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 B O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2004-01-06

2003年12月31日,国内客车老大郑州宇通客车发布公告称,上海宇通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宇通客车大股东)90%的股权。对于宇通客车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权转让,因为宇通客车的间接控股股东上海宇通实质上是宇通客车管理层以及职工全资持股的公司。这意味着,等待审批两年之久的宇通客车MBO(管理层收购)在没有得到审批结果后,选择了借道司法拍卖的程序来完成。

拍卖完成MBO

12月31日,宇通客车发布公告称,宇通客车的大股东郑州财政局全资拥有的宇通集团的股权,在此前两天进行公开拍卖,上海宇通联合宇通发展参加竞拍。上海宇通(宇通客车的管理层以及职工全资持股的公司)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90%的股权,宇通发展以人民币16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10%的股权。宇通集团于2003年12月30日在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宇通集团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上海宇通持有90%的股权,宇通发展持有10%的股权。12月31日的公告同时称,国有全资的宇通集团企业类型合法变更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批准,不允许参加收购的本企业的管理层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各个环节,严禁“自卖自买”。但摇身一变为私营企业的宇通集团通过拍卖为上海宇通所得已摆脱了政策的限制。因此,这两个公告从实质上意味着,宇通客车的MBO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各界质疑以及等待审批后,总算顺利完成。

两年审批艰辛路

宇通客车销售部主任张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这次拍卖,我们已经准备两年了。”他承认,虽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这样的结果正是此前想像的结果。

据了解,2000年9月份,在得知郑州市财政局有意转让国有股后,宇通客车的管理层以及职工联合出资亿成立上海宇通,提出收购宇通客车的股东宇通集团的股份。此事得到了郑州市有关部门的认可。2001年,上海宇通与宇通集团的出资人郑州市财政局签署协议,上海宇通欲出资收购宇通集团89%的股份,间接成为宇通客车的大股东,同年6月,宇通客车发布公告表示,在转让协议没有获得批准前,宇通客车的这部分股权将暂时由上海宇通托管。这个案例当时被称为第一例上市公司国有股的管理层收购。

作为上市公司中最早出现的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宇通客车MBO的过程显得颇费周折。这两年中,由于外界对宇通MBO中的资金来源以及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存在怀疑,使得中间夹杂着无休止的争议和持续的指责。有人对管理层收购宇通集团的一个多亿资金来源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直接怀疑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自上市公司宇通客车。因为,2001年7月和2002年4月,上海宇通托管宇通客车的股权时,曾接连推出两次10股派6元的高比例现金分红。而两次分红后的最大受益者无疑就是共获得约2400万元现金红利宇通客车高管层。为此,宇通客车曾付出每股现金流为负的代价。

两年多的等待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河南,宇通客车到处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出现,而因未获得最后批准,宇通客车从法律上还是国有企业。

一朝突破有启示

经过两年的等待,宇通客车终于想到新的办法——司法拍卖。郑州市财政局国资一处姓孙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宇通以郑州市财政局欠款(2001年支付的收购宇通集团的费用)为由,将其告上法庭。随后,郑州一家法庭做出判决,冻结郑州财政局拥有的宇通集团股份,并且要通过拍卖宇通集团股份的方式来解决债务。

事实上,在宇通客车MBO受阻的这两年,真正获得批准的上市公司MBO一例也没有,但这并不说明就没有MBO的事实。资料显示,自去年下半年来,一些自然人持股的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案例陡增。最为突出的是信托公司收购上市公司股权渐成趋势。尽管在这些信托公司的收购案中,没有人愿意承认是“受托投资”,但更多的分析人认为这些收购案更多是“曲线”MBO。

这次通过绕道司法拍卖的方式,郑州市国资局和上海宇通方面上演了一出“周瑜打黄盖”的戏,顺利给他们的MBO找到一个法律的注脚,这对已经事实完成MBO,又苦于得不到审批的企业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消息。

兴业证券分析师林木红表示,宇通的司法拍卖很有意思,通过司法拍卖既规避了审批,也规避了MBO,具有阶段性意义。这种做法将促使证监会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和规范去指导上市公司实现MBO。MBO是不能叫停的,只能进行规范,如果不对上市公司MBO进行疏导和规范,必然会造成很多的暗箱操作。

作者:张利东杨开然

宇通客车财务报表分析

宇通客车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或某个时点的基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等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正确理解和利用财务报表信息有助于企业认识过去、把握未来。 关键词:宇通客车;财务指标;报表分析;投资方案评价 一、引言 本文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为依据,通过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来分析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2010 年 度的主要财务数据,找出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各主要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探求变化的原因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近年来的各项指标与2010 年度的进行对比,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与评价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给出合理的投资建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内容: 1.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简介及行业分析 2.根据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对各类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3.对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分析 4.分析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的投资价值并给出建议 方法: 1.理论研究的方法 2.结合案例研究的方法 三、财务报表概述 企业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这些报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集中、概括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财务信息,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加系统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下面主要介绍进行财务分析常用的三张基本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1]。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为依据,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反映企业在某一个时点上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状况[2]。 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项目。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按照流动性从大到小分项列式;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反映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它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情况。资产负债表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张重要财务报表,它提供了企业的资产结构、资产流动性、资金来源状况、负债水平以及负债结构等财务信息。通过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宇通客车案例分析)

信息化建设分析 ——以宇通客车信息化建设为例信息化建设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宇通信息化建设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RP2 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P实施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什么是ERP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实施ERP的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施阶段中的主要阻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P的完善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ERP实施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立关键信息系统支撑核心竞争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借鉴宇通经验改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中西方MBO操作模式比较

中西方MBO操作模式比较 作者:李金春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中西方MBO差异比较 1.动因差异 西方实施MBO的最主要原因是降低代理成本,通过MBO管理层实际拥有或控制企业,管理层利益与企业股东利益复合,代理成本便随之下降。随着MBO这种收购方式的日趋成熟,它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扩大对公司持股比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的重要手段。 而处于转轨中的中国企业,不仅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还有因所有者缺位造成的产权残缺问题以及内部人控制下的管理层寻求控制权回报的机会主义行为。MBO似乎为我国现有制度框架内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MBO 承载着产权制度变革、国有资本退出、管理层激励等多重使命,属于战略性并购。 2.实施主体差异 从国外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案例来看,收购的主体往往是上市公司的创业者或者是对企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而并非一般的职业经

营管理人员,通常不包括董事会成员。 由于我国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同时往往比较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因此收购主体的人员往往还包括中层经理,大股东管理层,子企业管理层,甚至还包括企业的一般员工。 3.融资方式与退出机制差异 设计合理的、风险与成本对称的融资体系是收购成败的首要环节。由于国外债券市场相当发达和成熟,债券融资在MBO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债务工具的多样性,使贷款人能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投资,使借款人能在严格的和法律保障的协议条款下筹措到资金。具体而言,西方国家绝大部分MBO项目都是通过高级债、次级债和权益所构成的融资组合获得金融支持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MBO融资受到诸多限制。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来看,已公布的信息说明大部分的收购资金来源于管理层的自筹资金。股权质押也成为收购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同时分期付款也成为国内收购者的变相融资手段之一。国内的MBO私募基金和信托解决方案由于缺少相关立法和实施的细则,面临着一定的法律和经营风险。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分析 目录 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 (2) 二、方大集团2001年MBO(原股票简称方大A,股票代码:000055) (3) 三、宇通客车2001年MBO(股票代码:600066) (5) 四、恒源祥2001年反向MBO (7) 五、胜利股份2002年MBO(股票代码:000407) (8) 六、苏州精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MBO (10) 七、江苏吴中2003年MBO(股票代码:600200) (12) 八、铜峰电子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37) (14) 九、康缘药业2004年被动MBO(股票代码:600557) (16) 十、美罗药业2004年MBO(股票代码:600297) (18)

一、粤美的2000年MBO(目前已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现股票代码:000333) (一)公司简介 粤美的是由何享健与另外23名自然人,以生产药瓶盖的小乡镇企业为雏形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的巨头。后被美的集团吸收合并,并于2013年上市。MBO前,控股股东为顺德市当地镇政府下属公司持股。 (二)MBO时间和期限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2000年初启动,至2000年12月完成,历时约1年左右。 (三)MBO过程 1、设立持股平台 2000年4月7日,美的工会委员会和何享建等21名自然人股东设立“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36.866万元。 2、协议收购 (1)2000年4月1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2.95元的价格协议受让了粤美的控股股东顺德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中的3518万股法人股(占粤美的股权的7.25%)。 (2)2000年12月20日,美托投资以3元每股的价格受让美的控股持有的7243.0331万股(占总股本的14.94%)。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美托投资正式成为粤美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22.19%。 粤美的MBO过程中两次股权收购价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值。 (3)原第一大股东美的控股退出 2001年6月21日和6月27日,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股权转让给顺德市北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顺德市信宏实业有限公司,完全放弃了在粤美的的股权。顺德市北滔镇人民政府彻底退出了粤美的作为一个企业经营决策的管理层,粤美的MBO彻底完成。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14会计(2)班2014326690005 林弘 摘要 本文以新浪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网络传媒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参考,分析得出:新浪MBO以后市场短期反应是积极正面的但长期反应却无明显变化;管理层收购后企业减少了股权激励报酬机制的使用,代理成本降低,公司价值增加;管理层收购较好地改善了新浪的公司治理,解决了新浪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相对稳定的管理层有利于新浪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及管理层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新浪;管理层收购;融资路径;定价

目录 一、引言 (3) 二、背景介绍 (3) 三、具体操作 (4) (一)经济理由 (4) (二)融资途径与交易流程 (5) (三)收购定价 (6) 四、成功的结果 (6) (一)创造市场价值 (6) (二)降低代理成本 (6) (三)财务稳定 (6) 1.偿债能力方面 (6) 2.经营性方面 (7) 3.利润的创造力方面 (7) (四)管理层相对稳定 (7) 五、成功的原因 (7) (一)新浪自身所需 (7) (二)管理团队的卓越才能 (8) (三)金融危机加速MBO (8) (四)加长杆杆的使用 (8) (五)合适的融资渠道 (8) 六、存在的问题 (8) (一)收购主体问题 (8) (二)定价合理性 (9) (三)融资安排 (9) (四)公司体制和根本利益未变 (9) (五)监管问题 (9) 七、借鉴意义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股权结构与管理层的关系上,大部分公司创始人持有比较高的股份,股东对管理层充分授权,管理层可以安心地对公司进行长期的规划,如腾讯、搜狐等。但新浪模式却例外,机构投资者对新浪相对控股,缺乏真正具有控制力的大股东。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志东出局、阳光卫视换股、盛大恶意收购、新浪CEO不断易人等事件都与新浪股权分散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管理层话语权较少,尽管凭借着其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互联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股权分散,无法制定长期的经营规划是困扰新浪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缺憾在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以CEO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通过管理层收购,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而结束。 二、背景介绍 新浪(NASDAQ: SINA)是中国四大门户之一,与腾讯网、搜狐网、网易一起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新闻资讯、移动增值、搜素、社区、博客、视频等服务,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因其特殊的股权结构,走马灯式地更换CEO,不断有资本逐利者闯入,他们或捞一把走人,或因消化不良而退出,上演了一幕幕资本运作的好戏。直到2009年,新浪的管理层完成了“新浪式”的MBO,结束了纷争不断的新浪战事。 表1新浪成立至今的主要控制权管理者一览表

新浪管理系统层收购案例分析报告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14会计(2)班05 林弘 摘要 本文以新浪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了网络传媒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参考,分析得出:新浪MBO以后市场短期反应是积极正面的但长期反应却无明显变化;管理层收购后企业减少了股权激励报酬机制的使用,代理成本降低,公司价值增加;管理层收购较好地改善了新浪的公司治理,解决了新浪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相对稳定的管理层有利于新浪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及管理层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新浪;管理层收购;融资路径;定价

目录 一、引言 (3) 二、背景介绍 (3) 三、具体操作 (4) (一)经济理由 (4) (二)融资途径与交易流程 (5) (三)收购定价 (6) 四、成功的结果 (6) (一)创造市场价值 (6) (二)降低代理成本 (6) (三)财务稳定 (6) 1.偿债能力方面 (6) 2.经营性方面 (7) 3.利润的创造力方面 (7) (四)管理层相对稳定 (7) 五、成功的原因 (7) (一)新浪自身所需 (7) (二)管理团队的卓越才能 (8) (三)金融危机加速MBO (8) (四)加长杆杆的使用 (8)

(五)合适的融资渠道 (8) 六、存在的问题 (8) (一)收购主体问题 (9) (二)定价合理性 (9) (三)融资安排 (9) (四)公司体制和根本利益未变 (9) (五)监管问题 (9) 七、借鉴意义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在国互联网公司股权结构与管理层的关系上,大部分公司创始人持有比较高的股份,股东对管理层充分授权,管理层可以安心地对公司进行长期的规划,如腾讯、搜狐等。但新浪模式却例外,机构投资者对新浪相对控股,缺乏真正具有控制力的大股东。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志东出局、卫视换股、盛大恶意收购、新浪CEO不断易人等事件都与新浪股权分散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管理层话语权较少,尽管凭借着其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互联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股权分散,无法制定长期的经营规划是困扰新浪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缺憾在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以CEO国伟为首的管理层通过管理层收购,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而结束。 二、背景介绍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 B O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宇通客车借拍卖完成MBO 2004-01-06 2003年12月31日,国内客车老大郑州宇通客车发布公告称,上海宇通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宇通客车大股东)90%的股权。对于宇通客车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权转让,因为宇通客车的间接控股股东上海宇通实质上是宇通客车管理层以及职工全资持股的公司。这意味着,等待审批两年之久的宇通客车MBO(管理层收购)在没有得到审批结果后,选择了借道司法拍卖的程序来完成。 拍卖完成MBO 12月31日,宇通客车发布公告称,宇通客车的大股东郑州财政局全资拥有的宇通集团的股权,在此前两天进行公开拍卖,上海宇通联合宇通发展参加竞拍。上海宇通(宇通客车的管理层以及职工全资持股的公司)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90%的股权,宇通发展以人民币16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10%的股权。宇通集团于2003年12月30日在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宇通集团的股权结构变更为上海宇通持有90%的股权,宇通发展持有10%的股权。12月31日的公告同时称,国有全资的宇通集团企业类型合法变更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批准,不允许参加收购的本企业的管理层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各个环节,严禁“自卖自买”。但摇身一变为私营企业的宇通集团通过拍卖为上海宇通所得已摆脱了政策的限制。因此,这两个公告从实质上意味着,宇通客车的MBO在经过了两年多的各界质疑以及等待审批后,总算顺利完成。 两年审批艰辛路 宇通客车销售部主任张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这次拍卖,我们已经准备两年了。”他承认,虽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这样的结果正是此前想像的结果。 据了解,2000年9月份,在得知郑州市财政局有意转让国有股后,宇通客车的管理层以及职工联合出资亿成立上海宇通,提出收购宇通客车的股东宇通集团的股份。此事得到了郑州市有关部门的认可。2001年,上海宇通与宇通集团的出资人郑州市财政局签署协议,上海宇通欲出资收购宇通集团89%的股份,间接成为宇通客车的大股东,同年6月,宇通客车发布公告表示,在转让协议没有获得批准前,宇通客车的这部分股权将暂时由上海宇通托管。这个案例当时被称为第一例上市公司国有股的管理层收购。 作为上市公司中最早出现的管理层收购(MBO)案例,宇通客车MBO的过程显得颇费周折。这两年中,由于外界对宇通MBO中的资金来源以及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存在怀疑,使得中间夹杂着无休止的争议和持续的指责。有人对管理层收购宇通集团的一个多亿资金来源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直接怀疑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自上市公司宇通客车。因为,2001年7月和2002年4月,上海宇通托管宇通客车的股权时,曾接连推出两次10股派6元的高比例现金分红。而两次分红后的最大受益者无疑就是共获得约2400万元现金红利宇通客车高管层。为此,宇通客车曾付出每股现金流为负的代价。 两年多的等待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河南,宇通客车到处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出现,而因未获得最后批准,宇通客车从法律上还是国有企业。

康辉改制选择MBO案例分析

康辉改制选择MBO 80位治理人员将49%的资产划到个人名下 2002-12-04 7年前在,长江三峡的一艘游船上,康辉旅行社召开了一年一次的总经理会议,与会老总们开始酝酿:从国有企业手中买股份,进行产权多元化的改制。7年后,康辉终于把这一方法变成了现实。 日前,该社的80位治理人员与大东家首都旅游集团签署了“股权买卖”协议,康辉49%的国有资产将划到个人名下,从而实现了国内旅游业的首例M BO(治理层收购)。 从1984年建社到现在,康辉旅行社差不多拥有了60多家分社,此次经评估后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社中层以上治理层及分社总经理共交齐了2450万元现金,成为了企业的所有者。 负责康辉此次M BO的东方高圣投资公司,为了保证M BO操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首次引入了信托模式,即由部分职员通过信托机构来间接持有股份,其目的据称是为了形成公司与持股职员之间的动态激励机制,以保证股权激励的连续性。

MBO为哪般? 康辉旅行社的此次改制是从1999年开始真正行动起来的。用了三年时刻,康辉将所属26个全资子公司全部改造完成,把分社49%的资产转让给了它们的经理阶层。然后由分社推及总社,康辉今年开始着手总社的改制,其方针与分社改制一样,也是49%的股份归治理层持有,而剩下的51%仍归首旅集团。 至于改制的目的,康辉旅行社总经理李继烈坦言:“大伙儿都明白,国有企业有许多弊病,国家也支持国有资本逐步推出一般竞争性行业。旅游业是典型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它不是高科技、资本密集型企业,也不关系国计民生。那个行业靠的是人力资本、比拼的是服务,这种行业难道还要国家垄断?” 康辉的改制走的是“让投资者到位,让投资者人格化”的道路。在改制初期,他们曾考虑过全员持股,但那条路专门难走通,而且全员持股成功的先例不多,反而是少数的治理层持股成功的比例大得多。康辉最终依旧选择了治理层持股。他们的观点是:真正决定一个企业命运、兴衰的,是少数的决策者,企业好坏系他们于一身。 此次康辉改制的自然人股东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总社的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论文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摘要 本文以新浪管理层收购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新浪管理层收购的背景介绍,管理层收购的具体操作过程描述,以及最后管理层成功收购所带来的结果,分析得出新浪管理层收购的借鉴意义,包括方案设计、融资渠道和收购定价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在管理层收购以后,新浪半年短期正效应显著,但管理层收购并没有真正给新浪公司带来长期激励作用,不过,管理层收购后企业减少了股权激励报酬机制的使用,使得代理成本降低,公司价值增加,与此同时,管理层收购较好地改善了新浪的公司治理模式,通过稳定管理层,解决了新浪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有利于新浪长期的战略规划以及管理层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新浪;管理层收购;加长杠杆;股权分散

目录 一、引言 (3) 二、背景介绍 (3) 三、具体操作 (4) (一)经济理由 (4) (二)方案设计 (5) (三)融资渠道 (6) (四)收购定价 (6) 四、成功的结果 (7) (一)创造市场价值 (7) (二)降低代理成本 (7) (三)财务稳定 (7) 1.偿债能力方面 (7) 2.经营性方面 (7) 3.利润的创造力方面 (8) (四)管理层相对稳定 (8) 五、借鉴意义 (8) 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股权结构与管理层的关系上,大部分公司创始人持有比较高的股份,股东对管理层充分授权,管理层可以安心地对公司进行长期的规划,如腾讯、搜狐等。但新浪模式却是个例外,机构投资者对新浪相对控股,缺乏真正具有控制力的大股东。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志东出局、阳光卫视换股、盛大恶意收购、新浪CEO不断易人等事件都与新浪股权分散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新浪管理层话语权较少,股权分散,无法制定长期的经营规划,尽管其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在互联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仍然难以取得进一步发展。这一瓶颈在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以CEO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通过管理层收购,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而结束。 二、背景介绍 新浪(NASDAQ: SINA)是中国四大门户之一,与腾讯网、搜狐网、网易一起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新闻资讯、移动增值、搜索、社区、博客、视频等服务,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同时也因其特殊的股权结构,走马灯式地更换CEO,不断有资本逐利者闯入,他们或捞一把走人,或因消化不良而退出,上演了一幕幕资本运作的好戏。直到2009年,新浪的管理层完成了“新浪式”的管理层收购,结束了纷争不断的新浪战事。 表1 新浪成立至今的主要控制权管理者一览表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新浪管理层收购案例分析 分析步骤: 1、新浪MBO融资途径 2、新浪MBO方案设计 3、新浪MBO方案实施 4、收购成功后对被收购公司如何整改 5、分析新浪MBO实施条件和功能,为什么选择MBO,企业是否具备实施MBO条件一(新浪简介 新浪,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领先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拥有多家地区性网站,以服务中华地区与海外华人为己任,通过旗下五大业务主线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今日新浪与MSN合作将是知己获得更大的发展。旗下五大业务主线:即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的新浪网、提供移动增值服务的新浪无线(SINA Mobile)、提供Web2.0服务及游戏的新浪互动社区(SINA Community)、提供搜索及企业服务的新浪企业服务以及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的新浪电子商务(SINA E-Commerce)向广大用户提供包括地区性门户网站、移动增值服务、搜索引擎及目标索引、兴趣分类与社区建设型频道、免费及收费邮箱、博客、影音流媒体、楚游、分类信息、收费服务、电子商务和企业电子解决方案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2.3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 二、新浪MBO简介

2009年9月28日,新浪宣布以CEO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此举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首例MBO即“管理者收购” 根据这项购股计划,新浪管理层将通过NEW-Wavetment Holding Company Limited(新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浪投资控股),进行此次管理层收购。新浪投资控股是一家英属威尔金群岛注册的公司,并有新浪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以及其他管理层成员控制。新浪向新浪投资控股增发约560万股普通股,全部收购总价为月1.8亿美元。增发结束后,新浪的总股本将从目前的约394万股,扩大到约5954万股,新浪投资控股占据新浪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约9.4%,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根据美国证监会的规定,单一机构投资人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额不得超过10%,新浪投资加上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共计11人)持有的 2.19%的股权,合计超过了10%,新浪投资的控股力量就显得非常稳固。曹声称,“不可能再有其他玩家能从资本层面入侵新浪。” 这项收购已经得到新浪董事会的批准,同时无需通过其他审批手续,新浪投资控股持有的新浪股份将有6个月的锁定期,而增发筹措的1.8亿美元资金,将会被用于新浪公司未来可能发生的收购,以及公司的正常运营。 新浪董事长汪延表示:“新浪公司非常高兴能与新浪管理层达成此次私募融资。这次融资将进一步增加新浪的流动资金,加强了公司的战略发展能力,同事也展示了新浪管理层对新浪战略以及新浪未来发展的信心。” 新浪CEO曹国伟表示:“我和新浪的管理团队很荣幸有机会主导这次投资,这次投资表现了管理层对新浪未来前景的强烈承诺和信心,也是新浪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更加趋于一致。” 新浪持股示意图 三、新浪融资途径

MBO内部融资方案

MBO内部融资方案 前提: 1、目标公司的银行授信额度大于MBO所需融资额; 2、目标公司的可变现流动资产大于MBO所需融资额; 方案 1、目标公司股东、管理层、信托公司议定收购方案:由信托公司制定一个非定向(实为定向)股权投资计划,设置优先收益和劣后收益两种收益结构。 2、目标公司将自有资金投资该计划的优先受益部分,管理层将其所筹资金投资该计划的劣后受益部分。 3、信托公司将所筹集的信托资金收购公司股东的股权,达到相对控股地位。 4、目标公司因长期的信托投资而产生短期的流动资金缺口,借入银行贷款满足营运资金需求。 5、由于管理层在信托计划中享有劣后受益,如果经营失误其投资损失将成倍放大,同样,如果经营得当其投资收益将倍增,而目标公司的投资相当于债券投资,享有固定收益。这样,就构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管理层激励机制。 6、管理层将其每年所得的劣后收益委托信托公司向目标公司发放贷款,替换部分银行贷款,一方面可以将公司收益锁定在管理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负债资金。

方案的优点: 1、以迂回的方式利用银行贷款进行股权投资; 2、以合规的方式分享目标公司的股权收益; 3、无需进行私募融资; 我国MBO的运作 由于国情、法律体系、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全方位的差异,我国MBO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见表1)。因此,可以说我国MBO处于发端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政策难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MBO法规,一切都在尝试中。我们只能结合已经发生的案例阐述国内MBO的一些关键环节。 (一)收购准备阶段 MBO收购前准备工作包括:第一,与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在“分级管理,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企业对MBO的态度倾向保守,而地方政府对于大型企业MBO也比较保守,对于中小型企业MBO则比较开放,特别是对经营不好的企业将可能给予更多支持,但管理层多不想收购。由于各企业在当地重要程度的不同、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贡献的不同、对政府影响力的不同,因此现在获得政府批准的成功的案例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因此在选择目标公司方面应注意:一是现任管理层对于目标公司有比较突出的贡献,MBO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二是运行比较规范;三是现任管理层在当地政府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属于比较强势的人物;四是企业经营业绩突出,同时又属于竞争性较强而非具备垄断性质的行业。已经成功的MBO中如宇通客车、粤美的、鄂尔多斯都具备这样的特征。第二,组建收购团队。MBO收购团队在收购过程中可能是比较难协调。MBO在目前的情况下,带有一定奖励色彩,因此收购团队的组成、收购比例的大小很可能在一个原本团结的管理层内部引起争议,甚至起到某种破坏的作用。因此,如何客观的确定范围、圈定比例非常重要。在此,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历史贡献、现有职位与未来经营团队的互补、扩大收购资金来源等等,同时也需要相对民主和公开的决策程序。如深方大,董事长和管理层分别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以进行收购,较好地协调了相互的利益。在这方面通常还可以考虑多种方案:一是管理层融资收购;二是管理层领导下的职工收购;三是职工全员收购;四是联合产业投资者共同收购;五是外部经理人收购或外部与内部经理人共同收购。 (二) MBO的操作细节 1、确定收购主体

伊利MBO案例分析

信托案例系列分析之一: 伊利MBO案例分析 ——兼论信托在MBO中的适用空间和风险 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发展研究所 二零零五年一月

MBO(Management Buy-Out)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降低公司治理成本的一种收购行为。在“国退民进”的浪潮中,MBO曾被视为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的有效通道之一。但在当前我国的法律政策环境下,MBO在股权定价、收购主体、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难题。在“一法两规”颁布,信托回归主业后,信托被业内人士视为实施MBO的灵丹妙药。海正药业、四川全兴、宇通客车等纷纷借道信托成功地设施了MBO,但在伊利事件爆发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托在MBO中的作用和风险。 一、伊利事件回顾 2003年7月,金信信托以10元/股、总价2.8亿元从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手中受让的伊利股份14.33%国有股过户完成,金信信托正式成为伊利第一大股东。在收购伊利时,金信明确作出了“收购人有意保持伊利公司在人员安排、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支持公司在现有管理层领导下按预定发展规划管理运作,原则上不干涉伊利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承诺。到现在为止,金信信托确实也履行了该承诺,伊利股份没有任何一位金信信托委派过去的高管。 2003年10月,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在董事会上提出购买国债的想法,11月开始,伊利分五次打入子公司牧泉元兴公司资金,用于在金通证券进行国债投资,共为2.8亿元,与金信信托付给呼市财政局的股权转让款相同。 2004年4月,伊利股份独立董事俞伯伟提出质疑:“伊利股份好像是宁可亏损也要买国债,是不是和MBO所需要的资金有关系,我怀疑国债投资是股份公司资金体外循环的通道。” 2004年6月16日,伊利股份临时董事会通过了罢免俞伯伟独立董事资格的议案。 2004年12月27日,伊利股份大股东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56057486股社会法人股,和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所持有的8448482股社会法人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因案件查办需要依法予以冻结,冻结期限从2004年12月24日起至2005年12月23日止。

宇通客车技术集成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上)

宇通客车技术集成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宇通客车技术集成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上) 2015年09月23日 摘要摘要::企业技术集成能力对于企业成功实现技术集成创新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宇通客车公司在技术集成、系统匹配、整体优化和服务转型四个方面的基本做法,分析了宇通客车公司在技术层面上推行技术集成模式的创新实践案例,探讨了在企业理念思路创新、内生技术积累、外部有效联接和集成技术开发的技术路线安排,提出了企业基于自身特点调整技术集成创新方式来提升其技术创新综合优势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技术集成,技术集成能力,模式,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242);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11GXQ4D063)。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客车为核心业务,以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为战略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旗下的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客车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制造企业,为中国500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近年来宇通客车在原有业务的公路客运车、旅游客车、公交客车、企事业单位团体班车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拓展,同时在校车、房车、定制专用客车(BRT 公交车、机场摆渡车)、天然气客车和新能源(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方面的新业务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仅成为质量可靠、外观新颖和高性价比客车产品的来源地,巩固了中国客车第一品牌的地位,同时正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客车企业和国际主流客车供应商的目标脚踏实地的迈进。分析研究宇通客车创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团队制胜,倡导基于专业化的主动协同,采取技术集成模式的创新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通过科技创新铸造竞争力,产品创新拓展市场辐射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汇聚企业创新源动力和理念创新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宇通客车在创造业内诸多第一的同时,也从技术管理角度为人们提供了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的典型案例。本文重点研究宇通客车在技术管理层面推行技术集成模式的整体情况,从重点集成、部件匹配、系统优化和服务延伸四个方面研究其技术集成创新的特征和优势,分析在技术集成过程中的创新方法确定、创新模式选择和创新目标规划,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跨越的做法。 1 企业技术集成创新发展与技术集成能力提升 企业技术集成创新发展与技术集成能力提升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企业经营环境愈加愈变幻莫测。这时企业仅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水平的产品质量、较好的灵活性已不足于保持其市场竞争的优势。尤其是当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加剧和技术更新节奏的日趋加大,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掌握新产品开发所需要的全部技术[1] 。 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和重大发明专利都相对稀缺的我国企业,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化的分工与协同、系统化的建构与组合、一体化的规划与联结成为主流趋势。以提高企业持续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将企业的创新过程与创新资源创造性的实现技术集成与协同,实现有效集成各种要素,主动寻求最佳匹配要素的优化组合,产生集成效应,实现技术集成创新,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经济常态下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企业利用各种技术、信息、管理和工具对各个创新内容和要素进行选择、融合、匹配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通常被称为技术集成创新过程[2]。在当前强调灵活性、重视内在质量、关注产品和服务多样化的背景下,技术集成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需要企业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要素仅仅是一般地简单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集成。国内著名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制定战略思维方案时,通过解析企业的技术集成创新过程认为,单个的技术或者知识,并不一定能产生效益,需要将相关的技术或知识结合、融合和整合,实现技术与理念的集成创新,有了技术基础和开放平台,才能产生出有益的效果[3]。简单地说技术的集成整合其实就是技术的组装,将系统

新浪网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考试 新浪网案例分析 新浪是中国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它的创始人是王志东。和搜狐、网易、腾讯并称为“中国四大门户”。目前,新浪网已经成为下辖北京新浪、香港新浪、台北新浪、北美新浪等覆盖全球华人社区中文网站的全球最大中文门户。 一、商业模式 1、新浪网络广告的市场定位 (1)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取得竞争优势。 (2)以兼并重组迅速实现经营模式。 (3)以不断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2,、战略目标 新浪的战略目标是是成为国内第一门户网站,并长期保持其优势位置。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其网络广告经营的目标,是向客户提供她们有特殊价值而竞争者又不能提供的广告产品和相应的服务,保持竞争优势。 曹国伟说的“下一个10年电子商务将是推动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的最大的动力”的观点不无道理,但电子商务并不是推动新浪发展的最大动力,新浪的优势亦不在于此。3、目标客户 新浪在网络品牌广告中排名第一,在门户网站流量排二。 新浪的优势在于: 1.其门户网站的高流量可比其同行获得更多的广告客户投入; 2.其网络媒体的权威地位使得新浪成为在线广告客户的首选。有鉴于此,分析师预计新 浪的广告客户将继续增长。 中国在线广告市场规模预计在2013年将达到142亿美元,相对于2009年的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7%,而处于优势地位的新浪将从这种增长中持续受益。4、收入与利润来源 到2003年,新浪收入主要依靠无限增值服务与广告。汪延出任CEO之后,一直试图在为新浪寻找新闻与无线之外的第三只触角。“以前,新浪是一个技术为导向的软件公司,然后转型成以品牌和内容为优势的公司,现在要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集团。”汪延曾这样描绘新浪的发展脉络。2003年,新浪先是宣布与韩国网络游戏公司NCSoft成立合资公司,同年又通过收购财富之旅进入在线旅游;2004年4月,新浪与雅虎合资成立一拍网,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其后在7月宣布收购UC即时通讯技术平台。 5、核心能力 新浪的核心能力在于社会主流信息的有效集聚和发布,其网络广告产品的设计和发布能力,属国内一流。例如:广告联盟动。 二、经营模式 1、对于产品与服务的宏观经营模式

MBO在中国的实例分析

MBO 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MBO来自英文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它是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 —out,简称为LBO)的一种。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公司的目的并获 进而达到重组本 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MBO 在国外的发展及特征 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 Wright) 1980年发现管理层收购(MBO) 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至今已经20余年了。实践证明,MBO 在激励企业内部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除了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为惟一投资收购者这种MBO 形式外,实践中又出现了另外两种MBO 形式:一是由目标公司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或并购专家组成投资集团来实施收购;二是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计划 (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Hans, ESOP)或职工控制股收购(Employee Buy—outs, EBO)相结合,通过向目标公司员工发售股权,进行股权融资,从而免交税收,降低收购成本。 在英国,MBO 直到70年代末期,才被视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动力,对管理者、企业组织和国民经济发挥重要的影响。到80年代,MBO 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在英国逐渐大行其道。1987年英国MBO 交易数量已达300多起,交易额近400亿美元。在1987年1 1月的股票市场崩溃的余波之后,英国上市公众公司经过MBO 后转为非上市公司,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并使资本市场更加活跃。目前MBO 成为英国对公营部门私有化的最常见的方式。 在美国,MBO 和杠杆收购在1988年达到了顶峰。1987年,美国全年MBO 交易总值为380亿美元,而在1988年的前9个月内,美国MBO 和杠杆收购的交易总值就达到了390亿美元。美联储1989年的统计调查表明,杠杆收购的融资额已经占了大型银行所有商业贷款9.9%的份额。90年代初期,随着垃圾债券市场的萎缩以及80年代几宗大交易的失败,杠杆收购的步伐有所放慢。到了90 年代中后期,杠杆收购和MBO 在美国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美国800家大公司中,管理层几乎无一例外地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其中111家公司管理层所持有股份已占总股份的30%(接近于控股)。 一般来说,MBO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管理层收购的主要投资者是目标公司内部的经理和管理人员。他们通常会设立一家新的公司,并以该新公司的名义来收购目标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他们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 2.管理层收购主要是通过借贷融资来完成的。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结构由优先债、次级债与股权三者构成。这样,目标公司的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组织运作资本的能力,融资方案必须满足贷款者的要求,也必须为权益持有人带来预期的价 值,同时这种借贷具有一定的融资风险性。

上市公司MBO研究报告

1999-2002上市公司MBO研究 2003-12-24 [摘要] 本文以1999—2002年间实施了MBO(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对这些公司的业务、财务、股本、管理、行为等特征以及收购定价、资金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证检验。通过研究,我们认为,MBO并不是“国退民进”的重要途径,成功实施MBO的企业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MBO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争论实质上是公众和政府对国有存量资产改革中“分配的公正性”问题的理解与管理层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EMBO(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可以作为从企业层面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公正性和合法性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一、引论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减员增效”,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退出竞争性行业”的所谓“国退民进”,始终围绕“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提高企业效率”来进行。整个改革过程中政府的基本价值观是“改革、发展、稳定”,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政府处理问题的各个方面。“国退民进”可以解决企业效率问题,并且使政府能够集中财力来促进社会发展。对于小型国有企业的退出,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大多采用企业净资产安置职工

后,剩余资产由私人收购的方式,实现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并通过给予各种优惠条件要求民营化后的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原企业员工。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国退民进”,政府似乎倾向于采用更平稳、谨慎的逐步退出的方式。政府一直鼓励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其中包括鼓励员工持股和“经营者持大股”,而不希望国有股权在短期内全部退出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 上市公司的“国退民进”,政府希望通过“减持”国有股份来实现。“减持”方案的理想结果是一石三鸟:①国有股逐步退出,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②解决国有股的非流通问题;③通过“减持”套现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但是,市场对“减持”方案投了反对票,政府出于稳定的考虑停止实施“减持”方案。由此,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成为国有股“减持”失败后的热点。一方面,人们希望MBO成为“经营者持大股”的更为规范的表述和操作形式,并认为是上市公司“国退民进”的另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围绕MBO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个焦点问题是“国有资产的转让价格是否合理”和“收购国有资产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有关部门最近建议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MBO案。 我们的基本看法是,国有股“减持”的失败和围绕MBO进行的争论都折射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凸现出来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问题。所谓公正性,指社会关于“正义”的一种共识。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

宇通客车MBO:宇通MBO的过程

宇通客车MBO是怎么回事 MBO是Management Buy Out的缩写,意思是管理层收购。是指公司管理层对目标企业进行收购,从而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达到公司重组而获得预期收入的一种行为。MBO行为曾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风靡过,所以MBO有其一定合理性。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产权结构不明晰等等历史遗留问题,使得MBO改制对国企而言具有更突出的作用。MBO应用于国企中,能有效的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现状,从而帮助企业完善公司结构和明晰产权,有利于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给公司的发展带来莫大机会。 自从1999年北京四通公司首开国企MBO先例后,对于国企MBO的质疑也随之而来。针对国企MBO的争议焦点并非企业制度的改变,而是收购国企的价格定位。于是就有“国有资产流失论”的一时风行。迫使国资委在舆论压力下出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暂停大中型国企MBO。而此《暂行规定》,也成为之后禁止国有企业进行MBO改制的纲领性文件。 但国企MBO并没有终止,宇通客车MBO也是随后进行的,并且长时间的受到质疑。汤玉祥作为宇通客车MBO的实施者,不走寻常路,用了公司拍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宇通客车MBO的计划。那么宇通客车MBO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01年6月15日,上海宇通就与郑州市国资局签署了《关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和《股权委托管理协议》,约定由上海宇通受让市财政局持有的宇通集团89.8%股权并呈报财政部审批;在报批期间宇通集团该部分股权(含宇通客车国家股2350万股)由上海宇通代为管理。 2001年8月,郑州市财政局收取了上海宇通支付的合同约定股权转让价款共计9687万元,但是由于管理层叫停,财政部对郑州财政局的报告一直未予批复,宇通客车的MBO不得不延缓,不过,郑州财政局既没有向上海宇通合法转让约定股权,也没有返还已收取的股权转让款。 2003年12月3日,上海宇通以申请支付令方式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财政局返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利息。2003年12月20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裁定冻结郑州财政局持有宇通集团的100%股权并委托郑州拍卖总行公开拍卖。 2003年12月21日,郑州拍卖总行在《郑州日报》刊登拍卖公告。2003年12月29日,郑州拍卖总行对财政局所持宇通集团100%股权进行了公开拍卖。通过竞价,上海宇通以人民币148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90%的股权,宇通发展以人民币1650万元的价格拍得宇通集团10%的股权。 于是,在一定程度来说,宇通客车MBO完成了,只是这一过程没用通过相关的法律程序。宇通MBO还是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各国企老总关注的同时,媒体的质疑也纷纷而来。只是宇通公司拍卖中,上海宇通获得90%的股权,而宇通发展获得10%的股权,两个公司的实际领导人都是汤玉祥。于是,就有人认为宇通客车MBO实际是演了一场“自拍自买”的戏,汤玉祥通过宇通客车MBO的改制,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所以,争议一直在延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