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辨析比较。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与鉴赏,选取了《短文两篇》《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

《驱遣我们的想象》这 4篇文章进行编排。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警句迭出。通过学习,从读书求知、艺术鉴赏方面,感受作家对精神生活层面的思考,为丰富精神生活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写作——修改润色解析

人文主题: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语文要素: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修改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写作内容是“修改润色”。很多同学写作时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那么,请大家看到下面这句话,看看有什么问题:

【课件】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明确:是的,小作者所描写的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寒风凛冽,而“拂面”则适用于描写春风,所以词语选用与语境相违背,是不符合文章写作目的的。是的,大家知道了,我们本节课具体学习的就是“围绕中心,修改润色”。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导入,贴合学生学习情境。

学习修改“中心”

教师语言:什么是中心?【课件】中心,或者叫主题、主旨,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

教师语言:如果说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那么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我们修改文章,也要把中心问题作为修改的重中之重。【课件】那么我们应当围绕中心如何修改?

1. 自查文章的中心是否清晰明确教师语言:中学生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因此,修改文章,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检查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

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个“中心明确”。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喜欢套用自己写过的文章作为考场作文,却经常会跑题。为什么跑题,主要是文不对题时,中心处理得不明确。

如何修改使中心明确呢?——三个字,勤点题。

首先,“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开门见山,直击要害;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开头结尾中间勤点题,就能始终给

人以结构严谨,紧扣题旨之感。

教师语言:比如说作文“和___在一起”【课件】,某考生先以题记点题,接着分三个段落,按时间顺序描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三个生活片段,每段末尾分别小结:和妈妈在一起

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幸福的。——题记??老妈——我亲爱的保姆,和你在一起,真的很舒服。??老妈——我可爱的朋友,和你在一起,真是快乐无比。??老妈——我敬爱的老师,和你在一起,还真能学到知识。(篇末)老妈,我真得喜欢和你在一起,今生今世你陪伴我,我陪伴你。

纲举目张,立意鲜明。因此,为了让中心更明确,我们可以在开头,中间,结尾,不断点题。

2. 围绕“中心”,确认选材是否合理典型(1)选材是否合理,是否能符合中心。有的作文题目容易审题错误。比如《我的同学》和《我与同学》两个题目,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主题不一样,选材也不一样。“我的同学”侧重于对同学这个人物品格的赞扬,挑选的素材应该是能够体现人物个性品质的事情。而“我与同学”常常表现的是我和同学之间的情义,挑选的素材侧重于表现两人之间友情的事。

(2)选材是否典型,是否能突出中心。写人或物的文章往往是为了凸现人、物的性格或某种精神,然而如果选材不典型,就会将人、物写成平庸。而典型的材料就是指这个人或物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心理神态等。

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可谓经典。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人的穷酸心理:明明已经落魄到和干苦力的短衫族一样,只能站在店门口喝酒,但他仍然要保持着读书人的门面——穿长衫,就算长衫十几年没补,又脏又破。小说一开篇,作者就用这段描写,塑造了一个滑稽可笑又让人感到心酸的形象。而正是因为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特征,孔乙己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画廊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形象。

3. 围绕“中心”,确认详略是否得当。

文章的中心要用“材料”来反映,不仅要注意选材,而且要关注材料组织是否正确,所谓组织正确就是在“详略安排”上有利于突出中心。详略问题主要有两类:(1)写流水账式的作文,用力平均,无“详略安排”。

(2)缺少全局观念,该详写的略写,该略写的详写,往往“头重脚轻”,不能突出中心。怎么修改?就是紧密围绕中心,把最能突出中心的内容进行详写。比如说作文题目是《特别的日子》,我们既不能把一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不管大小、不加选择地全部写进文章中去,也不能一开篇使劲铺写,到文章中后段草草结束,而是扣住“特别”这一中心,把全天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写具体,把“特别之处”交代清楚。

4. 再观“中心”,确认中心是否可以提升。鲁迅说,为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中心、主题,决定着文章的高下。深刻的、新颖的中心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写完文章,再要考虑,中心是否可以写得更深刻、更新颖。【设计意图】明确修改要求,结合阅读深入体会。

修改实例教师语言:那么我们就以作文《故乡的元宵节》为例,进行修改。现在我们展示同学丙的修改成果【课件】生甲:写的是元宵节热闹非凡:狮子、龙灯??叫人目不暇接。生乙:写元宵节与众不同,有一种风俗叫“赶毛狗”。就是用柞树或杉树枝堆放在每间房中,点火烧得噼噼啪啪响。然后全家老少高喊“ su——su”,说是把“毛狗”赶走。生丙将甲、乙的内容进行整合,写元宵的别具一格。

那古老的风俗,就是“赶毛狗”。爷爷奶奶最虔诚,爸妈只是走过场,而小孩则是看稀奇。突然,狮子龙灯过来了,小孩先跑了。而后,电灯亮起来,电视里的元宵晚会开始了,爸妈偷偷溜走。最后只有爷爷奶奶有气无力的声音在锣鼓声、鞭炮声、歌声中时断时续??不仅写了民俗,而且表现了现代文明正无情地冲击着古老习俗的防线,立意一下子深远很多。【设计意图】实战演练,明确修改的

操作要点。

小结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围绕中心,修改润色。

“围绕中心具体修改什么”,

1. 检查中心是否明确;

2. 检查选材是否合理典型;

3. 检查详略是否得当;

4. 检查中心是否可以提升。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修改润色的工程也是浩大的。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修改,写下美好世界。

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故乡的元宵节》再修改。第二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修改润色”,本节课具体学习“炼字炼句,使语言生动”。

“三分文,七分改。”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一篇平铺直叙、粗线条勾勒的文章,如何修改才能打动人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炼字炼句的角度,修改文章,使文章语言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明确课题炼字的方法教师语言:那么,在作文中,如何“炼字”呢?【课件】

1. 用准确词代替模糊词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当中的“钻”字可以用“长”、“冒”、“生”等字代替,但是比较一下,用“钻” 字最好,“钻”表现出小草不顾一切从土地里钻出来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其他词就没有这样的含义。

2. 用生动词代替平庸词一转眼已经开学了,我不情愿地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这句话表达了小作者留恋假期生活不愿上学的心理。为了突出这种心理,我们把原句中的动词“背”改成一个更有表现力的词——“拖”,“我不情愿地拖着书包来到学校”,“不情愿”的感情是不是因为这个“拖”字更突出了呢?

炼字的效果其实,我们通常说的炼字,所炼的主要是动词、形容词。“炼”好了,可以达到一字千金、气韵生动的效果。例如:朱自清的《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当中的“闹”字,写出了一种活泼泼的生命感。再看鲁迅《雪》当中的句子:“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几个形容词用得非常准确:“血红”,不是“鲜红”;“白中隐青”,不是单纯的“白色”;“深黄”,不是模糊的“黄色”;“冷绿”,是带有触感的“绿色”,而且这些颜色词,和雪野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一幅鲜活甚至是五彩斑斓的南国雪景图。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了解炼字的方法。

了解炼句方法

教师语言:学习了炼字,现在请同学们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个例子,沿着这个思路再思考如何“炼句”。

学生活动:读文,分析,思考,讨论。

明确【课件】

1. 把长句改成短句

句子,按照长度,分为长句和短句两种。为了让习作的语言清晰简明,建议同学们多使用短句。短句,不仅结构简单,不容易发生歧义,而且在传情达意上,往往更利于突出强调某一内容,有时候还能增强气势,形成节奏。

朱自清的名作《春》就有很多短句子,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个句子也可以这么表达:“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你看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没有增减一个字,但是效果,还是第一个更好。原因在于第一个句子的句式好。它把原来修饰小草的定语——“嫩嫩的”、“绿绿的”单独拎出来,形成两个分句,并且放在主句后面,从而突出了小草鲜嫩的质感、碧绿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再比如这句话,“夕阳照在,河岸上,显示出血一样的残红色。”我们修改成短句子:“黄昏,河

岸,残阳如血。”意思全部表达到了,但语言更简洁,节奏很顿挫,画面感更强,意味深长,非常适合做结尾。

2. 巧用句式汉语的句式有很多种,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双否句、长句、短句等。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设问句提醒注意,突出强调;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等等。句式,不仅承载着内容,而且携带着不同情感,灵活选用句式,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说,双重否定句,它在意思上等同于肯定句,但是效果上比后者语气更强烈。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为了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就用了这个句式:“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之感动。” 如果把双重否定词“没有一个不”、“无不”改成“都”,效果会怎么样?“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佩服,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都为之感动。”效果一下子减弱了很多。

再如这个句子,“我的家乡是江南的名城无锡 ,我是在北方长大的 ,多少年来,我的梦想就是能到老家去走一走 ,看一看。”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判断句 , 雷同而缺少变化的句式使整个句子显得呆板乏味。如果我们将句式稍作调整 , 其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在北方长大的我常惦记着江南的名城无锡 , 因为那里是我的故乡。不知哪一天才能回去走一走, 看一看? ”3. 使用修辞修辞,能变抽象为具体,变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看这个句子。我们用比喻进行修改: “初三了,要测试投篮,我天天汗流浃背奋战在篮球场上,但篮球就像不听话的小猴子,不是在篮圈上蹦蹦跳跳,就是在篮框外溜达。”

再如这个句子,“那天,风和日丽,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前往大明湖公园。”我们改成句式较为整齐的排比句:“天,蓝蓝的;风,柔柔的;太阳,暖暖的;前往大明湖,我们的心,暖暖的。”节奏出来了,轻松愉悦的情感也出来了。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了解炼句的方法。

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炼字炼句,也是炼意。字句,是形;意,是魂,二者不可分割。因此,语言的润色修改,不仅是语言形式的选用问题,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真正要把字词句锤炼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我们抱定对文字认真负责的态度,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在阅读中不断品味,在写作中不断打磨,才能写出越来越生动的文字来。

第二课时课后活动课后活动:请同学们从炼字炼句的角度,对自己的一篇习作进行修改润色。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形成意识,养成习惯。

提交一份反思及修改后的新教学设计

思品二年级《你真棒》教学反思 1、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上好一堂课,要让学生在准备学习 之初,就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为教学创设最佳开端。在 上课前,我通过让学生一起背古诗,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 习氛围,这样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我又通过 想象画面渲染、集体交流、魔术信封展示等多种活动,使 愉悦的氛围得以延续。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 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才会有成效。 2、 2、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层次性。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形式, 它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但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形式的活动必须服务于教学 目标。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层次清晰,目的明确。赞 美同学——赞美身边的人——赞美陌生人,环环紧扣。特 别在赞美同学这个环节中,也体现了层次性,由易到难, 从夸奖班里表现好的同学——魔术信封中寻找具备某一特 点的同学——评点跑步事件——给烦恼的同学出金点子。 使学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并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恰当地赞美,体验赞赏他人的快乐。 整节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不过“金无足赤”,在这课中,我也留下了遗憾,像学生对优点的涵盖面理解得不够,总是局限在“学习”、“特长”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学习”、“特长”

以外的地方引导,善于发现。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都离不开生活,思想品德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新课标提出:“对小学生应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思品教育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我应该多联系学生日常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不仅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平时及在家的情况,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知道这点后,我相信以在后在品德教学中会有进步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案写作 修改润色

写作修改润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修改润色对作文的重要性。 2.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在修改作文时正确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读原文,找出其中的问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切磋、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修改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给一篇文章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希望这一课的学习能给你一些启发。 二、文题展示 1.阅读课本给出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修改润色这篇习作。 2.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修改。可以尝试边朗读边修改。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3.回顾自己以往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几篇写得好,哪几篇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指导

1.(1)读题审题。仔细阅读《寻人启事》这篇文章,首先分析这篇文章有哪些优点,哪些存在着不足:①叙述方面太多平铺直叙,缺少情感的流露,缺少人物内心的刻画;②有人物的语言描写,但是缺少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刻画;③文章结尾没有新意,这篇文章立意应该很好,但是最后没能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愧疚。这些不足之处就是下一步作文润色的地方。 (2)修改润色。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润色文章,让内容不要过于平铺直叙,学会使文章变得曲折起伏,增加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等,使内容变得充实、具体,增加可读性。学习组织语言,使语言更加流畅、有表现力,动笔前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文章内容,都要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和主题的明确性。 2.(1)审读原作。学会用批注法审读原作,找出一篇原来的作文,先从词句角度审读,标注错别字或不通顺的语句。然后审读原作的立意、语言、主题、结构等方面的不足。接着制定出修改润色计划,打算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用好的语言表现主题,怎样使作文更加完美,具有可读性等。 (2)修改润色。尝试两遍阅读修改方法;第一遍顺读作文,标注出认为现在阅读拗口、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等;第二遍再读作文,要在内容和语言等方面有欠缺的地方进行修改或增删。修改后可以再顺读一遍,确保修改后的作文要比原来的作文更出彩。 3.(1)思路点拨。首先要梳理出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总结过去自己写作中的成绩和不足。 (2)方法指导。关于作文润色有两个层面的事情要做:一是要做到文从字顺,即符合作文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念文章的办法,即凭借自己的语感,你会发现有许多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往往这些地方是不通顺的,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这些地方就需要改动。二是要做到文采奕奕,这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用词就不只是“准确”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了,要生动、形象,要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完此次作文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词、句之外,立意、结构等方面还需要作哪些修改。 四、范文评析 【原文】 我是这样成长的 “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 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6个月就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 过了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了无生趣”。3岁“被迫”进了幼儿园,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告别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生的童话故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优秀教案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两段资料。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课件出示1)我有一个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围绕主题,交流讨论。 1.(课件出示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板书: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开辟班级植物角)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三、阅读范文,打开思路。 1.(课件出示4) 我有一个想法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于是就强迫他们学习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孩子十分苦恼。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我七岁时,妈妈强迫我去学电子琴。这本是件好事,可我对乐器不感兴趣,不愿去学,而妈妈却一心想把我培养成音乐家,成为有出息的人,我只好每周日去参加学习班。这还不说,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练习一个小时要是弹错了一个音符,爸爸的巴掌就会像雨点般打来。说实在话,爸爸妈妈都是很爱我的,他们这样,也都是为我好。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也想好好的练,可就是练不好。同院的贝贝与我同病相怜。他的爸爸妈妈强迫她学习小提琴,每天晚上,她家都传出贝贝的痛哭声和那鬼哭狼嚎似的小提琴声。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没有任何起色,而小贝贝呢,也还是重复着拉老调子。 电子琴班结业了,我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小贝贝也是一样。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坐在沙发椅上,摇头叹气。爸爸说:“小健呀!我看你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白费了150元钱,这还不说,可你现在什么也没学成,长大又怎么办呢!”当时我心里真不好受,这时贝贝家又传出她爸爸的责骂声:“你这个笨蛋,长大能干什么,我打死你……”随即便是贝贝嘶哑的哭叫声……

修改润色

润色修改 一、阅读原文,尝试润色修改 一棵银杏树 在桠溪中学的老校址有一棵古银杏。我走进校园,看了看四周,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在学校的花坛上已经长满了枯黄的杂草,花坛四周的瓷砖也因为风侵雨蚀脱落在了地上。在花坛的不远处有一个不大的水池,池中枯萎的荷叶和漂满浮萍的绿水,显出一种荒凉。 向一条小道走去,总算看到了一点绿茵。小小的灌木旁伴着多姿的柳树,中间小路一直向远方延伸。我抬头看向天空,有几只鸟儿从天上飞过,将我的视线移到了一棵大树上。停在树冠上的鸟儿就成了一个个跳跃的小黑点。那棵树站在小路的尽头,大约有十几米,高得突兀。我走近他,站在树底下,凝望着他的树皮。树皮就像干涸的河床,高低起伏,宛转交错,但又有着一股岩石的锋利劲,仿佛手一摸上去就会被擦破点皮。那覆盖在上面的青苔就像时光的长廊,向上延伸。抬头看向树冠,就仿佛一个树屋之中。枝条如花儿绽开般向外伸去,遮住了天空。那宛如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也将四周笼罩。树的分枝就像冰面上的裂痕一样,漫延开来。生长得如此之雄伟的一棵树,如今却鲜有人来光顾了。 “抗日的烽火,映红我们的校旗。桠溪河畔,响彻救亡的歌声。”这首歌叫《我们相聚在白果树》,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创作的,讲的就是这棵树。这棵古银杏在学校没有建立时就在这了。以前他是孤独的,后来在抗日的年代,在这里建起了学校,一切都变得热闹起来。他每天都能看到前来上学的学子,四周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身边也多了许多的伙伴。现在,这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搬到新校区了,他再也听不到那读书的声音,也看不到人们在树下玩耍的笑脸。四周的树木也失去了光彩。接近腐烂的落叶铺了满满一地,杂草簇拥着粗壮的树干。 在校园的侧门,你一眼就会看到这棵树立在门前。他带着曾经的回忆,用自己的生命独自矗立在那方。不管繁盛还是枯萎,他出生以来的使命便是这样。1.修改作文应该从什么方面入手呢? 2.思考: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是什么?

新发现-教案(修改稿)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新发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和亲手剖切,感受剖开的蔬果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认识事物的剖面特点。 2.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能使用流畅的线条。 3.德育渗透:逐渐养成在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新的感受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的用线条记录下蔬果切开后的结构形态 难点:使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流畅地画出结构形态 三、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绘画材料、蔬果、小刀、小号双头记号笔、课件、音乐 (课前分组坐好,8人一组,共6组。指定好组长,要求只能是组长用刀,其余同学不得碰刀。)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感知:切水果 师:同学们,玩过切水果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想看老师怎么切水果吗?(展示台下展示切橙子,竖切。) 师:我带来了一个橙子。(边说边演示)平时我们切水果都是竖着切的,这是竖着切开的样子,你们看(展示)。今天,老师要换个切法,这么切(横切)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像一朵菊花…… 师:你真棒,对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事物,当我们换个观察方式或角度,我们将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六课《新发现》。 板书课题!(粘贴课题) 【设计意图】采用老师切实物的方式导入,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观察体验 1、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仔细观看屏幕上的这张图片,想一想、猜一猜这是什么?请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切开后白菜的放大局部(竖切),出示不断完整的白菜图片。猜猜这究竟是什么呢? 生:(点3个学生)饺子、奶油、白菜…… 师:当它的范围慢慢变大时,我们发现,原来它是一棵切开的白菜。 师:课件出示细节放大图,“这些弯弯曲曲、有粗有细的是什么呢?”(线条板书:线条) 师:这些有粗有细的线条分别是白菜的什么部位呢? 生:白菜梗和白菜叶 课件出示白菜线描图。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生活,学会关注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2.学会围绕关键句将意思说明白的表达方法,并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通过习作训练,初步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难点: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范文《爱我班级,人人有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1.课件播放几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公共场所到处堆放垃圾,公共水池水龙头没有拧紧,学生浪费纸张文具……)。 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行为太不文明了,每个人都要维护公共卫生,节约资源。) 2.教师小结引入: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发现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相信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孩子们,今天的习作话题我们就围绕着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或现象人手,谈谈属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1.过渡引入:也许大家会觉得“想法”是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到了某种现象或问题后你内心的感受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或者现象产生的看法。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则范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两段话,看看范例中的“我”都看到了什么问题或者现象,又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3.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找出两段话中的关键句(“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同时引导他们再读两段话,看看两段话分别都写了什么?(第一段话:发现的现象——具体表现——产生想法;第二段话:产生想法——分析原因——合理建议)。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什么想法呢?试着从自己的观察发现中选择一件与同学交流。 5.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对两段范例的阅读感知采取不同的顺序进行描述,注意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叙述,说清楚现象问题的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可以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或建议。同时提醒小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针对自己听不明白的地方向描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6.指名同学班内介绍自己看到的某一现象或问题,同时说清自己的想法、建议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三、范文引路,自主习作。 1.过渡引入:教材中的两段范例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要想让自己的习作写得更加具体,完整,我们还需要对问题,现象以及自己的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 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辨析比较。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与鉴赏,选取了《短文两篇》《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 《驱遣我们的想象》这 4篇文章进行编排。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警句迭出。通过学习,从读书求知、艺术鉴赏方面,感受作家对精神生活层面的思考,为丰富精神生活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写作——修改润色解析 人文主题: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语文要素: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修改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写作内容是“修改润色”。很多同学写作时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那么,请大家看到下面这句话,看看有什么问题: 【课件】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明确:是的,小作者所描写的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寒风凛冽,而“拂面”则适用于描写春风,所以词语选用与语境相违背,是不符合文章写作目的的。是的,大家知道了,我们本节课具体学习的就是“围绕中心,修改润色”。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导入,贴合学生学习情境。 学习修改“中心” 教师语言:什么是中心?【课件】中心,或者叫主题、主旨,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 教师语言:如果说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那么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我们修改文章,也要把中心问题作为修改的重中之重。【课件】那么我们应当围绕中心如何修改? 1. 自查文章的中心是否清晰明确教师语言:中学生作文的主旨一般以外显为上,不宜含蓄隐晦。因此,修改文章,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检查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确。 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个“中心明确”。很多同学在考场上喜欢套用自己写过的文章作为考场作文,却经常会跑题。为什么跑题,主要是文不对题时,中心处理得不明确。 如何修改使中心明确呢?——三个字,勤点题。 首先,“首句标其目”,开篇都要尽快入题,开门见山,直击要害;中间部分,不失时机地回扣题意,点明中心;结尾“卒章显其志”,画龙点睛,或概括或深化。开头结尾中间勤点题,就能始终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三上《我有一个想法》名师精品教案

《我有一个想法》名师精品教案 一、文本教学解读 本次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是在学习了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进行的一次习作指导,充分体现了本单元“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一语文要素。 1.习作内容提示。 教材中选用“家庭聚会人人玩手机”和“想在教室里开辟植物角”两项习作内容,旨在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留心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起了自己的关注,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有什么看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选择习作素材。材料的提供有助于启发学生从生活中不同场合,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等于给学生的习作打开了思路,为这次习作作了铺垫,降低了习作难度。教学时,在学生充分阅读两个材料的基础上,利用阅读材料以“点”带“面”,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习作面。学生如果能列举出一些生活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和最熟悉的问题,学生就能说、会说、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以由此及彼,引发他们对关注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从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这一提示,为孩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实现“留心生活”这一核心目标。 2.明确习作要求。 教材中清楚有序交代了习作要求,侧重于教给学生“怎么写”。课标中提出第二段的学习作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本次习作要求提出,写时“要把这种现象和想法写清楚”,也可以把“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写后“读给同学听”,征询同学是否明白你的想法及他对你发现这个问题的看法。此习作要求是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并学会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学生结合习作要求,对习作方法进行梳理,进而理清写作顺序:先写清现象和想法,再写办法或建议,接着与同学分享,最后征求他人建议。学生明白了“怎么写”,达到突破本次习作教学重点目的,实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又一核心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

初三语文《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晓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3. 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示例引导,学生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2.通过修改润色使自己的文章升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2..帮助学生养成修改润色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修改润色的一般方法。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教学难点: 1、低分作文的升格 2、让学生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让作文出彩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你们可能觉得写是你们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作文修改,有哪些基本要求和方法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修改润色”。 1.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写成后,多读几遍,做些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样长期坚持,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使作文升格。 修改润色可以是文章在原文基础上的升格,也可以是在原有写作水平基础上的升格。二、怎样修改润色 (一)对文章的“意”进行修改。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1.关注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 2.分析观点是否鲜明,看立意是否深刻新颖。 建议文章开头简短明了,要有清晰的点题句。结尾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新颖,和开头的点题句以及结尾的主题升华句有直接的关系。3.关注文章所选材料,看内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 所选材料应该是新颖的典型材料,且能很好的揭示主题。对所选材料要适当地进行增删调换,

(新)队列四会教学教案修改版

队列四会教学教案 队列动作是革命军人精神面貌的一种表现,是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加强队列训练,对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以及提高部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二〇一〇年六月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结合消防部队情况,应重点开展好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班的队列动作等内容的训练。 一、队列纪律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列、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二、队列指挥 (一)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 (二)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三)队列指挥要求 1、指挥位置正确; 2、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3、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4、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5、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三、队列队形 (一)基本队形 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二)列队的间距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三)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四、队列口令的分类、下达的基本要领和呼号的节奏 (一)口令分类 口令,是队列训练和日常列队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根据下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短促口令。其特点是:只有动令,不论几个字,中间不拖音、不停顿,通常按照音节(字数)平均分配时间,有时最后一个字稍长,发音短促有力。如:“停”、“报数”、“放背包”、“验枪完毕”等。 2、断续口令。其特点是: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微歇)。如:“第×名,出列”等。 3、连续口令。其特点是: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预令拖音稍长,其长短视部(分)队大小而定;动令短促有力。如:“立——定”、“向右——转”等。有的口令,预令和动令都有拖音。如:“向军旗——敬礼——”等。 4、复合口令。兼有断续口令和连续口令的特点。如:“以××为准,向中看——齐”、“右后转弯,齐步——走”等。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开辟班级植物角 生活中的现象:望子成龙,课业负担重 改进的建议:减负、主动学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课堂上,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围绕题目要求放开思路,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教师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二、注重作文的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三、注重作文修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

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最新三年级语文《金子》修改后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金子》教学设计 蔡堂中心小学曹丽 教材分析: 《金子》一课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诉我们要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和智慧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及朗读能力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内涵,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 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内涵。 教学难点: 懂得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熟悉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一、谈话激趣,巧妙导入 1.每个人都有梦想,老师的梦想是当一位教师,现在我实现了我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师生共同畅谈梦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梦想有关的课文,揭题。师生共写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 Táo juébǐfúɡān fùmǎi juékēnɡwāqián 淘金者绝大多数彼得·弗雷特不甘心附近买地挖掘坑坑洼洼金钱pén shuāruǎn rónɡruòwùbàn jiāo shí倾盆大雨冲刷平整松软绿茸茸若有所悟装扮娇艳实现 (1)指名示范读词,读后评议是否读正确了。(注意:“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齐读生字词 3、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教案 妙析教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这次习作就是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发现现象,把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能对自己关注的现象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要让他们有条理地写下自己对现象的想法及建议,还需要老师有步骤地指导。 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教学这样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所以,在本次习作中,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教师要给予学生赏识,对学生习作中提出的可行建议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而将学校课堂变成社会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发现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并能说说自己的想法。 2.写清楚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习作完成后,读给同学听,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有参与社会的意识;关注生活,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愿望。 重点难点 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现象或问题,并能写出自己的建议或想法。 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佳作,培养学生倾听和发现美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例文,课件。 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发现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 2.能写清楚现象和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习作修改课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习作修改课 加词语,让句子变胖 用修辞,让句子变美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用添加恰当词语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用合适修辞手法把句子写生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1、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这个单元全是写景的文章,通过 这个单元,我们欣赏到了哪些景色?谁能介绍得更具有吸引力一点?(介绍者写下来) 2、这个单元的课文读起来很美,学完这个单元,我们是不是写了这 样一个作文?写完作文后,你读了吗?你修改了吗? 3、出示沈从文,巴金的修改稿,过渡语:文章是写出来的,可好文 章是改出来的。所以,写作文并不难,难的是修改作文。老师今天将教你们两招儿修改作文的方法。你们好好地学,学完后,用我教你们的方法去修改自己的作文,看看灵不灵。 二、出示课题 读课题,这个课题告诉我们两种修改作文的方法,一种是--- 读,一种是 - 读。 三、加词语,让句子变胖。 1、请刚才介绍我们本单元课文的同学,把你记录下来的读一读,现 在我们来这样介绍,你们来比较一下,哪种更具吸引力?为什么?原

来,我就是加了一些词语进去,让句子变胖了,内涵就丰富了。你们还可以换不同的词,可以添加不同的词,让句子变得更胖,内涵更加丰富。如果你肚子里没多少好词,可以找课文中的词来加,来换。来,我们试试,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加词语,让句子变胖。 2、可见,添加好词可以让句子变得丰富具体,不再干巴巴的,像白 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这就是加词语让句子变胖的修改方法。那是不是只要加词语,随便怎么加都可以呢?请看下面一段微信疯传的小学生作文。 3、可见我们加词语还有个前提,就是要加恰当的词语,不能重复的 词语。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合适的地方加。 4、用这种方法修改作文中的句子。展示,评议。 四、用修辞,让句子变美。 1、通过添加恰当词语的方法把句子写丰富具体了,我们还得让句子 变得生动形象,富有美感,使它富有感染力,让人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才是好作文。下面我们将学习第二种方法,用修辞,让句子变美。 2、请翻到积累运用一的温故知新,读句子。体会修辞手法对描写景 物的感染力。 3、在文中找出这类运用修辞手法,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句子,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 4、运用修辞要注意的问题。

写作《修改润色》教案

《写作修改润色》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 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辨析比较。 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与鉴赏,选取了《短文两篇》《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驱遣我们的想象》这4篇文章进行编排。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警句迭出。通过学习,从读书求知、艺术鉴赏方面,感受作家对精神生活层面的思考,为丰富精神生活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写作——修改润色解析 人文主题:培养修改润色的兴趣,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语文要素:能根据基本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反复修改中,强化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写作内容是“修改润色”。很多同学写作时没有修改习作的习惯,那么,请大家看到下面这句话,看看有什么问题: 【课件】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明确:是的,小作者所描写的应该是寒冷的天气,寒风凛冽,而“拂面”则适用于描写春风,所以词语选用与语境相违背,是不符合文章写作目的的。是的,大家知道了,我们本节课具体学习的就是“围绕中心,修改润色”。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导入,贴合学生学习情境。 学习修改“中心” 教师语言:什么是中心? 【课件】中心,或者叫主题、主旨,是指在文章中通过有组织的文字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能反映出作者的某种思想、观点和倾向。 教师语言:如果说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那么中心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我们修改文章,

最新修改病句教案

六年级复习导学案 修改病句 复习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查找病句的病因,修改病句 教学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笑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听笑话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笑话。请大 家可别把肚子笑疼了:某大学生物系设有动物系、昆虫系、植物系三个专业,在全系学生大会上,主持人大声招呼:“动物坐左边,昆虫坐右边,植物坐中间。”看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谁能告诉我,你为什么笑?学生说理由。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让人尴尬不已。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 (板书课题)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归纳修改病句的步骤。 出示小黑板: 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因此修改前必须前必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找到病因后修改,修改后还要认真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修改时,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学生齐读,小组交流。修改病句的步骤是什么? 师总结板书; 2 常见的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 (2)增补符号 (3)改换符号 (4)对调符号 3通过病句找病因,选取恰当的修改符修改句子。 小组交流,讨论,试做。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成分残缺)(2)经过刻苦的学习,小红取得了优异的成就。(用词不当)(3)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搭配不当) (4)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词序颠倒)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前后矛盾) (6)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重复啰嗦)(7)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归类不当) (8)张燕和李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指代不清) 4 教师总结常见的病句类型。 (三)改病句练习 1出示句子,要求学生两两一组进行修改。 (1)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2)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 (3)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4)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5)肖晚秋努力学习,老师经常夸耀她。

教案修改心得

教案修改心得 通过本次学习,在风景写生课的教学设计上,使用了 PPT及多媒体教学对部分作品进行了演示,相对于以前通过图书的演示与讲解,使用课件要更加系统方便。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美术新课改中具有许多突出特点,运用多媒体,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好地解决美术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交流增强。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道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面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达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理解接受,让学生亲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量大,能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最大限度的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认识美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就能解决的必然途径,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教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正确理解新课程中的新理念,才能培育出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知识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全方面创新人才。 2014.12

三年级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案教案资料

《我有一个想法》教案 【教学目标】 读懂例文,按照习作内容和要求,学会写自己的想法,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打草稿、修改、誊写。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文引导 一、导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小作者就有很多想法和好的建议,我们来看看。 二、读懂例文,明白习作内容。 1.出示例文1,学生自由读例文1。 (1)思考:例文1 写了什么? (2)文中提出了什么不好的社会现象?(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3)小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不要总玩手机,应该多抽出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2.出示例文2,读例文2 (1)自己读读例文,说说这位小作者又写了什么建议?(开辟班级植物角) (2)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既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3.总结:原来,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你觉得写作文难吗?我们很多同学早就会写了,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们会越写越好。 三、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1.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生活中的现象。 (2)改进的建议。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一、选择素材,练习习作 1.提出写作要求: (1)要把这种现象和想法写清楚。 (2)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下来。 2.在草稿本上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二、读草稿,进行修改。 1.自己边读边改。查字典写上没教过的字,注意标点使用要正确。 2.请同桌帮忙边读边改。 3.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来分别读读精彩的片段。 4.根据精彩的片段,再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5.誊写习作。要求:书写端正,注意格式,不写错别字。重点指导标点的写法。(每个标点都占一格,标点不可顶格写,最后一格和字挤在一个格子里写。)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批阅与评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修改润色》教案设计教学重难点 1.学会对作文实行润色修改的常用方法。(难点) 2.能对作文实行恰当的润色和修改,能把作文写得更具体、更生动。(难点)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你们写过很多作文。只觉得写作是自己的事,而修改是我们老师的事情。其实不然。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 改”,“善作不如善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再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升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 那么,作文修改,从哪里入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修改润色。 二、合作探究生成水平 修改作文主要从语言、构思、中心三方面实行。 1.修改语言 材料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电脑已不在陌生,电脑使用率逞上升趋势。等我们这个代人步入社会时,如果不会使用电脑,就会被视为文盲。不过,电脑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修改指导:第一句话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逞上升趋势”中的“逞”,应改为“呈”;还有一个是“已不在陌生”中的“在”,应改 为“再”。修改语言首先看有没有错别字,再看有没有用词不当的,最 后读一读句子有没有重复啰唆的语病。

2.修改构思 材料二:池塘美景 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 修改指导: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有哪些树,树有何特征,有 哪些花,这些花的形态和色彩如何,都未能描述出来。不但如此,它还未 能扣住“美”字。这都是因为观察不细致,构思不精确。修改时能够把“各种各样”具体化,把树的特征、花的形态写得详细而生动,再给它 设置一个月光下的背景,这个池塘周围的景色就一定很美了。 3.修改中心 材料三:银杏赞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 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路 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服堂哥的技术。不一会儿就到了。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点汽水,才 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 学校并不大,但校舍整齐美观,窗明几净。 一个锄草回来的农民路过这里,堂哥便和他攀谈起来。那农民很 和气,他告诉我们,这棵银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它遭过两次大灾: 一次是被雷击;一次是被鬼子用刀劈,用火烧。不过,老树依然挺立在 大地上。 听完介绍,仰望老树,我觉得它格外高大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象征,它有力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是九点多钟回去的,路上车子少了些,堂哥开得更快了。坐在疾驰的摩托上,我暗暗地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