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部分

二、名词解释: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江文化圈: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现在皖江地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具有水文化的特点,开放创新意识浓。

徽州文化圈: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其中徽州的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

元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鼎盛。新安理学一以贯之的学说宗旨、一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包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并从而达到对于天地万物之理的认识。

皖派经学:清朝乾隆年间,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经学,兴起于新安理学之乡,又宣告了绵延600余年的新安理学的终结。戴震提出了人性的社会道德属性,并认为欲、情、知三者皆性的思想。将欲、情、知看作人性的基本内容,这是戴震在人性论方面的一大贡献。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戴震提出了具有新的内涵的“人性善”说。在道德论和理欲观方面,戴震否定了朱子之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相斥观,肯定了人性自然和人情自然的存在。戴震提倡从音韵训诂、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典大义,这与新安理学家空谈义理的学风大相径庭。这种批判精神也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批判传统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1915-1923年),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针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发起的以反对封建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物理小识》: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风雷雨阳、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5类,共12卷,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

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它发轫于唐,至宋形成制度,南宋时大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书院制度对于传递我国古代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学术人才,丰富教育理论与经验。

吴富体:唐代散文家吴少微,新安人。唐中宗时他与富嘉谟同朝为官且交谊深厚。两人文风相近,力矫徐庾余风,名重一时,号“吴富体”(也作“富吴体”)。“吴富体”作为唐代古文运动中最早出现的新的散文文体,对古文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剧谈录》:《剧谈录》是作者康骈自述“新见异闻”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大多讲神鬼灵应,也有一些武侠故事和当时奇事。这些生动的文言短篇小说,上承魏晋时期的志人志怪,下对宋代的《太平广记》甚至清代的《聊斋志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除了对后世的神魔小说和武侠小说产生重大影响外,还提供了对唐代世情生活的珍贵研究史料。

《唐文粹》:《唐文粹》是一部唐代文学总集。其编纂目的是呼应宋初文学的复古思潮,为当时的学子提供一个全面的唐代诗文精华读本。它收集的唐代诗文风格多样,数目众多,全部按体裁和题材内容进行分类编辑,分16类:赋、诗、颂赞、表奏、书疏、文、论、议、书、序等,共100卷,1980篇。《唐文粹》在编

选中去取得宜,选录精要,唐代诗文精华,大多荟萃其中,故为人所推重。该书在宋代就广为流传,成为文人士子诵习的范本。这对宋初诗文革新运动无疑是一部力作。而且姚铉选录作品的风格和编写体例对后世选家也有一定影响。此外,《唐文粹》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唐文选本,入选作品多是各家代表之作,不少作品因此书才得以保存,这也是安徽文人姚铉的功绩。

《苕溪渔隐丛话》:《苕溪渔隐丛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诗话集,作者胡仔。此书是胡仔穷一生之力的杰作,涉及上百位古代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格律、掌故等。《苕溪渔隐丛话》的编纂体例是以人为纲,连类而及,即写到某位大家,跟他有联系的诗人也连带介绍,均以年代为序,将作家、作品与生平事迹有机结合。有不少散佚的材料,靠此书才得以保存下来,因此意义非常重大。

《青泥莲花记》:明代梅鼎祚的《青泥莲花记》,是写青楼故事的轶事小说,共十三卷,汇录了历代妓女的事迹,表现她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可歌可泣的人生遭遇。书中所选人物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梁红玉、孙凤奴等巾帼英雄,也有前代传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如李娃、霍小玉等,还有崔微、段东美等当时名妓。作家将她们喻为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希望通过此书“以娼论古”,达到宣扬民主思想和善良人性及批判现实的目的。全书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舌华录》:明代曹臣的琐言小说《舌华录》广泛记载了上自远古、下至明代后期内的世人问答隽语,分18门类进行编辑,风格类似《世说新语》。全书妙语纷呈,言约旨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燕乐考原》:作者凌廷堪,清代著名学者。《燕乐考原》为清代学术名著,在这部书中,凌廷堪揭示了燕乐由琵琶弦定律的奥秘,找到了理论上的调音与琵琶弦上的对应位置,该发现揭开了词律研究的千古疑窦,拉开了词体起源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序幕,在词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尝试集》:《尝试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也是胡适文学主张的自我实践。《尝试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如《孔丘》、《威权》等。《尝试集》中第二类作品,多是一些个人的小感触,小志趣,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某些生活侧面和思想感情。在诗歌艺术发展上,《尝试集》也是一个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突破旧诗藩篱,大胆创新诗体。二是吸取中外诗歌艺术长处,探索新诗创作方法。它一方面吸取借鉴了中国古典音韵理论和外国诗歌形式中有用的东西,一方面又是对旧诗声韵格律体系的大胆否定。

徽池雅调:徽州腔和青阳腔别称,是徽剧的先声与雏形。明代中叶,余姚腔和弋阳腔先后由东邻浙江和南邻江西传入徽州府及池州府的青阳、石埭等地。徽池两地艺人在接受余姚腔的同时,着重吸收了弋阳腔的特点。在戏文雅深的剧本中增加大量解释性的字句,连唱带白,以“滚”的演唱形式,使声调如诵,通俗易懂,并且发挥剧情,增强戏剧表现力,徽池调因此赢得“天下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之美称。

新安画派:元代,程政以新安大好山水入画,开新安画派先声。明嘉靖年间,丁瓒绘画以米友仁、倪瓒为宗,画风清淡简练,为新安画派形成奠定了基础。稍后的程嘉燧、李永昌,绘画也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海阳四家”,多以峻岭奇松、悬崖峭石、疏流寒柯入画,富有山林野逸、轩爽清秀的韵味,突出了新安画派的特异风格。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机。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七十余人,除上述代表外,主要还有程邃、程正揆、戴本孝、吴山涛、汪家珍等。清中叶以后,汪朴、何文煜、程鸣、黄镇、江蓉、吴之辚、雪庄、莲溪、虚谷等,在师承新安画派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姑熟画派:姑熟画派,又称“芜湖画派”。明末清初芜湖画家萧云从继承和发扬

元代黄、王、倪、吴“雅洁淡逸”的风貌,强调水墨在绘画上的表现作用,在运笔、用墨、设色等方面集众家之长。他擅长山水画,也工人物画,人物画《离骚图》发展了李公麟的白描人物技法。姑熟画派中,萧一芸“参以唐、沈技法,用笔清逸”,算是能推陈出新、自成面貌的画家。另外还有陈延、韩铸、孙据德、方兆曾、释海涛、潘士球、王履瑞在当时也很有影响。清代画家中学萧云从的很多,其中当涂人黄钺所作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各有特色,是“姑熟派”的传人。

宣城画派:宣城画派,指以梅清为首的梅氏诸画家。在绘画艺术上,梅清注重笔墨韵味和“文人画”的传统,反对死临硬摹、食古不化。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梅氏画家中,较为著名的还有梅清的从子梅磊、梅磊之子梅南,从孙梅翀、侄孙梅庚、梅种、梅蔚等,其中尤以梅庚名气最大。它们共同形成了宣城画派的风格。

新安版画:新安版画又名徽州版画,肇端于墨模镂刻。新安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精雕细缕,常多诗文、书画、印章相结合。徽派版画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明末,流寓南京的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

文房四宝:文房四宝指的是我国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作为专有名词流传,来源于徽州城(今歙县徽城镇)筑建的“四宝堂”。它们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

《淮南子》:《淮南子》作者淮南王刘安。《淮南子》是集黄老学说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同时也可视为西汉时期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百科全书。《淮南子》原书工程浩大,共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但是流传至今的《淮南子》大多散佚,仅只剩下“内书”21篇。

五禽戏: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据说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顾名思义,是根据五种动物的动作进行编排的嬉戏活动。这五种动物分别是虎、鹿、熊、猿、鸟。华佗将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张翅飞翔等动作联系起来,编成一套可以舒展全身各个部位的体操。这是我国医疗体育史上的创举。

地域文化作业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汉明帝时期的明德马皇后著有《显宗起居注》,开创了(起居注) 2.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对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3.唐代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繁盛时期,陕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 马而著称于世,( 阎立本)创作了许多与政治事件有关的作品,( 张萱)善绘仕女宫苑鞍马,就 是仕女画的先导者。 4.王昌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诗,她的诗以三类题材 居多,分别就是( 《闺怨》)、( 《采莲曲》)与( 《西宫春怨》)。 5.最能代表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作品就是( 《多宝塔碑》)、( 《东方朔画赞碑》)与( 《颜家 庙碑》)。 6.杂剧《中山狼》的创作者就是( 周昉)。 7.主持建设泾、渭、洛、梅四大惠渠的水利学家就是( 李仪祉)。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就是( 汉书)。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诗的作者就是( 王昌龄)。 10.《阿房宫赋》的作者就是有“小杜”之称的( 杜牧)。 11.我国现存的最长的七言唐诗就是韦庄的( 《秦妇吟》)。 12.陕北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 “信天游”),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内蒙中则称为“爬山调”。 13.紫阳民歌类型多样,包括( 号子)、( 山歌)与( 小调)。 14.韩城( 四合院)民居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二、名词解释 1.长安古乐 :即就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 乐活化石”。 2.民俗文化 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 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就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 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与变异性。 3.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 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 丰富;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题-护理名词解释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 (1)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2)弛热:体温在39℃以上,24h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3)新鲜血:在4℃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的血液,它基本上保留了血液的各种原有成分。 (4)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5)咽拭子标本:从咽部和扁桃体取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6)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全过程的客观记录。 (7)库存血:指在4℃环境下保存2~3周的血液。 (8)临终:临终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走向完结,死亡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的时候,可称为临终。 (9)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其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的快速死亡。我国尚未通过实行安乐死的立法。 (10)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者排出粪便、积存的气体或输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11)环境: 是指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12)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持续引流尿液的方法。 (13)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 (14)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途径。 (15)脉搏短绌:在同一单位时间,脉率少于心率,又称绌脉。 (16)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17)肠胀气:指胃肠道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18)睡眠剥夺:指睡眠时间减少、质量降低及睡眠被频繁地打断。 (19)无尿:又称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 地域文化课程组 (说明:《地域文化》课程在2014秋学期启用新教材,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复习考试,结合考考试题型,形成综合练习题。希望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导的重点学习容要求,对综合练习题进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发现的( C )遗迹。 A 大汶口 B 河姆渡 C 马坝人 D 客家人 2、(A)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A 广府文化 B 潮汕文化 C 客家文化 D 琼雷文化 3、岭南的“岭”指的是( B )。 A 岭 B 南岭 C 北岭 D 丹霞岭 4、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 C )方言。 A 吴 B 越 C 闽南 D 闽北 5、末汉初( C )建立()。 A 佗南海国 B 任嚣南越国 C 佗南越国 D 任嚣南海国 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D )代。 A B 汉 C 唐 D 宋 7、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 A ),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 珠玑巷 B 崖门 C 桑梓乡 D 丹霞山 8、、揭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市的丰顺,古称( A )。 A 八邑 B 潮人古邑 C 八府 D 潮人八邑 9、“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C )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 A 两晋 B 两汉 C 两宋 D 明清 1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C )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 A 平 B 上 C 入 D 去 11、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 D )进入岭南的。 A 十三巷 B 华南巷 C 百越巷 D 珠玑巷 12、汉代所置的( C )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 A 象郡 B 郡 C 南海郡 D 广府郡 13、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 A )以番禺(今)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A 佗 B 任嚣 C 冼夫人 D 眛 1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 D )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A B C D 15、元光被称为( B )。 A 潮人圣王 B 开漳圣王 C 圣王 D 潮汕圣王 16、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

安徽地域文化3

1、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此时安徽诗坛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出现了池州诗人群和宣州诗人群。这两个诗人群体及其创作的诗歌非常具有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另外,安徽的巢湖地区还诞生了中唐著名诗人张籍。 2、在安徽贵池秋浦县,李白居住了数年之久,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有著名组诗《秋浦歌》十七首。除了李白外,唐代还有多位名诗人在安徽进行过文学创作,例如曾任滁州刺史的韦应物,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滁州西涧》、《游西山》等;白居易曾在宣州写下《窗中列远岫》、《送侯权秀才序》等作品;曾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在此地的著名作品有《陋室铭》、《和州刺史厅壁记》等。 3、北宋安徽文人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梅尧臣、郭祥正、杨杰等人为代表的“革新”派,他们的作品源于生活,风格上多承古体,反对西昆体浮靡的词风,艺术成就较高;另一派是以吕公著、吕希哲等人为代表的“教化”派。他们重道轻文,提倡以理入诗但缺乏现实生活内容。这两派各有特点,共同构成北宋安徽诗坛的风貌,也是整个北宋诗歌创作的缩影。 4、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世称宁献王,明初戏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杂剧。他的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尤其是音韵格律方面的宝贵财富。 5、郑之珍,明代戏剧作家,著有传奇《目连救母》,又名《劝善记》。该传奇是在目连传说的变文、杂剧基础上改编而成。剧中写傅罗卜(法号目连),为救母去西天取经,学得佛法后深入地狱,历经磨难救出母亲的故事。 6、汪道昆在杂剧创作上享有盛名,今存《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四种,都是一折短剧,合称《大雅堂乐府》。内容都借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高唐梦》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五湖游》述范蠡同西施归隐太湖之事;《远山戏》取汉京兆尹张敞为妻画眉故事;《洛水悲》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与曹植的奇遇。 7、阮大铖,明末著名诗人、戏曲家。其人品行恶劣,在青史上素有骂名,但在

名词解释题

第1章名词解释 1、软件开发工具: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阶段,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程度帮助(支持)的一类广泛的软件。 2、第一代语言:即机器语言,是用0、1组成的二进制字符串书写的程序,用纸带等光电设备或通过控制台上的扳键送入机器,得以存储和执行。 3、第四代语言(4GL):第四代语言的原意是非过程化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以处理过程为中心的第三代语言,它希望通过某些标准处理过程的自动生成,使用户可以只要求做什么,而把具体的执行步骤的安排交给软件自动处理。 4、CASE工具:CASE工具指“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它的基本思想与软件开发工具完全一致,即应用计算机自身处理信息的巨大能力,帮助人们开发复杂的软件或应用系统。 5、所见即所得:“所见即所得”原则力图实现编程工作的可视化,即随时可以看到结果,程序的调整与后果的调整同步进行。 6、需求分析:从用户提出的初始要求出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抽象出应用领域中实际的信息需求,设计出在计算机系统内外的、合理的信息流程,并规定软件的功能与性能要求,最后形成严格的、明确的、可供实际开发使用的“软件功能说明书”,这个阶段称为需求分析。 7、总体设计:根据软件功能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软件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公用数据库文件或数据库的设计、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及信息交换的标准等。 8、结构设计:所谓结构设计是把软件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指定每个模块的功能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模块测试:根据整体设计时制定的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书,对程序员完成的模块进行验收,看它们是否实现了所要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10、总体测试:每个模块都达到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后,还要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另外还要检查完成的软件与编写的文档是否一致,这个工作成为总体测试。 11、设计工具:设计工具是最具体的,它是指在实现阶段对人们提供帮助的工具,是最直接帮助人们编写与调试软件的工具。 12、分析工具:分析工具主要指用于支持需求分析的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与表述信息需求和信息流程,从逻辑上明确软件功能与要求。 13、计划工具:计划工具从宏观角度看待软件开发,它不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帮助人们组织与实施项目,而且把有关进度、资源、质量、验收情况等信息管理起来,同时考虑到了项目的反复循环、版本更新,实现了“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与共享,为信息和软件重用创造了条件。 14、工具的可靠程度:软件开发工具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即在各种各样的干扰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而不致丢失或弄错信息。 第2章名词解释 1、软件危机:指随着软件功能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引出一系列问题:软件产品交付拖延、错误多、不可靠、费用增大、不能适应应用变化等,因此怀疑大型软件的复杂性是否超越了人的处理能力。 2、水波效应:因修改程序带来的连带影响。当人们修改程序的某一处时,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修改对相关部分带来的影响,结果出现了新的错误。 3、黑箱检验:输入一些信息,通过观察是否能得出预期输出来判断软件是否正确的一种软件测试方法。黑箱检验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而不能证明程序没错。 4、模块的凝聚性:模块的功能在逻辑上尽可能的单一化、明确化,最好做到模块与任务的一一对应,即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反之每一项任务仅由一个模块来完成。这也称为模块的凝聚性。 5、模块间的耦合(耦合性):模块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称为耦合。 6、模块间逻辑耦合:如果模块间传递的是控制信号,则称模块间具有逻辑耦合。 7、(对象的)封装性:把对象的静态属性和相关操作作为一个整体,对外不必公开这些属性与操作。 8、(对象的)遗传性: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包括静态属性和动态操作,自然地成为其子类的性质,不必加以重复说明或规定。 9、即插即用程序设计:即插即用程序设计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制造硬件的思路来生产软件。一部分人专门生产软件组件,一部分人设计整个软件结构,并且把软件组件插入这个结构,以便迅速完成大型软件的研制

第十二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第十二章 一、单选题 1.()年8月,青海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全省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答案:A 2. “一五”期间,青海的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小学数量增加,建立了7所民族师范学校,创办了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在民族公学的基础上创办了()。 A 、青海师范大学 B、青海民族学院 C 、青海教育学院 D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 答案:B 3.()年新年伊始,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青海省委确定了把全省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发展思路。 A、1979 B、1980 C、1981 D、1982 答案:A 4.截至2008年,()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18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A、9 B、10 C、11 D、12 答案:B 5. 在青海省政府公布的第一、二批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热贡艺术”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启加等()名民间艺人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A、4 B、5 C、6 D、7 答案:A 6. 2003年青海全省提出了以()行业为突破口,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A、音乐艺术 B、工艺美术 C、石刻艺术 D、书法艺术

答案:B 7.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新引擎。 A、文化产业 B 农作物产业 C、工业 D、建筑业 答案:A 8.()年,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诞生。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答案:B 9. 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A、环湖赛 B 、电影节 C、黄河极限挑战赛 D、攀岩赛 答案:A 10.()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自然风貌得天独厚,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厚多彩的摄影创作资源,被誉为“摄影艺术的天然宝库”“摄影家的天堂”。 A、青海湖 B、三江源 C、黄河源 D、长江源 答案:B 11.()年,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诞生。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答案:A 12.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集采风、创作、论坛、朗诵于一体,中西合璧,已成功跻身为世界()大诗歌节之一,为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A、六 B、七 C、八 D、九 答案:B 13.山地纪录片节从2008年的22个国家、343部纪录片参与,发展到2014年的35个国家和地区的540部影片角逐()大奖,规模影响不断扩大,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纪录片节会。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试卷代号:1 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概观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思想的法则)代替(历史的法则),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 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最高权力 )的掌握者,而不是(所有权力)的把持者。 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户籍)和(什伍连坐)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 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两税法)、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摊丁人亩) 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 6.国人答案要点: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果。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 礼”之类。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7.八股文 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 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答案要点: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 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它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安徽地域文化》答案

《安徽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准了由吏部汇奏并经御前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政革意见,其中,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认为是安徽建省标志。 2、安徽建省大致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行政区域统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治;康熙四年(1665年)调整左、右布政使辖区,使苏、皖两省分省分治奠定基础,确定疆界;康熙六年七月甲寅,正式批准建省;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己亥,正式将省会定于安庆。因此,一般把公元1667年8月30日作为安徽省诞生纪念日。 3、解放战争后期,安徽境内的淮河南北、江淮地区先后解放,初建皖西、江淮、豫皖苏边区3个行政公署,下设专区,再下为县、市。1949年4月,撤销上述3个行政公署,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5月,随着江南地区全部解放并普遍建政,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两个行署行使省的权力,但比省的规格要小。行署下辖直辖市、专区,再下为县及专辖市。1952年4月,撤销皖南、皖北2个人民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省。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省会驻合肥。 4、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5、安徽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安徽大地上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即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安徽文化。 6、安徽文化具有延续性、兼容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开拓创新性的基本特点。 7、道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之一,春秋末年的老子初步创立了道家思想体系,战国中期的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术的集大成者。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具体内容则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名词解释题库

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名词解释题库 第一部分——说明 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是何似龙的《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和周三多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从98年考研真题开始分析,可以发现周三多那本书考得越来越少,到2008年基本考的都是何似龙老师的那本书了。这就是考试的趋势,各位考生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转型》这本书。如果一不小心真的遇到周三多教授那本书上的题,也不要着急,可以尝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去答,河海的专业课改的很松,只要意思上基本符合都给分。所以建议各位考生把何似龙的《转型》读通读透,狠抓概念性的考点。看过《转型》的考生应该可以感觉到这本书是有点艰涩难懂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篇章里。所以要首先把各个概念弄清楚,才能把握书的意思,大家看真题,2000、2001、2002、2003、2004、2006、2007和2008年都有类似名词解释的题,这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些是死的东西,能不能答上来就看平时有没用功背书,现在我把各个可能考的名词解释列出来,供考生背诵。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忽略考过的题目,通过分析真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是前几年考过的,甚至一模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前几年考过的今年就不会考了,有些重点知识点,比如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就反复的考。以下列 出的带号的名词解释是要重点掌握的,括号里Y指的是考点来自周三多的书后面跟的是页码,P指的是考点来自何似龙的书。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题库 1.沟通(Y541) 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社会人(P125) 对社会和个人来讲,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相互竞争;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的。 3.统一命令原则(P77 所谓统一命令原则,就是指对一件具体的工作或事件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 (注:其实名词解释部门蓝皮书上大部分有,但有点儿散乱,所以我手敲了一遍,可供突击背诵使用,难免有错误,请指出我会尽快订正。其中32、42、蓝皮似乎没有,偶在413、555分别找的答案,请参阅,49。方政)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

地域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文化源地是文化事务、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主要由习俗、服饰、(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等文化要素组成。 2.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周代的(夏历)。 3.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三秦文化指的是附加在三秦大地上自然景观上的秦人的活动形态、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等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3.关中因四大关隘(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而得名。 4.有“中华第一陵”之称的陵墓是(轩辕黄帝陵墓)。 5.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幸的温泉胜地是(华清池)。 6.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地区是(关中平原)。 7.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名为(陕甘宁边区)。 8.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文化遗址。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反映的是秦末项羽焚毁(阿房宫)的史实。 二、名词解释 1.地域文化 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 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 “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 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 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 (1)、战国时期郑国渠。 (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 (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 (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 (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 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 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 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 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 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 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 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 两帝合陵——乾陵(乾县); 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 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 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 1、沉香劈山救母; 2、金庸华山论剑; 3、巨灵劈山; 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名词解释基础题

一、名词解释基础题(每题5分,共15分) 1、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危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3、风险评价:指评价危险程度并确认其是否在可接受范围的全过程。 4、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每一位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 5、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6、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7、隐患:是指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 8、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污染、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9、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10、未遂事件:是指已经发生但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或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 11、常见的六种违章心理是(侥幸心理)、(冒险心理)、(经验心理)、表现心理、反常心理、盲目心理。 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3、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4.、事故处理“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

和领导责任未追究不放过;职工未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5、安全生产三不原则:不安全不生产、不消除隐患不生产、不落实安全措施不生产。 16、安全色:分四种,红色-传递禁止、停止、危险或提示消防设备、设施的信息。蓝色-传递必须遵守规定的指令性信息。黄色-传递注意、警告的信息。绿色-传递安全的提示性信息。 17、安全目视化:指通过安全色、标签、标牌等方式明确工器具、工艺设备的使用状态以及生产作业场所的危险状态等的一种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18、噪声:凡属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或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杂乱无章的声音称之为噪声。 19、违章操作: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盲目蛮干,冒险作业的行为。 20、“安全经验分享”是指:员工将本人亲身经历或看到、听到的有关安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经验做法或事故、事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等总结出来,通过介绍和讲解在一定范围内使事故教训得到分享、典型经验得到推广的一项活动。 二、填空题基础题(每空1分,共20分) 1、HSE管理体系是近几年出现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规范,其中:H代表健康、S代表(安全)、E代表环境。 2、辽河油田公司、曙工处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是:以人为本、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题3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部分 二、名词解释: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江文化圈:皖江文化圈一般是指从远古到现在皖江地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范围大体接近于现在的皖江经济区域,即安庆、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巢湖、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皖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具有水文化的特点,开放创新意识浓。 徽州文化圈:徽州文化是指原徽州府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今属江西省)等六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的各种文化现象。徽州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中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具有丰富性、辉煌性、典型性,是一种典型的儒学文化。 《道德经》:《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共五千多字,故也称五千言,被后来的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亦被尊为教祖。其基本范畴是“道”与“德”,相比较起来,“道”最为基本。 新安理学:朱熹作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体系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朱熹门生弟子众多,遍及闽中等南方地区,其中徽州的朱门弟子以朱熹嫡传自誉,在发明、诠释朱子学方面独树一帜,被称为新安理学。新安理学形成于南宋,在

元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于明初达到鼎盛。新安理学一以贯之的学说宗旨、一脉相承的理学家群和鲜明的学派特征,对12世纪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包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并从而达到对于天地万物之理的认识。 皖派经学:清朝乾隆年间,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经学,兴起于新安理学之乡,又宣告了绵延600余年的新安理学的终结。戴震提出了人性的社会道德属性,并认为欲、情、知三者皆性的思想。将欲、情、知看作人性的基本内容,这是戴震在人性论方面的一大贡献。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戴震提出了具有新的内涵的“人性善”说。在道德论和理欲观方面,戴震否定了朱子之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相斥观,肯定了人性自然和人情自然的存在。戴震提倡从音韵训诂、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等方面阐明经典大义,这与新安理学家空谈义理的学风大相径庭。这种批判精神也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批判传统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1915-1923年),一批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针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发起的以反对封建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集中表现为提倡新文化,颠覆旧文化。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名词解释题库-1

一、(共10分,每小题2分) 1.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及消除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首过效应: 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人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3. 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 4. 激动剂: 激动剂与受体既有高亲和力,也有高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5. 抗生素: 来至细菌或真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化过程的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1. 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2. 半衰期 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3. 拮抗剂:一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本身不引起生物学效应,但阻断该受体激动剂介导的作用。 4. 糖尿病: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渐进性糖、脂肪、蛋白质、水喝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5. 首剂低血压:又称首剂综合征或首剂现象,系指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1.药物的吸收: 药物由给药部位(得一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得一分) 3.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得一分)担任存留的生物效应。(得一分) 4.广义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3.生物利用度: 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得一分)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得一分)4.化疗指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得一分)与治疗病原体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之比(得一分),LD50/ED50或LD5/ED95。 二、单选题 1.在如下的给药途径中,一般药物的吸收速率最快的是( C )A.舌下给药 B.口服 C.气雾吸入D.皮肤给药 2.药物消除的做主要器官是( A ) A.肾脏 B.肺 C.小肠 D.皮肤 3.与药物扩散速度无关的因素是( A ) A.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 B.药物的分子量、脂溶性、极性 C.药物的离子化程度 D.药物的pKa和体液的pH 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A ) A.药物的吸收速度 B.药物的排泄速度 C.药物的转运方式 D.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贵州地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C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B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A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D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P2)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D )(P5)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 )。(P5) A、威宁 B、玉屏 C、赫章 D、铜仁 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P8)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P17) A、5 B、6 C、7 D、8 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P17) A、一 B、二 C、三 D、四 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D )位。(P8) A、6 B、7 C、8 D、9 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P18) A、五 B、六 C、七 D、八 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P2) A、50 B、72.8 C、80 D、61.9 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D )。(P15) A、18.2% B、28.8% C、34.6 D、39.9% 15.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 C )的独特天气。(P6)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少 C、阴雨多、日照少 D、阴雨少、日照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