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新手经验分享

摄影新手经验分享

摄影新手经验分享
摄影新手经验分享

摄影新手经验分享

如果你是相机刚刚到手说明书还没怎么翻的话,那么我建议你首先把随相机附带的那本说明书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至少一遍,然后再来看此篇文章!而且前者较后者而言更为重要!

在正式开始之前,请先看这样一句话:

“摄影是入门最简单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容易被赞美的形式,也是最容易毁了一个人心态的艺术形式。入手个单反,大光圈了几个妹子,底下留言一顿赞美,想不把自己当摄影师都不行。然后呢?拍一辈子大光圈吗?其实你跟摄影师几个字没啥关系。”

这是来自一位摄影师的文字,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所以放在开篇分享给大家。

相机的各个功能你都清楚了吗?

我个人是这样看“菜鸟”和“初学者”之间的区别的:“菜鸟”是刚接触相机完全不懂,而“初学者”则是具备一定的摄影知识,但还未了解和熟悉它的全部。我自认为我已经脱离菜鸟级别了,但我依然是一个初学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彻头彻尾的初学者。这篇文章要做的,只是希望能帮助大家早日脱离菜鸟级别。但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谦逊的心,去学习摄影,去热爱生活。

下边我就开始讲了:

一、曝光的核心——三个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

1.曝光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你应该听过“摄影是用光的艺术”这句话。这句话在我看来讲的非常到位。摄影,或者说拍照,无非就是你拿着个相机,当你按快门按钮的时候,快门(镜头外的世界和机身内部感光元件之间的门)会打开,过一段时间再关上。就在这一小段时间之内,光线会从镜

头钻进来,照在长方形的感光元件上边,感光元件上几千万的感光

点就会记录照到它上边的光的色彩。于是,你就得到一张照片了。

那么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不过曝(拍的画面很亮),也不欠曝(拍的画面很暗)。(这是“最基本”的要点,若是你需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感,而故意要控制相机来过曝或者

欠曝,请参照第三章的曝光补偿部分。)

从左到右,分别是——欠曝(你给相机的光线不够多)、曝光正常、过曝(你给相机的光线太多了)。

那么,如何使得我们拍的照片“曝光正常”呢?这个貌似挺简单:你让光进来多,自然画面就亮了,让光进来少,画面自然就暗了。

有个很好的比喻就是接满一桶水,水放的多了就溢出了,水放的少

了则不够满!那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这里所说的

“曝光正常”的概念也被我简化了,意思是指我们拍摄的画面中的

主体明暗适中即可)。

“曝光正常应该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看直方图是最简单的,如果左右不溢出就OK。”这个其实是要自己对照片做一个评判,并不是

一个固定的东西。

2.拿什么来控制光

接上边的问句,我们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的“量”呢?答案包括

了三个最最基本的参数,那就是——

快门速度、光圈(值)大小、感光度(ISO)

上图中1/200是快门速度,F2.8是光圈数值,ISO200是感光度

这是三个摄影里边最基本也是最常碰到的参数,下边我要分两步了解这三个参数。

第一步:

你要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都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线量的。

快门速度——其实也就是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这个想想就知道:快门速度数值小,快门打开着的时间少,那么进来的光的量自

然就少,被感光元件读取的光量也自然很少;相反,快门速度数值大,则被感光元件读取的光量也多。快门速度一般的表示方法是1/100s、1/30s、2s。

光圈(值)——我们知道镜头里边有很多镜片,光线是可以贯通到底的,而藏在镜头某个位置的多片金属叶片(收拢之后)则能在镜头

上就控制光线进入的量。光圈的样子如下图所示。这样我们也能知道,光圈(可以认为是光圈叶片围出来的这个光线能进去的圆孔大小)开的大,进光量就多;相反,光圈小,进光量则少。

上图为光圈的样子。不过平时我们看不到光圈叶片,因为操作的时候相机是把光圈开到最大的,只有在拍摄的一瞬间会把光圈收到

你设置好的那个值。如果大家想看自己的光圈长啥样,可以把相机

设置为AV模式,然后把光圈设为F5.6左右,然后按住相机上的景

深预览按钮(如图,佳能不同的机子位置大致都差不多,具体位置可

以查询一下说明书),你就可以看到镜头里边的光圈叶片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光圈数值和光圈大小是刚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小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大光圈,而大的“光圈数值”代表了小光圈。比如f/1.2、f/1.8、f/2.8这三组数值都表示大光圈(注意一般

f/+一个数值特指光圈数值),其中f/1.2的光圈最大(f/1.2的光圈

是很大的,可以想象那么大的光圈孔,光线灰常容易就进来了!晚上

光线不好的时候拍就更容易了);而f/18、f/22、f/32则表示小光圈,其中f/32最小(可以想象光圈孔很小,就只有一丁点光线能进来)。

之所以相反,是因为“f/数字”表示的是光圈直径等于焦距f除以2.8,因此在焦距一定的情况下,该数字就和光圈直径(代表了光

圈大小)成负比例。

感光度——感光度也称ISO,通常感光度值是直接在ISO后边加

数值表示的,比如ISO100就算是低感光度,ISO6400算高感光度。

所谓感光度,其实就是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高的,

对光敏感,你只要给它一点点光线,它也能感受到并且曝光充足;感

光度低的,对光线不敏感,也许你给的光线完全不够曝光。

所谓的“感光元件”,在胶片时代它就是胶片本身,胶片感光然后产生化学变化,使得底片上留有物体的影像;而数码时代的感光元

件则是cmos或者ccd,总之就是一块用电子技术模拟胶片的可以成

像的。

话说回来,如何用ISO控制光量?其实这时候它不能说“控制的

进光量”而是“控制感受到的光量”,那么ISO高则控制得到的光

量多,ISO低则控制的光量少。

第二步:

在第一步了解这三个参数各自是如何控制进入的光量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这三个参数各自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突然要说对照片效果的影响呢?好的,让我们回到最

开始说的那句话:

“什么才是摄影最基本要做到的呢?那就是曝光正常”——而我

们现在知道,要控制光线使得一张照片曝光正常,我们只需控制3

个参数就可以了。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假设我们身处一个花园拍一片阳光下的百合,我们需要设置3个数字来拍出一个曝光正常的照片,也就是说我们

要同时设置3个未知量!这听起来像是一件非常让人纠结的事情,因

为感觉无从下手!为什么无从下手?因为按逻辑来说,似乎有无数种

组合使得曝光正常(而且是曝光程度一模一样,也就是进光量一样的多),就假设我们把ISO规定为200,只调整快门和光圈,那也有很

多种组合啊!因为你完全可以把快门数值调大一点(进光量少了),而

光圈调大一点(进光量又大了),那你得到的光量和原来的是一样的!

而且现在ISO还是确定的,要是ISO也是自己随意定的,这样来看

就确实是有无数种组合啊!怎么办?

好的,你得知道那些牛逼的摄影师的牛逼之处就在于,他们知道在这么多(看似无数种)曝光参数的组合之中,哪一个组合才是他们

想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明是进光量都相同的各种组合为什么会

有区别呢?那是因为这三个参数都有各自的特性,都有各自对照片效

果的独特影响。

下边便是这三个参数的特性,请牢记!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照片的影响是非常直观的,快门值大,你拍到的运动物体(假设是飞在空中的鸟)是它和它在这段时间内的

运动轨迹;而快门值小,它的运动轨迹很小你看不出,得到的照片就

像是它凝固在空中一样。

左图是快门速度快(1/250s),即使风在吹也能定格;而右图快门

速度慢(1/20s),把被风吹起来的轨迹都拍下来了。

很多人说自己拍的照片还不如卡片机清晰的原因之一,就是你使用单反的时候可能不小心把快门速度弄的太慢了,画面有抖动,自

然就模糊了。而卡片机是半智能的,它打死也不愿意把快门搞的很慢,所以拍出来基本都清晰。那么我们就要了解手持(无三脚架情况下)的最低快门速度(称为安全快门),这个看你自己手持相机的稳重

程度,像我的话一般1/80s还可以,到了1/50以上就不行了。而且

你自己的安全快门也并不是固定的,如果你要拍的东西正在快速移

动而你要时刻跟着它,你得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1000s来保

证画面的质量。

光圈值——光圈大小最直观的影响是景深,通俗地说就是背景虚化程度(“景深”和“背景虚化”在最后一章会细说)。简单点说就

是光圈大(注意是光圈大,也就是光圈值小,是反的,这点要时刻牢记),背景虚化能力强;光圈小,背景虚化能力小。

左图可以看到小光圈下(F16)的背景也挺清晰的;而右图是大光圈(F2.8),背景明显模糊掉。

光圈大小另一个影响不太直观,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下,那就是光圈大小对画质的影响。记住: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时的画质是最差的,而中间某个光圈值拍出来的画质是最好的,至于是哪个值最好,每个镜头不一样,但通常认为它是f8左右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小痰盂(EF501.8mm镜头)最大光圈为f1.8,背景虚化能力相比套头当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你要知道在f1.8下拍的片子

画质很不好(通常称这样的画质叫“很肉”),但如果我们把光圈收

一点点,收小点,比如f2.8,则画质会明显提高很多!收到f4则画

质更好!而你要是收到f22去拍东西,则画质又会下降。

感光度——这个简单,只要记住,感光度小的(比如ISO100)画

质细腻噪点少;感光度大的(比如ISO6400、ISO12800)画质非常差,

噪点很多。正常光线下建议入门机的ISO尽量设置在800及以下;光

线充足就用ISO100或者200;如果晚上光线实在太差了,你又想拍

到东西,那也没办法ISO必须开的很高。

左图是ISO100下的图,在相机上放大到最大的细节(拍的小玩偶本来就有点脏,见谅);右图是ISO12800下的图,看得出有很多蓝蓝

绿绿的杂点(称为噪点)

好了,知道了这三个参数各自有什么特性,你就知道该如何在无数种组合里边挑选最适合的那一组了!就比如刚开始提到的在花园里

拍花,那么如果是下午,又是在室外,光线充足,你就先把ISO给

调到100,然后你没带三脚架,那快门速度必须控制在1/100或者

更小的数值,而剩下的光圈大小就需要靠相机测光来决定。

3.三种曝光模式

为什么会有曝光模式呢?好的,接上一节最后的思路,你是否会

发现上边举的例子里边有点蹊跷:ISO是可以自己定个100,那快门

速度和光圈之间到底怎么定呢?因为定了这两个,那这张照片的曝光

程度就尘埃落定了!下边就剩按快门了!那我胡乱定的快门和光圈心

里没谱啊!OK,解决这个纠结的答案就是:相机是智能的!

怎么叫智能的?好的,如果你现在拍百合,你已经设定好了

ISO100,快门速度1/100秒,那你现在不知道的是“究竟要定多大

的光圈才能使得我这整个三参数曝光组合拍出来的画面,不暗也不亮,刚好曝光正常?”——呐,如果你现在用的是快门优先模式(TV),你就不用担心这个咯,相机会自动帮你设置好光圈值大小!而且拍出

来的照片基本曝光正常!那是因为现在的所有相机(甚至包括手机)都

自带测光装置,它能知道现在的光线是个啥情况,它知道该设置多

大的光圈值来使得曝光正常。

相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我们半按快门去对焦,但是相机的测光却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

因此我们当一开始我把相机对准室内的时候,相机觉得光太弱了,它给出了个F2.8的大光圈;当我把相机对准窗台的时候,光线比室

内强了,于是它觉得光圈不用开的那么大了,给了个F7.1左右的光圈;

当我直接把相机对着天空的时候,光线更强了,于是它觉得光线太多了必须关小一点光圈,给了个F14的光圈。

——这就是相机的测光和自动曝光表现。

好的,下边就来介绍一下:

任何单反的曝光模式都会包含最基本的三种曝光模式,他们分别是快门优先(TV)、光圈优先(AV)和手动曝光(M)。

我们刚见识了快门优先(TV)的工作情况,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

ISO(定个尽量小的)和快门速度(所以才叫快门优先!光圈要跟着它来

定的!),然后相机帮我们设置个光圈值。

那光圈优先(AV)的工作情况也类似,无非就是我们来规定ISO和光圈大小,然后相机(它也会根据现场光线情况)帮我们设置个快门

速度。

以上两种模式非常适合刚接触单反的人们!只要在TV的时候把快门固定成1/100s,或者在AV的时候把光圈开到最大,那你们就尽

情去拍吧!基本不会遇到太大问题!(注意:这两种模式很适合初学者

的原因是它很好控制,但好控制不代表它低级!!玩摄影N年的大师

也同样经常用这两种模式拍摄,只不过他们会对曝光有更深刻的理解。)

剩下的手动曝光模式(M)解释起来灰常简单,就是,三个参数都

自己去定吧!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一个数值的!那也许有人会问,

这样M模式和另外两种模式相比有什么优势呢?好的,你是否觉得,

在AV和TV模式下,虽然只有一个数值交给相机去设置,但其实最

终曝光成啥样也是由相机决定了。那么,如果你想拍个曝光程度独

特的(或过暗,或过亮),M模式就是你的好选择!而且虽然在M模式

里相机不会帮你设置任何数值,但是它还是在测量现场的光线强度

的!并且在屏幕上指示给你看:(看得出指示点在中心的左边)

你可以设置M模式试试,会发现曝光补偿下边的那个点左右跳动,它是指示你调整参数的,如果你调的参数合适,它会在中点来回跳;

假使你设置的参数会导致过曝,它会指示在中点右侧(正向),表示

过曝,那你就需要收小光圈,或者提高快门速度(降低快门数值)来

使得它往左移,直到它稳定在中点。此时你按下快门拍出来的照片

便基本曝光正常了。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6篇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一): 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20xx年,我局狠抓信息报送质量,在审计信息工作中坚持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审计信息工作的综合效应,努力采取用心措施,信息采用率和批示率大幅度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编发简报57期380篇,被各级报刊、网站等采用411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2%。其中审计署网站采用102篇,江苏审计网站采用239篇。值得一提的是,《xx对名人故居开展绩效审计》一文还被《xxx》第xxx期采用。我局2009年度的审计信息宣传被《xxx》及时代出版社评为先进单位,通联工作被《中国审计报》评为优秀单位,获xx市委市政府党政信息二等奖,省审计厅审计信息三等奖。 一、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在局主要负责同志的强力推进下,我局构成了信息宣传工作齐抓共进的良好局面。克服了以往信息宣传工作以少数人为主多数人为辅的现象,只求数量、不讲效果的做法。全市各级审计机关切实把信息与宣传工作作为检验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作为审计成果转化的重要资料,作为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途径。各市(县)区局都先后构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和相对稳定的信息考核、奖惩机制,做到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确保每个层面、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信息宣传工作目标和相关措施,真正构成全员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局始终把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在我局是一把手工程,局长要求全局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信息与宣传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审计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局领导经常透过各种会议强调信息宣传的重要性,对上级发放的信息刊物做到每期必看,对各类审计宣传媒体做到每一天必看,并经常作出批示,要求办公室瞄准先进,确保全局信息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局主要负责同志还经常听取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汇报,不定期为信息人员出题目、理思路,并亲自把关、亲自修改。 二、加强队伍建设,构成整体合力 审计信息宣传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分析问题的潜力以及文字综合潜力,直接关系到审计宣传的质量。为此,我们抓住三个关键,切实加强审计信息宣传队伍建设,构成整体合力。 一是健全队伍。各县区局,市局各处室明确一名文字基础较好的同志担任信息宣传员,加强审计宣传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办公室信息宣传人员主动与县区局和市局处室挂钩联系。各县区局和市局处室有重要审计项目或活动,及时与信息宣传员联系,沟通状况,寻求宣传方面的支持和帮忙。信息宣传员主动与挂钩的单位、处室持续紧密联系,一方面注意发现、挖掘和采写审计中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及时修改、编发其报送的宣传稿件,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推荐,对基础比较薄弱的,经常带给帮忙和服务,促进审计宣传工作均衡发展。 二是抓好培训。今年,我局采用专门培训和以会代训相结合的方法,抓好信息宣传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宣传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潜力。安排信息宣传员参加市里组织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定期召开审计信息宣传工作会议,让审计人员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进步。举办兵教兵式的培训,由办公室信息员根据工作实际,准备制作审计信息写作的课件,深入各县区局,宣讲信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讲解信息写作的重点和思路,对报送的信息宣传稿件进行点评,基层审计局普遍反映良好。下半年,拟邀请省厅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1.曝光篇:光圈、快门速度、ISO这些是干嘛的,如何控制曝光参数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格式是F 1/ 2.8,F 1/8这样子。数字越小,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进光量的多少跟光圈数值的平方成反比,比如F4的进光量是F8的4倍。 因为在摄影中,每增加一档的曝光,进光量增加一倍,所以标准的光圈分档是: F1.4,F2,F2.8,F4,F5.6,F8,F11,F16 两两各相差一档,最左边是最大光圈 光圈除了影响进光量以外,还会影响景深。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也就是画面中清晰的部分就越浅,背景虚化就越厉害。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背景虚掉,主体清晰的照片,就是用大光圈拍摄的。 一般来说,拍人像、静物我们多用大光圈,获得突出主体的效果。而拍风景则用比较小的光圈,比如F8,从而让照片的各个部分都是清楚的。而且一般镜头在最大光圈数值的两倍

到三倍的位置达到最佳光圈,锐度最高,画面最清晰。比如18-55/3.5-5.6镜头一般在F8-F11左右拍出来是最清楚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光圈,浅景深。人物清楚,但建筑是虚的小光圈,全景深。人物建筑都清楚,而且因为接近最佳光圈,成像更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格式是1/2000s,1/50s,0.5s 这样子,第一个曝光时间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快门时间增加一倍,进光量也增加一倍,标准的快门分档是: 1/4000s,1/2000s,1/1000s,1/500s,1/250s,1/120s,1/60s,1/30s,1/15s,1/8s,1/4s,0.5s,1s,2s,4s,8s,15s,30s,60s 最左边是最小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间就越短。那么被摄主体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的运动就越少,同时拿相机的人的抖动也就越难被记录下来。摄影界有所谓的安全快门,就是说一般只要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值画面就不会糊。这个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数,比如d5100上镜头焦距调到35mm,等效焦距52mm,那么安全快门的值就是1/50s,比这个值再高,比如1/30s,就很容易会糊掉了。如果相机或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还可以再降2-5档不等。比如55-200VR镜头的防抖差不多是4

新手必知给领导拍照技巧集锦

1、最好不用闪光灯,如果一定要用,请记得带套,别误会,遮光套,这样,光线就不会直接打在领导的眼睛上。 2、注意会议背景板、演讲嘉宾的一致性,不然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别人不知道是哪里照的。 3、大型会场,一定要用中长焦镜头,我一般是用55~250mm 佳能单反镜头,一般400 人会场,完全可以 。否则,每次领导讲话,你都要跑到最前面,恨不得趴到他脸上去照相,这是最愚蠢的,一是自己累,二是影响别人听讲。 4、拍照时,不要穿鲜艳的衣服,你不是会议的主角,你只是来拍照的。 5、给领导拍特写时,往往会议标题不能全部囊括进去,没有办法,特写的主角是领导,只要被背景拍进局部就可以了。 6、记得开会前进入会场,拿起相机调试一下,光线、角度、焦距,找到你拍照的最合适的位置,用闪光和现场光分别拍几张,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用闪光效果依然很好,那就不用。 7、如果是正式场合,如大领导来单位视察,本单位领导去下级单位视察,平级 单位之间的交流,不要用你的手机和数码卡片机跑到领导面前拍,一定要单反,相机尽量大,镜头尽量粗尽量长。 8、有的领导很喜欢上去低头念稿子,中间不抬头,这种情况最让人懊恼,所以,不是每个领导你都熟悉,所以,遇见陌生的领导上台演讲,一定要在其走向讲台的时候提高意识,在其做准备还没有开始低头念稿子的时候抓拍几张,否则,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9、现在用得都是数码相机,所以闲暇时一定要检查一下相机里有没有失败的照片,有的话,及时删除,否会耽误后期的图片处理效率,关键是这种照片万一流传出去,领导会恨死你的。 10、如果领导肥胖,满月脸,那就侧面45 度拍摄,面部的赘肉就不会那么多。 11、如果领导瘦,刀削脸,那就正面拍摄,如果还是侧面拍摄,那就显得下巴更尖了。 12、如果领导个子矮,甚至站在台上演讲你在下面只能看到演讲台上一堆鲜花,连他头顶都看不到,这种时候,甚至可以牺牲背景板、牺牲其他现场元素,跑到舞台侧面,一定要蹲下来,镜头水平高度一定要低于领导的眼神水平高度,这样拍出的效果才显得其高大威猛。 13、如果领导秃头,记得闪光灯不要打,一旦灯光在其秃头上闪烁反光,这张照片便成了你丑化领导的证据。

一个平面设计师的经验分享

一个平面设计师的分享 作为一个成熟的平面设计,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和敏捷的思维或创意.以下流程也必不可少: 1、提案。 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在给客户交稿时,至少会准备三种设计供他选择。 第一:100%自已喜欢的风格,把自我发挥到极至。 第二:50%自己喜欢,50%客户喜欢的风格,各让一半,互相妥协。 第三:0%自己喜欢,完全从客户的要求出发,放弃自己的风格。 有上述三种准备,交稿时,你往往过的会很从容。没有经验的新手,只给客户一个提案。 你很喜欢,客户不喜欢,观点不同谈不拢,怎么办?找第三者来评价,他通常会顺着客户的方向说,也否定你,这样,2比1,老板说你做的东西不好,打回去重做,当时间紧时,不好的就硬上了,但是老板并不高兴(用了不喜欢的东西),你也不高兴(虽然你用了我做的,但是你仍然不认可它。)双方都很痛苦。 2.坚持。 这个性格是做美编最不需要的特质,但你需要去努力争取,当你努力与客户,与老板沟通后。人家仍然不喜欢时,就应立刻放弃已有的创意,从头再来,坚持是没有用的,因为你不是奥美的名设计师,不是大师,你坚持是没有用的。 3.美工or设计师。 是做一个拼图的美工,还是一个美术设计师。两者差异很大,一个是工人,用手(体力劳动者),一个是智者,用脑创造(脑力劳动者)。 二流的美工只会堆效果,而好的设计师,通常只用最简单的手法。 4.一个有经验的美编,在接活时,通常要问几个问题。 第一:做什么用(海报,易拉宝,书籍) 第二:以什么为主题,要突出什么重点,更多了解产品信息(什么年龄的人消费,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以什么为传播媒介) 第三:要明确,客户可以提供什么资料(比如logo,等必要因素),要明确要自己额外找哪些素材,可以适合产品的背景。 第三:什么交稿(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做之前的准备工作,比上机动手要重要很多,就像走错了方向,走的再远也是白费。

经验交流材料格式

经验交流材料格式经验交流材料格式要求 一、经验交流材料统一采用A4纸; 二、在左上角标注“全国污水和垃圾处理经验交流会” 三、标题采用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居中; 四、地方(省或市)名称和时间(统一定为“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采用楷体四号字居中; 五、正文采用仿宋四号字两端对齐; 经验交流材料写作经验 无论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团民间组织,每年都要召开若干大大小小的会议,交流情况,交流经验,交流体会,促进工作,提高水平。对于领导者来说,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带一般,更是常用的一种领导方法,胸中有思路、手中有典型,往往被看作一个领导者称职和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各种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会议上,经验交流材料总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且大。 经验交流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完全应该写得活泼引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图解政策、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的经验交流材料常常成为开无效会的“帮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写作经验交流材料的人凭“经验”、套格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把活材料写死了。写活经验交流材料,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标准的套路,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笔者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整理和审阅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家常便饭,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发现“经验”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所以,很多人又把经验交流材料称作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1.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二是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三是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四是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短视频拍摄宝典——新手入门必读

短视频拍摄宝典——新手入门必读 刚开始拍小视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此类烦恼: 为什么别人拍出来都画面美好,我拍出来却一言难尽? 为什么别人在镜头面前如鱼得水,我对着镜头却一脸尴尬? 为什么别人的声音清晰动听,我的却忽大忽小、模糊不清? 问题1:为什么别人拍出来都画面美好,我拍出来却一言难尽? 锦囊:「台灯」+「角度」 拍出来不好看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光」不对,二是「角度」问题。我们邀请了一位热心志愿者参与了对比拍摄。下面是一组「光效」对比图,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效果的差异。

我们建议在没有专业灯光设备的情况下,准备一盏台灯,上图中的光就是用普通家用台灯打出来的。灯摆在人物的斜前方,位置关系如下图: 注意,给面部补光时,建议使用「白色灯光」。白天阳光充足时,只要充分利用好「太阳光」即可,建议让阳光从「45度」角洒在脸上。接着解决「角度」问题,先看看几个反面教材:

正确的操作是平拍或略俯拍,并适当露出背景。 问题2:声音不清晰、忽大忽小声、还会「喷麦」怎么办?锦囊:用「耳麦」搞定声音

声音质量取决于录音环境、收音设备、以及人物和收音设备的距离。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方进行录音。以iPhone为例,iPhone自带的耳麦收音效果稳定清晰,可直接使用。 注意,在使用时不要用手直接触碰耳麦的收声处,正确的操作是,用回形针把耳麦固定,藏在衣领附近,并尽量靠近嘴部位置。 除了iPhone耳麦外,我们也建议知友们使用专业录音设备进行录音,从而保证声音的质量,让视频的观看体验更加良好。 问题3:如何做到面对镜头不尬? 锦囊1:把手机想像成一个人,和「他」说话,而不是在拍摄; 锦囊2:正式拍摄前,先对着镜子预演一遍; 锦囊3:眼神要盯着镜头,是镜头,而非手机。

新手必知给领导拍照技巧集锦

新手必知给领导拍照技 巧集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1、最好不用闪光灯,如果一定要用,请记得带套,别误会,遮光套,这样,光线就不会直接打在领导的眼睛上。 2、注意会议背景板、演讲嘉宾的一致性,不然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别人不知道是哪里照的。 3、大型会场,一定要用中长焦镜头,我一般是用 55~250mm 佳能单反镜头,一般 400 人会场,完全可以 。否则,每次领导讲话,你都要跑到最前面,恨不得趴到他脸上去照相,这是最愚蠢的,一是自己累,二是影响别人听讲。 4、拍照时,不要穿鲜艳的衣服,你不是会议的主角,你只是来拍照的。 5、给领导拍特写时,往往会议标题不能全部囊括进去,没有办法,特写的主角是领导,只要被背景拍进局部就可以了。 6、记得开会前进入会场,拿起相机调试一下,光线、角度、焦距,找到你拍照的最合适的位置,用闪光和现场光分别拍几张,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用闪光效果依然很好,那就不用。 7、如果是正式场合,如大领导来单位视察,本单位领导去下级单位视察,平级 单位之间的交流,不要用你的手机和数码卡片机跑到领导面前拍,一定要单反,相机尽量大,镜头尽量粗尽量长。 8、有的领导很喜欢上去低头念稿子,中间不抬头,这种情况最让人懊恼,所以,不是每个领导你都熟悉,所以,遇见陌生的领导上台演讲,一定要在其走向讲台的时候提高意识,在其做准备还没有开始低头念稿子的时候抓拍几张,否则,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9、现在用得都是数码相机,所以闲暇时一定要检查一下相机里有没有失败的照片,有的话,及时删除,否会耽误后期的图片处理效率,关键是这种照片万一流传出去,领导会恨死你的。 10、如果领导肥胖,满月脸,那就侧面 45 度拍摄,面部的赘肉就不会那么多。 11、如果领导瘦,刀削脸,那就正面拍摄,如果还是侧面拍摄,那就显得下巴更尖了。 12、如果领导个子矮,甚至站在台上演讲你在下面只能看到演讲台上一堆鲜花,连他头顶都看不到,这种时候,甚至可以牺牲背景板、牺牲其他现场元素,跑到舞台侧面,一定要蹲下来,镜头水平高度一定要低于领导的眼神水平高度,这样拍出的效果才显得其高大威猛。 13、如果领导秃头,记得闪光灯不要打,一旦灯光在其秃头上闪烁反光,这张照片便成了你丑化领导的证据。

一个硬件工程师高手的设计经验分享(上)

推荐到论坛 一:成本节约 现象一:这些拉高/拉低的电阻用多大的阻值关系不大,就选个整数5K 吧 点评:市场上不存在5K 的阻值,最接近的是 4.99K(精度1%),其次是5.1K(精度5%),其成本分别比精度为20%的4.7K 高4倍和2 倍。20%精度的电阻阻值只有1、1.5、2.2、3.3、4.7、6.8几个类别(含10的整数倍);类似地,20%精度的电容也只有以上几种值,如果选了其它的值就必须使用更高的精度,成本就翻了几倍,却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现象二:面板上的指示灯选什么颜色呢?我觉得蓝色比较特别,就选它吧 点评:其它红绿黄橙等颜色的不管大小(5MM 以下)封装如何,都已成熟了几十年,价格一般都在5毛钱以下,而蓝色却是近三四年才发明的东西,技术成熟度和供货稳定度都较差,价格却要贵四五倍。目前蓝色指示灯只用在不能用其它颜色替代的场合,如显示视频信号等。 现象三:这点逻辑用74XX 的门电路搭也行,但太土,还是用CPLD吧,显得高档多了 点评:74XX的门电路只几毛钱,而CPLD至少也得几十块,(GAL/PAL虽然只几块钱,但公司不推荐使用)。成本提高了N 倍不说,还给生产、文档等工作增添数倍的工作。现象四:我们的系统要求这么高,包括MEM、CPU、FPGA等所有的芯片都要选最快的 点评:在一个高速系统中并不是每一部分都工作在高速状态,而器件速度每提高一个等级,价格差不多要翻倍,另外还给信号完整性问题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现象五:这板子的PCB 设计要求不高,就用细一点的线,自动布吧 点评:自动布线必然要占用更大的PCB 面积,同时产生比手动布线多好多倍的过孔,在批量很大的产品中,PCB 厂家降价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商务因素外,就是线宽和过孔数量,它们分别影响到PCB 的成品率和钻头的消耗数量,节约了供应商的成本,也就给降价找到了 理由。 现象六:程序只要稳定就可以了,代码长一点,效率低一点不是关键 点评:CPU 的速度和存储器的空间都是用钱买来的,如果写代码时多花几天时间提高一下程序效率,那么从降低CPU 主频和减少存储器容量所节约的成本绝对是划算的。CPLD/FPGA设计也类似。 二:低功耗设计 现象一:我们这系统是220V供电,就不用在乎功耗问题了 点评:低功耗设计并不仅仅是为了省电,更多的好处在于降低了电源模块及散热系统的成本、

典型经验交流材料格式(精选多篇)

典型经验交流材料格式(精选多篇) 班主任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孙宪云 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我从95年9月开始工作以来,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一开始我感觉非常新鲜、有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感到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同时是很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没有遗憾的、是充实的、完美的老师。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和家长沟通,开家长会等等,

真的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深知自己面临的工作的繁杂,但我更清楚肩负的责任。就因为心中有对他们如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爱,再累,我总能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愉快。也是在对孩子们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对工作着并快乐着有了深深的体会。我总结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感悟颇深,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一、班主任工作,从爱做起 我班有个学生叫吕睿。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 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

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 1876年6月15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拍照火轮车》的 广告,是中国早期采访摄影的一个先例,拍摄地点不再是照相馆, 而是新闻现场。 20世纪初,中国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摄影图片。1906年3月29日,北京《京话日报》刊登了在?°南昌教案?±中被法国传教士杀 害的江召棠县令的照片。这是国内日报上刊登的第一张时事照片。 1907年创刊的《世界》画报,每期刊用100至200幅照片,介绍国 内外时事的新闻照片,是当时行销国内的唯一一种摄影画报。 五四运动中,报纸摄影附刊兴起。《时报图画周刊》(又称《图 画时报》),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创刊于1920年6月9日。 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央 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 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这一职 业大量出现则是在20年代末。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事业发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 从成立起,就比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 了一幅署名?°本报摄影部?±的照片,被看作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 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一些中国人民革命摄 影史上的杰作,如《战斗在古长城上》、《白洋淀的雁翎队》、 《晓行》等,都诞生在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造就了罗光达、石少

华、沙飞、吴印咸等一批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史上的著名新闻摄 影工作者。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1952年划归新华社。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出现导演、摆布及弄假?±之风,认为摄影是宣传,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摄影是艺术,必须讲究美感。 1957年提出摄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口号。文化大革命期间演 化为事实为政治服务、主题先行、不受真人真事限制和利用一切手 段塑造英雄形象等背离新闻摄影基本原则的理论。这一时期出现了 大量的假照片和假报道。 四五运动中的摄影及其意义。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新闻摄影改革进程 1983年10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同年在天津举行第一届 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中国新闻摄影工作和理论研究由此进入到 新闻摄影改革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开展了每年一次的优秀新闻 照片评选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 1985年,首次在新闻照片评选会上设立总编辑慧眼奖,表彰重 视新闻照片的运用、重视培养摄影记者的报纸总编辑。此后还设立 了总编辑新闻摄影奖,鼓励其亲自进行摄影采访活动。 198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经过近5年的筹备,于2005年3月举行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IPPC),目前已主办两届。 新闻摄影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1)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 (2)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 (3)新闻摄影实践的探索与突破;

摄影初学者注意事项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我的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这也许是对我照相的真实写照吧。 应该说我还算“聪明”,相机到手没几天我就会摆弄了,看来照相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这些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新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材料

(新安全生产)安全经验分享材料

擅自上机操作伤害自己 一、事故经过 2000年11月28日,河南省某化肥厂机修车间,1号Z35摇臂钻床因全厂设备检修,加工备件较多,工作量大,人员又少,工段长派女青工宋某到钻床协助主操作工干活,往长3m直径75x 3.5不锈钢管上钻直径50的圆孔。28日10时许,宋某在主操师傅上厕所的情况下,独自开床,并由手动进刀改用自动进刀,钢管是半圆弧形,切削角矩力大,产生反向上冲力,由于工具夹(虎钳)紧固钢管不牢,当孔钻到2/3时,钢管迅速向上移动而脱离虎钳,造成钻头和钢管一起作360度高速转动,钢管先将现场一长靠背椅打翻,再打击宋某臀部并使其跌倒,宋某头部被撞伤破裂出血,缝合5针,骨盆严重损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厂领导高度重视,对事故责任者送医院进行治疗,厂安委会组织安环处、劳资处、机修车间,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查看,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清事故责任、原因。 (1)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宋某违反了原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第八项“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擅自动用”的规定。因为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职工,都要使用设备和工具作为劳动的手段,设备、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和环境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分管或不在自己分管时间内,可能对设备性能变化不清楚,擅自动用极易导致事故。 (2)宋某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缺乏钻床工作经验,对钻床安全操作规程不熟:①“应用手动进刀,不该改用自动进刀”;②工件与钢管紧固螺栓方位不对,工件未将钢管夹紧;③宋某工作中安全观念淡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三、事故防范措施 (1)本着对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厂安委会和机修车间及时组织职工,进行事故案例现场教育。 (2)钻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能安全培训,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通过安全考试,持有特种工《安全作业证》才能上机操作。 (3)工件与工具夹应用扳手或专用工具紧固牢,严格按照钻床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切莫只对表面操作程序简单了解就上机操作。 (4)工段长在派人更换岗位工种时,首先交代本岗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特别是参加工作较短的青工。

(完整版)摄影入门知识大全(初学者必看),推荐文档

常言道: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虽然我觉得尽量从实际问题说起,尽量不要说的很专业,但有几个词却是谈到摄影无法避开的词,它们是:光圈,快门,曝光,焦距, ISO,景深。 一、ISO与图片质量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的哦。

摄影技巧之初学入门篇-轻松掌握单反入门技巧

除了平时的拍照以外,更多的人想拍出与众不同,更有意境的照片效果。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摄影知识之后,我们想拍出出色的照片将不会被相机自动设置的参数所局限,相机将真正的成为我们要表达的情感记录工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加入了全手动功能,单反也日益的普及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的网友不愿意只满足于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全自动操作【AUTO】 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所处的光亮环境,自动来设置相机各种参数来获得最佳的曝光度和效果,这点对于刚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相机用户只需要把对焦点(或多对焦点的其中一点)对准被摄物体,半按下快门按钮,当听到合焦声(一般为清脆的嘀嘀声)或者在取景器上看见合焦提示成功后,完全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摄。 图为:采用全自动模式拍摄 采用全自动拍摄模式时在昏暗情况下有可能相机会自动弹起闪光灯来进行补光。因为成像的好坏是由相机通过计算来得到的。我们就不过多的进行说明了。此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光亮充足下的拍摄需求。 程序自动曝光【P】 相机采用自动设置快门和光圈的参数,称为程序自动曝光。自动曝光在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来进行操作,相机使用者可以自己限定ISO值、白平衡、测光模式等等参数,当我们想在昏暗环境下拍摄低ISO值来保证画面质量,但对摄影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P档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拍摄自由。但这仅仅是往中端摄影爱好者过度的一个阶段,想要拍出独具匠心、自己所想要的影像。我们还得继续往深处钻研

采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拍摄 相信看完以上两档入门级拍摄讲解以后,各位完全可以总结为两条:全自动操作模式只需要我们把对焦点对在被摄物体上即可(有些机型甚至连这步都省了)。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则需要我们把规定的参数(如:ISO感光度、白平衡、测光模式、驱动模式等等)设置成想要的数值,光圈、快门方面则完全由相机自身来控制。 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使用全自动模式是,相机会自动设置对焦模式、驱动模式、内置闪光灯、感光度等等,当使用程序时,相机只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数值,其它参数消费者可以自行更改。 光圈优先【A】 当我们对以上两种模式,或者说是对程序自动曝光【P】了解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往更加专业的拍摄方向发展了。 光圈优先是大多数影友们用的最多的一种拍摄模式。首先,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的就是景深的深浅,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严重;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22),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请看我们下面的对比图效果。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经验分享

甲方设计部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在2007 年至2010 年大概三年的时间里,本人曾作为建设方设计部工程师参与完成了某大型综合项目暖通专业的图纸改造设计,该项目为面积将近60 万平方米的综合体项目,单体项目包括有酒店、商业、写字楼、高档公寓等。个人从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与体会,愿能给专业同仁们提供点参考借鉴。 我想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首先是从工程技术角度出发谈谈作为甲方设计部工程师的一些主要工作思路和经验总结;其次是谈谈有关在工作中如何与公司内部关联部门之间以及各外部合作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的一点体会;再有是列举几项在工作中实际协调解决的技术问题案例;最后是对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一、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工作思路及经验总结相信大家都能认同,一个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能否顺利的开展,从各相关单位的重要性层面上来讲,建设方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处于核心地位。只有甲方的工作顺利展开了,才可能使得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商等各单位灵活运转起来。而对于建设方而言,工程图纸的设计又可以讲是处于龙头的地位。如何协调好设计院、咨询公司等相关单位按进度,保质保量地完成图纸设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工程各专业技术特点的不同,在工作思路上也应有所区别,对于我所从事的暖通、给排水专业,如何能把控好图纸质量,我在工作中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主抓各专业系统的选择与设计,保证大方向性上的合理、准确和完整;第二是关注大家通常容易忽视的一些技术细节,去除通病,保证项目在使用上的合理性、舒适性。 1、主抓各专业系统的合理选择与设计本专业所涉及的系统较多,其中主要包括有通风系统(消防风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采暖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冷、热水)、污废水排水系统(重力、有压)、雨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中水系统、室内燃气系统、热力系统、乃至小市政等等。对于图纸设计质量的把控,由于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在工作中主要是关注各专业系统的合理选择,以及对设计重点、难点等关键环节的把握。 对于本专业内涉及到的所有系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应有所区别对待。譬如像消防水、消防风系统,主要是消防安全功能性的保障,在设计院完成详细图纸设计前,方案设计都应是已通过相关消防部门审批的,只要是比较常规的系统设计,通常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另外,譬如给排水专业中的给水系统,技术含量相对不是很高,且如后期出现改动,其机动灵活性强,出现问题的概率也比较小。类似的专业系统,在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不必要投入太大精力。个人认为常规项目中比较需要关注的重点是空调系

经验交流材料

班主任教育案例3 付博来自依兰第一中学,在班级中,他的形象很典型:个子很矮,中考成绩较差,但他头脑聪明,思维活跃,为人随和,个性活泼开朗,与同学关系融洽,能虚心听取师长教诲,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他是我班班长,生活中的他,无忧无虑。遇到老师大老远就大声喊老师好;喜欢表现,常常当着老师的面做好事的;但经常犯些小错误,虚心接受批评,坚决不改的,是他;学习不认真,利用各种时间玩手机,开小差,在校表现不太好时候,被家长知道,得知家长伤心难过,自己内疚得哭出来的,具备了青春期男孩的许多心理特征,让你觉得可气又可爱,孩子气太重,又让你觉得他老是长不大。 付博身上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班级多数男生的共同问题。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届的学生,男女比率明显失调,学生素质本就参差不齐,在班级的管理中,占总数三分之二的男生,却比女生需要多花至少两倍以上的精力。班级较活跃的男生中,就有五六个自学习风气较差,进入高中以后,还保留了原来的许多坏习惯,他们人数不多,但每个人的活动能力、影响能力都是很强的,破坏性极大。从入学一直到高一年即将结束,尽管花了大量的精力在教育这些男生上面,也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状态,但,仍觉得很烦,任重而道远。 结合班级学生特色及个人特点,在对他的教育中,我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不厌其烦地利用各种时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班级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们知道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不同,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用群体的力量来约束、督促、带动后进生。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对问题突出学生的跟踪和个别谈话教育,督促其认识错误,改正不足。李博顽皮贪玩,我在肯定其优点的基础上,帮助他一一找出毛病,要求他应遵守纪律,改正错误,端正学习态度。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又热情地关心他,在各种集体活动及日常表现中注意、发现、捕捉他的长处或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或表扬,激励他自尊心和自信心,上课时注意他是否认真听讲,课后和他多接触、多交流,建立师生感情。这样他愿意接近老师,也能听老师的话,在各方面都有所改善。 其次,家长与学校配合,督促自我控制,改进不良习惯。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常表现为行为习惯不良,或者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部分后进生两者兼而有之。观察中发现,一部分后进生之所以无法养成好习惯,是因为他们比较缺少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这种时候,教师和家长就应该做他们生活学习的指导者、价值的引导者、行为习惯养成的督促者。一次周末,我马上就去他家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和学校不提倡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要求,与他们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家长当场表明会配合老师的工作,尽力督促孩子,要求他在学习时间禁止使用手机。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中,常常会有挫折感,常常感慨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也常常为学生行为的反复而头痛。

新手摄影入门 拍摄时怎样取景和构图

新手摄影入门拍摄时怎样取景和构图 新手摄影入门拍摄时怎样取景和构图 取景就是选择恰当的拍摄范围,使景物合理地安排在一张有限的画面上,使拍出来的照片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取景实际上也就是构图。 取景(或构图)要注意以下四点: 1.构图要突出主题 -这就是说,一张照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内容。取景不能过于杂乱,画面要简洁,主次分明,而且对主题的位置、方向,在画面上要作合理安排。一张照片的主题,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两线交叉点上的四个黑点位置上。 2.注意画面上的平衡性 -照片画面不可一头重、一头轻;不要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多、一边少.应当在人们视觉上相对平衡.在拍摄天上飞鸟,地面的羊群,海面的浪花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使照片给人们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3.要注意画面的稳定性 -我们必须给画面下一个稳定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取景时必须将水平线、地平线等安排在水平位置,面对于地面垂直的物体,如建筑物、电线杆等,应该使它们垂直于照片底边,否则照片就会不稳定,这是值得注意的。在注意表现各种物体稳定性的同时,也要避免给人以不活泼、沉闷、呆板的感觉。 4.直拍还是横拍 -如果你要反映画面的宽度和辽阔感,或拍摄对象的水平线条多于垂直的线条,例如水面、田野、街道等,最好拍横的.如果要强调高度感,或拍摄对象的垂直线条多于水平线,例如:塔、高大建筑物、高山等那么最好拍直的.总之,—表现高大,使用竖的取景,这样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有时我们把镜头仰起,更能表现高大物的高峻.表现宽广,取景时尽可能使用横拍,这样可使横线条的景物向两方延伸,更表现它宽广的特点. 逆光拍摄是摄影用光中的一种手段。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如果我们能将逆光摄影的手段运用得当,对增强摄影创作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逆光的场景下,人物的发丝会更明显、更漂亮,身体的边缘线也会呈现出来,整个人物会变的更立体。这也就是在摄影领域中,许多人喜欢逆光进行拍摄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我们再针对逆光的拍摄,做一整理及说明 以拍摄人像为例,太阳(或光线)在人像的后方,整个场景的光线分布,人像的脸部、正面,会呈现相对较暗的情况,这便是所谓的「逆光拍摄」。 大部份的相机会预设以全部的取景画面做为测光的依据,由于逆光环境,人像的后方光线已相对较强,在平均计算之后,相机便会认为人像的正面之阴暗情

自考新闻摄影课后习题整理【2009版教材】

自考新闻摄影课后习题整理【2009版教材】第一编基本史论 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史 1、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代品 (1)暗箱和感觉材料——这是摄影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2)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 《窗外景色》 (3)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 《工作室一角》《巴黎寺院街》 (4)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法”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2、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1)胶卷和小型相机的发明——柯达公司 (2)135相机的问世——巴纳克研制 (3)印刷技术的进步 霍要发明“照相铜板术” (4)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1902 (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 总之,技术提供客观物质条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类的创造精神。 3、中国新闻摄影的产生 (1)明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中西交流中掌握了制作透镜和暗箱的基本方法。 1844年邹伯奇完成《格术补》《中国之器记》并制我国第一台照相机 (2)鸦片战争叩开国门,之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经营照相馆。欧美摄影机在与中国人民的接触过程中起到了介绍摄影知识,输入新工艺和传播摄影技术的作用。 (3)19世纪下半叶,摄影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大中城市普遍开设照相馆,并有了一批中国自己的业余爱好者。 (4)19世纪末,纪实摄影在中国出现 总之,摄影术是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中国人民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出现的。它决定了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

4、与外国新闻摄影相比,中国新闻摄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摄影事业。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1、简述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对电影纪录片的贡献及其创作理念的区别 (1)1922美国弗拉哈迪拍摄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表现了对真人真事的尊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行将消失的文明的缅怀。(2)与他同期的苏联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作品有《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是“真理电影”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3)弗拉哈迪的学生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电影纪录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独立的电影形态,所以被称为“纪录片之父”。并在他的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区别和联系 (1)纪录片中的两种流派,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的鲁什和美国的怀斯曼。 (2)前者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的真实。为了得到本质真实,创作者应积极参与到摄影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使命其本质真实显示出来。 (3)后者认为,创作者不能去影响被拍摄者,将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下到最低,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4)这两派虽创作方法与创作观念各不同,但都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与电视新闻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2、美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1)继1936年11月2日(电视诞生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开始电视广播,不久美国等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 (2)二战后,美国的电视事业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节目开始更多地介入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 (3)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CBS、NBC、ABC三大电视网垄断地位形成。并且越来越倾向于触及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4)1980年,特纳创办了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由海湾战争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