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按照先后顺序分类分为:

串菜—配制大料—炒制大料—汤料熬制—汤料调味—烫菜过程—装碗过程

1.可烫制菜类:

(根据当地的菜类品种大概可以有40种左右)

1.1素菜类: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生菜菠菜黄花菜空心菜绿豆芽黄豆芽豆腐日本豆腐干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针菇丝瓜黄瓜海带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肠胡萝卜油条年糕鸭血粉丝粉条等(买粉丝的时候,一定要买比较好的,不容易煮烂的;因为吃麻辣烫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点一份粉丝,如果粉丝质量不好,会影响总体的口感)

1.2荤菜类:

牛肉咸肉鸭肠油炸肉皮牛百叶及各种贡丸蟹柳类等(注:

串菜这一环节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觉得比较美观;用比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后让顾客看了觉得份量比较多,吃起来又吃得不会太饱,让人吃了一次,下次还想吃)

2.汤料配方:

2.1主要配制大料:

(另提供每种大料的市场价格,仅供参考)

我原来做的时候,每次配底料的时候也不会用标准电子秤去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来估计的(配料时比例不要差别太大,基本是不会影响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当中稍微大一点,下面我将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给你们提供参考.(解释:

①一只手的满把:

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①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个数计:

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

xx(25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大半把);香砂(6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大半把)桂皮(8元/斤;用量:

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小茴香(6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草果(25元/斤;用量:6-7个);孜然(10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满把);丁香(25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大半把);香叶(7.5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满把);凉姜(8元/斤;用量:6-7个);花椒(25元/斤;用量:

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辣椒:

(用量:

一只手满把,想辣就多加一点,不想太辣就少加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注:

①因为我之前每次配料时,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

量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不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说每种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重要。

②试做时草果、香砂、丁香这三种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汤比较苦,味怪。2.2炒料时辅料(主要为炒料,油烧热时,放入油内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姜(0.3斤左右,切片);大蒜头(整2个,刀切一分为二,不用切的太小);山东大葱(2根,切成3寸的段)

2.3汤内增鲜的辅料(不锈钢汤桶内注入水时,直接放入汤桶内)

牛腿骨(1个,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头,但腿骨比较好);冷冻鸡架(2个即那种没有多少肉的鸡骨头,一般的菜市场即可有售)

注:

试做时,增鲜的东西加的多一点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鲜(如牛骨、鸡架)

2.4xx辅料:

火锅底料(重庆三五牌,用1袋150克);陴县豆办酱(200克,选用桶装的四川郫县油豆办酱;试做时,买袋装的就行)

3.炒制大料过程:

3.1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

(因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现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说你配料时,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

3.2炒锅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烧到7-8成热时,再加入2.2的辅料炸香。

3.3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这一步其实也没有什么,基本上日常家里面炒菜的过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4.熬汤过程

4.1在不锈钢桶(选用直径35厘米,深为38-40厘米的不锈钢桶,此桶大概能装25公斤水左右)内先加入2.3增鲜的辅料;桶内注满水用中火把汤熬开(熬汤过程中,注意随时把汤表面上的一层浮沫撇除,如果想汤味比较鲜一点,汤熬开后,可以改成小火再适当的多熬一会儿),再放入2.4的汤内辅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进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时左右。

4.2用网状的漏勺把熬好的汤和大料分开,汤放入另外一个桶内(此料即后来烫菜用的汤和加入碗内喝的汤),在装大料的桶内重新加入水,可反复熬制三桶汤料左右.

4.3第二锅和第三锅汤料是用中小火熬开后,然后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钟左右.

4.4把熬好的汤上面一层辣油用勺子撇起,装入另外的一个小桶内备用.

注;因这个辣油比较香、麻、辣,如果不撇开的直接放在汤内的话,对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时候会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烫装碗前可根据口味直接加入碗内,或者烫到最后,汤内没有什么味道,也可加入一点此辣油。

5.调制烫料:

5.1三桶汤料熬好以后,把三桶汤料进行混合(因第一锅汤内大料的味道比较重,第三锅的味道比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让其味道比较平均)

5.2汤混好以后,根据个人在口味,在汤内加入适量的盐,再加入味精、鸡精、汤料王(汤料王选用排骨味的那种)

注:

调汤时,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会苦;鸡精和汤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当于我们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当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欢把味米\\鸡精和汤料王直接加到汤桶内,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些调料直接加到碗内也可以,但是盐是直接加到汤桶内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汤桶内,则烫出的菜会没有什么味道.

6.烫制过程:

6.1把调过味的汤放入炉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烫菜。

6.2烫菜时,按照各种菜烫制时间的长短,先后放入烫勺内(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后放)

6.3麻辣烫装碗,然后加入汤;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过,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

另外,以下几要点需要掌握:

1.炒制大料时,加入锅内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过大料.(如果油太少,汤熬好后,表面油太少,就无法提炼辣油)

2.炒制大料时,油烧热时,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钟),但是要注意大料一定不要炒糊了。

3.炒好的大料,加入多少水进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

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汤就会发黑,味道会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则熬出的汤就会比较淡(打个比方来说:

我们日常买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么辣的;所以每种调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们刚开始试做时,烫熬好后,如果苦,则水的用量再增加一点;如果味道淡了,则水的用量要再减少一点;“麻辣烫”汤料的好坏,在这一点特别重要,有很多朋友试做时,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出在这个方面。

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谓的“红汤”与“白汤”的区别:

其实熬好的汤上面有一层红红的辣油;如果把这一层辣油完全撇开,汤则变成清汤(当然这个汤也不能完全说是清汤;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过口味没有那么重);如果比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汤里面加入这个撇开的辣油,也就变成了所谓的“红汤”

5.建议各位试做时,如果为了避免太浪费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大料和水的配比;缩小比例进行试做.

6.熬好的烫上面的一层辣油,一定要分开,如果不分开,你喝汤时会觉得汤比较麻辣,对于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里面加入这个辣油。

7.现在有的朋友不喜欢太麻、辣的麻辣烫,比较喜欢那种有三鲜味但又稍带一点麻辣的麻辣烫;如果你喜欢三鲜

的那种,那么你做这种麻辣烫时,就重点把骨头和鸡架等增鲜的原料多一点,但大料的比例要减少一点,至于怎样能达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则要多试验几次。8.我再次说明一下,我这个配方确实很不错,也许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试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你也不要灰心,你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们再进行沟通一下,看问题到底出在那里。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如果买少批量的牛油,太好买;那你试做时,也可以用鸡油来替代,(鸡油买那种半成品,自己回来提炼),如果没有牛油和鸡油,那么也可以用猪油来替代,不过猪油是效果最差的;如果试做时不方便买牛骨,那也可以用猪骨来代替)

10.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试做过程中,遇到有什么问题,请和我联系,我抽空给你们答复。注:

红色字体部分,为重点部分,请一定要注意。说句实在话,我自己觉得我这个配方口味是非常不错,因为有的朋友可能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大料用量方面,第一次可能把握不准;所以我希望有的朋友只要你是诚意想做,不管你第一次试做的味道如何,但是你也不要灰心;希望你能打个电话给我,我们再沟通一下,看看问题点出在那里。附:

所有的大料在当地的调味品市场全部有售,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参照如下:

1.草果:

一种xx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

2.香砂:

又叫砂仁、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

3.桂皮:

又称肉桂.这种xx比较常见.

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

5.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

6.花椒:

这是一种较熟悉的调料,不用介绍.

7.xx:

又叫公xx、子xx,为xx的xx.

8.白蔻:

又叫白豆蔻、圆豆蔻、百叩、叩仁. 9.香叶:

即xx有xx,呈灰绿状.10.凉xx:

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为根状茎。

麻辣烫配方-1

汤汁以鸡汤加入桂皮、陈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汉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烫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县豆办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绍酒20克、姜米10克、精盐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鲜汤1500克.

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到6成熟后,下郫县豆办(先朵细)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鲜汤。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细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盐、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开后打去泡沫即成卤水。

麻辣烫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猪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50克、干辣椒300克、郫县豆瓣100克、冰糖100克、生姜200克、大蒜100克、草果5克、小茴10克、丁香25颗、桂皮15克、鸡精70克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县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时),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会发苦--把剩余(中药除外)一起炒,待生姜大蒜出味后--分5锅--加水(最好是骨头汤)--平分加入中药熬半小时即可。

我公司长期销售的六头煮面炉,煮面炉不锈钢炉身豪华外箱设计,整体结构安全合理,造型美观。

电热煮面炉三缸六面筛结构,节能省电。燃气煮面炉价格合理具有豪华的外形设计,整机的结构设计安全合理,都由小格子分开煮面,达到了现在社会提倡的卫生,干净,有便于清洁,让顾客看着放心,面条吃着舒心!采用全不锈钢结构,面板是纯铝制作,操作方便,用于麻辣烫分开煮,安全可靠!六头煮面炉在温度控制方面的设置是比较好的,又节能又省电!煮面炉因其自身的特点,无可不烫,无味不有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不断进步,燃气煮面炉慢慢进入了生活中,人们在饮食上更多倾向于追求新生的、有特色的事物,这就对麻辣烫的发展和扩张提供了条件,为麻辣烫的经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电热煮面炉价格合理,随机赠送燃气煮面炉的麻辣烫配方,选择这个不会错!如果要想使煮的面条清爽、不粘、不硬心、不糊汤,北京煮面炉是最合适的选择了,同时还具备麻辣烫机的特性,可以煮各种麻辣烫串,煮面的时候就必须根据面条的特点来掌握火候及下锅的时间,这样煮出来的面条才会更有味道,我公司为您提供的最低廉的六头煮面炉价格出售,让您以最低的价格可以购买到最好的电热煮面炉,称心如意。欢迎抢购燃气煮面炉

“三线八角”的识别方法

“三线八角”识别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可得到“三线八角”,并通过这些角的关系研究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而利用平行线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进行说理,这是推理证明的初级阶段,是几何入门的难点之一,因此教会学生准确识别“三线八角”显然很有必要。 在“三线八角”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几何图形,观察能力较弱,特别是在不规则图形中,被截线和截线模糊不清,各个角的位置错综复杂,为数不少的学生形成识别困难,因此如何采用适当方法,帮助学生化解认知上的难点,便是我们教学组织者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三线八角”的识别方法。 方法一:联想英文字母识别角,即“F”型的同位角、“Z”型的内错角、“U”型的同旁内角。 仔细观察“三线八角”中各个角的位置特征,就可联想英文字母F、Z、U相似的形象,这样可帮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识别“三线八角”。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分析:(1)将∠1与∠5 分离出来,如图②所示,可以看出∠1∠5是不规则的翻折的“F A B 、CD 被直线EF 同理,图①中的∠4与∠8是正立的“型,是同位角.∠2与∠6到的“F ”型,是同位角.∠ 3与∠7翻折的“F ”型,是同位角。 (2)将∠3与∠5从图①中分离出 来,如图③所示,可以看出∠3与∠5 呈不规则正立的“Z ”型,是直线A B 、CD 被直线EF 所截构成的内错角;同 理,图①中的∠4与∠6是翻折的不规 则“Z ”型,是内错角。 (3) 将∠4与∠5从图①中分离出 来,如图④所示,可以看出∠4与∠5 呈旋转的不规则的“U ”型,是直线A B 、CD 被直线EF 所截构成的同旁内角;同 理,图①中的∠3与∠6呈旋转的不规则 的“U ”型, 是同旁内角。 方法二:利用概念识别角。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平行线与相交线(1) 、知识概述 (一)从台球桌面上的角,弓I出有关角的概念1、两角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1)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如图)简称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图)简称互余. 说明:①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关系 ②互补或互余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其位置无关③用数学语言表述为: 若/a+ /3=180 °,则/a与互补;反之,若/a与互补,则/a+/B =180°. 若/a+/B =90。,则/a与/B互余;反之若/a与/B互余,则/a+ /3 =90 °. (2)性质: 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2、对顶角的概念 (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 1和/ 3,/ 2和/ 4是对顶角. .如图中的

由对顶角的位置特点也可将其描述为: ①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说明: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产生对顶角,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 ③对顶角的本质特征是: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二)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有公共顶点的角.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相交得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则 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形成了 (1)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如/ 1 和/ 5,/ 3 和/ 7,/ 4 和/ 8,/ 2 和/ 6. (2)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例如/ 3和/ 5,/ 4和/ 6. (3)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例如/ 4和/ 5,/ 3和/ 6. 2、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1、互为补角和互为邻补角的关系.互为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 它们的和为180。有关,又与位置有关,不要混淆. 180°,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而互为邻补角既与 2、灵活运用互余、互补等知识点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即学会用代数法解几何题的方法 3、证明两直线平行时,必须弄清所用条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

七年级三线八角练习题-精华版

三线八角练习姓名 1.填空, (1)如图1-1,∠1和∠4是AB、被 所截得的角,∠3和∠5是、 被所截得的角,∠2和∠5 是、被所截得 的角,AC、BC被AB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2)如图1-2,AB、D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AB、CD被AC所截是的内错角 是 ,AD、BC被BD所截得的内错 角是,AD、BC被AC所截得的内 错角是 . 2.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对 A.4对 B.3对 C.2对 D.1对③ 3.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④ 4.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对 A.1对B.2对 C.3对 D.4对⑤5.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是() A.∠3和∠4 B.∠1和∠4 C.∠2和∠4 D.不存在 6.如图,内错角共有( ) A.10对 B.8对 C.6对 D.4对 7.如图,∠1与∠2是角. ∠3与∠4是角. 8.如图,直线AD,BC被CE所截:∠C的同位 角是∠______,同旁内角是∠______, ∠1与∠2是两条直线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____ __所截成的______角. 直线AB和CD被AD所截,∠A的内错角是∠______,∠A与∠ADC是_______角, 直线AB和CD被BD所截,∠______和∠______是内错角. 9.如图,已知AB,CD被EG截于F,G. 则∠1的同位角是∠______,∠1的内错角是∠______, ∠1的同旁内角是∠______,∠1的邻补角是∠______. D A B C E F 1 2 3 4 A B C E F A B C D 1 2 3 4 A B C D E 1 2 A B C D E F G 1 --

七年级三线八角_练习题

三线八角练习 姓名 1.填空, (1)如图1-1,∠1和 ∠4是AB 、 被 所截得的 角,∠3和∠5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2和∠5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AC 、BC 被AB 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 (2)如图1-2,AB 、DC 被BD 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AB 、CD 被AC 所截是的内错角 是 ,AD 、 BC 被BD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AD 、BC 被AC 所截得的内错角是 . . 2.如图② (1)∠B 和∠1是两条 直线______和_______ 被第三条直线_______ 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② (2)∠2和∠4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3)∠ACB 与∠6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4)∠A 与∠B 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5)∠3与∠5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6)∠5与∠7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3.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对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③ 4.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④ 5.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 )对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⑤ 6.如图⑥是同位角关系 的是( ) ⑥ A.∠3和∠4 B.∠1和∠4 C.∠2和∠4 D.不存在 7.如图⑦内错角共有( ) A.10对 B.8对 C.6对 D.4对 ⑦ 8.如图⑧ ∠1与∠2是 角. ∠3与∠4是 角. ⑧ 9.如图⑨,∠BDE 的同 位角是∠______,∠BDE 的内错角是∠______, ∠BDE 的同旁内角是 ∠______,∠ADE 与∠DGC ⑨ 是两条直线______和______被直线______所 截成的_______角. 10.如图⑩,直线AD,BC 被CE 所截:∠C 的同位 角是∠______,同旁内 ⑩ 角是∠______,∠1与 ∠2是两条直线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______所截成的______角.直线AB 和CD 被AD 所截,∠A 的内错角是∠______,∠A 与∠ADC 是 _______角,直线AB 和CD 被BD 所截,∠______和∠ ______是内错角. 11.如图[11],已知AB,CD 被EG 截于F,G.则∠1的 同位角是∠______,∠1的 内错角是∠______,∠1的 同旁内角是∠______,∠1的 [11] 邻补角是∠______. 12.如图[12]已知AB,CB 被DG 截于E,F 两点,则∠1的同位角 是∠______,∠1的内错角是 ∠______,∠1的同旁内角是 ∠_____, ∠1的对顶角是 ∠______,∠1的邻补角 是∠______. [12] 13.如图[13],DE 经过 点C,则∠A 的内错角 是∠______,∠A 的同 旁内角是∠______和 ∠______. [13] 14.如图[14]三条直线 B C A D E 1 2 3 7 6 5 4 D A B C E F 1 2 3 4 A B C E F A B C D 1 2 3 4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1 2 A B C D E F G 1 A B D E F C G 1 A B C D E L1 L2

(完整word)七年级三线八角练习题精华版

三线八角练习姓名 1.填空, (1)如图1-1,∠1和∠4是AB、被所截得的角,∠3和∠5是、被所截得的角,∠2和∠5是、被所截得的角,AC、BC被AB所截得的同旁内角是 . (2)如图1-2,AB、D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AB、CD被AC所截是的内错角 是,AD、BC被BD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AD、BC被AC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 2.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对 A.4对 B.3对 C.2对 D.1对③ 3.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④ 4.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对 A.1对 B.2对 C.3对 D.4对⑤5.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是() A.∠3和∠4 B.∠1和∠4 C.∠2和∠4 D.不存在 6.如图,内错角共有( ) A.10对 B.8对 C.6对 D.4对 7.如图,∠1与∠2是角. ∠3与∠4是角. 8.如图,直线AD,BC被CE所截:∠C的同位 角是∠______,同旁内角是∠______, ∠1与∠2是两条直线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____ __所截成的______角. 直线AB和CD被AD所截,∠A的内错角是∠______,∠A与∠ADC是_______角, 直线AB和CD被BD所截,∠______和∠______是内错角. 9.如图,已知AB,CD被EG截于F,G. 则∠1的同位角是∠______,∠1的内错角是∠______, ∠1的同旁内角是∠______,∠1的邻补角是∠______. D A B C E F 1 2 3 4 A B C E F A B C D 1 2 3 4 A B C D E 1 2 A B C D E F G 1 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1.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 (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结构层位及结构层厚度等方面要求,按照上述方法,选择适用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并按照表8-22和表8-23(现行规范)或8-24和表8-25(新规范稿)的内容确定相应矿料级配范围,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 1)组成材料的原始数据测定 按照规定方法对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测试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的密度,并进行筛分试验,测定各种规格集料的粒径组成。 2)确定各档集料的用量比例 根据各档集料的筛分结果,采用计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规格集料的用量比例,求得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曲线必须符合设计级配范围的要求,不得有过多的犬牙交错。当经过反复调整仍有两个以上的筛孔超出设计级配范围时,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调整或更换原材料重新设计。 通常情况下,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级配中限,尤其应使0.075mm、2.36mm、4.75mm等筛孔的通过量尽量接近设计级配范围的中限。对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合成级配可以考虑偏向级配范围的下限,而对于中小交通量或人行道路等,合成级配宜偏向级配范围的上限。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OAC表示)。沥青用量可以通过各种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但由于实际材料性质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仍然要通过试验进行修正,所以采用马歇尔试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1)制备试样 1)马歇尔试件制备过程是针对选定混合料类型,根据经验确定沥青大致用量或依据表4-10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在该用量范围内制备一批沥青用量不同、且沥青用量等差变化的若干组(通常为五组)马歇尔试件,并要求每组试件数量不少于4个。 2)按已确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计算某个沥青用量条件下一个马歇尔试件或一组试件中各种规格集料的用量(实践中大多是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矿料总量1200g左右)。 3)确定一个或一组马歇尔试件的沥青用量(通常采用油石比),按要求将沥青和矿料拌制成沥青混合料,并按上节表8-7(现行规范要求)或表8-9(新规范要求)规定的击实次数和操作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2)测定试件的物理力学指标 首先,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并计算试件的理论最大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参数。在测试沥青混合料密度时,应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密实程度选择测试方法。在工程中,吸水率小于0.5%的密实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水中重法测定;较密实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应采用表干法测定;吸水

初一数学三线八角与平行线

E 65?O A D C B 同位角内错角 同旁内角与平行线 1、(1)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50°,求∠BOD、∠AOD、∠BOC的度数. 解:∵∠BOD与∠AOC是对顶角 ∴==°() ∵与是邻补角 ∴∠AOD=180°-∠AOC=180°-50°=130° ∵与是对顶角 ∴∠BOC=∠AOD=130°()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 已知∠BOE=65°,求∠AOD、∠AOC的度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2.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引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OA⊥OB,OC⊥OD.若∠AOD=144°,则∠BOC=______. 4、如图,OA⊥OB,OC⊥OD,垂足均为O.则∠BOC+∠AOD等于…………() (A)150°(B)160°(C)170°(D)180° 5.如图,如果D是BC的中点,那么B、C两点到直线AD的距离相等.试写出已知,求证,并补全图形(不证明). 一、三线八角 1.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角。 50? O A D C B 第2题第3题第4题 第5题

第一讲 有关三线八角的几何证明

第一讲 有关三线八角的几何证明 一.三线八角模型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二.平行线判定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是否能证明这两条直线平行呢?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定理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1=∠2(或者∠3=∠4;∠5=∠7;∠6=∠8),就可以说AB//CD 平行线判定定理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6=∠2(或者∠5=∠4),就可以说AB//CD 平行线判定定理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5+∠2=180?(或者∠6+∠4=180?),就 可以说AB//CD 平行线判定定理4: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概念巩固 1. 如图,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12和是同位角 B. ∠∠23和是内错角 C. ∠∠24和是同位角 D. ∠∠14和是内错角 2. 如图,图中同旁内角的对数是()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3. 如图,能与α构成同位角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图中的内错角的对数是()

七年级三线八角练习题-精华版

A B C.∠2 和∠4 D. 不存在 3 A B C.6 对 D.4 对 C 角是∠______,同旁内角是∠______, 1 D ____ __所截成的______角. B 2 B 三线八角练习 姓名 1.填空,(1)如图 1-1,∠1 和∠4 是 AB 、 被 所 截得的 角,∠ 3 和∠ 5 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 2 和∠ 5 是 、 被 所截得的 角,AC 、BC 被 AB 所截得 的同旁内角是 . ( 2 )如图 1-2 , A B 、 D 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 A B 、 C D 被 AC 所截是的内错角 是 ,AD 、BC 被 BD 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AD 、BC 被 AC 所截得的内错角 是 . 2.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对 A.4 对 B.3 对 C.2 对 D.1 对 ③ 3.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④ 4.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对 D A.1 对 B.2 对 C C.3 对 D.4 对 ⑤ F E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是( ) 1 A.∠3 和∠4 B.∠1 和∠4 2 4 E 6.如图,内错角共有( ) A.10 对 B.8 对 F 7.如图,∠1 与∠2 是 角. A 1 D ∠3 与∠4 是 角. 3 2 4 C E 8.如图,直线 AD,BC 被 CE 所截:∠C 的同位 A ∠1 与∠2 是两条直线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C 直线 AB 和 CD 被 AD 所截,∠A 的内错角是∠______,∠A 与∠ADC 是_______角, 直线 AB 和 CD 被 BD 所截,∠______和∠______是内错角. 9.如图,已知 AB,CD 被 EG 截于 F,G. 则∠1 的同位角是∠______,∠1 的内错角是∠______, E ∠1 的同旁内角是∠______,∠1 的邻补角是∠______. A B F 1 C G D

七年级三线八角练习题

1.填空, ∠2与∠3∠2与∠4∠5与∠7是 角. ∠2与∠5是 角. ∠3与∠8是 角. ∠1与∠5是 角. ∠4与∠8是 角. ∠2与∠6是 角. ∠3与∠7是 角. ① ∠3与∠5是 角. ∠2与∠8是 角. 2.如图② (1)∠B 和∠1是两条 直线______和_______ 被第三条直线_______ 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② (2)∠2和∠4是两条直线 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3)∠ACB 与∠6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4)∠A 与∠B 是两条直线 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5)∠3与∠5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6)∠与∠7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7)∠3与∠B 是两条直线 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7 6 B C A D E 1 2 3 7 6 54 七年级三线八角 练习题

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8)∠2与∠7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9)∠B 与∠BDE 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 ______所截构成的 3.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 )对对 对 对 对 ③ 4.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对对 对 对 对 ④ 5.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 )对 对 对 对 对 ⑤ 6.如图⑥是同位角关系 的是( ) A.∠3和∠4 B.∠1和∠4 C.∠2和∠4 D.不存在 ⑥ 7.如图⑦内错角共有 ( )对 对 对 对 对 ⑦ 8.如图⑧ ∠1与∠2是 角. ∠3与∠4是 角. ⑧ 9.如图⑨,∠BDE 的同 位角是∠______,∠BDE 的内错角是∠______, ∠BDE 的同旁内角是∠ D A B C E F B C D 2A B C D E F G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沥青公路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目录 一、摘要、引言 (1) 二、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1) 三、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1) 四、矿料配合比设计 (3) 五、马歇尔试验 (3) 六、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3) 七、配合比设计检验 (4) 八、工程应用实例 (4) 九、结束语 (5) 十、参考文献 (6)

摘要:本文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论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几点重要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原材料选择与准备、矿料配合比设计、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检验。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原材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特别是公路运输业显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的病害现象(如泛油、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对路面的正常使用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关键是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本文就结合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是设计级配应根据公路等级、工程性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调整确定。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C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采用双层或三层式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应有一层及一层以上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应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二、原材料选择与准备 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

(完整word版)平行线典型例题

例、如图,∠1=∠2,∠3=110°,求∠4. 例、如图,AB ∥CD ,AE 交CD 于点C ,DE ⊥AE ,垂足为E ,∠A=37°,求∠D 的度数. 例、如图,AB ,CD 是两根钉在木板上的平行木条,将一根橡皮筋固定在A ,C 两点,点E 是橡皮 筋上的一点,拽动E 点将橡皮筋拉紧后,请你探索∠A ,∠AEC ,∠C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先画出示意图,再说明理由)提示: 这是一道结论开放的探究性问题,由于E 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可引起对E 点不同位置的分类讨论。本题可分为AB ,CD 之间或之外。 结论:①∠AEC =∠A +∠C ②∠AEC +∠A +∠C =360°③∠AEC =∠C -∠A ④∠AEC =∠A -∠C ⑤∠AEC =∠A -∠C ⑥∠AEC =∠C -∠A . 例、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 A 、80 B 、50 C 、30 D 、20 例、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3°,则∠β的度数是( ) A 、43° B 、47° C 、30° D 、60° 例、如图,点A 、B 分别在直线CM 、DN 上,CM ∥DN . (1)如图1,连结AB ,则∠CAB +∠ABD = ; (2)如图2,点1P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1AP 、1BP .求证: BD P B AP CAP 111∠+∠+∠=360°; (3)如图3,点1P 、2P 是直线CM 、DN 内部的一个点,连结1AP 、21P P 、B P 2. 试求BD P B P P P AP CAP 221211∠+∠+∠+∠的度数; (4)若按以上规律,猜想并直接写出+∠+∠211P AP CAP …BD P 5∠+的度数(不必写出过程). A M B C N D P 1 A M B C N D 图2 P 1 P 2 A M B C N D 图3

平行线与三线八角

平行线与三线八角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 ∥b”。念为a平行于b。 1.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 两种:平行或相交。 2.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1)工具:直尺、三角板 (2)方法:一“落”把三角尺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尺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例1:请你根据上述方法练习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 ,,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且与直线a平行线的直线平行吗? 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 ③你画的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练习: 1.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条必__________.

c b a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___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____个. 3.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 平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 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 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平行公理及推论 ①公理内容: 。 ②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 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例2、下列命题: (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 (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 (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3、推论: 。 ①符号语言:∵b∥a,c∥a(已知) ∴b∥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例3、(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 、因为a//d, b//c,所以c//d B 、因为a//c, b//d,所以c//d C 、因为a//b, a//c,所以b//c D 、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AB 与CD 没有交点,则AB ∥CD; ④若a ∥b,b ∥c,则a 与c 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七年级三线八角_练习题

1.填空,如图① " ∠2与∠3是 角. ∠2与∠4是 角. ∠5与∠7是 角. ∠2与∠5是 角. ∠3与∠8是 角. ∠1与∠5是 角. ∠4与∠8是 角. ∠2与∠6是 角. ∠3与∠7是 角. ① ∠3与∠5是 角. ∠2与∠8是 角. 2.如图② (1)∠B 和∠1是两条 直线______和_______ 被第三条直线_______ 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② (2)∠2和∠4是两条直线________ 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3)∠ACB 与∠6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 (4)∠A 与∠B 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5)∠3与∠5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6)∠与∠7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7)∠3与∠B 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8)∠2与∠7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9)∠B 与∠BDE 是两条直线________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______所截构成的_______角. 3.如图③,同旁内角有 ( )对对 对 对 对 ③ 4.如图④,同位角共有 } ( )对对 对 对 对 ④ 5.如图⑤,内错角共有 ( )对 @ 对 对 对 对 ⑤ 6.如图⑥是同位角关系 的是( ) A.∠3和∠4 B.∠1和∠4 C.∠2和∠4 D.不存在 ⑥ 7.如图⑦内错角共有 ( )对 对 对 对 对 ⑦ 8.如图⑧ ∠1与∠2是 角. ∠3与∠4是 角. 9.如图⑨,∠BDE 的同 位角是∠______,∠BDE 的内错角是∠______, ∠BDE 的同旁内角是∠ ______,∠ADE 与∠DGC ⑨ 是两条直线______和 | ______被直线______所 截成的_______角. 10.如图⑩,直线AD,BC 被CE 所截:∠C 的同位 角是∠______,同旁内 ⑩ 角是∠______,∠1与 ∠2是两条直线______ 和______被第三条直线 ______所截成的______ 角.直线AB 和CD 被AD 所截,∠A 的内错角是∠ ______,∠A 与∠ADC 是 [11] 】 _______角,直线AB 和CD 被BD 所截,∠______和∠______是内 1 2 3 4 8 7 6 5 B - C D E 1 2 3 7 6 5 . 4 七年级三线八角 练习题 D A B C E F 1 2 3 4 、 A B C E F } B D ¥ A \ C D E F G B E A B C D \ E F G 1

三线八角练习题

O C D B A D C B A 三线八角作业 1、已知: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共有( ) 1 2 2 1 2 1 2 1 A 0个 B 1个 C 2个 D3个 2、如图,直线a 、b 相交于点O,若∠1=0 40,则∠2等于 ( ) A 0 50 B 0 60 C 0 140 D 0 160 3、平面上三条不同的直线相交最多能构成对顶角的对数是( ) A 4对 B5对 C 6对 D7对 4、如图直线A B 、CD 交于点O ,∠AOD+∠BOC=2600 , 则∠BOD 的度数( ) A 700 B600 C500 D1300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 到AC 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 到AB 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 是点D 到BC 的垂线段; D.线段BD 是点B 到AD 的垂线段 6、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 的是( ) (A) ∠BAD=∠BCD B ∠1=∠2 C ∠3=∠4 D ∠BAC=∠ACD 7、如图能判定AB//CD 的条件是( ) A ∠B=∠ACD B ∠A=∠DCE C ∠B=∠ACB D ∠A=∠ACD 8、下列图形中线段PQ 的长度表示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的是( )。 1 2 b a O 2 1 A C A E C D

9、如图,∠1和∠2是内错角的是 ( ) 10、下列说法:①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②画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③两条直线相交就是垂直;④线段和射线也有垂线。其中正确的有____。 11、A 为直线l 外一点,B 为直线l 上一点,点A 到l 距离为3cm ,则AB ____3cm,根据是____。 12、判断 (1)一条直线的垂线只有一条( )(2)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 )。 13、如图直线DE 和直线BC 被第三条直线AB 所截, 和 是同位角, 和 是同旁内角。 写出图中直线DE 和直线BC 被其它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14、如图两条直线a 、c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1的同旁内角是140度,则∠1的同位角是多少度? 15、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0 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0 15方向走到C 点,求出∠ABC 的度数.

沥青配合比

近年来,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迅速增长,车速不断提高,沥青路面发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有的前修后坏,有的使用周期达不到设计年限。这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影响沥青面层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是混合料的级配组成。本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作一探讨。 1 级配类型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是确保沥青凝土路面面层质量的前提。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一般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J032—94)(以下简称《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014—97)和《公路工程集试验规程》(JTJ058—2000)。我国现行规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由此分析,厚度一定的沥青面层,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如摊铺机的熨平板易拉动大粒径的骨料,尤其比最大粒径大0~5%的超粒径骨料;若采用细料弥补,易破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使局部部位的面层压

实度难以控制,或使沥青混凝土面层空隙率偏大,渗水严重等。市的沥青路面结构多年来一直采用的是4cm+3cm的厚度组合模式,这种组合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类型的选择有很大的局限性。4cm的下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超过25mm,3cm上面层最大粒径一般不宜超过15mm;根据近年来地区路面所用材料的情况,经调查、试验、分析、比较可知,下面层的选择余地较宽,多采用AG-201级配类型。而上面层混合料型的选择非常困难。3cm厚的上面层,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的规定,选择AC-10I型较合适,AC-10I型公称最大粒径为13.2mm。最大粒径为15mm。这使我们在选材上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要实现这一配合比的合理选择,必须通过两种渠道来把关:一是尽量多的考察集料资源,二是拌和机的振动筛一定要根据不同级配类型要求的筛孔专门定做。 2 原材料的选择 要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检验,这也是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确定原材料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面结构和使用品质的要求,按照《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材的供应情况,按照相关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然后择优选材,使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2.1 选材原则

初中三线八角和平行线定义练习

12121221三线八角和平行线定义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图,直线a,b 相交, 451=∠,求4,3,2∠∠∠的度数。 【轻松试一试】 已知,如图, 80,35=∠=∠COF AOC ,求:DOF AOD ∠∠和的度数 【例题讲解】 1、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E ∠的对顶角是 ,COF ∠的邻补角是 若AOC ∠:AOE ∠=2:3, 130=∠EOD ,则BOC ∠ = 【轻松试一试】 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 30,90=∠=∠=∠AOC FOB COE 则=∠EOF

A B C D O 余角、补角的应用(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平分线_________) 【例题讲解】 AC 为一直线,O 是AC 上一点,且∠AOB=120°,OE 、OF 分别平分∠AOB 、∠BOC 。 (1) 求∠EOF 的大小 (2) 当OB 绕O 点旋转OE 、OF 仍为∠AOB 和∠BOC 的角平分线,问OE 、OF 有怎样的位置 关系? 【轻松试一试】(邻补角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 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试判断∠CBD 的度数是多少? 二、垂线及其性质(重点) (一)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AB 、CD 互相垂直,记作CD AB ⊥,垂足为O 。 1、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2、掌握如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 . (90(垂直定义)已知), ?=∠=∠=∠=∠∴⊥AOD BOD COB AOC CD AB 反之, 已知)(90AOC ?=∠

浅析三线八角

浅析“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雷家英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中的《平行线与相交线》这章中,讲述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形成“三线八角”。三线八角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是研究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性质的重点,更是后继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准备。但是,七年级下学期现在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数学课本,对三线八角的概念没有一个完整的叙述,只是让学生从图上感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导致学生在学习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时,常常把与平行线有关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找错。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三种角,我总结了有关方法,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一起来探讨同位角,书中只说如图1具有∠3、∠5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到底他们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没有具体的文字来描述,这对识图能力差的学生,一遇到稍微复杂的图形,就不能正确地找出同位角。同位角:顾名思义,位置相同的两个角,即在两条被截直线的同一方向,截线的同一侧的两个角是同位角。其两角三线所成的基本图形是:呈“F”字型。这个“F”可以通过旋转、对称得到。不管已知的图形有多复杂,只要找出图中的“F”个数,图中同位角的对数就是“F”的个数。 位角,并指出来。

分析:在该图中有4个“F”型,如:∠1与∠7所在直线构成“F”型,那么有4对同位角,∠1与∠7,∠4与∠8,∠3与∠5,∠2与∠6。解:(略) 从这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找同位角,就是找图中的“F”,根据 “F”来写出每对同位角,达到了快速、准确。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探讨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内错角:内,指 的是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错,即交错、错开,合起来就是指位于两 条被截直线的内部,截线异侧交错的两个角是内错角。其两角三线所 成的基本图形是:呈“Z”字型。同旁内角:同旁,在同一旁边;内,指 的是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合起来就是指位于两条被截直线的内部, 截线同侧交错的两个角是同旁角其两角三线所成的基本图形是:呈 “U”字型。我总结的方法是:找内错角,找“Z”字型;找同旁内 角,找“U”字型。“Z”字型、“U”字型也都可以通过旋转、对称 得到。如图1中∠1与∠2所在直线构成“Z”字型,∠1与∠2就是 内错角;∠2与∠4所在直线构成“U”字型,∠2与∠4就是同旁内 角。这种方法在我的教学中的多次证明非常有用。 例:如图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 (1)AD∥BC,可得到哪些内 (2)AB∥DC,可得到哪些内 错角相等?哪些同旁内角互补?

AC-13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AC-13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K691+000沥青混凝土拌合厂) 工程名称:G214线清水河至结古段二级公路路面工程 监理单位:内蒙古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青海省公路工程建设总公司 施工桩号:K675+000—K705+000 报告日期:2005—7—6

AC-13型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前言 本工程位于G214线清(水河)至结(古)段,地处规范规定的寒区。施工段落K675+000-K705+000段,共计30公里。面层设计厚度5㎝,规格采用AC-13型。 二.原材料 .沥青 沥青由业主统购,为新疆克拉玛依生产的重交A-130A石油沥青。沥青进场后即进行了抽检,经检验沥青三大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详细数据如表1。 表1 沥青质量试验结果 根据中国气象站1961-2000年气温统计资料显示,56034号区站(清水河地区)7天平均高气温为18℃,极端最低气温为-43℃。根据计算,该地区路面预计高温度T20㎜=℃,路面表面预计低温度T SURF=℃.该沥青经试验计算分析,属溶凝胶型沥青,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当量脆点距路面表面预计低温度尚有℃的差值,只能在配合比设计中尽可能地提高沥青用量,尽最大限度地避免路面低温裂缝。 .粗集料 采用大型反击式联合破碎机破碎,破碎机生产三种矿料,S10碎石,S12碎石和S15石屑。10-15㎜碎石㎜筛上筛余量偏多,不符合S10规格,但不影响使用。5-10㎜碎石符合S12规格,0-5㎜石屑符合S15规格。各种材料筛分结果如表2。 表2 各种粗集料的筛分结果 按规范对碎石质量的检验结果如表3,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