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一)电气专业(从发电量计算的角度出发):

1、首先应考虑发电量的优劣,高程尽量高;但在山地布置风机时,有时为了在同一个山上尽量多的布置风机,可能会放弃一个最高点而选择两个相对高点。

2、风力发电机组成排布置时应垂直于主导风能方向排列,前后两排交错布置。

3、尽量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风电机组之间行、列距的要求,在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行距)5~9倍风轮直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列距)3~5倍风轮直径;山地地形取较小值,平原地形取较大值;在复杂的山区地形中,经计算尾流系数及湍流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不完全按照这个距离要求。

4、考虑风机集电线路,尽量使为单台风机设置的集电线路不要太长。单台风机距离其他风机较远时,需考虑技术经济比较。

5、目前情况下,风机湍流系数需要由风机厂家进行核算。

(二)结构专业

1、风机所需安装平台为约为40m*45m,为临时征地,微观选址时应注意风机坐标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不一定是现有的,无平台时主要是考虑施工量的大小),风机基础直径约为20m,为永久征地,选址时应注意尽量考虑减小二者的施工量;

2、风机位置附近是否有深坑、深沟或废弃的采石场或矿坑,是否会

影响风机基础结构安全;风机附近有悬崖时,应使风机尽量远离悬崖以保证基础安全以及减少风机湍流。注意风机所在的山上是否有较大的山洞(比如抗战时期解放军挖的仓库等),如果有,应考虑风机基础灌浆是否会受到影响。

(三)总交专业

1、大致了解风场周边及风场内现有道路情况,并在图中予以标记;微观选址时,一般提前选好路径(通过GOOGLE EARTH或咨询当地百姓),能开车上山的尽量开车去,以检查相关道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2、风机位置应尽量不要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以便于满足风机厂家运输对最大坡度的要求。

3、风电场道路的要求(国电联合动力):路面宽度5m,路肩宽度1m;最大坡度不超过6%,坡长限制为300m;道路转弯处的转弯半径大于50m;道路外6m内不得有不可移动的障碍物。如果吊装公司提出更高要求的,需满足吊装公司要求。

(四)其它注意事项:

1、风机与附近村庄的距离,根据项目申请报告,按环保要求,距声源200m处,噪声声级可衰减到国家标准(45dB)以内,此距离即为距村庄的最小距离(单个的民房及养殖大棚不在此范围内,具体影响应向业主说明并得到其确认)。

2、风机附近是否有营运中的炸药库、采石场等其它影响风机基础及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安全的设施。线路结构一般要求炸药库和采石场的

爆炸不会影响到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安全,故风机及集电线路与上述危险设施的距离应不小于300米。如果炸药库存量较大,需按规程增大距离。

3、风机及其运输道路、集电线路应尽量躲避开耕地、坟墓、成片的果林等。当风机坐标位于农田中时,需确认是否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内不能布置风机。

4、微观选址时应对每处坐标的选址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注意:如果以上原则有拿不准的地方,比如工程量偏大等,需业主确认。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与选址

【摘要】风电场区域范围内的风能资源藴藏状况,是开发风力发电项目最基础的组成因素,能否客观的掌握其风能资源状况是项目成功和避免投资风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区域初步甄选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 1 概述 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风能资源评估包括三个阶段:区域的初步甄选、区域风能资源评估及微观选址。 2 区域的初步甄选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区域的初步甄选是根据现有的风能资源分布图及气象站的风资源情况结合地形从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中筛选较好的风能资源区域,到现场进行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和树木等标志物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确定风电场的开发范围。 风电场场址初步选定后,应根据有关标准在场址中立塔测风。测风塔位置的选择要选具有代表整个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具体做法: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初步选定可安装风机的位置,测风塔要立于安装风机较多的地方,如地形较复杂要分片布置立测风塔,测风塔不能立于风速分离区和粗糙度的过渡线区域,即测风塔附近应无高大建筑物、地形较陡、树木等障碍物,与单个障碍物距离应大于障碍物高度的3倍,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保持在障碍物最大高度的10倍以上;测风塔位置应选择在风场主风向的上风向位置。 测风塔数量依风场地形复杂程度而定:对于较为简单、平坦地形,可选一处安装测风设备;对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风场,要根据地形分片布置测风点。 测风高度最好与风机的轮毂高度一样,应不低于风机轮毂高度的2/3,一般分三层以上测风。 3 区域风资源评估 区域风资源评估内容包括: 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完整性;测风时间应保证至少一周年,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满足大于90%,资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一周)。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作者:————————————————————————————————日期: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流程 风电项目宏观选址阶段 风电场风资源测量阶段 风电场工程规划阶段 风电场预可研/可研阶段 风电项目核准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项目宏观选址流程图 相关部门 咨询单位 项目公司 公司本部 委托咨询单位明确需求接受任务落实需求 配合宏观选址资料 搜集 组织宏观选址资料 搜集宏观选址现场踏勘 组织现场踏勘 项目公司应要求发改局、国土局等参加现场踏勘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 编制宏观选址报告 组织审查宏观选址报告修正宏观选址报告 签订风电场开发协议 研究区域风电规划,确定重点开发 区域 审定风电场开发协 议 内部审查、向公司报送宏观选址报告 向公司、政府报送 开发协议 审定风电场开发协 议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

浅谈风电场微观选址

随着国内风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微观选址作为风电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微观选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风电场日后的收益情况。微观选址做的好,场内风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道路及线路方案经济合理,风电场的收益必然超出预计;反之,风资源被浪费,道路及线路方案成本增加,收益上无疑会大打折扣。 现场踏勘阶段的相关工作。 首先,我们来谈谈微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工作开展的条件。 1、风电场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工作完成; 上述条件具备后,我们就可以开展微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的工作了。 其次,我们来说说微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所需准备的资料与装备。 2、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拟选风机点位坐标表; 3、微观选址初步方案阶段道路、吊装平台、线路方案图; 4、户外作业工具【车辆、干粮、手套、相机、gps、定位桩(带编号,含打桩工具)、镰刀(开路工具)、向导(贵州、广西等树林较多,山势陡峭,容易迷路的地方)等】 上述资料与装备准备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微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的工作了。 第三,我们来看看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需要哪些单位的人参加以及主要负责的内容。 1、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参与微观选址现场踏勘过程主要负责的是敏感性因素的复核,例如林地、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点位复核工作。(成果:各职能部门对风机点位可利用性的确认文件) 2、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参与微观选址现场踏勘过程主要负责的是对初步方案阶段成果的复核工作。(成果:现场踏勘记录表) 3、风机厂家 设计单位参与微观选址现场踏勘过程主要负责的是对风机运输、建设条件的复核工作。(成果:现场踏勘记录表)

最后,我们来聊聊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 微观选址现场踏勘阶段具体工作首先要基于初步方案阶段的成果,逐个点位进行考察。并用GPS、定位桩标记风机点位坐标,用相机记录点位周边的情况,在现场踏勘记录表中详细记录每个点位的情况。复核该点位的建设条件,初步判定该点位是否满足建设要求。 经全场踏勘后,将不满足建设条件的点位剔除,将满足建设条件的点位坐标发给当地林业、国土等职能部门进行土地可利用复核,确定点位坐标的土地性质及可利用性。 经职能部门核实后可利用的点位进行汇总,形成风电场最终可利用点位坐标表。最后,经三方签字确认,微观选址现场考察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微观选址最后一个阶段——方案敲定阶段的工作了。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风电场微观选址注意事项 (一)电气专业(从发电量计算的角度出发): 1、首先应考虑发电量的优劣,高程尽量高;但在山地布置风机时,有时为了在同一个山上尽量多的布置风机,可能会放弃一个最高点而选择两个相对高点。 2、风力发电机组成排布置时应垂直于主导风能方向排列,前后两排交错布置。 3、尽量减小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影响,满足风电机组之间行、列距的要求,在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行距)5~9倍风轮直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列距)3~5倍风轮直径;山地地形取较小值,平原地形取较大值;在复杂的山区地形中,经计算尾流系数及湍流都不大的情况下可不完全按照这个距离要求。 4、考虑风机集电线路,尽量使为单台风机设置的集电线路不要太长。单台风机距离其他风机较远时,需考虑技术经济比较。 5、目前情况下,风机湍流系数需要由风机厂家进行核算。 (二)结构专业 1、风机所需安装平台为约为40m*45m,为临时征地,微观选址时应注意风机坐标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不一定是现有的,无平台时主要是考虑施工量的大小),风机基础直径约为20m,为永久征地,选址时应注意尽量考虑减小二者的施工量; 2、风机位置附近是否有深坑、深沟或废弃的采石场或矿坑,是否会

影响风机基础结构安全;风机附近有悬崖时,应使风机尽量远离悬崖以保证基础安全以及减少风机湍流。注意风机所在的山上是否有较大的山洞(比如抗战时期解放军挖的仓库等),如果有,应考虑风机基础灌浆是否会受到影响。 (三)总交专业 1、大致了解风场周边及风场内现有道路情况,并在图中予以标记;微观选址时,一般提前选好路径(通过GOOGLE EARTH或咨询当地百姓),能开车上山的尽量开车去,以检查相关道路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2、风机位置应尽量不要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以便于满足风机厂家运输对最大坡度的要求。 3、风电场道路的要求(国电联合动力):路面宽度5m,路肩宽度1m;最大坡度不超过6%,坡长限制为300m;道路转弯处的转弯半径大于50m;道路外6m内不得有不可移动的障碍物。如果吊装公司提出更高要求的,需满足吊装公司要求。 (四)其它注意事项: 1、风机与附近村庄的距离,根据项目申请报告,按环保要求,距声源200m处,噪声声级可衰减到国家标准(45dB)以内,此距离即为距村庄的最小距离(单个的民房及养殖大棚不在此范围内,具体影响应向业主说明并得到其确认)。 2、风机附近是否有营运中的炸药库、采石场等其它影响风机基础及集电线路杆塔基础安全的设施。线路结构一般要求炸药库和采石场的

风电场选址的分析

风力发电厂选址及项目申报 学 习 资 料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风力发电电场选址的一般要求和考虑

1:一般要求年平均风速在6米/秒以上(60-70米高度),山区在5.8米/秒以上。 2:年3-25米/秒的风速累计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3000-5000)。 3: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 4:每台机的平均间距为叶片直径的4-6倍。 5:并网条件好,要求风电场离接入的电网不超过20公里。 6:离居民区300米以上的距离。 7:目前,风力发电项目的单位投资为7000-10000元/千瓦,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厂的投资约为4-5亿元。 8:风电厂的开发首先由当地市级政府与拟投资开发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根据协议明确的范围开展前期的测风工作。在取得测风资料后,开展项目的论证工作,论证能满足开发的要求,便可启动相应的报批程序,开展预可研的编制工作,及相关的前期工作。预可研审查通过后,就可以开展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其它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后向省或自治区发改委申报项目,由省统一向国家能源局申请核准。在得到核准后,便可以开展项目的建设。整个项目从开始到投产周期约为四年左右。 9:另外,还需要考虑电价、风向、地形、地质、气候、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等一系列因素。 需要收集的资料:收集风电场附近气象台等长期的测风数据,如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及湿度等,具体有:

a)30年的逐年逐月平均风速; b)代表年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 c)与风电场测站同期的逐小时风速风向数据; d)累年平均气温气压数据; e)最大风速、极端风速、极端气温及雷电等数据。 f)整理风速频率曲线、风向玫瑰图、风能玫瑰图、年日风速变化曲线、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小时等主要参数。 另外,还需要明确电价、电网接入的可能性、电网接入的变电站离可能选择的风场的距离、当地对生态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政策以及林地保护问题、道路交通等。 风力发电站的选址和设想 现在风力发电站大多数采用未经改造的自然风进行发电,其年平均风速在3m/s以上,运行风速达到4m/s以上,单机出率只有几百至几千千瓦。如果采用多台发电机联合运行发电,就每台机组之间纵横相距20~30m,不仅需要比较宽阔的场地,而且,单机容量少,每千瓦(Kw)投资高,因此,阻碍了风力发电站的发展。为此,如何选择风力发电站站址和集聚风力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风力的产生是由于太阳能照射作用,使地表岩石、海洋、砂滩、森林间产生不同的温度,致使空气产生对流,同时,星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和地球自转作用,会产生夏炎冬寒、白暖夜凉、地表热高空冷,造成不同时节不同的风向和风力,另外,地形地貌对风向和风力聚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风力发电站象筑坝蓄水发电站一样,需要进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一)风电项目宏观选址工作流程说明图解

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一、流程总说明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

于200W/m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气象灾害(台风)等对工程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五、风电场微观选址规定

风电厂微观选址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风电场宏观选址行为,减少由于微观选址失误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前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约束设计咨询单位宏观选址达到应有的深度和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的说明 1.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概念 微观选址就是确定每台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场中的具 体位置。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微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工程造价、安装条件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在风功率密度高点布机:产能最大化,设计最简单,风能好的地形 2)尽量集中布置。 减少风电场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土地,在同样土地面积上尽量布置更多的风机。减少电缆和场内道路的长度,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厂内线损。

3)尽量减小风电机组之间尾流的影响,尾流损失平均不大于6%,单机不大于8%。 4)满足风机运输和安装条件 机位附近要有足够的场地能够作业和摆放叶片塔筒,道路有足够的坡度、宽度和转弯半径使运输机械能够到达所选机位。 5)视觉上尽量美观 二、工作标准和流程 1.确认风电场可用土地界线,保证微观选址范围在政府规划的开发范围内。 2.结合地形、地标粗糙度和障碍物等,利用订正的测风资料,在风电场范围内绘制出一定轮毂高度的风能资源分布图。 3.根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和风电场的风资源分布图,拟定若干布置方案,并用软件对个方案进行优化。 4.对各方案的发电量、尾流影响、投资差异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经济技术综合比较,确定布置方案,绘制风电机组布置图。 5.到现场详细踏勘每个布机位置,与风机布置图进行复核,检查机位是否有颠覆性因素,最后确定最终布机方案。

集中式风电场开发流程

与当地政府签订风电开发协议书,取得测风许可 考察现场是否适合建设风电场:风资源接入系统、水源、电源、交通情况、预计装机规模;宏观选址 项目占地属性、可能压矿、文物、旅游、军事设施、炸药库等调查;当地预调整规划时间;可调整土地预留容量及范围 建立测风塔 选定测风塔地点、招标测风塔、签 订测风塔协议(含二次搬运)、测风塔安装青苗补偿协议 进行风资源论证 (1-2年数据) 测风数据整理、论 证,形成测风报告 风电场预可研设计招标及委托 预研可研报告的内部完善和最终审查 项目可研设计寄项目申请报告招标、委托及微观选址报告 业主提供数据和资料,设计形成可研报告,双方完成可研收口 各项专题报告的委托编制 并取得专题批文 申请发改委对项目可研和申请报告审查及现场勘查、审查后进行修改省级发改委核准文件 可研报告电子版完成后进行公司内部审核(前期、工程、生产、财务、经营等全过程审核)、按集团公司要求进行可研报告的内容审核、内审后修改 环评批复(市级)→业主提供可研范围及拐点坐标→县建设(规划)局出具选址意见书→地灾和压矿(县市省)→林地预审(县市省)→土地预审(县市省) 《环评报告》 《选址意见书》《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水土保持报告》《接入系统设计》 《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林地预审批复》 《地质灾害评估批复》《场区无文物证明》《压覆矿产资料评估报告》《建设(规划)部门选址批复》《土地预审批复》《上级公司资本金承诺函》《银行验资证明》《银行贷款承诺》 《环评报告》批复《接入系统》批复《市级发改委初审意见》《项目公司招投标方案》 《风电场整体开发方案》(需要时)《节能评估》 接入系统市级批复及各专题(见上)批复完成后,业主行文并组件(见右)由县级发改委局逐级上报市级省级发改委 接入系统可研设计(设计院) 办理接入系统审查 (市级电网公司) 签订并网协议、购售电 协议、市网接入系统批复文件 发展计划处(主办) 生产技术处调度通讯处市场营销处 法律顾问处 各主管副总总经理 发展策划部(主办)计划经营部生产技术部调度通讯中心市场营销部 项目安全预评价(需要时) 国土资源局办理征地手续(最终的红线图和批文)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发改委核准批复文件》《用地预审意见》《施工图设计文件》《地质灾害危险评估》 《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建设工程勘察报告》《环评报告》批复《土地出让合同》 《征地公告》(5-7个工作日)电视、报纸、村委会张贴《项目平面图》 《项目预征地图-蓝线图》 风电场开发流程 2018年4月3日 10:49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风电场宏观选址原则及流程 2010-9-29

1.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2.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3.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s,有效风速小时数8000h左右,且测风塔在整个风场中所处位置具有代表性,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W/m2;盛行风向相对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风速从6~7米/秒不等,根据初步选定的机型,年等效利用小时一般要求大于2000小时。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产业发展规划 3)满足电网连接和规划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

风力发电场微观选址WAsP windfarmer 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 2013 -- 2014 年度第1学期) 名称:《风力发电场》课程设计院系:可再生能源学院 班级:风能110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韩爽刘永前设计周数:2周 成绩: 提交日期:2014 年1月23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设计目的 根据《风力发电场》课程中第二章的内容,学习使用WAsP、WINDFARMER等软件,掌握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和微观选址的原理及方法,熟练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2.设计任务 ①对风场测风数据进行处理,制作地形图(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 (Global Mapper、谷歌地球、autoCAD) ②使用经处理的测风数据,进行风资源评估,得到风图谱;(WAsP) ③制作机型文件,依据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进行优化布机; (WAsP、WINDFARMER) ④对两套不同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设计要求 掌握风资源评估和微观选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上述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第一步、风资源数据处理

1、打开excel版测风数据 2、根据《GBT 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筛选数据,但是本次只关心以下规 则:a、70与60m风速的差值小于1m/s b、70m风速每小时变化绝对值小于6m/s 3、要将处理的Excel文件复制到.txt文件当中,好将数据导入W AsP中 第二部、Glabal Mapper制作地形图 1、使用google earth宏观选 2、在https://www.doczj.com/doc/209943993.html,/SELECTION/inputCoord.asp 中下载所需地区地形图 a、选择4、5号区域 b、点击Click here to Begin Search c、点击Data Download下载所选地区地形图

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流程

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流程 来源:华人风电网作者:未知发布时间: 2013-8-5 14:46:11 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我国自l 989年建成首个现代化风电场起,截止到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万kW,其中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466万RW。20年来,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规模经济性日益明显。资料显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初步估算,我国可用于风力发电的风场总装机客量超lO亿kW。约相当干50座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按200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的我国风电发展规划目标,2020年将达到3000万kW。除国家特许权招标的风电项目及国家发改委核准的5万kW以上的风电项目外,各省核准的49.5Mw 风电项目占了很大比例,本文就49.5Mw风电项目开发和实施的过程进行介绍并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 1.1 49.5MW风电项目开发流程 风电场选址、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凤能资源测量及评估,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审、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取得相关支持性文件报发改委核准。 1.1.1风电场选址 风电场选址可委托有经验的咨询单位进行,主要考虑选址凤能质量好、风向基本稳定、风速变化小、凤垂直切变小、揣流强度小、交通方便,靠电网近,对环境影响最小、地质条件满足施工的地区。 1.1.2与地方政府签订开发协议 投资商与地方政府共同组织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资料后签订风电开发协议.主要包括风电开

发区域、近期开发容量,远期规划,年度投资计划、工程进展的时间要求等。 1.1.3风能资源测量及评估 委托专业安装公司安装测风塔,安装地点应选址该风电场有代表性的地方,数量一般不少于2座,若条件许可,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应增加至4~8座,测风仪应安装在tOm、30m、50 m、70m的高度进行测风,现场测风应连续进行,时间至少1年以上。 在进行凤能资源评估时选用平均风速、凤功率密度,主要风向分布、年风能利用时间作为主要考虑的指标和因素。 1.1.4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及评宙 测风数据收集齐全后可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初可研,初可研主要包括:(1)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依据;(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5)项目大体进度安排;(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初可研编制完成后,由业主组织专家 对初可研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咨询单位根据评审依据进行修改。 1.1.5报发改委取得立项批复 初可研编制完成后由投资商把初可研上报发改委,等发改委给予立项批复。 1.I.6委托咨询单位编制可研 可研是在初可研的基础卜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和规模,论证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查明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工程地质评价和

风电场选在哪里最给力

? 吴敬凯 张继立 风电场选在哪里 最给力 风资源分析是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微观选址工作主要任务是,对风电场所在区域内进行现场踏勘,利用计算软件对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布置进行计算,满足风电场总体装机容量以及风电机组装机台数要求,给出各风电机组的具体位置坐标,从而指导下一步的勘测设计等工作。一个准确、可靠的风资源分析和微观选址报告能够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运行,并为风场投资回报率提供可靠的保证。 风资源分析 数据检验。对测风资料进行三性分析,包括代表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测风时间至少应保证一周年,测风资料有效数据完整率应大于90%,资料缺失的时段应尽量小(小于7天)。 测风数据分析。根据风场测风数据处理形成的资料和长期站(气象站,海洋站)的测风资料,按照国家标准《风电场风资源评估方法》计算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代表年平均风速,平均风功率密度,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日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速和风功率年变化曲线图,风电场测站全年风向,风能玫瑰图,风电场测站各月风向,风能玫瑰图,风电场测站的风切变系数,湍流强度,粗糙度;通过与长期站的相关计算整理出一套反映风电场长期平均水平的代表数据。 2010年10月20日, 美国埃尔斯沃思附近的风力发电场,一座风磨和几个风力涡轮机。 摄影/CFP/CFP

?23特 别策划 通过对测风塔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代表年50m~80m高度的年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可以判断风功率密度等级,一般来说,风功率密度达到3级以上,风电场才有开发价值。 各测风塔的风能主要集中某几个扇区,盛行风向稳定,才有利于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 风电机组安全等级分析。按照IEC 61400-1(Third edition,2005-08)计算风电场预装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湍流强度和50年一遇10m in平均最大风速,提出风电场场址风况对风电机组安全等级的要求(见表1)。 表1 IEC 61400-1(Third edition, 2005-08) 机型划分标准 注: Vref表示参考风速10分钟平均值 A 表示较高湍流特性级 B 表示中等湍流特性级 C 表示较低湍流特性级 Iref表示风速 15 m/s时湍流强度期望值 根据以上形成的各种参数,对风电场风能资源进行评估,以判断风电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微观选址 微观选址工作主要任务是,对风电场所在区域内进行现场踏勘,利用计算软件对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布置进行计算,满足风电场总体装机容量 以及风电机组装机台数要求,给出各 风电机组的具体位置坐标,从而指导 下一步的勘测设计等工作。 微观选址的技术路线。世界气象 组织在风能资源利用方面的气象问题 中给出了风力发电机组微观选址技术 方法的框图,见图1。 如上图所示,微观选址首先确定 盛行风向;其次地形归类,可以分为平 坦地形和复杂地形。在平坦地形中主 要是地面粗糙度的影响;复杂地形除 了地面粗糙度,还要考虑地形特征。 微观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风电 场选址需考虑以下5个方面: 一是地形影响。风能与风速的立 方成正比,当风速为原来的两倍时,则 功率为原来的八倍。由于风的局地性 相当大,这就愈来愈需要气象学家,为 风力发电机所要选的位置,提供中、小 尺度的气候分析。运用气象规律认真 选好站址,对推广风能利用所产生的 经济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小地形的影 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一旦利用风 能的地区确定后,就必需对当地的局 地小气候进行分析,将风机位置安装 在受地形影响风速增强的地点。 地形会造成风速差异,不同地形 的风速和空旷平地的风速比值(如表 3)可以推算相似地形下的风速。 表2 不同地形下风速与平坦地面风速比值表 图1 微观选址技术路线图

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与选址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09943993.html, 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与选址分析 作者:阚健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03期 摘要:相较于其他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具有一些不同的构成特点;风力发电场的主要作 用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借助于输电线路向电网输送,为了实现这些功能,就需要科学的选址。本文简要分析了风力发电场的构成特点和选址,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构成特点;选址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一、风力发电场的技术概况 1 风电场的概念 风力发电场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输变电设备以及其他的建筑设施等内容,结合相应的规则,来排列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将获取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借助于输电线路向电网中输送。通过风电场的建设,可以对风能有效的利用。 2 风电场的特点 相较于一般的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具有一些特性,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风力资源比较的丰富,风能是风电场的发电资源,只有大气能够流动,就有风产生,因此它是无限利用的;其次风力发电的环保性较好,风力发电属于绿色产业,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常规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不会将任何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可以对大气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然后是分散生产的特点,因为风力发电机组只有较小的单机容量,每一个风电场具有较多的发电机组,因此,风电场电能生产的分散性特征较为明显,如果建设的风电场有着百万千瓦级规模,需要的风力发电机组有几百台之多,在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另外,风电场还有着多样化的机组类型,风力发电过程中,应用了较多类型的发电机,包括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等。在风电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等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因为风能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强,那么波动性也必然存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中。 二、构成及分类 1 风电场的基本构成 风电场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风电场、电网和负荷,风力发电系统可以有效的生产、传输和变换风电,并且将监控保护的功能给发挥出来。在整个风电系统中,非常

一、风电前期开发工作流程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流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风电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程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根据国家风电开发相关管理规定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有关管理办法、公司前期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本流程。 第二条本流程主要包括风电场宏观选址、风资源测量、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项目核准等前期开发的全过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公司全资、控股企业的风电项目开发工作。 第二章风电场宏观选址流程说明 第四条流程总说明 (一)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概念 风电场宏观选址是在认真研究国家和地区风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地区风能资源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区域风电场运行数据,通过对若干场址的风能资源、电网接入和其它建设条件的分析和比较,确定风电场的建设地点、开发价值、开发策略和开发步骤的过程,是保证公司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风电场宏观选址主要指导文件:《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二)影响风电场宏观选址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宏观选址,要结合以下因素对候选风电场进行综合评估,并拟定场址:风能资源及相关气候条件、地形和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征用与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接入系统、环境保护以及影响风电场建设的其他因素。 (三)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 1、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质量好 拟选场址年平均风速一般应大于6m,风功率密度一般应大于2002;盛行风向稳定;风速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风切变较小;湍流强度较小;无破坏性风速。 由于各地区风电上网电价不同、风电场建设条件与海拔高度差异较大、可安装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同,风电场最低可开发年平均风速从6~7米/秒不等。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3、满足联网要求 认真研究电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发展情况,根据电网容量、电压等级、电网网架、负荷特性、建设规划,合理确定风电场建设规模和开发时序,保证风电场接得进、送得出、落得下。 4、具备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 拟选场址周围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风电机组、施工机械、吊装设备和其它设备、材料的进场要求。场内施工场地应满足设备和材料存放、风电机组吊装等要求。 5、保证工程安全 拟选场址应避免洪水、潮水、地震、火灾和其它地质灾害(山体滑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风电场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摘要】随着世界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一次能源的逐渐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越来越重视。风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世界技术最成熟、最环保、最具大规模和商业化开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正以每年1000万千瓦的装机增长,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可观,因此风电场选址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风电场宏观选址;微观选址 前言 理论上风资源丰富、风向稳定、风能分布集中、破坏性风速较小的风场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是一个理想的风电场,适宜建设大型风电场,但实际上好多风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往往受到接入电网、地质、地形、交通运输、地质灾害、矿产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开发利用。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围观两方面入手,简单介绍风电场选址及风机布置需要考虑的因素。 1 风电场宏观选址 风电场的宏观选址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对形成风的各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交通运输、接入系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风资源较好,具备装机条件的风场。风电场宏观选址是整个风电场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风资源:风资源是风场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风资源,一切都是空谈,良好的风资源才能提高整个风场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风功率密度等级达到2级及以上的区域具有开发价值。风力发电机组一般在3~25m/s风速区间可以进行发电,小于3m/s风速风机叶片虽然有转动但是机组仅做无用功,大于25m/s时,为考虑风机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停机。 (2)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分为: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沼泽等。地貌分八种: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等。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对于内陆风电场,风资源较好的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地形、地貌。 (3)工程地质:风电机组基础位置最好是承载力强的基岩、密实的壤土或者粘土等。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减少风机基础的处理量,减少工程造价。 (4)交通条件: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如山脊、戈壁滩、草原和海岛等,必须拓宽现有的道路并新修部分道路以满足大部件运输,其中有些部件的长度可能超过30米。如GW70/1500型风机叶片直径长约34m。 (5)电网连接: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需要与电网连接,厂址选址时候应尽量靠近电网,对于小型风电项目而言,要求距离10~35kV电网较近;对于较大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统一和规范风电场场址选择的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制定《风电场场址选择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规划建设的大型风电场项目,其它风电场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深度 第三条风能资源 1 建设风电场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能量丰富、风向稳定的风能资源,选择风电场场址时应尽量选择风能资源丰富的场址。 2 现有测风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部分省区的有关部门绘制了全国或地区的风能资源分布图,按照风功率密度和有效风速出现小时数进行风能资源区划,标明了风能丰富的区域,可用于指导宏观选址。有些

省区已进行过风能资源的测量,可以向有关部门咨询,尽量收集候选场址已有的测风数据或已建风电场的运行记录,对场址风能资源进行评估。 3 某些地区完全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现成测风数据;还有些区域地形复杂,即使有现成资料用来推算测站附近的风况,其可靠性也受到限制。在风电场场址选择时可采用以下定性方法初步判断风能资源是否丰富。 1) 地形地貌特征判别法 可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对缺少现成测风数据的丘陵和山地进行风能资源粗估。地形图是表明地形地貌特征的主要工具,应采用1:50000的地形图,能够较详细地反映出地形特征。 a) 从地形图上可以判别发生较高平均风速的典型特征是: -经常发生强烈气压梯度的区域内的隘口和峡谷; -从山脉向下延伸的长峡谷; -高原和台地;强烈高空风区域内暴露的山脊和山峰;

-强烈高空风,或温度/压力梯度区域内暴露的海岸; -岛屿的迎风和侧风角。 b) 从地形图上可以判别发生较低平均风速的典型特征是: -垂直于高处盛行风向的峡谷; -盆地; -表面粗糙度大的区域,例如森林覆盖的平地。 2) 植物变形判别法 植物因长期被风吹而导致永久变形的程度可以反映该地区风力特性的一般 情况。特别是树的高度和形状能够作为记录多年持续的风力强度和主风向证据。树的变形受几种因素影响,包括树的种类、高度、暴露在风中的程度、生长季节和非生长季节的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和持续的风向。已经发现年平均风速是与树的变形程度最相关的因素。

风电场的建设流程详解

风电场的建设流程详解: 风电场建设是把投资转化为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多行业、多部门密切配合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他涉及的面广、环节多、内外部联系和纵横向联系比较复杂,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由其不容混淆、不容颠倒的工作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按一定顺序进行,这个顺序就是风电场的建设程序。 风电场建设程序,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它遵循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所规定的建设程序。我国的建设程序分为六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也有人把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并为“工程立项阶段”,把建设准备阶段和建设施工阶段合并为“施工阶段”的)。对于使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的风电场项目,其建设程序按照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规定的六个阶段,即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执行与监督、项目的总结评价六个阶段执行。 根据我国建设程序规定和各地实施风电场建设经验,风电场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先后顺序排列大致如下: 根据气象资料、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本地区风力发电规划和本地区风电发展规划,制定风电场开发方案并初选场址; 在初选场址地域安装测风塔,并采集不少于一年的风能资料,对风能资源进行分析评估; 编写风电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批复后,选定有合格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师咨询单位进行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立风电场项目公司或筹建机构; 报批电价; 签订上网电价; 筹措建设资金; 选定风电场项目设计单位; 现场勘测、微观选址、进行风电场设计; 监理招标,签订委托监理合同; 采购招标,签订各类采购合同; 施工招标,签订施工合同; 塔架制造招标,签订塔架制造合同; 进行建设师工准备,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报批开工报告或施工许可证; 风电场工程师工; 设备到货检验,设备安装、调试; 试运行; 竣工验收; 风电场投入商业化运行; 风电场工程总结、后评价。

风电场选址与风资源的关系

风电场选址与风资源的关系 众所周知,风况是影响风力发电经济型的一个重要因素风能资源的评估是建设风电场的关键所在。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 是风电项目的根本, 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 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 造 成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风资源进行详细的勘察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风资源的研究和评价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电场所在的区域的风能质量要好 所谓质量就是风区年平均风速较高,一般要大于6—7m/s,不同高度的年平均速度参考值是按风切变指数为1/7推算的,并且风速的年变化相对较小为好。风功率密度大,一般情况下1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要在150—200w/m2,在高度为3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范围为240—320w/m2,在高度为50m高度的风功率密度应该在300—400w/m2。风频分布较好,可以利用的小时数较高,30m高处的年有效风力时数应该在6000小时以上为佳。 (2)风向要基本稳定(即主要要有一个或者两个盛行主风向) 所谓的盛行主风向就是指出现频率最高的方向。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基本上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盛行主风向,并且方向一般相反。风能密度方向分布为全年各扇区的风能密度与全方位总风能密度的百分比。在这方面的一般用风向玫瑰图和风能玫瑰图来进行选取风能的盛行风向。风电场内的机组位置的排列就取决于风能密度的方向和地形的影响。此外,风能的主导频率应该在30%以上,风向的稳定性可以增大风能的利用率、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3)风速的变化要小 风电场选址是应尽量选在不要有较大的风速日变化和季变化的地方。不然的话,这会影响风机的效率,以及风机的寿命。变化越小,机组运行越稳定,对电力系统和电机本身都是好的。此外,可以用各月的风速(或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和全年的风速(或风功率密度)日变化曲线图,与当地同期的电网日负荷曲线对比,两者相一致或者接近的部分越多越好,表明风电场的发电量与当地负荷相匹配,风电场输出的电力变化接近负荷需求的变化。 (4)风力发电机组高度范围内风的垂直切变要小 风力发电机组选址时要考虑因地面的粗糙度而引起的不同的风速廓线,当风的垂直切变非常大的时候,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十分不利,对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近地层中, 风速随高度有显著变化, 但由于地面粗糙度不同,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也就不同.风速随高度的增大, 是风速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而引起的, 大气低层常用指数公式表示风速和高度的变化关系: V n /V 1 =(Z n /Z 1 )a式中的 V n 为高度为Z n 处得风速,V 1 为在高度Z 1 处的已知风速,a为指数。在我国,常用 的指数值分为三类,分别为0.12、0.16和0.20。

风电场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目录 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风能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2项目选址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3项目建设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区域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场地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4方案比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5项目建设影响评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楚雄州勘测规划设计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