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预防和治疗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预防和治疗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预防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预防和治疗

导语:恶劣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如果长期受到放射线的照射的话,很容易就会患上相关的疾病,而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放射事故和超过人体限度的放射线都会导致一些放射病的发生,而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激素会其中的一种,那么,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会导致人体的细胞受到损伤,进而导致相关的组织逐渐丧失功能。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以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骨髓型的患者主要是采取隔离治疗,预防感染为主,服用抗菌药物是很常见的治疗方法。

胃肠型急性放射病的患者要注意保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和出血的可能,严重的患者要采取骨髓移植的方法。

脑型急性放射病患者是比较痛苦的,要防止患者因为同科而晕厥,主要采用镇静剂治疗和激素治疗为主,尽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为了预防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发生,工作人员要及时佩戴还防辐射的防护服和头盔,适当的进行休息,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健康同样重要。

职业健康培训教材

目录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2)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的类别 (3) 三.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4) 四.噪声的分类、危害及防护措施 (5) 五.职业禁忌症 (7) 六.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8) 七.怎样识别压力、如何调节压力 (17) 附:职业健康试题及答案 (18)

一、概念及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构成《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那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四)、职业病是如何发生的 劳动者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病。造成职业病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作用条件,同时受一定的个体危险因素的影响。其中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接触的强度;个体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营养缺乏、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或个人习惯。 (五)、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条件或要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是导致职业性损害的致病原,其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有害因素的性质和接触强度等。职业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2)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高低气压等),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射线等); (3)生物性有害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及某些植物性花粉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体内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

放射防护学习检测复习过程

自我检测 1、核衰变的类型主要有α,β,γ三种,其中α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而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2、1Ci = 3.7 ×1010 Bq 3、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核数或活度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衰变的次数;其衰变规律可表示为:。 5、氢的同位素有3种。 6、放射性核素经2个半衰期后,其活度将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7、1Bq表示每秒一次核衰变。 8、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_______bd_____。(多选) A. 穿透能力α> β> γ B.穿透能力α< β< γ C.电离能力α< β< γ D.电离能力α> β> γ 9、对于一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bd A. A代表该原子核质量数 B.Z代表原子核质子数 C.这个核子处于稳定态 D.N = A –Z 10、以下关于钴的同位素,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d A. 60Co是钴的天然同位素之一 B.钴的同位素可由反应堆或加速器生成 C.天然界中存在的59Co是一种金属

D.60Co在工业上常应用于食品等的杀菌、消毒,医疗上常应用于放射治疗 11、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___b_____。 A. 20 mSv/年; B. 2.4 mSv/年; C. 5 mSv/年 1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__b______。 A. 核电; B. 医疗照射; C. 氡子体 13、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a A. 其中2/3来自内照射 B. 其中2/3来自外照射 C. 其中2/3来自宇宙照射 14、γ光子能量大于1.02MeV时,与物质相互作用可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 15、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损失能量的主要方式有:(多选)ab A. 电离与激发 B. 轫致辐射 C. 弹性碰撞 16、γ光子是通过次级效应与物质发生作用,次级效应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多选)acd A. 光电效应 B. 轫致辐射效应 C. 康普顿效应 D. 电子对效应

放射性疾病

放射性疾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疾病是由于放射线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在较短时间受照射剂量的增大,可引起急性外照射放射病;由于长期连续或断续受照射剂量累积,可引起慢性外照射病;当放射性核素摄入过量,在体内作为放射源对人体照射,可引起内照射放射病。 一、急性外照射放射病 急性外照射放射病是体内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体外电离辐射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这引起辐射有X射线、(射线或中子等。引起急性外照射疾病有从事原子反应堆,粒子加速器工作后的泄漏事故;医疗工作中X、(射线应用于肿瘤,器官移植的起剂量照射。临床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损为主,表现为继发感染、出血和全血细胞下降三大特征;有些人表现为呕吐、腹泻、脱发、拒食、衰竭以至死亡。轻型病人预后一般较好,脱离接触射线两个月左右可自行恢复,重症病例可留有永久性伤残甚至死亡。 【临床诊断要点】 (一)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接受大于1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

(二)受照射后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受照部位和范围以及个体情况有关。 (三)临床分型: 1.骨髓型 (1)轻度 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1.2×109/L; (2)中度 除轻度症状外,还有头昏、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0.9×109/L,轻度出血、脱发; (3)重度 在中度程度上明显加重,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0.6×109/L,与中度之间有明显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初期、假愈期、极期和恢复期。在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病历考核标准: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二、体格检查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 意识障碍: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 (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 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3)瞳孔大小的检查,双侧是否等大等圆以及对光反应情况; (4)对头颅的检查应注意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范围、深度及有无异物残留,颅骨有无凹陷,眼、耳、鼻及口腔有无出血和脑脊液样液体溢出; (5)对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特别注意有无合并伤的存在 (6)神经反射的检查确定生理反射消失与否,病理反射是否出现,有无锥体束征; 神经系统废损体征: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废损体征。仅在伴有脑挫裂伤或因血肿形成压迫功能区时才出现相应的阳性体征。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应归咎于原发性脑损伤。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神经体征更较少,小脑体征偶尔可见。 当颅内压增高的程度超过其代偿能力时,位于天幕上的硬膜外血肿即可表现颞叶钩回疝的症状.其典型表现:1)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2)生命体征紊乱。3)患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4)对侧偏瘫,常呈硬瘫,肌张力增加,病理反射阳性。 不典型者:因出血速度快,血肿量大,造成急性脑干移位,扭曲,致使对侧的大脑脚嵌压在小脑幕切迹缘上,而引起同侧肢体瘫痪,和对侧瞳孔散大的相反体征,使血肿的定位诊断发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职业病目录10类115种: 一、尘肺13种: 如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煤工尘肺等。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三、职业中毒56种: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硫化氢中毒。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苯中毒。 8、汽油中毒。 9、氨中毒。 10、磷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3种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8种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5种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法规标题】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颁布单位】卫生部国防科工委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02-5-22 ?【失效时间】 ? ?【全文】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附加英文版 关于印发《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 国防科工委 卫法监发[2002]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有关部门(单位): 为了加强和规范核或者辐射事故时应急医学处理工作,现将《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附件:《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前言 本规范等效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安全报告丛书第2号“辐射损伤的诊断与处理”(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diation Injuries. Safety Reports Series No.2 ,IAEA,1998),根据我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及我国多年来积累的辐射损伤临床救治经验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以使其更适合我国情况。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和指导核或辐射事故时造成辐射损伤的医学处理工作。 本规范的编制参考了以下主要文献: 1. 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2. 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目录 1 引言 (1) 1.1 目的 (1) 1.2 范围 (1) 2 事故照射类型和医学处理原则 (1) 2.1 事故类型 (1) 2.2 辐射源和照射方式 (2) 2.3 损伤人员的分类 (4) 2.4 损伤人员的医学处理原则 (5) 3 外照射 (6) 3.1 外照射的类型 (6) 3.2 局部辐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6) 3.3 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 (9) 4 放射性核素污染 (15) 4.1 污染判断 (15) 4.2 处理…………………………………………………………………………………… 16 5 放射复合损伤 (19)

全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试题

全省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一、填空题 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于年月日以部长令第46号发布,于年月日起正式施行。 2.某医院开展普通X射线机影像诊断、X射线CT影像诊断和DSA介入放射诊疗工作,其放射诊疗许可应当由负责办理。3.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和 四类管理。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和 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6.剂量计应佩带在,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 7.放射诊疗工作,是指的活动。8.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月,最长不超过月。 9.X线受检者在X线诊断中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和 原则,以使受检者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于年月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论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 二、选择题 1.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是。 A、核能发电 B、医疗照射 C、核武器试验 2.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是。

A、50mSv B、20mSv C、连续5年平均20mSv 3.在放射防护领域常见的以下单位中,不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Bq(贝可); B、rem(雷姆); C、C/kg(库伦/千克) 4.下列属于放射性疾病。 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B、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C、内照射放射病 5.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有。 A、白血病 B、甲状腺癌 C、鼻咽癌 6.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下列射线。 A、α、β射线 B、γ、X射线 C、中子 7.接触了放射性物质。 A、不一定患放射病 B、就患放射病 8.医用X射线属于何种辐射。 A、人工辐射 B、天然辐射 9.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下列值者,应减少射线接触。 A、3.5×109 /L B、4.0×109 /L C、4.5×109 /L 10.效应的发生机率(并非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并认为不存在阈剂量的效应属。 A、随机性效应 B、确定性效应 三、判断题(正确者填√,错误者填×) 1.辐射源和放射源的含义相同。() 2.未满18岁的人员可在甲种工作条件下工作。() 3.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由本人建立。() 4.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和微核率测定为就业前体检必检项目。() 5.妊娠6个月内的孕妇可以接触射线。() 6.透视是每次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的必检项目。() 7.时间防护不属于外照射防护措施之一。() 8.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向为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放射工作人员证》。() 9.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培训由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条件的单位承担。()10.不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四、简答题 1.什么叫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2.试述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病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病因 导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因为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疾发,那么会对身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因为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疾发,那么会对身体构成严重伤害,所以很多的人,想全面了解一下有哪些病因?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介绍。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出现的硬膜下血肿,呈急性(症状在伤后3天内出现)或亚急性发病者(症状在伤后4天至3周内出现)。急性(3天内)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最高占70%,亚急性(4~21天)约占5%。两者致伤因素与出血来源基本相同,均好发于额颞顶区。临床病程发展的快慢,则据脑原发损伤的轻重、出血量及个体代偿能力的不同而异。 病因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都是由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故均属复合型硬膜下血肿,所不同者,仅是病程急缓上略有差异而已。两者致伤因素和损伤病理亦雷同:即加速性损伤所致脑挫裂伤,血肿多在同侧;而减速性损伤所引起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常在对侧;一侧枕部着力恒于对侧额、颞部前份发生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甚至同时并发脑内血肿;枕部中线着力易致双侧额极、颞尖部血肿;当头颅侧方打击时,伤侧可引起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即硬膜下脑内血肿;头颅侧方碰撞或跌伤时,同侧多为复合性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对侧可致单纯性及/或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另外,前额部遭受暴力,不论是打击还是碰撞,血肿往往都在额部,很少发生在枕部,而老年人则常引起单侧或双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GBZ235-201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卫生部发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卫通〔2011〕2号)GBZT 234-2010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响应程序 GBZ100-2010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 GBT 16148-2009 放射性核素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规范 GBZT217-2009:急性放射病护理规范 GBZT216-2009:人体体表放射性核素污染处理规范 GBZ219-2009:放射性皮肤癌诊断标准 GBZ215-2009:过量照射人员医学检查与处理原则 GBZ97-2009: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 GBZT191-2007:放射性疾病诊断名词术语 GBZ190-2007:放射性食管疾病诊断标准 GBZ103-2007: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 GBZ102-2007: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 GBZT172-2006:牙釉质电子顺磁共振剂量重建方法 GBZT171-2006: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GBZT170-2006:核事故场外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GBZ169-2006: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 GBZT164-2004:核电厂操纵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督规定 GBZT163-2004: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远期效应医学随访规范 辐射损伤医学处理规范 GBZT156-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 GBZ112-200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111-2002: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 GBZ110-2002: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GBZ109-2002: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 GBZ108-2002: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 职业病

前言 本标准的第2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8284-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部417医院、北京蓝道尔辐射监测技术公司、核工业部七所、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光、姜恩海(执笔)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internal exposure GBZ96-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核素过量摄入的放射性工作人员诊断和治疗。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核素过量摄入的放射工作人员,非职业性过量摄入放射性核素的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诊断标准 2.1 经物理、化学等手段证实,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致其受照情况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2.1.1 一次或较短时间(数日)内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使全身在较短的时间(几个月)内,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受到照射,使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可能大于1.0Sv,并有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案。 2.1.2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多次进入体内;或者较长有效半减期的放射性核素一次或多次进入体内,致使机体放射性核素摄入量超过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几十倍以上。 2.2 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或以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现为主;或以该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为主,并往往伴有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体内途径的损伤表现。 前述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人体内的早期(几周内)和/或晚期(数月至数年)。 2.2.1 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放射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

rhIL-12治疗放射病

rhIL-12治疗放射病 1.放射病简介 放射病是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辐射的剂量大小,急性放射病临床表现呈现三种形式。 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小于10Gy,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10Gy小于50Gy,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迄今未有治愈的病例。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辐射剂量大于50Gy,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一般在照射后2-3天死亡。 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量的辐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累积后引起的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通常属于骨髓型放射病。 随着核能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及其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以及2011年日本大地震及其海啸造成了严重的核泄漏等,均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稀有金属冶炼、铀矿开采、铀矿加工、以及辐照加工业如辐射灭菌、辐射食品保鲜等,如管理不善,都存慢性辐射病的危险。 2.放射病的治疗 (1)骨髓型的治疗原则: ①轻度: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采取对症处理,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②中度和重度:初期镇静、脱敏止吐、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假愈期(白细胞总数低于3.0×109/L,皮肤粘膜出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出血,保护造血功能。当白细胞总数低于2.0×109/L、血小板数低于50×109/L时,及早使用造血生长因子。极期:抗感染,特别注意针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控制出血,减轻造血损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注意防止肺水肿。恢复期:强壮治疗,促进恢复。 ③极重度:可参考重度的治疗原则,特别注意抗感染、抗出血等措施。注意纠

台州市放射防护正确2014年-答案

1、人体组织对放射敏感性最低的是() 结缔组织 心脏 内分泌腺 唾液腺 2、不同种系的生物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种系演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放射敏感性() 越高 越低 无相关性 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项属于电离辐射远后效应引起的() 辐射致癌 急性放射性皮肤烧伤 急性放射病 皮肤红斑 4、人体组织放射敏感性最高的组织是() 眼晶体 胸腺 唾液腺

肌肉组织 5、人体受到2.5Gy照射后的放射损伤可引起() 可恢复的功能变化,可有血液学的变化 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肠型急性放射病 6、低LET辐射在相同剂量下低剂量率照射的损伤()中等剂量率或高剂量率照射 等于 高于 低于 无关系 7、鉴于不断有新资料表明辐射诱发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阈剂量可能显著低于先前所作估计,ICRP第一分委员会于()年成立任务组 2012 2011 2009 2007 8、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产生放射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受()方面因素影响 2 3

4 5 1、人体组织放射敏感性最高的组织是() 眼晶体 胸腺 唾液腺 肌肉组织 2、人体受到2.5Gy照射后的放射损伤可引起() 可恢复的功能变化,可有血液学的变化 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肠型急性放射病 3、低LET辐射在相同剂量下低剂量率照射的损伤()中等剂量率或高剂量率照射 等于 高于 低于 无关系 4、当照射剂量和剂量率相同时,按照射部位分其严重程度依次排列为() 头颈、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

胸部、头颈、四肢、腹部及盆腔 盆腔、腹部、胸部、头颈及四肢 腹部、盆腔、头颈、胸部及四肢 5、鉴于不断有新资料表明辐射诱发白内障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阈剂量可能显著低于先前所作估计,ICRP第一分委员会于()年成立任务组 2012 2011 2009 2007 6、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产生放射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受()方面因素影响 2 3 4 5 7、影响放射损伤的机体因素主要有() 种系、个体发育 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 亚细胞和分子水平 以上都是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急诊经常遇到颅脑损伤的病人,脑外伤经常伴有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如何区分呢?看看下面的图片你就知道了!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硬膜下血肿与颅脑外伤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在伤后数 小时或数日出现临床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程障碍引起。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常不能及 时诊断,贻误病情。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人压增高为主,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 年龄不同的硬膜下血肿病人,其临床表现可各有特点。青壮年由于血肿的压迫,使脑 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脑水肿,产生颅高压症状。而老年患者,因脑萎缩颅人间隙相对增大,颅高压症状相对较轻。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及精神症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常将轻微的头部外伤史遗忘,临床上仅以颅人高压增高为主,局 限性脑功能障碍出现较晚,因此,诊断常造成一定困难,易误诊为脑肿瘤。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是消除血肿,摘除囊壁,以利于受压脑组织复位。因此手术愈 早脑组织受压愈轻,脑功能恢复则愈快,因而,早期诊断硬膜下血肿至关重要。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40%左右,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生率较低。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完整版)辐射防护期末试题-2011-A

A. 微分分布 B. 能量注量 C. 能量注量率 D.积分分布 3、能注量率的量纲是( D ) A. Cm 2kg -1 B. Jm 2Kg -1 C. Jm -2 s -1 D.Jm -2s 1 4、单位径迹长度上产生离子对数称为( C )。 A. 质量减弱系数 B. 能量损失率 C. 比离电离 D. 碰撞阻止本领 5、当量剂量的单位是( B ) A. 戈瑞(Gray ) B. 希沃特(Sv ) C. 贝可(Bq ) D. 库仑(C ) 6、在内照射的剂量系数是指在年龄为t 0时的每单位摄入的( A )大小。 A 、待积有效剂量 B 、待积吸收剂量 C 、待积比有效能量 D 、待积年摄入量 7、低Z 介质在前,高Z 介质在后,则总积累因子值( A ) A. ]高)(,[d E B μγ B. ]低)(,[d E B μγ C. ]]低高)(,[)(,[d E B d E B μμγγ? D. ]高低)(,)[(min ,d E B μγ 四、多选题(每题1分,共5分) 1、属于随机性效应有( AC )。 A 、癌症 B 、不育 C 、白血病 D 、β射线的皮肤烧伤 2、下列的国际单位是J ?kg 可能剂量学量有( ABD )。 A 、吸收剂量 B 、当量剂量 C 、照射量 D 、有效剂量 3、电子的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量损失之比与( AD )因素相关。 A 、带电粒子的能量 B 、带电粒子的原子序数 C 、带电粒子的质量 D 、吸收物质的原子序数 4、人类引起活动天然照射的升高因素有( ABCD )。 A 、煤开采 B 、有色金属工业 C 、石油工业 D 、民航工业 5、人的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分为( ABC )。 A 、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B 、肠型急性放射病 C 、脑型急性放射病 D 、血液型急性放射病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β粒子外照射防护有哪些特点,对β源的屏蔽设计有哪些考虑因素? 2、核电厂的辐射源项有哪些? 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放射防护考试

(1) 源是指可以发射电离辐射或释放放射性物质而引起辐射照射的一切物质。2分 错误正确 (2) 对于可能从受照中受益的人员而言,需要针对特定实践过程进行防护。2分 错误正确 (3) 促进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尽快分解及加速排出体外是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分 错误正确 (4) 核医学工作场所中,在非限制区和监督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通过间。2分 错误正确 (5) 1013-1016Bq的放射源物质必需在屏蔽工作箱中操作。2分 错误正确 (6) 国家对放射源、射线装置进行分类管理,放射源可以分为5类,射线装置可以分为3类。2分 错误正确 (7) 重金属核素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内照射危害比较大。2分 错误正确 (8) 外照射防护主要防的是X射线和β射线2分 错误正确 (9) 确定性效应有剂量阈值,随机效应无剂量阈值。2分 错误正确 (10) 在医疗照射中,其正当性意味着一次比较准确的诊断,或者从治疗中使患者获得了健康。2分 错误正确 (11) 辐射致癌的危险度与受检者所受X线剂量成线性无阈关系。2分 错误正确 (12) 应避免对孕妇进行任何部位的检查。2分 错误正确 (13) 胸部X射线摄影应尽量以后前位摄影替代前后位摄影。2分 错误正确 (14) 放射防护应做到放射剂量降低到当地本地水平。2分 错误正确 (15) 个人剂量限值的剂量数值指的是有效剂量。2分 错误正确 (16) 用人单位有责任改善怀孕女性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保证为胚胎和胎儿提供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2分 错误正确 (17) 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受到的放射性危害因素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吸入导致的内照射。(2分 错误正确 (18) 实施X射线诊断影像质量保证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废片,减少医疗费用。2分 错误正确 (19) 介入放射学中床上管的向上的散射线比床下管的散射线强度高。2分 错误正确 (20) 中度和重度急性骨髓型放射病病程有明显的分期。2分

神经外科病历考核硬膜外血肿标准

1 / 9 病历考核标准: 硬膜外血肿(颅脑外伤) 一、病史询问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时大多存在意识障碍,在不能直接向病人询问病史的情况下应尽量向陪同人员了解情况: (1)确切致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部位; (4)伤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有无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5)伤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6)在伤后至入院前一段时间曾受过那些处置,使用过那些药物; (7)病人的既往史,特别是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排尿性晕厥、心脏病及精神病史等。 二、xx要点 颅脑损伤病人的体格检查原则是迅速、准确、有重点的检查,其要点为: (1)生命体征的检查(呼吸、血压、脉搏和体温); 生命体征改变: 当硬膜外血肿形成时,由于产生脑压迫,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早期

即可出现Cushing 氏反应: 四曲线,表现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较明显,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脉搏缓慢;呼吸缓慢,严重时且不规则等代偿性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2 / 9 (2)意识状态的评估根据GCS(Glasgow-Coma Scale)评分方法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意识变化可有三种不同情况:(a)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往往因伤员可自己到医院看病或回家,也就是说伤员原发脑伤很轻微,头皮也可能无明显伤痕,颅骨平片无骨折,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误诊机会较多,应予以重视。 (b)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有短期原发昏迷,以后逐渐有意识好转或完全清醒,但不久又再次陷入昏迷状态,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容易诊断。 (c)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持续昏迷,且有进行性加深表现,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较易误诊;也可以在原发脑伤较重的基础上,继发颅内血肿,这病例易误诊为脑挫裂伤,而采用非手术治疗,当出现脑疝时,始想到颅内血肿的存在。上述第(a)(b)种意识改变的特点在硬膜外血肿比 较常见,而第(c)种多为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为多。

0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GBZ ICS 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radiation sickness from internal exposure 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 96-2002 前言 本标准的第2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8284-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部417医院、北京蓝道尔辐射检测技术公司、核工业部七所、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光、姜恩海(执笔)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放射性核素过量摄入的放射性工作人员诊断和治疗 本标准适用于放射性核素过量摄入的放射工作人员,非职业性过量摄入放射性核素的人员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 诊断标准 2.1 经物理、化学等手段证实,有过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致其受照情况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2.1.1一次或较短时间(数日)内进入人体的放射性核素,使全身在较短的时间(几个月)内,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受到照射,使其有效累积剂量当量可能大于 1.0Sv,并有个人剂量档案和健康档案。 2.1.2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多次进入体内;或者较长有效半减期的放射性核素一次或多次进入体内,致使机体放射性核素摄入量超过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几十倍以上。 2.2内照射放射病的临床表现,或以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相似的全身性表现为主;或以该放射性核素靶器官的损害为主,并往往伴有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体内途径的损伤表现。 前述临床表现可能发生在放射性核素初始进入人体内的早期(几周内)和/或晚期(数月至数年)。 2.2.1 均匀或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内照射放射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与外照射放射病相似,可有不典型的初期反应、造血障碍和神经衰弱症候群。 2.2.2选择性分布的放射性核素则以靶器官的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碍等全身表现。 靶器官的损害因放射性核素种类而异: A.放射性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结节形成等。 B.镭、钚等亲骨放射性核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 C.稀土元素和以胶体形式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引起的网状内皮系统的损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肺炎 2.棉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肺沉着病(锡、铁、锑、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医用放射防护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医用放射防护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核衰变的类型主要有α,β,γ三种,其中α粒子的电离能力最强;而γ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2、1Ci = 3.7 ×1010 Bq 3、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的核数或活度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放射性活度指单位时间内放射性核素发生自发核衰变的次数;其衰变规律可表示为:。 5、氢的同位素有3种。 6、放射性核素经2个半衰期后,其活度将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7、1Bq表示每秒一次核衰变。 8、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_______bd_____。(多选) A. 穿透能力α> β> γ B.穿透能力α< β< γ C.电离能力α< β< γ D.电离能力α> β> γ 9、对于一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bd A. A代表该原子核质量数 B.Z代表原子核质子数 C.这个核子处于稳定态 D.N = A –Z 10、以下关于钴的同位素,说法正确的是?(多选)bcd

A. 60Co是钴的天然同位素之一 B.钴的同位素可由反应堆或加速器生成 C.天然界中存在的59Co是一种金属 D.60Co在工业上常应用于食品等的杀菌、消毒,医疗上常应用于放射治疗 11、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___b_____。 A. 20 mSv/年; B. 2.4 mSv/年; C. 5 mSv/年 12、在人工辐射源中,对人类照射剂量贡献最大的是__b______。 A. 核电; B. 医疗照射; C. 氡子体 13、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当量a A. 其中2/3来自内照射 B. 其中2/3来自外照射 C. 其中2/3来自宇宙照射 14、γ光子能量大于1.02MeV时,与物质相互作用可发生电子对生成效应。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定义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生率很低,这与老年人硬膜和颅骨粘连紧密、婴幼儿脑膜血管细、颅骨脑膜血管沟尚未形成有关。血肿以颞部最为常见,多为单发,多发性少见,临床上合并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亦有发生。出血多为急性,有的甚至可在伤后3~24小时内发生脑疝。 病因硬膜外血肿多因头部遭受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出血积聚于硬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处,并随着血肿的增大而使硬膜进一步分离。出血主要来源于: ①脑膜血管,是造成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主要原因,尤以脑膜中动、静脉最为常见。脑膜中动、静脉位于颞部的同名骨沟中。颞部骨质较薄,受外力打击后引起骨折,刺破血管引起出血。如损伤位于动脉主干或较大分支,则出血凶猛,血肿迅速增大,短时间内可形成巨大血肿,导致脑疝。如出血由静脉引起,则病情发展稍缓。 ②静脉窦、上矢状窦、横窦和乙状窦均位于同名骨沟中,如发生骑跨静脉窦的颅骨骨折,即可使其受损。此种出血凶猛,与静脉窦没有平滑肌层,破裂后与无收缩能力有关,而血肿范围的扩大则因出血使硬膜剥离,剥离的硬膜引致再出血。 ③颅骨板障静脉,颅骨骨折常有板障静脉出血,但出血量有限,不易单独形成巨大血肿,是成为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来源。 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由于伴发的脑损伤较轻,伤后原发性昏迷时间较短,出现中间清醒期或中间好转期较多,伤后持续昏迷者少。(2)颅内压增高症状:在继发性昏迷前常有躁动不安,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病人的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3)局部症状血肿位于运动区和其临近部位较多,故中枢性面瘫、轻偏瘫、运动性失语等常见,位于矢状窦旁血肿可出现下肢偏瘫,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可出现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 诊断及辅助检查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及/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给予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1)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血肿。(2)血肿大多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表面,故超声波探查时,中线波移位明显(3)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95%显示颅骨骨折。(4)脑血管造影在血肿部位呈示典型的双凸镜形无血管区。5ct扫描,在脑表面呈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形。 治疗措施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原则上一经诊断即应施行手术,排除血肿以缓解颅内高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非手术治疗。一般若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且脑原发损伤较轻者,预后均良好。死亡率介于10%~25%之间,不同地区或单位悬殊较大。实际上这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血肿本身,而是因脑疝形成后所引起的脑干继发性损害所致,因此,必须作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1)手术治疗: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近年来,由于CT扫描检查的广泛应用,血肿的部位、大小和脑损伤情况了如指掌,并能动态地观察血肿的变化,因此有作者采用颅骨钻孔引流硬膜外血肿也获得成功。①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危急,已有脑疝来不及行影像学诊断及定位,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的病人,先行钻孔探查,然后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钻孔的顺序应是先在瞳孔散大侧颞部骨折线的附近,约有60%~70%的硬膜外血肿可被发现。探得血肿后按需要延长切口,扩大骨扎,排出血肿,并妥善止血。若清除血肿后硬脑膜张力仍高,或膨起或呈蓝色时均应切开探查,以免遗漏硬脑膜下或脑内血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