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摘要】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完全不一样企业利润计量理论,而且是在会计准则上制定的两种不一样指导思想。本文在探讨了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观念的差异及应用,据此提出了对完善两种观念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会计运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是不二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我国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相互结合贯通,共同指引准则的制定、使用和管理,是在结合了我国新型经济和新兴市场新要求的特殊背景下,借鉴了国际经验与做法作法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引入资产负债观。尤其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鲜明地规定了将所得税的处理方法由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法。

一、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简述。

(一)两种观念的定义

收入费用观又称利润表法。是指根据是收入和费用直接配比所得出的结果,来确认和计量企业收益。

资产负债表观又称财产法。是指从资产与负债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某个会计期间产生的净资产,此种方法着重的是经济交易的本质,要求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弄明白该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相关资产与负债或者是其相对于有关资产和负债形成的影响,然后依据资产与负债的变化来计量企业收益。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发展历程

从复式记账簿方式的产生到现在重商主义时期,还没有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等理念的出现,反映自己所经营的资产有多少,这是这个时候企业会计记账上的主要目的,在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更加倾向于收入费用观,fasb在sfac1中表明“企业在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重要的是首要是对相关收益的计量,从而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提供与企业业绩有联系的会计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在出现了银广厦、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事务所丑闻后,人们意识到,收益的产生不是收益增加带来净资产的增值,而是因为净资产价值增值带来的,只有资产与负债才是客观具体存在的。这时候人们渐渐由收入费用观转回到资产负债观,。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观成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综合了很多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充分博弈之后,才形成了对资产负债观的喜好。这一理念已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就是从“原始的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的演变过程。

二、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在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属性等方面,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目标就是决策有用观,首先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应有确认和计量,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首先对收益表中各要素进行计量,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相比而言,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准确性较高、收益计量更加真实,但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欠成熟,缺乏收益构成的明细项目。而收入费用观下历史数据较容易取得,能反映收益的详细构成,但易造成一些资产或负债项目不符合本身定义,更多地侧重于收益和费用,数据容易被操纵。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及存在问题

(一)在基本准则中的体现

1.在会计计量方面。准则制定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以前我国的会计计量只使用历史成本一种,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模式,改变了使用历史成本这一单一的计价模式,形成多种计量模式并存。

2.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方面如何确定收益。由资产的公允价值扣除掉处理费用后的净收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这两个价值之间的较高的一方来确定。

3.在所得税核算方面。新准则另一个比较特殊的方面就是规定对于所得税的计量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的时候确认计税基础。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数值之差,在企业帐面上可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以后会计期间分摊。

(二)存在问题

资产负债表观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首先,相对收入费用观而言,资产负债表观所核算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弱,因为在这种观点下,企业不再关注每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收益的变动,因而也不能准确地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收益。

其次、在资产负债表观下,会计报告的编制人员在编制报表的时候对企业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债确认的时候需要公允价值计量(如一些在途物资、市场环境变动较大的物资),主观判断、顺周期性等会影响到计量的可靠性。如果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有弄虚做假的目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或者社会审计不遵从职业道德,再加上证券市场监管不到位,那么利用公允价值的变动来实现财务造假、变更利润的手段就很容易做到。即使没有上述人为的因素原因,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主观性太强,也会形成利润管理上的空间,不利于信息的正常披露。

同时,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状态目前处于转型阶段,在一些经济业务中,目前我国即有与其他国家一样的经济活动,又有与我国的现行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带着明显本国特点的经哜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观点下,由于上述一些原因,对某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依照传统上的会计理论不是很好掌握的做法。

四、完善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应用的建议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会计要素的彼此配合才能对其综合反映,而利益相关者做经济决策时,也需要完整、全面的信息体系。因此,在积极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结合我国当前所处阶段的市场特点,综合运用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来进行报表编制,全面反映实际的经济活动。

首先,在会计理论方面,应同时注重资产、负债和利润这三个大要素,利润指标仍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以及投资者关心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应以牺牲利润表为代价来引进资产负债表观。其次,在账务处理方面,对于特定交易事项,采取易于把握的方法来进行确认、计量、列报。再次,在信息披露方面,对于公允价值的取得方式,应当更详尽地披露。最后,在配套措施方面,应制定具体规则,使得具体操作能够有所依据,加强业内行业标准的建设,例如加强事务所审计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水平,使财务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出资产负债的价值。还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培训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相比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可能更为会计实务界各类企业所欢迎,但是它为各种各样的收益核算打开了方便之门,而且导致了一些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项目资金,比如性质不明的递延资资金或者延费用等进入了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应当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立足于确保一张比较“纯净”的资金负债表。就是说,只有符合计理标准的,真正是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才能够在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负债表下确定的企业收益,以价值计量作为基础,尽最大的限度排除了人为的主观上的心理因素等影响,给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层提供更大的真实准确的信息,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已经被国际社会各界广泛接受,但是收入费用观作为收益利润的计量方法

也将继续存在。

参考文献

[1]施欣宇,林亮敏.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j].财税研究,2015.(10).

[2]陈曦.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熊剑春,江雪梅.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10.(1).

[4]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6).

作者简介:景福艳,女,湖北随州人,南京审计学院1997级审计学,现就职于湖北省随州市审计局,社保资金审计科科长,研究方向:经济责任审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案例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该公司2007年末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其中,“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为800000元,“坏账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为1800元。其他资产都没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表1 资产负债表会企01表 编制单位:甲公司总裁2007年12月31日单位:元

2008年,甲公司共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编制甲公司2008年度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163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000 (2)借:应收账款式70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 (3)借:银行存款102000 贷:应收账款式102000 (4)借:应收票据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 (5)借:银行存款545000 财务费用40000 贷:应收票据585000 (6)借:银行存款400000 贷:应收票据400000 (7)借:应付票据2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 (8)借:材料采购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

(9)借:原材料190000 材料成本差异10000 贷:材料采购200000 (10)借:材料采购199600 银行存款46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3932 贷:其他货币资金234000 200000 借:原材料 199600 贷:材料采购 400 材料成本差异 172940 (11)借:固定资产 29060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 202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12)借:工程物资 300000 贷:银行存款456000 13()借:在建工程 45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00000 )借:固定资产14(. 贷:在建工程2800000 (15)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0 累计折旧36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借:银行存款1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600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39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9400 5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16 300000 累计折旧 80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100000 1400000 (17)借:生产成本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 1、华天有限公司2008年8月31日有关总账和明细账的余额如下表:

要求:清代华天公司完成以下8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华天公司2008年10月的余额试算平衡表如下:余额试算平衡表 2008年10月31日

补充资料: 1.长期待摊费用中含将于半年内摊销的金额3 000元。 2.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中将于一年到期归还的长期借款数为50 000元。 3.应收账款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情况为:应收账款-A公司贷方余额5 000 应收账款—B公司借方余额41 400 4.应付账款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情况为:应付账款-C公司贷方余额39 500 应付账款—D公司借方余额8 100 5.预收账款有关明细账期末余额情况为:预收账款-E公司贷方余额 7 200 -F公司借方余额 3 000 要求: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华天公司2008年10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下列报表项目的期末数。 (1)货币资金()元;(9)应付账款()元;

(2)应收账款()元;(10)预收款项 ()元; (3)预付款项()元;(11)流动负债合计()元; (4)存货()元;(12)长期借款()元; (5)流动资产合计()元;(13)负债合计()元; (6)固定资产()元;(14)所有者权益合计()元; (7)非流动资产合计()元;(15)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元 (8)资产合计()元; 华天公司所得税税率25%,该公司2008年的收入和费用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请代为计算华天公司2008年度的利润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 (1)营业收入()元; (2)营业成本()元; (3)营业利润()元; (4)利润总额()元; (5)所得税费用()元; (6)净利润()元。 华天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08年1月至11月各损益类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和12月底转账前各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如下:

由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的积极意义

由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变的积极意义[摘要]从利润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的实质入手,分析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 则会计理念变化,得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上更科学、使我国的会计环境更优化、与国际财务报告趋同与等效的结论。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观;资产负债表观;积极意义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宣告我国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出台后,确定了以基本准则为主导、具体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为具体规范的新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不仅在会计准则的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在会计理念上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利润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表观,那为什么要做这一转变,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资产负债表观与利润表观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在资产负债表观下,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资产负债表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 2 资产负债表观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和运用 2.1 会计要素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采用全面收益理念的资产负债表观来重新定义会计要素。基本准则中首先定义了资产,使之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并明确规定“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另将负债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新的基本准则还引入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新的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引起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

读懂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在解读这张报表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以下两大要素与这三类项目的相关性: 1、货币要素 货币资金,俗称“钱”或者“现金”。报表中的资产大多都是为了在未来转化成“钱”而存在的。通俗地讲,能直接转化为钱的是货币性资产,比如应收账款或短期投资,而间接转化为钱的称为非货币性资产,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或是无形资产等。 报表中可能会在未来“吸走”企业现金的“杀手们”大都以负债方式存在,比如应付账款、应付员工薪酬、借款等等,而且它们大都是契约义务的具现化变现。 权益则是对应投资者利益的一把标尺。投资者要想真正将权益转化为现金,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出让权益,即卖股票;第二,现金分红,即收股利;第三,清盘,即拆伙分家产。 无论何种商业模式,企业存在的基本形态总是以钱或者负债来换取资产,再通过将资产转化为钱来维系其商业运转。当付出的金钱小于资产转化得来的金钱,则所有者权益(股东利益)提升,反之则下降。 2、时间要素 时间产生价值,同时也滋生风险。一方面,企业通过研发新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建立良好的市场地位与口碑,可能将其存货或者固定资产转换为增量现金;另一方面,一旦企业失去竞争力,企业资产转化为现金能力将可能打折,这也就是常见的资产减值或亏损。

以现金为核心,按照资产和负债转化为现金的时间长短,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进行了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其中变现能力强、流动速度快的资产被划分为流动资产,而那些需要一年以后才能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则会被作为非流动资产。同样的,根据到期偿还日是否为一年以内,负债也被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反映企业预期现金支出的期间。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权益也可以看成是一项特殊的长期负债,其本金通常只有在企业清算时才需偿还,同时,其不享有固定的利息收入,而是通过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获得收益。 明白上述两大要素和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谈谈如何利用它们来进一步解读资产负债表。 首先,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企业的流动性。 现金为王的商业社会,企业流动性对投资周期长短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般而言流动性主要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指标: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作为绝对值参考,这个指标可以有效衡量企业的活力与发展潜力。 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由于营运资金受企业规模变动的影响较大,通常,在对不同规模的被投资企业的流动性进行分析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更有参考价值。 流动比率为体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基础指标,比率越高,则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流动比率并非越高越好,若流动比例过高,则表明企业较少进行融资,对流动资产的利用率不高,运营方式比较保守;相对的,若流动比例过低,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实例

长城公司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案例 【案情介绍】长城公司和黄河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工业企业,其有关资料如 下: (1)长城公司销售的产品、材料均为应纳增值税货物,增值税税率17%,产品、材料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 (2)长城公司材料和产品均按实际成本核算,其销售成本随着销售同时结转。 (3)黄河公司为长城公司的联营企业,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占黄河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25%,长城公司对黄河公司的投资按权益法核算。 (4)长城公司2008年1月1日有关科目余额如下: 科目名称借方余额科目名称贷方余额 库存现金500短期借款500 000 银行存款400 000应付票据50 000 应收票据230 000应付账款180 000 应收账款200 000应付职工薪酬 5 000 坏账准备—1 000应交税费12 000 其他应收款200长期借款 1 260 000原材料350 000实收资本 2 000 000周转材料30 000盈余公积120 000 库存商品8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 700 长期股权投资一黄河 600 000 公司 固定资产 2 800 000 累计折旧—560 000 无形资产 5 000 合计 4 134 700合计 4 134 700(5)长城公司2008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51 000元, 原材料实际成本300 000元。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企业开出商业承兑汇票。 ②销售给黄河公司一批产品,销售价格40 000元,产品成本32 000元。产品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尚未收到(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 他税费)。长城公司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20%。 ③对外销售一批原材料,销售价格26 000元,材料实际成本18 000元。销售材料已经发出,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除增值税以外,不考虑其他税费)。 ④出售一台不需用设备给黄河公司,设备账面原价150 000元,已提折 旧24 000元,出售价格180 000元。出售设备价款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长城公司出售该项设备的毛利率为30%(假设出售该项设备不需交纳增值税等有关税费)。黄河公司购入该项设备用于管理部门,本年度提取该项设备的折旧18 000 丿元。 ⑤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 ⑥用银行存款偿还到期应付票据20 000元,交纳所得税2 300元。 ⑦黄河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280 000元,长城公司按投资比例确认其投资收益。 ⑧摊销无形资产价值1 000元;计提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8 766元。 ⑨本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42 900元;实现净利润87 100元;计提盈余

资产负债观文献综述

资产负债观文献综述 资产负债观是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相对的一种会计理念。传统的收入费用观以利润表为中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而资产负债观主要面向资产负债表,其关心的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收益是期初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由此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得到了确立,并在多条具体准则中得到体现。本文将以综述形式对资产负债观的相关研究加以概括总结,指出当前研究的成果,角度,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资产负债观的演进 1,原始资产负债观(复试记账时期) F.W.克朗赫尔在在《独特的复式簿记》(1818)中指出,复式簿记的目的是经常向业主表明他的总资本及其每一构成部分的价值[37]。 葛家澍教授认为:“资产负债观在复式簿记出现之初就得到了全面的贯彻。” 苏珊从复试记账时期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进行分析指出,复式簿记时期,由于受环境所限,加上对财产和收益问题的认识不足以及早期会计方法的简陋,人们主要关注自己财产的安全完整及其保值增值情况,会计中体现的是一种注重财产观念的原始的资产负债观。 张踩峰指出,资产负债观的早期应用及发展是在复式簿记法应用早期,因当时经济活动形式简单缺乏持续性,因此业主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只需要根据类似于资产负债表的财产目录,进行盘点然后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确定其所拥有的财产价值,并据以进行分配即可,现代意义上的利润表此时无足轻重,因为收益只需要将期初和期末财产价值的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显然这是资产负债观早期的简单应用。 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观早在复试记账时期就开始存在了,然而复试记账时期的资产负债观是一种注重财产观念的原始的资产负债观,收益是根据将期初和期末财产价值的进行比较确定的。 2,收入费用观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苏文娟分析了20世纪资本市场的经济背景指出,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企业融资形式趋于多元化,产权形式早现分散与社会化,股权掌握在众多股东手中。由于股权的高度分散,持股比例较低的股东没有权力和意识去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列示说明

(一)报表格式及列示说明 资产负债表 会 商 银 01 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

利润表 会商银02 表 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 1.资产负债表列示说明 (1)本表反映商业银行一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2)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

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3)本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情况分析填列。 ①“现金及存放同业款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现金、存放同业等总额。 ②“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资产项目,一般直接反映企业持有的相应资产的期末价值。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计提坏账准备的,还应以扣减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列示。 ③“贵金属”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贵金属价值。 ④“衍生金融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中属于衍生金融资产的金额。 ⑤“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反映企业发放的贷款和贴现资产扣减贷款损失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 ⑥“拆出资金”、“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相应资产的实际价值,以扣减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列示。 ⑦“代理业务资产”项目,反映企业代理业务形成的资产所属承担风险的情况。 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反映相应资产在期末的实际价值,以扣减“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对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列示。 ⑨“其他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存出保证金、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一年内应予摊销的长期待摊费用等总额。已计提坏账准备的,以扣减“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列示。 长期应收款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后的金额,应当在“其他资产”项目反映,已44计提坏账准备的,还应扣减“坏账准备”余额。 “抵债资产”、“商誉”应当在“其他资产”项目反映。

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表观

【摘要】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完全不一样企业利润计量理论,而且是在会计准则上制定的两种不一样指导思想。本文在探讨了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观念的差异及应用,据此提出了对完善两种观念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会计运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会计准则同国际接轨是不二的趋势。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我国也引入了资产负债观。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相互结合贯通,共同指引准则的制定、使用和管理,是在结合了我国新型经济和新兴市场新要求的特殊背景下,借鉴了国际经验与做法作法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引入资产负债观。尤其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由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鲜明地规定了将所得税的处理方法由纳税影响会计法和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法。 一、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简述。 (一)两种观念的定义 收入费用观又称利润表法。是指根据是收入和费用直接配比所得出的结果,来确认和计量企业收益。 资产负债表观又称财产法。是指从资产与负债的角度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利润,利润是企业某个会计期间产生的净资产,此种方法着重的是经济交易的本质,要求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弄明白该交易或事项发生的相关资产与负债或者是其相对于有关资产和负债形成的影响,然后依据资产与负债的变化来计量企业收益。 (二)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发展历程 从复式记账簿方式的产生到现在重商主义时期,还没有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等理念的出现,反映自己所经营的资产有多少,这是这个时候企业会计记账上的主要目的,在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更加倾向于收入费用观,fasb在sfac1中表明“企业在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重要的是首要是对相关收益的计量,从而对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来说提供与企业业绩有联系的会计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在出现了银广厦、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事务所丑闻后,人们意识到,收益的产生不是收益增加带来净资产的增值,而是因为净资产价值增值带来的,只有资产与负债才是客观具体存在的。这时候人们渐渐由收入费用观转回到资产负债观,。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观成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理念,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社会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综合了很多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充分博弈之后,才形成了对资产负债观的喜好。这一理念已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就是从“原始的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的演变过程。 二、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在会计要素、会计目标、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属性等方面,资产负债表观与收入费用观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目标就是决策有用观,首先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应有确认和计量,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首先对收益表中各要素进行计量,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相比而言,在资产负债表观下,资产和负债要素的准确性较高、收益计量更加真实,但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运用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欠成熟,缺乏收益构成的明细项目。而收入费用观下历史数据较容易取得,能反映收益的详细构成,但易造成一些资产或负债项目不符合本身定义,更多地侧重于收益和费用,数据容易被操纵。 三、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准则中的体现及存在问题

浅述资产负债表观的应用

浅述资产负债表观的应用-会计 浅述资产负债表观的应用 侯志平 摘要:资产负债表观已在新会计准则使用多年,但是笔者在这些年不断学习和理解中还是要加强体会和探讨,新会计准则实施导致会计准则核算内容、会计计量、核算方法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围绕资产负债表观在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体现为核心更好的理解新准则。为此,笔者围绕资产负债表观在会计准则中的如何运用和体现的进行论析几个方面。 关键词:准则核心;资产负债表观点理念;体现 资产负债表观就是以决策有用(含对受托责任的评估)为目标,在保证财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平衡的基础上,以资产负债要素为核心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思想。资产负债表观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资产的定义很好地诠释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时空观,即要求企业基于未来的角度理解、处理和报告过去的财务事项。 “资产负债表观”实质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业绩时,关键是看净资产是否增加,即股东财富是否增加。 资产负债表观的几点应用 1.在2号准则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负债表观的应用表现在对子公司的核算为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影响力最强实施控制,原来用权益法,现在使用成本法,就是对投资收益是不是有现金的流入,着重反映投资所能够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这是确确实实的现金流入,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较为关心的信息,来安排利润的流出,避免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解

决了原来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不能足额收回而导致超额分配的问题,母公司在权益法下根据享有子公司会计期间净损益的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同时确认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必然会增加母公司的可分配利润。母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是以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上的税后净利润为基础的,这种没有实质现金流流入的投资收益抬高了可供分配的利润,母公司在没有取得实际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现金流紧张,资金链就断裂,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子公司投资由权益法改成本法核算。 2.在固定资产准则中的应用体现在对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的确定要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指的是特定行业,特定的固定资产(不是所有行业,也不是行业中的所有固定资产)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开采,核电站核供应,这两个行业,海上开采平台,尤其是核电站核反应堆,要将弃置处理的费用记入固定资产,成本得到补偿实现可持续发展。 3.在无形资产准则的应用体现在对无形资产有很大的变化,研究开发支出如何核算,原准则研究开发支出一律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而新准则里面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记入资产成本,开发支出资本化就减少了费用降低了利润亏损的可能性,提供了企业投资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产减值的应用体现在新的准则里面专门有个8号资产减值准则,这个准则主要规范非流动资产的,新的准则提到13 项资产减值目的就是防止资产虚增,准确计量资产,正确的计算利润,就不会出现超分配,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现金流量的关注以及资产减值的会计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现在从4 项,8 项,到提13 项减值准备,提取减值准

财务会计报表填列练习(资产负债表与利润报表)

第十章财务报告 一、名词解释 1.财务报表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二、问答题 1.什么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作用是什么? 2.编制财务报表的要求有哪些? 3.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是什么? 4.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有哪几种填列方法? 5.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的作用有哪些? 6.利润表各项目应根据哪些会计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三、单项选择题: 1.财务报表是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是由()组成。 A.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D.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2.在下列各项财务报表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对外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现金流量表 3.应交税费的披露是()的补充说明。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4.财务报表项目中的数字其直接来源是()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日记账 D.账簿记录 5.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按()的类别,采用左右相平衡对照的结构. A.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和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D.资金来源,资金运用 6.资产负债表中的报表项目() A.都是根据账户余额填列 B.都是根据发生额填列 C.根据上述A、B填列 D.大多数项目可以直接根据账户余额填列,少数项目要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后才能填列 7.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填列. A.“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 B.“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明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 C.“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户所属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D.“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分类账所属各明细分类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8.某企业应收款账明细账余额为:甲工厂借方余额为1000,乙工厂贷方余额为500,丙工厂借方余额为1520,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项目的数额为() A.3020 B.2020 C.500 D.2520

浅谈资产负债观

浅谈资产负债观 11会计电算化朱琴娜 摘要:资产负债观和收益费用观之间的“竞争”由来已久,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制 定可以说是以资产负债观为核心的,这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表现,因此, 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种观念进行了比较介绍,然后具 体谈论了资产负债观在国外的发展历史,最后联系新准则对国内资产负债观的应 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于资产负债观的介绍我们可以从会计理论谈起。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认为会计理论就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其实,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并不是简单的顾名思义的基础与实践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基于会计理论,实务中就应该如何去做。打个比方,会计理论不是会计实务依靠的墙,二者并不是前后关系(或“后前关系”)。从会计实务出发,会计理论应该可以用于解释实务(比如为什么企业自愿变更会计政策);从会计理论出发,会计实务应该是检验理论预测的基础(比如先基于会计理论提出“开发费用”较高的企业之间共同特征的假想,再利用历史数据对此加以验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资产负债观对于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至关重要。 资产负债观和收益费用观 要理解二者间的差异,我们可以先看一个例子。企业购置一项价值100万元的投资,1年后,该项投资价值120万元,按照资产负债观,会计上将由于此项资产的价值增值报告20万元的收益;而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无需报告任何收益,因为企业事实上还没有处置此项投资,亦即其相应的收益尚未实现。如果企业购置一台价值50万元的设备,使用1年后,该设备价值47万元,按照资产负债观,会计上将报告此项设备3万元的价值减值;而按照收入费用观,应当将该项设备50万元的原值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采取适当方式分摊:若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摊销设备的年折旧额即10万元—当年折旧额确定之后,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将减记为40万元,而无需参照该设备真实的市场价值。 将其引申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可以得出两种观点的定义。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要求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重点关注利润表的要素,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是利润表的附属。 对于资产负债观和收益费用观之间的差异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出发点主要在于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的不同。资产负债观更偏向于满足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而收益费用观则偏向于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关于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两大财务报告目标之间的差异祥见下表: 财务报告目标差异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资产的质量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利润分配能力等。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的会计报表。企业编制利润表的目的是通过如实反映企业实现的收入、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等金额及其结构情况,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构成与质量。二者有如下关系: 1、两者反映的对象相同。两表反映的都是资金运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金的静态表现。反映某一时点资金的状况,利润表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反映其一时期的经营状况。 2、两表都是总性报告。都是月报,都是经济业务的综合反映。 3、两表的作用相互补充,相辅为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发生损益后的结果,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损益表说明损益的形成过程及损益数。 4、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附表”中的“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分配数)相等。 5、两表的关系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两个方程式内在联系的反映。即本期损益发生

后,资产负债表中的等量关系实为将上述个会计方程式合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等式为综合会计方程式,其中“资产”里面包含利润,因为利润的表现形式是资产。 现以A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财务报表为例,具体说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动关系。(报表附后) 从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77,111.39元,同时利润表显示,2009年度A公司净利润(本案例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和公益金等利润分配情况,视同净利润等于未分配利润)为78,321.78元,也就是说,2009年收入—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利得(或减应计入当期的损失)—所得税,形成了本期净利润,即78,321.78元,这一数字反映了A公司2009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综合收益,是当期资金运动的结果。这一数字直接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第60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即:177,111.39+78321.78=255,433.17,它反映了2009年12月31日这一时点A公司的财务状况,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利润表中每一个项目的变动,都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余额的变化,即经营成果的变化影响着财务状况的变化,二者具有密切的联动关系。

人生就像一张资产负债表

生就像一张资产负债表 2008-11-20 13:26:05| 分类:原创与习作|举报|字号订阅 从事经济和金融工作的人对资产负债表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它所喻含的人生哲理是否有身切的领悟和铨释呢? 当静心沉思回味人生的历程,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一生都像一张资产负债表。 一项资产的获得,总是通过另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来实现的。这也就是人们总是习惯于以拥有资产特别是物质资产的多少,忽略资产与负债总是如影随形,来判断人生成败的原因。 所有的资产负债表第一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令人又爱又恨的——现金即“钱”。不无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这第一项,就对报表的所有者,即报表主人浅薄地下判断、贴标签,戴上有色眼镜指指点点称此人为穷人或富人,却看不到这项资产增多之下所背负的债务,比如辛劳、风险、担心,甚至违法犯罪;或者另一些无形资产,比如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和充实丰富知识时间的减少。 父母,是我们一出生就获得的原始资产,相应地,我们也迎来一项长期负债,它叫做赡养。爱人,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项最大抉择,其影响类似于两家企业合并,因为资产增加了一倍,但负债也增加了一倍。此外它还衍生出更多的资产和更多的负债,比如激情、快乐、亲密、稳定、和睦,再比如磨合、冲突、担心、放弃一定的自由和自我。再随后就是子女,这更是重量级的资产,同时也是重量级的负债——可能是一个人后半生最大的操劳和牵挂。 有些人的资产负债表上还会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之相伴的负债自然是大量的磨练,或许有远离故土的孤独。还有健康,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基本资产,当然由坚持锻炼这项负债来维护其平衡。 正如企业有大小,人生的资产负债也各不相同。有人平静地度过一生,资产和负债都较少;也有人波澜壮阔,拥有大量的资产和大量的负债。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公式(新会计准则)

会计报表公式 一、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 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 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本科目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4.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有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所有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在“预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5.预付款项=预付账款(所有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所有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预付账款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6.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坏账准备(本科目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7.应收股利=应收股利-坏账准备(本科目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8.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本科目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 9.“存货=材料采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 存货=材料材料+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 1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分析填列 11.其他流动资产=分析填列 流动资产合计=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12.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可供出售金额资产减值准备 13.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减值准备 14.长期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坏账准备(本科目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部分)-未实现融资收益

教案资产负债表

教学课题 参考教材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会计核算过程的最后环节——编制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文件,对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核算工作的收尾。第一节简要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作用,第二节重点介绍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建议至少安排4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熟悉报表种类、各类报表报送时间 2、会用总账账户期末余额表 3、会计算各个需要计算分析的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 4、能独立编制资产负债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个需要计算分析的资产负债表项目金额计算方法 难点:存货、应收、预收、应付、预付账款和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计算 教学设计理念 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法:自学探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程导入 【具体内容】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课题是企业财务报表。在学习新课前,我们先了解下某班的班会课内容。班会课上生活委员向大家报告了这个月班级资产的结存和班会费的收支结余情况。通过生活委员的介绍,同学和班主任做出了每人再收10元班费和再购买2筒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决定。如果把班级看成一家企业,生活委员在做什么?生活委员手里的资料又是什么?为同学和班主任做每人再收10元班费和再购买2筒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决定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做财务报告,生活委员做了简单的报表,为大家提供了班级的资产的基本情况,收支情况和结余,然后作出有关的决定。 *教师:这就是财务报表的作用,请同学们看书(1分钟)财务报表的作用并思考回答,财务报表向哪些对象提供信息?且提供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 由学生熟悉的班会内容入手,引出报表。再通过学生的自习探究和教师的提问引导,得出报表的作用,再引出概念、种类。

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 一国特定时期会计准则的制定,都要遵循一定的概念基础、以特定的会计理念为指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指出:由于存在三种不同的企业收益计量理论,因而导致了三种不同的会计报表概念基础——资产负债观(Asset-liability View)、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 View也称损益观、收益观)和非环接观(Non-articulated View)。时至今日,认为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是各自独立的报表、其数据不需要环接的非环接观已为人们摒弃(Wolk,2004)。当前争论较多的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应当以资产负债观为指导理念、还是应当以收入费用观为指导理念。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简言之,资产负债观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先计量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入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举例讲,企业购置一项价值100万元的投资,1年后,该项投资价值120万元,按照资产负债观,会计上将由于此项资产的价值增值报告20万元的收益;而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无需报告任何收益,因为企业事实上还没有处置此项投资,亦即其相应的收益尚未实现。如果企业购置一台价值50万元的设备,使用1年后,该设备价值47万元,按照资产负债观,会计上将报告此项设备3万元的价值减值;而按照收入费用观,应当将该项设备50万元的原值在其预计使用年限内采取适当方式分摊:若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采用平均年限法摊销设备的年折旧额即10万元——当年折旧额确定之后,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将减记为40万元,而无需参照该设备真实的市场价值。 人们将之引申到会计准则制定中,资产负债观即是指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总是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与计量。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准则制定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与之对应,收入费用观下,会计准则制定主要关注收益表要素的定义,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作为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收益确定的副产品或曰过渡产物。二者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不包括业主投资或派给业主款造成的净资产变动),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而言,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从源头上厘清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最终采用一种财务报表使用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反映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强;而收入费用观由于强调配比原则的运用,因此可以得到收益的明细数据。

图解央行资产负债表

图解央行负债表 学习货币金融的学生,可能一直被几对概念困惑:基础货币、M0、存款准备金,本贴通过图解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一目了然给你讲清楚,顶贴之后还有更加深入骨髓的分析,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必须掌握的。本图信息量很大,比如,图上虚线表示央行的货币投放的几种方式。 图中,储备货币即为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库存现金+M0;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央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概述 根据《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记录了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状况,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性公司债权等。其中,国外资产主要包含外汇储备和黄金备等,是中央银行履行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职责的结果;对政府债权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而持有的政府债券;对金融性公司债权主要是源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通过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性公司提供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此外,在特殊时期,中央银行也会通过收购特定机构的股权或直接注资等非常规手段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由此形成新的资产科目,就像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中央银行所操作的那样。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记录了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状况,主要包括货币发行、政府存款、金融性公司存款等。其中,货币发行源于中央银行履行“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而投向市场的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政府存款是由于中央银行履行经理(或代理)国库职能,政府的财政性资金一般存放于中央银行而形成;金融性公司存款与中央银行的“银行的银行”职能密不可分,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用于支付结算的超额准备金。 所谓其他存款性公司,指的是除中央银行以外的,主要进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支票)转账结算等中介服务的存款性公司或准公司。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专门把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储蓄机构等。 可见,其他存款性公司只是存款性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存款性公司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所谓的存款性公司。 在我国,其他存款性公司又被习惯地细分为存款货币公司和其他存款货币公司两部分。其中,所谓存款货币公司,指的是可以吸收活期存款、提供支票转账结算服务的金融公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深度学习) 2015-04-28 会计,不仅是一门账务处理技术,更是一门逻辑的艺术。 会计准则,不仅是一套“字典式”的规范性文件,更是一套具有相关目标和基础、合乎逻辑的系统。 会计准则的逻辑体现在若干会计理论中,它们为复杂的经济事项构建了统一的会计处理基础。美国著名会计学者埃尔登 S 亨德理克森(Eldon S. Hendriksen, 1917-2001)在 其著作《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 4thed, 1982)中,将理论定义为:“一套合乎逻辑,具有假设性、概念化和实务性的原则,能够为某个探索领域提供一般性参考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由此可见,逻辑,是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现行国内、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不再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而是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对特定的经济事项不再提供或较少提供具体的解释与会计处理指引。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分析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再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基本原理,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此时,掌握会计准则背后的会计理论,可以帮助会计人员选择或发展适当的会计处理政策,并复核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因此,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下,掌握若干重要会计理论、了解具体会计处理深层次的逻辑,不再是学院派、理论家的专利,而是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提高会计实务工作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必要能力。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实质趋同,并部分借鉴了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国际两大准则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本系列文章以两大准则体系为基础,通过探寻相关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内涵,讨论其对具体会计处理的影响,进而尝试为现行会计准则梳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 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一) 在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之间作出倾向性选择,关系到财务报告应向其使用者提供何种信息、会计要素应当如何进行定义、具体会计处理政策应当如何选择等问题,它们是会计理论框架的核心基础,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战略导向的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