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假设你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所以你看到别人得意的时候,不要羡慕,你将来还有你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前面羡慕别人,你后面这个是自己有成就,你再来说,原来是有一定的程序啊,那你前面的羡慕不是浪费了吗?你没有必要有这种情绪的反应,所以庄子里面用很多话来描述老子的思想,在这里有一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庄子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呢,他说这个寓言是要告诉你,整体是一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我们讲身体来说好了,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一句话,身体会讨债,你年轻的时候,你过度浪费身体的能源,身体的能量,中年之后就来要债。绝不会说你年轻的时候挥霍体力,中年之后照样健康,很有精神,很健康,没有这么好命的人,像这个就是说明什么?整体来说,你有一定的力量,早用晚用,怎么办呢?最好少用,少用的话,可以活得久一点,让生命可以维持它。所以道家思想其实并没有很神秘,它只是让你知道一个整体的道理之后,看你怎么安排自己这一生,你要一次把力量用光,他就说你慢慢慢慢分配,让自己在平静中,过一个比较愉快的生活。所以我们学老子的思想呢,到最后就会发现,老子强调无为,但是无为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无为是无所作为,有时候你上班之后就要小心了,坐在办公室里发呆,老板问你在干吗?你说我在无为,那恐怕会被解聘啊,所以要强调老子的无为是无心而为,什么叫无心而为呢?心代表刻意的目的,就是你可以做所有你该做的事,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活得不快乐,大部分都是有心而为,我一定要这样,父母跟孩子说,你一定要考前十名,念书本来是很快乐的事,但是痛苦来自什么地方?痛苦来自于比较,来自于有心,一定要如何。但是你完全无心的话,几个人做得到?几个人可以接受?所以道家的思想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要看各种实际的情况,这个智慧可贵的地方在于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它可以调整,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有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后面写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它就是老子的思想,天下乱了之后,你怎么样让自己平安呢?保持距离,用虚、用静来面对它。但是到庄子的时候不行了,庄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你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已经打成一团了,这个是七雄在争霸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庄子来说,他用另外一个字,叫做化,化解的化,我不能够再保持距离了,我就只有跟它一起变化,看清楚,外面的形势怎么变成,我跟它一起变化。

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据我所知,很少人超过他,一般人对庄子,会觉得书太厚了,很难完全看懂,或者全部把它念完毕,所以庄子里面往往只留下一些故事,一些寓言,很多人去猜测,这是很可惜的事。为什么?因为庄子对人的了解,首先在于知道人性的险恶,在于知道人生的困难,非常具体。在战国时代中期,了解这些并不是很复杂,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事,要活着都不容易的。做官好吗?庄子知道做官很危险,庄子对于老子的避难应用得很成熟,更不要说启明了。所以到庄子的思想呢,立刻会觉得说跟老子实在是不一样,很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比如说你一翻开《庄子》,看到逍遥游,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讲了三遍,目的是在什么地方呢?目的绝不是说让你看一看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趣味,不是的,要提醒你,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地转化,这基本观念。如果人的生命不能转换的话,人生有什么好过的?一眼就看透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庄子》的时候,它为什么讲到鱼变成鸟,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空气也不需要了,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来配合。人也是一样,人年轻的时候呢,需要各种资源,就跟鱼一样,不能离开家,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

社会,离开的话无法自存,但是你要提升转换,转换变成鸟的时候,只需要空气,然后再继续往上飞,可以自由翱翔。你说这样的比喻到底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人的生命本来就有需要层次,我们学庄子会看到他讲两句话,应该是一句话,我们看过好多遍:身如槁木,心若死灰。我们念书的时候觉得很奇怪,身就是身体,身体像枯槁的木头,一棵树已经枯了,不会再长芽了,发芽了,然后心都像死灰一样。什么叫死灰呢,这个木柴烧成了灰,再用水浇熄了,就是死灰,死灰不能复燃。身体像槁木一样,心像死灰一样,那还过什么生活呢?

但是这正是一个开始,你要让我的身体不再有欲望的冲动,叫做身如槁木。让我的心不再有各种复杂的念头,心若死灰,这个合起来叫做什么,叫做心斋,心要守斋。

庄子里面提到什么,人有三个层次,有身有心,上面还有两个字,我们今天常常用叫做精神,精神这两个字庄子用的。到现在我们还说你这个人很有精神,我们是描写你身体反应状况还不错,但是庄子所说的精神是“槁木、死灰”之后展现出来的精神,并且精神来自于道,精神生于道,这下你才发现说,原来庄子是这个意思,告诉我们要经过某些修炼,把身心那种自然的初衷和欲望加以化解之后,我已经不再执著了,然后这个我就跟道有一种契合,这种契合状态,展现我的生命特质成为精神,这个精神才可以自由逍遥。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工夫的话,庄子怎么可能说《逍遥游》?跟说梦话一样。《庄子》里面这只是一个主要的线索,它里面发挥它的这种“悟道”的过程,“与道同游”的篇章实在太多了,为了更加了解庄子的哲学,我们对他这个人大概介绍一下。

庄子极其聪明,他的聪明跟谁对照呢?跟惠施对照。庄子这本书里面写了半天,只有一个朋友是有名字的,叫做惠施。别的朋友都没有名字。惠施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朋友,司马迁的爸爸司马谈论六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名家代表人物就是惠施。什么叫名家?专门搞言语辩论的,搞逻辑的,这种人口才非常好,《庄子·天下篇》里面也提到,惠施认为自己的辩论天下无敌,惠施跟你辩论你一定辩不过他。惠施说鸡蛋里面有毛,你说不会啊,今天早上我才吃的荷包蛋,明明没有毛啊,有毛怎么吃呢?那惠施就说了,如果蛋里没有毛的话,孵出来小鸡为什么有毛呢?这也有道理啊,对不对?他这种辩论十几个列出来,天下没有人辩得过他。大家看到他就觉得很讨厌,这种人,讲的都是些怪论、诡辩。但是惠施很得意,他就是庄子的朋友。

庄子的智慧,他的才华表现,我个人是欣赏之至。我举个例子大家都听过,“鱼快乐吗”这个故事,因为我这两年才体会出来它什么意思。

有一年春暖花开,庄子跟惠施相约去踏青,到一座桥上,庄子看着几条白鱼,出游从容,庄子说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说且慢,回到开头,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快乐,代表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你才来问我的,我怎么知道,我这么一看我就知道。惠施又不讲话了,代表惠施又输了,他输在什么地方?我直接讲结论了,我不做多的发挥。惠施问庄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后来又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他前面听庄子说鱼快乐,他就知道庄子知道鱼快乐,后来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快乐,这两个叫做自相矛盾,所以惠施输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说庄子的智慧才华非我们所能想象。庄子最可贵的是回到人间,一句话,五个字,外化内不化,外表跟别人同化,但是内心里面跟道结合在一起,绝不放弃任何一点点。所以庄子今天在世界行走的话,没有人知道他是庄子,他跟你们穿一样的衣服,做一样的事,你绝对不会发现他很特别,但是他内心里面跟道结合,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跟生命的喜悦,庄子为什么可以在这么穷困之中自在逍遥呢?我们现在问,怎么样让一滴水不要干涸?一滴水慢慢干掉了,像我现在的年纪,常常觉得我这滴水已经干到一半以上了,叫做后中年阶段,快要完全干掉了,怎么办?把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它都永远不会干,海

就是道,人,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所以你要练习,把我这滴水丢到海里面去,你去悟道、学道,到时候体悟“究竟真实”,你的生命就永远不要怕失落,这是道家最可贵的地方。最后我们简单做一个结论。道家的思想他不跟儒家讲善恶,他讲的是从真实到美感,如果万物都来自于道,让万物都在某个意义上代表道,都值得欣赏,美就是代表可以欣赏。这样一来的话,你在宇宙里面就会发现一种喜悦,就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欣赏。你完全没有什么你的我的,我多你少,没有这样的问题。

第二个后现代社会最需要道家,我们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代表什么?代表价值瓦解崩溃的社会,所有你接受的一切都要重新质疑,这样的社会。这个时候呢,道家可以让你知道说,你如果觉得善恶压力很大,那你从真实到美感是另外一条路,你可以重新在这个价值的荒芜的空地上,建构起一种特殊的正面价值,它不要问人间的问题,直接接到道,作为最后的根源。最后呢,希腊哲学家的各种对哲学的探讨,到最高境界的时候,就要问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因为宇宙万物是无的话,比较可以理解,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存在的理由,没有存在的必然理由,万物从哪儿变化?万物从哪儿变化,代表万物有可能统统不存在,所以西方就要问,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呢?你很难想象,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古代的中国哲学家可以说一句话,古人的智慧到达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他们能够了解四个字:未始有物。从来不曾有物存在过,这是最高的智慧,庄子说这样的话。

你把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整个搬过来,也不能超过这一句话,就是宇宙万物你要了解什么?从来不曾有万物存在,了解这一点的话,一切都回归于道,回归于究竟真实,没有得也没有失,没有来也没有去,生命根本上就是一个安顿,就是一个安全。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谈到这里,谢谢各位。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一 与世俯仰_顺世安命

第四章庄子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庄子的生命哲学阐释了生命自然的机缘,启示人们坦泰、安然地应对人生种种不期而至的偶然,惜生而安死,存有和保全现世的生命。庄子将自我生命哲学的思想付诸于实践:保身、全生、以尽其寿。 第一节安其所处,尽其天年 庄子生命哲学指出,生命源于自然的大“道”。“生”偶得于自然的恩赐,“死”同样会因于自然不期而至。自然的冷峻法则主宰着一切的生丧、得失,人力难以违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①,生于凡尘俗世,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不为喜怒、哀乐之情所摆布。世事虽然艰难,无可奈何,但应谐于世道,安于处境、顺应自然,保身、全生,及尽天年。 一、与世俯仰——顺世安命 生命存在于现实世界,与世事相交触。“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②。庄子把生命的保全与世事的往来相关联,主张顺应现实的世俗自然,与世俯仰,随俗沉浮,顺世而安命。 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③ 处于现世之中,起居、饮食,劳作、歇息随顺宇宙万物的自然和四季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6页。 ②《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③《庄子·杂篇·让王》,同上注,第145页。 48

变替、日夜更迭的规律,顺应于自然的存有而变换,使生命安享于宇宙自然之中。这里隨缘自然的超凡,不是对神或天的敬畏,而是对现实生活必然性的顺从。面对世间常存的险恶,庄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行莫如就,心莫若和”①处乱而不惊。如果他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无识的孩子;如果他同你不分界线,那你也就跟他不分界线;如果他跟你无拘无束,那么你也姑且跟他一样无拘无束。这样随机达化,心安理得地周旋世事,就自然可以免于“中于机辟,死于网罟”枉费心机的悲剧了。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②,它们并不担忧生活境遇的改变,因为只是表面上细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惯常的大的环境,这样喜怒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而烦扰到内心了。“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③,天下莫不是万物共同生息的环境,混同于其间。人的四肢以及众多的躯体都最终将变为尘埃细垢,而死亡、生存的终结与开始也将像昼夜一样的更替往复地变换,任何力量都不能扰乱和阻止。 人生的得失和祸福就更不必要去介意了。“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④丢弃得失、祸福这些附赘于己的东西如同甩掉溃烂的泥土,因为自己的身形远比这些更为珍贵,珍贵的关键在于自身不会因为外在的变化影响而丧失。宇宙间的千变万化从来就没有过终极,怎么值得人们整日忧心忡忡,为患不已呢?“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⑤日夜更替于眼前,人的智慧却难以窥见其初始。自然就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内心,搅乱本性的谐和。处于尘世,随于万物,心境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怡悦,忘却物我之分,丢弃利害得失,一切听顺 ①《庄子·内篇·人间世》,同上注,第27页。 ②《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③《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④《庄子·外篇·田子方》,同上注,第108页。 ⑤《庄子·内篇·德充符》,同上注,第34页。 49

庄子内篇应帝王

读《庄子·应帝王》有感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主旨是治世之道,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其丰厚内蕴涵盖宇宙人生,所以为政之道必然要发源于万物之大道。 首先从篇题来看,郭象注曰:“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沈一贯曰“:无心而任化者,不求为帝王而默应帝王之道者也。”刘辰翁曰“:应世为帝王也。”从这些注释来看“应帝王”理解的关键在于“应”和“帝王”两个方面。但我认为“帝王”不应该合在一起解释,帝王是个统称,史书一般都是分开说的,帝指皇帝,王是帝所封,两者不在一个级别,编史书的都不会把这两字放一起,那是死罪。而且在春秋战国时代是没有帝的,周天子为王,诸侯国的等级是公侯伯子男,秦始皇才是“始皇帝”。 所以这里的“帝”我认为是“自然”,养生主里有“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成玄英《疏》:“帝者,天也”。“应”在这里理解为顺应,如《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此多处之“应”,我以为皆是因顺之意。又“王”作动词讲,所以,我认为篇名的意义是顺应自然之道才能称王。而“王”也并非是权力意志的强加者,正如老子所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弗唯弗居,是以不去。”此处主宰者虽具有统摄作用,但自身却不以为主宰。又如《逍遥游》中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本文对政治领域的君主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把治国提升到了“道”的高度,它主张对自然原则的尊重,这体现为对“道”的顺应无为。“道”是万物本源,暗含于一切事物的本然存亡过程,而本文主要讲为王之道,它将“道”限定于治世的范围内,但作为治世的内涵,仍与自然、人生的大道相通,正所谓万物一马。 文章开篇从齐物论中的“四问四不知”引发,主要针对最后一问“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这一点,从而进一步通过泰氏和有虞氏的对比诠释了何为“不知”,有虞氏可以说是有“知”君主的代表,他通过仁义思想教化世人。庄子认为这种以伦理道德使人规范的方法可以获得百姓之心;但同时他也指出了其遗憾之处,即“未始出于非人”。宣颖认为是“未能超然于物之外也”。可理解为不是出于人自身的向善,是不自然的,仍然被外物所累。可以说,道家对儒家仁义思想的批评,不是对仁义道德本身的否定,而是对固定的外在形式的否定。 从道家的自然无为来看,庄子认为儒家的仁政、法家的法治其实在形式上有其共通之处,都是用固定外在的形式教化人,只不过采取的方式有温和与暴力之分。所以在第二章里面对“经式义度”的强制主张,作者借狂接舆之口更直指其“欺德”行为。在庄子看来,君主治世不应以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作为法度的制定原则,强行使被统治者服从遵行,违反了明主顺任自然的治世原则。如果说有虞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庄子对生命的理解 假设你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就会发现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所以你看到别人得意的时候,不要羡慕,你将来还有你自己的成就。如果你前面羡慕别人,你后面这个是自己有成就,你再来说,原来是有一定的程序啊,那你前面的羡慕不是浪费了吗?你没有必要有这种情绪的反应,所以庄子里面用很多话来描述老子的思想,在这里有一个成语,叫做朝三暮四,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庄子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呢,他说这个寓言是要告诉你,整体是一样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我们讲身体来说好了,现在很多人喜欢讲一句话,身体会讨债,你年轻的时候,你过度浪费身体的能源,身体的能量,中年之后就来要债。绝不会说你年轻的时候挥霍体力,中年之后照样健康,很有精神,很健康,没有这么好命的人,像这个就是说明什么?整体来说,你有一定的力量,早用晚用,怎么办呢?最好少用,少用的话,可以活得久一点,让生命可以维持它。所以道家思想其实并没有很神秘,它只是让你知道一个整体的道理之后,看你怎么安排自己这一生,你要一次把力量用光,他就说你慢慢慢慢分配,让自己在平静中,过一个比较愉快的生活。所以我们学老子的思想呢,到最后就会发现,老子强调无为,但是无为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无为是无所作为,有时候你上班之后就要小心了,坐在办公室里发呆,老板问你在干吗?你说我在无为,那恐怕会被解聘啊,所以要强调老子的无为是无心而为,什么叫无心而为呢?心代表刻意的目的,就是你可以做所有你该做的事,但是你不要有刻意的目的。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活得不快乐,大部分都是有心而为,我一定要这样,父母跟孩子说,你一定要考前十名,念书本来是很快乐的事,但是痛苦来自什么地方?痛苦来自于比较,来自于有心,一定要如何。但是你完全无心的话,几个人做得到?几个人可以接受?所以道家的思想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要看各种实际的情况,这个智慧可贵的地方在于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它可以调整,所以这就是老子的思想。有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后面写八个字——“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它就是老子的思想,天下乱了之后,你怎么样让自己平安呢?保持距离,用虚、用静来面对它。但是到庄子的时候不行了,庄子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人,你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已经打成一团了,这个是七雄在争霸了。那怎么办呢?所以在庄子来说,他用另外一个字,叫做化,化解的化,我不能够再保持距离了,我就只有跟它一起变化,看清楚,外面的形势怎么变成,我跟它一起变化。 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据我所知,很少人超过他,一般人对庄子,会觉得书太厚了,很难完全看懂,或者全部把它念完毕,所以庄子里面往往只留下一些故事,一些寓言,很多人去猜测,这是很可惜的事。为什么?因为庄子对人的了解,首先在于知道人性的险恶,在于知道人生的困难,非常具体。在战国时代中期,了解这些并不是很复杂,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事,要活着都不容易的。做官好吗?庄子知道做官很危险,庄子对于老子的避难应用得很成熟,更不要说启明了。所以到庄子的思想呢,立刻会觉得说跟老子实在是不一样,很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比如说你一翻开《庄子》,看到逍遥游,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讲了三遍,目的是在什么地方呢?目的绝不是说让你看一看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趣味,不是的,要提醒你,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地转化,这基本观念。如果人的生命不能转换的话,人生有什么好过的?一眼就看透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就没有了。 所以你看《庄子》的时候,它为什么讲到鱼变成鸟,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空气也不需要了,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任何东西来配合。人也是一样,人年轻的时候呢,需要各种资源,就跟鱼一样,不能离开家,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从庖丁解牛看庄子的人生哲理 班级:13会计(1)班 学号:1311124 姓名; 张如意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剖析解读庄子的哲学思想 关键字:精神物质环境完美 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思想的高度精神的一种崇高的境界,那么我们的人生不免就会太过于空虚玄幻飘忽不定;假如我们太过于执着物质生活追逐名与利,我们是否会过于势利枯燥现实。 在庄子的《养生主》里有这么一个大家都学过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以往教学者都是把这篇文章当作如何养生如何保全性命的来理解的较多可是如果我们从其他角度剖析这个故事我们就会开阔许多不一样的视野。 (一)如何在精神与物质中取得平衡 庖丁是怎么解牛的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庖丁,他在君王面前的表演。在表演的时候,他的手臂抵着,膝盖倚着,人整个动作象舞蹈一样解剖一头牛。整个这个过程中,觉得他下刀姿势,他的节奏,合乎古代的很多乐章,既合桑林之舞,又合经首之乐,这简直就是一场表演,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庖丁是非常幸福的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这把刀用了19年还像新的一样。他也可以深入浅出的解释到“以无厚入有间”引得众人惊叹,欢呼。文章中没有说庖丁最后的结局但是稍微推想一下肯定是得到了文慧君的赏赐,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去。由此庖丁得到了物质上的富足。“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说他的技艺如此高超是因为遵循着道,在解牛的过程中,庖丁是自由地遨游在道人合一的境界里。他的精神层次早已超越了一般的世俗之人。我们可以说庖丁在精神与物质双方面都收获了成功。 身处现代文明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质世界的飞速建起,精神世界却是显得有些荒芜。有什么能把那些逝去的时光,残忍的,美好的,痛苦的,幸福的,全都找回来。只有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去寻找精神世界的满足,毕竟有些精神世界层面的东西是物质世界所不能解决的,这就造成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或是追求物质的或是追求精神的。也许可以学习庖丁的处事方法好道进技从而得生。 (二)认清周围的环境 其实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人做成这样一个庖丁,让我们的灵魂上有这样的一把可以永远锋利的刀子,让我们迷失在大千世界中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让我们总能看到那些缝隙,能够准确地解清它,而不必说去砍骨头,去背负担,大家不必是每天在唉声叹气中做出一副悲壮的姿态,让人生陨落很多价值,那么我们获得的会是人生的效率 胡文英对庄子这样说道: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牵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处于一种困境,他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是却无可奈何他像蛇一样冷酷犀利又像鸽子一样充满怜悯关爱面对文慧君的以相位相许他宁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 摘要:庄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以自然之美、虚静之美、自由之美等多重美学思想的内涵,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庄子美学思想内涵及特性的分析,凸现庄子的美学人生,丰富人们的审美观,使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美。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师承老子,以“道”的自然无为的特征作为他人生审美境界的最高理想。他以冷峻和超越的审美目光透视了人生的历程,其追求的人生是自由的人生,也是审美的人生。生命的自由与审美的超越在他那里是和谐统一、不可分割的。其所论所述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 庄子美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丰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之美 “道”既是庄子哲学的灵魂,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属。庄子认为“道”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无为,《在宥》篇曰:“无为而尊者,天道也。”《田方子》曰:“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天地日月的自高、自厚、自明是道的自然无为本质的体现。因此以自然为美,他把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视为最高最纯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庄子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世间一切方圆曲直,皆为自然天成,未经雕凿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可见庄子论美,力主自然,追求本真。” 庄子以自然为美,因此他从根本上肯定了美与真的一致性。《渔父》中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泥。”“真”是一种与世俗之伪相对立的自然而然的天生本性,是人与天、物与我达成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在《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此寓言的真实含义在于“真”是浑沌的精神实质和本源,而儵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行为破坏了浑沌的本来面目,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生命,最终导致了浑沌的死亡。所以庄子在《秋水》篇中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以人灭天的做法会使自然丧失其本性,而毫无美可言。正如庄子在《天应篇》中的所讲述的“丑女效颦”的故事,西施病心蹙眉被视为美,而丑女仿效西施病心蹙眉却被邻里视为丑。以庄子的审美尺度,西施之美本自然,病心蹙眉也出于自然,故美得有理;丑女之丑本为天生,也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如《德充符》篇中的哀骀它一样,但丑女因为“彼知宾美而不知宾之所以美”而忸怩作态、弄巧争美,不但不美,由于掩盖了自然面貌,反增其丑。可见庄子美学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自然之美和本真之美。 (二)虚静之美 “虚静”是庄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看来,这是作为生命底蕴的气的一种本原状态。每当庄子谈到“至人”、“圣人”、“神人”这些理想人格时,总在突出他们的特征:不待于物,不害于物。“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庄子在《齐物论》里讲至人神妙之处时的描述。在这种状态中,一个神全形具的至人,虽涉及到世界万物的变化,对于利害、生死却能超然物外,虚怀若谷。在自然中,虚意味着无,在精神上,便是一种“心斋”。在《人间世》中,叙述了颜回向孔子请教心斋的故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这里,庄子乃是借孔子之口,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最高境界视为以气合气,这种境界便是虚,便是心斋,而它的特征乃在于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

《庄子的哲学与美学论述》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无疑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 庄子的哲学主题是“生命哲学”,现实人生、个体生命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闻一多先生曾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庄子》的许多哲学命题也可视为美学命题。 庄子的生命哲学以“道“为基础,以“逍遥游“为核心,为我们呈现一个心灵绝对自由的大美至乐的境界,在美学视域下,逍遥游的境界又是审美的最高理想。虽然庄子无意于美学,但是其具有审美艺术的哲学却对中国的古典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格,具有其他任何艺术品都无法比拟的特性,只一点不可不说与庄子息息相关。 在哲学思想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有限,为此庄子通过自然逍遥之道,通过审美超越等手段解决了生命的有限性问题,但要完成这种超越,人还必得以现实的生命为基础,正因为现实生命的存在,人的超越才成了可能,由此庄子重视现实生命。但庄子毕竟和儒家等别的哲学有所不同,他所重视的现实生命是排弃了存在着的现实社会的,庄子的现实生命只是那个活泼的原始生命本身以及和谐而自由的精神世界,由此推衍出庄子重自然,因而保真养性成了实现现实生命的根本。 在死亡问题上,庄子一反悲观的色彩,认为生死均属自然气化,故而应该乐观的生、超逸地死。 其次,探讨了庄子哲学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对魏晋玄学的产生到庄子哲学的最大实现者陶渊明的分析,我们看到庄子人生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对社会发生的巨大作用,并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们的情性产生影响。纵观庄子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觉察到它是反社会、反历史的,它极力排斥以儒家为代表的现实历史社会,认为现实的历史社会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庄子哲学也是反文化的。一切文化的结果都会化作对人们理性的约束,这是违反庄子哲学的本质的,因为庄子倡扬一切都应自然的存在。我们还看 到庄子哲学是一种对人的关怀,不论这种关怀是否完善,而人总是需要某种关怀的,因而庄子哲学必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在庄子看来,我们能感知有限,是因为我们离现实太近,为了增大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能达到逍遥于物外,任天而游于无穷,首先要坚持无为,要达到无名、无功、无用、无己,超越一切名誉和功利之上,如果不能超于功名利禄,那么心意就不能自正,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意向受到拘束而丧失其真性,这样,不但不能达于逍遥,而且最终会被外物所累而使自己的原始生命本身受到损害。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便是无才之德,是无为之德的具体表现。其次还必须无待,鹏之九万里虽 为大,但必待大风而后行,此为有待,不能达于逍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起码可以说,等待就是因为希望的存在。庄子在无为之后接着无待,就是要人们放弃对于一切现实希望的追求,放弃对于外在的 一切感受,泯情弃知,最后达到“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其味”,这不是愚者形象吗?而这却是 庄子极力塑造的所谓智者,“无知之知,是为真知”,在庄子的眼中,这是放浪形骸者的风度。 在美学观点上,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庄子认为,美的本源 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 相对主义美丑观。 从形式上看,审美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存在着的世界与一个自由地流露着的真性完全“化合”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然的生命突破了一切固有的限制和束缚,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与造物者为人, 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从山水之中、林气之末,我们找到了久已遗忘的真性,本然的生命复归到圆满状态。 从本质上看,审美是一种手段,他走进了为自己设置的那个天地之中,那奇幻的景象足于使人产生迷狂,使人忘却一切曾经遭遇过的不安和焦虑,排除一切非生命的东西的拘役。“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以致“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庄子》内篇·德充符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德充符原文及译文 作者:庄子及门徒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 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 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 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 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 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 “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 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生命哲学研究二 安死而不忧死

也”①,无为才是养生重生之道。“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②庄子坦然地把生命交付给自然的大“道”,“惜生”而“不贪生”,超越了世间的一切是非物欲,回返自然生命的本性之真。生命犹如烛薪,虽然终会燃尽,但火种却总是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③ 二、“安死”而“不忧死” 生命是宇宙大化流行的必然。庄子将“死”置于宇宙运转的机制之中去审视,认为“死”是生命无可奈何的必然,自然而然,不可抗拒。只要体认了宇宙的自然之道,就不会困锁于死亡的悲情之中。同时,庄子又赋予“死”以本然的价值,“死”是对现实人生苦难与无奈的超越,是“生”的延续和回归。“其生若浮,其死若休”④“死”不仅可以得到安然的闲歇,更能摆脱世俗的牵累,成为欣然的乐事。 宇宙自然赋予了人们宝贵的生命,生来的时候让人们劳碌、苦累,衰老、死去的时候给人们以安闲和歇息。庄子进而指出了在混乱的现实社会中生的苦楚与无奈。在这里,生命的存在就像是身上赘瘤一样多余,死亡却成为毒痈化脓溃破后的豁然。个体生命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忧愁一起产生,人的一生中,除去“病、瘦、死、丧”的忧患之外,能够心境坦然,开口而笑的时间,一个月里也不过只有四、五天,长寿的人整日“愍愍”糊糊涂涂,“久忧不死,何之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⑤。人们总是被与之俱来的悲情牢牢地束缚着,生命中充满着无尽的忧患,能够真正快乐的时候少之又少。 ①《庄子·外篇·天道》,同上注,第72页。 ②《庄子·外篇·在宥》,同上注,第59页。 ③《庄子·内篇·养生主》,同上注,第22页。

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① “生”被世俗的苦累牢牢地包围着,“死”却成为一切尘世烦忧的解脱,是久别家园的归返。因此,庄子达观而宽放地对待“死”,把“死”阐释为“气”的离去开散,自然而然,这样死亡就不仅是一种安闲地歇息,更是一种无牵累的快乐。 《庄子》文本中有多处临“死”无悲的记载。在面对亲人、朋友的“死”时,不仅没有常人嚎啕大哭的悲伤,反而相合而歌吟的“庆祝”,正是对“死”的内蕴的彻悟。 庄子的妻子死去,惠施前往凭吊,却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愤慨地指责道:“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②。庄子解释道,妻子的死是在宇宙巨室中安然、悠闲的歇息,如果噭噭然地大哭不止,就是“不通乎命”,有违于自然,而不达观于命理。这里,庄子把“死”视作自然“命”的安排,是顺应自然的必然结果;同时“死”又是一种偃然地就寝,自在闲适,当然不必要悲哀痛哭了。 秦失吊唁挚友老聃,仅哭了三声就出来了。面对他人的疑惑,秦失解释道,面对死者无休止地悲嚎,厌恶死亡的到来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是忘掉了人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③。夫子适时而来是应时而生,逢时离去就是顺依而死。“生”与“死”都是随顺于自然的结果,都应该坦然接受。 鲁国有名的孝子孟孙才,在母亲死去的时候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④,却因善处丧事而闻名于世。这里,庄子借孔子之口道出孟孙氏处“死”的泰然,“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 ①《庄子·外篇·知北游》,同上注,第116页。 ②《庄子·外篇·至乐》,同上注,第94页。

庄子的生死观

论庄子的生死观 要谈庄子的生死观,首先夭谈一下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道?。人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从生到死,经历了一遍,便归于尘土,回归到自然,无论你生前是贫穷还是富有,什么都没有剩下,那么人来到这世上有什么用?只有?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庄子的生死观中处处体现出?道?意味。 生与死是人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探讨哲学所不能避开的话题,庄子也不例外。古今中外,名人不少,但真的能看开生死的人却并不多。亚瑟〃叔本华,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平生否定有死后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受临终之苦的折磨时,呼叫着「啊!上帝呀!我的上帝。」「先生,在你的哲学中也有上帝吗?」向看护他的医生这样问。「亲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学上没有上帝,也束手无策。我病如能痊愈,将从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华临死前曾吐露这样的心声。 尽管叔本华生前做过如此多的研究却仍然害怕死亡,对此庄子的态度却又显如此的洒脱。《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反正是要死的,干嘛还要浪费东西,怎么都是腐烂,被谁吃又有什么分别?

有人说庄子太无情,确实,连他本人都这么说,如庄子《德充符》中他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但他是否真的无情呢?《庄子〃至乐》中庄子的妻子死了,开始庄子也?独何能无慨?,但后来庄子看开了生死,?察其 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 四时行也。”庄子把生与死看成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时,便看开了生死。 那庄子的无情又从何而来,《德充符》的后面接着说道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惠子的?情?是建立在各种利害关系基础上的我们大众人所认同的世俗之情,而庄子的无情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无情无义的无情,而是不因外物的好坏而影响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对世俗的那些丑恶的滥情的否认,对人的本性的向往。 在生死观上,庄子认为生未必乐,死未必苦。生与死只是一个过程,顺应自然,而不要强行去改变,如他在《至乐篇》里借髑髅之口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把死亡认为是快乐的事,不以生为至乐,不以死为最苦,不以富为荣,不以死为辱。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庄子的人生哲学观

唯自然的超越精神 ——论庄子的人生美学 周默 (武汉大学文学院人文科学试验班2010300000013) [摘要]庄子的哲学最终归结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从庄子的审美视角去解读庄子对人生的看法,不仅是对庄子超越性热生哲学的理解,更是为处于物欲横 流的现实社会的人们寻求的最好的解脱途径。 [关键字] 庄子自然超越审美人生观体道 一.庄子与“道”合一的审美视角 庄子的哲学,始于他对宇宙本体的探索,蔓延于对于“真”的认识,而最终归结于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庄子的精神指导,庄子对于人生的探索来源于他哲学观,而他的哲学观又是贯穿他形成自己独特人生美学的始末。因此,庄子的哲学基本观点,也就是庄子理解美的出发点。 庄子眼中的美并不是纯粹的自然美或艺术美,而是与“道”合一的境界美。要想知道什么才是庄子眼中的美,首先要理解其审美的评判标准,即是否与“道”合一。“道”是庄子的核心哲学思想。庄子所言“道”即指为自在自为,先天地而存在的宇宙本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道”性无为,是自然的法规,合目的性的存在。“道”具有时空上的广延性和无线性,概念上的抽象性和多义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通过“体道”的方式才能把握“道”的存在。而道体的任职方式是渐进的,超越理性的,无为的,对于“道”的感悟是不期而至的:“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北游)。《庄子·大宗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终。”《庄子·知北游》曰:“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也。”总其大意是:道是真实可信的,同时又是没有自主意志和行为,也没有形象状貌的。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言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眼见。道以自身为根本,天地还不存在时道从来就存在。道在鬼神天帝之上,道产生天地万物。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久无古,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始无终,无所不在。天地万物都由道衍生而成。《庄子·知北游》曰:“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其大意为:大道神明精妙,内在于宇宙万物的一切生化流转;万物死生转化一直在发生,但无人知晓其根本缘由,自古以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运转变化生灭循环。宇宙巨大无边,却未超出道的范围;鸟的毫毛极为细小,却小不过道的精微。天地万物皆在运转变化,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阴阳、四季循序运行,各有其自然秩序。这一切皆体现出大道的作用。大道浑沌混茫却无时无处不在,无形无象流变不居却神妙无极,万物由大道所繁育却茫然不知。大道是宇

《庄子》简体横排,庄子内篇、外篇、杂篇全文33篇,分章节,加书签

庄子 作者:(战国)庄子 目录 逍遥游回目录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