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摘要:可靠性是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可靠性评价指标,简要介绍了影响发动机可靠性的因素,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措施。关键词:可靠性;结构强度;评价指标

1.引言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研究装备的可靠性是为了提高装备的完好性和任务的完成性,保障装备和人员的安全,减少寿命内的费用。航空发动机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以高速旋转的形式进行高负荷工作的动力机械,是一种集热力气动、燃烧、传热、结构强度、控制测试技术及材料、工艺等多学科于一身,温度、压力、应力、间隙和腐蚀等工作条件非常苛刻,且对质量、可靠性、寿命等要求又极高的复杂系统。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以高转速运转,所受的载荷复杂多变,且由于现代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性能要求,使得其结构日趋单薄。因此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故障模式多,故障出现的几率高,故障的危害大,使用寿命短。因此,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航空发动机性能能否得到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

飞机的可靠性可以如下定义:可靠性是飞机按设计状态与使用、维护、修理、贮存和运输条件,在描述完成飞行任务能力所有的参数规定值范围内,在某一时间里保持的一种特性。[2]

2.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的现

状[1]

2.1国外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发展概况

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多。西方发达国家只有四大公司-美国的普·惠公司、通用动力公司、英国的罗·罗公司和法国的斯奈克玛公司,才具有独立研制的实力。他们在研制航空发动机的过程中对可靠性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教训。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普·惠公司为F-15战斗机发展了新一代推重比为8的高性能涡扇发动机F100。在同年代中,F100的性能是出类拔萃的,特别是其跨/超声速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但它的可靠性却未能与其高性能相匹配。F15装备部队后,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暴露出很多可靠性问题。F100发动机在最初使用的5年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00余次旋转失速,47次涡轮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损坏,60次主燃油泵故障,10次加力泵轴承故障,8次4号轴承故障以及120多起其它各类故障。这些故障使F15战机大批停飞,严重影响了飞机的安全性和战斗力。F100发动机从开始研制到正式投产,军方投资4.57亿美元,时间为5年。但为了解决其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却花费了6.6美元和11年的时间进行徘故和改进。同时期,TF30发动机和TF34发动机以及英国罗·罗公司研制的RB211发动机也存在类似的可靠性问题。

F100出现可靠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研制中片面过于追求高性能,而忽视了可靠性问题,发动机的设计没有取得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等方面的平衡。

片面追求高性能而忽视可靠性,也造成了许多结构故障。据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统计,在1963年-1978年15年间,美国空军战斗机发生了3824起飞行事故,其中发动机故障引起1664起,占43.5%,而其中由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方面问题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美国军方和宇航部门在总结单纯

追求高性能,忽视可靠性和耐久性所造成的惨痛教训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ENSIP),ENSIP是一项针对发动机设计分析、研制、生产及寿命管理的有效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显著减少发动机在使用过程期间发生的结构耐久性问题,确保发动机结构安全,延长使用期限,降低寿命成本。结构完整性的内容有:结构耐久性准则,耐久性设计要求,维修性准则,材料与处理特性计划等。美国F404发动机的研制遵循了结构完整性要求,采取了作战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费用、性能和重量的优先顺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先进的发动机依赖于经过充分验证的新技术。为了充分验证新技术,美国军方相继投资了一系列预先技术验证计划,如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IHTET),先进涡轮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计划(ATEGG),先进技术发动机计划(ATE)等。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国外如EJ200、M88、F119等先进的发动机,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如小展弦比叶片、整体叶盘、浮动壁燃烧室、金属刷的接触式封严技术,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新研制的发动机性能、可靠性、耐久性水平大幅度提高。

表 1 几种典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及指标[3]

2.2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发展概况

我国航空发动机工业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仿制前苏联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从测仿、改进到自主研制的道路。在这一进程中,在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WP7发动机的首翻期和总寿命比初始值调高了33倍,WP8发动机的首翻期由300小时延长到800小时,总寿命由600小时延长到1600小时。但是这些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较低,通过一系列改进和延寿后,原有潜力和余度得到相当大的挖掘,进一步改动的难度和风险加大。同时,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和翻修次数的增多,近年来暴露出不少问题,对飞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据相关调查统计,在全部停车事故中,约有40%是由于发动机结构故障引起。如涡轮盘破裂、涡轮轴折断、压气机叶片失速颤振断裂等。一般来说,一台成熟的发动机的故障模式为结构、传动润滑、控制附件等,各模式故障发生随机分布,而不会连续地重复发生,且故障率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因此,从我国发动机发生的故障情况可以推断,在仿制及改进别人已有发动机的过程中,我国的基础性技术储备不足,验证不够,给定的寿命及翻修期的依据不够充分。

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工作的开展是在不断总结并向外国学习的基础上,从认识、提高到正式建立工作规范的发展过程。可靠性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贯穿于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修及管理等方流程。虽然我国在可靠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并且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指标的确

发动机可靠性指标选择的基本准则是:

(1)根据发动机的使用要求、飞行任务、类型和环境特点选择参数;

(2)根据维修方案选择参数,包括确定维修策略、维修任务、维修人员以及对工具设备的基本要求;

(3)有些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选择参数时应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把可靠性指标分为四大类:以时间计量为指标、以概率计量为指标、以单位时

间比率计量为指标[2]

、以1000飞行小时基数为指标。

3.1以时间计量为指标

(1)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 BF

航空发动机主要研制国家经常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表示发动机的可靠性水平,这一时间段是指两个相邻故障间工作时间的平均值,其间发动机不仅完成飞行,并且在地面进行检查和飞行中出现的故障都能够按常规飞行准备工作的若干规定和一定的维护予以排除。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 BF 的数学表达式为: ∑==

N

i i

N

BF t

T 1

1

式中:N 为故障发生的次数;t 为第i 次故障间的工作时间。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 BF 对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可靠性参数,它不仅表达发动机质量的优劣,而且还用来作为系统可靠性预计和分配的重要参数。

(2)平均维修时间T MR

对于航空发动机,平均维修时间T MR 定义为故障后若干次维修时间的平均值。其数学表达式为:

T MR =T R / N E

式中:T R 为总维修时间;N E 为被维修的发动机台数。

上述维修专指发动机返到修理厂的情况。

平均维修间隔时间 T MR 和T BF 存在着

一定的量化关系 [4]

, 二者具有相关性 ,选择参数时只能选一个。T MR 是以 T BF 为基础 , 并考虑到环境和复杂程度的影响所确定的一个耐久性指标 , 是由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基于大量的统计而获得的 , 其基本

表达式为 T MR =k(T BF )α

, 式中 k 为环境参数为复杂参数 , 在只考虑发动机故障时 , 一般选 k=2.39,α=0.66。

3.2用概率计量的指标:可靠度

可靠度指可靠性的对象、功能、使用条件、时间和概率值等5个方面的因素,它是

时间的函数,其值在0和1之间。当t=0时, R (t )=1完全可靠,如果产品全部发生故障,则R (t )=0。

3.3以单位时间比率计量为指标:故障率λ(t )

产品工作到某时刻t 尚未发生故障,在该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称为故障率λ(t ),它也是时间的函数。工作过程中,故障率λ(t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常用以下“浴盆曲线”表示,见图1。

图 1 浴盆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该曲线包括早期故障期(DFR )、偶发故障期(CFR )和损耗故障期(IFR )3段。早期故障为产品使用初期磨合时故障初始暴露,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故障多在此阶段出现,其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故障率迅速减小。偶发故障为产品处于正常使用时期产生的故障,故障率大体不变,在某些条件下偶发性故障危害很大。耗损故障为产品处于使用后期产生的故障,由于老化、磨损和疲劳等因素造成。

3.4以1000飞行小时基数为指标

(1)空中停车率 RiFs

空中停车率是指每1000飞行小时中发动机空中停车的总次数。发动机空中停车可由发动机本身故障和飞机系统故障引起,空中停车率通常是指发动机本身故障引起的。 (2)提前换发率 RUER 和返修率 RSV 提前换发率又称非计划换发率,指发动机在1000飞行小时中由于发动机故障造成的提前更换发动机次数。返修率 Rsv 定义为每1000飞行小时发动机返厂修理的次数。

4.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及对策简

介[5]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综合性和多重性。例如不可能仅仅通过成功的发动机结构设计或者依赖发动机生产厂商的高水平工艺就确保发动机的高可靠性。为了获得高可靠性的发动机,有必要统计并研究造成发动机可靠性降低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可靠性。

4.1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1) 不完善的设计

其中包括表征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热力气动参数的选取。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在经历一定的调试及使用时间之后,都要经过或多或少的结构修改,以提高其可靠性、耐久性和维护性。

(2) 不成功的工艺和加工过程的不稳定性

许多零件损坏的原因往往是在零件的表面层存在过大的残余应力、表面烧伤和由最终工序不完善造成的缺陷。此外,尚有许多故障是与零件尺寸公差的存在有关,例如叶片的疲劳破坏和折断就是如此。

(3)所采用的材料性能质量低及没有足够的稳定性

这是指在发动机结构中采用的所有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合金中因含有杂质而引起构件早期疲劳断裂;橡胶和其他密封材料很快丧失所要求的特性,可能引起密封性的破坏,造成泄漏等;使用低质量的燃油和滑油也可能限制发动机零件或整机的寿命。(4) 购件缺陷

用于发动机的很多成品附件是由其他工业部门制造厂提供。发动机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诸多附件制造厂提供的产品的可靠性。

(5)违反了发动机使用和维护规程

发动机的很多故障是由不正确的使用引起的。例如,不遵守使用说明书的若干规定,无根据地超出限制值及采用不合理的条件;维护工作的质量较低,有时在维护中出现粗心错误。

4.2提高途径

(1)设计过程确保具有高的固有可靠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发动机的使用条件及合理地选择工作能力储备。充分地考虑所有使用条件,包括工作参数、外部作用力、循环状态和循环次数、各种工作状态时间分配及工作环境等。包括一体化产品研发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技术(FMEA)和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技术(FMECA)[6]。

(2)借助零、部件试验及整机试车检验可靠性

任何航空发动机的调试过程都可以分为3个阶段进行。第一调试阶段是检查并试验新发动机的结构工作能力,使其不存在进一步调试的不可能性。第二调试阶段则是得到要求的特性和发动机的使用性能。第三调试阶段是得到对发动机使用初期足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水平。

(3)在加工制造过程保证可靠性

生产制造过程中,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完善工艺过程,使加工制造的零件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尤其考虑对强度性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零件表面层的最佳质量;其次,提高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精度和稳定性,其中包括质量检查方法和工艺稳定性的控制。(4)在使用维护过程保证可靠性

使用过程的许多故障是由发动机使用或操作人员违反发动机使用和维护操作规程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把维护作为将发动机调整到工作能力状态的手段。修理同样也被认为是维护的一种形式。

5.总结

发动机性能指标在研制之初就可以制定,而寿命可靠性指标则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和大量的使用数据积累,才能获得。可靠性工作贯穿于发动机设计、研制、生产、使用和维护的每个环节,任一环节的脱节都会导致可靠性工作的失败。特别是现代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数量的庞大和相互关联的复杂性,使航空发动机可靠性问题愈来愈多。在性

能、可靠性、全寿命费用综合平衡研制过程中,提高发动机性能的同时,开展前瞻性可靠性工作,确保其可靠性、耐久性,降低全寿命工作,确保其可靠性、耐久性,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有利于发动机研制,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安全性、经济型。

参考文献:

[1] 唐万文,程礼.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江苏航空.2004

[2] 李琼,李艳军,赵文涛.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及提高途径的探讨 .飞机设计.2011

[3] 徐可君,江龙平.军用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寿命管理.中国工程科学.2003

[4]蔡娜,贾广生,徐风磊.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参数体系选择和指标确定的初步探讨.科技信息.2007 [5] 张连祥.提高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途径航空发动机.2002

[6] 姜晓莲.提高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几种措施航.空维修与工程.2008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研究 支九英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研究支九英 发表时间:2019-05-14T11:10:28.7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作者:支九英李美茹张英杰[导读] 摘要:面临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超高要求,就需要我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并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额可靠性采取相对应的提高措施和方法。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要:面临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超高要求,就需要我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并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额可靠性采取相对应的提高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电力通信;可靠性;面临问题;提高措施 1电力通信系统及其可靠性概念分析 1.1电力通信系统概念 电力通信系统是一个能够满足电力生产与运营,实现管理需求的通信体系,电力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内部建立,它具有电力、通信两种特性。但是从其自身特点来看,电力通信系统更趋向与通信方面,具有通信的本质,但是从其服务的对象而言,其服务的对象是电力系统,也具备电力系统的特性。 1.2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概念 电力通信系统是建立在电力系统内部的满足电力生产、供电和管理需求的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是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后盾,其可靠性是安全运行的最重要保障。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的是电力通信系统的各种通信需求服务及电力系统供电的能力,是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基础平台。在研究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时,应该从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方面考虑,二者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密不可分。 2我国电力通信面临的问题 2.1通信设备的老化、落后 随着电力通信的发展,建设初期的发展和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现有的电力通信设备,由于在建设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已经呈现老化的状态,设备所采用的技术也十分落后。很多设备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运行,不仅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还给电力通信系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部门的管理工作。 2.2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较为欠缺。员工对于所处的岗位认知不足,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此外,电力通信网络涉及很多的部门,而且覆盖范围较广,因此管理渠道不力,部门责任混淆不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 2.3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不合理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对于电力通信的投入力度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的差异所决定的。有些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电力通信的建设中,电力系统发展的较为完善,规划也十分合理,从而能够确保电力的可靠运输,并实现了电力传输的经济性和环保性,通过多样而优质的运输渠道服务于大众。反之,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缺少资金,更加受到本地地理资源的限制,因此其电力通信的发展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此外,在电力通信的发展和规划方面,一部分地区制定的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有些地区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居民电力供应,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2.4电力通信设施缺乏法律保护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获得法律的保护,然而当前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一部分人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毁坏供电设备、破坏电缆等现象屡禁不止。 3提高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3.1建立设备维护制度 在电力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过程中,设备维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制度,它与设备故障密不可分,并能有效指导不同设备故障发生的维护方法实施。为此,电力通信同步都应该根据电力通信系统设备运行的实际而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并建立专门的设备维护部门,对通信系统机房进行环境的改善,并定期做好设备的维护检测工作。针对故障发生的规律组织定期的故障排查,对发生故障的系统进行科学的检修维护,当系统跟不上设备运行时,要及时的更新设备,提升电力服务质量。通过科学规范的工作开展,有效落实设备维护制度,以此保证电力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3.2总结故障规律 对电力通信系统故障发生的规律加以掌握,是预防和解决设备故障的有效措施。因此,电力通信部门要根据历史经验,对通信系统中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故障处理的方法加以研究,以此总结出电力通信系统故障发生的规律。这样能在通信系统发生故障前制定有效的故障发生措施与故障处理方案。对于电力通信系统故障发生的规律加以掌握,能降低故障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并能减轻系统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3制定电力通信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与水平 电力通信系统能否在区域内安全可靠运行,与区域电网要求是分不开的。电力通信部门要想提供可靠的通信系统,就应该满足电网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对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期望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可靠的通信系统。与此同时,电力通信部门在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后要对电力系统及通信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水平有充分认识,并制定科学的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水平,还要根据通信网络的运行与变动状态平评价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水平。 4未来电力通信的可靠发展 4.1安全更新设备,长远规划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22T17:14:17.2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作者:张勇金佳昱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推进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配电电网和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电力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对我国用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国网本溪市南芬区供电公司辽宁本溪 1170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作为推进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配电电网和配电系统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电力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对我国用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 配电系统的可靠供电可以规避并减少停电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节省电力能源。要想全面增强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协调各项工作,配备相应的网架设备,保证电源的充足性,为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 由于配电系统位于整个电力系统的最末端,并且直接和用户相连,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直接导致对用户供电的中止。但随着现如今配电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不断朝着超高压、远距离、线路复杂多变、供电半径增大、大机组以及大容量等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配电系统更加容易出现故障,而这些故障往往是多样的且层出不穷,例如,配电系统的老化、大幅度增加的电负荷导致的保险丝熔断,避震器故障、线路接地线短路、地网建设不合格、阀片受潮、器材的导流量不足、熔断器故障,绝缘层老化、电流容量不足等许许多多设备方面的故障,这些设备方面的故障一般来说,多数是由于线路的使用年限过久,或者由于经费不足等其他情况导致的未能及时对配电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而引起的,同时配电系统由于常年累月的遭受着风吹日晒和雨淋,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这就极其容易导致雷雨、闪电、大风等的侵害,使得出现漏电、停电等各种各样的故障的发生,而一些人为导致的电杆出现的撞坏或者损坏等情况,以及电线电缆、铜线等被一些不法分子所盗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造成配电系统故障的因素极其多样化,且不具有可控性,想要针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就需要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进行全面和详细的研究,从而实现避免电力供应中断或者停止而带来的经济和人力的损失,通过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力资源的节约,及时和有效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可以说,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研究,对推动我国电力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二、对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技术管理水平的评估 (一)对供电系统配备装置予以定期更新如今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速度加快,所以系统设备装置需要通过科技来实现更新与完善。将不具备出线的开关装置及时淘汰,对没有保护装置的分接箱以及对接箱进行及时地更换。此外,应当对电网运行的方式予以合理调整,转移电网负荷,实现停电发生的几率的有效降低。 (二)对状态检修予以全面推广 要想实现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就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手段开展管理工作。其中,红外测温技术可以对重负荷线路以及重点区域、线路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能够及时地发现漏洞以及缺陷,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降低非计划停电的次数。 (三)对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分析需要合理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对重点用户供电系统予以适当地整顿。与此同时,针对用户设备所导致的线路故障停电要予以规避和积极消除。此外,针对管辖区域投运的情况,对配电电网的结构进行优化,实现供电运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基于此,重新分配负荷并提高线路绝缘化投入的力度,尽可能将线路停电的问题降至最低,有效地增强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三、基于农电管理的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措施 (一)建立专门保障供电稳定性的组织机构或部门 通过构建专门保障供电稳定性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建立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管理和保障,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导致配电系统出现故障的因素,如天气或者环境等,提前进行预警,做好全面的预防,尽可能地减少天气和环境因素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的安全隐患,专门保障供电稳定性的组织机构或部门可以通过确定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中具体的技术以及规范,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中可能存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击,以及全面且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配电线路故障的预测方法,并根据当地电网的特点以及用电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专门保障供电稳定性的组织机构或部门能够对配电线路的重负荷线路、重点区域以及重要线路设备等及时监测,从而保障配电线路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同时,在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中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检修和维护人员的具体责任和权利,加强供电稳定性的组织机构或部门中工作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促进。确保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的统一和有效的安全监督以及管理,务必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系统中的漏洞和缺陷,减少各种非计划停电和断电的次数。 (二)加强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随着我国用电负荷量的不断增加,必须要逐步加强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通过引进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避免由于设备的老化而造成的停电或者断电,因而,在配电系统当中可以尽可能选择安装小电流的接地自动选线装置,这样一旦配电线路出现任何的故障,通过小电流的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可以达到自动选择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就可以起到避免故障扩大的作用。同时,对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技术可以采用那些具有清洁生产电力、电力循环等先进的工艺和低能耗的设备,进而建立其更加生态化的配电系统。而在配电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中,可以通过采用GPS系统,通过远程实时监控等先进的手段,实现节省配电系统,从而保证配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将配电系统在供电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配电网运行管理 配电网在其运行的过程中,对农电管理工作衡量的主要指标就是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此,必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开展日常设备的巡查和安全监督工作。在农业改革以后,更应当重视高低压线路检查的力度,对设备展开全面巡检,特别是周期性巡视与特殊性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航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考 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2019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论文博士等采取相同的办法同时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1985年,我国国防科技界、教育界的著名专家,我国可靠性系统工程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杨为民教授顺应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组建了北航工程系统工程系和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历经30年发展沉淀,学院形成了“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高屋建瓴,开拓创新的学术风范;淡泊名利,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怀;以人为本,集体发展的团队精神”的为民精神,秉承“开拓创新、敢为人先,需求牵引、专业推动,学科龙头、科教统筹,团队优势、集体发展”的工作理念,走过了一条“面向工程服务、开辟科研领域、创建培养体系”的特色创新之路,已成为国内可靠性工程专业技术领域的领军单位。 目前,研究所挂靠有多个以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为职能的国家级中心和专家组,建成有可靠性领域唯一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国内实验设备与综合试验研究能力一流的部委级重点实验室和评价机构。这些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平台为院、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在科研领域,院、所现拥有专业齐全的研究方向、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和配套先进的试验设备。多年来,紧密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对可靠性工程的专业需求,开展管理支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服务。“九五”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50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各类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人才培养领域,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开创了国内高校第一个“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研究、工程应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了大批可靠性与系统工程专业人才。同时,为上

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摘要:根据智能电网的要求,通信传输网的可靠性分析对电力系统很重要。传输网作为电力通信网的核心,它承载着大量的生产和管理业务,是业务正常运行的保证,其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本文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网;可靠性;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 as the core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it carries with a lot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usiness, it is the business tha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directly influence the safety production and stable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reliability briefly analyse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 摘要:可靠性是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可靠性评价指标,简要介绍了影响发动机可靠性的因素,提高可靠性的主要措施。关键词:可靠性;结构强度;评价指标 1.引言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研究装备的可靠性是为了提高装备的完好性和任务的完成性,保障装备和人员的安全,减少寿命内的费用。航空发动机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以高速旋转的形式进行高负荷工作的动力机械,是一种集热力气动、燃烧、传热、结构强度、控制测试技术及材料、工艺等多学科于一身,温度、压力、应力、间隙和腐蚀等工作条件非常苛刻,且对质量、可靠性、寿命等要求又极高的复杂系统。 航空发动机工作时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以高转速运转,所受的载荷复杂多变,且由于现代大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性能要求,使得其结构日趋单薄。因此航空发动机出现的故障模式多,故障出现的几率高,故障的危害大,使用寿命短。因此,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航空发动机性能能否得到发挥的重要衡量指标。 飞机的可靠性可以如下定义:可靠性是飞机按设计状态与使用、维护、修理、贮存和运输条件,在描述完成飞行任务能力所有的参数规定值范围内,在某一时间里保持的一种特性。[2] 2.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研究的现 状[1] 2.1国外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发展概况 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多。西方发达国家只有四大公司-美国的普·惠公司、通用动力公司、英国的罗·罗公司和法国的斯奈克玛公司,才具有独立研制的实力。他们在研制航空发动机的过程中对可靠性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教训。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普·惠公司为F-15战斗机发展了新一代推重比为8的高性能涡扇发动机F100。在同年代中,F100的性能是出类拔萃的,特别是其跨/超声速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但它的可靠性却未能与其高性能相匹配。F15装备部队后,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暴露出很多可靠性问题。F100发动机在最初使用的5年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00余次旋转失速,47次涡轮工作叶片和导向叶片损坏,60次主燃油泵故障,10次加力泵轴承故障,8次4号轴承故障以及120多起其它各类故障。这些故障使F15战机大批停飞,严重影响了飞机的安全性和战斗力。F100发动机从开始研制到正式投产,军方投资4.57亿美元,时间为5年。但为了解决其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却花费了6.6美元和11年的时间进行徘故和改进。同时期,TF30发动机和TF34发动机以及英国罗·罗公司研制的RB211发动机也存在类似的可靠性问题。 F100出现可靠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研制中片面过于追求高性能,而忽视了可靠性问题,发动机的设计没有取得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等方面的平衡。 片面追求高性能而忽视可靠性,也造成了许多结构故障。据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统计,在1963年-1978年15年间,美国空军战斗机发生了3824起飞行事故,其中发动机故障引起1664起,占43.5%,而其中由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方面问题导致的事故占90%以上。美国军方和宇航部门在总结单纯

关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关于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19T11:49:36.2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作者:赵晓炜 [导读] 摘要: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命脉,其可靠程度关系着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现如今,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成为是评价电网性能的关键指标,通信的可靠性不仅代表着电网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与规划指明了方向。 (内蒙古电力信息通信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命脉,其可靠程度关系着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与稳定,现如今,电力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成为是评价电网性能的关键指标,通信的可靠性不仅代表着电网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与规划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措施 一、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形势下对电力通信系统提出的高要求 电力通信系统的用户量不断增多,促进电力系统发展的同时也对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实现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的改革和更新,实现电力系统的进步,才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充分发挥电力通信系统的价值。随着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由原来的垂直一体化,转变为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相互辅助、共同发展的局面,传统的电力通信系统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挑战,会降低用户的体验程度,给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对电力通信系统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只有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通信系统能够做到对用户的隐私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并且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维持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才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标准不统一 电力通信系统功能的增多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为用户的生活增添色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在网络技术上的应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的设计公司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有利于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多样性,促进电力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但是,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标准不同意,导致不同企业对电力通信系统进行改进和更新时,都运用自己独特的设计技术和管理协议,这种做法会加大电力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产生不兼容等问题,对用户提供的帮助反而有所降低,会对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用户使用不同开发商的电力通信系统造成网络协议的不兼容,或者信息传递的不畅通,会对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对企业用户的影响更大,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内部发展,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对电力通信系统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开发商的开发标准不一致,造成用户使用时信息的不畅通,这些问题都会阻碍电力系统的发展,不利于电力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要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创新制定统一的标准,加强不同开发商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相互辅助,共同努力促进电力通信系统的创新和不断前进。 二、提升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一)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通信网络如果被植入恶意代码或遭受网络攻击非常容易出现通信系统瘫痪,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因而,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升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目前,常用的方式是设置网络防火墙,同时注重日常的安全维护和数据升级;另外,电力通信网络系统还需要增加数据加密和备份功能,同时安装服务器检测入侵系统。电力企业的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应物理隔离,电力系统要配备连接外部网络的专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二)做好通信设备的防护工作 任何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都离不开稳定的电源系统,没有电源通信设备根本无法启动运行,因此,电源的安全防护是通信设备防护工作的基础。雷电干扰容易引起过电压,过电压容易造成通信电源烧损,所以在电源附近必须加装避雷装置。在进行出线和入线作业时首先安装保安配线柜。直接用分线箱将电力通信设备与用户连接的方式非常容易损坏通信设备,电力系统电路产生的电磁场容易对电力通信线缆形成干扰,尤其是在住宅商业密集区,电力和通信线缆的距离很近,再加上错综复杂的各类居民和商业用电线路,通信线路非常容易受到强电的干扰,产生的电磁场会使通信线路因承受过电压而致使设备损坏,因此,安装保安配线柜十分必要。 注意设备的静电防护。物质的动能可以转化为静电,静电的点位很高,微小的静电积累到一定上限后会发生释放,静电放电时会对通信设备器件和电路形成过电压也会损坏通信设备。电力通信系统的设备的不明故障有一部分就是由静电引起的。因此,在机房必须安装除静电的设备,如空调和加湿器;在施工或作业时,要先释放静电再作业或者直接佩戴防静电手环进行作业,以此达到降低设备故障的目的。 (三)加强人员与信息安全管理 首先完善人员管理制度。电力机构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建设。对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对技术人员而言,要为其创造学习或深造的条件提升其技术水平,进而满足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同时,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从意识层面防止网络机密外泄。其次是做好源头管理的细节工作。源头管理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切断核心服务器与外界的联系,操作人员在进行涉密工作是禁止使用外部网络,严禁使用个人存储器储存内部资料,所有人员的访问权限要经过严格审核后方可授权,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等等,这些工作虽然简单,但是对电力通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作用非常大。 三、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技术更新,促进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 (一)安全更新设备,长远规划 对于时代发展的趋势,保持清醒的认识,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进行认真的检查。及时更换损坏和老化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登记工作。对于电力通信的规划,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最大程度地发挥电力通信网的作用,确保电力通信网的稳定、可靠运行。 (二)统一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标准 不同开发商运用各自独特的设计手段对电力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开发,导致不同开发商之间的通信手段不兼容,给使用者的良好使用体验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会降低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速度。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标准,对开发设计流程进行规范,使得不同开发商对电力通信系统的开发有制度可依,有规范可以借鉴,从而能够实现不同开发商之间的网络协议兼容,可以实现用户使用不同的开发商的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 于新光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于新光 发表时间:2019-09-18T17:23:26.9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作者:于新光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乳山市供电公司山东省威海乳山市 264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保障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动化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建设规划过程中,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还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发挥配电自动化的性能,给居民和企业用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简单概述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的总体思路和步骤,结合实例分析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面向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 引言 受我国社会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的影响,我国配电自动化规划内容始终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供电自动化设计忽略了地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以城市供电特色为主,不能从全面的角度上发挥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效力。并且供电主站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不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型低下,传统的供电设备与现代智能供电技术不能达到协同合作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用还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供电缺乏可靠性、供配电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在不少配电自动化设计中,没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科学的设计方案,对地区差异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在供电站电力生产过程中,智能供电技术未能获得理想的协调效果,应用不够、缺乏合理的应用,各级配电自动化系统未能按照相关功能标准使用,极大地降低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应用性。 1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整体思路 在进行配电自动化规划过程中,应从配电网络的现状出发,对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1.1 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主要是对需要供电区域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影响配电自动化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因素。除此之外,还应对当地的地理信息(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等)、经济水平等进行调研。 1.2 可靠性方案 在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过程中,首先应结合前期调研所得数据,对影响配电网供电的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可靠目标,然后根据指定的目标确定可靠性方案。假定相关方案在完全执行的情况下,验证供电可靠性方案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值。 2供电区域划分 根据供电可靠性需求的不同,可将供电区域划分为:A+区域、A类区域、B类区域、C类区域、D类区域、E类区域。A+区域对供电可靠性需求极高,达到99.999%,电力负荷密度通常超过30MW/km2,这类供电区域一般为重点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域等;A类区域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要求达到99.99%,电力负荷密度通常在15-30MW/km2,直辖市市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属于这类供电区域;B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达到99.965%,电力负荷密度通常在6-15MW/km2,地级市市中心、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属于这类供电区域;C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中等,要求达到99.897%,电力负荷密度通常在1-6MW/km2,地级市市区、发达的城镇等都属于这类供电区域;D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一般,要求达到99.828%,电力负荷密度通常在0.1-1MW/km2,一般城镇和农村等都属于这类供电区域;E类区域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电力负荷密度通常在0.1MW/km2以下,偏远农牧区属于这类供电区域。 3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措施 3.1配电终端规划和通信网规划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制定的供电可靠性配置方案,对具有实时条件或者可以一次性改造完成的线路进行配电终端配置,如:对A+区域采用三遥配电终端等。另外,为了确保配电通信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EPON无源光纤,并且可以引入载波、无线通信进行辅助,不断提升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在线率和遥控成功率。同时,对于横向通信,可以利用安全拨号认证网管等设备,采用部署一级信息交互总线;对于纵向通信,可以采用“主站硬加密+终端软加密”的保护方式,保证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 3.2继电保护技术 此项技术的主旨是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在城市配电网方面,它具有供电半径短、短路时容量高等特点。当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流水平差异较小,给电力定值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此时,可采取级差保护措施,保证主干线与分支线在故障状态下也不会产生干扰。在农村配电网方面,它具备供电半径长、分支多和短路时容量低等特点。当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流水平差异比较明显,通过安装断路器将三段式过流保护设置在主干线上等方式,便可将故障快速切除。 3.3差异化原则的确定 ①对于A+类区域,可采取全电缆的供电模式,并采用三遥配电终端,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的同时,确保故障发生后能够将供电及时恢复。②对于A类区域,可采取三遥配电终端,供电线路则可选择绝缘导线或者电缆等。而为有效降低线路故障发生率,应将二遥终端、本地保护以及GPRS通道等融入其中。③对于B类区域,线路及联络开关方面可配置三遥终端,其他可采用GPRS和二遥终端,有效降低电路故障率。④C类区域的所有终端都可采用GPRS通道和二遥配电终端。⑤D类区域除了可使用断路器外,还可选择三段式过流保护模式,同时结合GPRS通道和二遥配电终端能够快速切除故障。实际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过程中,应根据A+区域的方式来科学规划重要用户的相关系统。 3.4遵循一定的优化配置原则 因为受到经济能力的影响,对于存在差异的供电区而言,其相对应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也具备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对于配电自动化,需要结合供电区的具体情况,然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各个环节的作用。总结起来,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需遵循的相关原则包括:(1)满足可靠性基本要求的原则。将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当作基础条件,对于供电区而言,在各个环节,均有着存在差异的供电可靠性要求,在

阐述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

阐述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 发表时间:2019-12-23T14:51:37.49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6期作者:潘涛 [导读] 面临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超高要求 摘要:面临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超高要求,就需要我们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并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对电力通信网络系统的额可靠性采取相对应的提高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电力通信;可靠性;面临问题;提高措施 引言 电力通信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内部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通信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给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管理分析带来挑战。面对较为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电力通信系统应加强自身特点,规划发展模式,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一、电力通信系统及其可靠性概念分析 1、电力通信系统概念 电力通信系统是一个能够满足电力生产与运营,实现管理需求的通信体系,电力通信系统在电力系统内部建立,它具有电力、通信两种特性。但是从其自身特点来看,电力通信系统更趋向与通信方面,具有通信的本质,但是从其服务的对象而言,其服务的对象是电力系统,也具备电力系统的特性。 2、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概念 电力通信系统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数据连续相电力用户提供电力和电量的能力的量度,在达到通信行业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向电力系统提供更持续稳定,资源充足的通信业务支撑以保证电力系统更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其主要包括充裕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由于电力通信系统同时具备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特性,所以在考虑其可靠性方面也要从通信网可靠性和电力网络可靠性两方面出发。电力通信系统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生产、运营和管理的可靠的通信网络平台为目标。其目的在于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保证网络通信顺畅,最大限度地提高通信网络运行服务质量,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我国电力通信面临的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不合理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对于电力通信的投入力度有着显著的不同,这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的差异所决定的。有些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有充足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电力通信的建设中,电力系统发展的较为完善,规划也十分合理,从而能够确保电力的可靠运输,并实现了电力传输的经济性和环保性,通过多样而优质的运输渠道服务于大众。反之,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缺少资金,更加受到本地地理资源的限制,因此其电力通信的发展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此外,在电力通信的发展和规划方面,一部分地区制定的规划不够科学和合理,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有些地区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的居民电力供应,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2、通信设备的老化、落后 随着电力通信的发展,建设初期的发展和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需求。现有的电力通信设备,由于在建设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设备已经呈现老化的状态,设备所采用的技术也十分落后。很多设备在超负荷的状态下运行,不仅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还给电力通信系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部门的管理工作。 3、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较为欠缺。员工对于所处的岗位认知不足,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此外,电力通信网络涉及很多的部门,而且覆盖范围较广,因此管理渠道不力,部门责任混淆不清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 4、电力通信设施缺乏法律保护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理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获得法律的保护,然而当前对于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一部分人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毁坏供电设备、破坏电缆等现象屡禁不止。 三、提高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措施 1、对电力通信网的理论研究进行加强 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其包含着很多种类的网络,这些网络在相同的条件下却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操作方法以及对不同的通信数据进行负荷,而这些不同的因素又将会给电力通信的可靠信带来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它的可靠性进行整体的认知和了解,而且还需要我们把研究的对象进行细化,从而根据不同的网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其可靠性。 2、建立可靠性评价指标 在对影响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归纳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得到针对性的评价目标,并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对电力通信网络的评价指标进行新的划分,对电力通信网络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明确的指出。首先要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单一指标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的结果得到网络的可靠性,然后按照指标的重要性将所有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到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的准确评价。 3、对电力通信网络的数据进行收集 当我们在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时,我们不仅要对电力通信网络的理论过程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实地的测验。同时,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时要注意因为网络故障而导致的错误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得出全面准确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四、未来电力通信的可靠发展 1、加大落后地区的扶持 目前,国家加大了对于电力通信行业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以及欠发达地区的电力通信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从政策上进行大力扶

航空发动机典型故障处理报告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发动机概述··2 1.2 可靠性与故障··2 1.2.1 可靠性··2 1.2.2 故障··2 1.2.3 故障分析与排故方法··3 第2 章压气机喘振故障分析 2.1 概述··5 2.2 喘振时的现象··5 2.3 喘振的根本原因··5 2.4 压气机的防喘措施··6 第3 章压气机转子叶片故障分析 3.1 概述··9 3.2 压气机转子叶片受环境影响的损伤特征和有关安全准则与标准··9 3.3 压气机转子叶片故障模式及其分析··10 3.3.1 WP7系列压气机转子叶片现行检查标准﹙含判废标准﹚··10 3.4 WP7系列报废叶片主要失效模式统计分析··12 第4 章发动机篦齿盘均压孔裂纹故障分析及预防 4.1 概述··14 4.2 篦齿盘结构与工作状态分析··14 4.2.1 结构分析··14 4.2.2 工作状态分析··14 4.2.2.1 工作温度高··14 4.2.2.2 工作转速高··14 4.2.2.3 易产生振动··14 4.3 裂纹特征与产生原因分析··15 4.3.1 裂纹特征··15 4.3.2 裂纹原因分析··15 4.4 结论··16 结束语··17 致谢··18 文献··19

第1 章绪论 1.1发动机概述 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航空和空间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现在,飞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战武器和运输工具。飞机的飞行速度﹑高度﹑航程﹑载重量和机动作战的能力,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装置的发展。然而,航空发动机属于高速旋转式机械,处于高转速﹑高负荷(高应力)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体现飞机性能的主要部件。又由于发动机由许多零组件构成,即本身工作情况和外界环境都十分复杂,使发动机容易出现故障,因此航空发动机属于多发性故障的机械。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航空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已经了解和解决了发动机许多故障,然而,一些故障还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只能尽量减少故障对飞机的危害。本论文列举出发动机几种典型故障,并且尽可能的根据科学研究数据来研究分析这几种故障,给出科学的预防故障和排故方法。 1.2可靠性与故障 1.2.1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为产品的可靠性。所谓产品,是指任何元器件、零部件、组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规定条件主要指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如产品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应力水平、温度、振动和腐蚀环境等。规定时间是指广义时间,除产品的工作小时外,还可指其循环次数等。 1.2.2故障 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对某些产品如电子元器件、弹药等称失效。 产品的故障: a. 在规定的条件下,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 b. 在规定的条件下,一个或几个性能参数不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c. 在规定的应力范围内工作时,发生产品的机械零部件、结构件或元器件的破裂、断裂、卡死等损坏状态,从而导致产品不能满足其规定功能。 故障率: 指工作到时刻t尚未发生故障产品,在该时刻后的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

现代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

现代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14T19:56:44.92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庄昊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能否安全稳定的完成任务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通信网能否具备高可靠性,也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云南瑞讯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能否安全稳定的完成任务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通信网能否具备高可靠性,也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本文针对现代电力通信网可靠性进行了探讨及研究。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措施 电力系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电力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紧密相关的,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与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意义 电力系统中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研究,对提高该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电力部门的正常运行以及提高电力通信系统中各部门的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①电力通信网络是否具有可靠性与整个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息息相关。如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逐渐降低,那么将直接导致该系统中业务性能的下降,从而无法达到电力系统业务在通信网中各个方面的需求。所以,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将会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②在对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研究中,能够完善当前现有的网络资源,加大主要通信业务的保护力度。与此同时,在对其可靠性的分析上,还可以在满足其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对通信网络的规划加以指导,从而可以有效预防网络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使电力通信网的未来发展规划更加科学。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完全满足电网通信的实际需求,在确定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基础上,优化其网络配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该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 2 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电力通信网和其他系统相比较要复杂许多,主要因素在于电力通信网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因此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电力通信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部,一种是外部。而外部因素还可以划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其中,温度、湿度等环境是可控因素,而突发状况和自然灾害等则是不可控因素。为了可以更好的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加以分析,我们通常都会把其影响因素进行细化,这样更有利于对其进行分析,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②构成部件;③控制部件; ④故障诊断功能;⑤故障恢复功能;⑥用户对网络服务人员的相关需求;⑦通信网络的实际运行环境;⑧其他影响因素。事实上,在研究其可靠性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到电力系统中应用环境下的可靠性影响因素上。其内容具体包括电力系统调度系统的安全状况,寻找和发现系统内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对所存在的隐患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全面的提高其安全管理工作。在对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如下的影响因素:①网络结构;②运行管理;③运行指标;④电源系统;⑤通信站防雷;⑥网络管理系统;⑦人员培训。 3 提升现代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措施 3.1建立可靠性评价指标 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归纳的时候,就要根据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再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再对电力通信进行划分新的评价指标,充分考虑对电力通信网络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对电力通信网络要首先进行单一的指标评估,通过对评估结果进行判断来获得网络可靠性的认可,继而再综合按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继而得到对电力通信网的准确评估。 3.2 收集相关数据 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在确定分析方法后,需要用大量的实际测量数据来确定其评估结果,这些测量数据主要包括:网络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运营商发布的统计数据和通信设备厂家所提供的产品手册等等,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发生因网络随机问题而出现的各种信息缺失等现象。把相关测量的数据代入到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中,就能够对目标的定量加以描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可靠性的评估成果。 3.3采用有效的电力通信网防护技术 电力通信网络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整个系统就会出现故障,部分实际效用不能正常发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更好的、安全的运作,就很有必要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安全防护办法,继而可以更好地将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过程的安全性进行提升。现在最常使用的技术是安全维护,其中包括网络防火墙、网络防病毒以及数据加密、数据备份和检测入侵系统等等。网络防火墙的功能是企业局域网与外界进行联系的通道,外来访问的都要在防火墙的检测之后才可以进行运作,任何一个访问能不能够逃过防火墙的检测。在电力信息网络中,设置了企业进行对外访问服务的服务器,这不仅能够保证了服务系统正常运行,还可以对电力通信中的服务器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防止受到意外伤害。 3.4加强对电力信息网的安全防护管理 第一,要做好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电力企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应加以重视,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强化专业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进而保证管理人员的能力可以满足电力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培训工作方面也应该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防止管理人员外泄网络机密,尤其要对人员调离后的机密泄露问题加以重视,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第二,要做好密码管理工作。电力通信网的密码非常重要,但是找回丢失的密码的难度非常高,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将密码管理工作做好。一是可以自行对密码进行设置,不要采用默认密码的方式、没有密码或者是出厂密码,宜采用数字+字母+子符组合方式,将密码的复杂性提高。二是要定期地更新密码,预防密码被盗。 第三,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是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科学管理的主要方法,技术管理的内容应该重点加强对防火墙、入侵检测以及路由器的技术管理。 第四,要做好对数据的管理。最常见方法是设置密码并进行备份,密码可以有效地预防机密信息的丢失,备份则可以预防突发情况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