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复习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复习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复习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复习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复习人教版【教学内容】

复习(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

【方法指导】

一、立体集合概念与知识结构

二、排列、组合和概率概念与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分析】

例1、AO⊥于O,AB为平面的斜线,B为斜足,C∈,若∠ABO=α,∠CBO=β,∠ABC=γ,若α、β、γ均为锐角,则α、β、γ中有()

A、角α最小

B、角β最小

C、角γ最大

D、角β最大

分析:选题目的是为了熟悉“最小角定理”,以及所涉及的线面所成角,

二面角,线线所成角之间的关系。

如图,∠ABO=α为斜线与所成角,即线面所成角,若AC⊥BC,则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OC⊥BC。

∴∠AOC(令其为θ)为二面角A—BC—O的平面角,线线所成角在图

中四个:∠ABC、∠CAB、∠OBC、∠COB,它们恰为两对互余的角。

这样,可以证明sinθ·sin∠ABC=sinα,这是二面角A—BC—O

与线面所成角∠ABO之间的关系。

而在本题中即cosαcosβ=coaγ

,又∵α、γ为锐角,∴α<γ(这就是最小角定理)

同理:β<γ,故γ为α、β、γ三角中最大的角,故选C。

例2、当外切于定球的圆锥全面积取得最小值时,圆锥的全面积与球面面积之比为。

分析与解:(本题实则为一道综合题)

先设球半径为1,则S球面=4π,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l,则S圆锥全=πr2+πrl

注意到其中含有两个变量:r、l,故考虑减少变量的个数。

如图:设∠OBO1=θ,

则∠SBO1=2θ

)

2,11(8)22(2)21

11(2)111(2)111(2)

1

22()121(1122222222

222

22

22222

2

”时,取“即当且仅当圆锥全===-=+≥+-+-=+-+=-+-+=-+=-+-+=-+?+=∴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πππππππππ

故此时S 圆锥全:S 球面=2

回顾:本例的题解中使用了三角中的公式(可能公式)和均值不等式。若对三角公式不熟悉,也可以这样解出l 与r 之间的关系: 设周长为c ,则

r r r l l r r l r c

-?-=∴--=?2222,12

,从中解出 例3、如图正方形ABCD 中,O 为AC 中点,MN 过点O 且与AD 平行,沿MN 将正方形折成60°二面角。求二面角A —OC —B 的正切值。

分析与解:关键在于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AMB=60°,取MB 中点H ,连结AH ,在正三角形AMB 中,AH ⊥MB ;又∵MN ⊥平面AMB ,∴MN ⊥AH ,

∴AH ⊥平面MBC ,过H 作HK ⊥OC 于K ,(注意K 的位置)连结AK ,由三垂线定理AK ⊥OC ,∴∠AKH 为二面角A —OC —B 的平面角

设:AM=2,在△AMB 中,AH=,在正方形ABCD 中(见平面图) ∴在Rt △AHK 中tan ∠AKH=, 故二面角A —OC —B 的正切值为。

回顾:由于点K 作到了二面角A —MN —C 的后部,因此为了确定其位置,我们借助于平面图形(未翻折),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运算的复杂程度。

例4、有一街区的道路如图,某人从A 地去C 地有多少种路线最短的不同走法? 分析与解:街区是矩形的,因此从A 到C 必须经过6条横路,3条直路共9段街道。由于任何一条最短路线都经过9段街道,故每一种走法对应着如(右,右,右,上,右,上,上,右,右)这样的有序列,其中有9个不同位置只要确定哪三个位置为上,(其余的都为右),就可以按这一序列的指示以最短的路程从A 走到C ,故这样的路线共。

回顾:这类问题为不尽相异元素的排列问题,只不过本例较为简单罢了。学习时要注意基本原理的应用。

发展题:有3盏红灯、2盏黄灯、4盏白灯,同色灯视作相同的灯,要把它们排成一排作为节日的彩灯,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答案:种不同的排法)

例5、一个袋子里装有2个白球,3个黑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 (1)求恰有2个球同色的概率。 (2)求取出3个球都不同色的概率。

解:(1)记“取出的3个球中恰有2个白球”为事件A , 记“取出的3个球中恰有2个黑球”为事件B , 记“取出的3个球中恰有2个白球”为事件C , 且A 、B 、C 互斥,84

55

)()()()(=++=++∴C P B P A P C B A P (2)“取出的3个球都不同色”,记该事件为D

例6、某次考试有10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有4个选择项,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项正确。每题都任选1个选择项填入,答对多少道的概率最大?

解:设答对K 道的概率最大

k k k

k k C C k P --==∴10101010101034

1)43()41()(

要求???-≥+≥-?????≥≥∴?????≥≥-+----+-K K K K C C C C P k P P k P K k k k k

k k k k k 10333113333

)()(91101010111101010)1(10

10)1(1010 ∴7≤4k ≤11, ∴k=2 即答对题的概率最大。 【同步练习】 一、立几部分

1、分别与两异面直线相交的两直线一定是(

A、不平行的直线

B、不相交的直线

C、异面直线

D、相交直线或平行直线

2、一直线与直二面角的两个面所成角分别为α,β,则α+β的取值范围为()

A、(0,)

B、[0,]

C、(,π)

D、(0,π)

3、两个圆锥的母线长相等,它们的侧面展开图恰好合为一个圆,且它们的全面积之比为1:6,则它们底面半径之比为()

A、1:3

B、2:3

C、3:4

D、1:4

4、平行六面体各棱长均为4,在由顶点P出发的三条棱上取PA=1,PB=2,PC=3,则四面体P—ABC的体积为此平行六面体体积的()

A、B、C、D、

5、四面体ABCD 中,AB=CD=2,E、F分别为AC、BD的中点,EF=,则AB与CD所成的角为

6、三棱锥P—ABC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Q为底ABC内的一点,且Q到三侧面的距离分别为4,6,12,则PQ线段长。

7、Rt△ABC中,∠C=90°,AC⊥m,BC=n,CD⊥AB于D,沿CD将此三角形折成直二面角,则∠ACB的余弦值为。

8、如图,矩形ABCD与矩形ABEF全等,且两个平面互相垂直,M为AB中点,直线FM与直线BD 成θ角,且,则。

9、如图PA⊥平面ABC,∠BCA=90°,AE⊥PB于E,AF⊥PC于F,

(1)求证:PB⊥平面AEF

(2)若AP=AB=2a,当△AEF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二面角A—PB—C的大小。

二、代数部分。

10、若m,n为不大于6的非负整数,则表示不同的椭圆共()

A、42个

B、30个

C、12个

D、6个

11、A、B为事件,下列各式中表示A、B至多有一个发生的是()

A、A+B

B、

C、AB

D、A

12、在所以的五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则该数能被2整除或能被3整除的概率为()

A、B、C、D、

13、一个凸多边形有20条对角线,这些对角线交点在此多边形内部两点个。

14、气象站预报甲地明天晴天的概率为0.3,乙地明天晴天的概率为0.4,则甲地或乙地明天晴天的概率为。

15、A、B为相互独立事件,P(A)=0.4,P(B)=0.6,分别进行6次独立重复实验:

(1)AB有3次发生的概率。

(2)A+B有3次发生的概率(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一、立几部分

1、A

2、B

3、D

4、A

5、60°

6、14

7、

8、

提示:2、如图,二面角A —MN —B 为直二面角,∠ABM=α,∠BAN=β,则∠ABN>α,∠ABN+β=

临界情况:①A ’B⊥MN ,此时,α+β= ②A’’B//MN,此时α+β=0 3、设母线长为l ,则2πl=2π(r 1+r 2),且 解得(3r 1+2r 2)(4r 1-r 2)=0, ∴r 1:r 2=1:4 4、将平行六面体假想为正方体,则V 正=64,

6、易知P 、Q 为一个三条棱长分别为4,6,12的长方体对角线端点

141264222=++=∴PQ

7、如图,设DA=x ,DB=y ,则折后AB=

mn CD mn CD mn y x n m ACB 2

22222222)(cos ==+-+=

2

22

2

cos ,n m mn

ACB n

m mn CD +=

∠∴+=

8、如图,取AD 中点N ,连结MN 、FN ,则∠FMN 为异面直线FM 与BD 所成角,设AB=2,BC=2x ,则AF=2x ,AN=x ,

x FN x MN x MF 5,1,4122=+=+=∴

则9

3

141114125141cos 2

22

2222=

++=

++-+++=

<

x x x x x x x FMN 解得x 2

=2, 9、(1)

PAC PBC PBC BC PAC BC A PA AC AC

BC BC

PA ABC BC ABC PA 面面面面平面平面⊥?????⊥???

???

=?⊥⊥??

??

?⊥

AEF PB A AF AE AE

PB AF PB PBC PB PBC AF PAC AF PC PAC PBC PC

AF 面面面面交线为面面⊥???

?

??

=?⊥⊥?????⊥???

?

??

?⊥⊥(2)由上题知,AF ⊥面PBC ,AE ⊥PB ,∴FE ⊥PB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AEF 为二面角A —P —C 的平面角,设其大小为θ

∵AP=AB=2a , ∴E 为PB 中点,且AE=a , 则在Rt △AEF 中,AF=asin θ, EF=acos θ

2222

1

2sin 21cos sin 221a a a S AEF ≤==

∴?θθθ, 当且仅当θ=45°时取“=”

∴当△AEF 面积最大时(为a 2

),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为45°。 二、代数部分 10、C

11、B

12、D

13、70

14、0.58

提示:10、m,n 应取0,1,2,3四个数中的任两个(26461

656066

6

,,C C C C C C === )

11、“A 、B 至多有一个发生”即“A 不发生或B 不发生”=。

12、注意到所有5位数共90000个,其中被2整除的概率P(A)=,被3整除的概率为P(A)=,∴P(A+B)=P(A)+P(B)-P(AB)=

13、设为n 边形,解得n=8,∴在多边形内部的交点有个。 14、P(A)=0.3,P(B)=0.4, P(A+B)=1-P()P()=1-0.6×0.7=0.58 15、(1)P(AB)=0.4×0.6=0.24 ∴ AB 发生3次,1214.076.024.0333

6==C P

(2)P(A+B)=1-P()P()=1-0.6×0.4、0.76, A+B 发生3次,1214.024.076.0333

6==C P

2019-2020年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图形,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

棱柱等)的三视图

(2)了解空间几何体的不同表示形式,能识别并描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3)通过观察能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⒉ 能力目标

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作图能力,着重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大量图形的欣赏和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2)通过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作图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及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2)正确理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通过手影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入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两

种投影各自的特征

2、从坦克、汽车的三视图引入,介绍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作法,并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正视图、

俯视图、侧视图之间的关系

3、在上述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究长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的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4、在学生初步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5、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探究由三视图识别其所代表的实物模型,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6、巩固总结: 共同回顾三视图的作图原则

7、课后作业及课外探究

四、教学过程与操作设计:

排列组合典型例题(带详细答案)

例1 用0到9这10 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例2三个女生和五个男生排成一排 (1)如果女生必须全排在一起,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女生必须全分开,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如果两端都不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如果两端不能都排女生,可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3 排一张有5个歌唱节目和4个舞蹈节目的演出节目单。 (1)任何两个舞蹈节目不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2)歌唱节目与舞蹈节目间隔排列的方法有多少种? 例4某一天的课程表要排入政治、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共六节课,如果第一节不排体育,最后一节不排数学,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课程表的方法. 例5现有3辆公交车、3位司机和3位售票员,每辆车上需配1位司机和1位售票员.问车辆、司机、售票员搭配方案一共有多少种? 例6下是表是高考第一批录取的一份志愿表.如果有4所重点院校,每所院校有3个专业是你较为满意的选择.若表格填满且规定学校没有重复,同一学校的专业也没有重复的话,你将有多少种不同的填表方法? 例77名同学排队照相. (1)若分成两排照,前排3人,后排4人,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若排成两排照,前排3人,后排4人,但其中甲必须在前排,乙必须在后排,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若排成一排照,甲、乙、丙三人必须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若排成一排照,7人中有4名男生,3名女生,女生不能相邻,有多少种不面的排法? 例8计算下列各题: (1) 215 A ; (2) 66 A ; (3) 1 1 11------?n n m n m n m n A A A ; 例9 f e d c b a ,,,,,六人排一列纵队,限定a 要排在b 的前面(a 与b 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求共有几种排法. 例10 八个人分两排坐,每排四人,限定甲必须坐在前排,乙、丙必须坐在同一排,共有多少种安排办法? 例11 计划在某画廊展出10幅不同的画,其中1幅水彩画、4幅油画、5幅国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品种的画必须连在一起,并且不彩画不放在两端,那么不同陈列方式有 例12 由数字5,4,3,2,1,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其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的个数共有( ). 例13 用5,4,3,2,1,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 ). 例14 用543210、、、、、共六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自然数,(1)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 复数字的3位偶数?(2)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被3整除的三位数?

2015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1318)立体几何

俯视图侧视图 正视图高二学考必修二学案 第1课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一、要点知识:1、棱(圆)柱、棱(圆)锥、棱(圆)台的结构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_______,垂直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_______,平行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______,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台。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球体,简称球。 2、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 (1)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斜投影。 3、正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_______和长度。 侧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 1. 下列几何体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A .圆柱 B.圆锥 C.球 D.三菱柱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 、球 B 、圆柱 C 、圆台 D 、圆锥 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球 B.圆锥 C.圆柱 D.圆台 二、课前小练: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都不对 2、下列结论中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面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 (2).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3).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的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棱台; (4).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 圆锥。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3 B.2 C.1 D.0 3、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哪一个三角 形( ) 4、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 ) C ′ A ′ Y ′ D ′

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

概率统计 排列统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以下条件可以确定一个平面的是( )。 .A 空间三点 .B 一直线和一个点 .C 两条直线 .D 两平行直线 2.两条直线不平行是这两直线异面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由数字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数字1和2不相邻的五位数,那么这种五位数的个数是( )。 .A 72 .B 60 .C 48 .D 50 4.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偶数共有( )。 .A 24个 .B 30个 .C 40个 .D 60个 5.将12人分成两组,一组8人,一组4人的分法数为( )。 .A 812A .B 812C .C 841212+C C .D 841212 C C 6.抛掷两枚硬币的试验中,设事件M 表示“两个都是反面”,则事件M 表示( )。 .A 两个都是正面 .B 至少出现一个正面 .C 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同时抛掷两颗骰子,总数出现9点的概率是( )。 . A 14 . B 15 . C 16 . D 1 9 8.样本:6,7,8,8,9,10的标准差是( )。 .A 2 . B . C 3 . D 9.下列变量中,不是随机变量的是( )。 .A 一射击手射击一次的环数 .B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0C 时会沸腾

.C 某城市夏季出现的暴雨次数 .D 某操作系统在某时间发生故障的次数 10.某射击手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4,则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是( )。 .A 0.16 .B 0.36 .C 0.06 .D 0.42 11.在12件产品中,有8件正品,4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是( )。 . A 19 . B 1 10 .C 111 .D 112 12. 在10(x 的展开式中,6x 的系数为( )。 .A 61027C - .B 41027C .C 6109C .D 6 109C - 13.二项式8(1)x -的展开式中的第5项是( )。 .A 3 56x .B 3 2 56x - .C 470x .D 270x 14.设()6 26012631+…x a a x a x a x -=+++,则0126+=…a a a a +++( )。 .A 32 .B 64 .C 729 .D 56 15.已知某种奖券的中奖概率是50%,现买5张奖券,恰有2张中奖的概率是( )。 . A 25 . B 58 . C 516 . D 5 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56101054 99 4P P P P -=- 。 17.甲、乙两射手彼此独立地射击同一目标,甲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8,乙击中目标的概率为0.9,则恰好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18.已知互斥事件,A B 的概率3()4P A = ,1()6 P B =,则()P A B ?= 。 19.若把英语单词“bookkeeper ”的字母顺序写错了,则可能出现的错误共有 种。 20.若23 1818 x x C C -=,则x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21.5人排成一排,如果甲必须站在排头或排尾,而乙不能站排头或排尾,那么不同的排法总数是多少?(10分)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经典题型全面总结版

高中数学排列与组合 (一)典型分类讲解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 先排末位共有1 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 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 1 3 434 288C C A =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 素内部进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 522522480A A A =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20 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 例3.一个晚会的节目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目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目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 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排2个相声和3个独唱共有55A 种, 第二步将4舞蹈插入第一步排好的6个元素中间包含首尾两个空位共有种 46 A 不同的方法,由分步计数原理,节目的不同顺序共有54 56A A 种 练习题: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新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且两个新节目不相邻,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30 四.定序问题倍缩空位插入策略 例4. 7人排队,其中甲乙丙3人顺序一定共有多少不同的排法 解:(倍缩法)对于某几个元素顺序一定的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然后用总排列数除以这几个元素 之间的全排列数,则共有不同排法种数是: 73 73/A A (空位法)设想有7把椅子让除甲乙丙以外的四人就坐共有 47 A 种方法,其余的三个位置甲乙丙共有 1种坐法,则共有4 7A 种方法。 思考:可以先让甲乙丙就坐吗? (插入法)先排甲乙丙三个人,共有1种排法,再把其余4四人依次插入共有 方法 练习题:10人身高各不相等,排成前后排,每排5人,要求从左至右身高逐渐增加,共有多少排法? 5 10C 五.重排问题求幂策略 例5.把6名实习生分配到7个车间实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完成此事共分六步:把第一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有 7 种分法.把第二名实习生分配到车间也有7种分依此类推,由分步计数原 理共有6 7种不同的排法 练习题: 1. 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 法的种数为 42 4 4 3 允许重复的排列问题的特点是以元素为研究对象,元素不受位置的约束,可以逐一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一般地n 不同的元素没有限制地安排在m 个位置上的排列数为n m 种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难题十一种方法

高考数学排列组合难题解决方法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先排末位共有1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 4 34288C C A = C 14A 34C 13 位置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若以元素分析为主,需先安排特殊元素,再处理其它元素.若以位置分析为主,需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处理其它位置。若有多个约束条件,往往是考虑一个约束条件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它条件

高二立体几何大全

立体几何习题 1. 如图,四棱锥P-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 ,,//,PA ABCD AE PD EF CD AM EF ⊥⊥=底面 (1) 证明MF 是异面直线AB 与PC 的公垂线; (2) 若3PA AB =,求直线AC 与平面EAM 所成角的正弦值 2. 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均为a ,侧面A 1ACC 1⊥底面ABC ,A 1B =2 6a , (Ⅰ)求异面直线AC 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求证:A 1B ⊥面AB 1C . 3. 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D 垂直于底面 ABCD ,SB = 3 1.求证BC SC ⊥; 2.求面ASD 与面BS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3.设棱SA 的中点为M ,求异面直线DM 与SB 所成角的大小 B C D A P M F E

4. 在三棱锥S —ABC 中,△ABC 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 ⊥平面ABC ,SA=SC=23,M 、N 分别为AB 、SB 的中点. (Ⅰ)证明:AC ⊥SB ; (Ⅱ)求二面角N —CM —B 的大小; (Ⅲ)求点B 到平面CMN 的距离. 5. 如右下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AB= 4, AD =3, AA 1= 2. E 、F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且EB= FB=1. (1) 求二面角C —DE —C 1的正切值; (2) 求直线EC 1与FD 1所成的余弦值. 6. 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 —ABC D中,∠ABC=600,PA=AC=a ,PB=PD=a 2,点E 在PD 上,且PE:ED=2:1. (I )证明PA ⊥平面ABCD ; (II )求以AC 为棱,EAC 与DAC 为面的二面角 的大小; (Ⅲ)在棱PC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BF//平面AEC ?证明你的结论. 1 B 1D B A 1E F B C D A P E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排列组合和概率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1,3,5,7,9,11},B={1,7,17}.试以集合A 和B 中各取一个数作 为点的坐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所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是C (A)32(B)33(C)34(D)36 解分别以{}1357911,,,,,和{}1711,,的元素为x 和y 坐标,不同点的个数为1163P P g 分别以{}1357911,,,,,和{}1711,,的元素为y 和x 坐标,不同点的个数为1163P P g 不同点的个数总数是1111636336P P P P +=g g ,其中重复的数据有(1,7),(7,1),所以只有34个 (2)从1,2,3,…,9这九个数学中任取两个,其中一个作底数,另一个作真 数,则可以得到不同的对数值的个数为 (A)64(B)56(C)53(D)51 解①从1,2,3,…,9这九个数学中任取两个的数分别作底数和真数的“对数式”个数为292P ; ②1不能为底数,以1为底数的“对数式”个数有8个,而应减去; ③1为真数时,对数为0,以1为真数的“对数式”个数有8个,应减去7个; ④2324log 4log 92log 3log 9 ===,49241log 2log 32log 3log 9 == =,应减去4个 所示求不同的对数值的个数为29287453()C ---=个 (3)四名男生三名女生排成一排,若三名女生中有两名站在一起,但三名女生 不能全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数有 (A )3600(B )3200(C )3080(D )2880 解①三名女生中有两名站在一起的站法种数是23P ; ②将站在一起的二名女生看作1人与其他5人排列的排列种数是66P ,其中的 三名女生排在一起的站法应减去。站在一起的二名女生和另一女生看作1人与4名男生作全排列,排列数为55P ,站在一起的二名女生和另一女生可互换位置的排列,故三名女生排在一起的种数是1525P P 。 符合题设的排列数为: 26153625665432254322454322880P P P P -=?????-????=????=种()()() 我的做法用插空法,先将4个男生全排再用插空743342274534522880A A C A A C A --= (4 )由100+展开所得x 多项式中,系数为有理项的共有 (A )50项(B )17项(C )16项(D )15项 解1000100110011r 100r r 100100100100100100=C )+C )++C )++C --L L

向量法求空间角(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A B C D P Q 向量法求空间角 1.(本小题满分10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四边形ADPQ 是直角梯形,DP AD ⊥,⊥CD 平面ADPQ , DP AQ AB 2 1 ==. (1)求证:⊥PQ 平面DCQ ; (2)求平面BCQ 与平面ADPQ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2.(满分13分)如图所示,正四棱锥P -ABCD 中,O 为底面正方形的中心,侧棱P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2 6 . (1)求侧面PAD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2)若E 是PB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PD 与AE 所成角的正切值; (3)问在棱AD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EF ⊥侧面PBC ,若存在,试确定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B

3.(本小题只理科做,满分14分)如图,已知AB⊥平面ACD,DE//AB,△ACD是正三角形,AD=DE=2AB,且F是CD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BCE; (2)求证:平面BCE⊥平面CDE; (3)求平面BCE与平面ACD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P-中,PD⊥底面ABCD,且底面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ABCD ABCD为正方形,G PD =分别为CB PC, ,的中点. = PD F ,2 E AD, , AP平面EFG; (1)求证:// (2)求平面GEF和平面DEF的夹角.

H P G F E D C B 5.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A BC ⊥ 侧面11A ABB 且12AA AB ==. (Ⅰ)求证:AB BC ⊥; (Ⅱ)若直线AC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 6 π ,求锐二面角1A A C B --的大小. 6.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A ⊥平面ABCD ,EA PD ,2AD PD EA ==, F , G , H 分别为PB ,EB ,PC 的中点. (1)求证:FG 平面PED ; (2)求平面FGH 与平面PBC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

在概率的计算中的排列组合

预备知识 在概率的计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排列组合知识,也常常用到牛顿二项式定理。 这里罗列一些同学们在中学里已学过的有关公式,并适当作一点推广。 一. 两个原理 1. 乘法原理: 完成一项工作有m 个步骤,第一步有1n 种方法,第二步有2n 种方法,…, 第m 步有m n 种方法,且完成该项工作必须依次通过这m 个步骤, 则完成该项工作一共有 1n 2n …m n 种方法,这一原理称为乘法原理。 2. 加法原理: 完成一项工作有m 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有1n 种方法,第二种 方式有2n 种方法,…,第m 种方式有m n 种方法,且完成该项工作只需 选择这m 种方式中的一种,则完成这项工作一共有 1n +2n +…+m n 种方法,这一原理称为加法原理。 二. 排列: 从n 个元素里每次取出r 个元素,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称为 从n 个元素里每次取r 个元素的排列,这里n 和Z 。均为正整数(以 下同)。 当这n 个元素全不相同时,上述的排列称为无重复排列,我 们关心的是可以做成多少个排列,即排列数。 对于无重复排列,要求当 时 r n 称为选排列,而当 r =n 时称为全排列。我们记排列数分别为 即将全排列看成选排列的特例。 利用乘法原理不难得到 由阶乘的定义

由阶乘的定义 将上面的n个不同的元素改为n类不同的元素,每一类元素 都有无数多个。今从这n类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这r个元素可 以有从同一类元素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将取出的这r个元素dl 成一列,称为从n类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的可重复排列,排列数记 作,由乘法原理得 显然,此处r可以大于n 例3 将三封信投入4个信箱,问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各有几 种投法? 1)每个信箱至多只许投入一封信; 2)每个信箱允许投入的信的数量不受限制。 解1)显然是无重复排列问题,投法的种数为 2)是可重复排列问题,投法的种数为 三、组合 从“个元素中每次取出r个元素,构成的一组,称为从n个元 素里每次取出r个元素的组合。 设这n个元素全不相同,即得所谓无重复组合,我们来求组合数,记作 将一个组合中的r个元素作全排列,全排列数为 , 所有组合中的元素作全排列,共有 个排列,这相当于从n个元素里每次取r个元素的选排列,排列总数为 故有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概率综合复习

高中数学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其系数性质,会把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模型问题或方程问题去解决,就可顺利获解。 例4、设88 018(1),x a a x a x +=+++L 则0,18,,a a a L 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例5、组合数C r n (n >r ≥1,n 、r ∈Z )恒等于( ) A .r +1n +1C r -1n -1 B .(n +1)(r +1) C r -1n -1 C .nr C r -1 n -1 D .n r C r -1n -1 . 例6、在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A )-15 (B )85 (C )-120 (D )274 例7、若(x +12x )n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则展开式中x 4项的系数为 (A)6 (B)7 (C)8 (D)9 考点三:概率 【内容解读】概率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的概率、事件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发生k 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内容都进行了考查。掌握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 【命题规律】(1)概率统计试题的题量大致为2道,约占全卷总分的6%-10%,试题的难度为中等或中等偏易。 (2)概率统计试题通常是通过对课本原题进行改编,通过对基础知识的重新组合、变式和拓展,从而加工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并赋予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这样的试题体现了数学试卷新的设计理念,尊重不同考生群体思维的差异,贴近考生的实际,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 例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D 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均不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E 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D 中随意投一点,则落入E 中的概率 为 。 例9、从编号为1,2,…,10的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4个,则所取4个球的最大号码是6的概率为 (A) 1 84 (B) 121 (C) 25 (D) 35 例10、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 18的18名 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5)(4)(3)(2)(1(-----x x x x x 4 x

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点汇总及典型例题(全)

一.基本原理 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类方法数相加。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分n 步完成,则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等于各步方法数相乘。 注:做一件事时,元素或位置允许重复使用,求方法数时常用基本原理求解。 二.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 .m n m n A 有排列的个数记为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所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列,叫做从 1.公式:1.()()()()! ! 121m n n m n n n n A m n -= +---=…… 2. 规定:0!1= (1)!(1)!,(1)!(1)!n n n n n n =?-+?=+ (2) ![(1)1]!(1)!!(1)!!n n n n n n n n n ?=+-?=+?-=+-; ' (3)111111 (1)!(1)!(1)!(1)!!(1)! n n n n n n n n n +-+==-=-+++++ 三.组合: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并组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的m 元素中任取 m 个元素的组合数,记作 Cn 。 1. 公式: ()()()C A A n n n m m n m n m n m n m m m ==--+= -11……!! !! 10=n C 规定: 组合数性质:.2 n n n n n m n m n m n m n n m n C C C C C C C C 21011=+++=+=+--……,, ① ;②;③;④ 111121112122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n n r r r n n r r n n n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 +=++ +=注: 若1 2 m m 1212m =m m +m n n n C C ==则或 四.处理排列组合应用题 1.①明确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事(审题) ②有序还是无序 ③分步还是分类。 " 2.解排列、组合题的基本策略 (1)两种思路:①直接法; ②间接法:对有限制条件的问题,先从总体考虑,再把不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去掉。这是解决 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2)分类处理:当问题总体不好解决时,常分成若干类,再由分类计数原理得出结论。注意: 分类不重复不遗漏。即:每两类的交集为空集,所有各类的并集为全集。 (3数原理解决。在处理排列组合问题时,常常既要分类,又要分步。其原则是先分类,后分步。 (4 3.排列应用题: (1)穷举法(列举法):将所有满足题设条件的排列与组合逐一列举出来; (2)、特殊元 素优先考虑、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 (3).相邻问题:捆邦法: 对于某些元素要求相邻的排列问题,先将相邻接的元素“捆绑”起来,看作一“大”元素与其余元素排列,然后再对相邻元素内部进行排列。 (4)、全不相邻问题,插空法:某些元素不能相邻或某些元素要在某特殊位置时可采用插空

高中数学排列组合专题

排列组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甲、乙、丙三同学在课余时间负责一个计算机房的周一至周六的值班工作,每天1人值班,每人值班2天,如果甲同学不值周一的班,乙同学不值周六的班,则可以排出不同的值班表有() A.36种B.42种C.50种D.72种 2.某城市的街道如图,某人要从A地前往B地,则路程最短的走法有() A.8种 B.10种C.12种D.32种 3.某次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1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 A.72 B.120 C.144 D.168 4.现将甲乙丙丁4个不同的小球放入A、B、C三个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至少放1个小球,且小球甲不能放在A盒中,则不同的放法有() A.12种B.24种C.36种D.72种 5.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巴黎、伦敦、悉尼、莫斯科四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 A.300种B.240种C.144种D.96种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某排有10个座位,若4人就坐,每人左右两边都有空位,则不同的坐法有种. 7.四个不同的小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盒子中,则恰有一个空盒的放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 8.书架上原来并排放着5本不同的书,现要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那么不同的

插法共有种. 三.解答题(共8小题) 9.一批零件有9个合格品,3个不合格品,组装机器时,从中任取一个零件,若取出不合格品不再放回,求在取得合格品前已取出的不合格品数的分布列10.已知展开式的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 (1)求n的值; (2)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3)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11.设f(x)=(x2+x﹣1)9(2x+1)6,试求f(x)的展开式中: (1)所有项的系数和; (2)所有偶次项的系数和及所有奇次项的系数和. 12.求(x2+﹣2)5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13.求值C n5﹣n+C n+19﹣n. 14.3名男生,4名女生,按照不同的要求排队,求不同的排队方案的种数.(1)选5名同学排成一行; (2)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只能在中间或两端; (3)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乙必须在两端; (4)全体站成一排,其中甲不在最左端,乙不在最右端; (5)全体站成一排,男、女各站在一起; (6)全体站成一排,男生必须排在一起; (7)全体站成一排,男生不能排在一起; (8)全体站成一排,男、女生各不相邻; (9)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中间必须有2人; (10)全体站成一排,甲必须在乙的右边; (11)全体站成一排,甲、乙、丙三人自左向右顺序不变; (12)排成前后两排,前排3人,后排4人. 15.用1、2、3、4、5、6共6个数字,按要求组成无重复数字的自然数(用排列数表示).

高二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部分练习题

高二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部分练习题 1.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 (1)求证:1//A C 平面BDE ; (2)求证:平面1A AC ⊥平面BDE ; (3)求直线BE 与平面1A 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 =C 1F.求证:EF ∥平面ABCD. 3.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平面ABCD ,E 是PD 的中点. (1)证明:PB //平面AEC ; (2)设1,3AP AD ==三棱锥P ABD -的体积34 V =求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A D B C P E 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PA⊥平面ABCD,M, N分别是AB, 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求证:MN⊥DC; 5.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 AB DC,⊥ = ∠PA DAB, 90ο底面ABCD,且1 PA AD DC ===,2 AB=,M是PB的中点. (1)求证:CM PAD P面; (2)证明:面PAD⊥面PCD; (3)求AC与P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4)求棱锥M PAC -的体积。 6.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平面ABCD,其中BC=2AB=2PA=6,M、N为侧棱PC上的两个三等分点 A B C D P N

(1)求证:AN∥平面MBD; (2)求异面直线AN与PD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二面角M-BD-C的余弦值. 7.如图,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 求证:(1)PA∥平面BDE (2)平面PAC⊥平面BDE 8.在四棱锥ABCD P-中,底面ABCD为矩形,ABCD PD底面 ⊥,1 = AB,2 = BC,3 = PD,F G、分别为CD AP、的中点. (1) 求证:// FG平面BCP; (2) 求证:PC AD⊥; F G P D C B A 9.如图,已知在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111 ABC A B C -中,3 AC=,5 AB=,4 BC=,P M D C B A N

(最新经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及统计

主讲人:黄冈中学高级教师汤彩仙 一、复习策略 排列与组合是高中数学中从内容到方法均比较独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学习概率论的基础知识,该部分内容,不论其思想方法和解题均有特殊性,概念性强,抽象性强,思维方法新颖,解题过程极易犯“重复”或“遗漏”的错误,且且结果数目较大,无法一一检验,因此给考生带来一定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内于联系和区别,科学周全的思考、分析问题. 二项式定理是进一步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把握二项展开式及其通项公式的相互联系和应用是重点. 概率则是概率论入门,目前的概率知识只是为进一步学习概率和统计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学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要通过一些典型问题的分析,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 纵观近几年高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几乎每年必考,考题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题小而灵活,涉及知识点均于两三个左右,综合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分类计数和分步计数原理;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计算或论证一些较简单而有趣的小题也于高考题中常见,概率及概率统计的内容,从近几年新课程卷高考来看,每年均有一道解答题,占12分左右. 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是高考常见题型,其中主要考查有附加条件的应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有三种途径:(1)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2)

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3)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或组合数.(4)某些元素要求必须相邻时,可以先将这些元素看作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排列后,再考虑相邻元素的内部排列,这种方法称为“捆绑法”;(5)某些元素不相邻排列时,可以先排其他元素,再将这些不相邻元素插入空挡,这种方法称为“插空法”; 于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 (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 (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 (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 (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 二、典例剖析 题型一:排列组合应用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直接法,先考虑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再考虑其他元素(或位置);间接法,所有排法中减去不合要求的排法数;对于复杂的应用题,要合理设计解题步骤,一般是先分组,后分步,要求不重不漏,符合条件. 例1、(08安徽理12)12名同学合影,站成了前排4人后排8人.现摄影师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种数是()A.B.C.D.

排列组合专题复习及经典例题详解

排列组合专题复习及经典例题详解 1. 学习目标 掌握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2.重点 (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的策略: (2)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的策略; (3)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 (4)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 (5)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 (6)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 3.难点 综合运用解题策略解决问题. 4.学习过程: (1)知识梳理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型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 特别提醒: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要注意“类”与“类”之间所具有的独立性和并列性; 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要注意“步”与“步”之间具有的相依性和连续性,应用这两个原理进行正确地分类、分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n m <时叫做选排列,n m =时叫做全排列. 4.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m n P 表示. 5.排列数公式:)、(+∈≤-= +---=N m n n m m n n m n n n n P m n ,)! (!)1)...(2)(1( 排列数具有的性质:11-++=m n m n m n mP P P 特别提醒: 规定0!=1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给出四个命题: ①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一定是正棱柱; ②各对角面是全等矩形的平行六面体一定是长方体; 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一定是直棱柱; ④长方体一定是正四棱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2. 下列四个命题: ①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 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棱锥的所有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 ④四棱锥中侧面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 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个 A. 1 B. 2 C. 3 D. 4 3. 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3,它的表面积为88,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A. 12 B. 24 C. 214 D. 414 4. 湖面上漂着一个球,湖结冰后将球取出,冰面上留下一个面直径为24cm,深为8cm的空穴,则该球的半径是() A. 8cm B. 12cm C. 13cm D. 82cm 5.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为侧面积的比是() A. 12 2 +π π B. 14 4 +π π C. 12 +π π D. 14 2 +π π 6. 已知直线l m ⊥? 平面,直线平面 αβ,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αβ//?⊥l m;②αβ⊥?l m //;③l m //?⊥ αβ;④l m⊥?αβ//。 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 若干毫升水倒入底面半径为2cm 的圆柱形器皿中,量得水面的高度为6cm ,若将这些水倒入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倒圆锥形器皿中,则水面的高度是( ) A. 63cm B. 6cm C. 2182 D. 3123 8. 设正方体的全面积为242cm ,一个球内切于该正方体,那么这个球的体积是( ) A. 63πcm B. 32 3 3 πcm C. 8 3 3 πcm D. 4 3 3 πcm 9. 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m n ⊥,,////αβ B. m n m n ⊥=?,,αβα C. m n n m //,,⊥?βα D. m n m n //,,⊥⊥αβ 10. 如果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足: l l m m =?⊥βγααγ ,,,//,那么必有( ) A. αγ⊥⊥和l m B. αγβ////,和m C. m l m //β,且⊥ D. αγαβ⊥⊥且 11. 已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有四个点恰好为正四面体的顶点,则该正四面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 ) A. 13: B. 12: C. 2:3 D. 1:3 12. 向高为H 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V 与水深h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 ) 二.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 正方体的全面积是a 2,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这个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 14. 正四棱台的斜高与上、下底面边长之比为5:2:8,体积为143cm ,则棱台的高为____________。 15.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过它的一条侧棱上相距为b 的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统计 重点知识回顾 1. 排列与组合 ⑴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分步计数原理和分步有关,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 ⑵ 排列与组合主要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部分或全部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 ⑶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公式 _ r — r+1 项是 T r+1 =C n a n r b r . ⑵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二项展开式的第r+1项T r+1=c n a n —r b r (r=0,1,…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⑶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① 在二项式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即 c n = c n r (r=0,1,2,…,n ). 项和第n 3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其值为 2 A n = n! =n(n — 1)(n — 2) ....... 2 ? 1. ②组合数公式: c m n! n(n 1) (n m 1) (m < n) m!( n m)! m (m 1) 2 1 ③组合数性质: ①c m ㈡ m (m < n) ② c 0 c ; c n 2 c ; 2n ③ Cn Cn c 4 C n c 1 c 3 C n C n 2n 1 2.二项式定理 ⑴二项式定理 (a +b)n =C 0a n +c n a n — 1 r b+ …+C n a n r b r +… + c n b n ,其中各项系数就是组合数c n ,展开式共有n+1项,第 问题?区别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 与顺序有关的属于排列问题, 与顺序无关的属于组合问题 求共有多少种方法的 ①排列数公式: A m n! (n m)! n(n 1) (n m 1)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