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 台湾高考语文 试题

2009年 台湾高考语文 试题

2009年 台湾高考语文 试题
2009年 台湾高考语文 试题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一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一(河北、河南、安徽、山 西、海南省)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 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 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 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 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 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 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 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 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 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 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 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 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出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

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天津卷2009年语文高考试题详解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kāi)油痉.(jīng)挛笑靥.(ya) 物阜.(fù)民安 B.泥.(ní)古诤.(zhang)友蹊.(qī)跷羽扇纶.(guān)巾 C.滂.(pāng)沱摈.(bìng)弃聒.(guō)噪悄.(qiǎo)然无声 D.洞穴.(xu?) 糟粕.(p?) 酝酿.(niàng) 心广体胖.(p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偶然妄自尊大 B.解读偶然夜郎自大 C.解释偶尔妄自尊大 D.解读偶尔夜郎自大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只见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会——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 1、(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 B.闪烁硕大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 C.邂逅亵渎狡黠不屑一顾歌台舞榭 D.罪孽啮齿涅槃劣迹昭彰蹑手蹑脚 2、(3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吹灰之力 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3、(3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4、(3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3分)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6、(3分) 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阴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二、阅读题 ( 本大题共 2 题, 共计 24 分) 1、(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咖啡和茶

201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0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7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朔(shuò)流 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 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 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 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3. 下列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也是唯一的一次。 C. 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期中的代表作。 B.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新乐府》则反映了将强的批判现实的净胜。 C. 《堂吉诃德》是意大利小说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既是滑稽的又是发人深省的。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3)

一、字音 (考查二音近字辨析) 例(2012·湖北卷·1·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 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 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 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 【解析】A项,除磷.光(lín)外,其余都读(líng);B项,除担.当重任(dān)外,其余都读(dàn);D项,除芝.兰之室(zhī)外,其余都读(zī)。C项,加点字均读(sù)。 【答案】C (考查五综合考查) 例(2012·广东卷·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解析】A项,桅.杆/宫闱.都读(wéi),聒.噪(guō)/恬.静(tián),模.具(mú) /模.范(mó);B项,清.雅(qīng)/菁.华(jīng),旖.旎(yǐ)/绮.丽(qǐ),处.所(chù)/惩处.(chǔ);C项,歧.视(qí)/跻.身(jī),橄.榄(gǎn)/鸟瞰.(kàn),角.斗/角.色都读(jué);D项,赝.品(yàn)/鹰.犬(yīng),殉.情/徇.私都读(xùn),参.谋(cān)/参.差(cēn)。 【答案】B 二、字形 (考查一)替换 例1 (2012·安徽卷·15·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平添造型/摄像机强档/轻歌慢舞 B.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返聘/凤毛麟角 C.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戏谑/张皇失措 D.贸然/夜宵竣工/终身制熨帖/扶老携幼 【解析】A项,轻歌曼舞;B项,影碟;C项,节骨眼。 【答案】D

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 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 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 【答案】B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 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 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 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选A项。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所以应为“博弈”。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D项中,“溃乏”错误,应该是“匮乏”。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07035951.html,]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 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

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 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 【答案】C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选D项。A项中,谓语动词“是”缺少主语,将“实施了”改为“实施的”还原主语即可。B项中“前者”指代不明。C项句式杂糅,“确保”和“为……奠定坚实基础”两种句式杂糅。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 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伺.候(cì)怯.生生(què)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愠.色(yùn)闹别.扭(biè)闭目塞.听(sè) C.遴选舛.误(chuǎn)煞.风景(shā)飞扬跋扈.(hù) D.做梗咋.舌(zé)处.方药(chǔ)唧唧喳.喳(c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台湾高考试题

台湾语文试题精编 一、单一选择题(占34分) 1.下引诗句,都有季节景物的描写,若依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乙、忽见陌头柳杨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丙、寒蝉聒梧桐,日夕长悲鸣。 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甲乙 2.阅读下列两段现代散文,选出最适合的词语填入口中: 甲、且听听这个无风无雨无阳光的午后,一树树蝉声在东在西在南在北,放肆着纵横上下的交织,声调如复杂的管弦,和无孔不入的口口。 (萧白《长夏声声》) 乙、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迥澜里,口口口口。……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口口,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 余光中《沙田山居》) (A)奔流/忽高忽低/驱散 (B)飘扬/若隐若现/晾干 (C)泼泻/载浮载沉/拭净 (D)喧鸣/随波逐流/扫荡 3.下列诗句,与“安得身如芳草多,相随千里车前绿”的送别情怀最相近的选项是: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4.下引文章中,依文意推敲“”内最适合填入的句子是:微之!古人云:“。”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白居易《与元九书》) (A)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崔豹《古今注》:“《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濯。有一自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之歌,声甚凄怆,曲终,自投河而死。……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上文““中的歌辞,即是现存汉代乐府《箜篌引》,它以短短十六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情节。请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甲、堕河而死乙、公无渡河 丙、当奈公何丁、公竞渡河 (A)乙丙丁甲 (B)甲丙乙丁 (C)乙丁甲丙 (D)甲丁丙乙 6.下引文章是一段古代寓言,“——”内是“杨子”与“邻人”的对话,若按故事情节将(甲)、(乙)、(丙)、(丁)四句话依序填入,何者最恰当?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日:“”既反,问:“”日:“”曰:“”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甲)多歧路。 (乙)奚亡之? (丙)亡之矣。 (丁)获羊乎?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丙;乙;甲;丁 (D)丙;丁;乙;甲 7.王实甫《西厢记》:“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其中“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所表达的情感是: (A)懊悔年少蹉跎,白首无成 (B)忧心时间已晚,不及动身 (C)渴望时光停留,多作相聚 (D)慨叹相见恨晚,造化弄人 8.下列八句为一首平起七律,试依格律及句意,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 甲、世事茫茫难自料乙、今日花开又一年 丙、春愁黯黯独成眠丁、身多疾病思田里 戊、邑有流亡愧俸钱己、去年花里逢君别 庚、西楼望月几回圆辛、闻道欲来相问讯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A)甲己庚乙丁戊辛丙 (B)己乙甲丙丁戊辛庚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卷)全国1卷(含答案)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语文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a)荆钗.布裙(chāi) 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 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 【答案】A 【解析】A项厉兵秣mò马,B项倾轧.yà,D项解剖pōu。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读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宿”;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中读bè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 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 .... 【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D 3.下列格局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代社会陆续出如现了诸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绖济发展。(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字形题汇编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字形题汇编新高考新题目 2009-06-13 2209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汇编——字形 (2009年湖北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休威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答案C (2009年天津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答案B (2009年重庆卷)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手称庆 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

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 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 答案C (2009年安徽卷)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术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答案D (2009年浙江卷)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 答案C (2009年四川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0道台湾语文高考题

页眉内容 台湾的文化在中国国学传统上似乎比大陆传承还要深。下面是十道台湾高考的考题,原帖说两位大陆博士居然连一半都答不上来,可能也是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是不可否认,这些试题的深度、广度与灵活性让人叹为观止。 考题(有多选题): 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2、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4、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5、沈德潜《说诗晬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中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B)读柳子厚诗,知其人无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C)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天津卷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ā)哈.达(hǎ)砧.板(zhān)不胫.(jìng)而走 B.坎坷.(kě)勖.(xù)勉棘.手(jí)拾.(shè)级而上C.着.(zháo)重巷.(hàng)道混.(hùn)沌中规中矩.(jǔ)D.畸.(jī)形慰藉.(jiè)骁.(xiāo)勇抵.(dǐ)掌而谈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甄别腥红亲和力声名鹊起 B.迂腐乔迁舶来品两全齐美 C.福祉喝彩挖墙角甘之如饴 D.真谛整饬明信片共商国是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气候来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再陪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气候和再廉价的 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 A.决定即使提升息息相关 B.决定虽然提高休戚相关 C.确定即使提升休戚相关 D.确定虽然提高息息相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津东临渤海,华北诸河汇流海河,东流出海,是沿海各省通往京城和华北腹地河流交通的枢纽。 B.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C.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期的鸟儿有食吃。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试题(及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 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用法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 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I 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上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a)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 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 D.模.(mó)板怯.(qia)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 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 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 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语文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09年全国卷Ⅰ)(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②姜夔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自石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湖居士。:字尧章,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1155②姜夔(—1221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1 答: 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人”(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浮萍、村庄、绿岸、)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答案:(1 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2)(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09(年全国卷Ⅱ)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2(][注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严武(726-765 [注]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二年(764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1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4答案:(1)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5(2)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情怀。心。年北京卷)09(分)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12. (又题阻风三峰下)西江月黄陵庙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岳阳楼上。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③准拟:准定。②波神:水神。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