一讲

地方的身边的抗战史,以激发学生对这段历

史的亲近意识,激活课堂思维。

4.联系近代以来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

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弘扬爱

国主义精神。

●史论共享

在近代,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持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

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

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性。

3.感受农民阶级在社会

危机不断加深中敢于斗

争的革命精神。

1. 联系“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适度引入

列强侵华的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从阶级矛盾、民族危机

等方面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 提供“兴起—发展—高潮—转折—失败”的

知识线索,帮助学生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

斗争史实。

3. 以绘制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天朝天

亩制度》、《资政新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4. 可以围绕“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

与局限性”组织一次课堂小讨论,教师要关注

学生的史论结合,同时有机进行太平天国人物

评说。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

要过程。

2.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

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

主”、“自由”的高尚情

怀。

1.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列强侵华、清政府反动

卖国的历史,简要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为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作铺垫。

2.利用《武昌起义形势图》、《清王朝分崩离析

图》等地图资料,提供“武昌起义—革命扩展

—成立民国”的线索,引导学生归纳辛亥革命

的主要过程。

3. 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可以侧重其变革政治

体制的意义,可以引用1912年前后的一些史实

作对比性的说明,也可以援引《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的一些重要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推翻君

主专制制度的价值。

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

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在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

1.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巴黎和会的相关

知识,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五四

运动爆发的原因。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革命性影响。

2.体会爱国学生、知识

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

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

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

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

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

的影响。

4.体会早期中国共产党

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

念和革命精神。

2.以“五四青年节”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描述

五四运动的场景,使其感受青年学生的爱国激

情;帮助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讨

论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3.注意运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中共

一大开会的游船等图片,注意对一大召开的事

件性描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炼中共早期

党员的优秀品质。

4.适当联系必修Ⅲ第三专题中“先进知识分

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等知识,指导学生从思想、

阶级、组织等方面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了解国共合作、北伐

战争、“工农武装割

据”、红军战略转移、

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

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伟大意义。

3.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

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

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

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

感情。

1.这部分内容跨度很大,重要的历史事件较多,

不宜在教学中讲究历史事件的细节,可以引导

学生从主要背景、革命策略、基本过程、结果

与意义等方面,用列表的方法,归纳革命史的

主要内容,并以此呈现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

2.可以援引毛泽东同志的部分革命诗词,从一

个侧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同时引导

学生感受革命者的热情与乐观精神。

3.可以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

视角,引导学生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

大意义,需要适当联系“辛亥革命影响”的知

识,使意义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历史纵

深感。

4. 课后分小组收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历史图片,按一定主题给图片标上名

称,搞一次小展览。

●史论共享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破天荒地提出了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史实。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与意义。

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4.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

庄严,体会人民民主的意志得

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

值观的认同。

1.联系西柏坡会议和人民解放军军事

上的胜利,结合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

构知识框架:成立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2.围绕一届政协、开国大典和新中国

成立的意义,尝试情境体验和理性分

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运用相关文献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4.结合中国国情并与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比较,分析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

特色和形成原因,以实现模块间的知识

迁移。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

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

型史实。

2.运用史实来说明民主法制

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运用史料和发生在本土地

区的史实,感受和说明失去民

主法制的保障,人和社会将会

面临怎样的灾难。

1.搜集和运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影视资

料和典型个案等材料(不妨让学生一起

参与材料搜集活动),分析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感受民主政治建设

出现的重大挫折。

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史有论地总结

历史教训,并凸显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

性和艰巨性这一主题。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列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在修改宪法、提出

“依法治”战略等方面的民主

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2.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

略的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

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

现代化的核心。

3.感受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进程里的喜和忧,加深对党和

1.引导学生简要勾勒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联系第

一单元的专制政治,适当援引旧中国的

一些宪法条文,以便深入理解社会主义

的民主法制建设,同时养育纵向的历史

意识,体现课程的专题性。

2.可以举行“法律法规知多少”的小

竞赛,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法律体系的

初步形成;也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依法

治国”的重要意义来撰写小型的法制报

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养育自觉投身民主法制建设的公民素质。告,以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过程。3.适度提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表里,关注公民素养。

4.教学要求栏目里提到的“修改宪法”的史实主要是指1982年和1999年的两次“修宪”。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

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

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

义。

3.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

和民族自豪,增进海峡两岸是

一家的亲情,强化国家统一的

意识。

1.将“一国两制”的构想贯穿于教学

始终,使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来展

开。

2.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畅谈港澳回归

的意义,展望台湾回归的前景,激发学

生的爱国情感。

3.可以做适当的拓展性教学:联系近

代史的有关内容,归纳和概括香港、台

湾问题的由来;组织“认识台湾”的资

料搜集活动。

4.值得关注与台湾话题有关的时事,

培养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学习方法和历

史意识,强化国家统一意识,激发学生

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史论共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建设法治国家则是新时期的治国方略。1982年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了解从新中国

成立到20世纪50

年代中期的重大

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在处理

国际关系方面的

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促进人

类和平与进步的

重要价值。

1.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化情况,分析中国

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建

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外交政策制定的特定历

史背景。

2.介绍新中国外交活动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增强历

史的生动感和鲜活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当引导

学生分层把握并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照新中

国的外交成就,说明“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

历史使命感。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1.简述中国恢复

在联合国合法席

位的基本史实。

2.概括中国20

世纪70年代的重

大外交成就。

3.感受新中国国

际地位的不断提

高。

1.引导学生回忆联合国成立的有关史实,结合背景

资料的分析,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必然。

2.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的史料展示,再现

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胜

利喜悦,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师生互动,畅谈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为学习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外交史积累素材。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1.了解中美关系

正常化和中日建

交的主要史实。

2.探讨中美、中

日关系的改善对

国际关系产生的

重要影响。

3.认识中美、中

日关系的改善有

利于世界和平。

1.补充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的细节性的历史知

识,激发学生兴趣,为探讨其国际影响创设必要的

情境。

2.适当分析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以理

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认识到外交政策与

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关系,增强历史洞察力。

3.联系现实展望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树立“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的正确观念。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1.列举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在联合

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大外

交活动。

2.认识改革开放

后中国外交努力的

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

平与发展事业做

贡献的理想和积

极参与国际事务

1.分析中国国内改革开放的形势,和世界多极化的

趋势,认识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理解

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去”的外交战略。

2.以合作小组展示资料的形式,熟悉中国在联合国

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体会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3.可以选择一些“当下”的我国外交活动情境,引

导学生阐述外交努力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充分理

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4.引导学生编制新中国外交成就大事年表,帮助学

生作一回顾,并且学会一些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的意识

●史论共享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

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对

希腊文明的影响。

3.认识希腊文明是西方

文明的源头,理解希腊

民主政治与西方民主政

治的传承关系。

4.体会古代希腊文明的

灿烂辉煌。

1可以考虑学生熟知的希腊神话或古典建筑

等实例出发,设计问题情境,拉近历史学习的

时空距离。

2.要充分运用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因素

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养成在分析历史现象时,

注意考虑地域因素的意识。

3.比较希腊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认识其不同的历史影响,以便更好地认识西方民主

政治产

生的历史条件,养成中外历史贯通的大历史

观。

4.探讨希腊文明多方面的辉煌,明确奴隶制

民主政治的高度发达是希腊辉煌的主要体现。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

主要内容。

2.认识民主政治对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

义。

1.引导学生梳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归纳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在此需要结

合内容,简洁地分析希腊民主政治的作用和实

质。

2.联系古代中国的专制政治制度及其危害,

通过比较,认识希腊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及其对

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但是也要看到它的不

足,避免夸大历史影响。

3.明确希腊民主政治与希腊文明的关系,即希腊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的表现之一,也是希腊文明辉煌的重要条件。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1.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

容。

2.认识罗马法在维系

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

用。

3.理解法律在人类社

会生活中的价值,体

会法制建设的现实意

义。

1.可以从罗马神话或罗马建筑引入罗马法的

学习,也需要结合历史地图,先行讲述罗马共

和国到罗马帝国的政治变迁,使罗马法的学习

建立在较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2.选取一些法律条文,引导学生的材料阅读,

帮助其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并评价罗马法。

3.罗马法的影响不但在当时而且还泽被后世,

可以组织讨论活动,对有价值的认识,可以抄

录下来,组织集体朗读,以增强感受,引导学

生体会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

●史论共享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罗马法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了解《权利法案》

的制定情况。

2.了解英国责任制内

阁的形成程序。

3.理解英国君主立宪

制的特点。

4.体会主权在民取代

主权在君的政治变

革,是人类历史进程

中的一大进步。

1.可以选择英国“议会”为线索来贯穿教学过

程,英国议会改革的有关史实,有助于理解责

任内阁制的形成,也便于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

在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阅读《权利法案》的有关条文,概

括《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作用,并认

识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3.比较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政治制度,认识其

不同的本质和影响,引导学生体会中外历史进

程的差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知道美国1787年

宪法的主要内容.

2.知道美国联邦制的

权力结构和美国联邦

政府的构成情况。

3.比较美国总统

制与英国君主立

宪制的异同。

1.可以选择一些具体鲜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准

确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原

则。

2.帮助学生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诞生的背景,

是理解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影响的必要条件,

独立战争及战后状况的事件性叙述是课堂教学

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运用课堂讨论、代表发言

的形式,组织学生比较美国总

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

和国宪法和《德意志

帝国宪法》的主要内

容。

2.比较德意志帝

国君主立宪制与

法国共和制的异

同。

3.理解各国政治制度

的差异是由各国的国

情所决定的。

1.以大事年表的形式,归纳法兰西共和之路的

曲折历程,帮助学生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法诞生的背景。

2.结合德意志帝国的统一进程,理解《德意志

帝国宪法》产生的背景,分析德国君主立宪制

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做

出合理评价。

3.可以组织角色辩论,甲方是法国共和制的

拥护者,乙方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拥戴者,让

他们各自陈述权力构成和制度利弊,引导学生

进行两种制度的比较。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了解西方国家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主要形

式。

2.分析资产阶级

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

的作用。

3.体会资产阶级

代议制在人类历

史发展中的进步

性。

1.作为对本专题的整体回顾,需

要对17世纪以来的欧美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历程做一梳

理,将抽象的制度置于具体的

政治事件的结构内,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清线索,准确地进行

知识定位。

2.列表比较英美法德四国资

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点,体会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的广

泛影响,从政治民主化进程

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统

一性与多样性。

●史论共享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英国实行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国王虽是国家元首,但无实权,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因此,英国实际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的共和制。而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的共和制。在这里显示出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不同。

在德意志,世袭的帝国皇帝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

大权于一身。在法兰西,虽然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实际上处于类似于议会君主制

的“虚君”的地位,被称为“虚位元首”。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简述《共产党宣

言》的主要内容。

2. 认识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重大意

义。

3.体会马克思、恩

格斯的创造品质

和奋斗精神,感受

人类先进思想的

精神感召力。

1.从经济根源、斗争实践、思想基础等方面,简析马

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掌握整理历史知

识的方法。

2. 适当引用《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内容,指导学生

有表情地朗读;联系专题三中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意

义”,讨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3.以列表格、绘制图示、提炼关键词等方法,帮助学

生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1.了解巴黎公社

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巴黎公社

在建立无产阶级

政权上的经验教

训。

3.体会巴黎公社

战士的英勇不屈、

视死如归的斗争

精神。

1.以列表格、提炼关键词等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巴黎

公社的革命措施,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 联系《共产党宣言》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讨论:

巴黎公社如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适当补充对巴黎公社不同评价的材料,指导学生阅

读,帮助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说一说对巴黎公

社革命的评价。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1. 概述俄国十月

革命胜利的主要

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的历史意

义。

3.体会列宁等革

命者为社会进步、

人民幸福而积极

探索的革命精神。

1.从社会矛盾、阶级状况、政党条件、社会危机等方

面,指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 可以提供“四月纲领—七月事件—十月决议—十

一月起义—革命扩展—建立政权”的参考线索,帮助

学生梳理十月革命的主要史实。

3.联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巴

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等知识,引导学生从国内、国际

两方面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影响。

4.选用部分影视资料或其他文字史料,组织学生讲

一讲列宁的故事,体会列宁的精神,使课堂教学增添

生命的活力。

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1.概述过渡时期

总路线、三大改造

等有关社会主义

制度在中国建立

1.结合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调整生产关系、恢复

国民经济等内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

建立的可能性及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

力。

史意义。的史实。

2.认识中国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

历史意义。

3.体会新中国人

民掌握生产资料、

当家作主的喜悦

之情,激发学生为

完善我国社会主

义制度而贡献力

量的热情。2.用列表的形式,从方针(原则)、形式、结果(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归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

3.联系“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等内容,从政治体制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完整地认识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4.援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材料,引导学生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正确认识其历史意义和遗留下来的问题。

●史论共享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都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改造创造了重要前提;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它还突破了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的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几千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基本结束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获得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解放,中华民族开始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

本过程和具体表现。

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

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

的形成史实中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

1.有必要结合二战后期的历史,特别

是美、苏的政治和军事的战略进攻来帮

助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2.“冷战”是教学的核心话语,可以以

此为抓手,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冷

战”的含义)、整体建构知识框架(“冷

战”的表现)和多维分析、相互对话的

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

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

地位,确认“存异”和宽容的态度

与价值观。

能力(“冷战”的影响)。

3.适度联系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新

中国的外交方针,以加深对“冷战”的

认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

的基本过程,了解日本崛起为经济

大国的表现。

2.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

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

3.概述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

展的表现。

4.感受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

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

殊性,增强振兴中国的使命感。

1.有必要向学生展示世界政治地图,

然后从不同国际政治力量的经济实力

和国际影响力的角度援引史料,通过史

料教学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极化趋

势,形成世界多极化的空间概念。

2.可以选择欧共体或日本的有关史实

为基点,将宏阔的世界背景、当前的媒

体材料与具体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用

讨论和板报的形式来把握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以求切入点具

体、背景开阔、思维发散、认识丰富、

感悟历史的借鉴价值等等教学效果。

3.联系专题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多

边外交来讲述中国的振兴。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1.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表现

所在,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

加强的史实。

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

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

业做贡献的理想。

4.畅想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所能赋

予的平等、公正和安宁感。

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建立开

放而宏观的国际视野的重要载体,要注

意引领学生学会提纲挈领地表述多极

化加强的史实。

2.可以援引史料和“当前”的事实,

以“世界周刊”一类的形式引导学生畅

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注他们的国际理解意识与和平愿望。

3.联系前两课的内容,对二战以来的

世界政治做一整体回顾,帮助学生概括

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4.以下两点在教学中要引起注意:苏

联解体只是世界多极化加强的背景知

识;世界多极化也只是一个趋势。

●史论共享

二战后,在“冷战”局势下,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但是美苏的势均力敌又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崩溃,它还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作为斗争内容;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都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必修Ⅱ

课程目标

《历史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把握这三个方面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它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点,这是防止经济活动迷失道德方向的关键。因此我们学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要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的终极目标以及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培养崇高的文化追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感受人类丰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制度、活动方式、经济效益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经济要素的原理来分析和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实物、图片和计量性的图表对经济和生活史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搜集和运用价值。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知道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形成开放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实际上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其目标是通过八个学习专题来建构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特点,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经济制度或经济现象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古今相通、中外相联的视角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展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懂得经济活动当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更好地理解科技与生活的人文情怀。

以下我们用表格具体分解《历史Ⅱ》课程目标里的八个专题的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将不同版本的一些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结论呈现出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

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

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

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

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并能举出一二则典

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

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对中国

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养育珍惜土地的意识和关

注农民的慈爱情怀。

1.帮助学生确立诸如春秋战国、宋元之类的较

大跨度的历史分期的框架,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

时空框架内有效梳理重要史实与概念,同时奠定

古代经济史学习的基础。

2.引导学生分别从生产力角度(重在耕作技术

兼顾水利)和生产关系角度(重在土地制度兼顾

赋税制)提纲挈领地概括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

点。

3.联系必修Ⅰ的古代中央集权制形成和近现代

的农民革命,引导学生围绕土地和农民的话题,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努力将史实、历史思维、

历史认识、情感体验和现实关注揉合在“土地—

农民”的话题之中。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

织、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

的成就。

2.了解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

模式,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

展的特点。

3.欣赏精美的手工业品,体

会工匠的创造性智慧,感受古

代中国领先世界的自豪,懂得

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

职责。

1.可以要求学生先按手工业部门分类举出古代

手工业发展的突出成就,再沿着历史发展的阶段

脉络,综合不同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成就,形成如

下格式的表格:

历史时期代表性成就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重组教材,从纵横两个方面把

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

源远流长、多种经营模式、产品尤其是官营手工

产品十分精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等。教学时需

要征引相应的例子(包括历史图片或部分史料)。

3.适当联系后面的经济史内容,使学生明白明

清时期在部分手工业行业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也可以联系前面的农业经济,以帮助学

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经济的特征和手工业在自然

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以此实现知识迁移。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概述古代中国在“市”的

形成与发展、商业都会的兴盛

以及商人活动等方面呈现出

来的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

特点,并在古代中国经济基本

结构里恰当地理解古代中国

商业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3.描述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些

1.运用生动的与内容有关的图片、实物以及文

字资料等史料来组织学生的描述、体验和分析等

学习活动,以体现商业的流动性、活跃性和情境

性等商业属性,增强学生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面

貌的了解。

2.一方面可以大体勾勒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

本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基于都会、“市”和商人

等商业元素的分解来例举典型表现,如此便可以

从纵横两方面来帮助学生了解商业发展的特点。

经典场景。感受商业的流动性与活跃性。3.适当联系古代农业、手工业,说明古代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商业的繁荣,理解商业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里的次要地位。

4.可以援引一些旅游资源和“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商不奸”的说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了解“重农抑商”“海

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知道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

策的关系。2.分析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

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

观。

1.问题探究、历史比较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

教学设计值得关注的三个领域。其实它们也是三

位一体的,即设定一定的情境问题,展开或纵或

横的比较,通过比较,展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实现知识和思维的联想与迁移,实现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教育目标。例如:提供“重农抑商”方面

的史料,再设计一系列问题:“重农抑商”政策

有哪些表现?在秦汉与明清时期各有怎样的影

响?“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又有哪些联系

与区别?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里,我们如何处理

农业与商业的关系?

2.可以由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及影响的分析而

引出资本主义萌芽的话题,也可以由资本主义萌

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引出经济政策,这只是教学策

略问题,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资本主义萌

芽缓慢发展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尽量纳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的视野里进行教

学。

3.分析政策的影响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时,

要鼓励个性化的表述,关注其情绪感受,而不要

拘泥于抽象的条条框框的陈述。

史论共享: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

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4.“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5.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机器

工业在中国出现的史

实。

2.简述中国传统经济结

构的变动。

3.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

生的历史背景。

4.知道是欧风美雨使中

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

解,又使列强入侵打断

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

进程,在破坏了传统经

济结构的同时,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认识到这是传统社会向

近代社会转型的社会变

动时期。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包含以下方面:

自然经济的解体、不同资本类型的机器工业的出现以及民族

资本主义产生。相关教学活动可以聚焦于经济结构的变动来

展开,例如,从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来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入

侵的影响;又如,由经济结构变动的情况来来认识中国资本

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等。

2.一方面,应该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若干经济要素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些要素包

括:商品市场、劳动力、机器设备、资本投资等。另一方面,

应该向学生提供较广的社会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背景,这些因

素包括西方的工业革命以及侵略扩张、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等。

3.适当联系第1单元的古代经济结构和明清时期的资本主

义萌芽,后顾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简要勾勒19世纪六七

十年代到20世纪初期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线

索,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资本主义

所处的背景。

1.了解民国初期、国民

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

1.可以先分析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演进过程中或发

展或萎缩的阶段性原因,然后再整体概述影响中国资本主义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国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

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

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

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

的爱国精神和创业品

质。

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经济史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夹缝求生存的历

史,值得从人物的角度作适当的和可能性的拓展,例如张謇、

荣氏兄弟等人物。既可以由此分析近代经济状况,又能够引

导学生发现和学习工商巨子的诸多精神。

3.教师可以通过曲线图、数据统计表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

受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可以搜集和调查民国时期南

京、上海、南通、无锡等地的工业发展的史料,以更好地认

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政治和思想

等层面探讨中国资本主

义发展的地位和历史作

用。

2.认识到民族独立、社

会民主、国家统一才是

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

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

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

成熟程度都不如欧美,

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

胜利。

1.这是一个理论要求很高的问题,不能脱离资本主义发展

的具体阶段和相关史实来独立探究,因而要在本专题的前两

个问题的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展开。2.可以联系历

史必修Ⅰ、必修Ⅲ的近代民主革命、思想解放部分的有关内

容,探讨中国资本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

就需要建构一个横向的宏观框架:中国资本主义在经济、政

治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领域中的历史作用。

3.要使这一理性问题的教学带有更多的活动课特征,例如

“茅盾的《子夜》读后感”,再如“图片里的历史理性”等,

探究过程要重视多维度的思考和自由的表达,也要注意历史

与现实的对话,激活学生振兴民族工业的热情。

史论共享:

1.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2.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美国的经济侵略以及官僚资本的垄断与压迫,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繁重的捐税负担以及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总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仅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威胁着它的生存,把它推向艰难的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1.概述我国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下列实践活

动:过渡时期总

路线、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以及十年

“文革”等。

2.总结20世纪50

—70年代中国社

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和教训。

3.形成实事求是

的态度和关注国

情的意识。

1.教学中可以对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探索做成功和失败两个层面的分类归纳,以帮助学生在宏

观上把握20多年的探索历程,为讨论经验教训提供两个层

面的史实支撑。

2.引导学生从抓住关键词和时代的阶段特征入手来概述有

关的探索实践。例如围绕“主要矛盾、总任务”去提取中

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抓住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探索

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等阶段特征去概述探索历程上的实

践。

3.引导和帮助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探索道路上的历史变

迁,例如搜集“大跃进”时期的一些漫画、歌谣、文献资料,

反映“文革”历史的影像资料、回忆录或文艺作品。

4.适当联系必修Ⅰ专题四中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组织学

生讨论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

程中的经验教训。要注意历史地客观地加以评述。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1.了解十一届三

中全会有关改革

开放的内容。

2.认识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对

开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局面

的历史意义。

1.适度补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内容,说明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提示学生从“思想路线、政

治路线、经济方针”等方面去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2.作适当的联系和比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纵向的历史

视野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联系必修Ⅰ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

全会是继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与中共八大比较,认识十

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历史地位。

3.要通过.搜集资料,特别是身边的事实来说明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变化。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简述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和国

有企业改革的主

要内容。

2.认识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和国有

企业改革对国民

经济发展的作

用。

3.感受改革对于

社会发展、组织

发展和个人发展

的活力效应。

1.可以从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的弊端入手,说明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必要性。再通过教材提供的材料和图片来分析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布置学生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做一些采访和资料搜集工作,老师也应当有这方面的资料准

备,以充分了解和认识有关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例如几个农

户的农业生产变迁状况、本地一个国有企业的改制效益等。

3.可以围绕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几

个方面来帮助学生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4.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关系,

需要关注现实(例如取消农业税),也需要运用一些典型材

料。因此讨论和对话就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形式,用于讨论

的问题设计尽量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改革与经济的范畴。

概述创办 1.概述创办经济1.结合地图、注重图表示例是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对外开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必修Ⅰ 课程目标 《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政治活动,而政治活动又总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因此了解这些重大的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政治制度的理解、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了解,来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是通过九个学习专题来承载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在历史的联系中、在贴近时代的对话中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 以下我们用表格具体分解《历史Ⅰ》课程目标里的九个专题的内容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将不同版本的一些有个性色彩的历史结论呈现出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 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3.通过宗法制度相关内 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 族的亲情之爱。 1.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 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 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进行后续政治史的学习。 2.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 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和认识。 3.初中教材对分封制作了详细叙述,教学中可 用问题引导学生唤起回忆,实现初高中历史知 识的衔接与整合。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1.联系本专题后续政治史的的有关内容,做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一艺术部谌寒 新一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等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解决国内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的调研表明,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过去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实行螺旋式的结构,从编写教材来看,虽然教材的编者费尽心思力图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然而还是很难,这自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界早就有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0309533.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作者:徐蓝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 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養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二、将教、学、评、考各个环节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评—考”一体化,即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通过基于史料 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情境,如“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为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创造条件。 四、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认真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所谓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史料解释历史。 五、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教师要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细化评价目标指导教学与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选修课程 模块1 史学入门 【内容要求】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本课程由 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 1.1 历史与历史学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建构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知道历史观对于史学研究和史学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释。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知道中外史学发展的大致经过,了解史籍编纂的主要体例及其编纂特点;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知道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 读史常识举要 知道有关历法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历史纪年方法;知道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与名的称谓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在称谓方面的一些用法;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知道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进行鉴别和考证的重要性;了解鉴别史料的主要方法,认识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了解探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知道历史著述中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对历史的理解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历史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 1.7 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八)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板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4个)。 (二)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年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 2015年10月21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 (一)课程性质/3 (二)基本理念/3 二、课程目标/6 (一)总目标/6 (二)学科核心素养/6 三、课程结构/9 (一)设计依据/9 (二)结构/10 (三)学分与选课/12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 (一)必修课程/12 (二)选修I课程/26 (三)选修II课程/45 (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 五、实施建议/61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 (三)教材编写建议/84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89 六、附录/90 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90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97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吃透和领会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规定着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等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纲领性导向。所以,必须下功夫解读历史课程标准,这是搞好历史教学工作的前提。 一.解读要求 1.用新课改理念进行解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解读时要本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不是单向的。它统筹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谋求逻辑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注重启发引导并重视学生主体的民主参与,建构精心预设与灵活生成相统一的过程。好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会教教材,而是会在课标引领下巧用教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尊重课标与教材,又依据所教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对教材做恰当的改造,使教与学有机统一,坚决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2.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重视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倡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明确相关的课程内容及本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把课标要求分解在各册教材和每一单元每一课中,重点和难点一步到位。历史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现实,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把每个知识点讲到怎样的深度都做了一定的规定,比如“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

2019高中历史新课标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本课程通过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罝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自古及今,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学习这些内容,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1.1政治体制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期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 [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 学习要点: 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 (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

201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曹宝红赵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新【高中历史课标】必修三课标细化及教材调减 第1-2课春秋战国的思想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__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细化】 春秋战国的思想:应掌握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__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课程标准】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课标细化】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应掌握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4课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细化】 宋明理学:应掌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的历史影响和辩证评价。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细化】 应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细化】 应掌握天文学成就、数学成就、四大发明、建筑学成就、医学与药物学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 掌握汉字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 第8课笔墨丹青 【课程标准】 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标细化】 掌握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岩画、壁画、帛画、风俗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历史学专业本科试用)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36 总学分:2 开设学期:第7学期 使用专业:历史学 先修课程:各门专业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是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高中历史的内容标准,为今后从事高中历史课教学服务。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前言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高中历史的新课程的性质;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标准与设计思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中历史课程性质;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难点: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教学主要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动因。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四、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章高中历史课程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主要内容】 一、知识与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章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标准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的内容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内容标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史。 难点:世界史。 【教学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内容标准 二、中国近代史内容标准 三、中国现代史内容标准 四、世界古代史内容标准 五、世界近代史内容标准 六、世界现代史内容标准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各门专业课为其先修课程。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书: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煜:《历史教材学概论》,江苏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