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1 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1 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1 必修2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测试1 必修2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5x2=70分)

1.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

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 )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3.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后人有很多评说,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

A.能实施此政策是国家掌控了经济命脉

B.是苏俄正确道路的选择

C.因为造成工农矛盾而不得已中止

D.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4.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种现象说明新经济政策 ( )

A.解决了反动势力制造的混乱

B.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

C.适应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D.提高了工人农民的觉悟

5.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6.“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7.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到1937年基本实现

8.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9.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

A. 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都保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国情

10.世界现代史时期,世界已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这一角度看,苏联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的重大问题是 ( )

A.没有走“农产品输出的道路”

B.没有利用美国的援助来发展自己

C.没有开拓社会主义国家市场

D.缺少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11.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l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12. 20世纪最后30年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样的制度不同的结局说明了 ( )

A.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

B.社会主义无法抗衡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D.由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必然要经历失败和挫

13.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

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4.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15.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16.《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

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17.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19.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20.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1.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2.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3.“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24.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

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

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内容;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认识其性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得斯鸠、卢梭等人观点的分析,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②18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法、对比法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推进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 什么是启蒙?“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打印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班别:姓名: 一、选择题 1.(北师附中)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A.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目的是树立人们环保意识,同时也让人们知道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 B.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雨水 C.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进行回收处理D.居室污染是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材料散发出的甲醛等有害气体 2.(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水泥B.水玻璃C.氨水D.液氯 3.高层大气中的臭氧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 A.消毒B.漂白C.保温D.吸收紫外线 4.下列物质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NaHCO3B.HNO3C.AgI D.HClO 5.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或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7.为了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加入苛性钠溶液B.用水湿润C.加少量稀盐酸D.加热干燥使用8.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食盐水B.氯酸钾溶液C.新制氯水D.液态氯化氢 9.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生石灰、e.酸性品红溶液等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__-_金台教研网AnUAnn

金台区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卧龙寺中学命题人:夏晓彬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9题每小题 3分,10-13题,每小题4分,共 4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 A.Na2O B.CH3COONa C.NaOH D.Na2O2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能通过半透膜 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2O22H2O+O2↑D.CaCO3CaO+CO2↑ 6.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 B.Zn→ Zn2+ C.H2→H2O D.CuO→CuCl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8.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物质D.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9.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Na+、SO42-、Cl- B.K+、Na+、HCO3-、NO3- C.OH-、HCO3-、Ca2+、Na+ D.Ba2+、Na+、OH-、NO3- 10.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K+、OH-、Cl- B.Na+、Cu2+、SO42-、NO3- C.Mg2+、Na+、SO42-、Cl-D.Ba2+、HCO3-、NO3-、K+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2.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1∶4 C.3∶4 D.3∶2 13.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 D.C+CO22CO 二、填空题:(28分) 14.(9分)下列物质:⑴Na⑵ Br2⑶Na2O ⑷NO2 ⑸CO2⑹ SO3⑺NH3 ⑻H2S ⑼HCl ⑽ H2SO4⑾Ba(OH)2⑿NaCl ⒀蔗糖⒁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15.(8分)在Fe3O4 +4CO3Fe+4CO2的的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

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7课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1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理解重点和难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问题探究,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2. 关注社会进步,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科学精神,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断追求真理。 3. 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导课:众所周知:巴黎,乃是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鞘澜缰穆糜纬鞘校グ屠璧挠慰臀薏槐灰蛔湍罘ü访说氖サ睢认挽羲鸷场9牌拥慕ㄖê竦奈幕瘴В欠驳氖录#拥醋爬凑饫锊喂鄣拿恳桓鋈恕V?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就位列其中。 17、18世纪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第7课启蒙运动的兴起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理性时代的到来” ※启蒙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 1、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 首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基于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生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生,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17、18世纪,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家们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检测题及答案必修1_新课标人教版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 B.任何生物个体通过细胞分裂都能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 C.细胞分裂能使体内衰老的细胞或损伤的细胞得以补充 D.多细胞生物的受精卵在细胞分裂基础上,最终可形成多细胞的生物个体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3、细胞有丝分裂的最重要特征是() A.有纺锤体出现B.有染色体出现 C.核仁核膜消失D.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分 4、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其间期主要的特点是() A.由丝状纤维组成纺锤体B.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 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D.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 5、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末期C.间期和后期D.间期和前期 6、若一个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那么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A.减少一半B.为原来的1/4 C.保持不变D.保持不变,但DNA分子数为原来的1/4 7、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与前期几乎相反的时期是() A.中期B.后期C.末期D.间期 8、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 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C.前期和间期D.后期和末期 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纺锤体消失的时期分别是() A.间期和后期B.前期和后期C.间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 10、某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A.8个、8条B.16个、16条C.32个、32条D.32个、16条 11、如果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被牵到两极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总共有92个,那么该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其染色体数目是() A.23个B.46个C.92个D.184个 12、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中期形成纺锤体 C.后期染色单体分离D.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1:1 B.5:3:1 C.9:4:1 D.3:2:1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B.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 A.一个解B.两个解C.三个解D.四个解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t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1t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1t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1t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 B.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 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 D.4S后甲在乙前面 9. 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第7题图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2.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3.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 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 决战:1948年秋,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1年1月发起总攻 平津战役:1941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 2.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占领南京。 3. 意义: 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前言: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国民党特务使用暴力破坏了这次集会。较场口事件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协议和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 总结: 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 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 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 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课 启蒙运动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和特点,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通过阅读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言论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和重大影响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展示先贤祠图片。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些反封建斗士的呐喊吧。 [讲述新课] 一、探源启蒙运动(课件1—6) 什么是启蒙? “启蒙”在法文中即为光明、智慧之意。启蒙思想家认为:过去的时代在天主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统治下是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而启蒙运动就是要从黑暗进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时代。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 小题, 1-10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分。11-18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 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Na2O C.NaClO D.FeSO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2→Cl-B.Zn→ Zn2+C.H2→H2O D.CuO→CuCl2 5.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 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7.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4-、Na+、Cl-B.K+、Na+、NO3-、CO32- C.Na+、H+、NO3-、SO42-D.Fe3+、Na+、Cl-、SO42- 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CO2↑+ H2O B.CaO+H2O=Ca(OH)2 C.2H 2O22H2O+O2↑D.CaCO3CaO+CO2↑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42-=BaSO4↓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 11.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C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2H2S+SO2=2H2O+3S↓D.2CO+O2=2CO2

高中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

Consolidation 4: Book 1 Unit 4 Earthquakes 一、重点单词: 1. burst v.&n.(burst,burst)爆裂, 爆发, 突然破裂 burst into laughter = burst out laughing 突然大笑 burst into tears = burst out crying 突然大哭 2. ruin v.&n. 毁灭,使破产,遗迹,废墟(名词时常用复数) be in ruins 呈一片废墟, fall into ruin 变成废墟 3. rescue n.&vt. 援救,营救 4. judge n.&v.法官,鉴赏家,裁判,判断(from/by),估计, Don’t judge a man by his looks. 不要以貌取人。 5. bury vt.埋葬;掩埋;使沉浸于bury oneself in =be buried in 埋头于;专心于 6. frighten vt. 使惊吓frightening adj.令人恐惧的, frightened adj.自己受惊的a frightening story, a frightened look 词语辨析(详见世纪金榜): 1. congratulate / celebrate 2. destroy / ruin / damage / harm 3. rise / raise / lift 4. hurt / injure / wound 二、重点词组: 1. right away 立刻,马上- 近义词组:right away,right now,at once,immediately,in no time 2. at an end 结束at the end of 在末尾,by the end of 到…末为止(完成时态) in the end 最后,make ends meet 收支相抵 3.instead of 代替,而不辨析:instead/instead of/in place of/take the place of/take place instead 是副词,单独使用,用于句首或句末作状语,意为“而是,相反”。 instead of 是复合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意为“代替、而不……”。 take the place of= (replace)作谓语,“代替”,take place (按计划)发生 4. think of 认为;考虑, think twice 再三考虑, think little/nothing of轻视,think much/highly of重视;评价高 think about考虑;回想,think sth. over仔细想;进一步考虑, think sth. up想出,发明,think sth. out想出,全面考虑 5. the number of意为“……的数量、数目”,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a number of意为“一些,很多”,相当于many, 后接可数名词复数,当它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The number of competitors is limited.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arisen. a large /great/good number of;a great/good many;a good few/quite a few+可数名词复数,意为“大量的”;谓语为复数 a great/good deal; a great/ large amount of; quite a little+ 不可数名词,意为“大量的”;谓语为单数 a lot of/lots of; a great /large quantity of; large quantities of/ plenty of +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均可,意为“大量的”。 谓语单复数看情况而定。 三、重点句子: 1. Mice ran out of the fields looking for places to hide. 动词现在分词表伴随(非谓语动词用法之一) They stood there for half an hour watching the stars in the sky. 动词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 Following the old man, the young people started walking slowly. 动词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 His father died, leaving him a lot of money. 现在分词短语作结果状语。 Not knowing his address, I can’t send this book to him. 现在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 (When/While)Seeing those pictures, she remembered her childhood. 现在分词短语作时间状语 2. All hope was not lost. 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部分否定) All the students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 Not all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如何解决个问题。 Everyone doesn’t like the story. = Not everyone likes the story. 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这个故事。 Both of the students don’t like the story. 并非这两个学生这个故事。 表示“全体”意义的代词、副词或形容“all, both, every, everybody, always”等和否定副词not连用时表部分否定, 而“none, neither, nobody, nothing”等表完全否定。 Nobody likes the story. 没人喜欢这个故事。Neither of the students likes the story. 这两个学生都不喜欢这个故事。 3. In the farmyards, the chickens and even the pigs were too nervous to eat. “too ... to”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示否定意义,通常可意为“太……而不能……;太……无法……”。 “too ...to”结构之前如果带有but, only, all, never, not时,或者结构中带有表示某种心情或描绘性的形容词或副词,如ready,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A 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若0a >,且,m n 为整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m m n n a a a ÷= B 、n m n m a a a ?=? C 、 () n m m n a a += D 、01n n a a -÷= 2.指数函数y=a x 的图像经过点(2,16)则a 的值是 ( ) A . 41 B .21 C .2 D .4 3.式子82log 9 log 3的值为 ( ) (A )23 (B )3 2 (C )2 (D )3 4.已知(10)x f x =,则()100f = ( ) A 、100 B 、100 10 C 、lg10 D 、2 5.已知0<a <1,log log 0a a m n <<,则( ). A .1<n <m B .1<m <n C .m <n <1 D .n <m <1 6.已知3.0log a 2=,3 .02b =,2.03.0c =,则c b a ,,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a c b >> B .c a b >> C .c b a >> D .a b c >>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5分,共20分). 7.若24log =x ,则x = . 8.则,3lg 4lg lg +=x x = . 9.函数2)23x (lg )x (f +-=恒过定点 。 10.已知3 7222 --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测试题培训资料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 1.从下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英国商品人口总额鸦片走私总额 1821年14 757 132元13 693 213元225 780元 1833年17 814 260元10 119 655元12185 100元 A、1821年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B、1833年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 C、1833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 D、1833年鸦片贸易额较1821年激增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4.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五万英磅,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6.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②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③“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④“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7.《南京条约》签订后,有英国资本家认为:“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上述材料表明() ①英国纺织品在中国供不应求②该资本家不完全了解中国国情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朝阳二高中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4、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公式a =(v t ? v 0)/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 t ? v 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 成反比 B .由公式a =(v t 2 - v 02)/2s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 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 t 2 - v 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 成反比 C .由公式s = at 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 的平方成正比 D .由公式v t = v o + a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6、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7、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 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 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 .3米 B .9米 C .16米 D .20米 8、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由v 增加到v 3发生的位移与由v 4增加到v 5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 A .8:9 B .3:7 C .8:7 D .5:9 10、一滑块以某初速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 .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需时间 ( ) A .4t/3 B . 5t/4 C . 3t/2 D .2t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t v 图象,其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1v 。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