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规划基础-1(全集)

数学规划基础-1(全集)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业3

高等数学基础第三次作业 第4章 导数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⒈若函数)(x f 满足条件( ),则存在),(b a ∈ξ,使得a b a f b f f --=)()()(ξ. A. 在),(b a 内连续 B. 在),(b a 内可导 C. 在),(b a 内连续且可导 D. 在],[b a 内连续,在),(b a 内可导 ⒉函数14)(2-+=x x x f 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 A. )2,(-∞ B. )1,1(- C. ),2(∞+ D. ),2(∞+- ⒊函数542-+=x x y 在区间)6,6(-内满足( ). A. 先单调下降再单调上升 B. 单调下降 C. 先单调上升再单调下降 D. 单调上升 ⒋函数)(x f 满足0)(='x f 的点,一定是)(x f 的( ). A. 间断点 B. 极值点 C. 驻点 D. 拐点 ⒌设)(x f 在),(b a 内有连续的二阶导数,),(0b a x ∈,若)(x f 满足( ),则)(x f 在0x 取到极小值. A. 0)(,0)(00=''>'x f x f B. 0)(,0)(00=''<'x f x f C. 0)(,0)(00>''='x f x f D. 0)(,0)(00<''='x f x f ⒍设)(x f 在),(b a 内有连续的二阶导数,且0)(,0)(<''<'x f x f ,则

)(x f 在此区间内是( ). A. 单调减少且是凸的 B. 单调减少且是凹的 C. 单调增加且是凸的 D. 单调增加且是凹的 (二)填空题 ⒈设)(x f 在),(b a 内可导,),(0b a x ∈,且当0x x <时0)(<'x f ,当0 x x >时0)(>'x f ,则0x 是)(x f 的 点. ⒉若函数)(x f 在点0x 可导,且0x 是)(x f 的极值点,则=')(0x f . 3.函数)1ln(2x y +=的单调减少区间是 . 4.函数2e )(x x f =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 ⒌若函数)(x f 在],[b a 内恒有0)(<'x f ,则)(x f 在],[b a 上的最大值是 . ⒍函数3352)(x x x f -+=的拐点是 . (三)计算题 ⒈求函数2)5)(1(-+=x x y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⒉求函数322+-=x x y 在区间]3,0[内的极值点,并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⒊求曲线x y 22=上的点,使其到点)0,2(A 的距离最短. ⒋圆柱体上底的中心到下底的边沿的距离为L ,问当底半径与高分别为多少时,圆柱体的体积最大? ⒌一体积为V 的圆柱体,问底半径与高各为多少时表面积最小? ⒍欲做一个底为正方形,容积为62.5立方米的长方体开口容器,怎样做法用料最省? (四)证明题 ⒈当0>x 时,证明不等式)1ln(x x +>. ⒉当0>x 时,证明不等式1e +>x x .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1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1 时刻:30分钟你实际使用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精心选一选 1.图(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 ...是( B ) 2.一对热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小孩拼排3块分别写有“20”、“08”、“北京”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2018北京”或“北京2018”的概率是( C ) A. 1 6 B. 1 4 C. 1 3 D. 1 2 3.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4 6.110 ?千米和4 6.1010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A.有差别 B.无差别 C.差别是4 0.00110 ?千米 D.差别是100千米 4.如图,把直线l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 线l′,则l′的表达式为(D) A. 1 1 2 y x =+ B. 1 1 2 y x =- C. 1 1 2 y x =--D. 1 1 2 y x =-+ 5.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安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秒后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设听到回响时,汽车离山谷x米,依照题意,列出方程为( A ) A.24204340 x+?=?B.24724340 x-?=? C.24724340 x+?=?D.24204340 x-?=? 6.某公园打算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2)的形状,且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1)需要的材料多 B.图(2)需要的材料多

C.图(1)、图(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D.无法确定 7.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下底与上底的差恰好等于腰长,DE AB ∥.则DEC ∠等于( B ) A.75° B.60° C.45° D.30° 8.如图是一台54英寸的大背投彩电放置在墙角的俯视图.设DAO α=∠,彩电后背AD 平行于前沿BC ,且与BC 的距离为60cm ,若100cm AO =,则墙角O 到前沿BC 的距离OE 是( A ) A.()60100sin cm α+ B.()60100cos cm α+ C.()60100tan cm α+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细心填一填 9.某农场购置了甲、乙、丙三台打包机,同时分装质量相同的棉花,从它们各自分装的棉花包中随机抽取了10包,测得它们实际质量的方差分别为 222S 11.05S 7.96S 16.32===乙甲丙,,.能够确定 乙 打包机的质量最稳固. 10.如图,照相时为了把近处的较高物体照下来,常常保持镜头中心不动,使相机旋转一定的角度,若A 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30?,那么B 点从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了__30____度. 图(1) 图(2) 第6题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A D C E B 第7题

优化设计方案数学基础

第二章 优化设计的数学基础 优化设计中绝大多数是多变量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即是求解多变量非线性函数的极值问题。由此可见,优化设计是建立在多元函数的极值理论基础上的,对于无约束优化问题为数学上的无条件极值问题,而对于约束优化问题则为数学上的条件极值问题。本章主要叙述与此相关的数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函数的方向导数与梯度 一、函数的方向导数 一个二元函数()21,x x F 在点() 02010,x x X 处的偏导数,即函数沿坐标轴方向的变化率定义为: 而沿空间任一方向S 的变化率即方向导数为:

方向导数与偏导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依此类推可知n 维函数()n x x x F ,,,21 在空间一点() 002010,,,n x x x X 沿S 方向的方向导数为 二、函数的梯度 函数()X F 在某点X 的方向导数表明函数沿某一方向S 的变化率。—般函数在某一确定点沿不同方向的变化率是不同的。为求得函数在某点X 的方向导数为最大的方向,引入梯度的概念。 仍以二元函数()21,x x F 为例进行讨论,将函数沿方向S 的方向导数写成如下形式 令: 图2-1 二维空间中的方向 图2-2 三维空间中的方向

称为()21,x x F 在点X 处的梯度()X F grad ,而同时设S 为单位向量 于是方向导数可写为: 此式表明,函数()X F 沿S 方向的方向导数等于向量()X F ?在S 方向上的投影。且当()()1,cos =?S X F ,即向量()X F ?与S 的方向相向时,向量()X F ?在S 方向上的投影最大,其值为()X F ?。这表明梯度()X F ?是函数()X F 在点X 处方向导数最大的方向,也就是导数变化率最大的方向。 上述梯度的定义和运算可以推广到n 维函数中去,即对于n 元函数()n x x x F ,,,2 1 ,其梯度定义为 由此可见,梯度是一个向量,梯度方向是函数具有最大变化率的方向。即梯度()X F ?方向是函数()X F 的最速上升方向,而负梯度()X F ?-方向则为函数()X F 的最速下降方向。 例2-1 求二元函数()2214x x F π =X 在[]T 1,10=X 点沿 ???===44211πθπθS 和???===6 3212πθπθS 的方向导数。 解:()()()????????????=????????????????=?2121214 2x x x x F x F F ππX X X ,将[]T 1,10=X 代入可得

五年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五年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五年数学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50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纯真善良的本性。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低年级数学基础训练1 40

班级姓名学号 166 + 7 = 213 + 105 = 98 - 37 = 17 + 179 = 225 - 216 = 61 + 179 = 120 + 9 = 283 + 122 = 24 + 113 = 171 + 267 = 269 + 259 = 163 - 147 = 54 + 205 = 198 - 123 = 212 - 116 = 22 + 238 = 179 + 241 = 195 - 167 = 66 + 57 = 266 - 207 = 285 - 1 = 212 - 203 = 108 - 8 = 187 - 144 = 115 + 2 = 104 + 81 = 38 - 29 = 43 + 19 = 114 + 50 = 16 + 51 = 104 - 76 = 46 - 39 = 48 + 82 = 11 + 90 = 96 - 84 = 115 + 63 = 56 - 32 = 71 + 115 = 97 - 51 = 53 + 115 = 109 - 54 = 81 - 66 =

班级姓名学号 63 - 20 = 64 + 108 = 30 + 109 = 79 - 41 = 68 + 14 = 88 - 87 = 101 - 48 = 86 + 84 = 53 + 74 = 52 + 1 = 58 - 41 = 101 - 50 = 112 + 73 = 110 - 99 = 38 - 12 = 61 - 34 = 27 + 77 = 103 - 19 = 90 - 19 = 90 + 85 = 61 - 9 = 118 - 9 = 11 + 88 = 75 - 43 = 60 + 82 = 84 - 51 = 37 + 13 = 102 - 35 = 103 + 77 = 105 - 96 = 65 - 43 = 14 + 92 = 19 + 33 = 76 - 6 = 4 + 23 = 48 + 85 = 72 - 65 = 76 + 46 = 79 - 47 = 63 - 20 = 90 - 45 = 41 + 46 =

高等数学基础例题讲解

第1章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 例1.求 lim x x x →. 解:当0>x 时,0 00lim lim lim 11x x x x x x x + ++ →→→===, 当0

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篇1 1、指点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根据,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1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1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成心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益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视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换等数学活动。内容的显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本身思惟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1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进程。 2、教材目标及要求: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4则运算,难点是分式4则混算、解分式方程和列分式方程解利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1些实际问题。进1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1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惟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4边形的重点是平行4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

是平行4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4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分和中心对称。 5、数据描写 3、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6认真”,面向全部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动身,并统筹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点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到达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情势,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点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干、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鼓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3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活动分层。 4、教学进度(略) 第106章分式 13课时

初三数学基础训练题1

初三数学中考训练题(五) 1.计算: ()102121138121-??? ??+-+++ 2. 16的平方根是 3.分式112+-x x 的值为零,则=x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是6cm 和9cm ,则周长是 5.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10,那么它的重心与外心之间的距离是 6.函数112++=x x y 的定义域是 ,若1 13)(-+=x x x f 则=)4(f 7.相切两圆的圆心距是5cm ,其中一个圆的半径是3cm ,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8.在一陡坡上前进40米,水平高度升高9米,则坡度=i 9.把抛物线32 -=x 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顶点是 10.设m 、n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根,那么=+n m 11 11.方程38151622=??? ??++??? ?? +x x x x 设y x x =+1原方程可变形关于y 的整式方程是 12.如图弓形ACB 所在圆的半径是5, C 弦AB=8,则弓形的高CD 是 A D B 13.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0 36,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4.分式方程01112=-+-x x x 的根是 15.分解因式=+--2221a ax x 16.数据5,-3,0,4,2的中位数是 方差是 17.不等式组 52+x ≤()23+x 的解集是 21-x <3x 18.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D ,AB=BC 请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菱形。 19.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过点()1,1-与()4,2,则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 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是1∶9,则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21.市现有人口约一千七百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22.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045=∠B 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所在直线翻折 后得△AB ′E ,那么△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23.已知222=-x x 代简求值()()()()()133312 --+-++-x x x x x

数学教学计划10篇

数学教学计划10篇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期重点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己探 索出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 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 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 学生体会到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象会不一样。 3、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 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使学生初步 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4、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较熟练、灵活的运用 面积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 5、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并能正确 的找出可能性的大小。 6、了解什么叫“中位数”,并会找出“中位数”,会区分“平均数”与 “中位数”。 7、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知道编码的组成;体会编码的实用性;并会自 己设计简单的编码。 教材重难点 1、小数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开学初,通过摸底考试,发现本班有优生11人,差生11人。为达到优生更优,中等生创优,差生争优的目标,本期采取如下措施: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补差。 5、每周进行简单测评,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五班总人数为33人,均为男生。其中彝族学生32人,占总人数的98﹪。从上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在前面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对大部分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由于缺少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维训练有所缺陷,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量关系缺少更深入的认识。对很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对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讲解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广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容易忘记的,但现在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机会、平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习,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习,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习,比例与相似,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跃,前面的学习为这一期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最令人担心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习,无论如何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前进的步伐。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也要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孩子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中还剩下一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素质;在

小学数学六年级基础训练(1)

小学数学六年级基础训练(1) 1.看上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r=()cm r=()cm d=()cm d=()cm d=()cm 长方形的周长是()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 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1、一袋面粉,用去40%,还剩下()%,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2、一条水渠,长a米,已经修了80%,修了()米,还剩下()米。 3、行同一条路,小丽要10分钟,小华要8分钟,小丽的速度比小华慢()%。 4、一个数的75%是24,这个数是()。 5、一根木料用去40%后还剩下1.5米,这根木料原长()米。 6、将12克盐融入108克水中,含盐率为()%。 7、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小()%。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一位数大()%。 三、应用: 1、六年一班男生有24人,恰好是女生的5 6 ,六年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2、一筐苹果的3 5 是18千克,吃去这筐苹果的 1 4 ,吃去多少千克? 3、一根铁丝长8米,用去了25%,还剩多少米?

4.多少比60多20%?50比少37.5%? 四.解下列方程(共18分) (1) 30%X=120 (2) X+0.2X=240 (3)X+130%X=460 (3)20X=-X+7

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讲函数,极限,连续性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 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 说A、B 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⑵、相等:如何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此时集合A 中的元素与集合B 中 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 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A 。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 是B 的子集,B 是C 的子集,则A 是C 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 通常记作U。

2020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任务艰巨。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 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 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 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 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 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 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 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 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 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 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 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 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 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 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第8章:幂的运算;第9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第10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1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2章:证明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 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 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 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 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 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 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并展开 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 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基础训练题(1)(无答案)人教版

二年级下基础训练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 一、口算。 5×4= 72÷8= 4÷4= 54÷6= 24÷6= 62-28= 90+800= 800+200= 76+23= 48-29= 33-25= 590-60= 二、相信自己,我会填! 1.18÷6=()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乘法口诀是()。 2.时针旋转一圈是()小时,分针旋转一圈是()分钟。 3.比直角小的角是()角,()角比直角大。 4.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除法算式:、。5.2070读作:(),五千零一写作:()。

6.2805中,“2”在()位上,表示2个(),“8”在()位上,表示“8”个(),()在个位上,表示()个一。 7.与3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8.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9.5个同学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个。 1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一个()位数。 (二) 一、想一想,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582和128的和大约是()。 A、700 B、600 C、460 2、有6只小兔,如果每只吃3个萝卜,一共需要()个萝卜。 A、9 B、2 C、18 3、24÷6读作:()。 A、24除6 B、24除以6 C、6除以24

4、由4、8、 5、0、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A、4058 B、4580 C、8540 5、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5040 B、5004 C、5400 二、我是聪明的小判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3080是由3个千和8个百组成的。() 2、一瓶可口可乐重50千克。() 3、在除法里,除得的结果叫做差。() 4、一千克铁比一千克棉花重。() 5、5与3相加得8,5和3相乘得15 ()

优化设计七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答案.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5.1 相交线 学前温故1、两方无2、180°新课早知1、邻补角2、对顶角 3、∠ BOD ∠AOC和∠ BOD 4、相等 5、C 轻松尝试应用 1 ~ 3 CAC 4、15°5、∠ AOF 和∠ BOE 6 、解:因为∠ AOD与∠ BOC是对顶角 所以∠ AOD=∠BOC 又因为∠ AOD+∠BOC=220°所以∠ AOD=110°而∠ AOC与∠ AOD是邻补 角 则∠ AOC+∠AOD=180°所以∠ AOC=70° 智能演练能力提升 1 ~ 3 CCC 4、 10° 5、对顶角邻补角互为余角 6 、 135°40°7、 90° 8、不是9、解: 因为 OE平分∠ AOD, ∠ AOE=35°, 所以∠ AOD=2∠ AOE=70°由∠ AOD与∠ AOC是邻补角,得∠ AOC=180°- ∠ AOD=110°因此∠ COE =∠AOE+∠ AOC=35° +110°=145° 10 、2 6 12 n(n-1) 4046132 5.1.2 垂线学前温故90°新课早知 1、垂直垂线垂足 2、 D BE CD C 3、一条垂线段 4、 B 5、 垂线段的长度6、 D 轻松尝试应用 1~3 DBD 4、∠ 1 与∠ 2 互余 5 、30°6、解:由对顶角相等,可知∠ EOF=∠BOC=35°, 又因为 OG⊥ AD, ∠FOG=30°, 所以∠ DOE=90° - ∠ FOG-∠EOF=90°-30 °-35 ° =25° 智能演练能力提升1~3 AAB 4 、①④ 5 、解:如图. 6、 解:因为 CD⊥ EF, 所以∠ COE=∠ DOF=90 °因为∠ AOE=70° , 所以∠ AOC=90° -70 ° =20° , ∠ BOD=∠ AOC=20° , 所以∠ BOF=90°- ∠BOD=90°-20 °=70°因为 OG平分∠ BOF,所以∠ BOG=0.5× 70°=35° , 所 以∠ BOG=35°+20°=55° 7、解( 1)因为 OD平分∠ BOE,OF平分∠ AOE,所以∠ DOE=1/2∠BOE,∠EOF=1/2∠AOE, 因为∠ BOE+∠AOE=180° , 所以∠ DOE+∠EOF=1/2∠ BOE+1/2∠ AOE=90° , 即∠ FOD=90°, 所以 OF⊥OD (2) 设∠ AOC=x,由∠ AOC: ∠ AOD=1:5,得∠ AOD=5x. 因为∠ AOC=∠ AOD=180°, 所以 x+5x=180 °, 所以 x=30°. 所以∠ DOE=∠ BOD=∠AOC=30°. 因为∠ FOD=90°, 所以∠ EOF=90°-30 °=60° 8、 D 9 解: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数学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数学素养基础数学兴趣培养教学过程数学文化推理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1篇: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必须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可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赢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能辨认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进取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1.doc

2019-2020 年中考数学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 1.图( 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 是( B ) ... 图( 1) A B C D 2.一对酷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孩子拼排 3 块分别写有“ 20”、“ 08”、“北 京”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 2008 北京”或“北京 2008” 的概率是( C ) A. 1 B. 1 C. 1 D. 1 6 4 3 2 3 .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 6.1 104 千米和 6.10 104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A ) y A.有差别 B.无差别 l ′ 4 C.差别是 0.001 104 千米 l 3 D.差别是 100 千米 2 1 4.如图,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 O 线 l ′ l ′ 2 1 x ,则 的表达式为( D ) 1 2 A. y x 1 3 2 4 B. y 1 x 1 2 1 1 C. y 1 D. y 1 x x 2 2 5.汽车以 72 千米 /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 驾驶员揿一下喇叭, 4 秒后听 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 /秒.设听到回响时, 汽车离山谷 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 A. C. 2x 4 20 4 340 2x 4 72 4 340 B. D. 2x 4 72 4 340 2x 4 20 4 340 6.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 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 2)的形状,且 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C ) A.图( 1)需要的材料多 B.图( 2)需要的材料多 C.图( 1)、图( 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七年级优化设计答案(数学下册)

七年级优化设计答案(数学下册) 5.1相交线 学前温故1、两方无2、180°新课早知1、邻补角2、对顶角3、∠BOD ∠AOC和∠BOD 4、相等5、C 轻松尝试应用 1~3 CAC 4、15°5、∠AOF 和∠BOE 6、解:因为∠AOD与∠BOC是对顶角 所以∠AOD=∠BOC 又因为∠AOD+∠BOC=220°所以∠AOD=110°而∠AOC与∠AOD是邻补角 则∠AOC+∠AOD=180°所以∠AOC=70° 智能演练能力提升 1~3 CCC 4、10°5、对顶角邻补角互为余角 6、135°40°7、90°8、不是9、解:因为OE平分∠AOD, ∠AOE=35°, 所以∠AOD=2∠AOE=70°由∠AOD与∠AOC是邻补角,得∠AOC=180°-∠AOD=110°因此∠COE =∠AOE+∠AOC=35°+110°=145° 10、2 6 12 n(n-1) 4046132 5.1.2垂线学前温故90°新课早知1、垂直垂线垂足2、D BE CD C 3、一条垂线段4、B 5、垂线段的长度6、D 轻松尝试应用1~3 DBD 4、∠1与∠2互余 5、30°6、解:由对顶角相等,可知∠EOF=∠BOC=35°,又因为OG⊥AD, ∠FOG=30°,所以∠DOE=90°-∠FOG-∠EOF=90°-30°-35°=25° 智能演练能力提升1~3 AAB 4、①④ 5、解:如图.

6、 解:因为CD⊥EF, 所以∠COE=∠DOF=90 °因为∠AOE=70°,所以∠AOC=90°-70°=20°, ∠BOD=∠AOC=20°,所以∠BOF=90°-∠BOD=90°-20°=70°因为OG平分∠BOF,所以∠BOG=0.5×70°=35°, 所以∠BOG=35°+20°=55° 7、解(1)因为OD平分∠BOE,OF平分∠AOE, 所以∠DOE=1/2∠BOE, ∠EOF=1/2∠AOE, 因为∠BOE+∠AOE=180°, 所以∠DOE+∠EOF=1/2∠BOE+1/2∠AOE=90°,即∠FOD=90°, 所以OF⊥OD (2)设∠AOC=x,由∠AOC: ∠AOD=1:5,得∠AOD=5x. 因为∠AOC=∠AOD=180°,所以x+5x=180°, 所以x=30°. 所以∠DOE=∠BOD=∠AOC=30°. 因为∠FOD=90°,所以∠EOF=90°-30°=60° 8、D 9解:(1)如图所示:

学校数学教学计划

学校数学教学计划 总体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情趣中学 会数学,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同学们都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热爱数学,并使之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1.采取丰富多彩、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联系生活,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2.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多方面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鼓励个性发挥、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而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阶段目标1、《认识除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认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使学生获得平均分的直接经验和认识。2、《口诀求商》是使学生运用6以内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解决实际问题。3、《认图形》是通过看、数等活动来认识四边形,类推认识五边形和六边

形。4、《加和减》是让学生学会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经历算法发展过程,理解笔算方法。5、《位置和方向》使学生能描述物体的所在位置,认识东南西北。6、《量长度》让学生认识线段、认识厘米、米,并能以厘米、米为单位量长度。7、《乘和除》两个单元是让学生能熟记7、8、9的乘法口诀,并能用相应的口诀求商,并能解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8、《时、分、秒》是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能认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并认识时间单位“秒”。9、《观察物体》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能观察出物体某一面的形状。10、《统计 和可能性》是通过收集数据,让学生能用方块统计图表达数据,并认识时间发生的可能性。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认识平均分,体会平均分的特点,了解“每几个一份地分”的具体过程,感受平均分可以用除法。 2、让学生在联系具体情境、运用已有知识 的基础上认识除法。3、使学生从平均分的 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4、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