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按摩

b、被动运动

c、体位治疗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

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1、早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超过90°有阻力时需注意不要过度提拉)、肘关节、腕指关节(掌指关节一定要做对指、旋转)。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min,则渐加10°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坐位平衡训练。

(10)面、舌、唇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舌、舌顶上颚等,冰冻棉签(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训练: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卧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动作,直至能支撑起坐。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举,侧举,上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的(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斜床站立,帮助患者重新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

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溢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针灸治疗

(21)应用推拿治疗

(22)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3)言语治疗

(24)心理治疗

早期康复安排:

指导患者家属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项;(4)(5)(6)(7)(12)(13)(14)(15)必须由治疗师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min;(18)(19)(20)(21)(22)由各单位自行确定进行与否;(23)(24)如无进行专业的此项训练,治疗师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应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包括简单的发声练习等;并负责患者的心理疏导以求患者尽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状态进行康复治疗。

2、中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此期患者可明显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康复目的: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的独立

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中期康复方法:

卧位:被动→助动→主动

(1)抑制上肢痉挛模式。

(2)伸展躯干促进和改善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3)双手抱膝左右轻摇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

(4)肩关节屈曲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的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

(5)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何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6)肩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7)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伸展、前臂旋后。

(8)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桡尺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9)肩胛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

(10)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11)髋内收、外展的控制训练:健(患)侧中立位患(健)侧做。(12)膝关节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13)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14)患肢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15)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

(16)患侧上肢支撑训练。

(17)患侧上肢支撑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

(18)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

(19)手背推移物体。

(20)前臂旋转压橡皮泥。

(21)患侧下肢屈髋运动。

(22)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

(23)健侧下肢肌力训练

(24)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

(25)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

(26)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

(27)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

(28)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

(29)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

(30)髋伸展位屈膝。

(31)屈髋屈膝准备迈步。

(32)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

(33)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

(34)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

(35)足跟着地训练。

(36)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患侧下肢跟进→健侧下肢上前一步。

(37)扶拐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扶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步→健足跟上。

(38)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

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

(39)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两便处理等。

中期康复安排:

以上各项基本需治疗师帮助与指导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min,每周练习4~5天。家庭内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导家属练习1次。

注意事项:

所有的关节应保持最大关节活动范围,且治疗是在无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围之内,避免暴力,以轻柔手法为宜;治疗师应恰当保护,辅助力量应由大到小,鼓励患者独立完成。

3、后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5~6期)

康复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地使用患侧,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

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1)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2)侧方行走训练,先向健侧后向患侧。

(3)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

(4)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

(5)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

(6)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7)做站立位两足轮流前交叉运动。

(8)家庭ADL指导。

(9)居室改造。

康复安排同前阶段:

此期训练以社区康复医生和家属及志愿者帮助为主,每周3-4次。4、关于辅助器具的使用

(1)足托→足下垂

(2)腕背伸夹板→屈腕痉挛

(3)拐杖,助行器

(4)轮椅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又称中风、急性脑血管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高,约10~14%患者死于急性期,抢救成功后的致残率为80%,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伴有精神忧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中风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康复措施,通过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可以改善和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人能恢复工作。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统计,中风患者经正规康复治疗后,第一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达60%,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别人帮助者仅占20%,需要较多帮助者15%,完全依靠只占5%,另外在工作年龄患者中,在第一年有30%的患者可以恢复工作。脑卒中后是否进行康复治疗后果是大不相同的,康复介入时间的早晚效果也完全不同,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恢复进程加快,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病人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是安全、可靠、有效和可行的,临床实践证明3个月内康复效果最好,1年内康复训练仍然有效,关键在于方法正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张巧俊 国内外临床实践均证明,康复治疗对降低卒中患者的残疾率十分重要,如果患者没有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因缺乏正确的肢体运动模式的指导,患者不仅有肢体瘫痪,重者合并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长期卧床者合并肺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常产生各种误用、废用综合症,不仅恢复时间长,而且给后期的康复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一些不正规的治疗、训练使患者学会了错误的运动模式,给正规的康复训练带来困难,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又错过了治疗时机,真是令人痛惜。因此,患了中风偏瘫的患者宜尽早到医院康复科,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治疗、训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3个阶段,通过综合、灵活运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可以使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效果,能显著缓解精神、言语、社会交往的障碍。这3个阶段的治疗一般都必须在医院康复科进行。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存在很多误区,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康复效果。那么,患者及其家属应该避免哪些认识误区呢?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营养好,可以逐渐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有根本区别。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也就是说,疾病后能百分之百恢复的患者,不存在康复的问题,只有病后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恢复,像脑卒中后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才有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治疗的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业。 误区2:寻找所谓的“灵丹妙药”,盲目跟着广告走。卒中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康复锻炼,进行包括肢体功能,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只有凭借努力训练和坚强的毅力,脑卒中患者才有可能康复,才有可能实现生活自理。任何想凭借“灵丹妙药”而康复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误区3: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就是针灸和按摩。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和按摩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康复治疗更具中国特色。但是,针灸和按摩不能代替康复治疗。 误区4: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其实不然,已有的证据显示,在人口多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相反,在人口较少的家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由于家庭成员多的原因,子女们争着尽孝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 康复训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老人中风偏瘫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老人中风偏瘫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中风后1—3个月为最佳康复期,半年后肌肉渐渐萎缩或形成偏瘫的模式化动作,再想恢复则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步行是中风偏瘫老人独立生活的关键。应该在发生中风后一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坐起训练。坐位平衡是偏瘫老人最基本的训练。首先在床上帮助老人进行被动训练,扶住老人的肩、肘;踝、足等关节,缓慢有节律地反复做外,展、屈伸、旋转、上举和关节加压等动作,每天1—2遍。并鼓励老人用健侧腿伸人患侧腿下面,将患侧腿抬高,不断重复。开始坐起训练,要在床上放好靠垫,让老人缓慢坐起,由半卧位状态逐渐提高角度,延长时间。还可以在床架系上布带,让老人自己拉布带练习坐起。之后,让老人背部不依靠东西,自己扶床栏保持平衡坐位,最终达到能自己控制坐位平衡,进一步能移位、转身实现动态平衡。2.准备站立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亡肢支持下,臀部缓缓离开床面。家人要做好辅助和保护动作。3.站立平衡训练。站不稳,就无法迈开腿。老人在家人帮助下双脚平行站立,脚掌完全着地,足趾不能钩地,膝关节伸直但不能过度。站立时间由开始几秒钟,逐渐延长至几分钟。切忌—串拉老人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老人能自行站立后,可进行靠墙站立、扶床站立的训练。家人两手扶持老人患侧腋下或臀部,用双膝控制好老人膝部至伸直状态,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住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独自靠墙站立。在此基础上,再让老人扶床栏或平衡杆站立,并逐渐做到不扶物而站立。在站稳的基础上,两手扶床栏站立,身体做左右旋转和弯腰运动,左右两足交替提起,慢慢扶床横向移步等平衡训练。4.步行训练。主要目的是消除异常偏瘫步态,形成正常的步行姿态。先练习原地踏步,然后以患侧下肢和健康下肢互为重心,交替向前跨步和退步,左右侧向跨步。跨步后重心要随之转移,并保持患侧髋关节伸直位。步行训练时家人应站在老人的患侧进行保护和辅助。尽量将重心保持在中立位,避免过分将身体重心偏向健侧,反而引起患侧肌张力过高,难以形成正常步态。5.上下台阶训练。遵照健肢先上,患肢先下的原则,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上楼梯时用健手扶住楼梯栏杆,将身体的重心移向患侧,并使患侧髋关节保持在伸直位,然后用健足踏上台阶,患足跟进站在一个台阶上。下楼梯比上楼梯难,要在重心偏向健侧的同时,适当降低重心,用患足下台阶,待患足放平稳、重心移至患侧下肢后,将健足跟进同一台阶。在练习中,若出现头晕、胸痛、运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虚汗,说明运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练习,或者减量练习。 脑梗塞中风病人后期康复训练计划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 诊断 1、询问病史、损伤部位,出现的功能障碍。 2、对病人进行康复评定(Brunnstrom法、MAS法、MRC法、肌电图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上田敏评价法、FIM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定量,定性),高级脑功能评价法、Fngl-Meyer评价法等)。 3、结合辅助检查(CT、MRI)或必要时予CT、MRT复查。 治疗 一、目标 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的争取,达到生理自理,回归社会。 二、康复治疗方法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被动运动 b、体位摆放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 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 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4、其它康复治疗: ①物理治疗:病情稳定即可开始 ②传统康复治疗 ③心理治疗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康复的意义 中风后别忘康复治疗 脑中风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病因。中风病人常见功能障碍为偏瘫、失语、认知、意识障碍等,如果卧床时间太长,则会出现关节挛缩、畸形、肩痛、肩关节脱位、足下垂、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有的病人不经过正规运动训练,由自己家人盲目锻炼,造成误用综合征,上肢是挎篮状态,下肢呈划圈步态,造成终身残疾。 目前国内对脑中风的康复治疗,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及经济上的问题等,存在着许多障碍。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康复作为一种理念,也没有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很多患者的早期康复时机被贻误。有的医院考虑经济效益,不愿在康复医疗上投入,目前,在我国设立康复病房的综合医院寥寥无几。同时康复治疗与神经内科治疗存在着严重脱节,有的病人在内科治疗数月后转到康复门诊治疗,而此时大多数病人已产生了严重的废用综合症,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疼痛、骨质疏松、足下垂、足内翻等,些时治疗费时费力,有的甚至不可能纠正。还有一些患者在观念上也存在误区,不愿花费几千元用于系统康复治疗,最终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其实这些病人病情稳定后,如能及时系统的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进行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正规的训练,他们大多数还是有可能避免残疾的。脑卒中康复最早时间为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一周,脑血栓发病后第二天,神经体征不再继续发展,康复即可介入,一般而言,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越省精力、时间和经费,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病后三个月以内。 早期康复介入――预防残疾的关键 有些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入液体就尤事大吉了,其实正是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日后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切忌盲目 中风患者,切忌犯两个错误,留下终身遗憾,其一,一味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给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其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比方说,中风病人脑操作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脘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本应锻练手臂的伸展功能,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的橡胶圈练习手的握力,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力量,越练手指和手节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练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纠正起来很费时间甚至留下终身残疾。 中风病人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无论病情多重,只要有毅力,早期康复,坚持科学训练,都会有程度不等的收获。 中风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中风不但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中风后病变区域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如恢复不彻底,则遗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因而也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风的这一特点常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社会与家庭负担。美国有人统计,每年为中 风幸存的病人要支付近2000亿美元并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料显示:中风病人有1/4会死亡,生存下来的3/4靠他人而生存,仅有小部分能完全恢复返回社会。较高的致残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存者的低质量生活能力,造成本身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中风对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危害。 中风的先兆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中风有不同的先兆,这些先兆预示着中风即将到来。当先兆发生时能够尽快识别,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疾病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程度。 在众多的先兆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头昏、头痛、头晕:如果这些症状与以往不同,

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康复治疗 (1)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 ②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a、按摩 b、被动运动 c、体位治疗 (2)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①分期目标: a、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 b、痉挛期: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c、改善期:促进选择性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地恢复,继续控制肌痉挛。 ②训练程序: a、床上训练。 b、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c、从坐到站起训练。 d、站立及站立平衡训练。 e、步行训练(步行前准备运动,扶持步行式平等水内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上下后训练、复杂步行练习) f、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肩关节和肩带的活动,肘关节活动,腕关节屈伸及桡、尺侧偏移;掌指、指间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及对掌,对指,

抓掌,释掌等,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g、作业治疗训练 (3)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①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 ③对患侧功能不可恢复或恢复很差者,应充分发挥健侧的代偿作用 ④对家庭环境做必要和可能的改造。 ⑤应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1、早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中风偏瘫的康复流程

评估病情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 患者处于早期 患者处于中期或后期 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入院 急性期 非急性期 (1) 精神意识状态评定:目的在于评定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清醒与否。 (2) 认知功能评定:主要是运用MMSE 量 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及障碍的类型,主要有失认症、失用症、注意力的评定。 (3) 吞咽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定 患者是否饮水呛咳及确定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 (4) 肌张力评定:运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是否有肌张力增高及增高程度 (5) 感知觉功能评定:确定患者是否有感知觉障碍,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及预后 判断提供依据。 (6)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7)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运用改良巴氏 指数即ADL 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障碍程度。 (2) 平衡功能评定:Berg 平衡量表评定患 者的平衡功能,同时对临床康复也具有指导意义。 (3) 痉挛评定:使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 确定患者的痉挛程度。 (4)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也可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5) 疼痛评定:确定患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 (6) 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确定患者的异 常步态及分析形成原因,以助临床康复矫正。 (7) 语言-言语功能评定:通过语言-言语功 能评定确定患者语言及言语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可判断预后。 (8)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一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

脑中风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中风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于脑卒中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急性期、恢复早期、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和康复工程等。 6、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 这是偏瘫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因为病人长期卧床不能活动,全身器官生理功能减退,如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逐渐萎缩。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因此,功能锻炼有利病体康复,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完全性偏瘫阶段 可采用按摩、推拿和被动活动,帮助病人功能锻炼。动作应该由轻到重、再轻。被动活动不要用力过度。每次全身锻炼约15-30分钟。每天数次。瘫痪肢体位置要适当,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踝关节保持90℃。 部分功能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要继续前一阶段的各项锻炼。同时帮助病人翻身、起坐。站立锻炼,先扶床架、椅背站立,然后徒手站立。肢体简单运动锻炼,如上肢的上瘵、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屈活动、下肢的伸屈和足的伸屈活动。 基本恢复阶段 在站立和上肢简单活动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手的精细动作和语言功能恢复。步行锻炼先在扶持下左右摆动身体,两腿轮流负重,继之踏步,逐步过渡到手扶拐杖独自行走。在出现划圈步态时,应练习屈膝和提腿动作。上肢锻炼可练习拿碗、汤匙、筷,穿脱衣服以及编织、打算盘等精细活动。失语者要帮助语言功能恢复锻炼。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 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 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

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 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每穴按摩1分钟,手法适中。2、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上肢肌肉,然后重点按揉和捏拿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每次5分钟。3、用两手由上而下捏拿患者瘫痪的下肢肌肉,重点捏拿和按揉髋、膝、踝关节,然后用手掌将下肢轻抚几遍,每次5分钟。4、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两手拇指腔探压背部脊柱两侧,由上至下进行,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脑中风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约有60-70%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神志可恢复,但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半身不遂(偏瘫)最多见。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了坚持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缺血性脑中风康复还包括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的速度和改善恢复的程度。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

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总8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脑卒中 一、康复治疗标准 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 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 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 )检查 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 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 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四、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 4、高压氧治疗(受伤时间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解读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摘要】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200万人,每年直接医疗支出超过97亿元人民币。因中风死亡人数已超过全国总死亡人数的20℅,其中2∕3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劳动能力的丧失,需要长期护理,无法重返社会。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中风后患者存有各种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情感障碍等。其中肩手综合征较为常见,发病率为12.5%-70%,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正常活动功能。有研究表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不仅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还影响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本论文通过阐述中西医的各种康复手段,对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做一个综述。主要有其发病机制,如何对其功能评定和治疗。其中治疗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以及西医的物理治疗法和作业治疗法。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 一、理论链接 (一)现代医学的认识 肩手综合征是偏瘫后突然出现的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根据Davis 等的统计,其发生率约占偏瘫患者的12.5℅,常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而由Braus报告的发生率甚至高达27℅。严重的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康复,如果不予以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影响手的功能,甚至有更严重的后果,其发生,不但严重阻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是其残存的功能再次丧

失。[1] 1、分期标准 Ⅰ期(早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出现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引起疼痛。Ⅱ期(后期),肩手的自发痛和手的肿胀消失,皮肤萎缩,手的小肌肉萎缩日趋明显。手指活动范围日益受限;Ⅲ期(末期或后遗症期)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手的皮肤和肌肉明显萎缩,手指完全挛缩,畸形僵硬。[2] 2、诊断标准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标准:瘫手部疼痛、皮肤潮热、发凉、发紫,伴肩、肘、腕关节活动受限,掌指关节局部无外伤、感染等;X线及其它相关检查排除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疾病。 3、病因病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西医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一般认为: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影响血管运动中枢,可直接引起患肢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血管的痉挛性反应,产生局部组织营养障碍,出现肩胛周围和手腕部水肿、疼痛;而疼痛刺激又进一步经末梢感觉神经传至脊髓,引起脊髓中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造成血管运动性异常的一种恶性循环的病变,其诱因为:(1)患肢长时间处于非良肢位;(2)过度掌屈位;(3)患肢未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4)患肢输液时渗漏至血管周围组织诱发水肿;(5)手的过度牵拉或意外损伤诱发水肿疼痛。[3] (二)中医学的认识

中风偏瘫的康复流程

评估病情 中期评定(可多次评定) 末期康复评定 肌张力评定:运用改良Asworth 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就是否有肌张力增高及增感知觉功能评定:确定患者就是否有感,为康复训练计划得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运动功能评定:运用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同时为康复训练提供指导。 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同时也可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5) 疼痛评定:确定患者疼痛性质及疼痛程度。 (6) 步态分析:通过步态分析确定患者得异常步态及分析形成原因,以助临床康复矫正。 (7) 语言-言语功能评定:通过语言-言语功能评定确定患者语言及言语功能障碍类型与严重程度,并可判断预后。 (8) BR 分期:确定患者功能恢复处于几期。 1、 早期康复 相当于Brunnstrom 恢复阶段1~2期: ⑴ 正确体位教会家属与护理人员采用正确得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与患侧卧位得方法。 ⑵翻身练习 包括往健侧与患侧翻身 ⑶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⑷ 床边被动运动 包括上肢、下肢与躯干。 ⑸促进肌肉收缩得方法利用对肌肉得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⑹针对吞咽障碍 可给予面、舌、唇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舌、舌顶上颚等,冰冻棉签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⑺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⑻转移 床到轮椅得或轮椅到床得转移。 ⑼ 坐站练习早期给予患者斜床(电动起立床)站立。帮助患者重新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得控制,重获血压得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与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溢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⑽ 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中频、脑循环等。 ⑻ 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⑼ 髋内收、外展得控制训练。 ⑽ 膝关节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⑾ 髋伸展位膝关节得屈曲/伸展控制训练。 ⑿ 患肢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 ⒀ 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⒁ 站立平衡训练 包括从坐到站与从站到坐、重心转移、单腿负重平衡等。 ⒂ 迈步训练 包括足跟着地训练、双杠内步行训练、扶拐步行训练等。 ⒃ 上下楼梯 健侧先上患侧先下 ⒄ 穿脱衣训练 3、后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 恢复阶段 5~6期 ⑴ 手指得精细动作加强训练。 ⑵ 侧方行走训练先向健侧后向患侧。 ⑶ 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踝背伸牵伸屈膝加强训练。 ⑷ 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 跟不能离地;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 实施康复治疗计划 1- - 2个月时间康复训练,再次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得进展。如评估结果达到理想康复效果即后期恢复结局,嘱出院随访复查。 如评估结果选择继续当前治疗方案或适当修改原治疗方案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中风偏瘫的康复流程

评估病情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

1、早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⑴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 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 ⑵翻身练习包括往健侧和患侧翻身 ⑶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 床抬臀、双腿交叉侧移等。 ⑷床边被动运动包括上肢、下肢和躯干。 ⑸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⑹针对吞咽障碍可给予面、舌、唇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舌、舌顶 上颚等,冰冻棉签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⑺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⑻转移床到轮椅的或轮椅到床的转移。 ⑼坐站练习早期给予患者斜床(电动起立床)站立。帮助患者重新获垂直感, 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溢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⑽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中频、脑循环等。 2、中期康复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3~5期 ⑴抑制上肢痉挛模式。 ⑵伸展躯干促进和改善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 ⑶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何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 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 ⑷肩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 ⑸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伸展、前臂旋后。 ⑹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桡尺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 ⑺肩胛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

脑中风的康复治疗

脑中风的康复治疗 1、励建安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 师专业特长为神经瘫痪患者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和康复治疗心血管疾病患 者的运动和康复。(左图) 2、王彤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为神经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疾患的评定和康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右图)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脑中风的康复治疗方面的问题。今天要说的是如何在中风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首先来看一个片子:杨先生是南京市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他曾经是一位脑溢血患者,之所以现在能够恢复得这么好是因为他选择了一套科学康复的方法。 王先生:“我得病的时候正值中年时期,当年我很沮丧和灰心,因为我也知道这个病致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当时我的半身基本上处于瘫痪状况。后来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治疗,于是我选择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疗科去治疗,开始我去医院完全要靠车子才能去,后来功能改善后我可以逐渐坐公共汽车过去,也可以骑自行车过去,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我的功能改善已经达到了基本上和正常人差不多的地步,这样我就可以胜任社会工作和家务活了”。在日常生活中他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康复训练,他相信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脑中风带来的后遗症。 主持人:是不是只要在中风后进行康复训练都能够恢复得这么好?

励建安:我们治疗过很多患者都可以恢复到很好的程度,但是同时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由于有些患者缺乏必要的康复知识以及缺乏必要的医疗康复机构进行服务,结果也远远不如王先生这么理想。所有治疗误区都应该引起患者加深认识。 脑卒中治疗误区 ● 只看重药物治疗 ● 没有把握康复治疗时机 ● 没有正确的康复治疗方法 ● 没有坚持终身康复锻炼 励建安:康复的概念和我们过去所说的临床治疗有些不一样,康复所强调的是多种手段(包括医学、职业、教育、设备等),针对患者的各种类型的功能障碍进行训练再训练,使患者的生理功能也包括心理、社会以及职业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终目标是让患者回归社会,王先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个回归社会不一定就是要工作,回归到家庭角色也是好的。 主持人: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怎样的?

中风病人的家庭康复治疗

中风病人的家庭康复治疗 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远较其它组织为高,而能源的贮存极为有限,需靠不间断的血液循环随时供应。发生中风的最后原因是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主要是葡萄糖)之间骤然供不应求所致,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或损伤,受这部分脑细胞控制的身体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 一、中风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风(缺血性和出血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甚至完全闭塞或易于破裂。 2.动脉栓塞:来自心脏和大动脉或其他器官的不溶于血液中的栓子,随脑动脉进入颅内而阻塞脑的血液循环。 3.动脉炎:包括感染性如风湿、结核、梅毒、寄生虫等动脉炎,非感染性的结缔组织病性脉管炎,巨细胞动脉炎等、 4.发育异常:如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 5.血管损伤:颅脑损伤、手术,插入导管、穿刺等直接损伤。 6.心脏病:除瓣膜病变易发生心源性栓子外,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亦可影响脑血液循环,导致中风。 7.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如白血病、严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血液凝固状态改变、血粘度异常等。 8.代谢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可促进或造成动脉硬化等血管损害。 9.药物反应:过敏、中毒,影响血液凝固,伴血管改变等。 10.肿瘤:血管肿瘤,肿瘤并发血管病变。 二、容易患中风的危险因素 近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一些因素与中风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而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分别有以下几种因素:

中风后到个是有效康复期

精心整理 中风后3到6个月是有效康复期 □本报记者向然不幸中风后,患者往往会有这样的反应:以后生活不能自理,不光自己难受,也把家里人给“累”住了。对此,医生表示,中风后争取最佳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是最佳方法,但实际上由于缺乏对疾病 月底 例如抽烟酗酒、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紊乱或曾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胡秋生主任医师表示,经询问,吴阿姨平时并无烟酒等不良嗜好,而且性格平和,也没有中风家族史,导致其发生脑梗死的最主要的

原因可能就是糖尿病。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病变,如血管弹性变差、内膜增厚粗糙、使管腔狭窄,易发生出血或脑梗。另外,胡主任提醒,糖尿病多同时有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再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又加重了血液粘稠、血流变缓的状况,早晨起床时若动作过快,就可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若不能恢复就变成中风。医案结论: 项准备工作,并享受一站式医疗服务:脑内科、脑外科、介入科、急诊、重症、康复等相关科室的专家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实施溶栓、手术。这都大大简化了诊治过程,缩短了抢救时间。争取最佳治疗“时间窗”医案启示三医案介绍:针对吴阿姨的病情,脑内科医生为她使用了营养脑细胞、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一周病情稳定后,以岭医院康复科的大夫来会诊,

便为她同时进行了康复治疗,慢慢的,吴阿姨感觉左胳膊和左腿有了劲儿,在老伴的搀扶下已经可以活动了。专家分析:胡秋生主任表示,临床上许多中风患者都存在治疗误区,很多人在病情稳定后仍然在医院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有的患者则过分迷信药物,觉得药物能治疗一切,这种病人总想找到一种特效药来治疗偏瘫等遗留的功能障碍,最终错过了有效康复期。 从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医案结论:中风后遗症的发生与恢复的程度与脑梗发生的位置、面积大小、程度等都有关系,因此并不是说只要介入的早就会百分之百地恢复正常,但只要尽早康复,其恢复的程度就要比不进行康复治疗的要好。一般来讲,脑梗死发生后,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48小时后即可开始早期康复,尽量不要错过三到六个月的有效康复期。康复介

2018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试行草案) 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 概述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 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中风偏瘫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4、动作锻炼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