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2015-04-09 19:49:09)

转载▼

标签:

分类:家乡文化

家乡

石塘

温岭

文化

大奏鼓

扛台阁

扛台阁作为温岭石塘箬山一代祖籍闽南渔民的庆丰收习俗,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扛台阁时,总是由一个村发起,其他村要将本村的抬阁扛到该村,待全部到齐后,再按照发起、响应的先后顺序启程游街串巷,待每条街每条巷巡游完毕才结束。如此持续十多天,一般要连续扛三年。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男子用竹棍扛起,渔村的艺人用彩灯、彩带、鲜花等把台阁装扮得花轿似得,十分艳丽。如今的台阁用上了节日灯。为了节省人力在台阁下安装滑轮,有人戏称是“推台阁”了。但是,石塘居民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低低,颇为难行,很多时候还得人扛。但扛台阁的人,虽然满身是汗,却不显倦怠,相反,他们精神抖擞,在哨声指挥下,在激越的鼓锣声中,走过一村又一村。

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志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箬山扛台阁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曾一度中止。“文革”结束后恢复。恢复后的扛台阁重新焕发光彩,成为石塘渔民元宵庆典的主题曲,每年活动都搞的轰轰烈烈,观看者人山人海,在周边县市区有较大的影响力。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

是二月初。渔民们点起火盆,扛起台阁,为的是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尤其是出海捕鱼能有个好收成。

大奏鼓

大奏鼓是石塘渔村的传统舞蹈,据说是从福建民间传入的,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每年岁末,为祈愿丰收和平安,渔民们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为健壮男子,八九人、十几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装,头戴橄榄形的黑蓝色羊角帽,耳挂“黄金”大耳环,上穿桔黄色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大口裤,衣裤边角和前襟镶嵌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被海风吹得绛红的脸涂得雪白,而颧颊上却极富想像地画了一个红圈,粗大的脚板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忸忸怩怩的活像戏曲中的媒婆。起舞时,那些“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随着那男人调动大奏鼓的节奏,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

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时而是生命的细语;时而是灵魂的呐喊,强烈地展示着渔民内在情感的冲动及征服大海自信。《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称《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舞蹈,是中国渔村第一舞。

男扮女装:大奏鼓的前世今生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一位名叫陈其胜的年轻人在20年前赋予了它这个响亮的名字。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规模开展的民间音乐舞蹈搜集中,经他的挖掘整理并加以改编,大奏鼓从此开始为世人所知。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作为中国大陆阳光最早照到的地方,眼下的浙江石塘、箬山一带,每天凌晨都有早起看日出的年轻人。那一轮巨大的太阳在脱离海平面时,海水由蓝色迅速变成金黄——这两种颜色正是舞者衣着的颜色。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色油彩。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我们可以相信,这种释放情感的方式源自茹毛饮血的先民,其粗犷豪放的身影足以使虚情假意的现代文明退远为背景。

七月七小人节

这里的小人不是我们道德意义上的“君子”“小人”的“小人”,这里的“小人”是温岭的方言直译意为小孩子。闽南籍石塘人的祖先信奉妈祖女神,这农历七月七的小人节就是崇拜妈祖而在石塘风俗中留下的痕迹,至今已绵延了300多年。在七月七这一天,石塘当地的居民照例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准备彩亭、彩轿,男孩扎亭,女孩扎轿,彩亭均为二至三层,由当地民间纸扎艺人用竹条、彩纸、泥巴扎制而成,彩亭上还分层装饰了各式绢人,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

孩了年满16岁时,就要有一个手拿雨伞的小纸人的“满金亭”,喻示这孩了从此长大成人。孩子的母亲、奶奶为其举行成人仪式,在桌子上摆放彩亭以及各式时令水果、老酒等供奉妈祖或七仙女,祷祝后彩亭焚烧,然后放鞭炮庆祝。

七月七小人节不仅是孩子们的“儿童节”,同样还是大人们的“美食节”,以前过小人节时,亲朋好友就籍此欢聚一堂,分享孩子们的快乐,这时当然少不了美酒佳肴。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与变革

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与变革 作者:杨进勇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9期 【摘要】文化馆是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创新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应用价值。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趋势;变革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文化发展的新形势,需要完成全新的时代任务,通过对文化馆管理体系的创新,全面提高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以此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文化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面对网络时代的来临,文化馆的管理形式和服务形式要向着数字化、网络化靠拢,并且已经列入国家级文化建设评估标准中。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馆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文化馆的变革与发展,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它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它的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发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发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此外,在文化馆建设过程中,逐步摆脱传统的发展路径,逐步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采用数字化的发展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馆的利用效益。现阶段,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快速发展,文化馆的信息作用以及信息价值得到了充分全面的体现。依托于数字化的建设路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文化馆的受众群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馆的发展质量,同时还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的创新与发展。

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介绍的精选作文

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介绍的精选作文 【第1篇:我家乡的民俗文化】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 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精选作文我家乡的民俗文化精选作文。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不管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 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第2篇: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民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搜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命,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幽默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数字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数字化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实用性不强。网站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非常深的艺术,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性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有些网站没有把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检索功能不全,群众难以搜索到有效的信息;有些网站虽然设有导航条,但有时存在打不开网页链接的问题,同样不便群众获取资源;而有些网站则页面颜色搭配混乱、页面排版过于复杂,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资金分配不足。一般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 4、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

家乡的传统文化——三年级社会实践

家乡的传统文化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我的家乡——迁安市,虽然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但是一直不知道迁安这座城市的由来,借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为了更好的了解我的家乡“迁安”,妈妈同我一起,在网上搜了很多“迁安”这个名字的含义和来源。 我生活的这座小城,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属半山区县级市,1996年10月撤县设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3万,共辖19个镇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有534个村、10个居委会。迁安市为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化模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国家园林城市”。境内现有铁路四条:京秦、大秦、通坨、卑水铁路。公路:国道2条,京沈高速、102国道;省道3条,三抚路、平青大公路、长城旅游路。 远古划分为“九州”,今迁安属冀州;周分冀州为冀、幽两州,今迁安属幽州地。迁安之名始见于金。辽时迁安原名“安喜”。五代十国时,今迁安地被契丹侵占(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后,辽宋对峙,辽统治者时常出兵掠夺北宋,辽兵所到之处常被抢掠一空。北宋太祖二年(公元961年)辽把从定州安喜县(今保定地区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今迁安、迁西之地,并置新县,因俘户来自安喜而得名安喜县。金灭辽后,金的疆域南侵到淮河流域,为避免重名,于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将平州之安喜更名为“迁安”,意即“迁兰变鲍、安居乐业”。 三年二班笪尊喆

迁安的长城 迁安是个有好多好多长城的地方,妈妈和我一起去了白羊峪,看到了大理石长城,后来遇到了喜欢爬山的阿姨,她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迁安一段建错了的长城的故事: 在冷口关以西大龙王庙村以北,有一段长城别具特色:在方圆不到5公里的范围内长城分了个叉,整个长城在这里绕了一个圈。当地人称为“错城”,在“错城”中部的一个山头上,有一乱石堆成的巨大石丘,造型和位置不同于别的城楼,占地约20多平方米,高3米有余。更为奇特的是,从远处看石丘和整个山体合成一体,像个巨大的坟茔,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将军坟山”。 传说在明洪武年间,朝廷重修长城,一位将军被派到冷口负责修建长城。刚开始这位将军恪守职守日夜操劳,和修长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当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温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从此,将军把修建长城的事忘之脑后。见将军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们很是愤怒,开始消极怠工,工程进度慢了下来,当长城建到“错城”时,部将见施工图纸上设计的路线不清楚,前去请示往西修建还是往北修建,却遭到将军的一顿呵斥。部将回去后让大家沿着北头向北修筑。一个月后,朝廷派人前来检查,发现这里的长城修筑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缓慢。弄清这位将军的所作所为后,朝廷便将其就地斩首。民工和士兵们吃尽苦头却白费了工夫,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上。 三年二班笪尊喆

满族的狩猎习俗

满族的狩猎习俗 满洲素以城郭射猎之国著称,满族先世都有精于骑射之传统,他们生息繁衍的白山黑水地带,山高林密,泽深水阔,草丛萋萋,野兽成群:山中百兽俱有,虎豹为常兽,不甚可畏,往住与人相望而行,人苟不伤之,亦不伤人。熊最猛,苟遇之,无不伤人者,且善与猎人斗。盖虎豹背枪而走,熊则迎枪而扑,失一枪不中,猎人无不肢裂。其次猛兽为野猪,亦多伤人。狼最险,其害人能出人不意(1)。此外,山中还有野牛、狐狸、猞猁狲、獾子等,石砬子上的毒蛇也经常在森林和草丛中出没,伤害人畜。满族先人为了安全、生存,为了利用野兽的皮肉为衣食,进行了大规模的射猎活动。 早在南北朝时期,满族先世勿吉人就人皆善射,以射猎为业,角弓三尺,箭长尺二寸,常七、八月,造毒药,赙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2)。金代女真人,更以精于骑射著称:每见野兽之踪,蹑而求之,能够潜伏之所。又以桦皮为角,吹呦呦之声,呼麋鹿而射之。……哨时,吹穆喇库,能哨游牡已惫之声,则牡者牲性来(3)。上京之地(现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冬极寒,非皮不可御寒,所以无贫富皆服之。富者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貂或羔皮为裘;贫者秋冬亦衣马猪羊猎犬鱼蛇之皮,或獐鹿皮为衫,夸蔑皆以皮(4)。女真人通过狩猎活动,不仅得到了充足的肉食,同时也得到了御寒用的毛

皮。因此,狩猎活动是当时女真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四季狩猎,已成习俗。自过滨、辰州,东京迤北,绝少麦面,每晨及夕,各以射到禽兽莺食(5)。此时的女真社会全国酷喜田猎,昔会宁四时皆猎。海陵迁燕,以都城外皆民田,三时无地可猎,悠冬月,一出必逾月,后妃、亲王、近臣皆附焉。每猎,则以随驾军密布四周,名曰\'围场\'。待狐、兔、猪、獐、麋、鹿散走于围中,国主必先射之,或以鹰隼击之,次及亲王近臣。出围者许诸余人捕之。或随处而进,或以亲王、近臣共食。遇夜,或宿于州县,或宿于郊野无定。海陵以其子光瑛十二年获獐,取而告太庙。熙宗尤甚,有三事令臣下不谏:曰作乐、曰钦僧、曰围场,其重田猎如此(6)。从这段记载中不仅可以看出当时女真的田猎风貌,而且也看出狩猎已经发展成为全民族的活动,并且开始出现典制。到努尔哈赤时期改变了长期形成的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7)的方式,把围猎作为战争训练和预演,企图把狩猎与战争融为一体。努尔哈赤虽然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令满族人取代先年以族寨而行的旧习俗,把狩猎纳人国家统治的轨道。但在事实上,满族民间的狩猎方式仍然是多种多样的:有朝出暮归者,有两三日而归者,谓之打小围。秋间打野鸡围。仲冬打大围,按八旗排阵而行,成围时,无令不得擅射。二十余日乃归,所得者虎、豹、猪、熊、獐、狐、鹿、兔、野鸡、雕羽等物…。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本文是关于家乡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你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你还记得吗?下面一起看看大家家乡的民风民俗吧! 【篇一: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了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

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了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篇二: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家乡风俗文化调查报告

思政部 基础课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家乡风俗调查报告 班别:17网络1班 姓名:梁华梁 学号:22 指导老师:王泉利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主要是为了将茂名地区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时间:2018年1月14日到1月27日 地点:茂名市信宜 调查对象:亲朋、邻里 调查方式:查阅相关书籍、走访、请教 调查范围:关于信宜地区各种风俗文化以及春节期间的禁忌,天气状况、饮食所赋予的含义。 我从小生活在信宜,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

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信宜地区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这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在信宜地区的正月期间饮食也有着丰富的含义,正月初三称为庄稼会,如果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初五被称为元宝日,这一天吃饺子,在新的一年里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惠民服务意识

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惠民服务意识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已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作为在传统文化馆的基础上向高科技层面提升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跨越式的创新,因而其惠民服务的性质不应因此而改变。无论是对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对它切合社会发展实际的价值进行分析,或者对它有利于资源共享的互动性加以研究,都应该以惠民服务的思想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字化文化馆与广大民众实现最佳链接。 关键词:数字化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惠民服务传统文化馆的滞后性数字化体验平台资源分享双向互动 21世纪是个精彩纷呈的世纪,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已逐步把人类社会带入到高科技经济时代。在公共数字化文化建设领域,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都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那么仍在传统模式下运作的各级文化馆,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呢?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所谓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介质的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贮存,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接收的运作方式。我们江阴市文化馆,是一个直接接触广大基层民众的县级市馆。一方面我们强烈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只有及时启动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才能跟上我国数字化公共文化建设的步伐,确保文化馆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对文化馆所具有的强烈的惠民服务特质,也有着最深切的认识。因而我认为,我国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保证其顺利实施的重要思想基础则是惠民服务意识的加强。 一、从惠民服务的角度认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重要性 我曾经在《以创新理念构建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文中提出,“文化馆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文化馆最核心的工作内容。”这就是说,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文化馆,其工作的性质就是以广大民众为服务对象,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服务要求,以文艺作品的创作、文艺活动的参与、文艺技能的培训、文艺演展的鉴赏等为服务内容,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实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民众文化素养为服务目的的公共文化服务。显而易见,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还是形式,其宗旨就是“惠民”两个字。惠民就必须惠民之所需,而民之所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曾经有人跟我提过不少问题,诸如“你们的培训班能不能采取网上报名啊?”“据说你们到北京演出《带锁的日记》很轰动呢,可惜看不到!”“年纪大了,要能像看电视一样看看你们的演出就好了!”等等,仿佛就是在提醒我,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已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传递速度,也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情况下,传统的文化馆运作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民众所需了,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已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必须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历史的进程中去。 文化馆的传统运作模式相对于时代发展的滞后性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文化馆的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陈旧单一,同时,服务供给的主观倾向又很严重,这就使其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还有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群众的文化参与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和数字媒介,虚拟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深刻,使文化馆的服务跟不上需求;再比如大多数文化馆的服务仍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运行的小系统中,而随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开放、合作、共享观念的普及,文化馆的这种封闭式的缺陷必然被放大,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绩效评估机制等等的不尽完善之处被最大化地突显出来。于是,依托互联网这个广阔的网络平台适时启动的数字化文化馆建设,便以其鲜明的时代感和先进性,切合了新时期民众新的需求。

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 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 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似水流年 夏天就这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没有像往年一样。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时刻保持着那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的惨景。 七月的细雨绵绵不知带走了谁的思念,总是在没有太阳的下午,理所当然地享受夏季里不曾有的清爽安逸。我惧怕在阳光下袒露自己,仿佛被所有锐利的眸子洞穿了心扉,我会在明晃刺眼的阳光下开始惴惴不安的联想。七月的阴雨太令人心醉心碎了,我怡然地享受着这份不为人知的快乐,却在奢靡度日中背叛了雨的初衷,贪婪的我受到了惩罚。九月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一片稍大点儿的云彩,宁静的校园中连知了都懒得发出一声低鸣,只有仲夏的烈日骄阳是最残酷的事实。 坐在窗边的我无论怎样都挡不住遗漏的一米阳光,从上午第四节课到下午第一节课结束,总会看到有一缕明亮的裂痕,从我的前胸划到后背,然后便在教师里销声匿迹了。下午第一堂体育课后,总会及时目睹到讲台下那些奇奇怪怪的睡姿,一堆堆慵懒的身躯,老师只是在黑板上涂涂写写点什么东西,不再会用严厉的苛责将某个同学的美梦碾碎,不过闷热让这种感觉都窒息了。 我觉得刚刚已睡过一大觉,可是时间无情地告诉我才上课十分钟而已,我埋在臂弯里的额头已经浸满了汗水,流下来像是灼热的眼泪,只能无奈地问同桌借来纸巾擦干,教室里还有几位坚强的勇士----成绩拔尖的同学在写写算算,而我再也找不到活命的出路,只好硬撑提笔记录一下。无奈,我在沉寂中忍耐,似乎一声轻缓的叹息都会击碎凝结的空气,是下课铃让消亡又一次爆发。很快,有水龙头的地方,甚至连饮水机都挤得容不下一只苍蝇,水流的哗哗声是此时最美妙、令人舒畅的声音。。。。。。 我们用流水对抗着骄阳,放肆地泼洒着大片的湿润。我们似流水,我们似骄阳。

满族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课程论文 题目:满族风俗文化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其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之间,是满族的故乡。目前,满族的后裔散居于全国各地,以辽宁省为最多,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也有分布。随着时代的发展

变化满族的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发展为多姿多彩的满族风情。 一、家庭、婚姻和丧葬 过去满族家庭妇女地位较高,主持家中内外事务,甚至下田犁田打耙,结伴赶场做生意,调解族中纠纷,告状打官司皆由妇女所为,有“妇女当家则家发,否则家败”之说,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现在大多数家庭由男人当家或夫妇共同商量主持家政,也有的由妇女掌管处理家庭内外重大事宜的。赘婿有财产继承权,但必随妻姓。 解放前,满族婚姻系一夫一妻制,不同辈分不婚,严格实行本民族内部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长到十六七岁时,一般要订婚。过去结婚的程序很复杂,提亲时,媒人带上礼物去女方家,如女方家同意便会收下礼物同意订婚,随后男方家又携礼去认亲,先后去五次。满族结婚兴选“良辰吉日”。接娶之日,母亲和家人等内亲属都要唱送亲歌,意为让女儿到婆家后,要孝敬父母长辈等。拜堂时不许未婚姑娘在场。次日新娘在新郎姐、妹、嫂陪同下,拜访族人亲友,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且在娘家短住后再回到夫家长居。新中国成立后,满族和外族通婚已很普遍,并且摒弃了旧俗,婚事都简办了。 满族过去盛行木棺土葬。其丧葬习俗有二种。第一个习俗是“做嘎”。做嘎程序有五道:一是骑马转房;二是献酒,称“踩葫芦”,过去由彝族布摩进行;三是起经;四是打黄牛蒙鼓;五是跳竹竿。在起经、打黄牛蒙鼓、跳竹竿时,要念经文。丧事另一习俗是“陪嘎”。“陪嘎”对象往往是那些相互隔膜而又做得起嘎的人家。被选定的“陪嘎”户,近的可在家里进行,远的要在孝家附近另设“嘎房”,内置灵房、厨房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我是一名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我家乡的民俗风情很有特色。集中表现为建筑,饮食,山歌,酒俗。。。。。。 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客家人。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培育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出类拔萃的风流人物,如洪秀全、孙中山、何子渊、黄遵宪、叶剑英等杰出人物。 然后,我开始介绍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一、建筑。客家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造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隐含着许多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

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2013年度河北建工学院 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奖参评材料 学习践行十八大青春奉献闪光彩 ---家乡民俗文化调研报告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电智121班团支部 2013年2月19日 为深入了解和发扬燕赵文化,我班特举办了这次探寻民俗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实践活动,对自己家乡独特的风俗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了解,并且做出了介绍和总结。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乡村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身为大学生,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全方位、多层次地调研家乡民俗文化,并在活动中真正接受文化熏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 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家乡民俗文化简介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保定,我以保定历史文化进程为主线,先后开展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景观、特色小吃等搜索探寻活动,

希望以此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调研家乡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了解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一)、民间艺术 1.雄县赵岗古乐 雄县赵岗村音乐会一本民国年间的手抄本乐谱,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古代乐曲,经专家鉴定,其中几首在其他地方的古乐中从未发现——雄州古乐存“天籁”,该村音乐会演奏技巧较高超。由于民间活动是自发性的,而且“音乐会”不以赢利为目的,所以常常较难继续,而该村音乐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88岁的老人到20多岁的年轻人,四代传人共同演奏,正是这种传承有序地继承,所以该村的演奏非常有生气,在管子等乐器上音准控制很好。 2.定州子位吹歌 子位吹歌是冀中民间鼓吹乐的典型代表,定州市子位镇是子位吹歌诞生和流传的地方。据子位村老艺人王成奎讲述,他家已有六代家传技艺,推测子位吹歌的历史在200年以上。代表曲目有《放驴》、《打枣》、《万年欢》、《一支花》等。新中国初期,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整理出版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有乐曲34首,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1996年文化部命名子位镇为“中国民间音乐之乡”。 3.涞水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这里距北燕侯国的初都——涞

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数字化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政府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倡导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文将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探析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标签: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于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应该怎样启用社会资源,来引领大众参加到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市坚决执行了《有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积极创建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态势。 1.1对数字文化馆的简单认识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水平也到了进步,群众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会利用网络来获取最新的咨询,以及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采用全新的网络形式,超强的数字网络渠道,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以此提高文化馆公共服务的“便利性”。让原来单一的文化馆服务变的更加丰富,从而形成体验式、快捷式、个性式文化服务,创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2数字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新时期文化馆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文化馆建设是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拓宽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传播渠道。为助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市群艺馆组织召开数字化建设项目研讨会,制订数字化建设方案,在具体实施数字化项目时,注重搭建黄冈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文化活动发布、文化资源展示、等基础性平台建设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数据上报和服务推广。同时,通过对接国家公共文化云,充分利用国家共享工程数字化资源,提升黄冈优秀文化资源在全国传播效率,助力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配套不完善,虽然这些年以来,文化部财务部构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颁布了很多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不过能够了解到的是,这些政策尽管能够打造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基础环境,却很少涵盖有关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方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性,给数字化馆的建设提高了难度。

家乡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作文

家乡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作文 作文一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很多地方办起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流传。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在少数,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欢笑。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作文二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书法艺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影响着全世界,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俗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15级旅游管理系 :贺阳 学号: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1.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2.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开发的优势 2.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3.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整体评估 3.1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3.2对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4.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措施参考文献

摘要:我的家乡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和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开发 1、民俗旅游和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1.1民俗和民俗旅游 “民俗”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它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1.2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背景 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禀赋较高,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由于区域特点的差异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有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 1.2.1蒙古族文化是鄂尔多斯民俗旅游发展的基础 鄂尔多斯是以蒙古族人口为主体,汉族人口为多数的地区。鄂尔多斯蒙古族原是成吉思汗宫廷的守护者,后来成为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守护和祭祀者。他们世代传承了蒙古王朝时期的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在生产生活中又创造了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鄂尔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浅谈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摘要: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的必然需求,是增强文化馆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和发达地区文化馆相比,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从加大人才培训,加强数字资源采集,完善设施建设,增强网络技术运用,打造数字服务品牌活动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数字化建设和服务。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新媒体的产生,为群众文化的生产、传播、参与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途径。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应适应时代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新媒体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数字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一、充分认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时代为文化馆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阵地,数字化服务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资源广泛共享、服务便

捷等特点,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是文化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拓宽文化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应有之义。 1.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享受和使用数字网络技术的人数相当可观。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已经覆盖到中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99%的乡镇,使用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数字终端的人越来越多。数字网络技术庞大的受众面使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单位必须开展数字化服务,利用数字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阵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数字化服务成为文化馆公共服务中又一主要模式,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2.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特征是其现代性,“现代”二字很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现代化。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便捷的数字文化资源,加工、生产出更易于传播和享用数字文化产品,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辅导、在线远程服务等等,让数字技术覆盖到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各个领

满族的风俗习惯

满族风俗 1.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课题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 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 1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关于过大年前的除夕你们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