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消防防排烟施工记录

附录四—F

防(排)烟系统

施工安装

目录

防(排)烟系统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编号:F-1

第册第页防(排)烟系统图纸会审记录编号:1

注:设计修改应由设计单位另发变更通知单。表内不够填写时,可附后。

防(排)烟系统开工报告编号:6

第册第页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防排烟新规,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留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只剩下百余天,再加上新教材也在该新规范正式实施前20天刚刚出版“面世”,很多考生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一块到底会怎么考?在接下来的准备中究竟要怎么学?要弄清怎么考怎么学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本文将从4个方面内容给考生一个明细的知识解读: 第一: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第三:新规范强制性条款要求 第四:新规范和老规范的内容变化对比 首先,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只要我们做到:对照规范,咬紧教材,紧扣大纲,掌握重点,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新规范报批稿和最终实施稿内容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异,而新教材由于早于新规范实施时间出版,和新规范实施稿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吻合”,因此我们大胆的预测,今年的防排烟内容不会很深很难。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那么这一块的分数势必会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我们学习的重点要倾向于,新教材和新规范都做了重要修订的部分。 那么接下来这一块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变化内容加以强化学习就可以了。下面第二个问题,我来说说重点变化。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教材是纲。教材内容变化相对于规范内容的变化更加重要一些,我们要做重点掌握。下面对教材中重要考点的变化做出总结。 1、防烟分区面积 16版教材P85: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18版本教材P94: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当空间净高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净高大于6.0m、小于等于9.0m时,不应大于2000㎡。 新的烟规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注: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相关规定。 解读:规范对防烟分区面积做了细化,同时表格中没有18版新教材中修改的小于等于9m的要求,所以按照规范,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

防排烟工程大题

防排烟工程答题 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 1、 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 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 2、 完全燃烧的定义 对于正常的燃烧工况,环境的供热条件、空间时间条件和供氧条件得到 良好的保证, 燃烧进行得比较完 全, 所生成的产物都不能再燃烧, 这种燃烧称为完全燃烧, 其燃烧产 物称为完全燃烧产物。 3、 烟粒子的浓度种表示方法。 (1) 质量浓度 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称为烟粒子的质量浓度。 (2) 颗粒浓度 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颗粒数,称为烟粒子的颗粒浓度。 (3) 光学浓度 烟粒子的光学浓度用减光系数表示, 减光系数的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的大小。 减光 系数越大,即烟的浓度越大,光强度越小;距离越远,光强度越小 4、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可概括为缺氧、中毒、减光、尘害和高温。 5、 造成火场减光的原因是什么? 烟气中烟粒子的粒径大于两倍的可见光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 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 用。火场中烟气的存在,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 会严重影响火场的能见度, 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和 灭火。 同时,加上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 如HCL 、NH3、HF 、So2、CI2等, 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 、有毒气体的浓度(领会) 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 r ; 3≡^ X1OO[%] 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容积 (m3); V ---火灾烟气的总容积(m3)。 (%)和百万分浓度(PPm )两种,即 XlO 6Cppm]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重要消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 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 章和7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 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 号,邮政编码: 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综合能力思考题答案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思考题

-1-第一篇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职业道德 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 第二篇建筑防火检查 第一章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检查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 第三章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第四章安全疏散检查 第五章防爆检查 第六章建筑装修和外保温系统检查 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查与维护管理 第一章消防设施质量控制、维护保养与消防控制室管理 第二章消防给水 第三章消防双系统 第四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五章水喷雾灭火系统 第六章细水雾灭火系统 第七章气体灭火系统 第八章泡沫灭火系统 第九章干粉灭火系统 第十章建筑灭火器配置 第十一章防烟排烟系统 第十二章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 第十三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第十四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十五章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四篇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第一章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要求 第二章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与评估要求 第三章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与技术要求 -1-

天津驭风整理编辑QQ :16977950 -2--2- 第五篇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章消防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章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章社会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 第四章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第五章施工消防安全管理 第六章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

天津驭风整理编辑QQ :16977950-3- -3- 第一篇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职业道德 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P1-P22 1.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P1 2.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有哪些?P2 3.简述消防责任事故罪概念及立案标准?P11 4.一、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范围有哪些?大纲P44 5.注册消防工程师依法应履行哪些义务?P20 6.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科目如何设置?P21第二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P23-P29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根本原则有哪些?P23-P24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哪些?P25-P27简述注册消防工程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P27-P28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8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P29 第二篇建筑防火检查 第一章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检查P30-P35 1.简述建筑分类检查中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P30-P31 2.简述对钢结构建筑构件防火涂料进行检查时主要操作的对象.P33 3.简述不同耐火等级的厂房,其最多允许层数的区别.第二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P36-P50 1.简述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规定时,可采取的加强措施.P39 2.简述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40 3.简述对民用建筑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进行防火检查的主 要内容.P44 4.简述对厂房内中间仓库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41 5.简述对消防电梯现场进行功能检查时,需要进行操作的主要内 容.P48-P49第三章防火防烟分区检查P51-P631.简述对建筑内中庭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542.简述对防火卷帘现场检查时的主要操作内容.P593.简述对敞开式防火门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P574.简述防烟分区划分的基本原则.P555.简述对防火阀现场检查时的主要操作内容.P60-P61 第四章安全疏散检查P64-P75 1.高层民用建筑在满足什么条件下,每个防火分区可以设置一个安 全出口?P65 2.简述对避难层(间)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73 3.什么类型的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P71 4.简述对下沉式广场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74 5.简述对建筑疏散距离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的要求.P68 第五章防爆检查P76-P811.常见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厂房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P772.简述对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773.简述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P784.简述对爆炸危险性场所的供暖系统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805.简述对易燃易爆场所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80第六章建筑装修和外保温系统检查P82-P861.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使用部位和功能划分的具体分类有哪些?P82 2.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如何划分?请分别举例说 明.P82 3.简述对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P85 4.简述对建筑外墙的装饰进行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 5.民用建筑满足什么条件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可以设 当降低?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查与维护管理P87-P300 第一章消防设施质量控制、维护保养与消防控制室管 理P87-P97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有哪些?P87-P88如何进行消防设施到场检 查?P88-P89 2.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前、调试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组织消防设施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要求有哪些? 4.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内容及其要求有哪些? 5.消防控制室需要配置那些监控设备?这些设备配置能够实现哪些监控功能? 6.消防控制室的值班要求有哪些?火灾发生后如何实施应急处置?第二章消防给水P98-P1161.消防给水如何分类?2.水泵接合器的分类有哪些?3.消防水箱的安装方法有哪些?P103-P104

消防工程师防烟排烟系统习题

消防工程师防烟排烟系统习题 消防工程师防烟排烟系统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中,自垂百叶式加压送风口常用于()。 A.前室 B.合用前室 C.防烟楼梯间 D.地下室 2.排烟风机与加压送风机的不同在于()。 A.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2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 20min B.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2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 30min C.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 20min D.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 30min 3.常用的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厚度按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mm的距离。 A.100 B.150

C.200 D.250 4.排烟防火阀的组成不包括()。 A.阀体 B.叶片 C.执行机构 D.热感元件 5.送风系统中,长边尺寸b≤320mm的矩形风管的厚度应为()mm。 A.0.5 B.0.6 C.0.75 D.1.00 6.金属风管直径D≤630时,应采用()螺栓连接。 A.M4 B.M6 C.M8 D.M10 7.薄钢板法兰风管应采用()连接。 A.对焊 B.法兰 C.承插 D.螺栓

8.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mm。A.100 B.150 C.200 D.250 二、多项选择题 1.防烟系统的构成包括()。 A.挡烟垂壁 B.风口 C.排烟窗 D.风机 E.风道 2.下列有关金属风管的制作与连接正确的是()。 A.风管连接时,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m B.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C.板材不应采用咬口连接或铆接 D.镀锌钢板及含有复合保护层的'钢板可采用焊接 E.风管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3.风管与风机的连接宜采用()连接。 A.焊接 B.法兰 C.螺栓 D.不燃材料的柔性短管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重要消息: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防排烟工程大题

I ——— —' 防排烟工程答题 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 1、 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 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 2、 完全燃烧的定义 对于正常的燃烧工况,环境的供热条件、空间时间条件和供氧条件得到 良好的保证, 燃烧进行得比较完全, 所生成的产物都不能再燃烧, 这种燃烧称为完全燃烧, 其燃烧产 物称为完全燃烧产物。 3、 烟粒子的浓度种表示方法。 (1 )质量浓度 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称为烟粒子的质量浓度。 (2) 颗粒浓度 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颗粒数,称为烟粒子的颗粒浓度。 (3) 光学浓度 烟粒子的光学浓度用减光系数表示, 减光系数的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的大小。 减光 系数越大,即烟的浓度越大,光强度越小;距离越远,光强度越小 4、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火灾烟气的危害性可概括为缺氧、中毒、减光、尘害和高温。 5、 造成火场减光的原因是什么? 烟气中烟粒子的粒径大于两倍的可见光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是不透明的,即 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用。火场中烟气的存在,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的遮蔽而大大减弱, 会严重影响火场的能见度, 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和 灭火。 同时,加上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 如HCL 、NH3、HF 、S02、CI2等, 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这就是烟气的减光性。 、有毒气体的浓度(领会) 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 (%和百万分浓度(ppm )两种,即 q x 100[% ] 珥=才 K ppm] 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容积 (m3); V ---火灾烟气的总容积(m3)。 、烟粒子的浓度

新防排烟规范调整汇总

固定窗 4.1.4下列地上建筑或部位,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尚应按本标准第4. 4 .14条?第4. 4. 16条的要求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固定窗: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丙类厂房(仓库); 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 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商店建筑、展览建筑及类似功能的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60m的走道; 5靠外墙或贯通至建筑屋顶的中庭。 注:当符合本标准第4. 4 .17条规定的场所时,可采用可熔性采光带(窗)替代作固定窗。 4. 4 . 14按本标准第4. 1. 4条规定需要设置固定窗时,固定窗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 疋: 1非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应布置在每层的外墙上; 2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应布置在屋顶或顶层的外墙上,但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以 及采用钢结构屋顶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建筑应布置在屋顶。 4. 4 . 15固定窗的设置和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2%。 2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m2,且间 距不宜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层高的 1 /2。供消防救援人员进 入的窗口面积不计入固定窗面积,但可组合布置。 3设置在中庭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应小于中庭楼地面面积的5%。 4固定玻璃窗应按可破拆的玻璃面积计算,带有温控功能的可开启设施应按开启时的 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 4 . 16固定窗宜按每个防烟分区在屋顶或建筑外墙上均匀布置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防烟分区 4. 2. 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 4. 2 . 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防排烟工程大题

防排烟工程答题 第一章火灾烟气得组成与危害 1、火灾烟气得定义(识记) 含有烟粒子得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就是火灾时所生成得气体与悬浮在其中得烟粒子得总称。 2、完全燃烧得定义 对于正常得燃烧工况,环境得供热条件、空间时间条件与供氧条件得到良好得保证,燃烧进行得比较完全,所生成得产物都不能再燃烧,这种燃烧称为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称为完全燃烧产物。 3、烟粒子得浓度种表示方法。 (1)质量浓度 单位容积得烟气中所含烟粒子得质量,称为烟粒子得质量浓度。 (2)颗粒浓度 单位容积得烟气中所含烟粒子得颗粒数,称为烟粒子得颗粒浓度。 (3)光学浓度 烟粒子得光学浓度用减光系数表示,减光系数得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得大小。减光系数越大,即烟得浓度越大,光强度越小;距离越远,光强度越小 4、火灾烟气得毒害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火灾烟气得危害性可概括为缺氧、中毒、减光、尘害与高温。 5、造成火场减光得原因就是什么? 烟气中烟粒子得粒径大于两倍得可见光波长,这些烟粒子对可见光就是不透明得,即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用。火场中烟气得存在,可见光因受到烟粒子得遮蔽而大大减弱,会严重影响火场得能见度,从而影响人员得安全疏散,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与灭火。 同时,加上烟气中得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得刺激性,如HCL、NH3、HF、S02、Cl2等,从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得行进速度显著降低,这就就是烟气得减光性。 一、有毒气体得浓度(领会) 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 ppm)两种,即 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得分容积(m3); V ---火灾烟气得总容积(m3)。 二、烟粒子得浓度 (一)质量浓度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

防排烟设施和通风空调试卷答案

防排烟系统(2011)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采用金属风道时风速不应大于_20m/s _。 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为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_装置。 3、高规要求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值应为40Pa至50Pa 。 4、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其排烟系统排烟量应按其体积的 6次/h 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 。 5、高层建筑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 的自然排烟设施。 6、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7、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离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 C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排烟分机应能保证在此温度点时连续工作30mi n 。 8、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_防火阀。 9、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其排烟系统排烟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不小于120m 3/h计算,其设置补风时送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10、人防工程中避难走道的前室送风余压值应满足规范要求,机械加压送风量 应按前室入口门洞风速不小于_1.2m/s计算确定。 1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当金属风道为钢制风道时,钢板厚度设 置不小于___ 1.0 mm。 12、人防工程中担负一个或两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部分总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 m 3/h计算,但是排烟风机的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 _ 7200 m 3/h。 13、火灾发生时,通风空调管道上防火阀应能—自动关闭_,温度熔断器动作 温度宜为_70 C ________ 。 14、面积超过_2000m 2_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设有该系统的汽 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_2000m 2_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_ 防火分区___________________ 。 15、高规中规定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 必须采用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并应符合—排烟_____ 系统要求。 16、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_防烟分 区设置。 17、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排烟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_______ 型通风设备。 18、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19、建规中要求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应设置排烟设施,对于长度超过_ 20 _m的无自然排烟条件的疏散内走道应设_排烟—设 施。20、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和非燃烧体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越

防烟排烟系统重要考点

防排烟系统 理解:和热烟相关的都设上面,和送风(冷空气)相关的都设下面。 防烟系统设计 GB50016 <8.5.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避难走道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 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 的住宅建筑,当防烟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 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敞开的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合用前室):见图集 2 前室( 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 [注]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的自然通风外窗面积 ≥2m 2;合用前室≥3m 2。 《烟规》:(住宅类100m 分界;非住宅类50m 分界) 3.1.1 建筑高度≤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高度≤100m 的住宅,其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孟川:前室和楼梯间只要满足条件都可以自然通风) 3.1.2{较低建筑} 建筑高度≤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高度≤100m 的住宅,当前室(合用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且送风口设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3.1.3 建筑高度>50m 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建筑高度>100m 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不论有无外窗必须用机械送风) 3.1.5 当防烟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楼梯间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前室可不设送风设施,但合用前室应设送风设施。 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与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第十一章 防烟排烟系统(精选试题)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第十一章 防烟排烟系统 1、排烟风机应保证在()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A.100℃ B.200℃ C.250℃ D.280℃ 2、下列不属于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的是()。 A.挡烟垂壁 B.加压送风机 C.加压送风口 D.加压送风管道 3、每年对所安装全部防烟排烟系统进行()次联动试验和性能检测,其联动功能和性能参数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A.1 B.2 C.3

D.5 4、下列关于防烟排烟系统的风机安装与检测要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B.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C.应设在混凝土或钢架基础上,并不设减振装置 D.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焊接牢固、安装可靠,其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5、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应大于()mm。 A.100 B.150 C.200 D.250 6、排烟防火阀的组成不包括()。 A.阀体 B.叶片 C.执行机构 D.热感元件

7、送风系统中,长边尺寸b≤320mm的矩形风管的厚度应为()mm。 A.0.5 B.0.6 C.0.75 D.1.00 8、防烟排烟系统调试由()负责。 A.监理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建设单位 9、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中,自垂百叶式加压送风口常用于()。 A.前室 B.合用前室 C.防烟楼梯间

D.地下室 10、防烟排烟系统的金属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A.100mm B.150mm C.300mm D.500mm 11、排烟风机与加压送风机的不同在于()。 A.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2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20min B.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2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C.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20min D.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能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 12、常用的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厚度按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mm的距离。 A.100 B.150 C.200

通风练习题10-防排烟2020

单选: 1.某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需设置加压送风系统,避难层的净面积为800m2,设计的加压送风量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要求?(2009-1-18) (A)23000m3/h (B)24000m3/h (C)26000m3/h (D)27000m3/h 2、某医院的高层住院部大楼病房卫生间设有排风竖井,竖井的井壁上需开设检查门,所用检查门应为下列何项?(2009-2-11) (A)普通密闭门(B)甲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D)丙级防火门 3、可不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是下列何项?(2010-2-12) (A)某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500m2 的地上房间 (B)某高度大于32m 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40m 的内走道 (C)某单层建筑面积均为3500m2 的两层铆焊厂房 (D)某占地面积为1500m2 的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仓库 4、以下关闭阀门的动作温度的表述,何项是错误的?(2009-2-13) (A)厨房排油烟管上的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150℃ (B)卫生间排风支管上的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70℃ (C)消防排烟系统中的排烟防火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280℃ (D)正压送风系统中的加压送风阀的关阀动作温度为70℃ 5、一类高层建筑中必须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应是下列哪些项?(2009-2-50)(A)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B)设于 4 层的会议室,其面积为300m2、且可开启外窗为10m2 (C)净空高度为15m 的中庭 (D)面积为60m2 且设于地下二层的物业办公室 6、在对某建筑工程进行机械防烟系统设计时,若以“++”、“+”、“—”表示部位静压由大到小的顺序,其压力控制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2011-2-17)(A)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前室“+” (B)前室和合用前室加压送风时,前室“+”,走廊“—” (C)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合用前室“++”(D)防烟楼梯间及其消防电梯间的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时,楼梯间“++”,前室“+”,走廊“—”

2018年消防工程师考试题防烟排烟系统练习

2018年消防工程师考试题防烟排烟系统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2.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m/s。 A.5 B.6 C.7 D.8 3.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m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A.15 B.20 C.40 D.60 4.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m。 A.20 B.30 C.40

D.60 5.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 A.1.0 B.1.2 C.1.5 D.2.0 6.层数超过()层的高层民用建筑,其机械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A.24 B.32 C.34 D.50 7.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问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 A.局部机械排烟设施 B.局部正压送风系统 C.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D.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丙级防火门 8.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m2。

A.3,2 B.5,3 C.5,2 D.3,3 二、多项选择题 1.不具备规定自然排烟条件内的下列()人防工程或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A.建筑面积为100m2的丙类生产车间 B.建筑面积为70m2的旅馆房间 C.建筑面积为800m2的丁类库房 D.建筑面积为500m2的网吧 E.总长度为18m的疏散走道 2.某办公楼,地上33层,地下4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建筑面积3840m2。该建筑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剪刀楼梯间并设机械加压送风设备。则地下一层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设计应考虑()等因素。 A.防烟分区的划分 B.排烟管道机械排烟口的位置 C.是否设置送风系统 D.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照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确定 E.排烟方式 3.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暖通空调》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集中采暖系统主要由热源、输送管网和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2、根据供暖系统散热方式不同,主要可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 3、以对流换热为主要方式的供暖,称为对流供暖。 4、辐射供暖是以辐射传热为主的一种供暖方式。 5、利用热空气作为热媒,向室内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热风供暖系统。 6、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 泵,主要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7、蒸汽采暖系统按干管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蒸汽采暖系统。 8、蒸汽采暖系统按立管布置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蒸汽采暖系统。 9、蒸汽采暖系统按回水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蒸汽采暖系统两种形式。 10、集中供热系统都是由热源、供热管网和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 11、热负荷概算法一般有两种: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和单位体积热指标法。 12、我国目前常用的铸铁柱型散热器类型主要有二柱M-132、四柱、五柱三种类型 13、最常用的疏水器主要有机械型疏水器、热动力型疏水器和热静力型疏水器三种。 14、按照通风系统的作用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5、通风房间气流组织的常用形式有:上送下排、下送上排、中间送上下排等。 16、局部排风系统由排风罩、风管、净化设备和风机等组成。 17、有害气体的净化方法有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 18、自然通风可分为有组织的自然通风,管道式自然通风和渗透通风等形式。 19、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有风量、风压、轴功率、有效功率、效率、转数。 20、常见的避风天窗有矩形天窗、下沉式天窗、曲线形天窗等形式。 21、通风系统常用设计计算方法是假定流速法。 22、一般把为生产或科学实验过程服务的空调称为工艺性空调,而把为保证人体舒适的空调称为舒适性空调。 23、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 2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2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每年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 26、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27、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有许多方法,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 28、按所使用空气的来源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 29、根据空调机组的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分体式和组合式三种形式的空调机组。 30、空调系统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有上送下回方式、上送上回方式、中送风方式、下送风方式。 31、空调系统常见的空调送风方式有侧向送风、散流器送风、孔板送风、喷口送风、条缝送风、旋流送风等。 32、常用的回风口有单层百叶风口、格栅风口、网式风口及活动篦板式回风口。

注册消防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注册消防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120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需设置排烟设施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但当从室内地坪至顶棚或顶板的高度在________以上时,可不受此限。 (C) A.3m B.5m C.6m 120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需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净高不大于6m 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________)的梁划分防烟分区。(B) A.0.3m B.0.5m C.0.6m 120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的承重构件上。(C) A.2.00h B.2.50h C.3.00h 120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需要开设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________防火门、窗。(A)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12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与舞台之间的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________,电影院放映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__的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观察窗和放映孔应设置阻火闸门。(B) A.2.0h;1.00h B.2.5h;1.00h C.3.0h;1.50h 1206)《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人防工程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出入口地面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________。(B)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120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且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________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B) A.20人 B.30人 C.40人 120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面积不大于________,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C) A.100 m2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精选文档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符号 3 防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自然通风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4 排烟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防烟分区 自然排烟设施 机械排烟设施 补风系统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5 系统控制 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 6 系统施工

一般规定 进场检验 风管安装 部件安装 风机安装 7 系统调试 一般规定 单机调试 联动调试 8 系统验收 —般规定 工程验收 9 维护管理 附录A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机械排烟量 附录B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 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附录D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附录E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 附录F防烟、排烟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G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

1 总则 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对于有特殊用途或特殊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当专业标准有特别规定的,可从其规定。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建筑的特性和火灾烟气的发展规律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有关准入制度的产品。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防烟系统 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排烟系统 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人防工程通风课程思考题

防护工程通风课程思考题 一、绪论 1、人防工程通风的特点有哪些? 2、人防工程内部环境保障的特殊性有哪些? 3、人防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二、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组成 1、人防工程战时通风方式有哪几种?各种通风方式的适用时机? 2、战时三种通风方式转换的原则和运行要求有哪些? 3、某人防工程V=5000m3,战时掩蔽200人,其清洁通风时二氧化碳浓度为0.1%,隔绝防护时二氧化碳允许浓度为1%,求该工程的隔绝防护时间。 4、人防工程常用延长隔绝防护时间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5、人防工程进风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6、介绍甲级防化的进风系统在三种通风方式下的空气流程。 7、分别介绍进风系统中超压管、电加热器、洗消堵头的作用。 8、人防工程进风设备房间与不同个数的防毒通道的对应关系。 9、排风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10、人防工程滤毒通风时超压的目的?超压方式?实施方法和空气流程? 11、防毒通道通风换气的目的?换气次数、人员停留时间与通道空气染毒浓度的关系? 12、人防工程毒剂取样管、超压测试管的布置要求有哪些? 13、人防工程三种通风方式转换的信号指示有何要求? 14、简述人防工程防电磁脉冲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15、人防工程通风系统防电磁脉冲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三、人防工程通风的防护设备 1、常用毒剂报警器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常用射线报警器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3、悬板式防爆波活门的构造、工作原理? 4、悬板式防爆波活门的设计选用方法?安装注意事项? 5、胶管活门的构造、工作原理、适用条件。 6、扩散室、活门室的构造?用途?消波原理? 7、组合消波系统冲击波余压的计算方法? 8、LWP型油网过滤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设计选用方法、安装注意事项。 9、FLC03-1000精滤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0、过滤吸收器滤毒层的防毒机理? 11、油雾透过系数(透过率)的定义? 12、LX型过滤吸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设计选用方法、安装注意事项。 13、密闭阀门型号中的符号含义? 14、手动、手电动密闭阀门的构造、用途、安装注意事项。 15、密闭阀门选择设计计算的注意事项。 16、自动排气活门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设计选择、安装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