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1)科室严格执行门诊医疗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服从门诊部统一安排。

(2)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专科门诊,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实习生单独上门诊。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4)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5)做好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有突发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物品配备)。

(6)在病人外出检查未归时,医生不能擅自离岗。

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2)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三)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2)患者对麻醉风险和处理措施应具有知情权。

(3)应尽力使本专业患者从门诊、住院手术麻醉前,麻醉期间及麻醉后回访的具有连贯性。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患者及其法定代表人对麻醉方法,拟定的麻醉方案,麻醉前用药以及风险与益处、费用等真实情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的权利。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应签书面“知情同意”。(3)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

(2)科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麻醉及镇痛只是教育和指导,支持其参与诊疗活动。

5、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

6、患者评估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围麻醉期进行病情评估管理。

(2)患者病情评估的结果应记入在麻醉记录单。

(四)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司理麻醉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2、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手术前的各项麻醉准备工

作应全部完成。

(2)建立麻醉部位识别标志制度。

(3)麻醉前再次对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核查,完成“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中麻醉相关部分内容。

3、提高用药安全。

(1)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上报。

(2)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4、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科室应建立严重不良事件的讨论和报告制度。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有登记分析薄重视临界事故。做好术后随访记录的登记。

(五)麻醉质量与持续改进

1、由具备职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科室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普通患者确定手术后,司理麻醉医师根据病人病情确定麻醉方式并执行。

(3)急诊病人入院后由当班医师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麻醉方案并执行

2、实行围麻醉期质量控制,规避麻醉风险

(1)麻醉前准备。

①麻醉前麻醉医师必须访视手术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根据所获资料进行麻醉前评估,包括ASA分级,有无困难气道和椎管内麻醉及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分析。

②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记录,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确定手术前用药,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

③对围麻醉期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遇有疑问题应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

④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

⑤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2)麻醉期间管理。

①施行麻醉前应再次评估病情,应检查拟施麻醉所需器械、监测仪器、麻醉设备、麻醉药品、麻醉辅助药品、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

②麻醉医师在实施麻醉期间应自始至终对病员进行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必须持续地评估病员呼吸和循环功能,并根据年龄、麻醉方式及手术类别等,监测病员意识、镇痛状态、肌松状态、体温及尿量等项目。

③麻醉医师应在全麻期间注意麻醉深度调节,保证病员安全,消除病员记忆,并根据手术需要调整麻醉深度,努力为手术

创造条件。

④麻醉期间应按时、认真、真实客观地做好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麻醉用药的种类和剂量;静脉液体、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时间;记录麻醉操作及手术重要操作的实施和结束时间;麻醉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治疗。

⑤麻醉结束后及时完成麻醉小结,完善麻醉记录单。

⑥对术前病情准备不足的择期手术病人,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生命安全。

(3)麻醉后期管理

①麻醉结束后,麻醉医师应根据病员恢复情况作出评估。

②麻醉医师根据术毕恢复评估情况,按照相关评定标准决定病员转送至麻醉后恢复室、普通病房或ICU。

③麻醉后病人的转送

a病人转送前,麻醉医师应提前通知接收病人的麻醉后恢复室、普通病房或CU需要准备的仪器、设备,如氧气、吸引器、血压表和其他测仪器等;

b麻醉后病人应由麻醉医师等医护人员护送,护送中对病人应给予适当的监测或治疗。病人送至麻醉后恢复室、普通病房或ICU后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并由交接双方对病人情况进行再次评估,作出书面记录。如经搬动致病人情况出现明显波动,需经处理稳定后麻醉医师才能离开。

3、麻醉术后回访管理

(1)建立完善的麻醉术后回访制度。

2)普通病人应在术后1-3天进行回访,并作好回访记录。

(3)危重病人已发生或可疑有麻醉相关并发症者应根据病情增加随访次数,并与术者或病室医师保持联系和沟通。(4)对发生明显麻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汇报,并及时实施干预措施。

4、诊疗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的落实。

(1)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交班内容包括病人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2)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危重、疑难病例,必须实施上级医师咨询制度,必要时应在麻醉前实施疑难病例讨论。

(3)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钟内到

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医师应安排本科室住院总及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4)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全套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

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5、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麻醉记录必须全面、准确、客观真实、清晰地反映麻醉

过程。

(2)注意麻醉记录书写的及时性。

(3)对有上级医师指导的麻醉。上级医师应在审阅/修改记录单后在麻醉记录单上签名。

6、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1)司理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访视病人,详细交代麻醉风险和处理对策,并按规定签署麻醉同意书。

(2)特殊器械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六)麻醉药品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确保麻醉及镇痛用药安全。

(1)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医院有关麻醉药品管理规定,完善麻醉科麻醉药品管理制度。

(2)麻醉药品应由麻醉医师处方,凭处方专人统一领取。

(3)科室使用麻醉药品应设立基数,实行“专人负责专柜专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定期清点保证供应。

(4)麻醉药品交接,每班清点,每班有专人签名负责。

(5)麻醉医师必须坚持医疗原则,正确合理使用麻醉药品,严禁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人或自已骗取、滥用麻醉药。

(6)使用麻醉药品时应注意检查,做到过期药品不用标签丢失不用,瓶盖松动不用,说明不详不用,变质混浊不用,安瓿

破损不用,名称模糊不用,确保用药安全。

(七)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2、麻醉医院感染防控

(1)常规设备用具按手术要求进行消毒,每次麻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3)麻醉机、呼吸机内部回路按专用设备要求,使用后内部回路必须用消毒机进行有效消毒。

(4)每月对麻醉准备室、复苏室空气、麻醉工作人员手卫生以及麻醉用物品器具和设备采样检测,其结果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

(5)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分类管理,标识清楚。

3、教育与培训

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2学时。

(八)继续教育与培训

1、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不断提高麻醉医师的诊疗技术水平。

(1)麻醉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麻醉医学相关继续医学教育培训项目的学习,不断加强知识更新

(2)麻醉医师每年对麻醉操作技能进行定期培训,促进知识不断更新

(3)麻醉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麻醉意外事件的相关技能演练,并有记录。

(4)麻醉医师应经过规范化的相关学科轮科培训。

(九)专科医疗治疗与持续改进

1、麻醉技术规范。

(1)能24小时满足临床要求。

(2)严格掌握麻醉及镇痛适应症及禁忌症。

(3)积极开展麻醉新技术及监测技术。

(十)科室质量评价指标与重点监测指标

麻醉记录单合格率>90%

手术安全核查及麻醉签字率100%

评估与讨论的记录完整性100%

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

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与指标 (2011年6月修订) 为保证临床放射治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0年版)》,结合我省近年来质控工作实践,特将原制定的《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标准》修改如下: 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 (一)房屋的基本要求 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注:放射治疗及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 (二)放射治疗及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 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治疗机; 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医用电子线(加速器产生)或千伏级X线治疗机; 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4、型模制作设备 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6、电离室型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 其中三级医院需增配: 1、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2、专用模拟定位机 3、近距离后装治疗机 4、有条件的单位配置三维水箱 注:大型放射治疗机及剂量仪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合格。 (三)放疗医技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员配备:放疗医师、临床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维修工程师及护师。 医师与物理师及技术员比例的最低要求为5:1:3。 1、放疗医师:具有临床医疗专业本科(2004年以前人员应具大专或中专学

历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书(放疗科或肿瘤科内必须有一名具有放疗专业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 2、临床物理师(必须配有专职物理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3、放疗技师:具有医疗专业大专(2004年以前人员需有中专以上学历)以上学历,在省三级医院放疗专业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并获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 4、机器维修工程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可兼职)。 二、科室管理制度 放疗科是临床科室,其人员,设备,病区不得多头管理及分割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及安全。 (一)临床治疗方面 放疗医师 1、治疗病人需临床诊断明确(应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 2、建立、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严格按照ICRU 50号文件要求执行,包括放疗前明确靶区范围、设野的合理性及相关补偿技术、射线质及能量的选择等等,应用TPS指导照射野的设计。 4、病历及放疗单中应记录所用射线质及能量、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设野面积、照射野界(以体表较固定的标记为准、定位时X线片或打印图片)、肿瘤深度、源皮距离(SSD)、百分深度剂量、机架角度、机头角度、补偿器、滤过装置、照射方式、单次剂量、总剂量及总次数、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剂量(脊髓、肾、脑干等)。 5、指导技师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临床物理师 1、根据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及照射范围要求,优化放射治疗计划。 2、核查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 3、参与特殊照射野的摆位及照射。 4、定期检测各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指标。 5、不定时地检查放疗技师的照射野摆位及照射情况。 放疗技师 1、每日工作前检查放射治疗机的状况,各种常用摆位辅助用品是否齐,铅托架透光清晰度是否良好。检查机架、机头转角、运动方向、速度是否正常,周围有无障碍物,电子显示角度与刻度是否一至(±0.5°)。治疗床升、降、停止、转角、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使所要控制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公司对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2职责 2.1.技术部负责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质量控制点流程图等质量控制点管理文件。 2.2.质检部负责质量控制点产品的检验,并根据要求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2.3.生产车间负责按质量控制点文件的规定具体组织实施。3工作程序 3.1.质量控制点的设点原则 3.1.1.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3.1.2.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 3.3.质量控制点人员职责分工 参与质量控制点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质检员、机修员、巡检、其职责分工如下: 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质捡人员报告,

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质检员——按作业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把检查结果及时报告操作 者,并做好记录。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委和工序控制要求,并向车间技术人员报告重要信息。 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巡检员——贯彻实施工艺部门下达的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对各类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参加控制点的验收和日常检查,负责对异常质量波动的分析和研究纠正措施。 3.4.检查和考核 3.4.1.按质量控制点文件的规定由操作者和班组长进行自检。 3.4.2.由车间领导组织进行控制点的抽检。 3.4.3.质检员结合控制点产品进行检查。 3.4.4.由质管部门会同技术部门对控制点组织的抽查。 3.4.5.每次抽查或检查均应做好记录并作为考核的依据。 3.4.6.当质量控制点出现异常时,由质检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消除异常现象。 第二篇: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ab/ab-xx版本/修改a/00 第1页共3页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

(完整版)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 1.负责麻醉者,在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开好术前医嘱。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 2.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4.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员,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5.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其他重危病员,应于二十四小时内随访,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向上级汇报。 6.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做好准备。

麻醉科岗位责任制度 ⒈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⒉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⒊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⒋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⒌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⒍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⒎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⒏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⒐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⒑术毕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麻醉科质量控制制度

麻醉科质量控制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一)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二)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三)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的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四)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五)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六)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手术医师,共同研究,积极处理。必要时,应与患者家属沟通。 、 (七)认真、及时地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常规给予心电监护,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气分析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应反复监测并记录。术中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的用药、输血输液量、体液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八)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医师或恢复室护士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九)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为止。 (十)术毕应写麻醉后医嘱并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二、术前会诊、讨论制度 (一)麻醉前一天由专人或实施麻醉者到病房访视病人。 (二)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的体检,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建议或补充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项目,并商讨最佳手术时机。 (三)估计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进行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简称ASA)评级;选定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开具麻醉前医嘱。 ( (四)向病人介绍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使之增强信心。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目标 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 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线号/CT号/MRI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 2、“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要具体说明,扫描及投照的确切起止范围、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增强情况应描写。 3、“检查结果”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阅片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别描述,有病变时,详细确切描述,说明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毗邻关系、有无特征性改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追踪复查,病例要作详细前后对比,有影像及临床特征的病例,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 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考性诊断性意见:如考虑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3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查的建议。 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起存档。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6、诊断报告发出时间 普通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要求:半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时、分)和报告时间。②门诊2小时内出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③特殊检查24小时内取报告。 CT、MRI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查完一小时内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24小时内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24小时内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间。 二、CT检查质量控制 1.CT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范围。CT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 2.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力求良好配合,扫描必须作碘过敏试验,腹部扫描应空腹,检查前口服2%泛影葡胺以减少组织伪影干扰。 3.扫描操作管理 (1)按照CT机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内容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目录 第一节麻醉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麻醉科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制度2.麻醉设备管理、维护、物品消毒登记制度 3.麻醉科特殊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第二节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科主任职责 2.主任医师职责 3.主治医师职责 4.总住院医师职责 5.住院医师职责 6.助理医师职责 7.麻醉护士职责 8.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第三节麻醉科工作制度 1.岗位责任制度 2.麻醉科主治医师负责制 3.麻醉(急诊)术前术后访视、讨论制度

4.麻醉术前知情告知签字制度 5.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7.麻醉科医疗事故防范制度(医疗事故预防) 8.麻醉并发症登记制度 9.麻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0.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管理)规定 11.麻醉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12.会诊制度 13.抢救工作制度 14.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5.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第四节临床麻醉工作程序 1.临床麻醉工作流程 2.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3.手术患者术前确认工作流程 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第五节麻醉分级操作规定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节麻醉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麻醉科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制度 1、麻醉科执业医师应当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必须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方可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2、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保险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储存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 4、麻醉科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管理人员应当掌握与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熟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院内临床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本科内使用。 6、麻醉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情况以及所选择的麻醉、镇痛方法合理选择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种类、剂型、剂量,并在手术日晨向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职人员提出申请,由管理专职人员发放相应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并有记录在案。 7、麻醉结束后,执业医师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限量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 8、执业医师对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型的,应当在麻醉结束后交回原批号的空安瓿,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数量。 9、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由专人负责计数,并同处方一起交回住院药房,凭空安瓿和处方领取新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10、值班医师应当和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职人员交接班,当面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数量、剂型,并签名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值班期间随时锁上储存专柜,专柜钥匙随身携带,值班完毕交回专柜钥匙。节假日期间,值班医师之间相互交接班,并签名记录在交接班本上。 11、发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应当立即向院医务科、院保卫科以及上级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2、具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报医务科取消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机关处理。未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不能擅自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2、麻醉设备管理、物品消毒登记制度 麻醉科设备管理制度 1.科内各种设备有一览表、设备卡片并设专入管理。 2.设备设置专门管理人员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doc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1 版本号/修改号:A/00 编号:WI-18 关键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 1、原料接收 1.1原料进来时必须由质检部按原料标准进行验收。 1.2让步接收的原料由副总签定后接收,质检部提出原料处理办法报生产部,仓库应在该原料上做好标识。 1.3生产部对让步接收的原料严格质检部提出的方案进行操作。 1.4不合格的原料应及时退回,如暂时寄放在我公司,仓库应做好不合格标识。 2、原料清理 2.1南瓜子应经筛选机分选,剔除瘪籽。 2.2南瓜子经筛选后发现有霉变虫蛀或毛边瓜子特别多的应进行人工精选。 2.3黑南瓜子如发现有长芽情况的应进行人工精选。 2.4核桃果进厂后应进入人工精选工序,分挑出大籽、小籽、破籽、烂籽。 2.5统货核桃仁进厂后应先进行筛选,分选出头二路、二三路和碎末。

2.6核桃仁筛选后的统货和二三路应进入人工挑选工序,选出核桃荚、核桃壳、烂桃仁和黑桃仁。头二路桃仁应分选为白头路及头二路统货。 2.7花生仁进厂后应进行人工挑选,选出其中的烂籽、霉变及长芽的花生仁。 2.8统货小京生进厂后进行人工挑选,选出空瘪籽。 3、纸皮核桃浸料配方控制 3.1浸料液配制,配方如下: 水:500kg 食盐:125kg 糖精:250g 版本号/修改号:A/00 编号:WI-18配制方法:在塑料桶内放自来水至刻度线,将食盐放置水中,充分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称取糖精用热水溶解后,加入桶内,充分搅拌后即可。 3.2操作 生产操作时应准备两个塑料桶,一个桶作储存标准液用,一个桶作浸泡用,当浸泡桶中料水不够用时,从标准液桶中舀取,标准桶中料液用完后重新按配方配制。生产结束后,浸泡桶应加盖,标准料桶应随时加盖。 4、原料、半成品、成品仓库储存条件控制 4.1仓库应地面平整,无裂缝。 4.2原料、半成品、成品应专库专用,不得混放。 4.3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麻醉科工作制度(精选.)

麻醉科工作制度 目录 一、岗位责任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术前访视会诊讨论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手术室麻醉安全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交接班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术后访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麻醉科疼痛专科门诊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一、药品管理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二、业务学习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三、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四、麻醉质控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五、手术麻醉审批制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六、麻醉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八、疼痛治疗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岗位责任制度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9、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10、术毕写麻醉后医嘱及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麻醉科质虽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 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 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 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⑷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 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 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 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 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 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虽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 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 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 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 医疗救援任务。 (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 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 度并组织实施。 (1) 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 施。 (2) 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 标。 (3) 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 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 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目或科研的能力。 (2) 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关键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质量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一)总则: 工序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建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对工序中需要重点管理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在一定期间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稳定地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二)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1、对于整个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关键项目或部位。 2、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部位。 3、特殊设备应设置控制点。 (三)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工作程序及有关部门的职责: 1、由品控部负责按设立控制点的原则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 2、按控制点的要求建立控制点有关文件,由品控部编制作业指导书、设备定期确认记录等。 3、品控部对质量控制点工序管理效果负责,应定期对关键工序的设备进行认可,对操作工能力进行鉴定。 (四)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操作者和检验员的要求: 1、对关键工序控制点操作者的要求: (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及本工序所用工具的作用。 (2)掌握本工序的质量要求。 (3)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按技术文件进行操作和监控。 (4)了解影响本工序质量的主导因素,并按有关制度要求严格控制管理。(5)按要求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做到严肃、认真、整洁、准确、不得弄虚作假。 2、对工序控制点负责人的要求: (1)关键工序负责人应把工序控制点作为工艺检查的重点,检查督促操作

者执行工艺及工序控制点有关规定和制度。发现违章作业立即劝阻,对不听劝阻者要及时向车间班长报告并做好记录。 (2)巡检时应重点检查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及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若发现不正常,应协助操作者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质检员要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工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及检验的方法,并认真进行过程检验,做好各种检验记录。

(完整版)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淮南新华医院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麻醉质量控制 一、麻醉质量评估 1.麻醉效果:无痛、肌松、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病人无严重不适和全麻时无术中知晓等; 2.麻醉并发症少,麻醉意外发生率低,无差错事故发生,麻醉死亡率低或等于零; 3.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手术医师、病人满意。 二、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 1.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3.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三级医院≤0.04%; 4.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5.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6.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7.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8.“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9.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0.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1.硬膜穿破发生率<0.6%; 12.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13.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15.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三、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一)Ⅰ级: 1.麻醉诱导平顺,无缺氧、呛咳、燥动及不良的心血管反应,气管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深浅适度,生命体征稳定,无术中知晓,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优良的条件,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应激反应,保持肌体内分泌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3.麻醉苏醒期平稳,无苏醒延迟,呼吸、循环等监测正常,肌张力恢复良好,气管导管的拔管时机恰当,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呼吸道梗阻等,安全返回病房;

4.麻醉后随访无并发症。 (二)Ⅱ级: 1.麻醉诱导稍有呛咳、躁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调节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三)Ⅲ级: 1.麻醉诱导不平稳,气管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欠稳定,应激反应明显;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掌握不熟练,应激反应未予控制,生命体征时有不平稳,肌松欠佳,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延迟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四、椎管内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麻醉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2.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拉反应,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3.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五、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神经阻滞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2.Ⅱ级:神经阻滞欠完善,病人有疼痛表情,肌松效果欠满意,生命体征尚稳定,有轻度并发症发生; 3.Ⅲ级:神经阻滞不完善,病人疼痛较明显,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第二节麻醉科规章制度

安全质量管控重点及措施

安全质量管控重点及措施 1项目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目标,实现“五无”、“三控制”。 五杜绝: a)杜绝重大责任死亡事故; b)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c)杜绝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d)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e)杜绝经济损失二万元以上机械事故。 三控制: 无员工因工死亡事件发生,重伤率控制在0以下,负伤频率6‰控制以下。 2项目质量控制 本项目质量控制目标: 符合设计要求,在建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交工验收质量综合评分90分以上,竣工验收达到优良等级。

3文明施工控制 严格遵守《公路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按照国际工程管理的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实现“三无、一创建”,三无:施工无污染,无当地村民投诉,无当地有关部门警告;一创建:创建当地文明施工标准工地。 4本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1)驻地安全控制重点 由于项目部建筑为钢架结构彩钢房,容易导电,容易起火。所以在电线布置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线路要清晰,过墙线必须穿管,避免短路。楼道,房屋旁时刻准备好消防设施,以防不测。 (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重点 1)地下室及主体施工:本项目地下室及主体工程,均采用塔吊施工,塔吊必须编制专项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基础建在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承载力的碎石上,塔吊的安装必须要有特种设备安装资质的单位实施,并经特检所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电梯及塔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专人负责。塔吊安装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塔吊必须设置连接杆,起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吊装前综合大检查制度,对吊点、钢丝绳、设备、周边环境等进行仔细检查,并由

经专业培训且持有司索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指挥。模板安装必须牢固,模板之间连接螺栓必须全部安装到位。 2)主体及外架高空作业防坠落:设置防护网等高空作业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系安全带,严禁胡乱抛掷物品,严禁高血压等身体不适应者进行高空作业。 3)卸料平台施工: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堆放材料时,按照安质部提供的限制额度堆放。 4)汽泵、地泵作业施工:本项目混凝土浇筑采用汽泵、地泵作业施工,作业前,应对场地进行平整碾压,需考虑混凝土罐车运输,方便掉头,汽泵、地泵的位置应选择在可以满足浇筑混凝土部位的地方,尽量避免二次移泵。 5)项目部针对本项目涉及的特种设备,请专业人士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做好维修、保养、检查、建档、人员管理等工作,施工过程中重点监控,专人盯控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施工安全。 6)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安全检查频率,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交底施工。 (3)分析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质量管理制度(2)

陕西西北发电检修有限责任公司中电(普安)综合管理制度 批准: 审核: 编写: 零一七年十二月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1?总则 1.1遵守甲方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具体的巡回检查管理制度,确定巡检人员、巡检内容、巡检时间、巡检路线、巡检质量以及监督检查、考核办法。 1.2编制巡检安全风险分析与预控措施。 1.3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排除设备隐患,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或备用状态,提高运行及维护人员的巡回检查质量。 1.4对不按规定时间、内容和路线巡检、巡检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记录不齐全不完整、脱岗、离岗等现象进行考核和处罚。 2.巡回检查安排 2.1巡检人员 项目部各班组根据所辖设备和班组人员技术状况,明确各设备专责人。日常巡检由专责人执行。如遇专责人休假,应有明确的代理专责人 2.2日常巡回检查 设备专责人每天对设备、系统的健康状况的进行检查,掌握设备状态,便于及时、有效、安全地做好工作。巡回检查采取看、听、闻、摸的方法认真检查设备,发现有异常的设备立即作进一步检查,借助测温仪、测震仪等仪器进行测量,直至采用试验方法诊断。采用试验方法诊断必须与甲方设备管理部专工和运行人员一同进行。 2.3重点项目检查 对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点部位、设备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新设

备投运初期、设备检修后试运转、有异常情况的设备、存在缺陷的运 行设备、重要部件及易损坏的设备、特殊运行方式的设备等特殊情况下的检查,不受检查时间、次数限制,随时检查。 2.4巡检次数 专责人日常巡检每天上午一次。值班期间(节假日)每天巡检一次。 班组长、技术员每天要对班组重点设备巡检一次。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项目部管理人员每周要对分管专责的重点设备进行至少两次巡 检。 2.5巡检记录 按要求做好巡检数据上传,巡检中发现缺陷要及时汇报班组,由班组组织消除;重大缺陷要及时汇报专业,由专业组织进行处理。此类自查发现缺陷报项目部安全专工处备案,作为项目部奖惩项目。 3.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 3.1设备运行方式及所处的运行状态(运行、备用、检修)。 3.2设备运行参数是否符合检修规程规定。 3.3设备运行的振动、声音、温度、油位及外观情况。 3.4运行设备的泄露情况,如漏汽、漏水、漏粉、漏氢、漏油、漏气、漏煤、漏灰等。 3.5电气设备是否过热、放电、冒烟等。 3.6热工、电气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运行情况,常设安全措施是否健全,固定是否牢固,临时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等。 3.7系统设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健全,安装是否牢靠,临时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等。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等职能部门对麻醉科有实时监管职责。 二、麻醉质量管理 (一)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四)按照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麻醉手术质量与安全会议,对麻醉手术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五)提高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六)对住院医师按照医院要求,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

(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按照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安排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 (三)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麻醉期间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名称、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须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用过的安瓿等物品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备复查。 (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方法的使用,应按照医院新技术准入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七)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病情不稳定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时一律不准交班。交班内容应包括患者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八)围麻醉期出现并发症或意外,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向上级麻醉医师汇报,必要时请示科主任。各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及时按照医院要求上报,必要时应进行全科讨论,认真整改落实。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 防护管理制度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 度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

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

。。。。。。。。。新建工程 特殊过程质量 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批准: 审核: 编制: 。。。。。。。。。。。。。。。。。。。。。。。。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日期:2014年2月12日

目录 1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0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0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 0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 0 1.4 建立内部“三检制”和验收把关制度 (1) 1.5 建立隐蔽工程“专业联检制” (1) 1.6 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施工质量等级与结算和分配挂钩 (1) 1.7 搞好质量预防,加强过程控制 (1) 1.8 配足设备、及时校验 (1) 1.9 建立例会制度、开展技术、质量培训 (2) 1.10 材料质量控制 (2) 2 特殊过程控制要点 (2) 2.1 灌注桩施工 (2) 2.1.1 桩位放样 (2) 2.1.2 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控制要点 (2) 2.1.3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要点 (3) 2.1.4 混凝土灌注 (4) 2.1.5 施工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4) 2.2 预应力混凝土 (7) 2.2.1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 (7) 2.2.2 混凝土浇筑阶段质量控制 (8) 2.2.3 张拉和放张阶段质量控制 (9)

本工程特殊过程确认为2项,分别为灌注桩施工、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根据两项特殊过程特制定专项质量控制措施及控制要点如下: 1 特殊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1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工程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对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与施工的优化配置,项目经理持证上岗,施工前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加强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1.2 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管理 1.2.1 自检体系组织 自检体系由施工班组、施工中队队长或中队技术员、质检科三级组成,以项目质检科为自检核心。项目经理部内设独立的质量科和工地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工程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1.2.2 自检内容 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指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自检人员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自检体系要以建设单位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内部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促使和激励职工强化质量意识,内部实行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实行项目挂牌、首件验收、测量复核、质量检查、奖金挂钩、质量否决等制度,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 1.3 完善技术保证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写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要点。常规分部、分项编写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和要点,特殊分部、分项要特殊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及要点。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以施工组织设计为纲领,以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为指导,以两级技术交底、操作规程和工序交接检查为保证,严格各施工工艺的控制与管理,对易产生问题或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大技术投入和管理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施工工艺流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