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介绍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要求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循环渐进,精通Google Android 开发,熟练掌握3G移动应用程序开发,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到项目中。具体内容包括: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访问等。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和实训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掌握移动软件开发的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理解基于Android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部署、管理等嵌手机软件的高级开发技术;通过课程项目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在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创新。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Android基础知识(4学时)

1.1Android概述,Android程序开发的基本特点

了解Android的特征、特点。

1.2 Android环境的搭建与简单的Android程序实例

掌握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环境的搭建。

难点: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第2章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8学时)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

2.2 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

了解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掌握资源的创建、管理和使用;掌握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组织结构。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系统架构。

难点:各应用程序基本组件和生命周期。

第3章设计用户界面(16学时)

3.1常用界面控件

掌握文本框(TextView)、编辑框(EditText)、单选按钮(RadioButton)、复选框(CheckBox)、切换按钮(ToggleButton)、图像按钮(ImageButton) 等常用控件的使用技巧。

3.2 五种常用布局类型

掌握五种常用布局类型线性布局(LinearLayout)、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表格布局(TableLayout)、网格视图布局(GridView)、标签布局(TabLayou)、列表布局(ListView) 的使用技巧。

3.3 菜单

掌握菜单的创建方法及控件使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用户界面的控件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界面布局的控件的使用方法、菜单的使用方法。

第4章Activity(8学时)

4.1Activity的创建

了解Activity的定义;

4.2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掌握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

4.3Activity的四种启动模式

掌握Activity的四种启动模式。

4.4Intent的使用

理解掌握Intent的工作原理;掌握Intent的使用方法。

4.5Activity中的数据传递

理解Activity中的数据传递方法;掌握数据传递的实现。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ctivity的生命周期;Activity的四种启动模式;Intent的使用;Activity中的数据传递方法。

难点:Activity中的数据传递方法。

第5章数据存储(12学时)

5.1数据存储方式介绍

了解Android中常用的数据存储方法分类及各自的基本特点。

5.2文件存储数据

理解文件存储数据的基本原理;掌握文件存储数据的实现方法。

5.3XML解析

理解XML存储数据的基本原理;掌握XML存储数据的实现方法。

5.4SQLite数据库

了解SQLite数据库的特点;掌握SQLite数据库的使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件存储数据;XML解析;SQLite的基本操作。

难点:SQLite数据库的创建与使用。

五、学时分配表

续表

六、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期末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实践环节的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实训成绩,期末采用上机考试和笔试两部分。

期末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含考勤)占50%,期末成绩占50%。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杨谊. Android 移动应用开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2

2. 参考书

靳岩.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八、其他说明

手机APP软件开发(Android)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5.核心课手机APP软件开发(Android) 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一、课程的性质 1、课程定位 《手机APP 软件开发(Android )》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软件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开发基本和较复杂的Android 应用程序。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JAVA 语言。后续课程:Android 游戏开发,Android 地图服务等。 本课程的课程定位于移动设备软件蓝领、智能手机APP 开发的工作岗位,课程任务是培养适应智能手机APP 安装调试、测试、开发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Android 平台安装,Android 基本控件的使用,Android 四大组件运用,Android 数据存储技术,Android 网络初级编程,Android 多媒体编程及Android 地图服务等技能。 2、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网络管理和系统维护能力。最终成为具备较全面的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的技术人才。 以社会对Android 开发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项目驱动方法安排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职业活动 《手机APP 软件开发(Android )》课程是软件与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专业 的核心课程,坚持“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职业竞岗位目标,变应试为应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解构关键职业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设计模式》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课程中讲解,在前三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Net专业的基本课程,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但对面向对象思想的认识较肤浅,对设计模式还没有概念。通过本门课 的学习,使学生对面向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程序的不断重构和演变,把设计模式的学 习门槛降低,使学生初步掌握程序的设计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掌握创建型设计模式 ?掌握结构型模式 ?掌握行为模式 本课程主要内容及计划

第一讲面向对象基础 课程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基础知识 重点和难点: ?面向对象中多态和接口的使用 知识点: 1.类与实例 2.构造方法、方法重载 3.属性与修饰符 4.封装、继承、多态 5.重构、抽象类、接口 6.集合、泛型 7.委托与事件

第二讲简单工厂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简单工厂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对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及灵活性的理解。 ?对紧耦合和松耦合的理解 ?对UML类图的理解 ?简单工厂模式的使用 知识点: 1.代码编写规范 2.面向对象编程 3.面向对象的好处 4.紧耦合与松耦合 5.简单工厂模式 6.UML类图

第三讲策略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策略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对策略模式的理解及使用 知识点: 1.商场收银软件 2.简单工厂实现商场收银 3.策略模式 4.策略模式实现 5.策略与简单工厂结合 6.策略模式解析

第四讲工厂方法模式 课程目标: ?掌握工厂方法模式的使用 重点和难点: ?工厂方法模式实现计算器程序 知识点: 1.简单工厂模式实现 2.工厂方法模式实现 3.简单工厂VS工厂方法模式

手机APP移动开发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个人心情日记本的设计 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6 年 1 月 14 日

个人心情日记本 【摘要】据准确数据调查,全球人口已超过65亿,其中,互联网使用人数在2014年8月已超过二十亿。这就意味着,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使用着互联网,其中,手机人数又是二分之一。打个比方,十个人里面就有三个人会使用互联网,而在这三个人里面又有一个人会选择用手机上网。 这样庞大的一个数据,已经足够说明互联网正在占领着全球化的趋势。根据这项调查,又有有关人员深入研究,在一百个人里面仅只有三个人会保持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为什么要有写日记的习惯呢?写日记不仅能帮助你记录每日所发生的事情,是你倾诉的好对象。因此,本人为了扩大写日记的人数,打算研究一项专门用于写日记的软件。该安卓项目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正在逐渐发展的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学城领域日渐增多的广大学生的需求。随着上大学时间增长,越来越发现找到一个有共同爱好,共同话题的朋友是多么的难得。从而造成了不少的学生不知道向谁吐槽心里话。或许有着小部分群体,依旧保持着手写日记的习惯,但随着手机越来越便捷化的发展,人们逐渐离不开了手机,这也就衍生了我想要研发一款手机日记本APP的浓厚兴趣。 本系统使用的是eclipse程序来编写Android代码,利用编程与SQLite数据库结构的有效结合,上下结合db与utils的关系,用的配置也是简单的BaseAdapter作为基础数据适配器,简单而又高效的进行开发。背景色调是选择最简单的小清新为主,不让客户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更好的保护客户的隐私要求,进入日记本之后还可以选择设置密码,显得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并不需要上网,因此也不会造成客户流量的浪费。虽然本项目只是一款基础的日记本,但是会在今后不断的探索中将功能与维护性进一步的修正、改造与完善,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关键词】Android SQLite eclipse BaseAdapter 密码手机日记

《Android移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48学时

《Android应用开发实训》教学大纲 学时:48 适用专业:计算机软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理论上,Android技术架构、图形用户界面的编制、数据存储以及网络客户端的开发。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熟练编写出手机应用程序app、设计网络客户端的开发,能熟练使用Android Studio进行手机app部署。 前导课程:《Java网络编程》、《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 后续课程:无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基本框架、手机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以下能力: 1.利用Android Studio熟练进行手机应用程序app的编写能力; 2.熟悉Android开发环境和参数配置; 3.具备编写手机界面程序能力; 4.具备编写网络开发能力; 5.利用Android Studio进行程序的编写、运行和打包发布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教学要求在计算机机房进行,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并安装有JDK1.8和 Android Studio 3.0 以上的版本。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实训课程,有明确的项目作为课程任务。教师先给学生做项目运行的示范演示,再对关键环节做讲解,让学生观察项目的要点。 教学按照“演示项目→分析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引出教学内容→讲授新知识→学生完成指定操作→学生自主拓展→总结评价”的过程展开课程。 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精讲多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创新。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完成情况、实训报告撰写情况。从功能实现、程序开发调试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满分100分,考核成绩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实训项目1: 50分。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实训项目2:50分。其中平时表现及文档规范20分,项目拓展20,答辩10分。 七、教材 《Android应用开发案例教程(Android Studio版)》,张霞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7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综合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Integrated Course Project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总学时:3周,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教学参考书: 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第六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马淑华等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第1版 褚振勇等编,《FPGA原理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2版 谢希仁等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第4版 1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综合课程设计》是配合本科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信原理》、《FPGA原理与应用》、《Matlab与通信仿真分析》、《单片机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而开设的重要专业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Matlab、FPGA、NS-2等工具对通信子系统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仿真与设计,并计算基本性能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程序的编制方法和程序调试的方法,掌握常用接口的设计及使用。掌握一般接口的扩展 方法及接口的调试过程。为学生将来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 子科学与技术及其它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及应用实践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学习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和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 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3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无线收发信机部件设计

课程标准《Android应用开发studio》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作用 课程的开设依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手机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三、前导、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 后续课程:《Android开发实训》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 一、基本理念 本课程按照理论实践一体、课内外互补、课堂教学与培优工程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指导思想,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通过班级讲授、团队学习、个体辅导、展示交流、技能大赛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高职学生递进式培养。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二、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项目研发的不同阶

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 本课程在设计上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相关知识、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能胜任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软件研发等工作任务。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开发过程的规范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素质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二、知识目标 ①了解Android平台的基本架构。 ②掌握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③掌握基本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调试、发布流程。 ④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基本框架。 ⑤掌握Activity、Service、ContentProvider、BroadcastReceiver即Intent组件的使用。 ⑥掌握常见UI Widgets的使用方法。 ⑦掌握Android平台数据存储的设计。 ⑧掌握Android平台异步任务的设计。 ⑨掌握Android平台网络服务与数据解析的设计 ⑩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项目的测试技术。 三、技能目标 ①能设计和调用应用程序项目资源。 ②能查阅相关手册及资料。 ③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能力。

APP手机客户端开发技术方案-完整版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2010年5月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2 目录 述 “. 3 2需求分析 “ 3系统设计目 . .4 3.1建设意义 “. 3,2建设原 3.3建设模式 “ 4技术解决方案 “. 4,1移动中间件系统概述“, 4.2系统架 构.. 4.3系统组 4,4移动化原理

4.5中间件服务器配置 “. 5系统功能设 6手机适配型 7配置清单“. 手机客户端技术方案 3 1概述 为了提升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各级部门的办公效率,加强单位内部 的执行力、凝聚力,自上而下咼度重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实现日常公文收 发审批、工作安排、公告通知等日常办公的统一管理,显的日趋重要。 在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各企事业单位希望引入移动信息化技术,为相关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提供手机移动办公,将办公信息化延伸至使用 人员的手机上,实现随时、随地办公,以便能够推动各级部门的精确化、 高效化管理。 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作为业界领先的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己经在区内 成功实施了多个综合办公移动化适配项目。内蒙古电信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将本系 统建设成为一套精品的移动办公信息化平台 2需求分析 传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1)传统办公的缺陷导致了企事业单位整体对外竞争力的降低、工作效率的 低下、成本的增加。 2)发布通知公告,采用人工或者电话、口头通知方式难免出现疏忽与意外,造成遗漏、延误、缺席等。 需求描述: 定制开发企事业单位移动办公系统,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定制开发移动办公手 机客户端系统,包括windows mobile、windows等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客户端软件;搭建中间件服务器。 定制要求: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设备及机械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Bioengineering Equipment and Machine Design Principle Curriculum Design 课程编号;学时/学分:2周/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非机械类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物工程设备及机械设计原理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结构、计算及放大原则,掌握工业规模生物反应物料的处理及培养基制备过程设备,了解生物工业的相应辅助系统,空气净化除菌,生物用水及制冷的工程原理、设备结构;掌握工程中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及化工容器的设计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完成对常用生物反应器——机械搅拌通风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反应器的计算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 工程制图,有机化学,物理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 2.主要后续课程: 工厂设计,生物分离工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讨论及案例教学。 2.重点内容:好氧、厌氧生物反应器结构及比拟放大;培养基制备过程设备;空气净化过程设备;生物工程供水与制冷系统;搅拌器、容器的计算设计,零部件及材料的选用。 3.难点内容:生物反应器质量传递对反应器比拟放大的影响;空气除菌、生物供水系统;搅拌器、容器的计算及结构设计、装配图的绘制。

(五)考核方式 对设计计算、结构及图纸的绘制评出成绩。 二、课程设计内容(二选一) (一)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 设计内容: 1.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物料衡算);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 2.糖化锅的设计:确定糖化锅的几何尺寸;选择材料;计算强度或稳定性;选用零部件;提出技术要求;手工绘制设备装配图一张并附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年产50吨红霉素厂发酵车间设计 设计内容: 1.工艺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物料衡算);CAD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 2.机械搅拌通风式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确定生物反应器的几何尺寸;选择材料;计算强度或稳定性;选用零部件;提出技术要求;手工绘制设备装配图一张并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一份。三、课程设计环节及学时 本课程设计学时为2周,设计程序为:任务布置、设计计算、工艺方案确定、设备结构确定、绘制工艺流程图及设备装配图。 四、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梁世中.生物工程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潘永亮.化工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2003 2.参考书: [1] 张元兴.生物反应器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高孔荣.发酵设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3] 俞俊棠.抗生素生产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982 [4] 刘国诠.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5] 管敦仪.啤酒工业手册.轻工业出版社,1985 [6] 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胡建生.化工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9] 王专文.人工容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基于安卓Android的手机系统助手软件的实现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基于Android的手机系统助手软件的实现 1. 引言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应用的深入人心,近几年“智能手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现今这个智能手机系统群雄纷争的时候,2008年Google推出了一款名为Android的开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凭借其开放性和良好的人机界面,受到广大手机生产商的重视。 Android是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1]从Android的从业角度分析,Android的开发概括为两类:一是系统开发,包括低层linux内核的裁剪和扩展,硬件驱动的开发和系统移植等,从业人员主要工作在硬件厂商的公司里:而是应用开发,主要包括游戏开发、Android互联网客户端开发和工具软件开发等。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Android系统有望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的“Windows”所以Android应用开发应用需求将非常大。[2] 2. 研究背景 2.1 Android的前世今生 Android平台是开放手机联盟为创造一代更好的移动电话而合作开发的产品。该联盟由谷歌领导,成员包括移动运营商,手机设备制造商,元件制造商,软件解决方案和平台供应商以及销售商。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机器人立足于开源世界。 市场上第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G1由HTC制造并供应给T - Mobile 用于销售。然而,该设备从放出风声到真正发布,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因为发布的sdk补丁累计了一年才使唯一的软件开发工具变得可用。随着G1发布日期的临近,Android团队发布了SDK1.0,为新的平台而设计的应用也开始浮出水面。 为了鼓励创新,谷歌赞助了两轮“Android开发者挑战大赛”,并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奖励。在G1发布后的几个月,谷歌发布了Android市场,它允许用户直接在自己的手机上浏览和下载应用程序。大约过了18个月,一个新的移动平

安卓移动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介绍 《移动终端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要求学生从基础开始学习,循环渐进,精通Google Android 开发,熟练掌握3G移动应用程序开发,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到项目中。具体内容包括: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存储和访问等。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和实训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掌握移动软件开发的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理解基于Android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部署、管理等嵌手机软件的高级开发技术;通过课程项目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在手机软件开发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创新。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Android基础知识(4学时) 1.1Android概述,Android程序开发的基本特点 了解Android的特征、特点。 1.2 Android环境的搭建与简单的Android程序实例 掌握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环境的搭建。 难点:Android程序开发的步骤。 第2章Android项目结构分析(8学时)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理解Android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 2.2 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 了解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掌握资源的创建、管理和使用;掌握AndroidManifest.xml文件的组织结构。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Android系统架构。 难点:各应用程序基本组件和生命周期。 第3章设计用户界面(16学时) 3.1常用界面控件 掌握文本框(TextView)、编辑框(EditText)、单选按钮(RadioButton)、复选框(CheckBox)、切换按钮(ToggleButton)、图像按钮(ImageButton) 等常用控件的使用技巧。 3.2 五种常用布局类型 掌握五种常用布局类型线性布局(LinearLayout)、相对布局(RelativeLayout)、表格布局(TableLayout)、网格视图布局(GridView)、标签布局(TabLayou)、列表布局(ListView) 的使用技巧。 3.3 菜单 掌握菜单的创建方法及控件使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用户界面的控件的使用方法。 难点:掌握界面布局的控件的使用方法、菜单的使用方法。 第4章Activity(8学时) 4.1Activity的创建 了解Activity的定义; 4.2Activity的生命周期 掌握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简介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依据 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在课程内容结构上,突出模块化设置,以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在课程职业技能培养上,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的考核项目与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在课程教学组织设计上,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积极推广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以“REACT”设计情境教学,以“3P”和“ARCS”模式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突出学习包教学标准建设和借助教学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全人发展、服务学习、学长计划、过程资历认可(RPL)的实施。 2.具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软件技术专业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EIT47402C 中文名称: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 英文名称: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nstructional softwar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总学时:68学时 总学分:3 预修课程(编号):《计算机基础》、《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Authorware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与制作技术,涉及到图形与文本的处理、动画制作、多种交互方式的使用、视频播放、配置音乐与解说词的方法、菜单制作、外部程序的链接、计算图标编程、程序的调试与打包、安装程序和自动演示程序的制作以及程序生成向导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的基本方法,能自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软件。教学采用学练结合的方法,边学习边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是教育技术系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软件的基本编程方法,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以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认知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以教学设计为理论基础,以多媒体开发工具为创作平台,介绍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专题项目实践,使学生能根据教学情景的需要,自行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成为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人才。 课程要求:

(1)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掌握所有图标的用途、用法及主要属性;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掌握常用系统函数和系统变量;掌握主要类型课件的制作规律。 (2)学习在Authorware中使用外部媒体、外部插件、外部函数、调用外部程序的方法。 (3)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多媒体教学软件概述 2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 第二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模式 第二章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 2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计划 第二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第三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第三章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 4学时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概述 第二节 Authorware—典型的集成开发平台 第三节图标编程方式 第四节脚本编程方式 第四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图文演示设计 4学时 第一节图文创建环境 第二节图形、图像的处理 第三节文本的处理 第四节相关的设置 第五节文本的演示设计 第六节图片的演示 第五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设计 8学时 第一节交互功能 第二节按钮交互功能 第三节热区交互功能 第四节热对象交互功能 第五节目标区域交互功能 第六节下拉菜单交互功能 第七节条件交互功能 第八节文本输入交互功能 第九节按键交互功能 第十节次数限制交互和时间限制交互的功能 第十一节事件交互功能 第十二节永久性交互功能 第六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声像控制设计 6学时 第一节数字电影图标的设置

Android-教学大纲

移动互联-教学大纲第1章Android快速入门 1.1什么是3G 1.1.1三个无线接口标准 1.2为什么从事Android开发 1.2.1智能手机制式分析 1.2.2智能手机软件平台 1.2.3 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分析 1.2.4市场占有率 1.3什么是android 1.3.1历史背景 1.3.2Android进化史 1.3.3Android体系结构 1.3.4Dalvik VM 和JVM 的比较 1.4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1.4.1系统需求 1.4.2 JDK的下载 1.4.3 JDK的安装 1.4.3Android SDK的下载与安装 1.5 第一个Android程序 1.5.1创建Android应用程序 1.5.2Android项目结构说明

1.5.3运行Android应用程序 1.5.4调试Android应用程序 1.5.5Android应用开发流程 1.6说明和要求: 重点:android特性,android架构,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android项目结构说明,android 应用开发流程 难点:android项目结构 教学目标:1、理解android市场现状;2、了解什么android;3、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4、通过第一个android程序了解android项目结构掌握运行android程序和调试android程序;5、掌握android应用开发流程 第2章Android模拟器与常见命令 2.1使用Android模拟器 2.1.1模拟器概述 2.1.2Android虚拟设备和模拟器 2.1.3Android模拟器启动与停止 2.1.4控制模拟器 2.1.5Android 4.0模拟器介绍 2.1.6模拟器限制 2.2SDK中常用命令 2.2.1adb命令 2.2.2android命令 2.3说明和要求:

LINUX操作系统教学大纲设计

实用标准文案 《LINUX》课程教学大纲 4 分:学)实验学时:16 课内实践学时: 68 学时:(讲课学时:5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业适用专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Linux的安装与删除、掌握Linux的基本使用方法、常用命令,掌握Linux系统管理的实现方法以及常见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管理等。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前导课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等 后续课程:《网络管理实训》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1、了解Red Hat Linux 9的各种安装方法,掌握用光盘Linux安装系统。 2、掌握如何创建磁盘分区、如何创建文件系统,如何挂载和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3、掌握用户和用户组的创建、删除、将用户加入和移出用户组 4、掌握服务的启动、停止、查看状态、自动启动设置和进程结束命令 5、掌握RPM软件包安装、删除、升级和查询,TAR包的创建、释放、查询和安装。精彩文档. 实用标准文案 6、掌握使用ADSL拨号上网和局域网上网配置 7、掌握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8、掌握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9、掌握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0、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1、掌握Sendmail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2、掌握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3、掌握Samba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 14、掌握使用telnet、SSH、VNC 远程登录和管理LINUX系统 四、教学条件 1、安装有Red Hat Linux 9操作系统的网络实训室。 2、必须要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计算机上安装了Red Hat Linux系统。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Android程序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Android 程序设计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理论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 Android 操作系统 本章主要对Android 的发展、特点、环境搭建和体系结构进行简要介绍。并且讲解了JDK、Eclipse、Android SDK 软件的下载及安装的基本知识。对Android 应用程序进行解析,提高读者对程序的创建、目录的结构、资源的管理以及对程序权限的理解。最后讲解如何调试Android 程序。 2 Android 生命周期与组件通信 本章主要讲述了Android 生命周期和组件之间的通信。生命周期主要讲述了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的Activity 生命周期, 包括生命周期函数、栈结构和基本状态三方面。组件的通信靠Intent 实现, 以及Intent 基本构成。 3 Android 用户界面设计 本章主要从Android 用户界面开发出发, 讲述了开发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控件, 包括菜单、常用基础控件、对话框与消息框。界面中控件的结构及位置等需要通过有效的界面布局控制, Android 中提供了5 种界面布局格式, 即线性布局、相对布局、表格布局、绝对布局和框架布局。界面中还有一种必要的操作处理———外部操作的响应, 通过有效的事件机制完成。 4 Android 数据存储与交互 本章主要讲述了Android 数据存储与交互方面的内容, 系统中数据交互主要通过五种方式实现, 共享优先数据机制、SQLite 数据库、File 文件机制、内容提供器控件和网络存储。其中在应用程序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数据交互方式是使用SQLite 数据库。 5 Android 后台服务与事件广播 本章主要讲述了Android 后台服务、事件广播和常驻程序。后台服务由系统提供的Service 组件实现, 可分为本地服务和远程服务。事件广播机制主要依靠BroadCast Reciver 组件实现。常驻程序AppWidget又称为窗口小部件, 是在HomeScreen上显示的小部件, 开发时常用AppWidgetProvider 和AppWidgetProviderInfo 类实现。 6 媒介与网络 本章介绍了Android 平台下通过程序实现音频、视频播放等操作。分别介绍了从源文件播放、文件系统播放和流媒体播放等方式。并且介绍了Android 图形绘制与特效, 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及缩放等操作, 保存指定格式图形文件。编写专业的绘图或控制图形动画的应用程序。以及如何使用Android 手机中内置的高性能WebKit 内核浏览器浏览网页, 使用HTTP 和URL 获得网络资源等内容。 7 Android NDK 本章介绍了Android NDK 的相关知识, 从NDK 的简单介绍到开发环境的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课程设计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题目:基于Android的个人生活助手 专业:学长淘宝店530213 班级:学长淘宝店530213 学号:学长淘宝店530213 姓名:学长淘宝店530213 指导教师:学长淘宝店530213 完成日期: 2015年 05月 28日

1需求分析 随着安卓市场的发展,手机软件更新与时俱进,手机的个人助手已不是什么有创意的软件了,而是一种实用性的软件。基于安卓的个人生活助手,实现事务的管理和收支的管理,随身随时随带,提供优质的服务。学长淘宝店530213 1.1用户需求分析 由于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忙碌也有时对事务的遗忘,以及对收支的不明,然而这个安卓手机日常助手提供了事务管理和收支管理,用户则对日常事务或收支进行记录,查询等功能,让用户不会因遗忘应做的事务,比如,什么时间预约好客户谈生意,也不会因此造成损失;对开支的也有明确的记录,对以后生活上的开支规划,提供生活质量。 1.2功能需求分析学长淘宝店530213 根据上面的需求分析,设计安卓生活日常助手。根据以上的想法,设计出助手的功能:1)、事务(查询,新增,删除,修改,提醒); 2)、收支(查询,新增,删除,修改); 3)、录音; 4)、音乐; 5)、日历; 6)、时钟。

2事务管理和收支管理流程分析 事务管理流程图 收支管理流程图

3系统结构设计学长淘宝店530213 3.1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设计 3.2系统静态模型设计学长淘宝店530213 根据系统需求设计7个界面类,分别是MainActivity(主界面类),Affairsmain(事务界面类),Bookmain(收支界面类),Maffairs(事务管理界面类),Mbook(收支管理界面类),Saffairs(事务查询界面类),Sbook(收支查询界面类) 确定系统的类后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终稿)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学时:一周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单位:编写人: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可将所学过的电子技术、模/数转换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及智能仪器等知识综合串联起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题目分析、电路设计调试、程序编制调试到传感器的标定等这一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文献资料查阅能力的作用,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设计要求 a.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运行模式、功能模块及应用开发方法。 b.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二、课程设计方式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内容 1.课程设计课题及要求 A类题目:(此类题目主要在“THGMZ-3型单片机·微机·CPLD·FPGA·网络接口开发综合实验装置”上完成) 题目1:V/F转换模块设计 设计任务:调试F/V变换电路 设计要求: 1)测量Vin和Fout,画出V/F线。 2)Fout接入8051的INT0或INT1,编程由单片机完成测量及显示项目 参考资料:见附件1。 题目2:F/V转换模块设计 设计任务:调试F/V变换电路 设计要求: 1)测量Fin和Vout,画出F/V线。 2)Fin接单片机I/O口,编程由单片机产生频率信号。 参考资料:见附件1。

题目3:直流电机转速控制 设计任务:使用单片机驱动直流电机,控制直流电机稳定运行在一个转速范围内。 设计要求:直流电机顺时针旋转,若干秒后,直流电机转速达到运行速度1,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直流电机转速调整达到运行速度2,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直流电机停转。 参考资料:见附件2。 题目4:直流电机测速与显示 设计任务:测量直流电机的转速并在数码显示电机转速。 设计要求:直流可调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作为直流电机的控制电压,直流电机顺时针旋转,用数码管显示电机转速(单位为转/秒)。 参考资料:见附件2。 题目5:步进电机转速控制 设计任务:使用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单拍、双拍、正转、反转等操作。 设计要求:由开关按键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快转、慢转。 参考资料:见附件3。 题目6:步进电机转速计算与显示 设计任务:使用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计算步进电机的转速并在数码显示电机转速。 设计要求:用数码管实时显示当前电机正反转向和转速(单位为转/秒)。 参考资料:见附件3。 题目7:温度的测量与显示 设计任务:使用单片机测量温度,并显示测得温度。 设计要求:根据系统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电路、加热电路、散热电路,首先使用单片机控制加热电路将温度升至某一温度值A,并在数码管实时显示测得逐渐升高的温度;然后停止加热,在数码管实时显示测得的逐渐降低的温度值。 参考资料:见附件4。 题目8:红外数据发送与接收模块设计 设计任务:调试红外数据收发的电路,单片机一方面从发送端发出数据,一方面从接收端接收数据。设计要求:单片机的串行口作为红外数据发送端的输入,先发送两个字符,然后接收端接收数据,在数码管上显示接收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并比较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的是否一致。 参考资料:见附件5。 题目9: 485通信模块设计 设计任务:调试485通信模块电路,单片机利用此电路完成双机通信。 设计要求:单片机利用系统提供的485接口电路,实现两台实验机数据通信。从甲机的八位逻辑电平输出模块(E4区)输入一个八位二进制数,此二进制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显示到乙机的数码管上,如10100101B输入,则显示A5。 参考资料:见附件6。 题目10:I2C串行EEPROM读写模块设计 设计任务:单片机利用I2C总线方式读写串行EEPROM 24C0X。

Android高级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Android高级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Android高级开发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Advanced Androi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课程类别及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特色创新课程 课程编码:11A023 学分/开课学期和周学时/学时类型/折算后总学时: 学分: 4 开课学期: 6 周学时:2+2 学时类型:理论+实践折算后总学时:64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版次:《第一行代码Android第2版》,郭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大纲主笔人:樊相奎 大纲审定人:李贵洋 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近几年移动终端的开发发展迅速,相关公司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社会对移动终端开发领域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迅速增多。据悉,在成都的软件开发企业中,有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涉及移动终端开发领域。对于移动终端开发平台,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未来发展最有希望是iOS和Andriod开发平台。其中Andriod由具有极度创新能力的Google公司开发,同时Andriod采用开源方式,引入了大量合作开发伙伴,目前全世界有大量的公司采用Andriod作为移动终端开发平台,包括三星、华为、小米等。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移动终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相关技术,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和任务是掌握Andriod移动终端开发平台的具体开发语言、开发工具、调试方法等相关技术。 二、大纲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Android开发起步(2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