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

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学生的品德与

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

二、我的家庭生活

的感激、尊敬和关心。(中)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

象深刻的爱亲敬长的故事。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中)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中)3、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的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中高)4、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通过诸如水电、电信等费用了解家庭日常开支。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高)5、组织“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建议

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中)》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看平面图、寻找学校设施或周边标志物的活动。

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中)2、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访问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并向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中)3、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收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中4、可以讲述同学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境,讨论解决的办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尺。(中高)找地名的比赛。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中)2、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实地考察),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中)3、观察或访问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互相交流。

-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并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中)4、观察和实地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商业场所,比较价格变化情况。模拟或尝试实际购物活动,学习选择商品。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中)5、列举本地区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讨论为什么使用这种交通工具。通过观察、访问调查或知识竞赛,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法规和安全小常

识。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中)6、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维护情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7、自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中高)7、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公共场所中公共秩序的情况和人们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作出自己的评价。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中高)8、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考察本地区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事例。通过模拟活动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高)9、可以选择班级、学校和社会上对来自某些地域、行业、生活处境的人有歧视或偏见的言行,或者不同群体之间发生摩擦、冲突的现象,让学生

展开辩论。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中高) 10、列举本地区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设计、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列举本地区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中) 11、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通过板报、标语、广播等形式进

行环境保护宣传,并在校内开

展诸如节水、节能等活动。可

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环境保护

建议。

|

五、我们的国家

侵犯。(高)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高)-

2、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高)3、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

行等的影响。

4、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

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高)4、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说明理由。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视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互相交流。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5、收集有关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开展逃生模拟活动。

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高)

6、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中高)}

6、了解当地一种农产品的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参观农业科技园。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互交流。

7、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

要作用,关注城乡交通存在的问题。(中高)7、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中高)8、分小组交流个人运用不同通信方式与人联系、沟通的经验,以及利用不同传媒获取或发布信息的体会;制订文明上网公约。

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9、观看一些反映我国历史上重大发明或重要文化遗产的

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高)影视片;或收集有关资料,举行报告会。或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10、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高))

10、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还可以观看有关影视片,学唱历史歌曲。

1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高)11、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

1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高)1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少先队,和当地部队开展联谊活动,请部队官兵担任校外辅导员。

13、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13、介绍与小学生有关的法律,诸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

&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兴趣。(高)

4、初步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中高)4、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进出口产品。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高)5、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设置主题,召开辩论会。

6、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高)6、分组选择不同的全球问题,收集资料,制作剪贴簿,办小展板,交流展示。

;

7、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高)7、选择并收集有关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以及我国主办的大型国际活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8、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8、收集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人们谋求和平的资

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课

怎样上好品德与生活课 品德与生活课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儿童开设的,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蒙胧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要让一、二年级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环境。我认为上好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抓住他们年少幼稚,活泼好动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多花精力去考虑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一年、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确定每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 二、寓教于乐,形象地讲清观点 形象生动地讲清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重点,要注意从儿童抽象思维不发达的特点出发,并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活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插图、多媒体、参观等,把道理寓于游戏活动和感性的认识之中,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 三、强行为训练,促进知行统一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品德与生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且还必须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 一、二年级学生是培养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应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根据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的原则,在课堂上坚持行为规范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每节课进行道德行为的评论,强化道德观念。只要我们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就能够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是新开设的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的课程,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握课程特点以学生生活为依托,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水平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准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注重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准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能够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注重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表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有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实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理应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但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逍徳与法治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徳与法治》 设计教师:六年级全体教师 适用年级:六年级 授课时间:33课时 学校名称:薛城区实验小学 【课程背景】 本册教材设计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结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望护者”包括“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宪法是根本法”两个主题: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公民意味着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意务”;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结构”主要内容有'‘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 “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共有“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两个主题。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关于小学法治专册的编写要求: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注重培养法治意识,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巻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英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确保法治教TT贯穿始终、全程不断线。 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4.学习能力 (1)归纳整理能力。 逍徳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很多知识点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上,即将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分类记忆并加以运用,使这些知识成为解决冋题的系统性的工具的能力。 (2)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填空.(每空分,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地基本特征. .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四个方面地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地评价方法主要有、、 、、.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地、促进学生地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地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地九项内容. .教材是一个综合地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地教学活动材料. .课程地资源是、地,包括各种和地资源. .品德与社会地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分)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特征是() .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 .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课堂和学校课堂和生活学校和生活学校和社会 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地内容() . 搜集信息处理数据发现问题调查实践 . 教材地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地( )能力. 思维水平阅读审美习惯接受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地综合课程. 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分,共分) .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地儿童作为教学地出发点和归宿.()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地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地学习与探究.() .教师要根据不同地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地学生组成小组.() .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地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分) . 品德与生活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社会课程地基本理念是什么? . 品德与生活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有哪些建议? . 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地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分) 请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品德与社会课程如何有效组织适宜地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一、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 (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小学品德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授课时间安排:30课时左右 一、教材简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祖国、社会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

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时 1 1、家人的爱(第一单元) 2 2 活动天地:为家人做事 2 3 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2 4 活动天地:有话大家说 2 5 3、来自社会的爱 2 6 听听老师的心里话 2 7 清明节 8 1、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单元) 2 9 我们一起来作画 1 10 2、换个角度想一想 2 11 五一国际劳动节 2 12 3、分享快乐 2 13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第三单元) 2 14 2、阿姨叔叔辛苦了 2 15 端午节 16 3、说声谢谢 2 17 1、学看平面图 2 18 2、校外探路 2

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 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 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 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 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 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 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 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 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 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 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 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 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 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 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 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 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 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 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 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 课文 36课时 活动 4课时 机动时间 4课时 总计 4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知道知道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如何减少那些人为的烦恼及在有了烦恼的时候如何去面对。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它们,挫折与失败将成为人生的财富,进步的阶梯。 3.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人类的发展进程和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 4.从对古代文化的探究与古今的对比中,知道历史是如何记载下来的,如何去了解历史。学习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根源,都有过去、现在与未来。 5.了解和探究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6.了解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的精神。 7.了解我国主要的文化遗产,借助文化遗产,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文化。知道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国文明的积淀与结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8.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亲近感。 9.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区域划分、人种分布等常识。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了解人种和语言、文化差异与居住环境、气候的关系。懂得对差异持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什么是《品德与生活》

把握课程意识,正确认识《品德与生活》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简介 赖德辉 《品德与生活》当前课改的焦点课程,也是专家认为最难实施的课程,它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面对新课程,如何把握课程意识,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是上好该课程的前提。《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我们应该有以下的共识。 1、《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自然(或科学)、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新的课程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进行统整的一种课程。 2、什么是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综合课程的价值在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形成整体意识和应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品德与生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程,它兼具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种价值。那么它综合什么?它综合的是品德与生活能力。它整合什么?一是整合生活领域和经验,时刻把学生放在生活世界中,放在关系世界中。使我们每一个活动的主题,每一节课活动的主题,都要有整合的意识;二是整合学习方式与行为。 3、《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如何理解活动型?首先,它不是学科课程。不是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引导儿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而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课程内容是儿童自主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是有机的统一体。它不是知识认知性的课程,不是以知识为准的课程。尽管品德与生活课程有正确的价值引导,有观念分析,但是它决不是严密的观念体系。第三,它是活动型的课程。要牢牢把握它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实践德育中。所以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活动普遍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通过实践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生活能力,乃至生活方式的培养,生活领域的价值。要克服以往说教式的、“书本德育”的不良倾向,建立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与建构的课程。二是体现在生活德育中。活动型课程经常体现于生活当中。具体来讲,要克服知识性的、说教式的、“语文化”的德育课程的局限性,建立源于儿童生活的课程。一个好教师能把教程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差的教师能把教程的弱点暴露无遗。如何使用活动型课程教材?我们与其把品德与生活课程叫做教材,还不如把它叫做教材的支点。它是一个课程支点,是一个话题,是一个影子,是一种情景的设计。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 ①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的学习过程。 ②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追求的不是学科的知识,不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掌握什么,而是让每个儿童从进入学习起就能享受到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不仅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对于学习产生兴趣,而且能为他们有信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地面对未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④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儿童是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已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新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 的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的九项内容。 6.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7.课程的资源是、的,包括各种和 的资源。 8.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开放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实践性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A.课堂和学校B课堂和生活C学校和生活D学校和社会 3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的内容() A. 搜集信息B处理数据 C 发现问题D调查实践 4.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的( )能力。

A思维水平 B 阅读C审美习惯D接受能力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A学生实践能力提高B学生能力培养 C学生全面发展D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2.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 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 4.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 5.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四、简答题(共2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让《品德与生活》课流光溢彩

让《品德与生活》课流光溢彩

————————————————————————————————作者: ————————————————————————————————日期: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流光溢彩 ——对《心中的110》一课的教学探究 作者:郝建理,男,1969年4月26日生于襄州区古驿镇前刘村三组,2003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任教于西尹中心小学,自2000年以来曾多次获省、市、区论文和自制教具一、二、三等奖。 关键词:流光溢彩链接导入明理表演拓展延伸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真正地改变了传统的单调教学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品德与社会要和生活“链接”,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流光溢彩。下面,我就以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为例,谈谈课程与生活的“链接”。 一、激之以趣,精心导入。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 上课伊始,先与学生亲切交谈,复习了114、120、119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服务的电话号码及它们的用处,既巩固了原有知识,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了110这个报警电话,但“心中的110”和平常的110又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巧妙地设疑:“什么是心中的110呢?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我截取了孩子们熟悉的《小兔乖乖》中大灰狼边敲门边唱歌的那段动画镜头,设问:“小兔子这时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学生对动画片可感兴趣了,办法当然非常多。在小结学生可行的办法时我让大家明白:像小兔这样遇到事情仔细辨别,用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就是把110装在了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具体形象的动画中初识了“心中的110”的含义,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辨析明理,分析案例。

品德与生活课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 四个方面的目标。 3.品德与生活课程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 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和的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生活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三方面的九项内容。 6.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包括、、、、和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7.课程的资源是、的,包括各种和 的资源。 8.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 二、选择题(共10分) 1.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是() A.开放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实践性 2.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空不局限于() A.课堂和学校B课堂和生活C学校和生活D学校和社会 3下列哪些都属于探究学习的内容()

A. 搜集信息B处理数据 C 发现问题D调查实践 4. 教材的呈现方式应适合学生的( )能力。 A思维水平 B 阅读C审美习惯D接受能力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为核心的综合课程。 A学生实践能力提高B学生能力培养 C学生全面发展D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三、判断并改正。(每题3分,共15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把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 2.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探究,也包括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与探究。() 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多种活动方式。 () 4.小组有多种组合方式,可根据任务、座位、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 5. 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所列教学活动建议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调查实践等教学活动。()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足见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所谓“习惯” 是指一个人后天养成的自动化的动作行为倾向。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益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养成的良好习惯则会使学生受益无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为一生储存资本使之不断地增值。这正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开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一课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六年铺展一生” 也就是力求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去为学生的 一生作好铺垫。那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习惯”。 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对他们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良好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知识如果有不足还有时间再进行学习和弥补而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所谓“积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由于文化素质、家教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许多农村的家长不重视也不懂得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不但不重视形成好的习惯甚至还有不少陋习习惯养成教育亟需加强。 四、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部分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感知差距适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很少。 为此我校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聚集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制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这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小学生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具体目标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学习、行为和生活包括1生活好习惯 不任性自己单独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不看有毒有害书籍不痴迷电视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十小时的睡眠时间。不早到校放学后不在校内外逗留及时回家。自己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刷牙、剪指甲。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帕。学会扫地、擦桌子、擦地板吃饭时帮助拿碗筷。主动参加值日工作。打扫室内外公共卫生。主动开关门窗、电灯、水龙头擦黑板。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