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硅烷偶联剂kh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硅烷偶联剂KH-55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硅烷偶联剂KH-550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anc Coupling?Agcm KH-550? 中文名称2: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γ-氨丙基-乙氧基硅烷? 含量:≥97% CAS No. 919-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和粘膜组织有腐蚀性。该物质和水或湿气接触时会反应生成乙醇。乙醇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眼睛:接触液体或蒸汽可能导致眼睛疼痛、红肿和烧伤 皮肤:可能导致疼痛、红肿和皮肤烧伤 吸入:吸入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烧灼感,咳嗽,咽喉痛 食入:误食可能导致消化道刺激、烧灼感和灼伤。吞咽有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就医。移除受污染衣物和鞋子。擦去后用水和肥皂清洗至少15分钟。化学烧伤必须由医生及时处理。衣物和鞋子再次使用前应彻底清洗。 眼睛接触:立即就医。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反复提起上下眼睑。如果可行,检查并移除隐形眼镜。化学烧伤必须由医生及时处理。 吸入:立即就医。移至通风良好处。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出现呼吸停止、呼吸困难和呼吸不规则,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或给予氧气。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将其处于复原体位,立即就医。保持气道畅通。放松患者紧束的衣物,如衣领、领带、皮带或腰带。食入:立即就医。切勿催吐。如果患者清醒,漱口后饮用足量的清水。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切勿从口腔给其服用任何物品。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液体。和水反应生成乙醇 有害燃烧产物:碳氧化物、碳氢化物、氦氧化物、二氧化硅 灭火方法:砂、专用粉末和合适的泡沫,严禁灭火剂接触容器内容物。禁用含水灭火剂,禁用水。可以用水雾冷却暴露于火场中的容器。禁止让水进入容器 特殊的灭火方法:如果发生火灾,及时疏散和隔离人群。在不危及人员安全情况下,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灭火。在不危及人员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时应处于上风处,以避免接触有害蒸汽和有毒分解产物。采取措施避免该物质和灭火的流出物进入溪流或供水系统。

液体石蜡性能及安全性

液体石蜡 化学品中文名称:正构烷烃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液体石蜡、液蜡、轻蜡、重蜡、正十三烷、PETREPAR C14 PURE; PETREPAR 147,PETREPAR 185 化学品英文名称:NORMAL PARAFFIN 化学分子式:CH3-(CH2)n-CH3, (n: 10-15)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气味:正常 PH 值:无数据,中性 沸点:255-276 C 溶点:5C 闪点:110C 自燃温度:270C 空气中可燃上限:2.5% 空气中可燃下限:0.5% 密度:0.76-0.78 溶解性:不溶于水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条件:无聚合危害:不聚合分解产物:无危险性分解物有害物成分:正构烷烃浓度:99.5% CAS No. 90622-47-2 危险品类别:有害品 侵入途径:眼睛:接触高浓度蒸汽可导致不适皮肤:长时间接触可导致皮肤干燥、过敏,直至皮肤发炎吸入:通常情况下,由于本品挥发性小,没有吸入危险。但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蒸汽中可导致头晕和头痛误食:误食本品液体,会影响胃粘膜健康危害:长时间与本品密集接触可导致过敏、头晕和头痛;慢性危害没有报告爆燃危险:很低,本品可燃,需加热到本品的闪火点或以上温度,燃烧时会有有毒气体(烟雾和一氧化碳)产生 急救措施眼睛:用大量水冲洗15 分钟皮肤:用水和肥皂清洗吸入:将受害人移到有新鲜空气处,如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吸氧并寻求医生意见误食:不要催吐,应看医生 消防措施有害燃烧产物:烟雾和一氧化碳消防方法:水喷、干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消防防护:在密闭环境下灭火,消防人员应装备带有自呼吸设施和消防服泄漏应急处理 陆上泄漏:隔离火源,尽量回收泄漏物,可用沙土吸收,吸收物可按当地规定焚烧或咨询专家处理; 水上泄漏:向其它船舶发出警示,通知港口部门和当地主管政府部门。环境损 隔离泄漏区域以避免害。尽可能封堵泄漏并撇取或用适当溶剂吸附泄漏物。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常规操作即可,推荐在通风环境下操作储存:常温常压下储存,无需特别抗静电措施。但避免与强氧化物混放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个人防护:呼吸:保持通风或带供风设备手护理:戴不渗漏的手套眼护理:戴防护眼镜防止喷溅其它:穿密封性好的工作服和工作鞋,以避免皮肤长时间接触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大鼠大于5克/千克(吸入);大于2 克/千克(经皮肤)持续过度接触:头晕、头痛、过敏 生态学资料生物降解性:24 小时内大于96% 废弃处理废弃处理:处理时避免与眼睛和皮肤接触。可焚烧处理或直接当作垃圾倒掉运输信息 IMO/IMCO :非危险品法规信息欧盟将其分类和标识划为“有害品” 。中国法规未被列入化学危险品。 其他信息 有害性:误食会损伤胃粘膜;长期持续接触会引起皮肤干燥和开裂。 1 / 2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乙酸乙酯版本:2017-01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乙酯醋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传真号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及用于染料和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易燃液体和蒸汽,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浑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眼睛刺激,类别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产品名称:乙酸乙酯版本:2017-01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泄露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依当地法规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MSDS说明书

机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 化学产品中文名称:液压润滑油、机油 二、成分/组成信息 配方描述:含有高度精炼矿物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润滑脂。根据IP346,这一高精炼的矿物油含有<3%(w/w)DMSO-萃取物。 三、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特定的危险,过久或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用过的润滑脂可能含有害的杂质. 燃暴危险:没有划分为易燃品,但可燃烧。 环境危害:没有被划分为危害环境类。 侵入途径:不适用。 四、急救措施 症状与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预计不会引起严重危险。 吸入:晕眩或反胃不太可能出现,如果发生了,将患者移至有新鲜空气的地方,若症状持续则要求助医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物,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皮肤。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在使用高压设备时,有可能造成本品注入皮下。如果发生此种情形,请 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不要等待,以免症状恶化。 眼睛接触: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并就医。不要催吐。 医疗建议:对症治疗。吸入肺中可导致化学性肺炎。过久或反复暴露可引起皮炎。高压注入伤害需要立即进行外科处理和/或类固醇类治疗,以降低组织伤害和机 能丧失。 五、消防措施 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危险特性:燃烧可能形成液体、固体悬浮颗粒与燃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以及不确定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适当的灭火介质:泡沫及干化学粉末、二氧化碳;沙或泥土仅宜用于小火。 不适用的灭火物:切勿喷水。考虑到环境原因,应该避免卤化物灭火器。 消防人员保护设备:合适的保护装置包括在密封空间内接近起火点时必需配戴的呼 吸装置。 六、泄漏应急处理 保护措施:避免沾及皮肤及眼睛。PVC、氯丁或丁腈橡胶手套。橡胶长筒安全靴、PVC 上衣和裤子。如可能飞溅,戴上安全眼镜或全面罩。 环境预防措施:使用沙子、泥土或其它适合的障碍物,防止扩散或进入排水道、阴沟或河流。如不能阻止,通知当地政府机关。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液体石蜡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液体石蜡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CTUS NORMAL PARAFFIN N-12 企业名称: 地址: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0633)2631917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38023 技术说明书编码: vopak-M-001 生效日期:2007年02月 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一般化学品名称:液体石蜡 化学品纯度: 石蜡98.0% CAS NO : 112-40-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液体 对健康的有害影响: 吸入亦或吞咽能引起头昏眼花、头痛、耳朵翁鸣、呕吐等. 刺激眼睛、和皮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清新处,立刻送医院进行医学检查。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帽,用肥皂和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部接触:轻轻的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刻就医。 误食:不能诱其呕吐,并尽快送医院进行医学检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窒息法灭火。 灭火器材: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沙土等。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泄露应急处理:1、溢出或漏出在防火堤内,应用沙土围起,防止货物扩散,然后用泵收集在相应的容器内。少量的泄露应用锯屑进行吸附,收集到适当的容器内。 2、溢出的货物应在安全的焚烧炉内烧掉。 3、避免蒸汽吸入和皮肤接触。 1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在接触或吸入场所应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远离火源,避免静电积聚。 储存:储存在密闭、阴凉的容器中。 第八部分暴露控制/个体防护 个人防护设备:配戴眼睛、手和身体防护装备。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 物理状态:无色透明液体,易燃。 气味:轻微的蜡味 密度: 0.752(15℃) 沸点: 208-211℃ 熔点: -7.5℃ 水溶性: 0.05克/升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闪点: 86℃ 自燃点: 210℃ 爆炸极限:0.7-5.5% 稳定性:在常温下稳定。 反应性:与氧化物接触可能出现反应。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剧毒性:没有可利用的资料。 刺激性: 没有可利用的资料。 诱变性:没有可利用的资料。 十二、生态学资料 最终生物降解:没有可利用的资料。 生物积累:没有可利用的资料。 十三、废弃处置 销毁/处理:在被认可的安全的装置内焚化。不能倾倒在下水道、地面、人用水源地。 第十四、运输信息 运输信息:保持远离火源。遵循所在国家所有的法律法规。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遵循所在国家所有的法律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联络信息: 2

(醋酸乙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乙酯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醋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acetic ester 企业名称: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 分子式:C4H8O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治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最高容许浓度:前苏联MAC:200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征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Ph值:熔点(℃): -83.6

MSDS-氟利昂-R134a

MSDS-氟利昂-134a ARKEMA(阿克玛)公司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氟利昂-134a 化学品英文名称:Freon -134a 主要用途: 企业名称:法国阿克玛(ARKEMA)公司 地址:D. FLUORES ET OXYGEKES Cours Michelct - La Defense 10 92091 PARIS LA DEFENSE CEDEX FRANCE 电话:01 49 00 80 80 传真:01 49 00 83 96 企业应急电话:33 1 49 00 80 80 技术说明书编码:00941 生效日期:2003年9月3日 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主要危害:---- 健康危害:基本无害 爆燃危险:受热分解产生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态产品能与空气形成易燃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通用名CAS No EINECS 1,1,2,2-四氟乙烷卤代烃811-97-2212-377-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有症状持续,就医。 皮肤接触:冻伤,按热烫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如果刺激持续,眼科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施救人员防护:通风不良时,佩戴合适的呼吸器。 医生须知:禁止给伤员服用儿茶酚胺(因为此产品有强心作用)。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高温热分解放出有毒和腐蚀性物质:氟化氛、碳氧化物。 防火注意事项:禁止所有火花和点火源,严禁吸烟。用雾状水冷却容器/罐。确保有容器快速排空系统。火灾情况下,转移火场中的容器至安全处。 消防人员防护:灭火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液体石蜡

物料安全资料(MSDS) 抛光蜡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抛光蜡 化学品英文名称:Paraffin liquid 企业名称:3M中国有限公司 电话: 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0 地址:中国上海市田林路222号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铝、非危险化合物(混合物)、加氢的石油磺化重石油脑油、石油加氢馏分、乳化剂、重芳烃溶剂石油脑、白色矿物油。 化学品分子式: 分子量: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 液体石蜡 8012-95-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大量食入后如感不适,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干粉、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勿吸入其蒸气/浮沉。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进一步处置,清理污染区。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光。 储存注意事项:密封,储存温度没有限制。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立即更换受污染衣物。涂上护肤膏。工作后清洗脸部与手。勿吸入其蒸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衣。 手防护:戴化学防护手套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液体,无色,无味。 pH值:无资料 动态粘度:~ 110-230 mPa*s(20 °C) 沸点(℃):300~500 闪点(℃):~ 230 密度:~ 0、84-0、89 g/cm3 (20 °C)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燃烧热(kJ/mol): 饱与蒸气压(hPa):< 0、0001 (20°C) 溶解性: 水不溶(20 °C) 第十部分稳定性与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无资料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 >5000 mg/kg(大鼠经口) LD50: >3000 mg/kg (兔经皮) 产生蒸气/浮尘后: 吸入可导致呼吸系统的水肿。 不排除的症状:肺炎 食入大量后:肠胃不适。 其她数据:适当处理该产品不会产生危害,处理产品时通常应当小心。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水蚤毒性:水蚤EC50: >1000 mg/l、 鱼毒性:鱼LC50: >1000 mg/l、 微藻毒性:微藻IC50: >1000 mg/l、 其她生态数据:可在有机体内聚集。可在水面上漂浮。 其她有害作用:谨慎处理泄漏物不会对生态产生影响。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方法:对化学品残存物的处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法规。化学残存物一般作特殊废物。处置前应参阅国家与地方有关法规。我们建议您联系相关机构或认可的废物处置公司,她们会建议您如何处置特殊废物。 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与地方有关法规。用外理污染物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污染的包装。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8/04/28 产品名称: Crysol?6140SDS编号:PU_6140 版本:04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产品牌号:Crysol? 6140 化学品英文名:Aqueous modified polyurethane dispersion 企业名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山路 17 号 邮编: 264013传真: 0535-6875138生产企业: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地址: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环岛北路烟台万华工业园 邮编: 315812传真: 0574-******** 生产企业:万华化学(广东)有限公司 地址: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开发区石化六路 邮编: 519050 应急电话: 万华化学品应急中心:+86 535-8203123 中国化学品应急中心:+86 532-83889090 欧洲化学品管理应急中心:+31 20 20 65132/65130、+44 780 183 7343 北美化学品运输紧急应变中心:800-424-9300 (国内)、+1-703-527-3887 (国际)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塑胶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类别1H318 生殖毒性,类别1B H360 标签要素: 危险象形标记:

信号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60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危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与处置。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P305 + P351 + P338 如果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地冲洗几分钟。如简便 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废弃处置:P 501 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当地规章。 其他危险 无适用资料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物质成分 浓度 CAS No. 聚氨酯/脲聚合物 39-41% N/A 水 51-53% 7732-18-5 N-乙基吡咯烷酮 8% 2687-91-4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4.1 急救措施 一般措施: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 皮肤接触:使用肥皂、清水等清洗即可。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起上下眼睑用大量缓和流动的水清洗眼睛至少20分钟. 且将头倾斜, 避免化学品流入另一只未受污染的眼睛, 并立即就医。 吸 入:一旦吸入,如有不适,就医。 P308+P313 如果接触到或有疑虑:寻求医疗建议或就医。 安全储存:P405 储存处须加锁。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1)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乙酯 化学品俗名:醋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 英文名称:acetic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401 CAS No.:141-78-6 分子式:C4H8O2 分子量:88.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乙酸乙酯141-78-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

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

最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 编号:LBPC-M-001 产品名称:柴油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kerosene ;diesel fue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bshihua@https://www.doczj.com/doc/1f8575623.html, 联系电话:0633-2660128 传真号码:0633-266017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500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1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油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造成皮肤灼伤和眼睛刺激; 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采取防静电措 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臵,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 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 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照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面 罩。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 止排入环境。 预防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防止静电积聚,且有接地装臵,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 器材及应急处理设施。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迅速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必须马上撤离; 用储罐储存,发生火灾应立即开启冷却喷淋装臵及消防泡沫系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废弃处置:推荐使用焚烧法处臵。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石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石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石蜡 【中文名】:石蜡 【英文名】:Paraffin wax 【分子式】:C36H74 【相对分子量】: 【CAS号】:8002-74-2?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晶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合成脂肪酸和高级醇, 也用于制造火柴、蜡烛、蜡纸、蜡笔、防水剂、软膏、电绝缘材料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高浓度蒸气,引起头痛、眩晕、咳嗽、食欲减退、呕吐、腹泻。长期接触可致皮肤损害。有接触未精制石蜡导致皮肤癌的报道。?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199 【燃爆下限】:无资料 【引燃温度】:245 【爆炸上限】: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乙酸乙酯 化学品英文名ethyl acetate 目录登记号:2651 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V混合物x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141-78-6 乙酸乙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麻醉效应)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致敏 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 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 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钠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1 2020年4月19日

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中文名称2:金属钠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487 CAS No.:7440-23-5 分子式:Na 分子量:22.9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钠 含量 CAS No. :7440-23-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2 2020年4月19日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遇湿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燃烧时呈黄色火焰。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灭火剂。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干砂等灭火。 3 2020年4月19日

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钠按照GBT 17519-2013编制 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2020年5月26日版本:1.0 单位名称:

目录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3) 二危险性概述 (3) 三成分/组成信息 (6) 四急救措施 (6) 五消防措施 (6) 六泄漏应急处理 (7)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8) 八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 九理化特性 (9) 十稳定性和反应性 (10) 十一毒理学信息 (11) 十二生态学信息 (11) 十三废弃处置 (11) 十四运输信息 (12) 十五法规信息 (13) 十六其它信息 (13)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钠;金属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分子式Na 结构式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629300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推荐用途 限制用途如改做其他用途,请及时与厂家联系,擅自使用导致不良后果的厂家概不负责。 二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固体。会跟水激烈反应, 生成高度易燃的气体。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类别1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类别1 GHS标签要素 象形图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60 遇水放出可自燃的易燃气体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23 不得与水接触。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脸部及手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31+P232 在惰性气体中操作和贮存。防潮。 防范说明->事故响应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P335+P334 掸掉皮肤上的细小颗粒。浸入冷水中/用湿绷带包扎。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本报告第五部分提及的合适的灭火介质灭火。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识中文名:乙酸乙酯英文名:ethyl acetate;acetic ester 分子式:C4H8O2;CH3COOCH2CH3分子量:88.10 CAS号:141-78-6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无资料 主要组成与性主要成分:纯品 主要用途:用途很广,主要用作溶剂,及用于染料和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合成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痛、腹泻等。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闪点(℃):-4 爆炸下限(%): 2.0 引燃温度(℃):426 爆炸上限(%):11.5 最小点火能(mJ):0.46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 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酸乙酯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酸乙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乙酸乙酯分子式:C 4H 8 O 2 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 有害成分含量 CAS NO 乙酸乙酯≥98% 141-78-6 二、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五、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液体石蜡

液体石蜡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渣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residual oil 中文名称2:液体石蜡沥青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315 CAS No.: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 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 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