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1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患者,男,23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于2012-6-22—22:50由“120”接入院,入院时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测BP89/52mmHg,P143次/分,R28次/分,即予监护、吸氧、补液,双下肢予固定器固定,吸痰,予口咽通气管,导尿,引出红色尿液约200ml,CT口头报告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于23:30收ICU住院。

诊断:1. 重型颅脑损伤

2. 失血性休克

3. 脑出血、脑疝

4. 骨盆骨折

患者因车祸致伤,院前发现患者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头部伤口流血,面色苍白,脉细速,双下肢有开放性伤口,骨畸形,有异常活动,即刻予包扎止血,下肢固定器固定后转运。上车后即刻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测血压95/60,P123次/分。转至抢救室进一步抢救。

入室后予监护吸氧,补液,并予口咽通气管,吸出血性痰液,导尿后引出红色血性尿液200ml。立即行急诊B超,医生护士护工陪同下送CT、X线检查,结果示: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即刻送ICU进一步治疗。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院前应协助医生做好体格检查,应用创伤评估法对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遵循救护原则,包扎止血固定后再进一步转运。

患者有骨盆骨折,转运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减少患者的再损伤。首先应将患者骨盆用多头带固定或绷带固定,并在臀部两旁衬垫异物或棉垫软垫。院前转运时应用铲式担架转运,减少出血。患者有骨盆骨折及双下肢骨折,更应包扎止血后再固定,系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较多,如不有线止血,容易加重患者休克症状,患者病情转归、预后差。

患者有休克症状,应注意保暖,防止休克症状的加重。

患者兼有头部外伤,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此类病人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如神智、瞳孔、呼吸、心率变化,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必要时给予开放气道。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许多状况需要我们处理,但在院前的急救时间有限,特别对于病情重的病人,更需要我们权衡轻重,合理安排急救措施的先后顺序,并充分发挥出车人员的团队协作水平,分配工作,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尽量减少转运时间,为病人回院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应尽量减少在急诊的逗留时间,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尽快做好相关必要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后送达相关科室,为患者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

相关知识

严重的骨盆骨折常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急救主要针对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平卧硬质担架,用宽布或裤子托住病人臀部搬运,除用多头带或绷带包扎固定骨盆部以外,臀部两旁还应衬垫衣物或绵垫软垫,然后用布带将病员身体固定在担架上,以避免震动,减少疼痛。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以减少出血。

2.密切监测全身情况,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粘膜颜色等。

3.如已发现休克,抬高下肢与躯干20~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并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维持,防止膈肌和腹腔脏器上移。

4.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5.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输入胶体、晶体、葡萄糖等维持血压,并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颜色、尿量的变化。

6.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由医生指导,合理使用升压药,改善心脏功能药。

7.细致分析伤情、准确判断病因。积极抗休克护理。如休克无好转,迅速做好手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留置导尿管及术前必要的支持治疗等。

8.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呕吐、排尿障碍,测量腹围并注意其变化,观察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必要时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腹腔内有无出血,膀胱破裂时腹痛明显,穿刺可抽出血性尿液。

9.观察有无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以判断膀胱、尿道损伤情况。

10.观察肛门有无疼痛、出血,有无触痛,怀疑时应做肛门指诊,确定直肠损伤的诊断。

11.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发生。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功能,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临床上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手术距脑疝症状时间长短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应争分夺秒进行有效抢救,尽可能缩短术前诊断及手术准备时间,尽量争取在救治的“黄金时间”1h内即给予有效治疗,手术距脑疝发生时间与预后极其重要,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实为关键。从入院到手术室时间力争在10~30min之内完成,合理的安排可使时间缩短,做法为:一人观察神志、瞳孔、生命征、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行输液、静滴甘露醇125~250ml→抽血急检生化、配血→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另一人导尿→剃头→更衣→肌注术前用药→送入手术室。病人入院时未出现脑疝,在入院后10~30min内发生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我们能及时观察并快速静滴甘露醇,瞳孔马上回缩,并快速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这些病人在术后恢复快,预后好。手术距脑疝出现时间<1h 1,病死率低(25.00%),生存率高;脑疝出现时间1~2h 37例,病死率较高(32.43%);>2h 24例,病死率高(87.50%),生存率低,即使生存亦是植物生存或重残。

护理安全案例分享

一季度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工作需要细致、慎独,但是由于工作经验欠缺,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学习这些案例,堵工作中的一个个漏洞。希望大家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件。 案例1:葡萄糖也过敏,凡事不能想当然 那天我科收治了一例支气管感染的患者。评估时,问到药物过敏史,该患者称有青霉素过敏+葡萄糖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理解,但对葡萄糖过敏我认为这不可能,肯定是病人描述错误。一个人怎么可能对葡萄糖过敏呢?我们吃的食物在人体内不都是分解成糖了吗?我从来没有见过葡萄糖过敏。我坚持认为是葡萄糖里加了药物导致过敏。因此,在首页上我没有填写「葡糖糖过敏」该项,医生也只知道患者青霉素过敏。当我遵医嘱为患者输上葡萄糖为溶媒的药物时,患者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幸好,经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后来进一步病史询问中,了解到患者曾多次发生葡萄糖过敏,每一次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想当然造成的。体会:虽然该患者痊愈出院,但只要想到该患者如果发生意外,我就不寒而栗,医疗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我难辞其咎。我曾经询问了,但没有与医生沟通,轻视患者的主诉,而我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以我「想当然」。 案例2:规范医嘱,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 这是发生在化疗科的真实故事。某种化疗药的常规用法是「d1、d8」,用药共两次而已,因为该药物半衰期的问题,若第二天继续用药,会导致体内浓度过高。结果一个新医生开成了「XX 药d1-d8」,第二天用药时,护士没有发现问题,直接就打上了,结果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而过了不久,又发生医生开对医嘱「d1、d8」,但是护士用错药.....第二天护士直接给病人用化疗药。结果家属发现了,问:上次是第八天才打这个药,这次要连续打吗?护士匆忙换下,吓了一身冷汗,一个标点符号也会要人命。 体会:「d1、d8」的用药医嘱不宜写成「d1-d8」,应该写成「XX 药第 1 天,第8 天」。当然,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还要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自己学习、掌握其知识。即使医生医嘱有误,护士也能及时发现,并且阻止错误发生。 案例3:禁食注射胰岛素,突发低血糖反应 我是一名新护士,遵医嘱早餐前半小时给病人皮下注射了胰岛素,但这个病人早晨有空腹的检查要做,病人没有说,我也没有注意到病人床头的「早晨禁食」的牌子,结果病人在检查的路上就发生低血糖了,幸好家属带来糖在身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体会:床边有「早晨禁食」的牌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早晨需要空腹的除了做检查,还有其它的项目,像当日手术等等。给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如果护士能多说两句,比如跟病人或家属交待半小时内进食等。这时候大部分病人肯定会说早晨不能吃东西,因为今天要进行***。这样的话,护士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请示医生并补救。 案例4:资深护士的提醒,呕血咯血搞不清 胸外科夜班,一名食管癌术后2 天的病人,术后一直很平稳,胃肠减压(通过右鼻孔)引出暗红色血液,量也不多;有咳嗽,无咳痰、咯血。夜间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带泡沫血痰。胃肠减压量2 小时增加了200 多毫升,血性液颜色较为新鲜。左鼻孔出血,也为鲜红色血液。给了止血药,病人还是出血不止。家属反复来找我去看,我立即打电话请示了那个诊疗组教授(当时并没有说鼻孔也出血)。教授首先考虑是吻合口出血,于是急诊行胃镜检查。结果吻合口及残胃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阳性结果,我发蒙了。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共4篇)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共4篇)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共4篇) 第1篇: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评述推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评述(上)-08-04摘要: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失能、失智老人规模迅速增加,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主要应对策略,意义重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必要性可行性、需求影响因素、在介绍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的政策选择三大方面。本文在回顾国内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视角、制度价值、制度选择及操作建议等方面,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选择,研究局限 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概念界定(一)长期护理针对长期护理,各国学者和法律法规给予了很多不同称谓,如"长期照护"、"长期看护"、"长期护理"、"长期照顾"、"看护护理"、"长期健康护理"、"长期介护"、"长期照料"、"长期养护"、"养老护理"等,对长期护理的概念界定因研究视角、各国制度特征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一般可从"长期"和"护理"两方面来界定其内涵。 对于"长期",主要观点是对护理延续时间的规定,有的学者认为时间至少为6个月(陈杰,),有的学者认为90天(Manton,),也有的学者认为长期护理的时间没有明确时限

(Cha,)。另一种观点则将"长期"概念设置了前提,例如江苏省南通市年实施的基本照护保险制度,将"经过6个月以上治疗,生活仍不能自理"作为享受基本照护的条件,这一界定方式与商业健康险中设置的观察期类似。 我们认为,由于未来发展情况的不确定性,长期护理的持续时间没有明确时限。由年老引发的身体机能萎缩、失智等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一般不可逆,未来终止护理的可能性较低;由疾病和伤残引发的身体机能受损导致的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机能可能重新恢复从而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未来终止护理的可能性较高。从长期护理制度操作性角度考虑,需要定期(例如1个月、3个月或6个月)对护理对象进行观察。 "护理"主要包括护理对象、护理内容两个方面。关于护理对象,各国学者表述存在差异,但一般采用通行的判断失能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6项指标中,护理对象有12项"做不了"的被定义为"轻度失能",有34项"做不了"的被定义为"中度失能",有56项"做不了"的被定义为"重度失能"。 护理内容则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美国健康保险学会认为,长期护理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患有慢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等认知障碍或处于伤残状态下,即功能性损伤的人提供的护理。它包括医疗服务、社会服务、居家服务、运送服务或其他支持性的服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长期护

最新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一:《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2.药物剂量查对失误 案例 一名1岁的患儿因呼吸道感染在一家医院治疗,医生的医嘱是庆大霉素一支,1/4肌注,护士边打针边同熟人说话,把一支全部注射了,拨针时才记起出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到北京同仁医院去治疗,好在患儿没有留下后遗症。这名护士被医院除名了。 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 案例① 某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青霉素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上,造成后者过敏性休克死亡。 案例② 湖北襄樊一家医院就曾发生错抱婴儿案。两产妇住进了同一家医院待产,又于某日同时各生下一名男婴。护理人员疏忽,结果将甲的婴儿给了乙,乙的婴儿给了甲。 l周后,两位产妇分别抱着对方的孩子出了院。12年后,甲抱回去的孩子生了重病,需要输血,一查血型,才发现孩子的血型不符合遗传学规律。甲的丈夫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其妻对已不忠实。与他人有了外遇.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血型不符”的孩子。甲有口难辩,遂找到孩子出生的医院,要求查对原始材料。幸亏该医院很正规,原始资料保存完整,通过核对产妇的指纹等确认该该子不是甲所生,并根据甲提供的线索找到了乙,真相终于大白。 (二)执行医嘱不严格 盲目执行错误医嘱 当医生医嘱出现错误时,护理人员有责任在执行医嘱前的查对过程中发现错误.并请医生及时纠证。反之,如果医生医嘱错误,护理人员也未认真查对就执行了错误的医嘱,则对此发生的不良后果,医生要负主要责任,护理人员也将负次要责任。即护理人员要负没有发现或指出医嘱之错误的责任。有人认为这样对护理人员是不公平的医生医嘱正确,护理人员执行错误要负责任;而医生医嘱错误,护理人员只是按医嘱办事,却仍然要求担责任,显然对护理人员要求太严了。事实上,医院管理制度中之所以要作出这样的规定,就是要护理人员严格把好治疗施行这最后一关。医生的医嘱是写在病历上或处方上的,错误再多,因其并未直接进入人体.所以并不会直接给患者带来伤害;反之,护理人员因其工作直接和病人接

多发伤护理案例分析

1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患者,男,23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于2012-6-22—22:50由“120”接入院,入院时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约3mm,对光反射迟钝,测BP89/52mmHg,P143次/分,R28次/分,即予监护、吸氧、补液,双下肢予固定器固定,吸痰,予口咽通气管,导尿,引出红色尿液约200ml,CT口头报告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于23:30收ICU住院。 诊断:1. 重型颅脑损伤 2. 失血性休克 3. 脑出血、脑疝 4. 骨盆骨折 患者因车祸致伤,院前发现患者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头部伤口流血,面色苍白,脉细速,双下肢有开放性伤口,骨畸形,有异常活动,即刻予包扎止血,下肢固定器固定后转运。上车后即刻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测血压95/60,P123次/分。转至抢救室进一步抢救。 入室后予监护吸氧,补液,并予口咽通气管,吸出血性痰液,导尿后引出红色血性尿液200ml。立即行急诊B超,医生护士护工陪同下送CT、X线检查,结果示:脑出血,脑疝,骨盆骨折。即刻送ICU进一步治疗。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院前应协助医生做好体格检查,应用创伤评估法对病人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遵循救护原则,包扎止血固定后再进一步转运。

患者有骨盆骨折,转运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减少患者的再损伤。首先应将患者骨盆用多头带固定或绷带固定,并在臀部两旁衬垫异物或棉垫软垫。院前转运时应用铲式担架转运,减少出血。患者有骨盆骨折及双下肢骨折,更应包扎止血后再固定,系骨盆骨折患者出血量较多,如不有线止血,容易加重患者休克症状,患者病情转归、预后差。 患者有休克症状,应注意保暖,防止休克症状的加重。 患者兼有头部外伤,神智不清,对光反射迟钝,此类病人应严格监测生命体征,如神智、瞳孔、呼吸、心率变化,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必要时给予开放气道。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许多状况需要我们处理,但在院前的急救时间有限,特别对于病情重的病人,更需要我们权衡轻重,合理安排急救措施的先后顺序,并充分发挥出车人员的团队协作水平,分配工作,各司其职,提高效率,尽量减少转运时间,为病人回院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对于多发伤的病人,应尽量减少在急诊的逗留时间,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前提下,尽快做好相关必要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后送达相关科室,为患者争取治疗的黄金时间。 相关知识 严重的骨盆骨折常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急救主要针对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平卧硬质担架,用宽布或裤子托住病人臀部搬运,除用多头带或绷带包扎固定骨盆部以外,臀部两旁还应衬垫衣物或绵垫软垫,然后用布带将病员身体固定在担架上,以避免震动,减少疼痛。应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以减少出血。 2.密切监测全身情况,如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粘膜颜色等。 3.如已发现休克,抬高下肢与躯干20~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并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维持,防止膈肌和腹腔脏器上移。 4.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给氧,以减轻组织缺氧状况。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5.立即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输入胶体、晶体、葡萄糖等维持血压,并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颜色、尿量的变化。 6.在补充血容量的前提下,由医生指导,合理使用升压药,改善心脏功能药。 7.细致分析伤情、准确判断病因。积极抗休克护理。如休克无好转,迅速做好手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各种药物过敏试验,留置导尿管及术前必要的支持治疗等。 8.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呕吐、排尿障碍,测量腹围并注意其变化,观察肠鸣音的变化和腹膜刺激征。必要时可做诊断性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腹腔内有无出血,膀胱破裂时腹痛明显,穿刺可抽出血性尿液。 9.观察有无血尿,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或无尿,以判断膀胱、尿道损伤情况。 10.观察肛门有无疼痛、出血,有无触痛,怀疑时应做肛门指诊,确定直肠损伤的诊断。 11.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发生。

长期护理保险

保险学(finn08820t)课程论文 院系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 学生姓名王霞 学号 任课教师杨玲 2015年06月12日 长期护理保险研究 金融学专业学生王霞学号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龄化;现状;德国;日本;应用 一、长期护理保险概念和背景 (一)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 长期护理(Long-termcare,LTC)也称长期照料,是主要针对老年群体提出的概念。根据美国健康保险协会(HLAA)定义,长期护理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患有慢性疾病,譬如早老性痴呆等认知障碍或处于伤残状态下,即功能性损伤的人提供的护理。这种护理包括:医疗服务、社会服务、运送服务、居家服务和其他支持性服务”。 通常长期护理指的是老年人长期护理,但长期护理亦可针对任何年龄层次的人群,比如年轻残障人员使用长期照料设施,以及事故受伤或疾病治愈的人们也需要康复期照料。普遍意义上实施长期护理的目的是提高由于病理性衰老,或由于正常衰老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精神和体力不能独立照料自己的人们提供广泛的医疗和非医疗服务。这种服务囊括了此类人群不同健康层次需求,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帮助、偶尔的护理照料、专业护理服务,成人日托照料、家庭健康照料、护理院、临终关怀照料等都属于长期护理的范畴。普

遍意义上讲,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年老、严重或慢性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养老院接受长期的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中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长期护理通常周期较长,一般可长达半年、数年甚至十几年,其重点在于尽最大可能长久地维持和增进患者身体机能,提高其生存质量,而不是以完全康复为目标,更多的情况是使病人的情况稍有好转,或仅维持现状。 (二)长期护理保险的背景 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积极地寻找应对措施,制定相应政策。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长期护理保险产品,80年代在德国和法国相继出现。2000年4月日本正式开始实施全民长期护理保险计划。我国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截至2008年,我国老年化已经达到%。老年人群在退休之后收入有所下降,而且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老化,各种疾病相应增加,医疗及护理费用不断攀升,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保障不足。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数量多,家庭负担加重,中年人负担尤其重。因此亟需一种为子女分担压力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以及为此服务提供经济保障的老年健康保险产品——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政府和保险行业的关注方向,养老问题已经触碰到每个家庭的神经。长期护理保险利国利民,利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所以,在目前中国背景下,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和巨大作用。 二、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一)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内容 1.日本采用护理服务方式为主,现金给付方式为辅。 包括3种设施服务和13种居家服务以及9种社区服务。2005年改革后又增加了地区紧密型服务,护理预防服务,地区紧密型护理预防服务等三种新类型,管理实施主体为市町村,由获得政府指定的各种非营利和营利服务业者提供护理服务,每六年对政府指定者资格进行更新审查。 2.日本护理保险资金来源分为三个部分。 利用者负担、保险费和公费。其中利用者负担为总护理费用的10%,除去利用者负担以后的部分分别由保险费和公费各承担50%;保险费中,第一号保险者占18%,第二号保险者占32%;公费负担的比例为国家25%,都道府县%、市盯村%。 3.日本的长期护理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三类。 一、机构服务,包括特别护理安养院、老人保健设施和老人医院等机构的护理;二、居家服务,包括家庭服务、日间服务、痴呆老人集体疗养院服务等;三、出借轮椅、特殊

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知识

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知识 长期护理保险负责提供被保险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护理费用这些护理服务包括具有治疗性质的护理服务,如诊断、预防、康复,以及其他不具有治疗性质的家庭护理、成人日常护理等=通常保险人承担给付责任会通过以下几个标准加以确定1.给付条件 (1)日常活动失败日常活动失败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从事的活动,包括起床和睡觉,或起居活动、穿衣和脱衣、洗漱、梳头和剃须、饮食、行走或行动、克制力或使用洗手间、沐浴一个人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不能进行这些日常活动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称为日常活动失败 (2)医学上的必要性与住院治疗保险公司要求被保险人住进护理院时与住进医院一样,要有医学上的必要性,此举旨在把被保险人仅仅为获取护理保险金进入护理院的道德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 (3)认知能力障碍在执行日常活动失败标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患有老年痴呆症等认知能力障碍的人常常需要长期护理,但他们却能执行某些日常活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更客观地确定保险金给付条件,有

些保险公司增加了认知能力障碍作为保险金给付标准通常,如果被保险人被诊断为在某方面有认知能力障碍,他就可以得到保险金 2.护理服务 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家中或专门的机构中向被保险人提供的,包括医疗护理、住宿、社交、饮食、交通以及在护理院的一切护理服务所谓护理院是指帮助伤残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和为被护理者提供一系列日常生活服务的专门机构 当被保险人符合给付条件时,就可以享受由保险公司提供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按被保险人生活不能自理程度可分为如下几种 (1)医护人员看护这是看护保障中的最高等级,是由医师嘱咐的24小时看护,需要有特殊护理专长、有执照的护士或看护人担任 (2)非连续性的医护人员看护与医护人员看护类似,只不过病人不需要接受24小时看护 (3)照顾式看护通常是非医疗性质,病人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上到照顾,看护人员不需要有专门的特长 (4)家中看护病人需要护士或医生到家中来,进行治疗服务,如果需要洗衣、做饭或清扫等生活服务时,也可请佣人到家中来家中服务还包括到医院、到药店、到超级市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文献综述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一个研究综述(上) 2015-05-27 摘要:在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失智和高龄老人规模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已有文献虽然在研究方法和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有关制度选择的观点基本可以分为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和商业保险作为补充、采取商业保险模式、采取过渡型长期护理策略三类。文章在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借鉴美国长期护理商业保险规模有限的经验,对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选择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逆向选择,替代品 在国际上,较早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大多采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化解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的风险,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失智等有长期护理需求的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中国老年人、家庭和社会面临严重的长期护理风险。因此,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一) 概念界定 美国是较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美国健康保险学会对长期护理给出了明确定义:“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地为患有慢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等认知障碍或处于伤残状态下,即功能性损伤的人提供的护理。它包括医疗服务、社会服务、居家服务、运送服务或其他支持性的服务。”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长期护理是指由非专业照料者(家人、朋友或邻居等)和专业照料者进行的照料活动,以保证自我照料能力不完全的人的生活质量、最高程度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人格尊严。这两个定义都强调长期护理的目的是对患慢性疾病或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人进行修复和修补,并不是指治愈疾病或保全生命。与慢性疾病的治疗不同,长期护理旨在为失能、失智或半失能、半失智等失去或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提供支持性服务,尽可能持久地维持和增进患者的生理机能,保证其生活质量。 长期护理通常是指老年人长期护理,周期通常较长,一般可长达半年、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护理费用高昂。1988年有学者研究伤残老人护理的费用筹资和费用补偿问题(Alice等,1988)。较多是利用保险的大数法则机制分散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支付的风险。美国健康保险学会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是为消费者设计的,对其在发生长期护理时存在的潜在巨额护理费用支出提供保障。美国寿险管理协会和科隆通用再保险公司等也对长期护理保险进行了定义。纵观国内外机构与学者观点,长期护理保险是对因年老、慢性疾病等导致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护理费用进行的一种补偿。 (二)研究内容

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相关问题研究_陈琴

作者简介:陈琴出生于1974年3月,199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方向:保险)。先后就职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在医疗工作和保险工作实践中对医疗保险特别是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专业基础上的个人见解。 一、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一)长期护理概念及判定标准 长期护理是指因患有慢性疾病或残疾等原因而处于机能障碍状态的个人需要的各种护理服务,判定长期护理需求的标准是判定机体机能障碍程度的标准。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采用两种判定标准,一种称为“日常生活活动标准(Aci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简称ADLs),另一种称为“器械辅助日常生活活动标准”(Instrumental Aci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简称IADLs)。前者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目前已发展成为被发达国家广泛用作评估机能障碍的个体所需护理等级和类型的工具,包括洗浴、穿衣、移动、如厕、吃饭、理容、外出、控制排便等多个标准。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完成后者需要更多技巧和个人判断,主要包括:1、购买个人所需物品;2、理财;3、使用电话;4、做饭;5、从事轻、重家务等。 (二)长期护理费用特征 长期护理费用特征与长期护理特征有着紧密联系,主要关联如下:1、低发生率。长期护理费用是一种仅在发生机体处于机能障碍状态,需要并发生了护理服务的情况下产生的费用,具有低发生率的特征。2、期限长、总额大。长期护理是一项期限较长的护理服务,尽管其日均费用低于一般的住院医疗费用(含院内护理费用),由于其护理服务的长期性,个体很容易遭遇巨额长期护理费用。(三)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与分类 长期护理费用的低发生率和高额特征,使长期护理在足够大的人群样本中,成为一种可保风险。长期护理保险就是分散和转嫁长期护理高额费用风险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主要按保障方的不同分为政府长期护理保障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两类。 二、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受下列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日渐强烈。 (一)人口和家庭特征的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提 高,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早已过亿,占全国人口的 10%,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期。计划生育政 策的推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但出生率的 降低也人为地改变了家庭结构,造成倒金字塔 形的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致使传统的亲人 护理不再普遍,老年护理需求不可能在家庭内 得到充分满足,此部分需求必然转向社会。 (二)长期护理费用负担重 老年人口增长的同时,老年人口的健康状 况却不容乐观,老年疾病中的相当一部分属于 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或者合并有多种复杂的并发 症,严重影响肌体正常功能,恢复期长,需 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例如,脑中风后遗症、 糖尿病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及并发症、老 年痴呆症等都是常见的需要中、长期护理的疾 病。即使不是患有严重的疾病,因为年老体 衰,高龄老年人常常需要护理服务协助才能实 现正常的日常生活。 由于我国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仅针对疾 病给付,老年护理并不能名正言顺地得到支 付,需要老年护理的老年人往往借所患疾病急 性发作的名义住进医院接受短期疾病护理。由 于受到总量控制卫生政策(包括对平均住院日 长短和日均费用等的控制措施)的影响,这 种住院护理一般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而出现 同一病人反复出、入院的情况。另一方面, 由于医院以医疗为主要目的,这种住院护理也 并非最经济有效的老年护理方式。尽管我国各 地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都包含老年护理院 (一级医院)在内,但老年护理院数量少, 护理水平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护 理需求,供需矛盾突出,护理服务需求者往 往登记后很长时间都不能被收住入院。 鉴于上述原因,需要老年护理的家庭往往 只能借助雇请护工或保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 活协助,不仅护理效果不够理想,而且费用全部 由自己负担,因为老年护理的长期性,费用总额 大,不堪重负。 (三)社会观念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观念也在悄悄 地发生变化,养儿防老 已不再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寄托。他 们希望自己在年老体衰时不要拖累别人,同时 又能够通过适当的途径获得必要的护理服务, 体面地安度晚年生活。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无疑 为老年人提供了满足上述需求的可靠保障。 三、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和面临的问题 (一)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是政府提供 的唯一一个能涵盖部分长期护理费用的保障计 划(在医院和老年护理院中发生的医疗和护理 费用),但是它未将老年护理保险作为一个单独 的给付项目,而是将老年护理费用混同在一般 的医护费用中给付,属非特异性保障,不够经 济。 老年护理的供需矛盾以及高额费用特征使 得老年护理保险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政府基本 医疗保障并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商业长期 护理保险无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起步阶 段,商业保险公司尚未推出成熟的长期保险产 品。但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医疗保险的一个子市 场已受到多家商业保险公司的重视,已着手开 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随着中国人民健康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阳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正华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 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成立和 筹建,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发工作有望加速。 (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商业医疗保险的一个新 领域,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缺乏可靠数据 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时间短,靠自身积累数 据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产品开发的需求,各商 业保险公司之间也没有建立经验数据共享机 制。商业保险公司要想参考政府方面的医疗数 据又存在进入障碍,使得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和 长期护理产品缺乏可靠的精算基础,给产品开 发带来了很大困难。 2、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生存给付保障,比寿 险更有逆选择风险,身体状况不佳,即将或 已面临护理需求和高护理费用的人更愿意投保 长期护理保险。 另外,由于医疗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即使保 险公司怀疑准被保险人有逆选择倾向也难以取 得医疗记录数据支持,给保险公司的核保和理 赔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加上准被保险人串 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伪造病史记录和诊断证 明的情况时有发生,更制约了医疗保险和长期 护理保险的发展。 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和相关问题研究 陈琴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201300 摘 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急剧增加。长期护理保险成为人类对抗长期护理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 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社会呼唤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早日面市。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合理途径,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概述了长期护理保险,分析了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道德风险;逆选择 (下转第7页)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您是第 11591 位读者发布时间: 2010-5-26 14:23:55 关键词: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来源:CHKD期刊全文库《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本文作者:鹰潭市人民医院骨科洪晓牌)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制观念和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质量是医院的生命,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消除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1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1·1药物方面 (1)给药不足。护士配药时粉剂溶解不全,抽药不彻底,造成瓶内剩余药液浪费。 (2)用药途径不对,漏给错给病人药物,药物配伍不当。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未检查药物质量。 (3)未顾病人病情,擅自加快或放慢液体滴速;抗菌素未按医嘱准时给药,未认真落实现配现用。 (4)病人漏服药物。没有严格执行药疗制度,发药时间随意性大。 (5)对新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 1·2护理记录方面 1·2·1体温单 体重、血压缺项、大小便漏写、出入量漏记、错记、生命体征描绘不齐。 1·2·2医嘱单 医嘱处理不及时,签名潦草、漏签名、随意签名。 1·2·3护理记录单 记录不及时,书写不规范、涂改、修改过多,字迹不清楚,病情描述简单,不能反映专科特点,使用非医学术语,记录缺乏连续性。患者发热,没有通知医师或通知医师是否进行处理,是否恢复正常,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没有体现因需施护。病人的内心体验及对疾病的认识,护士对患者的知情告知,没有在护理记录单中体现,医护记录不吻合,护理措施记录不详细,多做少记。

多发伤抢救案例

多发伤患者抢救个案 多发性损伤在外科创伤中较常见,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1]。2015年3月8日我科收治1例多发伤患者,我作为护士长指挥并参与抢救,经过我们积极救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收入ICU病房继续治疗。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案资料 患者,女性,53岁,因乘坐电瓶车被卡车撞倒致胸、腹及腰背部等多部位损伤,于2015年03月08日07:57由120送入院。 2.抢救经过 07:57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晰,精神萎,重度贫血貌,急性痛苦面容,卧于硬板平车。立即予多功能监护、吸氧,测生命体征:心率98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指脉氧饱和度92%,予左、右上肢各开通一路静脉通路,抽取血标本送检。遵医嘱予羟乙基淀粉溶液等补液扩容。体格检查:患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为E4V5M6,左侧胸廓及腰背部压痛明显,右下腹轻压痛,疼痛评分为5分,创伤修正评分(RTS)为12分。患者全身多处擦伤,协助医生予清创包扎处理,骨盆处予床单加以固定和制动,并予留置导尿,首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200ml,并留取尿标本送检。08:15测生命体征:心率99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93/57mmHg,指脉氧饱和度95%,患者生命体征尚稳定,陪检胸腹部CT检查。患者CT检查示: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左侧血气胸、左侧耻骨上下支骨折、腰椎横突骨折,护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3.急救与护理 3.1伤情评估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通知医生,同时简单询问病史,了解受伤原因。首先进行ABS评估,检查气道(A)、有无出血(B)和休克(S),然后脱去患者衣服,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判明有无致命性损伤[2]。通过评估初步掌握患者神志、呼吸、血压、四肢活动及出血情况,检查受伤部位、程度,在2分钟内作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处理重点,根据修正版创伤RTS评分,从意识状态、呼吸、收缩压三方面得分为12分,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安置于抢救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2013年不良事件汇总表 2014年不良事件汇总表

一、2014年与2013年比较:1、上升事件:打包不认真导致东西缺少/贴错标识;便盆划伤患者皮肤;血标本采集错误、难免压疮发生率;2、下降事件:给药错误、漏执行医嘱;3、未发生时间:烫伤、坠床、病人跳楼自杀;3、2013年一般差错2起,严重差错19起。不构成差错的6例;2014年一般差错6起,严重差错16起。不构成差错的2例 二、主要不良事件分析(见图1) 四、2014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未严格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①打包、术前未认真清点用物,②采集血标本时未认真核对医嘱、患者身份信息,做到“三查十对”;③打包时未认真检查包内用物和包外标识是否相符;④输液时或给病人更换液体时未认真核对床号、患者姓名、药名。 2、护士责任心差:①未按手术清点制度,在术前清点好器械和用物,在术后才发现用物与常规准备用物数量不相符;②采集血标本前未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③治疗时核对存在敷衍了事;④在书写输液贴时,字迹不清,难以辨认; ⑤带教老师未履行带教职责,未做到放手不放眼;⑥护士安全意识差,发生不良事件科室隐瞒不报或未及时上报,不针对发生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整改,甚至听之任之,导致同类型事件反复发生;⑦通过评估可以申报难免压疮,上报护理部后可以不管他是否发生压疮,发生了我们也没有什么责任,反正是难免压疮;⑧对护士的安全意识培训不够。 3、未及时准确执行医嘱:①在换药液时,同时拿2个人的药液,换了第一个后,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知多少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知多少 长护险基本情况 Q: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A: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Q: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哪些人群? A:本市长期护理保险覆盖了两类人群,第一类是本市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包括退休人员;第二类是6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 Q:哪些人可以申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A: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1、年满60周岁及以上; 2、参加本市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3、参加本市职工医保的人员,还需已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 4、经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二至六级且在评估有效 期内的参保人员。 Q:长期护理保险个人是否需要缴费? A: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分别按照现行的本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有关登记征缴的规定,办理登记缴费手续。试点期间,个人暂不需要缴费。 Q: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为什么需要经过评估? A:由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对象是长期失能人员,因此需要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才能确定其评估等级,实现照护服务与老年人照护需求合理匹配。 Q:什么是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A: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是指对具有照护需求且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人,按照全市统一的评估标准,依申请对其失能程度、疾病状况、照护情况等进行评估,确定照护等级。照护等级作为申请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Q:评估结果有几个等级?如何对应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A:评估等级分为:照护1级、照护2级、照护3级、照护4级、照护5级、照护6级,以及其他情况(未达到照护1级和建议至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其中,未达到照护1级以及其他情况(未达到照护1级和建议至二级以上医院就诊的),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照护2至6级的,可以享受相应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Q: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形式有哪些? A:长期护理保险有三种护理服务形式,分别是—— 社区居家照护,指护理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居家的参保人员,提供上门照护或社区日间集中照护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1、养老机构照护,指养老机构为其中住养的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2、住院医疗护理,指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为入住在其机构内护理性床位的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Q:长期护理保险中的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具体有哪些服务内容? A:对于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本市规定了42项具体服务项目,分为基本生活照料和常用临床护理两类。基本生活照料主要包括与护理对象身体护理密切相关的项目(如头面部清洁梳理、协助进食/水等),与生活环境相关项目暂不纳入;常用临床护理主要包括根据医嘱由执业护士完成的项目(如鼻饲、药物喂服等)。 Q: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是怎样的? A: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护理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分别为—— 1、社区居家照护待遇: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社区居家照护。试点阶段,每周上门服务的时间和频次为:评估等级为二级或三级的,每周上门服务3次;评估等级为四级的,每周上门服务5次;评估等级为五级或六级的,每周上门服务7次;每次上门服务时间为1小时。对参保人员在评估有效期内发生的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支付水平为90%。 2、养老机构照护待遇: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养老机构照护。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标准为:评估等级二或三级的20元/天;评估等级四级的25元/天;评估等级五或六级的30元/天。养老机构实际服务费用低于上述标准的,应以实际费用为准。对参保人员在评估有效期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养老机构照护的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支付水平为85%。 3、住院医疗护理:参保人员在住院医疗护理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其待遇按照其本人所参加的本市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的相关规定执行。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结算办法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结算办法(试行) 为加强本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基金的管理,根据《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沪府发〔2016〕110号,以下简称《试点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长期护理保险费用结算管理 本市长护险的费用结算工作,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统一管理。 (一)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医保中心”)负责长护险费用结算的初审;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负责长护险费用结算的审核、结算、拨付等工作。 (二)长护险参保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在本市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所发生的符合本市长护险规定的服务费用,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向所在地的区医保中心申请结算。 二、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的费用结算 (一)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结算 1.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长护险规定的社区居家照护和养老机构照护的服务费用,属于长护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予以记账,其余部分由个人自负。记账的服务费用,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向所在地的区医保中心申请结算;个人自负的服务费用,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向个人收取。 2.参保人员发生的社区居家照护范围的服务费用,应在接受社区居家照护之日起的3个月内,向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申请结算。 3.参保人员在1家养老机构住养时发生的服务费用,应在入住之日起的3个月内,向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申请结算。 4.跨年度发生的服务费用分别按各自人群费用结算时所在年度的待遇进行结算。 (二)汇总与申报 1.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按月汇总服务费用,向所在地的区医保中心申请结算。 2.定点护理服务机构根据参保人员长护险凭证、长护险服务项目、服务计划、服务确认报告等资料,填写费用结算表和结算申报表。计算机数据库数据、报表数据和结算申报表数据三者必须一致。

多发伤护理常规

常见问题/关键点 1 ?心跳呼吸骤停 2 ?休克(失血性,心源性,感染性) 能衰竭6 ? MODS 7 .疼痛8 .恐惧 初始评估 1. 气道情况: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颜面紫绀等情况 2 .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3 .循环情况: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出血量 4 .意识水平,瞳孔情况, GCS 评分 5 .到达时间、生命体征、疼痛评分 6 .受伤时间,损伤机制,有无现场昏迷史 7 .性别、年龄、过敏史、既往病史 &充分暴露,检查全身的受伤情况 持续评估 1 .生命体征 2 .意识水平、瞳孔变化情况,持续 GCS 评分 3 .气道通畅情况 4 .呼吸情况:呼吸的频率节律型态 5.循环情况:监测血压,不稳定时期每 5-15分钟评估一次血压,平稳后可改 30分钟到1 小时评估一次,评估有无休克及组织低灌注表现以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6 .尿量:尿液的颜色,性状,量 7 .腹部体征:有否膨隆,有无腹膜刺激征的出现 &肢体活动情况:有无运动障碍 9 .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 X 线,CT , B 超,MRI ,腹腔穿刺等特殊检查结果 10 .用药后效果评价:止痛剂应用后 30分钟评估疼痛评分 11 .评估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的情况 1. 无心跳呼吸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连接心电监护如为室颤或无脉 性室速立即予除颤。 2. 有呼吸的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氧饱和度在 95 %以上。 3.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4. 开通至少两路大的静脉通路(至少 20#留置针)并保持一路接输血器。 5. 予颈椎和脊柱制动直至证实无损伤。(注意:当证实脊柱可解除制动时,应记录时间 及做出决定的医生姓名并评估肢体的伸展功能)。 6. 抽取血标本:CBC 、BG , PT 、APTT , CX7,术前免疫及备血,必要时对怀孕妇女检 查RH 类型。 7. 床边备好吸引物品和复苏设备。 & 制动/夹板固定骨折及错位的部位,对有连枷胸、反常呼吸者,可进行棉垫加压包扎外 固定,呼吸机正压呼吸行气道内固定或进行肋骨牵引固定术,以减少反常呼吸影响。及早 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保证供氧。 9. 清洗伤口并覆盖敷料(注意:尽量保留一些暴力事件受害者身体上的证据如枪伤或刀 刺伤的伤口)。 10. 协助医生放置有创性监测通路监测血压。 11 ?备齐有关导管如吸引管、胃管、胸管等。 12?插入导管,如腹部/盆腔部位疼痛/创伤患者完成肛检后予留置导尿管,观察患者 的尿量、颜色、多发伤护理常规 3 .低氧血症 4 .感染 5 .肾功

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护理保险的产生及发展,然后简单介绍相对制度较为先进的美国和日本两国的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发展,然后从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医疗保险的对于护理的不力之处、中国严重的潜在护理保险需求分析了中国实施老年护理保险的必要性和紧急性,最后,根据目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发展现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龄化;社会护理保险;医疗保险; 护理保险,是指以因保险合同约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的护理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是健康保险的一种护理保险是指为那些因年老、疾病或伤残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期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1]。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所以又称老年护理保险。 护理保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当时社会老龄化发展下的时代产物。随后,德国、英国、爱尔兰、南非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护理保险。在亚洲,日本更是将护理保险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引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要求40岁以上的人都要参加。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也推出了部分护理保险产品,如“太平盛世附加护理健康保险”、“安安长期护理健康保险”、“中意附加老年重大疾病长期护理健康保险”等。但这些险种基本上都是针对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并且是作为其他人身险的附加险出现,其运作方式与养老类保险大同小异,和真正意义上的护理保险还有较大的差距。 一、护理保险在其他国家的运行与发展 日本:日本则是于2000年出台了《护理保险制度》,将长期护理保险正式纳入社会保险体系,这一体系的资助来源于两个方面:50%来源于民众所交纳的保险费,另外的50%则来源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日本护理保险法于出台以后就被认为是日本社会保障构造改革的第一步,被称为21世纪日本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