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练习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练习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练习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练习题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听筒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听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与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基本相同

B.听筒里螺线管的电信号变化引起磁铁对振动膜的吸引力大小变化

C.听筒里螺线管的电信号变化跟话筒电路中电流变化完全不相同

D.听筒里有一永久磁铁

2.为了保证安全,乘坐下列交通工具,途中不准旅客使用手机的是( ) A.汽车B.轮船C.火车D.飞机3.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其他感官直接觉察它的存在

C.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它只能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5.中国已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太空中人们能看到地球,这是因为地球是个光源

B.在太空中人们要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联系

C.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人们的质量会减小

D.在太空中人们可以利用吸管吸饮料

6.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排雷专家用一种仪器探测地雷,这是利用( ) A.光的反射看到地下的地雷

B.光的折射看到地下的地雷

C.超声波能“透视”看到地下的地雷

D.这种仪器发射电磁波被地雷所反射,从而发现地雷

7.(多选题)九年级同学在中考之前,参加了很多活动和测试,关于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检时,同学们做透视检查利用的“X光”是次声波

B.体育考试时,一名做“引体向上”的同学握住单杠悬空静止了l s,在这ls内重力对他没有做功

C.拍摄毕业像时,如果两侧有学生没有进入镜头,摄影师应将照相机向学生靠近D.理化实验操作考查时,同学们在走廊里要保持安静,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我国正在实施“登月工程”,已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之比约为1:6.假若你将来登上月球,下列你可以做的事是( )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轻易提起质量为500 kg的重物

D .月球上获得的信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

9.1876年,下列科学家发明了电话的是 ( )

A .莫尔斯

B .贝尔

C .伏打

D .爱迪生

10.2004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现场直播了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

会比赛的实况,请问比赛实况最有可能是通过下列哪种形式传到中央电视台的( )

A .微波通信

B .卫星通信

C .光纤通信

D .有线电缆通信

1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微波可以沿地球表面绕射

B .通信卫星就相当于空中的微波中继站

C .在光纤通信中也可以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

D .无线电波的波速越大,在相同的时间内传播的信息就越多

12.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只与电流方向有关

B .光纤不导电,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光纤通信不会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C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D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有关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只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就可以基本实现全球通信

B .光纤通信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

C .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

D .任何光均可用于实际的光纤通信

14.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 )

A .照明

B .输电

C .导热

D .通信

15.下列关于光纤通信、卫星中继通信和网络通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光纤通信实质是激光通信

B .卫星中继通信实质是微波通信

C .用金属导线相连的局域网通信不需要用电磁波发送信号

D .国际互联网通信方式只是电子邮件

二、填空题

16.请说出下列信息传递方式的载体: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传递声音;

两地间通过电话交谈时是利用_________传递声音;家中电视机能收到国内电视节目是利用__________传递节目内容.

17.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_相同(填“声速”或“光速”);由公式v f λ=

可知,波长越长的电磁波频率越_________(填“高”或“低”);实验证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或网罩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18.新能源和生态环保是本世纪人们关注的两大热点.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使用如

图所示的路灯,这种装置能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在手机利用__________传递信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由于辐射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要科学地使用手机.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

1. 如图所示, 有一线密度 的无限大电流薄片置于平面上,周 围媒质为空气。试求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 在面电流两侧作一对称的环路。则 由 2. 已知同轴电缆的内外半径分别为 和 ,其间媒质的磁导率 为,且电缆 长度 , 忽略端部效应, 求电缆单位长度的外自感。 解: 设电缆带有电流则 3. 在附图所示媒质中,有一载流为的长直导线,导线到媒质分界面的距离为。 试求载流导线单位长度受到 的作用力。 解: 镜像电流 镜像电流在导线处产生的值为 单位长度导线受到的作用力

力的方向使导线远离媒质的交界面。 4. 图示空气中有两根半径均为a ,其轴线间距离为 d 的平行长直圆柱导体,设它们单位长度上所带的电荷 量分别为和 , 若忽略端部的 边缘效应,试求 (1) 圆柱导体外任意点p 的电场强度的电位的表达式 ; (2) 圆柱导体面上的电荷面密度与值。 解: 以y 轴为电位参考点,则 5. 图示球形电容器的内导体半径 , 外导体内径 ,其间充有 两种电介质与, 它们的分界面的半径为。 已知与的相对 6. 电常数分别为 。 求此球形电容器的电 容。 解

6. 一平板电容器有两层介质,极板面积为,一层电介质厚度,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另一层电介质厚度,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当电容器加有电压 时,求 (1) 电介质中的电流; (2) 两电介质分界面上积累的电荷; (3) 电容器消耗的功率。 解: (1) (2) (3) 7. 有两平行放置的线圈,载有相同方向的电流,请定性画出场中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线)。 解:线上、下对称。

最新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一、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定义: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 五、电流的测量: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电流表;量程;读数方法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I=I1+I2;并联电路:I=I1+I2 七、【方法提示】 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 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间的串联或并联;

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求出待求的电流。 八、电压的测量 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九、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U=U1+U22并联电路:U=U1=U2 十、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十一、【方法提示】 关于电源、电流、电压三者关系。电源在工作中不断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2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 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必须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出; 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3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点 电压表电流表 用途 与电源相接 连接方法 相同点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一、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它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 (一)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 2112L L F F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1 n (G 物+G 动) 8.距离关系:S=nS 0 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 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 (二) 机械功和机械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 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第17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课时1信息与信息传播 [课堂巩固] 1.信息与生活密不可分,如天空乌去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降临;上课时,同学们 举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________________。 3.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_________________、文字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列举出三种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个发明电报机的是美国的发明家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发明了利用“点”、 “划”和“空白”的不同组合构成的电码——___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类通信史的新纪元。 6.比较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最多的是()A.电话B.电报C.书信D.可视电话 7.下面关于数字“6”的莫尔斯电码组合,正确的是() A. ·———— B. —···· C. ———·· D.····— 8.下列不属于早期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A.可视电话 B.在古代每隔一定的距离会设置一个驿馆 C.飞鸽传书 D.以前有急事时,经常会用的电报 9.下列传播信息的方式中,传递信息的速度最快的是() A.利用古代的驿站的形式传播 B.利用发电报的形式传递信息 C.利用打电话的形式传播 D.飞鸽传书 10.小明同学在课后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到了一些记载信息的工具如下图17-1所示, 请你帮他分析这些记载信息工具的优缺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月考试卷

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全册月考试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 2006年3月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每题2分,共2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如图1所示是小汪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电键时,A 1电流表无示数,A 2电流表有示数;如把两灯互换,则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故障的原因是:( ) A L 1断路。 B L 1短路。 C L 2断路。 D L 2短路。 图1 2.如图2所示是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机械,其中不能省力的是 ( ) A 利用斜面拉重物上车 B 用渔杆钓鱼 C 自行车刹车手柄 D 用剪刀剪树枝 3.如图3所示杠杆, O 是支点, 中间挂一重物G, 如果在杠杆的另一端M 处加一个力F 使杠杆平衡, 且要求所加的力要最小, 则这个力:( ) A. 应沿MQ 方向 B .应沿MP 方向 C .应沿MN 方向 D .可沿任意方向 图3 图4 4.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 A.P 甲>P 乙 B.P 甲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时数NO :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课 程 标 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 学具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 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 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 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 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 发现什么?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 观察 思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第17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让你一览无余 1. 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2. 人类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和图像。 3.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它们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4.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很多,比如:①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②古代传递官文的驿马; 5. ③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④贝尔制作的早期电话。 6. 莫尔斯电码与密码: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1. 波的基本特征:所有的波都是在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这里的运动形态又可分为:凹凸相间和疏密相间两种。 2. 振幅:我们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用字母A 表示,单位是米(m ),它反映了波源振动的强弱。 周期: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用字母T 表示,单位是秒(s ); 频率: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字母f 表示,单位是赫兹(Hz )。频率与周期反 映了振动的快慢。它们的关系是:T =f 1 。 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米(m )。 波速:波的传播速度,用字母v 表示,单位是米/秒(m/s )。 3. 波长、波速、频率、周期的关系是: v =T =λf 。 4. 电磁波: (1)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光速),c =3×108m/s 。 (3)电磁波谱: 从电磁波谱图可知,电磁波包括了:无线电波、微波、光(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等。其中无线电波的波段表见下: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答案(1)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1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均匀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设媒质的导磁率为μ,则磁感应强度B ?和磁场H ? 满足的方程 为: 。 2.设线性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 02=?φ称为 方程。 3.时变电磁场中,数学表达式H E S ? ???=称为 。 4.在理想导体的表面, 的切向分量等于零。 5.矢量场 )(r A ? ?穿过闭合曲面S 的通量的表达式为: 。 6.电磁波从一种媒质入射到理想 表面时,电磁波将发生全反射。 7.静电场是无旋场,故电场强度沿任一条闭合路径的积分等于 。 8.如果两个不等于零的矢量的 等于零,则此两个矢量必然相互垂直。 9.对平面电磁波而言,其电场、磁场和波的传播方向三者符合 关系。 10.由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称为恒定磁场,恒定磁场是无散场,因此,它可用 函数的旋度来表 示。 二、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已知麦克斯韦第二方程为 t B E ??- =????,试说明其物理意义,并写出方程的积分形式。 12.试简述唯一性定理,并说明其意义。 13.什么是群速?试写出群速与相速之间的关系式。 14.写出位移电流的表达式,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三、计算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矢量函数 y x e xz e y B ??2+-=? 是否是某区域的磁通量密度?

(2)如果是,求相应的电流分布。 16.矢量 z y x e e e A ?3??2-+=? , z y x e e e B ??3?5--=? ,求 (1)B A ? ?+ (2)B A ??? 17.在无源的自由空间中,电场强度复矢量的表达式为 ()jkz y x e E e E e E --=004?3?? (1) 试写出其时间表达式; (2) 说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四、应用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均匀带电导体球,半径为a ,带电量为Q 。试求 (1) 球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2) 球外任一点的电位移矢量。 19.设无限长直导线与矩形回路共面,(如图1所示), (1)判断通过矩形回路中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在图中标出); (2)设矩形回路的法向为穿出纸面,求通过矩形回路中的磁通量。 20.如图2所示的导体槽,底部保持电位为0U ,其余两面电位为零, (1) 写出电位满足的方程; (2) 求槽内的电位分布 图1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地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宇航员杨利伟是 的。假如你和杨利伟在太空中合作,你应该通过 和他进行交谈。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端向下倾斜。 3.热机是将 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 内把一辆重为15 000N 的汽车举高了2m ,起重机对汽车做了_________J 的功,功率是_________ W 。 5.按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 、B 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6.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 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知识点总结: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1)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语言、符号和图像。 (2)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和早期电话等。 记住: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贝尔发明了电话;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1)牛骨﹑竹简、木牍;(2)书;(3)磁盘﹑光盘。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1.波 (1)波的概念:波是能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还能传递能量以及信息。 (2)波的基本特征: 振幅A:振动的幅度,单位是m,它反映了振动的强弱。 周期T: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 频率f:其数值等于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频率与周期反映了振动的快慢,f=1/T。 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单位是m/s,它反映波传播的快慢。 (3)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λ、频率f的关系是:V=λf=λ/T 2.电磁波 (1)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记住: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2)特性:①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金属可以屏蔽电磁波;②一切电磁波都具有能量,可以传递信息。 (3)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与光速相同,光波属于电磁波。 3.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记住:微波技术主要应用在通信方面,如雷达、导航、电视等领域。 4.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 (1)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 (2)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 (3)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 (4)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 1.卫星通信 (1)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等主要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2)优点:①覆盖面大;②通信距离长;③不受地理环境限制。 缺点:①造价较高;②信号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延迟;③保密性差。 (3)应用:电话、电报、电视广播、全球定位、导航。 2.光纤通信 (1)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2)优点:①容量极大;②不会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③不怕潮湿、耐腐蚀、能量损耗低。 缺点:①架设线路受地理条件限制;②光缆易被拉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答案

第一章 矢量分析 重点和难点 关于矢量的定义、运算规则等内容可让读者自学。应着重讲解梯度、散度、旋度的物理概念和数学表示,以及格林定理和亥姆霍兹定理。至于正交曲面坐标系一节可以略去。 考虑到高年级同学已学过物理学,讲解梯度、散度和旋度时,应结合电学中的电位、积分形式的高斯定律以及积分形式的安培环路定律等内容,阐述梯度、散度和旋度的物理概念。详细的数学推演可以从简,仅给出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即可。讲解无散场和无旋场时,也应以电学中介绍的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本特性为例。 至于格林定理,证明可免,仅给出公式即可,但应介绍格林定理的用途。 前已指出,该教材的特色之一是以亥姆霍兹定理为依据逐一介绍电磁场,因此该定理应着重介绍。但是由于证明过程较繁,还要涉及? 函数,如果学时有限可以略去。由于亥姆霍兹定理严格地定量描述了自由空间中矢量场与其散度和旋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着重说明散度和旋度是产生矢量场的源,而且也是惟一的两个源。所以,散度和旋度是研究矢量场的首要问题。 此外,还应强调自由空间可以存在无散场或无旋场,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无散又无旋的矢量场。这种既无散又无旋的矢量场只能存在于局部的无源区中。 重要公式 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表示:z z y y x x A A A e e e A ++= 矢量的标积:代数定义:z z y y x x B A B A B A ++=?B A 几何定义:θcos ||||B A B A =? 矢量的矢积:代数定义:z y x z y x z y x B B B A A A e e e B A =? 几何定义:θsin ||B ||A e B A z =? 标量场的梯度:z y x z y ??+??+??=?Φ ΦΦΦe e e x 矢量场的散度:z A y A x A z y x ??+??+??= ??A 高斯定理:???=??S V V d d S A A 矢量场的旋度:z y x z y A A A z y x ?? ???? = ??e e e A x ; 斯托克斯定理: ???=???l S d d )(l A S A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 :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一点、二力、二臂 F 2 1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检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检测试题一、填空题 1.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越多,信息量就越大。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及其传播过程共经过五次巨大变革,分别是诞生、的诞生、的诞生、的诞生和应用以及的应用。 3.电磁波像水波 一样,有着波峰和波谷,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波长(λ)。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____________叫做它的频率。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________。 4.在真空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频率越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 5.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多。由于光比无 线电波的高很多,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 6.卫星通信 就是利用_____ 作微波通信的,进行通信的通信卫星大多是卫星。7.通信用的激光在里传播,它是很细的玻璃丝,通常数条一起敷上保护层,制成_______________。 8.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联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称为。计算机之间的联结, 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通信手段。目前使用 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选择题 9.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A. 热效应 B. 化学效应 C. 磁效应 D. 三种效应都有 10.电磁波() A. 只能在真 空中传播 B. 在水中不能传播 C. 可以在很多介质中传播 D. 只能 在空气中传播 1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 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电磁波是沿某一特定方向向空间远处传播 的 C. 电磁波是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的 D. 电磁波与水波完全一样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磁波是无线电波的一部分 B.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部分 C. 电磁波是光的一部分 D. 光不是电 磁波的一部分 13.在电视或电影中,人们看到排雷专家用的一种仪器探测雷,这是利用() A. 光的折射看到地下的雷 B. 光的反射看到地下的雷 C. 这种仪器发出电磁波被雷所反射 D. 超声波“透视”看到地下的雷 14. 下列所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A.电话 B. 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参考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第1章 矢量分析 1、如果矢量场F 的散度处处为0,即0F ??≡,则矢量场是无散场,由旋涡源所 产生,通过任何闭合曲面S 的通量等于0。 2、如果矢量场F 的旋度处处为0,即0F ??≡,则矢量场是无旋场,由散度源所 产生,沿任何闭合路径C 的环流等于0。 3、矢量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定理分别是散度定理(高斯定理)和斯托克斯定理, 它们的表达式分别是: 散度(高斯)定理:S V FdV F dS ??=?? ?和 斯托克斯定理: s C F dS F dl ???=??? 。 4、在有限空间V 中,矢量场的性质由其散度、旋度和V 边界上所满足的条件唯一的确定。( √ ) 5、描绘物理状态空间分布的标量函数和矢量函数,在时间为一定值的情况下,它们是唯一的。( √ ) 6、标量场的梯度运算和矢量场的旋度运算都是矢量。( √ ) 7、梯度的方向是等值面的切线方向。( × ) 8、标量场梯度的旋度恒等于0。( √ ) 9、习题, 。

第2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电场部分) 1、静止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称之为静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相同。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的单位是V/m(伏特/米)。 3、静电系统在真空中的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是: V V s D dS dV Q ρ?==? ?和 0l E dl ?=?。 4、静电系统在真空中的基本方程的微分形式是:V D ρ??=和0E ??=。 5、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流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在两种媒质分界面的两侧,电场→ E 的切向分量E 1t -E 2t =0;而磁场→ B 的法向分量 B 1n -B 2n =0。 7、在介电常数为 的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电位函数为 22 11522 x y z ?= +-,则电场强度E =5x y z xe ye e --+。 8、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于零,导体表面为等位面;在导体表面只有电场的法向分量。 9、电荷只能在分子或原子范围内作微小位移的物质称为( D )。 A.导体 B.固体 C.液体 D.电介质 10、相同的场源条件下,真空中的电场强度是电介质中的( C )倍。 A.ε0εr B. 1/ε0εr C. εr D. 1/εr 11、导体电容的大小( C )。 A.与导体的电势有关 B.与导体所带电荷有关 C.与导体的电势无关 D.与导体间电位差有关 12、z >0半空间中为ε=2ε0的电介质,z <0半空间中为空气,在介质表面无自由电荷分布。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 2 L 1 L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教案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教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设计意图] 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理解。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页 1 第 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点这里下载word版: 电磁波及其传播.doc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已经将文本间距加为 24磅 第18章:电磁场与电磁波 、知识网络 LC 回路中电磁振荡过程中电荷、电场。 电路电流与磁场的变化规律、电场能与磁场能相互变化。 分类:阻尼振动和无阻尼振动。 <振荡周期:T 2 JLC 。改变L 或C 就可以改变T 。 、重、难点知识归纳 1 ?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1) 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 叫振荡电路。自由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 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 简称LC 回路。 在振荡电路里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 荷和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电磁振荡。 (2) LC 电路的振荡过程:在LC 电路中会产生振荡电流,电容器放电和充电,电路中的 电流强度从小变大,再从大变小,振荡电流的变化符合正弦规律.当电容器上的带电量 变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当电容器上带电量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⑶LC 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 a 电磁振荡的过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过程?电流变大时,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麦克斯 韦电磁 场理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特点:为横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3.0 x 108m/s r 目的:传递信息 发射J 调制:调幅和调频 发射电路:振荡器、调制器和开放电路。 电磁波遇到导体会在导体中激起同频率感应电流 电谐振 从接收到的电磁波中“检”出需要的信号。 原理 选台 检波 I 接收电路:接收天线、调谐电路和检波电路 应用:电视、雷达。 场与电磁波

电流变小时,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b、电容器充电结束时,电容器的极板上的电量最多,电场能最大,磁场能最小;电容器放电结束时,电容器的极板上的电量为零,电场能最小,磁场能最大. c、理想的LC回路中电场能E电和磁场能E磁在转化过程中的总和不变。回路中电流越大时,L中的磁场能越大。极板上电荷量越大时,C中电场能越大(板间场强越大、两板间电压越高、磁通量变化率越大) 。 (4) LC电路的周期公式及其应用LC回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与电容器带电量、极板间电压及电路中电流都无关,只取决于线圈的自感系数L及电容器的电容C。 周期的决定式:T 2x, LC 1 频率的决定式:f ——1一 2n'LC 2、电磁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这个电场叫感应电场或涡旋场,与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不同,它的电场线是闭合的,它在空间的存在与空间有无导体无关),变化的电场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a、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 b、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c、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 场。 d、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称为电磁场。 电场和磁场只是这个统一的电磁场的两种具体表现。 3、电磁波: (1)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不断地互相转 化,并且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这种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过程叫做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E与B的方向彼此垂直,而且都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 波。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靠别的物质作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3.0 x 108m/s。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过程,同时也是向外辐射能量的过程. (3)电磁波三个特征量的关系:v=入f 4、电视和雷达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④电磁波的应用; 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会正确排序)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λ. v=——=λf T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要了解它们各自应用)。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参考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第1章矢量分析 1、如果矢量场得散度处处为0,即,则矢量场就是无散场,由旋涡源所产生,通过任何闭 合曲面得通量等于0。 2、如果矢量场得旋度处处为0,即,则矢量场就是无旋场,由散度源所产生,沿任何闭合 路径得环流等于0。 3、矢量分析中得两个重要立理分别就是散度宦理(高斯理)打斯托克斯立理,它们得表达 式分别就是: 散度(高斯)定理:与 斯托克斯定理:。 4、在有限空间V 中,矢量场得性质由英散度、旋度匚V 边界上所满足得条件唯一得确定。 (V ) 5、描绘物理状态空间分布得标量函数与矢量函数,在时间为一迫值得情况下,它们就是唯一 得。(J ) 标量场得梯度运算与矢量场得旋度运算都就是矢量。C J ) 6、 7、 8、 9、 梯度得方向就是等值而得切线方向。(X ) 标量场梯度得旋度恒等于0。( J ) 习题 1、12, 1、16。 第2章 电磁场得基木规律 (电场部分) 静止电荷所产生得电场,称之为静虫场;电场强度得方向与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得方向 相同。 2、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场强度得单位就是V/m (伏特/米)。 3、 静电系统在真空中得基本方程得积分形式就是:与。 4、 静电系统在真空中得基本方程得微分形式就是:与。 5、 电荷之间得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虫场发生得,电流与电流之间得柑互作用力就是通过 磁场发生得。

6、在两种媒质分界而得两侧,电场得切向分量E “一囱=2;而磁场得法向分量 B|n~B2n —Oa 7、在介电常数为得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电位函数为,则电场强度 8、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内部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于零?导体表面为等位面;在导体 表而只有电场得法向分崑 9、电荷只能在分子或原子范帀内作微小位移得物质称为(D )。 A、导体C、液体 B、固体D.电介质 10、柑同得场源条件下?真空中得电场强度就是电介质中得(C )倍。 As e o£C、 5 B、1/ £ 0 £ r D. 1/e r 11、导体电容得大小(C )。 A、与导体得电势有关 B、与导体所带电荷有关 C、与导体得电势无关 D、与导体间电位差有关 12. z>0半空间中为£=2£。得电介质,zVO半空间中为空气,在介质表而无自由电荷分布。 若空气中得静电场为,则电介质中得静电场为(B 13、介电常数为e得%向同性介质区域中,自由电荷得体密度为,已知这些电荷产生得电场为 E=E(X, y, z),下而表达式中始终成立得就是(C A V-D = O B?▽£ = /?/勺 C V D = p D.同时选择 14 、 在静电场中电力线不就是闭合得曲线,所以在交变场中电力线也就是非闭合得曲线。 (X 15、根据@>0 处.EvO: 4x0 处王>0: 0=0 处£=0。( X ) 16、 17、恒;^电场中,电源内部存在库仑场E勺非库仑场E:两者得作用方向总就是相反。(V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发生极化后,在介质得表而必崔会出现束缚电荷。(J) 18、在理想导体与理想介质得分界而上,电场强度得切向分量就是不连续得0 (X) 19、一个有两层介质(>)得平行板电容器,两种介质得电导率分别为匀?电容器极板得而积为 S,如右图。当外加压力为U时,求:⑴电容器得电场强度;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 【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