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美国的诞生》教学反思

叶连青

一、反思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的艺术在于使新问题的难度大到能激励思考,小到自然注意到的新奇因素能引起疑惑,能使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获得一些启发点,并从中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杜威的这一个理念指导下,结合英特尔最新教学理念,本课所探讨的问题,也不是凭空而来,一是通过调查,收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二是我提供的一些学习支架,如原始文字资料、图片、图表等,从中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我认为这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而且手段变化多样,教学设计能够依据《课程标准》,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封闭式的内容问题也有开放性的单元问题,能够注意问题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设计能够体现问题化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节奏控制得较好,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具体如下:

首先,采用新颖、具有震撼力的新课导入法:一开始上课我就让学生听美国国歌、看美国刚诞生时的国旗与现在的国旗作对比,找一找两者图案上有什么不同?美国国旗图案上的含义是什么?这样,给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一个冲击,创设了一种历史情境,一种氛围,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美国国旗图案背后那段关于美国诞生的历史。

其次,在第一板块我采用男生PK女生擂台赛的形式,(题目见附录2)将这部分内容问题化。通过这种方式让男生、女生轮流自主提问,由对方勇敢解答,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很大,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转变为主动解疑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问题,以及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第二板块我让刘东生同学以一个小老师的身份,讲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包括开始的时间、开始的标志、建军、建国、转折、胜利、签约等重大问题都串讲了,这就突破了教材难点,刘东生同学充满激情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热

烈的掌声,甚至还有同学高声叫:“好”。那一刻我也觉得刘东升同学讲得真棒,效果要比老师满堂灌好得多,这就是新课改的魅力所在。同学们的热情再次被点燃。随后,我再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支架:美国《独立宣言》的部分内容文字资料、美国自由女神像和《战争初期英美力量对比表》,重点让学生学会评价《独立宣言》和理解“弱小的美国为何能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英国?”将本环节知识深化,学通、学透。

第三板块主要是要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我请彭曦同学上讲台,利用他的课件逐步用图示法演绎、分析,将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实行三权分立的最大好处和局限性等问题一一道来,再次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我深信同学们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解将终身难忘,我也感觉到让学生自己讲确实比老师讲要好,它能给学生不一样的新鲜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加凝神专注地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听课质量。

我认为这节课不足之处是:在课堂延伸环节,我设计了3道题目,但所剩时间不多了,匆忙之中我似乎又回到了传统教学,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启发式教学,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成为本节课最大的败笔;另外,在课堂上,我没有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简单的点评,鼓励,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也是本课不够完善的地方。

二、课后反思

我认为《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的三维目标,我基本上达到。

1.基础知识方面,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基本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课前调查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男、女生PK赛,学生上讲台讲解,图示法等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问题式教学法,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主动寻找答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变化: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学会了生生合作,也学会了制作课件,多种能力得到提高。在这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用历史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历史问题,找到了一些历史发展的规律,学会左图右书地学历史,初步掌握对历史资料,图片,

图表的分析,归纳,概括。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中考非常有用,还注意复习与中国历史相关问题,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3.情感目标方面,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明白美国独立战争是与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都是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正义之战,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调动人民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华盛顿等领导人在这其中只是起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的这节课,符合《历史课程标准》中“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进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多指教。

5.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是沪科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运动和力,第五章主要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也就是动力学的内容。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由于本学期前几章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所以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能够运用分析力的知识来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这也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基础。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考虑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看似矛盾的两个实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进而按照历史的线索共同学习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对该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得到的结论。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是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实验,进而分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得到结论,纠正错误观念。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为什么小球在实验中不能上升到与释放位置的相同高度”,进一步思考如果斜面水平放置,小球在水平面滚动时会不会加速或减速,进而得出小球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从而证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物体加速或者减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通过flash演示理想斜面小球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加强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深化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领悟。最后通过观看现实中的冰壶在冰面的运动,来体会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方面体现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特性,也就是惯性,另一方面提出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关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状态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改变,而运动状态的改变体现出来就是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在这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关于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部分同

高中数学论文: 导数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复习中对“导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新教材引进导数之后,无疑为中学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证明不等式,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等等。导数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试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学期笔者上了一节市公开课,经课前准备和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在导数的应用中疑点较多,本文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和探究,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问题⑴:若0x 为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吗? 答:不一定,缺少一个条件(可导函数)。反例:函数x y =在0=x 处有极小值,而)(0x f '不存在。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为可导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 问题⑵:若)(0x f '= 0, 则函数f(x)在0x 处一定有极值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有)0(f '= 0,而f(x) 在0=x 处没有极值。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f '= 0,且函数f(x)在0x 处两侧的导数值符号相反,则函数f(x)在0x 处有极值. 问题⑶:在区间),(b a 上的可导函数f(x),)(x f '>0是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增 函数的充要条件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 在),(∞+-∞上为增函数,而)0(f '= 0。 正确的命题是:(函数单调性的充分条件) 在区间),(b a 上,)(x f '>0是f(x)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条件)函数f(x)在某区间上可导,且单调递增,则在该区间内)(x f '≥0。 另外,中学课本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与高等数学(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不一致。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有严格单调与不严格单调之分。 问题⑷:单调区间),(b a 应写成开区间还是写成闭区间? 答: 若端点属于定义域,则写成开区间或闭区间都可以。若端点不属于定义域,则只能写成开区间。 问题⑸:“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曲线过点P 的切线”有区别吗? 例1(人教社高中数学第三册第123页例3):已知曲线33 1)(x x f =上一点P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第16课美国独立战争培优练习

《美国独立战争》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假期小丁去美国旅游,在美国一地方,他看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坚守阵地,就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在这儿开始吧!”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萨拉托加B.约克镇 C.来克星顿D.纽约 2. 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独立日”,这是为了纪念() A.莱克星顿的枪声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1787年宪法的通过 3. 为捍卫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英雄人物有() ①华盛顿②克伦威尔③玻利瓦尔④章西女王⑤罗伯斯庇尔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①③④D.③④⑤ 4.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B.《独立宣言》的发表 C.来克星顿的枪声D.大陆会议的召开 二、材料题 材料分析(8分) 材料一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哪部文件?(2分) (2)这两部文件颁布的背景分别是什么?(2分)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美国”、“让战争在这儿开始”,结合课本所学分析,A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B 1781年约克镇英军向华盛顿投降; C 19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D殖民者进入北美建立的较早的殖民地。故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775年的来克星顿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所以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 3.【答案】C 【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有关知识点。阅读题文,要求选出抗击过同一国家的民族英雄的选项,分析各选项,华盛顿、章西女王抗击的是英国殖民者,玻璃瓦尔抗击的是西班牙殖民者,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选项中C正确,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结合课本所学分析,A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B《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的诞生;C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大陆会议的召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故答案为C。 二、材料题 【答案】 (1)《独立宣言》(1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 (2)《独立宣言》颁布的背景: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背景:战争初期,北方军队一再失败,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1分) 【解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材料一中的“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很明显是美国的文献。因为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1775年的来克星顿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精选6篇)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精选6篇)《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精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内容由阻力对物体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三个部分组成。重点是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是否受力练习起来,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他将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压力、浮力、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等打下基础,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了力的定义和作用效果后看,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力有两个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是学生对于其真正的含义还没有正确理解。尤其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理解不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理解更加到位。

通过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展示,让学生对理想情况有所了解,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实验过程中,通过大屏幕展示实验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理想情况下阻力实验,让学生通过演示理想情况下的实验,形成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得出推论。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加深对惯性现象的认识,使学生能自主发挥想象,联系生活中更多的和惯性有关的现象。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能力。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学反思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学习的多样化,进行了较多的学生活动环节,通过生活体验、实验探究、问题思考等方式,基本实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整个课堂环节衔接较好,思路明确,但也存在较多问题。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 一、板书部分较差,主要是字体不美观,今后还要努力才行。 二、课堂上调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主要是应变能力较差,语言表达的精准性欠缺,提问方式单一乏味等。 三、课堂中教师表达的过多,语言不够简练,学生表达

2019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_课时17_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中考真题在线 1.[2018·呼和浩特]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的高潮出现在( ) A.攻占巴士底狱之后 B.第一共和国成立时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帝国全盛时 2.[2015·呼和浩特]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C.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D.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 3.[2014·呼和浩特]拿破仑帝国全盛时期,没有成为其势力范围的是 ( ) A.西班牙 B.俄罗斯 C.意大利 D.莱茵同盟 4.[2016·呼和浩特]华盛顿和拿破仑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请举出两人创建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各一项活动,并分别说明两位军事天才领导的战争性质。 5.[2014·呼和浩特]从发生原因、事件性质两方面比较1640年英国革命和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的异同。

中考考向预测 |命题角度一|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 ( ) A.革命战争 B.议会斗争 C.发动人民起义 D.争取外援 2.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确立的事件是( ) A.1688年“光荣革命” B.处死国王 C.《权利法案》颁布 D.克伦威尔掌权 3.英国早期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要因素是( ) A.掠夺殖民地财富 B.资产阶级革命获得成功 C.具有优越的海外贸易地位 D.拥有强大的军队 4.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这里的“趋势”是( )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命题角度二| 美国的独立 5.美国的诞生源自18世纪的一场重大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B.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D.殖民统治压制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它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进行资产

2009年下期历史公开课教案《美国的诞生》

2009年下期码市中学新教师、支教教师公开课教案(九年级·历史) 第12课美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第一届大陆会议;来克星顿之战;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独立宣言》;萨拉托加战役;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2.能力培养:(1)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提高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原则、以美英双方作战的目的来区分战争性质的能力。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的斗争是正义的。英国的殖民统治是非正义的。正义战争是“得道多助”,必将得到国际援助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2)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通过作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北美是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等地移来的劳动人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人奴隶共同开发的。(2)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斗争,以弱胜强,取得了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3)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国旗及自由女神像图片,引入新课。提问:这是哪国国旗?美国是怎样诞生的,又是怎样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的?出示《华盛顿像》,问:华盛顿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怎样正确评价他?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探究《美国的诞生》…… 【讲授新课】 美国的独立战争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一次必然的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想一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洲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与从欧洲来的大批移民共同开发,经过一百多年的开拓,各地的经济往来与交流,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特别是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造船工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南部种植园经济,主要种植烟草、蓝靛、甘蔗等以商品为主的经济作物,主要供应欧洲市场。种植园经济性质是什么呢?它进行的是商品生产,它又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从欧洲到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8.2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程春涛 《二力平衡》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走下讲台,听到同行们的赞扬:“好”,学生的心声:“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了”。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向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今天刚学习明天可能就给忘了,总是弄不清楚。 在授课中,我以讲台上静止的书本为例,讲解二力平衡。为了避免与相互作用力的混淆,对书本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的结论,学生是理解了。但测试时,一但遇到选择题中有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等选项时学生还是混淆这两个问题。为此,在进行试卷讲评时,我换学生自己为受力的研究对象,当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所受到的各种力,进行受力分析,并且将各个力进行比对,指导学生分析哪些力是二力平衡,哪些力是相互作用力; 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时空,使学习不仅是一堂课所学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摘。另一方面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趣味游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拔河比赛游戏,让学生在动感情趣中进入物理世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

2018年中考适应性练习三(辨析题、材料解析与论述题专项) (1)

初中研训中心组供稿 适应性练习三(辨析题、材料解析与论述题专项) 一、辨析题 1.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高举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创造了诸如《神 曲》、《最后的晚餐》等宣传宗教神学思想的艺术作品。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分) 2. 右图是小史的学习笔记,你认为他的笔记内容是否正确? (2分)请说明理由(4分) 3.小史同学认为右图所示内容是日本明治维新 时期向中国学习的结果。你认为小史同学的观点 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6分) 二、材料解析与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摘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2分) 材料二 有了这些发现,欧洲的商业城镇……,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 洲耕作者的制造者,也是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运输者和某种程度上的制造 者。 ——摘自《亚当·斯密谈欧洲的扩张》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分) 1875年横滨街头的蒸汽车

(3)结合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和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的基础。(4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探索世界】 材料二【发现世界】 材料三【改变世界】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眼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与图8线路①和线路②有关的航海家。(4分)并指出“结束了它的孤立状态”的历史事件(2分)

初中物理_二力平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8.2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3、进一步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让学生领略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设施 钩码、细绳、小卡片、两端带定滑轮的长塑料板一块、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指名学生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教师:片中的吊灯、轮船、跳伞运动员、潜水艇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时,才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这是否和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呢?

3.讨论并提出猜想。 4.师: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请你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来探究。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 (一)平衡状态 其实这与牛顿第一定律并不矛盾,这涉及到力的平衡问题。物体虽然受到力,但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为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1.探究过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上台操作,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分四步进行) (1)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砝码多的一方运动。用手按住卡片不动,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卡片静止不动(平衡状态)。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大小相等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2)用手按住卡片不动,把两端的砝码挂在同一侧,放手后可看到:卡片向受力方向运动。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b.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方向相反才能静止。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卡片静止,用手旋转卡片至某一角度,使二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可以看到:卡片旋转,不能平衡。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c.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可能静止。 (4)用剪刀把卡片剪成两块小卡片,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两卡片都不能静止。学生分析原因,讨论得出结论: d.“二力平衡”指的是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2.学生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3.学生举出生活中物体受两个力而平衡的例子,并分析受哪两个力平衡。 4.回放引入⑴中,请学生分析直升机跳伞员、充气船、运动员、杯子受到的哪些力的作用?并画出物体受到平衡力的示意图。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美国的诞生鲁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美国的诞生鲁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男人帮》中顾小白说:“1776年7月4日,在地球的某一处地方,出台了一份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可并推崇的作文。作文当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材料中的“作文”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阅读右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 A、英国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发展历程。右图①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D、取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799年,华盛顿总统病故。美国人民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位“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华盛顿身后能获得如此殊荣是基于他( ) A、推翻了封建王朝 B、建立了联邦总统制国家 C、发表了《宅地法》 D、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美国参加的战争是( )

噶米精编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 第3部分 世界史 第2讲 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习题

第二讲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课标要求 1.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2.通过1640年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自主复习 自主复习九年级上册教材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雅典城邦的繁荣、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2课《美国的诞生》,并完成下面基础练习。 1.写出下面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名称。 ( 奴隶主民主政治) ( 封建中央集权制) ( 君主立宪制) ( 联邦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__议会__的召开,领导阶级是__资产__阶级和__新贵族__,1649年处死国王__查理一世__,英国成立共和国。后来因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__宫廷政变__,推翻了专制统治。1689年,《__权利法案__》的颁布限制了__国王__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建立起__君主立宪制__的资产阶级统治。 3.1775年,__来克星顿__的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1776年,《__独立宣言__》的发表宣告美国的诞生。 4.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史称__1787年宪法__,确立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立国。其中总统享有__行政__权,__国会__享有立法权,__最高法院__享有司法权。美国是一个__联邦__制国家。__华盛顿__当选为第一任总

统。 ,知识梳理 一、雅典城邦的繁荣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进入繁荣时期。表现在:①经济繁荣;②文化昌盛;③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雅典民主政治: 特点:直接民主、轮番而治。 表现:①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②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进步性:①公民在法律上人人平等;②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直接民主)。 局限性: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基础上,奴隶、妇女、外邦人都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本质:奴隶主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所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2.领导阶级(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

美国的诞生

美国的诞生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国旗)问:同学们这是哪国国旗?(美国) 2、对,这是美国的国旗,那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美国国旗有什么 特点,代表什么意思?(50个星,13条红白相间的横线) 3、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大家知道美国的国旗为什么要设计 成这样子呢?也就是它的含义。(50个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13条横线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 4、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正如有人很幽默的啊,美国如果感冒了,全世界都要跟着打个喷嚏。可是,200多年前它确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如何摆脱英国的殖民枷锁从而独立发展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课美国的诞生(板书)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好的。我们刚才说了那13条横线是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那么这些殖民地是属于哪个国家的?(英国建立的) 对,很不错,其实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地安人,他们是美洲的主人,自古以来就在哪里劳动、生活。直到哥论布在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发现了这片土地。他才拉入世界范畴的,自此,从欧洲来了大批移民,这些移民中最多的是英国人,他们共同劳动,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

殖民地,100多年以后,已经有了13个, 2、(请同学们阅读本节的小字部分)并思考这些殖民地,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盛产粮食、南部: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种植园主既是地主,奴隶主,又是农业资本家。 3、经过100多的开拓,英属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发展起来,资产阶级要发展资本主义,而英国想把北美殖民地作为他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那么,面对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强大的英国采取的什么政策?(高压政策)对、是严厉的高压政策,北美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组织武装斗争,由此,北美独立战争的起因是:北美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压迫。(板书) 二、美国诞生的过程 1、问:如此强烈的反抗情绪,是什么事件最终将他引爆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看图《波士顿倾茶事件》,是1773年的一个夜晚,一群波士顿青年登上一搜停泊在港口的英国运茶船,把三百多箱茶叶统统倒入大海,这就是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个倾茶事件也就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一个的导火线。(板书) 2、问:那么,美国的第一枪是怎样打响的? 是1775年4月18日的一个晚上,一支800多人的英军从波士顿

美国的诞生微型课教学设计

《美国的诞生》微型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独立宣言》的内容及影响、1787年宪法的内容;2、分析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性质及对华盛顿的评价;3、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史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国独立战争以弱胜强以及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培养学生辩证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史实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由、民主、独立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具有超越一切时空的永恒价值,正义必胜;2、通过美国独立战争曲折历程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是成功的必经之路;3、通过对历史人物华盛顿的评价,了解华盛顿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意识到:为了国家的独立、自由、进步而奋斗,不计名利、不贪恋权位的人是伟大的人,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独立宣言》的内容 教学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对华盛顿的评价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历史课堂。首先,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幻灯片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几幅图片和哪个国家有关吗?请谈谈你对这个国家的印象? 同学们说的没错,当今的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它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你们知道吗?在两百多年前,他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列宁曾经说过:“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翻开美国历史的第一页,学习美国诞生的这场战争, (二)、新课学习 第一篇章:渴望自由 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共同感受北美人民对于自由独立的渴望。 1、广袤辽阔的北美大陆是印第安人世代生存的家园,它们挥洒着与生俱来的激情创造了灿烂的美洲文化,直到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欧洲各国的殖民者蜂拥而至。先后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 谁来告诉大家这片土地上居住着哪些人?你说的没错!请看大屏幕 2、[出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这些来自不同国籍的移民,生活在共同的地域美洲大陆,在英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印第安人的语言词汇和非洲的民歌民谣,有了共同语言,这就是

初中历史《美国的诞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美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以及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国旗) 二、讲授新课: 列宁曾说过: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引入 第一篇章——乌云压城风雨来(战争背景)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播放视频,引出五月花号以及陆续来到北美大陆的各国人,分析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并结合幻灯片,分析 3、英国压制北美经济发展 两幅漫画及材料,学生分析英国对北美经济发展持什么态度? 4、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原因) 第二篇章——风云新途展雄风(战争过程) (一)战争过程 1、开始:莱克星顿的枪声。 学生自学课本找出这一知识点,教师增加对此描述。并增加帕特里克亨利的演讲,让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以及争取自由独立的态度。 2、建军:大陆会议华盛顿(总司令

3、建国:《独立宣言》 观看视频,找出这份宣言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出示材料,分析这份宣言在当时的进步性。学生讨论。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出示战争初期美英两军的实力对比,学生回答。引出这次转折性的战役。 5、胜利: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战争胜利原因 展示图片,学生分组讨论,找全胜利原因 (三)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老师分析 第三篇章——新国新梦自由生(战争结果) 1、出示材料,学生思考,独立之后的美国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引出1787 年宪法。 2、出示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宪法规定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3、出示材料,分析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 第四篇章——流芳百世惠天下(走进华盛顿) 1、学生自由发言-你眼中的华盛顿是怎样的? 2、小组合作,为华盛顿写一篇颁奖词 3、纪念华盛顿的建筑有哪些? 三、小结: 四、课后练习:幻灯片展示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本节课由于提前撰写了教学设计,并且经过了精心的修改,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把新课标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发挥的比较到位,学生能极思考,思维敏捷,合作学习氛围浓厚,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设计课。 2. 注重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以已知的熟悉的二次函数为研究的起点,从图像上发现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再从理论上探究验证,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获得了关于新知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研究一个新问题,即探究方法的体验与感知。同时也渗透了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积累了探究经验。 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一直保持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通过抛出的若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方法,提炼规律。并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激发热爱数学的积极情绪。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第一,在教学上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探究。第二,利用几何画板的优势,使原本不能画出的图像都通过几何画板画出,直观的验证了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课件中有些漏掉的部分。 (2)作业部分未展示。 (3)复习导数概念时,由于学生说不清楚,教师没及时中断,导致引入时间有点长。 三、改进思路: (1)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制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2)在设计教学时,在考虑全面一些,是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培优练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川教九上)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培优练习 1.《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B.是恩格斯独立完成的著作 C.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 D.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兴起 2.它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描绘了人类发屐的美好蓝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奋斗。然而,它并没有给出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只给出了建设的一般理论和逻辑。我们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它”是()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也是另一个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资产阶级民主的倡导者 B.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者 C.法国巴黎公社的建立者 D.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领袖 4.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这次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

是指()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十月革命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区;评论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员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人民宪章》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1)材料一是哪一次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工人阶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材料二中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是为了纪念哪一次革命运动而创作的?它反映出怎样的革命精神? (4)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作者:————————————————————————————————日期:

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是沪科版教材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运动和力,第五章主要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也就是动力学的内容。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由于本学期前几章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所以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能够运用分析力的知识来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这也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了基础。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考虑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看似矛盾的两个实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进而按照历史的线索共同学习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对该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得到的结论。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方面是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实验,进而分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得到结论,纠正错误观念。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为什么小球在实验中不能上升到与释放位置的相同高度”,进一步思考如果斜面水平放置,小球在水平面滚动时会不会加速或减速,进而得出小球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从而证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使物体加速或者减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通过flash演示理想斜面小球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加强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深化对理想斜面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领悟。最后通过观看现实中的冰壶在冰面的运动,来体会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方面体现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的特性,也就是惯性,另一方面提出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关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状态是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改变,而运动状态的改变体现出来就是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在这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关于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部分同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1教学预设 1.1教学标准 (1)通过情境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导数的实际背景,体验学习导数的必要性; (2)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体会平均变化率的思想及内涵,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3)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的价值; (4)通过问题探索、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变量和函数的角度来描述变化率,进而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会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2标准解析 1.21内容解析 本节是导数的起始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实际上,它们是理解导数思想及其内涵的不同角度.首先,从平均变化率开始,利用平均变

化率探求瞬时变化率,并从数学上给予各种不同变化率在数量上精确描述,即导数;然后,从数转向形,借助函数图象,探求切线斜率和导数的关系,说明导数的几何意义.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平均变化率问题,在“气球膨胀率”、“高台跳水”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f(x)表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定义了一般的平均变化率,并给出符号表示.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气球膨胀率问题、高台跳水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解释函数的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1.22学情诊断 吹气球是很多人具有的生活经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两个实例的共同点是背景简单.从简单的背景出发,既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共同的数学问题的 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而对本节课(导数的概念),学生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22《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练习题 (必备)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9·阿荣旗太平庄镇中学中考真题)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争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2018·山东初二期末)这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2019·北京中考模拟)九年级同学在撰写论文时提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以下史实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是 ①中国与日本侵略者艰苦战斗了14年 ②二战中中国参战人数4.5亿,占世界总参战人数的23% ③二战中中国牵制日军240万人

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19·江苏中考模拟)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通过团结合作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此后我国从日本手中收复的两块领土是 A.台湾、琉球群岛 B.南海诸岛、库页岛 C.台湾、南海诸岛 D.台湾、库页岛 5.(2019·广东中考模拟)史学家张海鹏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这场战争是指()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6.阅读材料,分析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