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访澳门、香港总结

出访澳门、香港总结

出访澳门、香港总结
出访澳门、香港总结

出访澳门、香港总结

应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我校刘雅红校长率团赴上述7所高校交流访问。我校科技处处长严会超、发展规划处处长彭新湘、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冯立新、海洋学院院长秦启伟、生命科学学院际长邓诣群、食品学院院长雷红涛、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姜峰陪同出访。此次访问旨在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校作为首批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高校的作用,深化我校与港澳高校的交流合作,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研究院的建设等工作,完成了出访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出访目的。

一、出访情况

1. 代表团于2019年4月23日 上午从广州出访抵达澳门,于4月23日下午来访澳门科技大学。刘良校长、唐嘉乐副校长、医学院林伟基副院长、科研管理处梁勇处长、总务处林茵玲处长等热情接待代表团一行。之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代表团于4月24日上午来访澳门大学。澳门大学宋永华校长、葛伟副校长、健康科学学院邓初夏院长等相关人员热情接待代表团一行。双方在会谈中各自介绍了两校概况及今后合作的意向等,并就共建生命健康研究院进行了交流。会谈后代表团还访问了健康科学学院。

3.代表团于4月25日上午先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林

文怡副校长及生命科学部、海洋科学系相关教授与代表团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同时就共建生命健康研究院、双方开展海洋学科的交流合作等事宜达成意向。

4.结束香港科技大学的访问后,代表团马上来到的香港城市大学进行访问。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Matthew LEE教授、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Jocky Club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s)副院长Shuk Han Cheng教授、Dirk Pfeiffer教授等相关人员与代表团举行欢迎仪式及会谈。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曾于2019年1月17日一行4人来访我校。此次我校代表团来访,双方就兽医学科及其他共同领域的教学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变结束后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香港城市大学艺术展。

5. 4月25日下午,代表团访问了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黄国贤教授、应用与科学及纺织学院院长黄永德教授等相关人员热情接待代表团一行,双方就共建生命健康研究院及今后开展全作的领域等进行了交谈。会谈结束后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应用与生物及化学科技系实验室。

6. 代表团于4月26日上午到访香港大学。香港大学贺子森副校长接待了代表团一行。韦念时总监介绍了香港大学海洋科学研究,余梓山副处长介绍了香港大学科技转化相关情况。会谈之后代表团还参观了香港大学创新及创业中心。

7. 代表团于4月26日下午到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署理校长霍泰辉教授与来宾举行亲切友好会谈。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黄锦波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汉明教授等相关人员也参加了会谈。

代表团于4月26日下午结束香港中文大学的访问后当晚回到广州。

二、出访成效

1.刘雅红校长首次率团出访港澳7所高校,受到访问高校校长以及

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即拟合作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洽谈,就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研究院达成了高度共识,将围绕生命健康产业,特别是现代中药与健康、科学种养与健康、功能食品与健康、海洋资源与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或科技创新平台,共同打造生命健康领域国际顶尖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的汇聚地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刘雅红一行还访问了相关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以及教学科研设施等,深入了解了港澳高校产学研合作及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2.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实

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港澳各高校发展迅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走在世界的前列,学校愿意与港澳各高校全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粤港澳高校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以及新型研究机构建设等方面合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到访高校纷纷表示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湾区高校的地缘优势,积极推动粤港澳高校的深度

融合发展,全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研究院的建设,共同助力粤港澳创新科技中心建设与发展。此次出访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推进了与港澳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相互了解,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出访目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结合国家对生命健康产业关注度日益提升的新形势,冀未来我校

可与港澳各高校共同合作,打造生命健康领域的顶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并在人才培养、新型研究机构、合作办学、学分互认等方面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做出贡献。

2.积极响应大湾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发展策略,以满足大湾区人

才多样化需求;为了促成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深度融合,为打造粤港澳西岸创新科技中心添砖加瓦,双方合作需要在现有的机制中寻求突破,多商量,多互动。今后也将依托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形势,立足大湾区、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致力高质量发展。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1、2班历史教案

史料 2澳门问题的由来。 2.“一国两制”的构想 史料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问题1.: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影响? 问题2: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问题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教师:假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后,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学生: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 拨 回答 一种是非和平方式,就是

本方针, 其含义是什么呢?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什么制度? “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史料1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会谈过程中,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收回香港的时机已经成熟。应明确指出: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还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即1997年,中国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史料2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史料3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2.澳门回归 用武力解决,这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又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和平方式则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顺利回归。学生得出结论: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回答回答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历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目标: 1、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的区旗和区徽及其含义。 3、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 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引设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教师讲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 业,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朝着神圣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着。

二、学习新课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交流:香港、澳门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香港: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澳门:1553年,借地晾晒水浸货物获准在澳门居住 1887年,《中葡会议草约》《中葡北京条约》占领澳门 (2)“一国两制”的提出 ①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既要照顾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差别,又要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维护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它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回答:香港和澳门分别在什么时候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2)回归历程: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英(1984年)、中葡(1987年)谈判→签署联合声明→政权交接→成立特别行政区 (3)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相关插图和《七子之歌》,回顾体验那激动人心的情景。 教师指出: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

1.4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重点)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重、难点)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重、难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2′ 课前播放《七子之歌》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 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出示 课件--→复习回顾 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 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 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 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 答。 ①慧眼识图: 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 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 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 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 角洲的位置 生回答: 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 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 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等 欣赏音乐, 营造轻松的 情景。 温故而知 新,既可以巩 固旧知,又可 以为本节课 做热身运动, 进一步明确 港、澳的位 置。 熟悉港澳 地区与珠江 三角洲地区 的优势互补, 为这节课的 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 自我评判,便 于基础知识 的掌握。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叙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课本插图中激动人心的情景及相关视频,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信念。 重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播放《东方之珠》音乐。 1.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 2.东方之珠是一个城市的美称,猜一猜,是哪座城市? 3.在你的心目中,香港是什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教师小结:和你们想象得一样,香港是个经济发达、繁华美丽的城市。有美食天堂、购物天堂、东方之珠等美誉,还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但是如此繁华的香港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饱含着中华民族的血泪,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耻辱。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历史,走近香港。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港澳问题的由来 史料1香港问题的由来。 史料2澳门问题的由来。

教师:假如你是港澳居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殖民统治后,你最大的渴望是什么? 学生: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一国两制”的构想 史料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点拨) 教师: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影响? 学生: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就是用武力解决,这既会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又会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和平方式则可以减少阻力,有利于港澳顺利回归。 学生得出结论: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教师: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学生:“一国两制”。 教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其含义是什么呢?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什么制度? 学生:“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两制”指的是两种社会制度。 教师:“一国两制”的提出,受到了港澳各界人士的欢迎,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香港回归 史料1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课稿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说课稿 肥城市仪阳中学李霞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二、三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教材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地形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特征。后从国际经济贸易,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旅游等方面分析港澳的人文地理特征。针对本节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港、澳的概况能利用香港和澳门的相关地图,准确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总结香港和澳门地理特点。 2、利用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学会分析港、澳的经济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比较港、澳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港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我这样设置是突出“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去学习。 三重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点。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图、记图,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而港澳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需要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取知识,总结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它作为重点。 难点:港澳的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 之所以列为难点,是因为这部分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离的较远,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我设置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科学设置问题,突出问题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当中,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对问题认识。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学习为主,分组讨论为辅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然后,对于个人不能解决的,先在小组内研讨解决。小组仍不能解决的,提交全班共同研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科学设计问题。(二)、注意点拨的时机,要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做到少讲、精讲。为学生的自主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采用模块式教学,层层推进的方式,分为“历史回眸”、“港澳纵览”、“走进港澳”、“我当导游”、“明天更美好”。设计的目的主题鲜明,体现了内容的计划性、课改性和人文性,使知识化繁为简,增加了知识的思维特点。 第一板块:历史回眸: 请同学们观看〈〈港澳回归〉〉视频短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视频短片,了解港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强烈的爱国气氛为后面的正文部分作铺垫。 第二板块:港澳纵览:(出示幻灯片) 1、《香港、澳门地形图》,你能从图中总结出香港和澳门的领土范围及地理位置?请试一试? 2、你知道香港、澳门的“身世”吗?请试着说一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含义? 3、你能总结说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哪些吗?请试着说一说原因? 这样设计是因为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的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为辅。通过学生的读图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对图的识记能力。并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归纳来总结知识,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第二板块之前,请同学们看几幅港澳的景观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观看图片来领悟感受港澳的繁华与优美。 第三板块:走进港澳:(出示幻灯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案例分析 一、课标要求: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二、教材各子母间的关系及如何体现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984年底,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据此,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的仪式;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了联合声明,据此,1999年12月20日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持恢复行使澳门主权的仪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也就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尊重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在统一祖国的前提下,允许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中的主体,中国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三、教学处理设想 在该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香港、澳门历史脉络的梳理(过去——今朝),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改革开放,去深思、去感想,最后在观看“港澳回归”的纪录片中,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载雄壮的国歌声中学生热血沸腾,民族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该课的历史基础知识教育与历史德育教育充分展现,学生充分吸收。 1.关于导入新课,建议教师使用多媒体或实物投影仪打出“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的图片,引导学生作出观察和判断,渲染、烘托全国人民期盼香港回归的迫切心情,从而反映出血浓于水的同胞情结,爱国情结。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一目,可由教师先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简要介绍“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及其具体的含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关于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补充,并使用多媒体演示香港地区被侵占的三个阶段。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割香港岛,1860年的中国和英法的《北京条约》中的割九龙司(九龙半岛),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的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99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并归纳出基本的史实,明确我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并要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训练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目。可以引导学生观看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实况纪录片等,回顾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并且可以提问学生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是哪七子(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并让学生推选一名同学演唱这首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初中地理知识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知识点的认识】 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写:HKSAR).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 230 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地处中国华南,珠江口东侧,北隔深圳河与广东深圳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南临中国南海. 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香港也是亚洲重要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1842﹣1997 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Macau),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北邻广东省珠海市,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 60 公里,南临南中国海.1887 年 12 月 1 日,成为葡萄牙殖民地.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之后,经济迅速增长,比往日更繁荣,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典范. 澳门是一个国际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著名的轻工业、旅游业、酒店业和娱乐场使澳门长盛不衰,成为全球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认识,基础知识,一般以选择、解答填空形式出题. 例: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分析: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中国.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在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上获得了成功,“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解答: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在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重点)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重、难点)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重、难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读图观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2′ 课前播放《七子之歌》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地 区,现在我们来回顾下主要知识点。出示 课件--→复习回顾 ①读图指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 门、京九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 ②说出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之间是如何优 势互补的。 师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纠正和评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前店后 厂”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学习了“后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前店”-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课件上的图文,举手抢 答。 ①慧眼识图: 学生上台读图指出广州、深 圳、珠海、香港、澳门、京九 线、京广线、珠江口、南海的 位置。 结合地图,用语言描述珠江三 角洲的位置 生回答: 珠江三角洲提供厂房、能源、 劳动力、日常生活用品等;香 港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等 欣赏音乐, 营造轻松的 情景。 温故而知 新,既可以巩 固旧知,又可 以为本节课 做热身运动, 进一步明确 港、澳的位 置。 熟悉港澳 地区与珠江 三角洲地区 的优势互补, 为这节课的 内容作铺垫。 让学生做 自我评判,便 于基础知识 的掌握。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一国两制”的内涵;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地图、表格、文字材料,学习运用多种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加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同时也提高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2)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是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发表于1925年。诗人有感于许多国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着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诗人选择的“与中华关系最亲切的七地”是: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2、学习新课: 第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背景: 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②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问题思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七子(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被帝国主义掠走。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心得体会 何云霞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切合学生实际的资料,基本能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处理教材上,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以“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评价分析——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通过对“用什么方式收回港澳,不同的方式会导致什么结果”、“一国两制构想内涵”、“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否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一国两制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何能成功收回港澳”、“港澳回归历史意义”等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思考。并使学生对课文重点理解掌握,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解决个别难度较大的问题上,通过材料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中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学生间的互动不多;学生之间的合作较少,也缺乏真正的学习“探究”,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现在想来这样的“探究”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探究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教学形式多样。例如:在导入时直接用香港回归的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会产生悬疑,港澳是如何被掠走的?又是如何收回的?在讲到港澳被割占后所有中国人民的心情时,播放并全班同唱《七子之歌》体会国家统一是全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情感教育。在对中英之间就香港回归问题的谈判教学时安排历史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课堂。历史剧的安排虽然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操作过程中显得过于刻意,按部就班,前后的衔接也没有做到位,所以略显突兀。 教学效果较理想。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选择和材料题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所学知识。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创新能力不足,在日后的教学中,会加强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初中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以及拓展空间与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战略;理解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 2、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港澳地区地理特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对此类地区或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3、通过对港澳地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了解,使学生逐步树立城市发展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在思想上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以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理解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和意义。初步掌握图文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收集香港和澳门的图文材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为何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怎样来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 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英国侵占香港、葡萄牙侵占澳门,说明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优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祖国应加强与他们的密切联系,才能推动它们的高速发展。今天我们来探究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这些重点知识。 [新课教学] 板书: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板书:一、人多地狭

地理:8.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商务星球版八下)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 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3) 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学生随录音机播放齐声合唱《七子之歌》。 【引入新课】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引子】首先我们学习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投影展示】香港澳门的区徽和区旗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分别于97年和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中央的领导下,正在阔步向前发展。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2)气候有何特点?

【对比总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 【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 项目香港澳门 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 邻深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 围200多个岛屿组成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1092平方千米16平方千米 人口678.7万43.9万 经济对外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博彩旅游业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总结】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富强,同时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肩负起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 项目香港澳门 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 邻深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 200多个岛屿组成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1092平方千米16平方千米人口678.7万43.9万 经济对外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博彩旅游业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人教版(优秀篇)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深远影响; 2、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3、掌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4、知道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回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的由来,提高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港澳回归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台湾的回归最终也会实现,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文字、图片、影音资料增强直观认识和了解,学生谈港澳回归的感想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及影响。 阅读、理解、讨论相关资料,理解“一国两制”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尊重历史,在统一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社会制度存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相关音像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学法指导: 1、利用多媒体演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形成形象的历史概念,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2、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自己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能力。 3、再现中英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复习有关内容: 新中国建立以来,祖国大陆各民族大团结的情况怎样?(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政策的结果。) ★教师讲授:由于历史原因,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

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案分析

八年级下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案分析 【教材分析】教材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出自第四单元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该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二个课时,它与第13课的《海峡两岸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学习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 实现祖国统一,是必然的趋势,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必将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它们的成功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对促进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在整本教材中起核心作用,在第二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极大地增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统一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

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制作。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学法指导】 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图片。 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演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并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地图,形成形象的历史概念,识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讨论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的能力。 通过再现中英谈判、香港澳门回归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流程】

2020年中考复习(地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福建省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复习建议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考试指导意见 1.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交通运输线、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复习可能存在的问题 1.区域地理是学习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不够深入。 2.思维不够严密,经常省略大前提,三步并作一步走。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应用能力较薄弱,调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4.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为薄弱,不能得从文、图、表等地理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 ☆复习建议 1.强化空间—区域认知素养的训练,如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容易混淆,要强调基于地图进行巧记。 2.认真研究课标、考试指导意见,明确考查要点,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学习中要养成读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加强地图运用,训练读图

能力,解读和获取地图中有效信息,得出地理结论,注重掌握学法和强化思维的训练。 4.提倡边学边练,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文字表达能力,学习时要做到学练结合,注重动脑动手,提高学习效率。 5.注重关注时事热点。 ☆基础知识概要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一、主要考点 (一)基于地图的基础上理解其自然特征

1.位置: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南临南海。 2.范围:由香港岛、九龙、“新界” 三部分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3.地形:高原气候区 (1)特征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 a.香港岛以丘陵为主; b.九龙、新界南高、北低。 ②平原面积狭小,仅占全区面积的1/6。 (2)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措施:填海造路,扩大陆地面积,建设高层建筑。 4.气候: (1)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2)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二)需要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知识 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 2.政策: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三)经济特征 1.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优势(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位置的优势性)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名师教案 一、课标内容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学情分析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段史实发生在学生出生之前,尽管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对其有所了解,但对其历史根源不是很清楚,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比较陌生。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性格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音频、视频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本课主要学习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具体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后来,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条件。 四、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阅读史料、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等基础知识; 目标2:通过回忆旧知识,说出香港、澳门问题是由哪两个国家造成的;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铸就的爱国情感。(重点、难点) 五、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播放视频:影音资料:天安门广场迎接香港回归 这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迎接香港回归时的场景,除了香港,我们本节课还要学习澳门的回归。它们什么时候脱离祖国的怀抱的,又是怎么回归的?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等基础知识。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导学任务单,任务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回顾所学知识,说出香港、澳门被哪两个国家占领?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 记住中国政府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3) 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澳门产业的变化;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讲述港澳两地被英国和葡萄牙侵占的历史,阐述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 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领土;香港和澳门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学生随录音机播放齐声合唱《七子之歌》。 【引入新课】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板书课题】第2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引子】首先我们学习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板书】一、特别行政区 【投影展示】香港澳门的区徽和区旗 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它们分别于97年和99年回归祖国的怀抱,在中央的领导下,正在阔步向前发展。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区略图投影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几个问题。 【提问】(1)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

近?(2)气候有何特点? 【对比总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 【自学填表】教师把事先印好的“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看书读图,自学归纳。 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 项目香港澳门 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 邻深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 200多个岛屿组成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1092平方千米16平方千米 人口678.7万43.9万 经济对外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博彩旅游业 【展示投影片】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投影片,教师根据学生填表情况,串讲提问,查漏补缺,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总结】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富强,同时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肩负起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 项目香港澳门 位置位于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侧,毗邻珠海市 范围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及周围 200多个岛屿组成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 面积1092平方千米16平方千米人口678.7万43.9万 经济对外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博彩旅游业

《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案

第六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香港 1、位置:广东省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 2、组成: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以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面积1000平方千米,人口570多万(1991年) 3、香港发展转口贸易(自由贸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①香港北靠祖国大陆,南近东南亚,是大平洋至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地理位置优越。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维多利亚港),有便利的海运和航空运输。 4、香港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重要的自由港,航空港,金融中心,国际信息中心。 5、香港的主要经济:第三产业。 ①贸易,金融(成就其自由港的主要因素) ②加工工业:成衣,电子电器,塑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 (逐渐向内地转移) ③旅游业(购物旅游为主) 6、香港与珠三角经济关系思考: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①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闻名,珠江三角洲农业发达,工业发展迅速,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②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可有力地促进与其毗邻的珠三角的经济发展。 ③珠三角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物产丰富;发展空间大;人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7、香港与大陆的贸易: 从大陆进口:工业原料,燃料 (煤、石油、工业原料、淡水、副食品、建筑材料)。 出口:工业制成品。 8、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三、澳门 1、位置: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 2、组成:由澳门半岛,仔岛,路环岛组成。 思考:澳门填海造陆的原因:(澳门国际机场) 自然原因:海域多浅滩;(可行性)

人文原因:人多地狭,人地矛盾突出。(必要性) 3、人口密度大。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为41万(1991年) 4、经济支柱:旅游业,博彩。(以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5、大陆与香港对澳门经济发展的影响:游客客源地。 6、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7、发展历史: 明代:我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帆船运输时期) 旅游城市的兴起原因:澳门附近海域水浅; 现代海洋轮船运输兴起。 启示: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方法: 例: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武汉的城市区位优势有哪些? 1、农业发展条件气候气温、降水历史 水热配合人文政策 自然水源基础 土壤 2、交通条件:内河,铁路,公路,海运、航空; 在全国或区域中的地位。 3、地理区位:在全国(如临海优势,经济腹地广阔等); 与某国接壤或邻近(利于边贸或旅游)。 4、资源:矿产,能源,旅游资源。 5、科学技术与人才,劳动力。 6、行政中心(政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