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题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题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题
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检测题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冷战时期,美国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条约把台湾作为太平洋整个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反对日美安保同盟,并视之为对中国安全的威胁。但在70年代中日邦交谈判时,中方却同意搁置安保条约争端。究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中美已经建交

B.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主要威胁

C.《日美安保条约》已经失效

D.美日同盟关系已解除

2.所谓“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及维护战后和平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由此确立了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观察下面的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美国掌控着开启“体系”的钥匙

B.战后确定的国际和平秩序正受到挑战

C.维护战后体系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D.战后体系遏制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3.下图是二战后苏联某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反映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立

B.揭示出欧洲援助计划的本质

C.彰显了美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D.讽刺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4.下面漫画《民主推销员》从本质上表明美国()

(从左往右依次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

A.冷战后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利用北约武力输出民主

C.推行霸权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D.造成许多国家政局动荡

5.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实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美元)

A.1945年 B.1963年

C.1980年 D.1993年

6.1950年法国政府提出舒曼计划后,英国对其态度是参加而不作承诺。6月1日,法国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它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参加讨论舒曼计划的巴黎会议,并对建立煤钢工业的超国家权力机构作出承诺。最终,经英国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决定不参加巴黎会议。英国这样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议会是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无权决定有关事务

B.二战后,英国和德国的和解进程落后于法国和德国

C.英国希望维持对西欧国家的领导,不接受法国的通牒

D.英国不接受建立在“主权让渡”基础上的超国家机构

7.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

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

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

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

C.援助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

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

8.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判断表格中从左至右的“?”处依次应填入()

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

A.46.4 24.6 6.1 B.45.1 24.6 12.3

C.7.6 29.6 2.1 D.7.6 29.6 12.3

9.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10.“……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的可以作为最后预防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法国()

A.一定程度上受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B.面对多极化趋势灵活调整其政策

C.奉行独立自主谋求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D.积极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11.下图是刊登在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上的一幅讽刺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虚假的民主,真实的独裁

B.霸权衰落,多极化趋势加强

C.强权政治,唯美国马首是瞻

D.顺美国者强,逆美国者弱

12.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13.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说明当时国际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美苏两极对峙 B.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两极格局瓦解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4.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

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B.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D.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15.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指出:“苏联不会直接向发达的西方世界扩张,而是要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国家和战前的广大殖民地地区,即介于西方世界和苏联之间的广大的中间地带进行扩张。因此必须下决心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作者的这段言伭()A.为“遏制理论”造势B.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C.促成北约成立D.推动德国分裂

16.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

A.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17.美国学者亨廷顿说:“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以上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世界政治已经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B.西方基督教的国家依旧处于霸主地位

C.文明的差异不利于推动世界的多极化

D.世界权力中心己经转移到非西方文明18.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拍摄了一段教育儿童的宣传片,在学校和社会上进行播放,其配音文字如下图所示。它反映出当时美国()

A.开始防备核战争爆发B.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实力

C.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D.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

19.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20.某同学对下表的解读、分析,正确的有()

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①局部“热战”导致了美国国防开支大幅增加

②冷战格局形成后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在外交上依赖美国的保护

④中国国防开支的加大与中苏关系恶化有较大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下面是某网上一则消息的截图。请你仔细阅读,找出对文中一些关键词理解错误的一项()

A.北约东扩大大削弱了俄国的影响力B.北约和华约正式对峙约有36年

C.此文发表时,北约已经成立50多年D.北约东扩说明“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二、非选择题。

22.(26分)20世纪的100年间,有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诸多局部战争,但人类始终没有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比德国的版图变化

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偿在方式上也明显不同。一战后的德国赔偿主要以赔款形式支付,此外还有一些商船、火车、国外财产用于赔偿。1924年“道威斯计划”生效后,德国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这种货币赔款涉及一系列金融和汇率问题,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巧妙地减少了实际赔款支出,却利用美英的贷款使他们陷入了“替德国支付赔偿的怪圈”。二战后同盟国吸取一战后德国赔款政策的失败教训,不再要求德国支付货币赔偿,以实物赔偿取而代之。事实上,二战后德国境内一片废墟,已无力支付货币赔偿。同盟国对德国的全面占领,也使实物赔偿成为可能,德国对此毫无反抗之力。二战后的实物赔偿种类繁多,从基础设施到工业设备、工业产品,与一战后的赔偿相比其范围已大大扩展了。但进入联邦德国时期后,对战争受害者的个人赔偿又逐渐回到了货币赔偿的轨道。……时至今日没有一个德国政要敢于公开表示德国已经履行了所有赔偿义务、不再支付赔偿。德国背负的历史责任决定了赔偿将会延续下去。

——摘自《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

(1)材料一的两图表明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的版图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寻求安全保障的?(8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偿方式的不同,并简析二战后德国赔偿方式产生的影响。(10分)

(3)德国对战争罪行的反思,令人想起二战的亚洲策源地日本,请列举上世纪末以来日本谋求军事、政治大国的表现,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8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后来却停滞了,因为政策与制度改变了。如果你想给一个青少年解释“大分流”,别去谈僵化的政策与制度。如何理解现代世界的“大分流”,背后又有哪些复杂的历史线索,我提出了6大“致命程序”,这听起来似乎更有吸引力——分别是竞争、科学革命、产权、现代医学、消费社会和工作伦理。我希望表达的是,这6个与政策、制度有关的“程序”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框架,保障了西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让东西方之间渐行渐远。

第一,竞争。政治与经济生活的去集权化,给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契机;第二,科学革命。学习、理解并且最终改造自然世界的一种方式,并让西方国家获得了军事优势;第三,产权。法律制度意味着保护私有者,同时解决他们的争议,为代议政府的稳定框架奠定了基础;第四,现代医学。科学的这一个分支改善了西方社会的健康状况与寿命期望,日后还影响到他们的殖民地;第五,消费社会。这种物质生活的模式使得生产与消费扮演了重要的经济角色,是工业革命得以持续的因素之一;第六,工作伦理。一旦社会出现不稳定,从基督教演变出来的道德架构与行为范式,是最好的黏合剂。这6个程序对于“大分流”的解释,要强过经验主义、地理、国家文化以及种族的解释。

材料二“大分流”在我们的时代终结了。美国与中国的人均收入比例从最初的22比1变成了4比1,类似的情况也在印度与印度尼西亚身上发生。与此同时,“再次大合流”(GreatRe-convergence)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致命程序”下载到自己国家与社会的系统之中,因此就有了出色的表现。相反,恰在这个时候,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删除这些程序,进而导致功能退化。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大分流’在我们时代终结了”的观点。(12分)

24.(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等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材料三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霍布斯鲍姆“欧洲世纪”论断和欧洲中心论者“欧洲世纪”预言的看法。(12分)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导致“永久性变化”的要素?(6分)

(3)据材料三,归纳美国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起源的原因。(4分)

(4)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历史由“两极”走向“多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这种多极化趋势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文明史观辩证阐述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12分)(要求: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6.(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建欧洲大家庭的第一步必定是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我无意为亿万欧洲民众制定一个具体计划,他们渴望享有伟大的罗斯福总统所说的四大自由,并按照体现在《大西洋宪章》中的诸原则来生活。……伟大的英国、英联邦、强大的美国以及我所企盼的苏维埃俄国必定是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而且必定支持它拥有生存和荣耀的权利。

材料二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根据某项计划来完成,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建设,其中第一步……必须结束法德两国之间长期的敌对状态。……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这样,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必不可少的利益融合将迅速而顺利地实现。它可能在因被野蛮分割而长期彼此敌对的国家之间孕育出一个更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共同体。

回答:两则材料分别出自1946年英国丘吉尔和1950年法国舒曼的演讲。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则材料的作者并简要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述严谨,史实正确。)

27.(15分)材料据外媒2015年3月22日报道称,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表示可能将在“可

能预见的未来”展开攻势。而就在前一日,美英两国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派遣士兵帮助训练乌国军队,在乌境内展开军事培训工作。就在俄罗斯大规模庆祝克里米亚入俄一周年之际,美英联盟如此“高调”支援乌克兰政府军,乌民间武装又抛出“进攻”言论,不禁让人对乌局势以及美国对乌政策是否发生“转变”产生猜想。

而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对乌培训行动此前一直没有启动,是担心此举会刺激普京。但近日普京频频“大秀肌肉”,不仅在黑海、克里米亚等多地举行实战军事演习,还下令俄北方舰队及伞兵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普京的“不甘示弱”着实刺激了美方,促使美国将对乌援助公开进行,“意在向俄罗斯表明普京‘削弱邻国、将克里姆林宫的控制强加于人’不会再得到容忍。同时也向莫斯科表明,英国与西方将准备继续支援基辅政府”。

——摘自新浪新闻(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9分)

28.(15分)材料一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6分)

29.(27分)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

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1)概述18-19世纪西欧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状况。(8分)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班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了学习卡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1)请将A、B 两处补充完整。(4分)

(2)根据卡片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崛起的新兴力量有哪些?(8分)

(3)根据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认识。(4分)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反对日美安保同盟,并视之为对中国安全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7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中方同意搁置安保条约争端,有利于集中力量对付苏联威胁,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是中日建交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反映出材料的全部;CD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2.B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以看出有人拿着钥匙试图开启被雅尔塔体系锁住的军国主义,这表明雅尔塔体系所确立的战后国际和平新秩序面临着危机,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A、C项与材料所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幅漫画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分析出此画描述的主要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但是此画中对于美国的献花没有接受,则体现出冷战时期美苏的意识对立,故本题选A项。B项图片没有看出,图片只是表

现了马歇尔计划的表面现象;本画是苏联画的更不可能体现C项和D项。

4.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片和材料的能力。图片是一幅漫画,根据漫画的题目可知是美国在实行所谓的“民主”,再结合漫画中的国家,我们可知这些国家都是被美国干预过国家政治的,因此美国所谓的“民主推销”是以民主为幌子干预他国内政。A选项说法错误,冷战后世界呈一超多强局面,俄罗斯不具备竞争实力;B选项说法片面,没有理解本质;D选项是影响,不是实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的发展。依据图表及所学可知,欧共体于1967年建立,所以排除A、B;这时苏联尚未解体,所以排除D;故C符合题意,该表为1980年时各经济实体的发展状况。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此题考查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英国本身有光荣孤立的传统,并不希望加入法国主导下的煤钢共同体。事实上,英国后来也没有介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没有加入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结合选项,AB表述与题意无关,均排除;C项的说法没有依据;符合题意的只有D 项,故,正确答案选D。

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鲜战争暴发后,美国与日本签订安全协定(1951年),后又与南韩(1953年)、台湾(1954年)签订共同防务条约,作为围堵共产党势力在东亚扩张的防线,因此A项符合材料;美国出兵朝鲜半岛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83号决议,B项不符合史实;蒋介石政权曾试图参加朝鲜战争,为美国拒绝,C项不符合史实;D项发生在1961年,与题中“随即”不相符合;故选A项。

8.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拥有最多的黄金外汇储备;二战后,日本、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但随着欧洲一体化、日本的复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相对衰落,黄金外汇储备逐渐下降,日本、西欧逐渐增加。所以答案选D。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材料“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体现了欧盟的多样性;材料“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体现了欧盟的统一性。所以应选A,其他与题意不符。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多极化趋势。依据材料“……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俄国……中国也是如此”可知,二战后随着法国经济实力的逐渐恢复与发展,积极致力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所以应选D。

1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剥夺其他国家的利益而遭到其它国际力量的反对,反映出在21世纪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其他力量在逐步扩大增长,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ACD从材料中反应不出来。

12.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所谓的“群雄”指的是“一超多强”,即“一超”指美国,“多强”包括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时美苏两极格局已不复存在,故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排除B项;“一超多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故C项正确;“群雄竞起”不可能促进政治一体化,故D项说法不正确。

13.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图片分别是柏林墙、北约等都是美苏冷战的结果,而三八线与美国在亚洲发动热战有关,冷战和热战都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表现,由此分析可知导致题干中图片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美苏两极对峙,故选A。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随着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开展,新经济政策在粮食供应方面再也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所以,换个角度看“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被苏联国家工业化这个沉重的任务‘压垮’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A、B、D不符合材料。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美国认为如果美国不干预希腊事务,希腊就会成为共产主义的范围,它将影响伊朗和东方的所有国

家,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故这一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扶植那些对美国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渗透和威胁。故A项符合题意。

16.A

【解析】严谨所学可知,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两面性,材料中关于当今世界的形势的估计有被夸大的意思,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世界发展趋势问题,可以排除BD两项。材料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是C,故应选A。

17.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可以分析出西方的权力在下降,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多种文明的差异,故本题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在“不利于”应该是有利于;D项表述“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不符。

18.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正是美苏冷战时期。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当时的美国政府已经预测到核战争爆发对人类的威胁,故制作教育儿童宣传片在学校和社会上进行播放,故A项正确;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美国“霸权地位严重削弱”不符合二战后的史实,故排除C项;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故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

1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格中数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结合所学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我国选择“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故本题选B。A项错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中美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例》,美国商品大量地充斥中国的市场;C项错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应该是向一切国家开放的,不可能只是向苏联开放;D项错误,苏联不是发展中国家。

20.A

【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在解读本题国防开支时,要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还要考虑国家关系的变化。材料表明:美苏军费开支大于中日,原因要结合美苏冷战;日本军费开支小,结合所学,是因为日本军事上得到美国保护,外交上依赖美国。中国军费开支扩大,和苏联军事威胁相关,故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21.C

【解析】本题考查当前国际格局。从新闻材料可分析出,北约东扩对俄罗斯的影响大,严重削弱了它在欧洲的地位。1955年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北约与华约对峙结束,共存在36年。1949年北约成立,到2010年有61年的时间了,而不是50多年,所以C错误。

22.(1)德国: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②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③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4分)

法国:构筑马奇诺防线;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控制萨尔煤矿;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通过《巴黎和约》极力削弱德国;推行绥靖政策;控制国联。(任意4点,4分)

(2)方式:一战后以货币赔偿为主,赔偿对象主要是政府;二战后以实物赔偿为主,赔偿对象包括政府和个人。(4分)

影响:①消除了未来德国发动战争的隐患,断绝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源泉。②实物赔偿对德国人民的惩戒和教育意义更加强烈,达到了促使德意志民族反思战争罪行的目的。③盟国也通过赔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身损失,达到了最初制订赔偿政策的目的。(6分)

(3)表现: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分工与合作关系,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提高国际地位;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海外派兵打开大门;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术化发展迅速,陆海空军全部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军事力量膨胀。(3点,6分)

对策:利用正常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团结一切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任意2点,2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时间限制——二战全面爆发前,所以在回答版图变化原因时主要强调德国的疯狂的侵略扩张以及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扩张即可。法国寻求安全保障主要包括“构筑马奇诺防线、莱茵区成为非武装区、特别是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等等均可,本题考查一战到二战期间的历史,属于考生们的薄弱环节。

(2)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偿方式在材料中很容易直接总结答案,一战后是货币,二战后

变成了实物,二战后的实物赔款的意义是重大的,例如,实物赔款断绝了德国军国主义的物质源泉,实物赔偿对德国人民的惩戒和教育意义更加现实、更加直接。本题的设问是非常巧妙的,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很明显的,像这些问题在教材上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但是又不超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范围。

(3)“上世纪末以来日本谋求军事、政治大国的表现”属于考试经常考到的热点问题,但是本题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信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平常多积累一些知识。主要包括:经济方面(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分工与合作关系)。政治方面,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更重要的是军事方面(武器装备现代化、海外派兵)。作为中国要做两方面的对策,一是外交方面(利用正常外交途径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另一方面经济军事方面(深化改革发展壮大自己)

23.赞同: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为西欧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东西两个世界的“分流”也最终形成。二战后,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及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市场经济逐渐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整个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冲击下世界各国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的减小。政治上的民主化趋势也不断在世界各国中发展着,所以无论从政治的发展趋势还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都表明“大分流”在我们时代终结了。

反对: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二战后的今天这个时代里,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国际中的地位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强势的,现在局部战争与大国强权政治都存在着,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弱势的群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十分的明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不断的扩大,所以材料中的观点错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材料的阅读量非常大,是一个典型的考查阅读材料能力的题目,“‘大分流’在我们时代终结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做此题时关键要对历史知识非常娴熟,举出大量的历史事实来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即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的影响?评述“‘大分流’在我们时代终结了”

24.(1)霍布斯鲍姆的论断符合实际。(2分)

理由:19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欧洲中心论者的预言落空。(2分)

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进一步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国成为世界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中心;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2)要素:经济方面,新的经济成分;政治方面,新阶级的产生与壮大;科技教育方面,新式学堂、留学生、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等;军事方面:近代海军等;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等;社会生活方面:体现近代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3)观点:苏联扩张侵略引发冷战。(2分)

分析:冷战是美苏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不应该仅归因为苏联的扩张。(2分)(4)表现: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欧共体形成而为重要一极;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对任意2点可给2分,共2分)

经济上为区域经济组织兴起:欧共体形成;东盟产生。(答对任意1点可给2分)

影响:政治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经济上,西欧、日本崛起,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第三世界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对任意2点可给2分,此问满分为2分)

【解析】(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霍布斯鲍姆的论断是“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根据所学19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知道,这一论断符合实际。理由:由所学可知,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使得欧洲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成为它们的经济附庸(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场所);英镑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主导地位。所以说上述“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的论断是符合实际的。

欧洲中心论者的预言是“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预言落空了。理由: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英法等老的工业国家相对落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进一步衰落;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美国成为世界货币、金融和贸易体系的中心;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和西欧的经济发展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

2016年北京市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市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24},{|3>5}A x x B x x x =<<=<或,则A B = (A ){|2<<5}x x (B ){|<45}x x x >或 (C ){|2<<3}x x (D ){|<25}x x x >或 (2)复数 12i =2i +- (A )i (B )1+i (C )i - (D )1i -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8 (B )9 (C )27 (D )36 (4)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1)- 上为减函数的是 (A )1 1y x = - (B )cos y x = (C )ln(1)y x =+ (D )2x y -= (5)圆(x +1)2+y 2=2的圆心到直线y =x +3的距离为 (A )1 (B )2 (C 2 (D )2 (6)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 (A ) 15 (B )25 (C )825 (D )925 (7)已知A (2,5),B (4,1).若点P (x ,y )在线段AB 上,则2x ?y 的最大值为 (A )?1 (B )3 (C )7 (D )8 (8)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历年真题]2016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6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5分)已知集合A={1,2,3,4},B={y|y=3x﹣2,x∈A},则A∩B=()A.{1}B.{4}C.{1,3}D.{1,4} 2.(5分)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5y的最小值 为() A.﹣4 B.6 C.10 D.17 3.(5分)在△ABC中,若AB=,BC=3,∠C=120°,则AC=() A.1 B.2 C.3 D.4 4.(5分)阅读如图的程序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A.2 B.4 C.6 D.8 5.(5分)设{a n}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则“q<0”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a2n +a2n<0”的() ﹣1 A.充要条件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5分)已知双曲线﹣=1(b>0),以原点为圆心,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 径长的圆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交于A,B,C,D四点,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b,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1 B.﹣=1 C.﹣=1 D.﹣=1 7.(5分)已知△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到点F,使得DE=2EF,则?的值为() A.﹣ B.C.D. 8.(5分)已知函数f(x)=(a>0,且a≠1)在R上单 调递减,且关于x的方程|f(x)|=2﹣x恰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B.[,]C.[,]∪{}D.[,)∪{} 二、填空题 9.(5分)已知a,b∈R,i是虚数单位,若(1+i)(1﹣bi)=a,则的值为.10.(5分)(x2﹣)8的展开式中x7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 11.(5分)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m3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专题训练

2013年《山东高考》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世界 近代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四川)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2012年5月山东省德州市二模)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3.(2011年4月大同市一模34题)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琐》和雪莱《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 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 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4.(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29题)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 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011年海南高考14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6.(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一模)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曾直接得益于A.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2016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高考真题

2016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5分)已知集合A={x|2<x<4},B={x|x<3或x>5},则A∩B=()A.{x|2<x<5}B.{x|x<4或x>5}C.{x|2<x<3}D.{x|x<2或x>5} 2.(5分)复数=() A.i B.1+i C.﹣i D.1﹣i 3.(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s的值为() A.8 B.9 C.27 D.36 4.(5分)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的是() A.y=B.y=cosx C.y=ln(x+1) D.y=2﹣x 5.(5分)圆(x+1)2+y2=2的圆心到直线y=x+3的距离为() A.1 B.2 C.D.2 6.(5分)从甲、乙等5名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则甲被选中的概率为()A.B.C.D. 7.(5分)已知A(2,5),B(4,1).若点P(x,y)在线段AB上,则2x﹣y 的最大值为() A.﹣1 B.3 C.7 D.8 8.(5分)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表中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7 89 10 立定跳远 (单位:米)1.96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 30秒跳绳 (单位:次) 63 a 7560 6372 70a﹣1 b65 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5分)已知向量=(1,),=(,1),则与 夹角的大小为. 10.(5分)函数f(x)=(x≥2)的最大值为. 11.(5分)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 12.(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为2x+y=0,一个焦点为(,0),则a=,b=. 13.(5分)在△ABC中,∠A=,a=c,则=. 14.(5分)某网店统计了连续三天售出商品的种类情况:第一天售出19种商品,第二天售出13种商品,第三天售出18种商品;前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3种,后两天都售出的商品有4种,则该网店 ①第一天售出但第二天未售出的商品有种;

2016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古希腊人所称的“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下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 最有力的证据是() A.石制农具 B.青铜礼器 C.宫殿遗址 D.家畜遗骨 3.周公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人的册典主要指的是() 4.公元前1046年,武王率兵在牧野打败商军,建立周朝。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10世纪上半叶 B.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 C.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D.公元前l1世纪下半叶 5.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7.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其主 张体现了() A.进步史观 B.天命史观 C.循环史观 D.英雄史观 8.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 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0.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德意志王朝战争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下面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专题11 世界近代史—走向整体的世界

专题十一整合训练 1、“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 西班牙、英国、法国 B. 意大利、法国、荷兰 C. 英国、意大利、荷兰 D.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人欧洲市场……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引起了商业革命 B.引起了价格革命 C.引发了殖民扩张 D.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 5、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亚非地区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冲突 6、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7、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8、马克思在《不列颠的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上述材料主要揭露了()A.殖民扩张的残暴B.种植场主的虚伪C.英荷之间的矛盾D.垄断组织的扩张9、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这一规定直接导致英国( ) A.物价迅速上涨,冲击了国内封建生产关系 B.打击荷兰势力,促进航海和工商业发展 C.国力迅速增强,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海外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10、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16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自助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家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司特I”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浅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检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 “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二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000米级深潜实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750年的海底,并完成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进行了5000米级实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000米级载人深潜实验,下潜到7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发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实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下潜,缺德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美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同,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审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

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卷1)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由题干中的“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砖中集体劳作的场景可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由“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可知史官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君主的言行,所以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等内容可知巡抚的出现削弱了六部的权限。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B

2016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综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 点相符的是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 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4.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奥斯曼土耳其人 5.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 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 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④世界市场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6.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7.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 理

世界古近思想史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普罗塔戈拉等智者学派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二者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在“认识你自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以他为代表的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而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做是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特别提示:虽然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有思想认识的差异,但他们的思想却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在当时起了很大的启蒙开导和解放思想的作用,因此他们都是古代希腊先哲的代表人物。 二、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古希腊思想家强调人的平等。 (3)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比较关注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4)作用不同:前者服务于君主专制,后者有助于民主政治。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 1、相同点 (1)时代背景: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2)运动性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3)斗争对象: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4)理论来源: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政治支持:人文主义者需要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马丁·路德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6)影响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同: 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201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201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

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应问而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 2.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3.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成功公式:立意高卓+底蕴深厚 201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神奇的书签

2016年高考真题——历史(全国I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 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延误占多数

2016年高考天津卷地理(高清版)

201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第Ⅰ卷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1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图2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读图3,回答第5题。 图3我国某省1990-2014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 图4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6.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7.该市规划子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8-9题。 8.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9.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2016-2018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Ⅰ卷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1卷(全国乙)历史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天津卷含答案

数学试卷 第1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21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21页)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 棱柱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棱柱的底面积,h 表示棱柱的高 棱锥的体积公式1 3 V Sh =,其中S 表示棱锥的底面积,h 表示棱锥的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3,4}A =,{|32,}B y y x x A ==-∈,则A B = ( ) A .{1} B .{4} C .{1,3} D .{1,4} 2.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2360,3290,x y x y x y -+?? +-??+-? ≥≥≤则目标函数25z x y =+的最小值为 ( ) A .—4 B .6 C .10 D .17 3.在ABC △中, 若AB =3BC ,=120C ∠?,则AC = ( ) A .1 B .2 C .3 D .4 4.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 的值为 ( ) A .2 B .4 C .6 D .8 5.设{}n a 是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公比为q ,则“0q <”是“对任意的正整数n , 2120n n a a -+<”的 (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双曲线 2 2 2=1(0)4x y b b ->,以原点为圆心,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径长的圆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交于A ,B ,C ,D 四点,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b ,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 A .2 2443=1y x - B .2 23 44=1y x - C .2 244=1y x - D . 2 22 4=11x y - 7.已知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并延长到点F ,使得2DE EF =,则AF BC 的值为 ( ) A .58 - B .18 C . 14 D . 118 8.已知函数2(4,0, ()log (1)1, 0),33a x a x f x x x a x ?+,且1a ≠)在R 上单调递减,且关于x 的 方程|()|2f x x =-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0,3?? ??? B .23,34?????? C .123,334???????????? D .123,3 34??????????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在 --------------------此--------------------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世界近代史(政治、经济部分).docx

. 世界近代史(政治、经济) ★世界近代史与近代化 1、世界近代史是指:公元14 世纪~ 1917 年,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对世界统治的历史。 2、近代化:即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经济上: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化(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 思想上: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转化(自由化、科学化) 政治上: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民主化、法制化) ★世界近代史教材内容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世界近代文学艺术 ★世界近代史阶段划分 (1)14世纪~ 18 世纪:手工工场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2)18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3)19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时代

【阶段特征】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人的解放;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大事件】 ⑴经济:新航路的开辟(15、16 世纪) ⑵文化:文艺复兴( 14~ 17 世纪)宗教改革(16世纪) 近代自然科学(哥白尼、伽利略) (二)、17-18 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阶段特征】 17、18 世纪,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相应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开展了反对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政治革命。首先,英国爆发了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土壤,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新兴的美国开创了政治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开启了大门。 【大事件】 ⑴经济: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17~ 18 世纪) ⑵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 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1789 年~ 1794年) ⑶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1687 年)启蒙运动(17~18世纪) ★蒸汽时代: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 18 世纪下半叶,英国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引发了工业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