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同,墨家突出强调了天的主体价值性,为“天”又萌上了一层巫术、宗教性的色彩。为了找到兼爱理论的实现方法,墨子使民间的“鬼神”得以复权,最终导致了具有超越性、宗教性的人格主宰神“天”复权。由于上位者很难实现兼爱论,所以墨家考虑了“天”的强制性手段,统治者必须知道“天意”,服从主宰神之“天”。

在围绕着“天”“鬼神”以上那样复杂的思想的状况中,道家开始登上了战国的思想界。老子进一步推进孔子所开始的作为巫术、宗教性的“天”的规律化,同时在哲学性上改变了“天”的概念。结果在“天”那里,作为巫术性的、宗教性的神的意识完全没有了,甚至“天命”也变成了世界万物存在、变化的必然性。因此,老子彻底取消了天的宗教意义,他以道的最高范畴作为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他说:“天法道,道法自然。”既取消了天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取消了天的意志。

不仅如此,老子还舍去了附在孔子等儒家之“天”的伦理、政治的意义,亦即作为“善”根源的意义,这就导致了道家“天人”分离论的产生。这一理论中,“天”是与“人”相对的词语,它是道的性质之一。

二,庄子哲学中“天”的观念

但在老子哲学中,“天”只是天地之天,还不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真正把天作为重要哲学概念来使用,并赋予天全新含义的是庄子,庄子哲学中的“天”具有两个新义:一是指自然界;二是指自然而然—天然。

天的第一个含义便是广大的自然界,这个意义上,天与人是相对立的,自然界外在于人类社会,具有自己存在变化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毫不相干。所以《庄子·大宗师》说: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2]首次明确提出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问题。庄子认为,人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与大自然伟大的造化功能相比,人类实在显得太渺小了,自然所造就的一切是无以伦比的,人类的作为都可能造成对自然的破坏,因此他强调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大宗师》上说:“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3]

庄子提出天的第二个含义是自然而然,即天然。在庄子看来,如果“人”指的是人所做的各种作为,亦者人为、人工之意,那么“天”作为其对立的概念,便指的是没有人的各种作为,亦即没有人为、人工之意。《养生主》记载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是何人也?恶乎介一也?天与?其人也?”答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秋水》篇明确提出: “何谓天、何谓人”?答曰: “牛马四足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在此,天不是客观存在的实有之总名,而是自然与天然的含义。天与人的对立便表现为天然与人为的对立, 所以《秋水》说:“天在内,人在外,得在乎天。”在天是天然这一含义的基础上,庄子认为天然、自然具有决定人与万物的不可抗拒的作用,人与万物皆由天生。《德充符》记载惠子问:“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答曰: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为之人?”庄子认为人所以为人,完全是自然造化的结果,而不是由道德决定的。

三,庄子哲学中的“天人相分”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分离理论,在老子将儒家赋予“天”伦理、政治消除以后,庄子进一步对“天”与“人”相反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天无为无情,没有人格意志,天决定万物的一切作用都是自然而然的,天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必然性的力量,既不是神的意志,也不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而是一种抽象的自然而然的必然性。人们要服从各个必然性,首先要做到“天人相分”,做到明天人之辩,然后人才能正确认识到这种必然性,顺应自然。为此,庄子首先对于儒

家赋予“天”伦理、政治价值进行了批判,然后指明了天人关系,最后提出了“天人相分”。

自孔子以后,儒家试图赋予“天”以政治、伦理色彩,将它与人类社会的背后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一种关乎伦理与政治的规律,同时受到“人心“和行为的影响。如《孟子·公孟》中记载“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贵不说。”《尽心上》上写道“尽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新,养其性,所以事天也。”通过由心到性再到天这样的类推模式,儒家从实践角度出发,把“天”当做一种与人息息相关、并受人心影响的规律来谈论,将“天”与“人”通过伦理、道德紧密地连接到了一起。

庄子试图斩断“天”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还源“天”与“人”原本的自然关系,为此他站在“天”的立场去否定“人”的行为,主要对儒家的“仁义”与“忠孝”进行了集中的批判。如《庄子·大宗师》记载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惟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4]在文中将父母下的命令与“阴阳”为代表的“天”的下命令作比较,表现了对于父母之命“孝”的轻视。同时,在《德充符》说: “圣人不谋,恶用知?不研,恶用腥?无表,恶用德?不货,恶用商?此四者,天窝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表现了对于儒家礼治的否定。

最后,庄子站在人内在德“天”之“性”的立场上,将“仁义”、“礼乐”等儒家、政治,看做只是损坏“性”的“人”来把握。如《庄子·马蹄》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值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惟性得矣。

及至圣人,蹩蹩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淳朴不残,孰为牲樽。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案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5]

在伦理、政治价值方面完成了对于儒家“天人关系”的批判关系后,庄子提出了自己“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在《知北游》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劳然,莫不人焉。”《大宗师》上说: “畸人者,畸于人而伴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小人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过是自然所生的万物中的一物,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尊严,就必然损害了其他事物。庄子提出了天与人的对立关系,赞叹自然之美好,悲悯人类之渺小,强调人要保持自己的天性,反对干预自然。在自然面前,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人不应该以有目的的活动去对抗自然命运,不要以人为破坏自然界。人具有自己的天性,应该以自己天性顺从自然的一切,一切仁义道德都是对人天性的摧残。

四,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1“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发展

“天人合一”这一命题首先见于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这里主要是指人性与天合一。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

老子继承了《易经》的阴阳观念,比较早的表达了以“天人相协”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合一”思想。在《道德经》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他指出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即在道、天、地、

人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但同时,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同时,老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还指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认为,自然之天不偏私,让人与万物自然生长。由于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因此,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应自然,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在《大宗师》中有言日:“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6]在庄子看来,不管人们的认识如何,天和人始终是合一的,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是“真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与天为徒”就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

2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

众所周知,庄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国家之间战争频发,人民也流离失所。面对暴政横行、水深火热的生活,许多知识分子开始陷入了反省和迷茫之中,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面对现世的黑暗,庄子看不到希望,为此他只能到上古时代去寻找理想的社会形态,分外推崇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如《庄子·马蹄》所言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盗跖篇》也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麇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这是庄子崇尚的生活,因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符合庄子的人生哲学理想。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另一渊源在于他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一点上,庄子直承老子,认为道是创生天地的基本动力,天地万物无不是道的体现,以道观之,万物为一。他希望通过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改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观点,以肯定万物自身的价值,并最终回到天、地、人一体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傀懦怪,道通为一。”“游乎天地之一气”这些句子表现了万物齐一的思想,主张将自己托付于整个大自然,让全部生活消融于自然,此即与天为一。

3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

老子最早通过对儒家的“圣人”境界的批评,显示出了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他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他得出自然的规律就是利万物而不是害万物; 圣人的为人之道就“以德报怨”、为他人谋利而不争功争利。庄子进一步把老子的“圣人”推向“真人”境界的思想,并通过对“真人”境界的描述体现了和谐统一的价值观,使“天人合一”得思想更加充实。

庄子的“真人”之境有两层含义,一是顺应自然,不用人事去干预自然。即《骈指篇》所言“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跋,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之意。庄子希望“真人”能以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看待问题,“不以人助天”、“不以人人天”、“不以人灭天”,不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人,不用人事去干预自然的天道。二是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帝王》中有“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就表达了得道者无为空明的心境,只有无为孔明才能达到与天地合一的“真人”境界。

庄子的“天人合一”最终并不是要在生活方式上回到“神农之世”。他的天人

合一是从内圣的角度来提的,主张人精神境界的改变,试图使人的精神返本归元,返璞归真,使人恢复其自然性一面。如《逍遥游》中尧的“窗然丧其天下”、《齐物论》中南郭子綦的“吾丧我”、《人间世》中的“心斋”、《大宗师》中的“坐忘”等,都表明了庄子人生哲学的重点在于改变人的精神,实现人向自然性的精神回归。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人类原本与自然一体的生活状态遭到了文明的破坏,那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再次天人合一,恢复内心的平静。庄子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方式就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也就是去人为,得自然。因为一旦有人的主动作为,人与自然便会有分。有分便会有成与毁,有成与毁便会有爱与恨,这样人便会异于万物。如《大宗师》中“大冶铸金,金踊跃日‘我且必为镆铘’之金。庄子教导我们要顺应自然而无所用心,达到《达生篇》说: “夫开全精复,与天为一。”,这样才能保持人的天性,回复到“与天为徒”的状态,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庄子面对的是为名利争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社会,庄子想给苦难中的们一条精神上的出路,所以他想通过“与天为徒”的呼吁,通过对以人合天的强调,来达到人的自然性的回归,最终体悟人本真的生存。以寻求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参考文献

[1]陈鼓应《诸子集成》第三版,北京:团结出版社。

[2]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176页

[3]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183页

[4]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185页

[5]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194页

[6]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第一版,第243页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浅析庄子哲学的批判精神 庄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名着眼现实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庄子的哲学精神体现在其文章中的方方面面,即有对现实的揭露剖析,又有对当时学术体系的批判探索,这些特点让庄子的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本文从现实揭露和精神寻求解读了庄子的批判思想,希望对当代人能有所助益。 标签:庄子哲学批判现代启示 庄子,姓庄名周,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洞悉易理,思想深远,其文学作品想象丰富,语言多变,被世人成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思想深邃、内心多变,是举世难得的一代哲人,也是极具批判精神的哲学家[1]。庄子的批判精神散在《至乐》、《天下》、《人间世》等文章中,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批判,从而让其哲学即具现实厚度,又有精神灵性之光。在经济和环境需要平衡、思想价值多元化的当代,重读庄子哲学,领悟其对现实批判的深意和人性探索的成果,对适应和调整当代生活模式和自身修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眼冷心热批判当世 社会批判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展现人类觉醒的一种哲学意识。庄子批判哲学思想的产生是源于其对自己所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社会环境、君主‘轻用其国、其民’、众人‘争名争利争贵’生活方式充分思考后,用看似无情和冰冷的言语进行批判。庄子的文章看起来都是不包含温情的冷眼批判的体系,然而我们清楚,庄子之所以批判,就是想要借此改变社会现状,引导众人回归自然,走向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为民众考虑而为,是以其心肠极热。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社会礼崩乐坏,各个诸侯皆以满足一己私欲扩大疆域为目的,频频发动战争;与之同时,各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民力疲惫,百废待兴。是以庄子对社会的批判也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对战争的批判。庄子对战争的反对体现在《盗跖》中,他说到‘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在人间世中提到‘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依矣’,并在书中借助子华子之口,通过劝昭僖侯,讲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 二是对君主的批判。在《人间世》这篇文章中,庄子如此评论卫君‘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并在《列御寇》中提到‘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可见其对现行君主都持批判态度。在《说剑》一文中,这种思想表现的更为明显,庄子借着对赵文王好剑,导致死伤百余人的批判,展示了其君主观。在庄子看来,天子、诸侯、普通民众每个人都有属于其不同的剑,赵文王所好之剑应当,‘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一)

论中西文化的“天人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天人关系 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的“仁论”和道家的“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老子从对宇宙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道”的自然而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自然”。人违背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道”,由于它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庄子还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 2西方文化“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征服自然,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是源于对自然关照形成的,特别是柏拉图开创“理念”论哲学后,西方哲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人居于主导地位,人认识自然的方式是通过人类理性来进行的。西方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恢复了人和自然的地位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当作主体,把人之外的东西当作人认识的对象——客体,延续了柏拉图时代的思维方式——“分离”,又一次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远离。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8)李振纲梦与庄子哲学 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梦的解析》一书的作者弗洛伊德曾这样描述“梦”在古代人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他说:“就我们所知,古人都以为梦有重大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他们都从梦里寻求将来的预兆。古代希腊人和其他东方民族出兵时必带一详梦者,好像今日出兵时必定带侦察员来刺探敌情一样。亚历山大大帝出兵时,最著名的详梦者都在营里。”(弗洛伊德,第59页)“梦”对古代人的精神生活曾发生重大影响,也是构成庄子精神世界的一大要素。弗洛伊德认为,“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是梦的主要特性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同上,第95页)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只注篇名)“梦”本身是虚幻的,以“梦” 的方式开示真理,意味着对现实世界虚幻性的颠倒。所以,《庄子》文本中一再通过“梦”的方式颠覆现实世界的有限性,诉求开放心灵的自由理想。在庄子的梦幻世界中,“梦”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大树和人之间(《人间世》

篇“栎社树”见梦于匠石)、动物与人之间(《外物》篇“神龟”见梦于宋元君),甚至发生在人与髑髅之间(《至乐》篇“髑髅”见梦于庄子),这些谲怪吊诡的“梦”以虚幻经验的形式宣泄着庄子的情绪,无不表达着庄子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及在现实中难以诉求和满足的“愿望”。所以,套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梦”成为庄子“潜意识”中展现开放心灵的一个通道。下面论述《庄子》文本中几个有关“梦”的叙事,以见庄子假借梦境所呈现的思想世界。 一 先看《齐物论》篇末所载发生在庄子本人与蝴蝶之间的那个最美丽的“物化”之梦: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蝶的“物化”之境,意在展现一种审美意境中的生命感悟,在心随“物化”、物我玄冥的开放心境中感悟“道通为一”的生命本相。郭象注:“夫觉梦之分,无异于死生之辩也。今所以自喻适志,由其分定,非由无分也。夫时不暂停,而今不遂存,故昨日之梦,于今化矣。死生之变,岂异于此,而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浅析庄子思想

浅析庄子思想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一、自然天真之美 人们常常提起庄子,就和“消极出世”“逃避现实”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自然观,并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引向人生,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道法自然”就是《庄子》一书最核心的主题,意思是:道效仿它自己的样子。“道法自然”对万物来说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因此,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自然为宗,其自然观普遍地表现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他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是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彰显为至高形态的“大美”;对于人性而言,“自然”体现为真诚无伪的本性,它需要战胜欲望、摆脱礼俗而返朴归真;对于艺术而言,“自然”则体现为“技进乎道”,是经过依乎天理的艰苦修炼而达到的自由境界。 首先,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在无为中体现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明法”、“成理”赞叹“道”在无为中所自然彰显的最高境界。。“道”是宇宙天地的本体和生命。天地有造化之美,美原因乃是万物有自己的本根,这万物的本根就是天地之道。道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自然万物是道的显现,也是美的源泉。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其次,人性的自然之道体现为去伪存真,回归天然本性。庄子认为,人本与宇宙精神契合无间,与万事万物浑然无分,可是由于世俗的障蔽,使人异化。自然之美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自然和大道赋予了万物一切禀性,使万物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华丽有质朴,有长寿和短命。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如此的美丽多姿,万物都独有其魅力。倘若用人为地智巧使万物的禀性都一样,那就是太不明智了。在现实社会中,大多人或追名逐利,或规于仁义,皆因“有为”而被万物所累,从而丧失其本真,漠视其生命。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美体美容术如隆鼻隆胸风靡世界,到处砍伐树木、填整土地盖房子的现象,海洋鱼类的稀少、河流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原本“无为的自然”才造成的。本来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但是我们却破坏了这种“和”

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浅谈庄子人生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者:————————————————————————————————日期: 2

浅谈庄子人生观的当代启示 【摘要】:庄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至今仍被深深推崇。庄子的思想以他的人生观为核心而展开,继而阐述了他对自然、生活、学习、善恶和死生的见解。在庄子的人生观中,既有着消极的态度,也有积极的理想。他不仅推崇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更提出了人如何实现理想目标的方法,以及怎样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方式。而我们,可以从庄子积极的人生观中汲取精华,努力树立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要以史为鉴,在成长中避免一些错误人生观的形成。 【关键词】:庄子、人生观、无为、自然、生死、善恶、 【正文】: 于丹老师说:“儒家是我们的土地,让我们融入社会;道家是我们的天空,让我们心灵自由。”提到圣人,无疑大家都会想到孔子,那么,至人,南华真人呢?又有几人说的出来。这就是庄子,一个乐安天命,淡泊自然的思想家。他以自然的方式生活着,用寓言记录人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庄子生活在一个战乱纷纷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战国时代,烽火连天,人民困苦不堪,这种“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并没有阻止庄子快乐的活着。他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至,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死,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这就是庄子,这就是庄子眼中的自己! 在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尤其推崇孔孟。然而,道家却给了我们更多的心灵感悟。在历史文化中,孔子代表中国儒家思想的源头,庄子代表中国道家思想的源头。古人常用“入则孔孟,出则老庄”来界定人生在世的处世与自处。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实验学院 0936007班李镇明学号:6093320714 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意义;文学;处事;现实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臆,发挥己见,有真喜,有真恶,有奇嗜,有奇忌,悉数出之,即使瑕瑜并见,亦所不顾;即使为世俗所笑,亦所不顾;即使触犯先哲,亦所不顾。”在他看来,作文亦如做人,不能为世俗的条条框框所限定,听凭内心的自然之声,依托自我“性灵”,书写自然本真的情感。 而在当今,庄子的这种审美观依然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纵然人们追求个性鲜明,追求另类,追求独一无二,但大众的审美观依然受着庄子审美观的影响。最优美的音乐依然是那种褪去了浮华造作的纯真的音乐,最逼真的图画依然是那种最能展示自然美的图画,最富有感情的文字依然是那种最朴实无华但融入了真情实干的文字。庄子的思想,穿越时空,发挥着他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之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中详细地阐述了对于生死的看法,表现了庄子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超越自然的态度。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自然、意义 正文: 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 “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

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庄子在《至乐》篇中让骷髅来选择复生与死亡,说明死是一种解脱,不必把生看的太美好,而把死看得一无是处。人的死是对世间烦琐之事的解脱,生前不能不管的,死后可以完全彻底地放下。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这个人在乱世之中,天地之间遵循天道,顺应天理,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一切,一切了然于心,直到人间名利生死。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 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道兼有无。“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庄子的理想和出发点有可能是想找到宇宙万物中统一的、封闭的“道”的所在,但庄子哲学探索的实际结果则带有明显的矛盾和开放的性质。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庄子以“道”的本体论为基础,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生死观。庄子对生死的看法逐层深入:其基本态度是重生贵生,苦生乐死;在“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生死气化;而庄子希望达到的境界则是生死齐同,不生不死。庄子生死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培养人形成积极地生死观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道生死观自然气化 正文: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对于生死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有过无数的探讨。其中道家的生死哲学,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彰显于世,成为中国生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庄子作为道家的集大成者,吸收了老子有关道与生死的思想,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生死观,其对生死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可谓影响深远,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庄子生死观的提出 要了解庄子的生死观,首先要了解庄子的“道”。“道”是老庄哲学体系的核心,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指“道”先于天地而存在,万物都是由“道”派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理论,他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亘,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同老子一样,庄子也把“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先于天地生,万物由“道”生成又受其制约。“道”在本质上便包含着将生命融入宇宙的意味,这是道家对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得到的智慧结晶。 庄子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道”的“有”、“无”理论之上的。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人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都是来源于“道”的,人由“道”产生,死后又回归于“道”,在“道”中化为无,而“无”又是“有”的开始,“无”再经过“道”又转化成了“有”,这一过程不断流转,人的生死实质上就是“道”的有无转化。 老庄之道,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老子站在宏观的高度讲“道”,把自然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共生。而庄子则更侧重于对个人人生价值的探讨,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下面将进行详细分析。 二、对庄子生死观的解读 1、庄子对生死的基本态度:重生贵生;苦生乐死 在老庄所处的时代,中国人基本上形成了“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一方面对生充满了渴望与留恋,不少帝王将相甚至苦苦追寻长生不死之术;另一方面因对死亡的无知而感到厌恶与恐惧。对这种生死观,庄子既有认同,也有否定。首先,庄子“重生贵生”,这不是简单的对生命长度的追求,而是肯定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庄子那里,个体生命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肯定。“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让王》)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会因为贫富而伤身累形。从肯定生命价值的立场出发,庄子坚决反对“丧己于物”、“先性于俗”(《缮性》)和“以人灭天”、“以故灭命”、“以得殉名”(《秋水》)等损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庄子的政治思想 摘要:庄子是先秦时期的唯心主义大家,他的政治思想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庄子主张统治者治世要使人恢复人之常性,实行无为而治,使社会回归到至善至美的自然当中,恢复混乱之前的正常状态。虽然其治世方案是消极的甚而有些颓废的逃避感觉,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当时的社会环境;理想的社会;政治本于常性;无为而治 庄子(前369 -前286年),姓庄,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今山东曹县)人,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也是思想,哲学,文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将其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从古至今,世人看庄子,总是在一个“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飘渺境地,深刻而又虚无,让人捉摸不透。 研究庄子哲学思想的人颇多,但是研究其政治思想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其实,他对政治的理解也是有其独到之处的,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政治思想并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世人所理解的“无为”二字,而是在他认清了政治为何物之后,才认定了政治不可为。 一、当时的社会环境 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以“礼”为根本制度的政治格局,在绵延了数百年之后,终于支撑不住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战国之前的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弑君三十六位,亡国五十二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其间既有诸民族之间的大争斗与大融混,又有中原诸侯之间的争战屠戮,骨肉相残。整个社会礼崩乐坏,民不聊生。”[1]所以后代史家说“春秋无义战”。就在这样的争斗兼并中,诸侯的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代,主要只剩下七雄: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原韩赵魏。七雄虎视天下,其战争的规模之大、杀戮之酷,前所未有。在这二百四十八年中,大小战争二百二十二次。“争

庄子的_天人合一_思想探析

第16卷第2期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16No.2 2007年6月 Journal of L incang Teachers’College Jun.2007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探析3 张阳成 (湖州中学,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天人合一思想在庄子思想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我们的许多研究并没有根据上下文来深入讨论,而往往是望文生义,以至产生了许多误解。基于此,文章对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实质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读者能对其有比较正确的把握。 关键词:庄子;天人合一;自然 一、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渊源 “天人合一”这一命题首先见于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①这里主要是指人性与天合一。 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就已经非常流行。庄子在《大宗师》中有言曰:“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在庄子看来,不管人们的认识如何,天和人始终是合一的,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是“真人”。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里的“与天为徒”就是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庄子提倡天人合一的直接缘由在于当时礼崩乐坏、天下无道、暴政横行,知识分子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但除此之外还有更深的理论渊源,即道家对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的崇尚以及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思想。道家崇尚原始社会的生活,如《庄子?马蹄》所言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盗跖篇》也云:“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麇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这是道家崇尚的生活,因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与世无争、安居乐业,符合老庄的人生哲学理想,以前有不少学者据此推论以老庄为首的道家为复古主义者,鼓吹历史倒退。在笔者看来,他们的观点只看到了老庄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现象的表面,没有看到更深层次所蕴含的意义。老庄尤其是庄子是想通过这种描述来引起人们的回忆:在原始社会,没有知识的困扰,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人类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人与天地自然是那么的和谐。这种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的描绘,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激起人们的反思,最终更深刻地理解庄子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安宁的思想。所以,笔者认为还是不要把它们看成历史倒退能更确切地理解庄子思想的内涵。其实在儒家经典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他们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鼓吹尧舜之治,目的就在于希望统治者用他们的理论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尧舜时期那样的状态:社会和谐,生活安宁。 庄子天人合一思想另一渊源在于他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一点上,庄子直承老子,认为道是创生天地的基本动力,天地万物无不是道的体现,以道观之,万物为一。《齐物论》主要是通过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改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观点,以肯定万物自身的价值,并最终回到天、地、人一体的境界。文中有大量的语句表现了万物齐一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大宗师》中也有“游乎天地之一气”的语句。我们知道,庄子始终是以“道”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人生,因此,也是从道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人生的轨迹也本来就与天地万物的运行相合一的。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天地万物“原是一体”和“一气流通”了。因此,有人将我们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思想称之为是“本原性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世界原本为一,本来就是一体”。②以此观点来论述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是适合的。 二、庄子之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质 庄子之“天人合一”思想顾名思义存在两个面:天和人。何者为天?天即天然、自然、非人为,“牛马四足,是谓天”(《秋水》)。人就是人为。而庄子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与天为徒”,顾名思义就是让 63收稿日期:2007-01-02 作者简介:张阳成(1979-),男,浙江东阳人,湖州中学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