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1.降压药的应用原则

(1)急重症急治、轻慢症缓治对一些急症重症患者,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需要选用强效或者速效的药物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因病情进展而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而一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即使血压较高,也应以逐渐增加剂量的方式使血压稳定、缓慢下降,避免血压骤降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2)坚持长期、规律的服药除了一些较轻的高血压外,一般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如果时停时服,容易因为血压时升时降,引起血管受损,导致并发症和意外产生。所以,在将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应该选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少以及服用方便的药物长期维持应用。而且还应结合人体内血压的时间变化规律来服药,晨起服药、睡前忌用是科学的服用方法。

(3)合理选择联合用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每种药物的单用剂量,同时还有可能互相抵消原有的副作用。大多数患者都需采取联合用药的形式,但剂量和组合需因人而异,不能看见别人用药效果好,就胡乱模仿,这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来实施个体化治疗。经常与其他药物联用的主要有利尿剂和钙拮抗剂。

(4)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因为服药后引起了不适,开始随意减少用量或者停用药物,这也是不科学的。对症状缓解或有不适的患者,应在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剂量,直至达到最小的剂量,既可减少副作用的影响,也可维持理想的降压效果。如随意减量或停用,易引起血压反跳。

2.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

(1)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等。

(2)β受体阻断剂可导致乏力、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加重胰岛素抵抗等。

(3)钙拮抗剂可导致头痛、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绞痛等。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导致难治性咳嗽、高血钾、皮疹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导致头痛、头晕等。

(6)交感神经抑制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7)血管扩张剂有可能因使血压下降过快而使心律反射性加快。

3.合理使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

(1)高血压应采取综合性治疗除服用适当的药物,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少盐少脂、适当体力活动、避免情绪激动等都是保证治疗有效的综合措施。

(2)一定要针对个体治疗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不良反应各不相同,而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合并其他疾病,因此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比如,β-受体阻断剂忌用于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和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钙拮抗剂对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不宜使用;尿酸升高的患者则应慎用利尿剂。

(3)与其他药物联用需谨慎如β-受体阻断剂与降糖药联用会引起严重低血糖,与华法林合用会诱发自发性贫血;钙拮抗剂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会引起洋地黄中毒,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诱发低血压,使苯妥英钠和茶碱浓度增高;利尿剂与吲哚美辛合用会降低疗效,与链霉素合用会加重毒性反应,会影响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交感神经抑制剂与抗忧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会诱发精神症状等。

(4)合用降压药须注意β-受体阻断剂与钙拮抗剂合用,会引起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保钾利尿剂合用会引起高钾血症;可乐定与受体阻断剂合用可能会使血压升高,毒副反应也有相加作用等。

(5)特殊人群用药须谨慎老年人应注意降压切忌过快过低,应结合原来的血压水平,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或稍高于正常值都是可行的,如血压降得太低有可能会导致器官供血不

足;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存在争议,但优化生活方式应是综合治疗的首选;怀孕的妇女经常会伴有血压升高,如果超过160 / 105毫米汞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在孕期不同的时段,选药有不同的讲究,应由专业医务人员来指导。

降压药说明书

1.药名: 2.适应症: 3.规格: 4.用法用量: 5.不良反应: 6.禁忌: 7.注意事项: 8.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9.儿童用药: 10.老年用药: 11.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过量: 12.毒(药)理研究: 13.药代动力学: 通用名称:阿替洛尔片 英文名称:AtenololTablets 成份:本品的主要成份为:阿替洛尔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规格: 12.5mg、25mg、50mg、100mg12.5mg:双铝包装,10片/板;高密度聚乙烯药用塑料瓶包装,60片/瓶、100片/瓶。 25mg:双铝包装,10片/板;高密度聚乙烯药用塑料瓶包装,100片/瓶。 50mg:高密度聚乙烯药用塑料瓶包装,100片/瓶。 100mg:高密度聚乙烯药用塑料瓶包装,100片/瓶。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开始每次6.25~12.5mg,一日两次,按需要及耐受量渐增至50~200mg。肾功能损害时,肌酐清除率小于15ml/(min.1.73m2)者,每日25mg;15~35ml/(min.1.73m2)者,每日最多50mg。 不良反应: 在心肌梗死病人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其他反应可有头晕、四肢冰冷、疲劳、乏力、肠胃不适、精神抑郁、脱发、血小板减少症、牛皮癣样皮肤反应、牛皮癣恶化、皮疹及干眼等。 罕见引起敏感病人的心脏传导阻滞。

禁忌: 1.Ⅱ-Ⅲ度心脏传导阻滞。 2.心源性休克者。 3.病窦综合症及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注意事项: 本品的临床效应与血药浓度可不完全平行,剂量调节以临床效应为准;肾功能损害时剂量须减少;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用本品时,给与洋地黄或利尿药合用,如心力衰竭症状仍存在,应逐渐减量使用;本品的停药过程至少3天,常可达2周,如有撤药症状,如心绞痛发作,则暂时再给药,待稳定后渐停用;与饮食共进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本品可改变因血糖降低而引起的心动过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高血压病人慎用;本药可使末梢动脉血循环失调,病人可能对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无反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并出现在脐带血液中,缺乏头3个月使用本药的研究,不除外胎儿受损的可能。妊娠妇女较长时间服用本药,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有关。本药在乳汁中有明显的聚集作用,哺乳期妇女服用时应谨慎小心。 儿童用药: 用于儿童应从小剂量开始0.25~0.5mg/kg,每日二次。注意监测心率、血压。 老年用药: 所需剂量可以减少,尤其是肾功能衰退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及利尿剂并用,能加强其降压效果。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维拉帕米、麻醉剂要特别谨慎。β-受体阻滞剂会加剧停用可乐定引起的高血压反跳,如两药联合使用,本药应在停用可乐定前几天停用,如果用本药取代氯压定,应在停止服用氯压定数天后才开始β-受体阻滞剂的疗程。 药物过量: 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静脉注射阿托品1~2mg,如有必要可随后静脉注射大剂量胰高血糖素10mg,可根据反应重复或随后静脉滴注胰高血糖素1~10mg/小时,若无预期效果,或没有胰高血糖素供应,可采用β-受体激动剂。 药理毒理: 据文献报道:为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不具有膜稳定作用和内源性拟交感活性。但不抑制异丙肾上腺素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其降血压与减少心肌耗氧量的机制与普奈洛尔相同。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阿替洛尔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0~7天的死亡率。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抑制。 药代动力学:

高血压患者各类降压药的分类

高血压患者各类降压药的分类: 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代文)、洛沙坦(科索亚)。作用同ACEI类,不引起干咳。ACEI与ARB类降压药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降压药。 2.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为二氢吡啶类,包括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拜心同)、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络活喜)等药物。也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主要降压药。副作用是使心跳加快及踝部水肿。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等。有器官保护作用,尤其后两种药双通道排泄,适用糖尿病肾病患者。约10%患者有干咳的副作用。 降压药分类及选择 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副反应也不同。应用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这样降压治疗才能达标。 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硝苯地平,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血压越高,效果越明显,但不降低正常血压。因为可以扩张血管,所以尤其适用于有动脉硬化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由扩张血管引起的头痛、面红和踝部水肿;还可出现乏力和胃肠反应,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利尿剂,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既可防治高血压,又可治疗心绞痛,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可预防再梗死;青年人高血压,心率快、心输出量大,用药后可明显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更明显,因此适合于治疗单纯舒张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或联合其他类降压药来治疗收缩压、舒张压均高的高血压病人。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心率大于60次/分。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代表药物为氯沙坦,适合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其突出的优点是,咳嗽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耐受性好。 不同的降压药物,适合人群不同,选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降压药分类”“一线药”和“常用药”

抗高血压药物论文

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 【摘要】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临床 高血压可以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并与糖、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控制血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利尿剂:利尿剂又分为酚噻嗪类、袢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中酚噻嗪类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强制性禁忌证为痛风;可能禁忌证为妊娠。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强制性禁忌证为肾功能衰竭,高血钾症。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制性禁忌证为Ⅰ-Ⅱ度房室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禁忌证为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周围血管病、妊娠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可能禁忌证为快速心律失常。而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制性禁忌证为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α受体阻滞剂:用于前列腺增生、高血脂症;强制性禁忌证为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的咳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使用降压药治疗,虽然能控制高血压,但不能治愈。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特别是除临界高血压、轻度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外,凡有药物治疗指征者,均应终身治疗。在血压降到所要求的水平后,药量及服药次数应减至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个体化原则:临床医师要尽力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选药,区别对待,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治疗高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同时患有的疾病和接受的治疗等,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使治疗个体化,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逆转靶器官损伤,维持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 合理联合用药原则:联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降压、减少不利效应、更好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的优点,但要避免同一类药物间的重复给药。现临床辅助用药中的抗栓治疗重复给药现象较为普遍,如阿司匹林+川芎嗪、川芎嗪+脉络宁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2]。 循序渐进原则:采用药物降压治疗,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宜操之过急,避免降压过快、过剧,以免造成重要器官灌流不足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患者服降压药后的注意事项 1、开始服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使血压逐步恢复正常: 高血压病患者到医院看了病以后,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条就是在刚开始服药的前一周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间。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忽略了血压的测量,天天服药不去测量血压。仅凭感觉,片面的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后,原来的头晕头痛消失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是血压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四肢发软无力也不去量血压,自认为是血压高了,就自己随意增加降压药量,结果头晕越来越重,没办法来找医生。说:大夫我服降压药无效,血压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头痛头晕。而大夫一量血压,是血压降的太低了。 而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而没有定期量血压,等到不舒服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感到恐惧,赶快减降压药,过一天仍发现血压过低没有恢复,又赶快停药以后怕血压过低就不敢再服降压药。以至于时间长了大概经过两三周血压又升高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大概三周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长期服用降压药过量的时候就是短时间把降压药完全停掉体内也有蓄积不会使血压马上升高。一旦停药到了一定的时间2——3周以后药物在体内消

失,降压效果不存在,血压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水平状态。这样导致血压忽高忽地,不知道该不该服药而无所适从。 那么该如何办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的前二周至少要每天测量一次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药量,大致经过三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然后就基本固定住这个药量不变坚持服用。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性急,用药三天一看血压没降就以为是药物无效,想换药。这样是不对的,一个药至少要用三周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血压在短时间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也不要加药或者是换另一种降压药,而是观察三周后,血压不正常偏高,再调整降压药。除非是高血压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时间内调换降压药物,坚持用够疗程。 因为心内科大夫,开出的降压药,根据你目前的血压水平,和以往服降压药后的血压水平开出的降压药,可以使患者的血压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这样也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用量而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到血压恢复正常,有一个调整降压药物的时间过程。而有时候开出的降压药,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血压过高而降不下来,则你的头晕,头痛症状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过低,都会对你的身体不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 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脑部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在血压下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如果血压降低过快,或者血压过低,容易发生脑缺血而诱发中风。因此要

各类降压药的应用

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重视其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也要充分认识到该药物的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血压。 利尿药的注意事项 1.(1)应用噻嗪类利尿药进行降压治疗宜推荐较小的有效剂量,避免有效血容量过度降低而导致各脏器的供血量下降,可单用,也可与其他类降压药物如 CCB 类、ACEI 类和 ARB 类联合应用,可协同降压。(2)最好晨起时服用,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不宜在晚上,因为夜间血流速度慢,血黏度高,利尿后,会使血黏度进一步增高,增加血栓风险;再者晚上用利尿剂,小便次数增多,影响患者睡眠而间接影响血压。(3)腹泻时不宜应用利尿剂,因腹泻会使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利尿会增加血黏度,血栓和心梗发生概率增加。(4)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时应定期监测血钾、钠、氯等电解质水平。如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排钾利尿药或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时注意监测血钾,以防血钾过低或过高。(5)对利尿药成分过敏者禁用该类利尿药,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吲达帕胺;噻嗪类利尿药禁用于痛风患者。(6)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者,尤其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药,如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应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尿酸水平以及电解质情况等。(7)利尿剂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男性,3%~32% 出现性功能障碍 [1],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精子数目减少,停药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2.β- 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1)运动员慎用。(2)要从小剂量开始,切忌开始即大剂量用药。剂量应个体化,以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3)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β-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4)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糖脂代谢异常,而加重支气管哮喘及糖尿病,血脂升高,加重心衰,因此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传导障碍者应慎用。(5)若没有医师指导,不得突然停药或变更剂量,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血压急剧升高,心率增快引起高血压危象及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所以长期服用β- 受体阻滞剂患者不可突然停药,必须停药时要注意逐渐递减剂量每 2~3 天剂量减半,整个撤药时间应至少持续 2 周。(6)β- 受体阻滞剂因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因此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不主张与利尿剂配合使用。 3. CC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1)目前因短效CCB 用药后血压下降过快,易引起低血压反应,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压波动较大,目前在非紧急状态时已不主张使用短效心痛定,多主张使用每日 1-2 次的长效CCB。(2)初始用药时,少数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头胀、心跳加速。如初始小剂量用药,适应后逐渐加大剂量,这些不良反应会较轻微。(3)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也是CCB 的常见副作用,如在应用 CCB 时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就可以缓解,并可增强降压的效果。(4)CCB 和β- 受体阻滞剂联用会明显地抑制窦房结活动和延长房室传导时间,特别对于老年人,在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脏传导缺陷患者,在使用这两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心电图监测 [2]。 4.ACEI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1)该类药物应从小剂量起开始使用,并逐渐加量到起效,尤其是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避免血压过度降低。患者要定期做肾功能和血钾测定。(2)严重肾功能不全 (肌酐清除率<30 ml/min) 者禁用本品。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者,使用本品时导致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3)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脱水者以及孕妇应禁用该类降压药物。(4)ACEI 由于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可以引起高血钾,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或合用保钾利尿剂或口服补钾药物时更容易发生 [4]。(5)ACEI 类药物会导致头晕、眩晕等不良反应,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6)如果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出现干咳,若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并改为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7)如果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低血压现象则应让患者躺下,该症状会立刻减轻,一旦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8)患者在使用 ACEI 类降压药物期间同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容易引发低血糖,所以应对同时联用上述药物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血糖水平监测,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时,应及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9)对于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2 抑制剂的患者,使用 ACEI 时会导致 ACEI 的作用削弱,并且进一步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肾衰竭。

降 压 药

降压药 降压药:又称抗高血压药。是一类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动脉血压下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服用降压药的目的: 合理应用降压药,不仅能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行成和发展,并能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延长寿命。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各类药物介绍: 1.利尿剂:噻嗪类、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保钾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禁用)(三者疗效相仿,噻嗪类多用)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特点:起效平稳、缓慢,持续时间相对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达到高峰,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疗效,并防止其他药物引起的水钠潴留,长期应用不易发生耐药性。 适应症: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老年人 不利作用:低血钾症,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于大剂量时)

禁忌症:痛风患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 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不仅降低静息血压,而且能抑制体力应激和运动状态下血压急剧升高。 适应症:各种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疗效相对较差。 注意:长期使用不能突然停药,以免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禁忌症: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常用的有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特点:起效迅速,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相对较强;降压时不减少心、脑、肾的血流;疗效个体差异性较小,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治疗禁忌症,长期控制血压的能力和服药依从性较好。 较其他种类降压药,具有以下优势: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非甾体类抗炎症药物不干扰降压作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降压效果;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不良反应:开始治疗阶段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尤其使用短效制剂时。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 特点: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时达到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防止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增厚、心肌肥大和心室重构。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肾脏。 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停药后可消失。 禁忌症:高血钾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降压药的合理应用

降压药的合理应用 发表时间:2013-04-15T14:25:49.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张燕君[导读] 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在逐年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张燕君(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江阴 214400)【关键词】降压药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34-02 高血压病是常见及多发的一种慢性病。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在逐年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由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且每个高血压患者病程、病情、年龄、有无并发症和心血管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患者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现谈谈降压药的合理应用。 1 常用降压药 1.1利尿剂 常用的利尿降压药有噻嗪类及其衍生物,肾小管袢利尿剂以及潴钾利尿剂三类。这三类利尿剂中,用于治疗高血压主要是噻嗪类利尿剂中的双氢克脲噻,该药温和、确切、持久,因而多年来作为第一线降压药应用。利尿药既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药物之一,又是降压的一线药物。现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日益增多,而噻嗪类利尿剂可能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使用时应慎重。 1.2β受体阻滞剂 具有抑制肾素释放,减少心排出量,减少中枢神经交感张力的传出等作用,不但有优良的降压效果,且可治疗心绞痛及多种心率失常,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可作为第一线降压药应用,也是最常用的降压药之一。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对于交感活性增高的年轻患者或可能妊娠的妇女应作为首选的药物之一,但心率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要慎用。 1.3钙拮抗剂 是常用的抗高压药。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壁的钙离子含量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日趋严重,钙拮抗剂能阻断心血管细胞钙流,从而产生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减少心脑肾损害等作用。钙拮抗剂舒张血管作用较强,降压作用确切,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钙拮抗剂,可防冠脉痉挛。钙拮抗剂可引起胫前、踝部水肿的副作用常常被忽视。 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 ACEⅠ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降压药,它通过下列机制使血压下降:(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滞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Ⅱ),使具有强大血管收缩作用的AⅡ生成减少,血循环中AⅡ水平下降,结果血管收缩作用减弱,小动脉对交感神经的反应性降低,醛固酮生成减少,血压下降;(2)阻止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绥激肽降解而使其作用增强,并刺激具有扩张作用及降压作用的前列腺素(PGI2及PGE2)的合成,从而使小动脉舒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血压降低[2]。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患者常规给予ACEⅠ类药物,可以延缓心血管重构,减少并发症,延长寿命,减少病死率。但是其引起咳嗽的副作用比较常见。在遇到以咳嗽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时,应详细询问有无服用ACEⅠ类药物的病史,不要简单地认为“感冒”而误诊。这时可以考虑减少药物用量继续观察。对咳嗽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以换用其他类药物。 1.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是一类新型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个亚型,即第1型(AT1)及第2型(AT2)受体,其生化及药理学特征均不相同。AT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和血管,几乎所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人体的生物效应均通过AT1受体实现的,其作用对心血管功能的体内平衡至关重要,也参与高血压有关的生理活动,包括血管收缩,钠/水潴留;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和促进细胞生长。AT2受体与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无明显关系。迄今已研制出数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如洛沙坦等,可在AT1部位起竞争性阻滞作用,发挥降压效果。 2 选择降压药的一般原则 2.1根据不同年龄选择降压药 一般来说,年轻人选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而老年人则选用利尿剂更为有效。 2.2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选择降压药 容量型高血压,这类患者选用利尿剂效果最好,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高阻力型高血压,这类患者选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最好,不宜使用利尿剂。 2.3根据不同脏器的损害程度选择降压药 如伴有心动过速、早搏时,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有高血压心脏病时,宜选用ACEⅠ、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 2.4根据不同合并症选择降压药 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宜选用利尿剂或者ACEⅠ;合并早期心肌梗死患者,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Ⅰ;合并心绞痛患者,宜选用ACE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宜选用钙拮抗剂或利尿剂,亦可选用ACEⅠ;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宜选用钙拮抗剂;合并糖尿病患者,宜选用ACEⅠ。 3 使用降压药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来讲,降压药比较合理的配伍为ACEⅠ或ARB加利尿剂;钙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ACEⅠ加钙拮抗剂;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ACEⅠ加钙拮抗剂加利尿剂。联合应用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31.

高血压如何灵活使用各种降压药物

加量?减量?活学活用玩转降压药之用法技能原创2015-10-13陈阿丹丹临床用药 降压治疗的策略方法也可以用一句口诀「连长找小兵(联长早小并)」来归纳总结。 即联合治疗,长期治疗及应用长效制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小剂量开始,治疗并发症,平稳降压。 那么这些降压策略该如何实施呢? 治疗目标 根据2013 ESH/ESC 高血压治疗指南: 1. 第1 目标血压<150/90 mmHg,在第1 目标达到后,应达到第2 目标血压<140/90 mmHg 或更低(即在保证重要脏器灌注的情况下,缓慢、平稳降压)。 许多老年患者需要应用 2 种以上的药物才能达到目标血压。 当SBP 比目标值高20 mmHg,DBP 比目标值高10 mmHg 时,联合药物治疗应作为一线用药。 2. 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或者器官损伤的患者,在保证重要脏器血流灌注的情况下,通常认为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

但新指南认为获益情况与<140/90 mmHg 相比无明显获益,所以<140/90 mmHg 仍然是此类患者的目标血压值。 降压药剂量调整 降压治疗方案通常在应用4-6 周达到其最大降压效果,服药后 1 周时血压下降的幅度是该药可达到的最大降压幅度的一半。 采用标准剂量下,各类降压药降压幅度平均10-20/5-10 mmHg。 血压不达标时,可以换药或加量吗? 下面有一些降压药调整的规则: 1. 起始单药,达到最大剂量再加第2 种药物。 单药治疗未达标,增加至最大推荐剂量,仍未达标增加第 2 种药物。 两种药物均达最大剂量还未达标,小剂量增加第 3 种药物,并增加剂量直至血压达标。 2. 单药起始,未达标小剂量联合2 种药物,并调整2 个药物的剂量。 如两药均达最大剂量,血压仍未达标,增加第 3 种药物,并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血压达标。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2000年世界各国成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26.4%,到2025年将高达29.2%。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以及外周供血不足等。合理选用降压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减轻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或缓解左心室重塑、缓解动脉硬化的发展,保护肾功,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和猝死的发生,从而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一、血压水平的分类和治疗目标 1、分类 2、治疗目标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患者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以下。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目前我国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是用利尿剂、肾上腺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另外还有中枢性降压药和血管扩张药,但已较少单独应用,在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中仍经常使用。 1 利尿剂 各类利尿药单用即有降压作用,并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常用降压的利尿剂包括高效、中效、低效利尿剂,临床治疗高血压以噻嗪类利尿药为主,其中氢氯噻嗪最为常用。噻嗪类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安全、有限、低廉,可单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各类高血压;单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因肾单位减少,水钠容量增加,血浆申诉活性降低,这类药物更佳。长期大剂量噻嗪类利尿药应用常导致电解质、糖、脂质代谢改变,并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患者适度限钠或与留钾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用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留钾利尿药作用温和,螺内酯适用于低血钾症、高尿血症的患者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氨苯蝶啶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并可对抗这些利尿药排钾、排镁作用。肾功能不良或少尿者禁用留钾利尿药。高效利尿药不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的一线药,而用于高血压危象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因其增加肾血流量,并有较强的排钠利尿作用。吲达帕胺属非噻嗪类利尿药,具有轻度利尿和钙拮抗作用,降压作用温和,疗效确切,且有心脏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老年人使用降压药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逐渐退化,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大大降低,许多疾病都“纷纷上门”,而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发率是所有人群中最高的。由于高血压往往伴随着许多致命的并发症,这严重地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让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忧心忡忡、战战兢兢。科学地降压,让身体健康,老年人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降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要从小剂量开始,在以后的降压过程中再逐渐增加剂量。尤其要注意夜间血压一定不要太低,避免因降压而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以免发生中风,对于老年人收缩期最高血压,一般认为也是很危险的,应降到140-159mmHg为宜,这样可以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明显减少。 2老年人特别是并发脑血管病变者,对压力反应降低,易发生直立低血压,降压治疗过程中由平卧改为直立姿势的时候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如发生,一定要去医院做及时的诊断,向医生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 3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减退,应避免单独使用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的降压药。如普萘洛尔(B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钙通道阻滞药)等。 4老年人的体质一般都较差,不能服用刺激性过大的降压药,副作用太多的降压药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很大的不利之处。所以老年人要使用降血压作用较温和的利尿剂(氢氯噻嗪)和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这些药物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而且可以软化血管,对动脉硬化也有很多益处,特别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 5药物要仔细选择。由于老年人对降压药物比较敏感,少数病人易引起尿潴留、便秘、腹泻、钠、钾和钙的丢失、血液浓缩、小腿疼痛、易肠道出血、氮质血症、性功能减退、高血脂、糖尿病等。 6用药要因人而异,尽量做到个体化 7在用药期间要不间断地按时进行血压监测。一般以每星期测量一次为宜。 8在更换药物时,不要突然撤换,要逐步减量,直到停药换用更为有效的药物。 9治疗方案一旦确立,要说服病人坚持长期服药,持之以恒。 10高血压病老年人服药后的理想血压和年轻人一样,以缓慢降至收缩压低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为宜。 11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老人,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别忘了向医生说明服用的是何种降压药物、用量多少、怎样服法,以供医生处方用药时参考,避免所用药物与降压药物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后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老年人治疗高血压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遵守注意事项的要求,做到安全降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要只依靠药物治疗,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放松,避免受过度的刺激,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饮食合理,适当做些锻炼,一定对降压有很大裨益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和降压药选择策略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和降压药选择策略 发表时间:2018-07-31T16:15:38.8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作者:张洁 [导读] 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评价降压药物选择指导干预的价值 张洁 (华东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40)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机制,评价降压药物选择指导干预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1月—3月,在门诊接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复查对象184例,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分析降压药物处方合理性。结果:治疗后,SDP、DBP、24hSBPCV、24h DBPCV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后,水肿、头晕头痛、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与糖尿病所致的血管损伤、血压调节相关因子表达有关,降压药物选择需要考虑用药机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发病机制;降压药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099-02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社区常见病,可致多靶器官损害。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一般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风险较高,合并率约为30%~40%[1]。为进一步提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医院尝试加强用药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3月,在门诊接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复查对象184例,其中男110例、女74例,年龄(59.6±9.4)岁。高血压病程(5.1±1.3)年。糖尿病病程(8.5±1.4)年。纳入标准:(1)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更长;(2)未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等其他重大疾病;(3)尚未达到长期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4)未出现并发症急性期;(5)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无法获得随访;(2)非本地社区居民;(3)认知精神障碍;(4)达到减重手术适应症需求;(5)恶性高血压;(6)无法获得随访。 1.2 方法 1.2.1用药合理性评价分析降压药物的合理性。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点评发现,当前主要用药为CCB、ARB、BB,少部分对象还使用ACEI、利尿剂、α阻断剂、SPC、中成药,联合用药以CCB+ARP为主,约占30~40%,其次为CCB+ACEIα。约1/3的对象未按照推荐的要求用药。发现用药不合理情况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合理的应用特别是α受体阻断剂以及β受体阻断剂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1.2.2用药改进 (1)从起效机制选择用药:需要坚持个体化用药的原则,灵活的应用一线药物,联合用药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为主,避免使用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的药物,如ACEI、ARB。 (2)从用药的安全选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水肿,避免使用钙离子通道剂量,容易出现心血管反应。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肾功能障碍、心脏损伤、高尿酸血症,需要进行筛查,合理用药。如2型糖尿病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会加重高尿酸血症,需慎用。对于合并运动功能障碍、体位更换频繁的对象,使用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神经节阻断剂更容易出现体位性血压波动,需慎用。 (3)疗效反馈用药:更改处方后4周复查疗效不佳,考虑患者不敏感,可能存在潜在的耐药基因,则需要调整用药。 1.3 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6个月后随访,对比干预前、6个月后的8:00—9:00坐位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24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 DBPCV)。6个月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血压水平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干预前、6个月比较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压水平 治疗后,SDP、DBP、24hSBPCV、24h DBPCV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如何合理使用降压药 1.降压药的应用原则 (1)急重症急治、轻慢症缓治对一些急症重症患者,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需要选用强效或者速效的药物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因病情进展而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而一些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即使血压较高,也应以逐渐增加剂量的方式使血压稳定、缓慢下降,避免血压骤降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事件。 (2)坚持长期、规律的服药除了一些较轻的高血压外,一般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如果时停时服,容易因为血压时升时降,引起血管受损,导致并发症和意外产生。所以,在将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后,应该选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少以及服用方便的药物长期维持应用。而且还应结合人体内血压的时间变化规律来服药,晨起服药、睡前忌用是科学的服用方法。 (3)合理选择联合用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每种药物的单用剂量,同时还有可能互相抵消原有的副作用。大多数患者都需采取联合用药的形式,但剂量和组合需因人而异,不能看见别人用药效果好,就胡乱模仿,这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来实施个体化治疗。经常与其他药物联用的主要有利尿剂和钙拮抗剂。 (4)不可随意减量或停用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因为服药后引起了不适,开始随意减少用量或者停用药物,这也是不科学的。对症状缓解或有不适的患者,应在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剂量,直至达到最小的剂量,既可减少副作用的影响,也可维持理想的降压效果。如随意减量或停用,易引起血压反跳。 2.降压药常见不良反应 (1)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血脂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等。 (2)β受体阻断剂可导致乏力、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加重胰岛素抵抗等。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课件)

高血压病治疗原则 一、高血压病 高血压治疗获益主要来自降压本身,因此降低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有效降低或逆转因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治疗的目的。24小时稳定降压,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长效制剂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后应坚持长期治疗。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高血压危险分层治疗、降压达标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策略。\......感谢聆听 (一)原发性高血压 1.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高血压治疗应非药物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措施结合. (2)非药物治疗: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适当体育运动等,适用于各级高血压。 (3)应用长效制剂:最好应用长效制剂,维持24h血压谷峰比值应>50%,避免血压一天内大幅度波动,尤其清晨血压. (4)个体化: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5)达标和停药:除高血压急症外,血压宜在1~2周内逐渐下降达标为好,尤其是老年患者,避免短期内血压急剧下降.一般应长期治疗。 2。药物治疗 (1) 1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治疗方案: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2)2级和3级高血压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降压方案:采用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2和3级高血压在开始时可以单片(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联合治疗应采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比较合理的两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方案是:钙通道阻滞剂与ACE抑制或 ARB;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 CE抑制剂或ARB;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 三种或以上降压药合理的联合治疗方案,除有禁忌证外应包含利尿剂。 (3)有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降压治疗: ①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降压治疗的目标尚未统一.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是130/80mmHg以下。降压过程应该缓慢、平稳,避免

主要降压药选用的基本原则

主要降压药选用的基本原则 常用降压药物名称剂量用法

降压药常见错误用法 降压药种类繁多,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正确选择药物、合理服用至关重要。由于用药不当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合理降压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单一大剂量用药 长期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如果单纯依靠增加剂量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正确的方法是适当合并使用药理作用不同的药物,这样效果比较好。 选择药物不合理 由于患者的病因、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合并症等个体差异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因人而异地选择药物,不可盲目效仿别人或凭感觉用药。例如:孕妇患者宜用甲基多巴,不宜用卡托普利、洛沙坦。 降压操之过急 患者血压过高时应逐渐降压,短期内降压最好不要超过原血压的20%。如果使血压下降过猛或过低会导致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因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临睡前用药 夜间进入睡眠时,人体的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如果每天服用一次应安排在早上起床后,每天服用多次最晚1次应安排在睡前3~4小时。 间断随意用药 有的患者习惯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自行停药。如果间断用药,高血压不仅不能有效控制,还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或脑溢血、肾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多数高血压患者需持之以恒终生用药。 单纯依靠药物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多种,因此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利于血压的平稳。

常用降压药物种类及选择

常用降压药de种类及选择 现在较为常用的ACEI、CCB和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ACEI叫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最早出现的是卡托普利(开博通),此类药物直接抑制可导致血管收缩的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压疗效确切,并具有极好的保护肾脏和心脏的作用。此后开发出的同类药物有福辛普利(蒙诺)、培哚普利(雅施达)、苯那普利(洛汀新)等,服用更为方便。 CCB也就是钙离子拮抗剂,最早最常用的是硝苯地平(心痛定),降压较为迅速,但血压波动比较大,不符合平稳降压的原则。因此现在又开发出各种缓控释制剂或作用较为缓和的品种,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主要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维地洛(达利全),它们主要作用于血管和心脏上的受体,使血管舒张,心舒出量减少,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此外,临床上医生会根据高血压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有并发症来选择其它几类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中西药复合制剂等。 一、目的与原则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元根治方法,但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收缩压下降10~20mmHg或舒张压下降5~6mmHg,3~5年内脑卒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与冠心病事件分别减少38%、20%与16%,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奠定了降压治疗的临床地位。降压治疗在高危患者能获得更大益处,例如老年单纯收缩期性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史患者。虽然降压治疗不是治本,但也不仅仅是对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往往与血压高度有密切关系,因此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它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各种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协同加重心血管危险,为此,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 高血压治疗原则如下: (一)改善生活行为 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①减轻体重:尽量将体重指数(BMI) 控制在<25。体重降低对改善膜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减少钠盐摄入:膳食中约80%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③补充钙和钾盐: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400~500g,喝牛奶500ml,可以补充钾1000mg和钙400mg。④减少脂肪摄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⑤限制饮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⑥增加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膜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5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