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读书报告动物农场

马原读书报告动物农场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目《动物农场》读书报告

指导教师卢德友

2015 年 4 月 6 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什么

一、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因艺术性和政治的尖锐性而闻名于世,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家,其主要代表作有《动物庄园》、《一九八四》。《动物庄园》这本书成为奥威尔个人写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他捍卫社会主义的代表作。

二、内容概要

本书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畸变。农场里长期受主人压迫的动物们起义成功将主人赶出农场后建立起一个动物社会,但最终,所谓的动物领袖猪们成为新的特权阶级,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更加独裁的统治者。

三、观后小结

《动物农场》首次出版于1945年,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书中讲述了成功起义后的动物农场的故事。作者所描绘的动物农场里发生的一系列从民主到专制的改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所谓的平等、自由是有限的。

(一)写作背景与作者生平

一个伟大的作品从来不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开头动物起义成功建立动物农场映射着1917年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斯大林获得政权。他用残酷的手段清洗政治对手,对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展开了“大清洗”。

《动物农场》这本书等于一部压缩的共产党史,很精准地体现出在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人民所处的社会地位的变化。

1927年,奥威尔回到英国,开始长达四年的流浪生活,深入社会底层的经历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整体对于个人的压力和普遍的社会不公并且最终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1937年,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与法西斯作战。结果却是革命被革命出卖,输掉了这场战争。 1944年,奥威尔写成了《动物庄园》一书,这本书标志着他的文字从单纯地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转向了捍卫真正的社会民主主义。

(二)内容概述与细节分析

概述:

开头讲述了动物造反的起因与经过。老麦哲临死前,在大谷仓召集动物大会,把他的造反之梦讲给动物们听,并教会他们高唱《英格兰兽》,埋下了动物们起义的萌芽。仲夏日,所有动物造反,动物占领琼斯家。故事这一段,是指1917年11月7日的十月革命。

之后讲述了革命后动物们为保护自己革命的果实而进行的活动。动物勤劳努力,开办管理机构和识字运动。映射了苏联成立后积极开展农业和工业活动。猪以琼斯回来报复为借口占据了苹果和牛奶的使用权。十月革命后到1918年初,苏联逐步发展,领导人开始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牛棚战役中,在斯诺鲍的英明指挥下,动物击退了人类的进攻。1920年11月,在苏联内战中苏联战胜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和白军叛乱,反映出苏联人民强烈的反抗意识与牺牲精神。

高潮部分是斯诺鲍与拿破仑存在分歧,拿破仑放出恶犬赶走了斯诺鲍,并开始与人类进行交易、迫害其他动物以及之后的风车战役。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掌权,残酷迫害共产党其他领导人,将与他有分歧的托洛茨基驱逐并逐步开始自己的独裁统治。人类摧毁了动物们辛苦建造的风车。风车是动物们理想的寄托,代指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

最终,革命将猪变成了人,白墙上的“七诫”一次次被修改,猪穿上了人类的衣服,与人类把酒言欢,庄园的名字又重新变成了原来的名字。武力攻击并没有摧毁苏联,但把苏联变成一个高度军事化与独裁化的国家,人们又开始受到不平等待遇,新的阶级又开始产生。

分析:

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鲍克斯,他是农场里最勤劳能干的马,常说的两句话是“我要努力干活儿”和“拿破仑永远正确”,他是最忠诚革命的人,然而,年迈之后却是被送去屠宰场的命运。毫无疑问,鲍克斯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广大穷苦的工人阶级。鲍克斯的老友本杰明在整个革命过程中持观望态度,象征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或许这里的本杰明指得是奥威尔自己。

②动物农场里拿破仑打算用鸡蛋与人类进行交易,但遭到了母鸡们的反抗,这是自琼斯被逐以后第一次具有反叛性质的行为。这件事情可以说是一个信号,母鸡们用弱小的力量反抗拿破仑以失败告终。弱小的群众最开始受到统治者的剥削,但无力反抗只能妥协。

③摩西是被驯化的乌鸦,他整天都在宣扬糖果山的美梦。起义后摩西逃跑,后来他又回到了动物农场,然而他依然像以前一样不干活却享受着比其他人更高的待遇。摩西代表的应该是宗教思想,拿破仑通过摩西向动物们宣扬美好的生活以此来麻痹他们。

④动物们起义后制定了“七诫”,后来七诫不停地被践踏、被改变。结尾时,曾写有七诫的百强上只剩下了一条诫律: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在不平等条件下产生的平等必然是不平等的。所谓的平等不过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谎言,平民们只能在困境中沉默挣扎。

(三)观后有感与收获总结

在选择书时,我很矛盾,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本。我选择了《动物农场》这本书,我很好奇在动物身上怎样展开马克思主义。奥威尔在前言中写到:“后来终于有一天(我当时住在乡间一个小村庄里)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大概十岁,赶着一匹拉车的大马在一条狭窄的小道上走,那匹马一想转弯,那男孩就用鞭子抽它,这使我想起,如果这些牲口知道它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就无法控制它们,人类剥削牲口就像富人剥削无产阶级一样。”奥威尔以一个动物管理动物的农场的产生与毁灭揭示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当时的发展现状。在书中,拿破仑所代表的猪在最后逐渐演变成人,穿上了人的衣服、住进了人的房屋、学习像人一样用两条腿走路。革命改变了猪的命运,七条戒律逐条被改变,最终,动物们之间不再是平等的,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出现了独裁者。

看完本书,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本书中动物农场最终变成了曼诺庄园,

唯一不同的是由动物统治动物,那么暗指社会共产主义失败了吗?答案并非如此,这并不是一部反苏反共的作品。乔治·奥威尔是英国左翼作家。他痛恨暴政,同情弱者,始终同情劳苦大众和被压迫民族,他是为反对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才批判斯大林主义,批判斯大林主义是为了捍卫社会主义。他理解的社会主义,是为被压迫者和受害者说话。就像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如果国家统治者没有为人民谋福利反而剥削人民的利益,那么他仍旧是不对的,这仍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奥威尔反对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他痛恨的伪社会主义!回忆历史,当时我国与苏联建交,积极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精神,但斯大林的独裁精神绝不是我们中国需要学习的,如果我们要振兴社会主义运动,打破苏联神话是必要的,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是自由、民主。

合上这本书,回顾一下它的内容,书中的猪有思想,有独裁的欲望,最终他将七诫抛弃成为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的动物。奥威尔安排这样的结局,正是照应当时的政治现实。奥威尔并没有宣扬任何政治性的主张而是用文学的形式将这种极权的现象展现给读者,将文学的艺术性与政治性合于一处,这样的结局值得读者深思,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值得一读的好书。一个革命后的政权,如果没有民主监督,没有法治,必定异化,必定走向他的反面。以此为鉴,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来之不易的,作为社会主义的践行者,反对法西斯主义反对极权主义是义不容辞的,我们不能重蹈苏联的覆辙,要积极保卫我们的革命果实,勇敢地追求自由与民主,才能告别苏联的神话,迎向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