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3.地域分异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②分异规律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 、雪线与降水

非地带性:

4.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如何正确地理解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 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两方面的影响,但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的影响。 地带性因素通常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方向展开分布而按纬度方向递变的现象,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中学地理教材中提到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广义上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即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而非地带性通常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水分变化、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形成与地带性规律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提到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狭义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即指因大地构造、地势地貌分异引起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的非带状分布或分异的现象。 1、地带性分布规律 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三种分布规律,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以热量 ..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造成的。其分布规律是南北更替,东西延伸。该规律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明显。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以水分 ..为基础而产生的,主要是水分受离海远近的影响,从大陆沿海往内陆方向递减造成的。其分布规律是东西更替,南北延伸。该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表现最为明显。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原因是在山地不同的海拔高度其水热条件 ....不同而产生的,主要是因为高山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水汽量越少,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一般来说山体越高,垂直自然带越明显;高山的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越复杂。 2、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由于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水分变化、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地形起伏:地势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例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是因为安弟斯山脉阻隔西风深入,使山脉东侧降水少,从而形成了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2)海陆分布:纬度分布和陆地的大小往往会约束自然带的延伸,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例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因此就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的分布。 (3)水分条件的变化:在干旱地区,如新疆天山山麓地带,因为高山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发育了众多的绿洲,它们呈斑块状散布于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了与周围广大温带荒漠地带性现象截然不同的景观,这是由于受到高山冰雪融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局部水分变化会在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形成绿洲,而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也会造成自然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盐碱草地。 (4)洋流性质的影响: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范围到达60°N以北,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如在中低纬大陆西岸或东岸,因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附近形成沙漠。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地理 10.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的判读

10.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的判读 典图探究 典图展示 自主探究 图1 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并说明理由。 试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该山地位于四川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并说明理由。 试答:水分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主要为荒漠和草原。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图2 某山地南、北坡的植被垂直带谱 读图2,完成下列问题。 (3)该山地位于 (温带、热带、亚热带),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试答:亚热带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的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其对应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说明该山地地处地中海气候区,位于亚热带 (4)据图判断,该山地阴坡是 ,迎风坡是 。 试答:北坡 北坡 类题指导 1.通过山地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山地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山地带谱的数量判断山地所处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海拔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度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度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山地所在的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数目多于北坡,或南坡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脉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相同的海拔处,背风坡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比迎风坡高)。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 读“我国某山地典型植被带谱图”,回答下面两题。

(完整版)地域分异规律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影响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落区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A.整体性 B.联系性 C.开放 性 D.差异性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及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3-4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A.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常绿阔叶林、草甸灌丛

C.高寒荒漠、草甸灌丛、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 D.常绿阔叶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甸灌丛 4、导致甲、乙、丙植被更替的直接原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5-6题 5.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 地区,这种分布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6.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 ) 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 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 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 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7~10题。 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常绿硬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常绿硬叶林草原 C.雨林落叶阔叶林草原 D.雨林落叶阔叶林荒漠或半荒漠 8.甲、乙、丙景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影响图中5°S~30°S安第斯山垂直自然带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相对高度10.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导致100N-50S和300S-370S两段垂直自然带数量差异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洋流 B.地形洋流 C.纬度海陆分布 D.纬度相对高度读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最适合图的图名

最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1 2 一、主干知识解析: 3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 作用的结果。 4 5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6 7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8 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 9 10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11 1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

13 常绿硬叶林带、 14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苔原15 带、 16 冰原气候----冰原带 17 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 18 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19 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20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21 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22 干高原等)。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 23 24 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25 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 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 26 27 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8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29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 30 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1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上海高中地理一模简答题汇编专题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2018.崇明.一模)欧洲西部是个风光怡人,社会经济发达,而且经常创造奇迹的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主要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南部最雄伟的山脉。 材料二:2017年10月10日凌晨,世界杯足球史上的又一个奇迹诞生了,那就是人口仅有33万的去年欧洲杯大黑马冰岛,历史上第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冰岛也是史上人口最少的世界杯参赛国。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 材料三: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上表为两城市主要月份降水量(单位:mm)分布表 22.阿尔卑斯山脉山脉南北山麓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分析该山脉南坡雪线分布高度夏季高冬季低的原因。(6分) 答案: 22.南麓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北麓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南坡雪线夏季高是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南坡处于中纬 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雪线低(2分) (2018.奉贤.一模)读欧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和丁山脉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23.欧洲各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写出图中甲地所处的自然带,由甲地到丙地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24.如右图所示,比较丁山脉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和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 答案: 2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纬度地带性热量(3分) 24.雪线北高南低,自然带南高北低(2分)南坡是迎风坡多地形雨,北坡是背属坡,降水少(2分) (2018.松江.一模)(一)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读图回答问题。(20分)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23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考母题再现】 【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10、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答案】9、C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每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 10、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差异及主要原因,读图分析能力。 【难点中心】学生在熟悉陆地自然带的分类及特征,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海拔高度有较多了解。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推断海拔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浪费时间,提高效率。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是水分为基础。

【考点难点突破】 【知识链节】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赤道两极 热量带:赤道两极 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 土壤:赤道两极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 降水量:沿海内陆 植被:沿海内陆 土壤:沿海内陆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 ①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b.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c.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b.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热身训练】

高中地理新高考第17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17讲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7版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 例,分析自然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 等级考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 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 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与世界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带,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易误辨析]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是一一对应关系吗? 提示不一定。同一种气候类型可能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可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同一个自然带可能发育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发育在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热量太阳辐射 低纬度和高纬度 地区及中纬度一 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经度 地带性)规律 水分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 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水热状况地形 低纬度、海拔较 高的山地 特别提醒自然带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由于不同自然区域间的水热条件具有过渡性特征,自然带之间也相应地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易误辨析] 2.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 提示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三、非地带性现象 1.非地带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使地带 性分异规律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具体表现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大陆西岸3°S~ 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 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 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 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 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 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 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 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 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 洋,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 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 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真题研析 【例1】(2019·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新人教必修

考点10 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 一、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 (1)形成基础:热量、水分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 (2)分异特点: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4) 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5)影响山地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一般来说: ①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③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④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特别提示地方性分异现象 (1)概念: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称为地方性分异现象。 (2)地方性分异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①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②地形起伏: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差异。③洋流:受寒(暖)流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向低(高)纬延伸。④局部自然地理要素的异常:a.水分:荒漠中因水分异常而出现的斑状分布的绿洲。b.土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华北平原的黄土。c.地热:极圈附近的冰岛本应是苔原而分布的却是草甸。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B.南岭 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一、主干知识解析: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 苔原带、 冰原气候--- 冰原带 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 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 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亚寒 带针叶林带(中高纬) ⑤--------------------------------- 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气候 (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 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 更替,东西方向沿伸。如: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②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 带性),在中纬度表现明显,自然带东西 更替,南北方向沿伸。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沿海内---------------- 陆沿海)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也叫垂直地带性),在中低纬的高山表现明显。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类 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坡向等因素有关。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 分布的自然带相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该地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第12讲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讲解学习

第12讲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 、雪线与降水 非地带性:

4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读图14,回答1-2题。 1.图12中从②到①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2.影响图12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变化为基础 B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C .海拔高度的变化 D .水分变化为基础 3.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 .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 .陆地面积增加 C .海平面上升,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D .臭氧层“空洞”扩大 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度近5000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据此完成39~40题。 4.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5.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影响是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B. 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C.改变冰川生态环境 D. 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6.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7.气候的变化会导致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A .差异性 B .区域性 C .整体性 D .单一性 读图5“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9~18题。 9.自然景观A-B-C 的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10. 兰州城市形态呈东西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运输的需要 B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C .矿产资源的分布 D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11. 民勤周边沙漠广布,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气候变暖 B .水土流失 C .旱涝灾害 D .土地荒漠化 12.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措施是 A .放弃全部耕地 B .加强灌溉 C .开发能源 D .恢复自然植被 13.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 .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 .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朝阳模拟 读图11“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18~20题。 图11 14.图11中①-②-③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图14 图5 100° 110° 120°

第12讲 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地理环境差异性 1.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大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小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3.地域分异 ①结果:陆地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热量、水分组合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整体性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 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举例 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②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 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 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 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 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 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 (天山、昆仑山冰 雪融水和地下 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 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4.自然带的特点 (注意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异同,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象,孔雀 砖红壤性 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内陆)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 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袋鼠,单峰 驼 荒漠土 N S 基带 S N 基带 迎风坡 迎风坡

上海地理等级考--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高考真题)

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 律(垂直地带性)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 分异规律(经度地带 性) 定义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 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 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 替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 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 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随着海拔的变化,山脉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 况差异很大 影响因素主导 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 而变化 重要 因素 水分热量 成因 总结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 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 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 变化为基础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 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 变化 分布特征延伸 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大致沿等高线方向 更替 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 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 向) 从山麓到山顶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 典型案例非洲沿20°E经线自赤 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 化;从赤道向南北分别 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 原带→热带荒漠带→亚 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 的变化:大陆东西两岸 从沿海向内陆分别是 森林带→草原带→荒 漠带 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 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 罗山的垂直自然带 简单图式 空间规模和尺度尺度最大(全球性)的分 异规律 尺度次于纬度地带性尺度次于经度地带性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 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 漠带(南)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 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 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热带稀树草原带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 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 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 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 丰富 温带荒漠带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知识讲解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一、主干知识解析: 1.陆地自然带的存在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体现,其形成是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然带的形成,如下思维简图: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图,如下图: ①一种气候类型形成一种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苔原气候----苔原带、 冰原气候----冰原带

②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其外侧是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又叫萨瓦纳带; ③气候相同但因地势高低和降水量的不同而不同。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但地势低、降水多的地区为热带雨林带(如:恒河平原、印度半岛西海岸等);地势高、降水少的地区为热带草原带(如:德干高原等)。 ④同一气候类型对多种自然带, 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亚寒带针叶林带(中高纬) ⑤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和温带海洋气候(大陆西岸),对应的是同一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⑥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东西方向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 ⑦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如下结构图: 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地区差异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自然带南北更替,东西方向沿伸。如:

上海地理等级考 模块一 地域分异规律(基础知识+高考真题)

模块一地域分异规律

2.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带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

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2014(十九)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在地里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47.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 48.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4分) 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为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49.以C地所在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分) C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2013(二十二)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和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或各最终结果中所表现出的空间组合规律。 (一)纬度地带性规律 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下列自然景观地带: 1.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北纬49°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寒冷区,多年冻土层分布广泛。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耐寒的兴安落叶松,群落外貌是冬季落叶,结构简单。此外,有小片的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经采伐后,大部分为桦木、山杨等阔叶树次生林代替。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是漂灰土,凋落物灰分中硅的含量丰富而盐基较贫乏,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与小兴安岭。这里距海较近,气候湿润,分布着以海洋性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例如红松,阔叶树种有枫桦、紫椴、槭、水曲柳、花曲柳等。原始林经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如果再经破坏则成为杂木林,在山麓南坡尚有蒙古栎纯林。暗棕壤是针阔叶混交林下的地带性土壤,凋落物盐基较多,土壤溶液呈弱酸性至中性反应,肥力较高。 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景观地带。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华北的山地丘陵地。这里夏热多雨,冬季干冷,阔叶林冬季落叶,故又称夏绿林带。其建群种主要是由包括辽东栎、槲栎、栓皮栎、麻栎等各种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树组成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此外,还有温性针叶林,例如赤松、油松等。棕壤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适于发展暖温带果木林。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地区,依植被、土壤的分布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景观地带: ①北亚热带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地带。分布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以含有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麻栎、栓皮栎、白栎等)为主;针叶树以马尾松林为主。在现状植被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黄棕壤的性质具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呈微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 ②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是亚热带的典型部分。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及云贵高原东部等地。植被由常绿青冈、栲、吉栎和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种为主组成,叶面多革质、光滑发亮亦称"照叶林"。针叶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杉树、柏树等。毛竹林分布也很广。地带性红壤分布范围较广,东部约自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地区,多发育在较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粘土层上。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多云雾,干湿季节不明显的地方,以贵州高原分布最广。本地带适宜发展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 ③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景观地带。分布于滇、粤、桂三省区南部,闽东南及台湾中南部。天然植被为偏湿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上层以樟科、壳斗科为主,中下层种类繁多,以大戟科和芸香科最多,并有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赤红壤兼有砖红壤与红壤特点。 5.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景观地带。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西至西藏南部的亚东附近,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本带的典型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

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2【分异规律、自然带】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分异规律、自然带) 1.北京郊区花岗岩山地的植被茂盛、高大;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稀少、矮小。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冰岛的热泉附近常分布着草甸,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3.瓦卡奇纳是坐落于秘鲁西南部沙漠深处的“南美洲最美”绿洲,它的存在体现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4.(2016年4月浙江学考)华北某一山区,在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在花岗岩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这反映的是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5年1月浙江学考)读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坡蝶类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山蝶类优势种群的分布特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6.该山西侧山麓地带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 量 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 C.有限性D.脆弱性 (2017年3月绍兴高三模拟)《中国诗词大会》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完成第7题。 7.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①③ B.①④C.②④ D.③④ (2016年6月温州高二期末)下图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该图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异性规律,主要是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 C.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D.纬度地带性和地方性 9.图中砖红壤对应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