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 案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 案

滨州医学院教案

(理论课用)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授课教师李史清职称主治医师授课对象专业:中医内科学 2007年级中医班(组)

授课时间 2013 年 11月 18 日 4-6 节计划学时 3

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

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

起病,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

1.中风病与口僻

2.中风病与痫病

3.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思考题:一、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机及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二、临床上如何正确运用化痰通腑法?

参考书:《黄帝内经》、《金匮要略》、《景岳全书》

教或

研观

室摩

指教

导学

教意

师见

教案

教案内容备注[定义]

中风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

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引起的,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

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

季最为多见。

[历史沿革]

●中风一病,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

描述了中风病不同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

▲在病因病机方面,《内经》记载较多。提出“内虚邪中”的外因论。认识到

中风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认识到病变部位在头部。●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并创立了在络、在经、入腑、入脏的分证方法。在治疗上主张驱散

风邪,补益正气。②唐宋以后,尤其是金元时代,多以“内风”立论。③金

元时代:

──刘河间提出“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

丹溪强调“湿痰生热”;

──王履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④明代:

──张景岳倡“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⑤清代及近代:

──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方药,形成了

比较完整的证治理论。

──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中风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直冲犯脑。──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

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临床疗效有了较大的提

高。[范围]

中风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型,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一、主症: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二、次症: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三、

常见舌象:舌体: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带紫,或红绛、有瘀斑。舌

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

四、常见脉象: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五、主症的临床特

征:①神昏:初起即可见,也有起病时神清,数日后渐见神昏者。轻者:

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重者:昏迷或昏愦。多数神昏病人伴有

瞻妄、躁扰不宁等症。

②半身不遂:轻者:肢体力弱或活动不利;重者:肢体完全瘫痪。

③口舌歪斜:伸舌时多歪向瘫痪侧肢体,可见病侧口角下垂,常伴流涎。

④言语蹇涩或不语: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患者自觉舌体发僵,重者

不语。

六、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或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甚则晕厥,一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七、变证:病情重者急性期可出现呕血、便血,壮热,喘促,顽固性呃逆,瞳神异常,四肢厥冷等变证,多难救治。

[病因病机]

病因:积损正衰,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五志过极。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

病性:本虚标实,急性期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为主,恢复期多虚实夹杂,气虚、阴虚证候逐渐明显。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多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的基础上,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痰浊、瘀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为中风病。其病因病机示意图如下:

[诊断]

①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②多急性起病。

③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状。④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

⑤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临床按有无神识昏蒙可分为中经络、中脏腑。

中风

轻症重症中经络(神清)中络中经中脏腑(神识昏蒙)

中腑

中脏

●中风病临床分期

急性期:发病后两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恢复期:发病两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鉴别诊断]

中风病应与口僻、痫病、厥证、痉病、痿病相鉴别。

病名主要证候特征

基本病机

中风病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舌歪斜,偏身麻木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口僻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正虚邪中,经络痹阻痫病发作性神昏、肢体抽搐

脏腑失调,肝风内动

厥证突然神昏,四肢逆冷,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等症气机逆乱,阴阳失调

痉病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邪壅经络,伤津耗液,筋脉挛急

痿病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筋脉失于濡养,弛缓不收

辨证要点]

①细访病史,多有征兆中老年人,有中风先兆症状,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为主症者,一般诊断不难。若突发神昏,需进一步了解既

往病史,以防延误病情。

②明辨病性应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象、脉象,辨明虚实寒热。如半身不遂者,肢体强痉拘急多为实,松懈瘫软则为虚。舌红苔黄腻属痰热,舌红无苔则属邪热伤阴。面红目赤,为邪热炽盛,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

③辨病势顺逆应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及瞳神的变化,根据“神”的变化判断病势的顺逆。

④辨闭证、脱证闭证:邪气内闭清窍,属实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阳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阴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或缓。脱证:五脏阳气外脱,属危候──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治疗原则]

①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证当以祛邪开窍醒神法治疗;脱证则以扶正固脱为法;“内闭外脱”者,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可以兼用。

②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分型论治]

中风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突出,轻症以风火痰瘀痹阻脉络为主,不伴神识昏蒙;重症则因风火痰热上扰清窍而出现意识障碍。恢复期以气阴不足,瘀血阻络为主。其分证论治如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基本方药:化痰通络汤。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象:舌质红或红绛,舌苔黄。脉象:弦而有力。治法:平肝泻火通络。基本方药:天麻钩藤饮。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舌象:舌质暗红,舌苔黄或黄腻。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通腑。

基本方药:星蒌承气汤。气虚血瘀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心悸,手足肿胀。

舌象: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血,扶正祛邪。基本方药: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

主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

手足心热。

舌象: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基本方药:镇肝熄风汤。痰热内闭清窍主要症状: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鼻鼾痰鸣,项强身热,躁扰不宁。舌象: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象: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基本方药: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痰湿蒙塞心神

主要症状: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痰涎壅盛。舌象: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沉缓。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基本方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主要症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肢冷汗多,二便失禁。舌象: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象:沉缓、沉微。治法:益气回阳固脱。基本方药:参附汤。转归预后]

中风病的转归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等多种因素。

▲起病时神清,属中经络者,病位浅,病情轻,若及时治疗,半身不遂等症可获得较好的恢复;若邪恋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日久耗伤正气,则半身不遂诸症难以恢复而留有后遗症。少数病人虽发病时神清,但因正虚邪盛,数日内病情恶化,出现神识昏蒙而转化为中脏腑,如治疗得当可获转机,若正不胜邪,邪盛正衰,则难以救治。

▲病初即神昏,属中脏腑者,病位深,病情重,若正气不衰,治疗及时得当,可望清窍得开而转化为中经络;若邪盛正衰,阴阳离绝,则难以救治;若出现呕血、便血、呃逆、高热等变证,多属危候。一般缺血性中风,多病情轻,预后相对较好,少数病情危重者,相当于大面积脑梗塞的病人,预后较差;出血性中风,多病情重,急性期常伴有意识障碍,出血量大者预后不良。

预防与调摄]

①重视先兆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预防中风病的发生。

②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神志、瞳孔、呼吸、脉搏的情况。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给病人翻身拍背,防止肺部、口腔、皮肤及泌尿系感染。

④出现高热、呃逆、呕血、抽搐等变证时要及时对症治疗。

⑤病人神志转清或病情稳定后,即尽早进行言语及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方法,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教学参考]

●病因病机的探讨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经历了从外因论到内因论的发展过程。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任氏认为中风病是由于邪气上犯脑髓血脉,下侵脏腑经络,引起脑髓神经与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

医药1983;(4):12]。王氏提出,“气血逆乱犯脑”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气机出入升降失常”是中风病急症的主要发病机理,认为“风”指病势而言,说明起病急骤,而痰热瘀血为生风之源[辽宁中医杂志1984:9];1]。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通过对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认为中风病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而产生的。●辨证论治的研究 1.辨证规范化、定量化研究从近10年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学者多采用不同的分证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这些方法虽各有所长,但不利于协作攻关进行大宗病例的前瞻性有对比的临床观察总结。为此,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提出了病名、病类及证类诊断标准,对中风病的规范化研究起到

了推动作用,为科研观察病例创造了条件,也为临床治疗、疗效评定、科研及学术交流、中药新药开发、临床药理研究指导原则的制订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表明我国中风病中医诊断已达到新的水平。近几年,有学者开始把计量学的内容渗透到中风病的量化诊断研究中,如王氏等引用国际量表学设计的原则,遵循中医学理论,并吸收了部分专家的经验,将中风病分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及阴虚阳亢证六大证候,选择有特征性的症、舌、脉作为辨证项目,经过临床验证及统计学处理,制订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并于1993年在全国急症脑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从而使中风病辨证诊断向客观化、定量化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3):64]。

2.通腑化痰法治疗中风病王氏等运用化痰通腑饮(栝蒌、胆南星、大黄、芒硝)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158例,总有效率85.4%。便干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为应用通腑法的三大指征。中风病急性期常由脏腑功能失调,中焦气机紊乱,痰热互结,消灼津液,而出现便干便秘症状。若腑气不通,浊邪上犯,蒙闭清窍则可见神识昏蒙,病情加重。临证需及时通腑泄热,腑气畅通则气血得以敷布,利于神志及半身不遂等症的好转[中国医药学报1986;(2):22]。目前。这方面报道甚多,通腑化痰法,来自于临床疗效总结,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由风、火、痰、瘀导致的腑实、窍闭证。古代虽有记载,但临床广泛应用此法还是近10年的事。

3.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活血化瘀是古今广为流传的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近10年来,中、西医界对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已基本得到肯定,其临床报道也较多。活血化瘀法是否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虽然学者们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从近几年的临床观察看,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符合中医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及治血必先以祛瘀为要的理论。活血化瘀疗法,是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结合西医学理论,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于各家报告的疗效,则仍然存在选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难以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诸多问题。●预防与康复的研究近10年来,中风病的预防得到了重视。张氏等根据先兆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诊断230例中风先兆病人,将其分为肝阳上亢、痰浊瘀滞、肾虚不足三型,分别辨证治疗予口服汤剂,同时设61例西药对照组,予阿斯匹林治疗,并服降脂降压等药,均以2个月为1疗程,半年内达“安全”的病例分别为98.7%、60.7%,中药防治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4):25]。为了深入开展中风病预防的临床研究,有利于大宗病例的观察总结,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于1988年5月初步制订了《中风病预防方案》。1993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脑病协作组又讨论通过了《中风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明确了中风先兆证的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及防治措施等。说明中风病的预防将是今后中风病临床、科研的重点之一。由于中风病致残率高,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要有大康复的概念。目前,虽有一些有效的康复方法,但尚无大宗病例的观察报告,未选出最佳康复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教 案

滨州医学院教案 (理论课用)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授课教师李史清职称主治医师授课对象专业:中医内科学 2007年级中医班(组) 授课时间 2013 年 11月 18 日 4-6 节计划学时 3 授课课题:中风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掌握中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中风病的辨证分型、治则方案。 教学重点、难点:中风病的诊断、辨证以及中风病的治疗 教学法: 课堂讲述和讲解为主,结合图片演示 教学手段、用具:幻灯 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和概念(5分钟) 指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相当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相似。 二、病因病机(10分钟) 其病因病机与年老体衰、阳气不足、五志所伤、气滞血瘀、劳倦伤脾、痰浊化生、血脉凝滞等因素相关。本病其位在脑,与心、肾、肝、脾有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三、临床表现(5分钟)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多急性

起病,好发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 四、辅助检查(10分钟) 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 五、诊断(5分钟)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颅脑CT、MRI等检查,一般可确立诊断。 五、鉴别诊断(5分钟) 1.中风病与口僻 2.中风病与痫病 3.中风病与厥病 五、辨证论治(25分钟) 治则:急则治其标,治疗以祛邪为主。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 各型中风病的辨证特点及治疗。熟记各型的代表方药。 六、西医治疗(5分钟) 及早治疗,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急救处理,治疗重点是防止梗死扩大,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应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使脑血流达到缺血阈值以上,阻止缺血性损害的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即管理血压、适当处理脑水肿、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 七、病例分析(5分钟) 1、本病中医诊断和辨证治疗是什么? 2、需要与哪些病证相鉴别? 3、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是什么? 八、小结(5分钟) 课堂教学内容简要小结。

出血中风

出血中风(脑出血)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一、出血中风(脑出血)急性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出血中风(TCD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ICD-10:I61)(其中规定幕上大脑出血<30ml,基底节区出血<20ml;幕下小脑出血<10ml)。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CT:多可见出血灶。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2)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出血中风急性期证候诊断: 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辩证要点: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 ②痰热腑实,瘀阻清窍 辩证要点:半身不遂,神昏目赤,项强身热,便秘溲赤,舌红绛,苔焦黄,脉洪滑数。 ③痰浊内盛,蒙蔽清窍 辩证要点:神疲肢冷,气短懒言,或神昏肢瘫,喉中痰鸣,舌黯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④痰瘀阻络,血溢脉外 辩证要点:肢瘫语謇,肢体麻木,头胀刺痛有定处,或猝然倒地,神昏烦躁,舌黯且散在瘀点,苔白腻,脉弦涩。 ⑤元气不固,神明散乱 辩证要点:头痛呕吐,四肢瘫痪,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自遗,舌痿苔枯,舌暗脉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止血药和凝血药。 5.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细目一:概述 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 1.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中风的源流 《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

用。 二、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 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三、中风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中风的常见病因 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外感风邪。 二、中风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中医内科学)中风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中风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中风风痰入络证的主方为 A.天麻钩藤饮 B.镇肝熄风汤 C.真方白丸子 D.独活寄生汤 E.小续命汤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2题: 礞石滚痰丸适用于中风之 A.脱证 B.阴闭 C.中经 D.中腑 E.阳闭 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3题: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风闭证的主症之一 A.肢体强痉 B.目合 C.口噤不开 D.大小便闭 E.两手握固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4题: 患者高血压病史多年,今晨突然昏仆,不省入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

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应选方 A.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B.羚角钩藤汤合至宝丹 C.参附汤合生脉散 D.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E.礞石滚痰丸合安宫牛黄丸 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5题: 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除下列哪项外均是 A.肢体强痉 B.舌痿,脉微欲绝 C.目合口开,汗多不止 D.突然昏仆,不省入事 E.手撒肢冷,二便自遗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6题: 补阳还五汤适用于中风何证型 A.肾虚精亏证 B.气虚络瘀证 C.风痰阻络证 D.气血亏虚证 E.肝肾阴虚证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7题: 治疗中风中脏腑阴闭证,应首选 A.苏合香丸 B.局方至宝丹 C.补阳还五汤 D.镇肝熄风汤 E.参附汤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8题: 患者突然昏仆,不省入事,半身不遂,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其治法是 A.通腑化痰,平肝熄风 B.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C.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D.芳香开窍,化痰熄风 E.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此患者为中风,中脏腑,阳闭故当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第9题: 中风病位在脑,涉及到 A.心 B.脾 C.肺 D.肾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 E.肝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10题: 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 A.夹痰与夹瘀 B.有无神志不清 C.有无后遗症第九章中医内科学 D.外风与内风 E.邪浅与邪深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 第11题: 某患者中风后经治3月余,现症见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治法为 A.补肾阳 B.滋肾阴

中风后遗症康复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中风病;(TCD编码为:BNG080;ICD10编码为I61、I63:)。 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 西医病名:脑梗死:(ICD-10 编码:I63)。 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脑组织的缺血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二、中风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缺血性中风) 1.中风病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中医内科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教材《神经病学》。 1.1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1.2疾病分期标准 ①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③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中医内科学》。 ①痰热内闭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选取其中临床常见疾病共计46种,对原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去掉深奥复杂的内容,突出疾病的核心内容,力求精简、实用。为了便于大家处方开药,不仅对书中每个证型的常用药给出了剂量,而且对每种疾病搜集了名老中医的内治方和从正式出版的期刊中选出的外治方。对每种疾病按照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等顺序进行介绍,使初学者能够快速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规律,适合作为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中医社区及基层医师的案头书随时查询、翻阅。 •作者简介: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和中医医史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生12名。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 谢海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融合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会理事。 •目录: 章概论 001 第二章肺系病证 003 节感冒 003

第二节咳嗽 009 第三节哮病 017 第四节喘证 023 第五节肺痈 030 第六节肺痨 036 第七节肺胀 043 第三章心系病证 051 节心悸 051 第二节胸痹 059 附:真心痛 067 第三节不寐 069 第四节癫狂 075 第五节痫病 081 第六节痴呆 087 第四章脾胃系病证 094

节胃痛 095 第二节呕吐 102 第三节噎膈 109 第四节呃逆 114 第五节腹痛 120 第六节泄泻 127 第七节痢疾 134 第八节便秘 141 第五章肝胆病证 148 节胁痛 149 第二节黄疸 154 第三节积聚 162 第四节鼓胀 168 第五节头痛 175 第六节眩晕 183

中风病方药治疗参考中医内科学

中风病方药治疗参考中医内科学 中经络 一.肝阳暴亢 主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㖞斜,言语不利。 兼证: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象: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 脉象: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黄芩栀子杜仲桑寄生茯神夜交藤益母草 加减:1.肝火偏盛加龙胆草夏枯草,2!热盛伤津(舌绛苔燥,口干,五心烦热)加女贞子何首乌生地黄山萸肉,3.心中烦热甚加生石膏,4.痰多言语不利较重者加胆南星石菖蒲竹沥,5.舌苔黄燥大便秘结不通腹部胀满加大黄芒硝枳实。 二.风痰阻络 主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㖞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兼证:头晕目眩 舌象:舌质暗红,苔白腻。 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熄风,疏通经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大黄 加减:1.眩晕甚者加全蝎钩藤菊花 2.瘀血明显加桃仁红花赤芍 3.烦躁不安,苔黄腻脉滑数加黄芩栀子 三.气虚血瘀 主证: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㖞斜。 兼证: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 舌象: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细缓或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疏通经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 用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加减:1.气虚明显加党参或人参 2.口角流涎言语不利加石菖蒲远志 3.心悸喘息失眠加炙甘草桂枝酸枣仁龙眼肉 4.小便频数或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金樱子 5.肢软无力,麻木加桑寄生杜仲牛膝鸡血藤。 四.阴虚风动 主证: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 兼证: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 舌象:舌质红或暗红,苔少或苔少无苔 脉象: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龙骨牡蛎代赭石白芍天冬玄参龟板牛膝川楝子茵陈麦芽甘草 加减:1.潮热盗汗无心烦热加黄柏知母地骨皮 2. 腰膝酸软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杜仲何首乌 3.痰热者加天竺黄瓜蒌胆南星 4.心烦失眠者加夜交藤珍珠母 五.言语不利 主证:言语蹇涩或失语 兼证:舌强,口舌㖞斜,口角流涎,偏身麻木,半身不遂。 舌象:舌质暗,苔腻 脉象: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天麻白附子胆南星全蝎羌活远志石菖蒲木香丹参红花鸡血藤 加减:言语不利兼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可以用地黄引子。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 病名:喘证(上实下虚证) 病机:痰浊壅肺,肾虚于下 治法:化痰降逆,温肾纳气 方剂:苏子降气汤 病名:淋证(热淋) 病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方剂:八正散 病名: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机:肝肾阴虚,风阳夹痰,上扰清空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病名:癃闭(瘀血阻塞证) 病机:瘀血阻塞尿道,水道不通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主方:代抵挡丸加减 病名:胃痛(脾胃虚寒证) 病机: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黄芪健中汤 病名:水肿(脾阳虚衰证) 病机: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剂:实脾饮 病名:郁证(阴虚火旺证) 病机:肝阴不足,虚火内生 治法:滋阴清热,镇心安神 主方:滋水清肝饮 病名:咳血(阴虚肺热证) 病机:虚火灼肺,肺失清肃,肺络受损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主方:百合固金汤 病名:失眠(心脾两虚证) 病机: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剂:归脾汤病名:喘证(表寒肺热证) 病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治法:解表清热,化痰平喘 方剂:麻杏石甘汤 病名:水肿(阳水)湿热壅盛 病机:湿热内盛,气滞水停 治法:分利湿热 方剂:疏凿饮子 病名:噎膈(津亏热结证) 病机:胃津亏耗,食道失润 治法:滋养津液 方剂:五汁安中饮病名:咳嗽(肺阴亏耗) 病机:肺阴亏虚,虚火内灼,肺失润降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方剂:沙参麦冬汤 病名:心悸(心血不足) 病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足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归脾汤病名:呃逆(肝气郁结)病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 方剂:五磨饮子 病名:胁痛(肝气郁滞) 病机:肝郁气滞,不通则痛 治法:疏肝理气止痛方剂:柴胡疏肝散病名:痹证(风寒湿痹(痛痹))

中风病按六经划分

中风病按六经划分 目前,临床对中风病的辨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多种国家 行业标准,二是各种教材所列分型。如此多的“国标”、“行标”、“教科书”对一个疾病来说应该足够多了,可现状是:临床上真正按照此种分类方法诊治的并不多,这些标准并没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方证不相应导致标准“不叫座” 有专家认为,中风病“国标”、“行标”不被业内普遍接受的原因:一是这些标准的分型采用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经络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因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临床表象繁多,欲准确辨清证候隶属何脏何腑何条经络,何种为虚何种为实,确非易事;二是分型较多,临床不易掌握;三是分型相对刻板、固定,难以适应中风病发病急、病情重,证候动态化、兼挟多的特点等。 笔者认为:上述因素只是表面原因,引起“叫好不叫座”现象的根本原因则是在方证相应上出了问题。方证相应理论源于仲景《伤寒论》,所辨病证与某方相符合,即为某方的应用指征,就可以服用某方。 而不论是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八纲辨证,还是六经辨证,最终都要落实在方证上。从辨证候开始,直到辨清具体方药结束,最终达到“方证对应”的目的。故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方证是否对应。经方大师胡希恕特别强调:“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准确”,充分说明了方证相应的重要性。 由教材析方证不对应 教材是规矩、是规范、是准绳。如王永炎院士主编的中医高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将中风病分为8型进行论治。基于上述方证相应的认识,笔者由该书相关内容开始,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分析辨证分型与处方之间(即方证之间)的契合度。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宜活血化瘀,化

脑系病证-中风(二)

脑系病证-中风(二)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名中风。中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西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临证要点】 1.诊断之要,首在分清中风之缺血与出血。急性中风的分类诊断,除四诊合参之外,还应及时借助头颅MRI或CT等理化检查,明确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这对于急性期的治疗选择极为重要。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而对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则应慎用活血化瘀法。 2.治疗之法,需辨证论治而非偏用一法。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云:“今之治偏枯者多主气虚之说,而习用《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然而,中风偏瘫有因于阴血亏虚、筋膜拘急,也有因于气虚血瘀、筋膜弛缓,临床宜辨证论治,不宜偏用补气。“若不知如此治法,惟确信王勋臣补阳还五之说,于方中重用黄芪,其上升之血益多,脑中血管必将至破裂不止也,可不慎哉!” 3.临证之师,当参悟古今而非拘泥教材。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诸风方》根据中风临床特征首分四类,“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癔,四曰风痹”。元末明初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根据中风病因来源继分两类,即“真中风”与“类中风”。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类中风》根据中风症状特点提出分类标准,“凡真中之证,必连经络,多见歪斜偏废之候”,此即所谓“偏枯”,分型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类中风不以歪斜偏废为主要特征,分型有“风痱”“风癔”“风痹”之异。诚如清·林珮琴《类证治裁·中风论治》所云:“千金引岐伯论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二曰风痱,四肢不收也;三曰风懿,奄忽不知人,舌强不能言也;四曰风痹,诸痹类风状也。”可见,本节中风的辨证论治主要针对真中风,而对于类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 (1)中经络 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 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

康复科中风诊疗方案(2013)

中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 一.定义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亦有未见昏仆,仅见喎僻不遂者。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病与西医所称的脑卒中大体相同,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等可参照本病辩证论治。(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984年版,方药中、邓铁涛等主编) 二.病名 本方案病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所列举的中医疾病分类名称,命名为“中风病”。代码BNG080。 三. 诊断 ㈠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1984年版,方药中、邓铁涛等主编) ⑴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喎斜、言语蹇涩等。重症有神志障碍。 ⑵起病形式:起病急剧,病情复杂。 ⑶发病年龄:多发生在中年以上,老年尤多。资料表明,中风的发病年龄有提早的趋向,30~40岁发病的也不少,甚至有更年轻者,但仍以50~7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 ⑷先兆症状:常见先兆症状为眩晕和一侧肢体麻木。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⑴脑梗塞 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②大多数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③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④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⑤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⑥应做头颅CT或MRI检查。 ⑵脑出血 ①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②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④多有高血压病史。 ⑤CT应作为首选检查。 ⑶蛛网膜下腔出血 ①发病急骤。 ②常伴剧烈头痛、呕吐。 ③一般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伴有精神症状。 ④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有颅神经及轻偏瘫等局灶体征。 ⑤腰穿脑脊液呈血性。 ⑥CT应作为首选检查。 ㈡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1.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识迷蒙,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

中医内科学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中经络、中脏、中腑。 中经络者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中腑则见二便闭塞不通,虽有神志障碍但无昏迷;中脏则肢体不用,昏不知人。 (二)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因邪气内闭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脱证属虚,乃为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决之候。临床可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 (三)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二类。 阳闭有瘀热痰火之象,如身热面赤、气粗鼻鼾、痰声曳锯、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舌绛干,甚则舌体卷缩,脉弦滑而数。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二、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腑──通瘀泄热 中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 脱证──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之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多为虚实兼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中经络: (—)脉经空虚,风邪入中。 1、症状: 1)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2)兼症: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 3)苔脉:苔薄白,脉浮数。 2、病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 3、治法:祛风养血,行血通络。 4、主方:大秦艽汤加减。 5、常用药: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 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 白术、茯苓──健脾祛湿 6、加减: 若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 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 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 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以通利经络。 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 (二)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1、症状: 1)主症: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

中医四大经典之《金匮要略》全80集——026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小结

中医四大经典之《金匮要略》全80集——026第五篇:中风 鉴别诊断小结 视频字幕内容如下: 昨天讲了关于中风的两个条文,我是按照原文的本义,给大家作了一个介绍,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跟大家一起复习了,《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的认识,就是后世,关于中风病因,各个朝代它怎么从正虚风中,直到认识到现在的这个病因,比方说象以张锡纯为代表的,考虑到是气血上冲,直接犯脑,就是病位上认识到在脑了,还有就是,象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他认为病因是气虚血瘀,用了益气活血的方药,临床治疗有效。 我现在结合原文,再进一步说一下,你比方说,关于中风的分型问题,邪在于络,肌肤不仁,指的是麻木不仁,那么,麻木不仁的这个现象,也叫做“小中风”,或者是叫中风先兆,需要注意临床鉴别。比方说,最常见的动脉硬化性的麻木,都是患动脉硬化的患者,现在说中、老年人,不完全是在老年人、老年病上,现在大有年龄提前的问题,特点,就是一侧上肢或者下肢,就是我们讲的“但臂不遂”,或者指尖、指端、舌尖的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或者数天,象我在《绪言》里,还给大家讲过一个恶性肿瘤的病例,他首先出现的不是麻木,而是“即重不胜”,先前可能是数小时,或者是几天,数天之内,他有一个先兆的表现,动脉硬化病,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它会发展成“即重不胜”,从麻木不仁到“重不胜”,甚至于直接“中脏腑”了,这是第一,最常见的。 第二,麻木不仁,我觉得,中毒或者营养缺乏,也会出现肢体的麻木。比方说,中毒,包括刚才我说的,乌头(乌头碱)、附子,若中毒的话,也会出现唇舌的麻,或者是肢体、肢端的麻木,如果说有点瞑眩,如果不重的话,那是药物得效的表现,瞑眩反应。但是,麻木,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那可真就得用解毒办法了,我说这个,就是药源性的致病因素,营养缺乏、不良,我看现在也挺多,有的小孩,特别是女孩子,为了减肥保持体形美,吃得少,逐渐地就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 中风 【概说】 一、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 (一)《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 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

头部。 (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⑥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⑦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 ⑧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剂之一。 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三、讨论范围:

中风病六经辨治初探

中风病六经辨治初探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陶有强:有请冯学功老师,给我们带来他的讲课内容—《中风病六经辨治初探》。首先我做简单介绍:冯学功老师是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神经内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第2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冯学功老师已主持完成课题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研课题3项。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2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6部。目前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中风单元的建设及中医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我们有请冯学功老师给我们带来他的精彩讲座—《中风病六经辨治初探》。(掌声) 冯学功教授:大家好!今天我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专业特点讲解六经辨证在中风病方面的治疗体会。大家都知道,一提中风病,首先用补阳还五汤、 镇肝熄风汤等,治疗是通过理气、清肝、养阴、化痰、祛瘀、通络等。除了这些常规方法之外,有没有其他新的方法? 下面我想先请大家看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是当时北京市支援什邡市,我 作为支援专家,在当地治的一个中风病病人。 病人是中年女性,中风偏瘫,2个月以前脑出血引起右侧肢体偏瘫,右肢活动不利,需人搀扶才能行走,不稳,犯晕,半身麻木胀痛,乏力,口吐清涎,晨起脸肿,纳可,眠可,小便可,大便干,并经常急躁易怒。当时辨证抓住急躁易怒,大便干,半身麻木胀痛这些症状,想到“一身尽重、转侧不利”这种情况,就开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吃了5剂药后,半身麻木胀痛、乏力明显好转,活动能力增强,能自己独立行走100米。原方加减再吃11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第四节中风病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

中风文献

中风文献 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 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 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内经》云:“心主十二官。”我们可理解为“脑主十二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处“十二官”即指脏腑而言,应包括心在内,因此心不能为主,而主应该是位于人体之首的脑,“主明则下安” 是说脑神对脏腑的主宰作用,脑髓充盛,脑神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亦正常;脑神功能失常,对脏腑失去控制,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失常,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末喻嘉言指出:“脑为一身之元首”,“主脏而不奉”。近代医家冉雪峰也说:“十二官皆秉承于无上玉清的脑,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官与脑更不得相失。”

金匮要略—第26-27讲中风鉴别诊断小结血痹病证治

金匮要略—第26-27讲中风鉴别诊断小结血痹病证治 视频建议wifi状态下阅读 第26讲第五篇:中风鉴别诊断小结 昨天讲了关于中风的两个条文,我是按照原文的本义,给大家作了一个介绍,后来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跟大家一起复习了,《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的认识,就是后世,关于中风病因,各个朝代它怎么从正虚风中,直到认识到现在的这个病因,比方说象以张锡纯为代表的,考虑到是气血上冲,直接犯脑,就是病位上认识到在脑了,还有就是,象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他认为病因是气虚血瘀,用了益气活血的方药,临床治疗有效。 我现在结合原文,再进一步说一下,你比方说,关于中风的分型问题,邪在于络,肌肤不仁,指的是麻木不仁,那么,麻木不仁的这个现象,也叫做“小中风”,或者是叫中风先兆,需要注意临床鉴别。比方说,最常见的动脉硬化性的麻木,都是患动脉硬化的患者,现在说中、老年人,不完全是在老年人、老年病上,现在大有年龄提前的问题,特点,就是一侧上肢或者下肢,就是我们讲的“但臂不遂”,或者指尖、指端、舌尖的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或者数天,象我在《绪言》里,还给大家讲过一个恶性肿瘤的病例,他首先出现的不是麻木,而是“即重不胜”,先前可能是数小时,或者是几天,数天之内,他有一个先兆的表现,动脉硬化病,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它会发展成“即重不胜”,从麻木不仁到“重不胜”,甚至于直接“中脏腑”了,这是第一,最常见的。 第二,麻木不仁,我觉得,中毒或者营养缺乏,也会出现肢体的

麻木。比方说,中毒,包括刚才我说的,乌头(乌头碱)、附子,若中毒的话,也会出现唇舌的麻,或者是肢体、肢端的麻木,如果说有点瞑眩,如果不重的话,那是药物得效的表现,瞑眩反应。但是,麻木,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那可真就得用解毒办法了,我说这个,就是药源性的致病因素,营养缺乏、不良,我看现在也挺多,有的小孩,特别是女孩子,为了减肥保持体形美,吃得少,逐渐地就形成月经周期紊乱,甚至闭经,有的闭经长达半年、一年以上,在她而言,不觉得是因为少吃饭怎么着,我认为,体形应该是健美,主食可以适当减少,但营养一定要均衡,如果营养缺乏的话,她也会出现肢体远端的麻木不仁,这和我们讲的中风先兆是两回事,这是应该注意鉴别的,而且临床常见的。 第三,就是感染引起的神经炎性麻木,除了表现为,肢体的麻感觉障碍以外,还有原发病的特有症状,比方,急性、多发性的神经根炎,这种有麻木感的病人,他首先出现的是发热,我们学校就有一位青年医生,跟着到俄罗斯去,参加医疗队,在那儿他就是,因病毒性感染,可是那时候没有特效药,另外,治疗上也是费用很高,治疗稍微延迟了一下,结果搞得不仅是麻木了,而且下肢行动几乎就是残废了,现在他就是中、西医综合治疗,当时看到病情控制不了的话,提前回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就不至于这样了,他长得确实很好,美男子,结果现在行走的步态,和原来大不一样,所以,这一定要引起重视,感染引起的麻木,就是感染性神经根炎。 还一类,就是压迫性麻木,我亲身体会过,1984年的时候,突然地怎么站不起来了呢?后来,第一感觉,就是脚趾头,从哪最明显呢?就是臀部,坐骨神经所循行的部位,咱们说,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一直到脚趾头,麻得就象过电一样,这真是风驰电掣一样地疼痛剧烈,不可屈伸,当时拍片子,根本看不出来腰椎间盘,有什么变化,从骨头找病因找不出来,骨科的老专家们告诉我,说“你这是退行性变,劳伤还是外伤?”,我说,“肯定劳伤啦!”,最严重发作的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