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建筑幕墙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建筑幕墙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建筑幕墙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建筑幕墙

T/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建筑幕墙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curtainwall

(征求意见稿)

中国计划出版社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7]01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目次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评价要求 (6)

5 评价方法 (7)

绿色建材评价 人造石

绿色建材评价人造石(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石绿色建材评价的术语定义、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树脂型人造石、无机型人造石及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等人造石材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6716(所有部分)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285 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1268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 GB/T 33761 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GB/T 35157 树脂型合成石板材 GB/T 35160.2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2部分:弯曲强度的测定 GB/T 35160.3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3部分:压缩强度的测定 GB/T 35160.4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4部分:耐磨性的测定 GB/T 35160.6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6部分:耐冲击性能的测定 GB/T 35165 合成石材术语和分类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JC/T 908 人造石 JC/T 973 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 JC/T 2087 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

绿色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产品(性能)”获评企业名单 1 甘肃颐和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轻质复合保温砌块390×190×190(标准块) 3 上海华源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华源牌铝塑复合板1220×2440× 4(mm) 4 北京市琉璃河顺祥发涂料厂耐水腻子粉、粉刷石膏底层、内墙涂料 5 北京大津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大津硅藻壁材 6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新型防火装饰板 7 北京吉陆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内墙涂料、耐水腻子 8 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冠军”牌冠军石600×600(mm)、800×800(mm) 万年宝石800×800(mm)、600×1200(mm)地新 岩300×300(mm)、600×600(mm)、300×600 (mm)、抛光砖300×300(mm)、600×600(mm)9 昆明安雅达装饰材料有限公司高晶石膏天花板 11 福州滨海石英砂有限公司石英砂滤料 13 抚顺市福莱门业制造有限公司“所以”牌彩铝门 15 武汉大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大筑建筑胶粘剂:灌注粘钢胶、大筑WDZ粘钢胶、碳纤 维布专用胶(底胶、修平胶、粘浸胶)、植筋胶 1 北京友合攀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品双效高强耐水内墙腻子粉、ST1001哑光型内墙乳胶 漆 3 伯爵油漆(宁波)有限公司经典内墙乳胶漆、葩内墙乳胶漆、雪白内墙乳胶漆(五合 一)、丝绸漆;水性封墙底漆 5 北京固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N60000-KUCK固克漆(内墙),K9000-KUCK固克漆 (内墙),K10000-KUCK固克漆(内墙), K20000-KUCK固克漆(内墙);内墙封底漆

7 北京恒和达成科贸有限公司 DIA 宝之幸甲壳素钙质涂料、 DIA 内墙塑性乳胶漆 9 台州吉煌建材工业有限公司 吉煌牌外墙铝塑复合板 11 北京伙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欧米兰(Omilan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强化木地板) 1285×192×8mm 13 哈尔滨智力伟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腻子胶粉(内墙N 型) “恒雅”、沙美”、 “工程乳胶漆”龙牌内墙涂料 矿棉吸声板厚度9mm 、12mm 、13mm 、14mm 、15mm 纸面石膏板3000×1200× 9.5mm , 3000×1200×12mm ,3000×1200×15mm 3 爱普莱德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新型彩色高级仿石装饰材料 5 新疆米泉市魁峰化工厂 魁风牌ZS 防水母液 7 青岛茂洋新高科技有限公司 PP-R 管材及管件、P-E 管材及管件 9 宁波达因天丽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圣马克 UV 饰面板 11 广东利凯尔实业有限公司 铝塑复合板2440×1220×4mm 13 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晨砻建材分公司 承重装饰砖

幕墙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幕墙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 (一)、质量保证体系 (1) (二)、质量保证措施 (13) (三)、半成品及成品的保护措施 (18) 三、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 (23) (一)、施工准备 (23) (二)、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重点难点 (24) 四、检验质评一丝不苟 (2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中国卫星通信大厦幕墙工程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建设规模96000平方米。其中地上68588平方米,地下27412平方米。层数:地上23层,地下4层,主楼檐口高99.9米,裙楼檐口高28.55米。 本工程主要幕墙形式有: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门窗工程、雨篷及采光顶幕墙及辅助系统安装,幕墙施工规模较大且施工项目多。 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责任制 1.设计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设计总负责人——项目设计负责人——项目设计师 2.材料采购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材料总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采购质量总负责人——(铝型材、玻璃结构胶、铝板、钢材、五金件) 3.加工、制作、包装、运输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质量总负责人——(铁件加工质量、铝材加工质量、铝材组装质量、铝板下料质量、铝板加工质量、玻璃加工质量、中空玻璃加工质量、玻璃板块注胶、单元块包装质量、板块运输质量) 4.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 现场质量责任人:专职质检员、各工序施工队长、质检员、班组长。 二、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责任制

三、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一) 施工质量目标 1、质量目标:确保幕墙工程满足相关规定和合同要求。 贯彻“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质量方针,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设计,按批准的图纸施工,工程质量满足业主、总包单位、设计师、工程监理及招标文件之要求。 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整体工程创优目标:达到建筑长城杯、鲁班奖的评审标准。 工程质量符合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安全目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中达到无伤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 3、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应环保、文明施工标准及规定,创绿色文明施工现场。 4 、按总进度计划施工,确保按时完成总体施工任务。自中标之日起,我公司开始深化设计,并将派专人进入现场,与业主、土建方、以及施工监理方进行沟通,掌握现场情况,以便为施工队伍正式进场安装铺平道路。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通则

附件2 编号:CNCA-CGP-13:2020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通则 2020–08–03发布2020–08–03实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认证模式 (1) 3 认证流程及认证时限 (1) 4认证等级与认证依据标准 (2) 5 认证单元划分 (2) 6认证申请 (3) 7初始检查 (4) 8 产品抽样检验 (9) 9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10) 10 获证后的监督 (10) 11 扩大或缩小申请 (12) 12 认证证书 (13) 13 认证标识的使用 (15) 14 收费 (16) 15 认证实施细则 (16) 16 其他合格评定结果的采信 (17) 附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厂保证能力检查要求 (18)

0 引言 本通则规定了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实施的通用要求。 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依据标准为绿色建材评价标准。 认证机构应按照本通则及适用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要求编制具体产品类别的认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配套本通则共同实施。 1 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由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发布的绿色建材产品分级认证目录中的产品。具体产品类别详细的认证范围应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实施细则中予以明确。 由于法律法规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适用范围调整,应以认监委发布的公告为准。 2 认证模式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的基本认证模式为:初始检查+产品抽样检验+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应按照具体产品类别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要求,在基本认证模式的基础上酌情增加生产现场抽样检验、市场抽样检验或使用环节抽样检验等相关要素,以确定具体产品类别所适用的认证模式。 3 认证流程及认证时限 3.1 认证流程 认证的基本流程包括: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 (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 目录 1总则 (4) 2术语 (4) 3基本规定 (4) 4控制项 (6) 5评分项 (7) 5.1节能 (7) 5.2减排 (9) 5.3安全 (9) 5.4便利 (9) 5.5可循环 (10)

6加分项 (10)

1总则 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保温材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建筑用墙体和屋面用保温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墙体保温材料 附着在建筑墙体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2.0.2屋面保温材料 附着在建筑屋面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屋面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3基本规定 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为进行绿色保温材料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权重见表 3.0.1。 Q 总=Q 评+ Q 加(3.0.1-1) Q 评=^w i Q i ( 3.0.1-2)式中: Q总 ------- 总分; Q评 ------- 评分项得分; Q加 ------- 加分项得分; w i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 ---- 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绿色建材性能认定技术要求

附件 重庆市绿色建材性能认定技术要求 1预拌混凝土 1.1 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建材性能认定指标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产品性能和人体健康保护两项指标,性能认定技术要求见表1。 1.2 预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人体健康保护指标应符合《重庆市绿色建材分类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表1 预拌混凝土性能认定技术要求

2建筑砌块(砖) 2.1建筑砌块(砖)的绿色建材性能认定指标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产品性能和人体健康保护两项指标,性能认定技术要求见表2。 2.2 建筑砌块(砖)按照生产工艺分为烧结砌块(砖)、非烧结砌块(砖)和复合保温砌块(砖),其基本性能应满足以下规定: 1 烧结砌块(砖)基本性能应满足《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T1354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T 13545、《烧结保温砖和保温砌块》GB/T 26538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非烧结类砌块(砖)基本性能应满足《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蒸压粉煤灰砖》JC/T 239、《蒸压灰砂砖》GB 11945、《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GB/T 8239、《承重混凝土多孔砖》GB 25779、《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JG/T 504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复合保温砌块(砖)基本性能应满足《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GB/T 29060、《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JG/T 407等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使用的绝热材料基本性能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 2.3 建筑砌块(砖)的人体健康保护指标应符合《重庆市绿色建材分类评价技术导则—建筑砌块(砖)》的有关规定。 表2 建筑砌块(砖)性能认定技术要求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 (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

目录 1 总则 (3) 2 术语 (3) 3 基本规定 (3) 4 控制项 (4) 5 评分项 (5) 5.1 节能 (5) 5.2 减排 (5) 5.3 安全 (5) 5.4 便利 (6) 5.5 可循环 (6) 6 加分项 (7)

1 总则 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通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预拌混凝土 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 基本规定 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 Q评=Σw i Q i(3.0.1-2)式中: Q总——总分; Q评——评分项得分; Q加——加分项得分; 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预拌混凝土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 4.0.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幕墙工程项目的管理协调措施及方案

幕墙工程项目的管理协调措施及方案 第一节协调配合的总则 由于建筑幕墙设计与施工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造成了幕墙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环节并与诸多单位有关联,所以良好有效的配合协调工作,对确保建筑幕墙施工的顺利进行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在处理与各分包单位的关系时,我司一贯的做法是经常沟通、相互协调、及时处理、互谦互让、勇于承担;在处理与总包关系时,服从总包的统一管理与调配,施工过程中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完全接受总包的监督与管理。按时出席各种协调会议,及时如实汇报工程情况,积极参与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节对服从总包管理的认识及配合协调 工程建设实行总分包工程管理,能发挥专业特长,对保证提高质量起重要作用。由于总包既需对业主在其承包施工范围内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方面负全面责任,而且对业主单独分包的其他分包单位在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方面负连带管理责任,所以总包需加大对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管理力度,同时分包单位需接受总包的各项管理及监督,并极积配合总包的各项工作安排,分包单位应紧密围绕在总包的周围,与总包及各专业分包单位共同努力,确保项目总目标的实现。对服从总包管理的认识及配合协调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如下方面: 2.1服从总包对分包管理实施细则 2.2服从总包对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服从总包对分包工程的进度、工期控制。 2.4服从总包对分包的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 本工程体量极大、专业单位多、交叉施工多,为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分包单位应配合如下事宜: 2.5服从总包对分包技术资料的管理 2.6与总包方的其它配合协调措施: 2.6.1提交实施的施工设计方案及进度安排给总包审查认可。 2.6.2根据总承包合同和幕墙分包合同的相关条款,向总包提交为满足施工要求

幕墙工程管理方案

第十六章幕墙工程管理方案 第一节幕墙工程概况 合肥恒大中心C地块幕墙工程包括塔楼单元式玻璃幕墙和裙楼构件式幕墙。塔楼平面以正方形为基础,四角倒圆角,建筑立面引用竹节的意向对建筑形体进行分割,强调挺拔,简洁的形态,竹节部位结合设备层、避难层功能设计为开口形态,以百叶围合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竖向的明框幕墙流畅的从下延伸到顶部,加深竹子挺拔的意象, 并以幕墙细部展现其细节层次,展现项目的时代特征,在形象、经济性、可持续发展等几方面都得以优化,充分展现企业的形象,突出建筑的地标性。本工程塔楼幕墙将根据主体机构部署将塔楼分为8个区,从Ⅱ区至Ⅷ区由下至上进行流水施工,待裙楼结构完成后,进行Ⅰ区裙楼的幕墙施工。塔楼为单元式幕墙,裙楼为框架式幕墙,单元板块的吊装、现场的堆放、玻璃的成品保护、铝型材的现场加工及分类码放、安装都面临重大考验。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装饰美观,使用使用度,结构安全度,作为总承包公司,我司将于幕墙分包公司紧密协作,做好幕墙分包管理服务,确保幕墙工程合理、高效、完美的完成,展现合肥市地标建筑的卓然经典风范。

合肥恒大中心C地块幕墙效果图第二节幕墙施工管理流程

第三节各承包人职责分工表

第四节施工段划分 1.划分依据 施工流水划分的方法是将工程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有序的几个施工过程,也就是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工艺,同时将本工程在平、立面空间上划分成若干个工作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按照不同工艺成立相应的专业施工作业组。专业施工作业组按一定的施工工序投入施工,完成一个施工段的施工任务后,在队伍人数、使用的机具和安装的构件均大体不变的情况下,依次、连续的投入到下一个施工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施工任务。 2.总体施工区域的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整体的进度安排,幕墙系统形式,材料运输距离以及运输路线综合考虑我们将本工程幕墙划分为八个施工分区如下图:

绿色建材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我国绿色建材评价、认证的研究进展综述 专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学生:吴帅 日期:2013年12月 - -I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摘要 本文从绿色建材发展及趋势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方面的现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生命周期法展开重点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绿色建材产品的评价过程展开论述,最后指出该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及对环保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建材,绿色建材产品评价,生命周期法 - -I

武汉理工大学(论文) 第一章绿色建材发展及趋势综述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开始研究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我国在1992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也把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国际学术界于1992年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自从绿色建材被定义以来,不少发达国家都针对绿色建材提出规定的性能标准,如德国的“蓝天使”环境标志计划、加拿大的Ecolog。环境标志计划、丹麦的建筑材料室内气候标志(DICL)系统以及日本的“环境调和材料研究计划”等。同时,英国建筑研究院开发了一些绿色建材产品,美国各个州对建材污染均有严格限制。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早已认识到绿色建材的重要性,并针对其制定了标准和措施。目前我国有关绿色建材的评估标准主要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我国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环境标志工作,由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发放环境标志。有关建材的I型环境标志标准已达到20多项,如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轻质墙体板材(HBC19一2005)、卫生陶瓷(HBC16一2003)、壁纸(HBC23一2004)、人造板及其制品(HBC17一2003)等等[1]。我国已施行对自我环境声明的n型标志的认证,而In型环境产品声明(EPD)计划近年来刚刚启动。 - -2

绿色建材评价通用技术标准

绿色建材评价通用技术标准Technical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二0一五年八月

前言 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交[2014]966号文),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5绿色预拌砂浆评价;6 绿色砌体材料评价;7 绿色陶瓷砖评价;8 绿色卫生陶瓷评价;9 绿色建筑外墙水性涂料评价。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应用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编:20003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 参编单位: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3.1 基本要求 (3) 3.2 等级划分 (3) 3.3 评价指标体系 (4) 3.4 评价方法 (5) 4 绿色预拌混凝土评价 (9) 4.1 评价指标体系 (9) 4.2 评价方法 (10) 5 绿色预拌砂浆评价 (14) 5.1 评价指标体系 (14) 5.2 评价方法 (15) 6 绿色砌体材料评价 (19) 6.1 评价指标体系 (19) 6.2 评价方法 (20) 7 绿色陶瓷砖评价 (24) 7.1 评价指标体系 (24) 7.2 评价方法 (25) 8 绿色卫生陶瓷评价 (28) 8.1 评价指标体系 (28) 8.2 评价方法 (29) 9 绿色建筑外墙水性涂料评价 (32) 9.1 评价指标体系 (32) 9.2 评价方法 (33)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规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更好地支撑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是指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具有可追溯性。标识的式样与格式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 证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企业名称、地址; (二)产品名称、产品系列、规格/型号; (三)评价依据; (四)绿色建材等级; (五)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六)发证机构; (七)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八)证书编号; (九)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第四条每类建材产品按照绿色建材内涵和生产使用特性,分别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 标识等级依据技术要求和评价结果,由低至高分为一星

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第五条评价标识工作遵循企业自愿原则,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 第六条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鼓励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项目,应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各地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负责制定实施细则和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管理办法,制定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标识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动态发布管理所有星级产品的评价结果与标识产品目录。 第八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三星级绿色建材的评价标识管理工作。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

幕墙施工专项方案

幕墙施工专项方案

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幕墙专项方案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新址迁建工程 幕 墙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3 第一节编制说明3 第二节编制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3 第三章主要机具仪表配备表 4 第四章施工主要组织措施6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7 第二节施工组织计划 7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 8 第一节施工总体安排 8 第二节锚固件安装8 第三节测量放线9 第四节铝单板幕墙施工方法9 第五节、框架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12 第六节、幕墙防雷施工16 第七节、幕墙防火施工16 第八节、干挂石材施工方法 (16) 第九节、钢结构施工方法 (22) 第六章脚手架搭设31 第七章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质量措施 33 第一节工程质量管理 33 第二节工程保证质量措施34 第八章安全生产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40 第一节安全管理原则 40 第二节安全保障体系表40 第三节保证安全生产总体措施41 第四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2

第五节保证安全的具体规定及技术措施42 第六节防火安全措施 43 第七节防大风措施43 第九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4 第一节文明施工内容 44 第二节文明施工的保障措施44 第三节成品保护措施 46 第十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46 第一节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46 第二节环保设计47 第十一章幕墙清洗及交验48 第一节幕墙清洗一般要求49 第二节幕墙清洗49 第三节清洗顺序:49 第四节、安全操作管理要求49 第五节、防火管理要求 49 第六节、文明施工管理要求49 第七节、质量要求49 第八节工程验收50 第十二章保修及服务承诺51 第一节树立全员的服务意识,建立企业完善的服务体系51第二节用户服务的工作原则51 第三节用户服务的目标51 第四节用户服务管理体系54 第五节用户服务项目 54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doc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预拌砂浆 (试行) 2015年4月

目录 1 总则 (2)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控制项 (3) 5 评分项 (4) 5.1 节能 (4) 5.2 减排 (4) 5.3 安全 (5) 5.4 便利 (5) 5.5 可循环 (6) 6 加分项 (6)

1 总则 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砂浆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普通砂浆、特种砂浆、石膏砂浆等预拌砂浆的绿色评价。 2 术语 2.0.1灰料(dust material) 指在预拌砂浆各工段,通过收尘、清扫所收集的材料。 3 基本规定 3.0.1预拌砂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砂浆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或企业必须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 Q评=Σw i Q i(3.0.1-2)式中: Q总——总分; Q评——评分项得分; Q加——加分项得分; 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工程部管理部幕墙制度和流程

工程管理部(幕墙)部门管理制度和流程 (讨论稿) 美丽之冠幕墙工程现场管理是公司的对外窗口,体现着公司的形象,也担负着公司幕墙项目管理的重任,需要现场各个环节的人员精诚团结协作,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手册的有关规定、流程的要求、岗位的职责尽心尽责地努力完成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伤力,特定本幕墙工程管理流程、制度如下: 总则 一、幕墙工程部全体员工必须遵守,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幕墙工程部的主要职责为执行公司的各项设计、工程、设备以及其它与工程相关的合同。 三、幕墙工程部应根据各项合同对工程实施、进度控制、;应为公司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 持。 四、幕墙工程部实行“幕墙工程师责任制”。幕墙专业工程师为本专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五、幕墙工程部处理各项事宜应遵守“小事不过周、大事不过夜”的原则,若超出此时限, 应把原因及时上报上级负责人。 幕墙工程部工作内容 一、组织完成工程项目开工审批手续,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外部关系; 二、组织实施招投标,协助签定施工合同; 三、按照法律规范及合同规定和程序对建设项目进行从开工至竣工的全过程管理,实现项 目合同目标; 四、制定并实施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部规章制度 1、公司工程副总为公司幕墙工程管理第一责任人,向工程总经理负责,工程部为管理实施部门,向工程副总及总经理负责。 2、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资金负责,管理协调与

工程有关的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安监、地方干扰等方面的关系协调,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工程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三亚华创美丽之冠投资有限公司幕墙工程施工管理,使幕墙工程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单位工程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提交书面开工报告(依据三亚华创美丽之冠投资有限公司统一制定的格式),在工程管理部审核后,报领导批准。凡是未经批准开工的工程,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否则后果自负。 第三条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单位应按照三亚华创美丽之冠投资有限公司的要求,及时组织进驻施工现场。进场前,施工单位必须按照三亚华创美丽之冠投资有限公司规划提出临时设施申请报告,经三亚华创美丽之冠投资有限公司审批后,施工单位应按照临时设施申请报告批准内容执行,不得随意增加内容和数量。若确实需要增加临时设施的内容和数量,需提出申请报告报批。 第四条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单位承建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式四份),报工程管理部、监理、甲方代表及相关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如有较大问题,应返回施工单位重新编报,时间限制在三天之内完成。 第五条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由工程部负责组织使用部门、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召开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会议。解决施工单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建筑玻璃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建筑玻璃 (征求意见稿) 2015年4月

1 总则 (3) 2 术语 (3) 3 基本规定 (3) 4 控制项 (4) 5 评分项 (5) 5.1 节能 (5) 5.2 减排 (5) 5.3 安全 (6) 5.4 便利 (6) 6 加分项 (6)

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建筑玻璃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筑玻璃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用玻璃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建筑玻璃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光热比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2.0.2一般显色指数 光源对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第1~8种标准颜色样品显色指数的平均值。 3 基本规定 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控制项为进行绿色玻璃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 Q评=Σw i Q i(3.0.1-2)式中: Q总——总分; Q评——评分项得分; Q加——加分项得分; 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建筑玻璃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 4.0.1建筑玻璃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4.0.2 建筑玻璃应具有详细、合理的应用技术文件。

房屋建筑项目工程幕墙工程施工方案(优秀工程案例)

十八、幕墙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幕墙工程为指定分包工程项目,我单位作为总包单位对其进行总包管理和协调,由于本工程处于沿海地区,玻璃幕墙和建筑幕墙的金属构件必须充分考虑并妥善解决抗风压、防腐和耐久性问题,施工过程中将制定周密的成品保护措施,确保后期使用安全. (一)设计概况 1、37号地块A、B幢 幕墙类型主要有: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钢桁架玻璃幕墙以及金属挑檐等,采用铝合金框料,除特别注明以外,玻璃均采用HS12+1.52SGP+HS12+12A+TP12米米双银Low-E夹胶中空玻璃,消防救援窗采用TP12+12A+TP12米米双银Low-E 中空玻璃,防火幕墙采用双银 Low-E夹胶中空玻璃HS12+1.52SGP+ HS12+12A+TP12米米(内片采用防火玻璃),B座中庭和A座31~35层会所采用超白双银Low-E夹胶中空玻璃,幕墙金属框料表面喷涂的耐候性能应达到25年的要求.外门窗、透明幕墙和天窗的物理性能为: 2、36号地块E、F幢 本工程玻璃幕墙为框架式隐框玻璃幕墙,玻璃幕墙选用双银Low-e中空钢化玻璃(8+12A+8),遮阳系数≤0.35,可见光透射比≥0.4,综合传热系数K≤3.0w/米·k,幕墙反射比≤0.3;双银中空Low-e夹胶钢化安全玻璃(外片8+12A+内片6+PVB+6),用于玻璃顶屋面、天窗等,要求玻璃的遮阳系数≤0.35;透明夹胶钢化安

全玻璃(8+PVB+8)用于雨棚玻璃顶;结构性能应满足地震作用7度设防烈度 ,温度作用、自重作用,抗风压以及主体变形的影响,幕墙达到一类防雷建筑防雷要求. (二)幕墙施工方法 1、单元式幕墙施工方法 1.1工艺流程 1.2测量放线 (1)复核土建结构标高线的正确性 以土建的±0.0标高为基准,利用水平仪、50米长卷尺及适当重量的重物,每隔5层为阶段复核土建标高的正确性,如发现土建标高不准确,应另作标记,并应有“幕墙专用”的标识,并将复核情况上项目总工程师及专业工程师,标高复核时应着重注意由于楼体沉降而产生的主、裙楼标高不一的情况,应确保主裙楼标高的一致性. (2)确定幕墙施工测量放线的基准层 楼体平面变化层确定一基准层,两测量基准层间隔层数不宜大于5层,复核基准层土建基准点、线的闭合情况,用经纬仪、50米长卷尺复核土建基准点、线的角度、距离,如发现偏差应进行均差处理,测量时应注意考虑温度、拉尺力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应进行适当的修正,如发现测量结果有较大偏差时,应及时测量、纠偏,以复核过的基准点或基准线为依据,做出转接件施工所需的辅助测量线,依据正确的控制线及主体结构图进行结构边缘尺寸的复核,如发现超差现象及时进行剔凿,以免影响板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前言 推进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特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下简称导则)。 1.总则 1.1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1.2本导则所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3发展绿色建筑,应倡导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全社会参与,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潜力;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4发展绿色建筑,应坚持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经济性,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综合核算效益和成本,引导市场发展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状况,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 1.6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1.7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历史性和文化特色,要尊重历史,加强对已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 1.8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适用范围 本导则用于指导绿色建筑(主要指民用建筑)的建设,适用于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施工与监理单位、建筑产品研发企业和有关管理部门等。 3.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3.1绿色建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科学程序的把握,是提高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备案表

附件1: 备案编号:绿色建材评价机构备案表 机构名称:(盖章) 备案级别:□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 备案领域: 备案日期: 二〇一六年三月

填表说明 (请在填写备案表及相关文件前认真阅读本说明) 1.本备案表适用于一、二、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机构的备案。 2.本备案表中带有□的条款为选择项,请在适用的□中打√。 3.本备案表所有填报项目(含表格)页面不足时,可另附页。 4.本备案表应用电脑打印,并清晰、准确。 5.请认真填写本备案表及后附的表格/资料,任何瞒报/误报/漏报(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造成)均将导致本备案无效。 6.本备案表及相关备案文件填好后,需提交至相应的主管部门。

机构名称 (法人单位) 组织机构代码主管部门所属省市成立时间 单位类型□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集体所有制企业 □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社团法人 地址、邮编 法定代表人电话 联系人职务 电话手机 传真邮箱 备案评价 机构级别 □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 备案评价 建材领域 (请根据绿色建材评价产品二级目录填写) 一、资质能力(申报机构从事绿色建材相关的检测、认证和评价资质) 检测资质□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号:□实验室资质认定(授权证书)证书号:□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号: □其他: 认证资质□认证机构批准书号:含:□产品认证资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资质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资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资质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资质 □低碳产品认证资质 □其他: 评价资质□绿色建筑评价机构(批准部门:)□绿色建筑技术评价依托单位(批准部门:)

□其他: 二、相关工作业绩简介 (包括但不限于评价机构所开展的相检验、认证、评价等相关工作经历、相关专家配置和业绩介绍) 三、相关科研成果 承担的 相关科 研项目 主 (参) 编的相 关标准 获得的 相关 奖励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完整版)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试行) 前言 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4、气环境系统;5、声环境系统;6、光环境系统;7、热环境系统;8、绿化系统;9、废弃物管理与处臵系统;10、绿色建材系统。本《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本《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在执行本《导则》时,应同时执行相关专业的现行国家强制性规范、规程和标准。1、总则 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 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 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 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本《导 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 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国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 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 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1.0.3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 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0.4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资源等) 的使用,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统 优化。 1.0.5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公建、道路、公共绿地 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倡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住宅的有效 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筑材料。 1.0.6 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 用技术。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材料)。充 分节约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资源。 1.0.7 生态小区建设应自始至终贯彻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应充分考虑小区建设及其运 行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尤其应尽量保护好开发地点原有的植被、文化古迹 与人文景观,并应对生态小区进行全寿命周期管理,以促进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建 设。 1.0.8 在生态小区的建设中,应注重推广使用适度超前、优化集成的技术体系和部品 体系,尤其是采用有关节能、节水的绿色环保技术和产品。 1.0.9 生态小区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达到国家的工程验收标准,提高工 程的优良品率,创忧质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