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研所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_笔记

民研所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_笔记

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

9月6日

第一部分:

一、人类学的命名

·亚里士多德使用Anthropos Logic,但并未作为“人的研究”概念之用。

·1501年医学家Magnus Hundt《人是万物之灵》中使用了,与人的生物特性研究相关。

·1655年《抽象人类学》(未署名),以英文形式出现。

·1871年英国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19世纪初,德国A. Bastian(1826-1905)和F. Ratzal(1844-1904) 注重不同历史中人的文化因素。A. Bastian :《历史上的人们》,认为文化存在地理区域(geographic area),“地理环境决定论”,移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二、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命名

·1607年出现

·1830年法国科学家让·雅克·昂佩勒(J. Ampere)指出,将民族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学科。

·1839年法国博物学家爱德华(M. Edwards)作为巴黎民族学会的称号。

·1783年斯洛伐克学者A. F. Kollar 命名“Ethnogia”,并将希腊文介绍到欧洲。

·1789年J. E. Fabri和A. C. Chavannes——Ethnology 、Ethnologic 、V olerkunde

·1832——1842年,牛津字典收录Ethnology、Ethnography

·19世纪中期以后,历经人类起源、人类发展的一致性(古典进化论)、对落后民族的研究后,明确研究范围:只对人类文化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进行比较研究。

·1901年美国学者、考古学家霍尔姆斯(W. H. Holmes)首次提出文化人类学。

·1908年英国人类学家J. 弗雷泽(Sir. J. Frazer)“社会人类学”概念,在利物浦大学的讲座上提出。9月13日

一、民族学:

·传统的民族学项目:民族的来源、形成、迁徙、分布、衍化过程、文化交流、生计方式及特点,大多属于民族志的范畴。

·研究方向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来看,前工业社会(例如云南大约有10个处于公社时期的民族)的研究是西方民族学界的兴趣所在。主要研究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和制度、宗教。

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战后殖民地的独立,西方的文化中心主义和殖民地的文化保护主义使得研究转向到城镇的社会转型。民族学学科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工业化的过程,形成民族社会学。

·民族学与民族志的区别:

民族学侧重田野的参与观察,注重对第一手资料的研究。通过对资料收集提炼理论规律,并解释民族地区的文化现象,偏重于理论性质的研究。

民族志侧重于对事实的描述和记录。通过现场的观察和访谈了解,将事实详细系统的做以记录,而并不作理论的概括和解释。

二、社会人类学:

Sir. J. Frazer(1854——1941)提出,注重对人类社会的比较研究,对族群社群社会亲属制度(kinship)、人际关系、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基本原则和形态以及功能做以研究。

Kinship:在小规模社会中,亲属成员和婚姻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从中可以清楚地分析出政治和权利的关系。而社会人类学强调的就是人的社会关系,不把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为文化是社会互动的功能和媒介。因而不同于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的一点是通过研究人类的行为,把社会和社会关系作为主要的研究,认为否则就低估了社会层面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一种强制的力量,认为社会关系是文化的产物。)。社会人类学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行为。

例如:中国基层农村,村委会、开发商、村民、村民精英(精英:疏导群众情绪并诉诸法律。)四种势力的博弈。掌握了社群结构合各个部门间的关系,才能解释规律。

强调整体观。整体观的研究是社会人类学的基本观点。要把个体放入到整个社会结构的框架中研究理解。一个成员的行为是与整个社会结构相关的。社会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旨在了解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什么(结构功能主义)。

三、考古人类学:

考古:地下挖掘;文物:地面上的碑文、建筑等。

·通过田野调查,运用文化的比较方法来研究不同地域时代和族群的文化的起源分布和演进的过程。文化的类型特点继承及相互关系。通过这些,尽可能恢复古代的生活方式。

·与考古学密切相关的是古人类学(化石人类学),探索人类起源。例如对牙齿的发现(元谋人),古人类化石遗骸、工具等,种群起源迁徙分布体制形态的进化。另外,配合古生物学、古地理学、古地质地貌学、古气候学等研究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尼人:对死去的成员进行墓葬。死后陪葬大量石器,以及男女并葬,证明似乎产生了宗教的思想。儿童墓葬中发现花粉,证明放置过食用花。后学术界将宗教的起源定义于尼人阶段。距今约10万年。

·特化:脑量甚至超过现代人,以支撑起肢体。故现代倾向于将其作为人来祖先的旁系,而将克罗马农人作为人类的直系祖先。

·发掘一具40岁左右尼人骨骼,肢体严重残疾。证明该群体构成一定的组织并相对稳定,照顾老幼。氏族社会的基本体征。(氏族:根本特质为族外婚)

9月20日:

四、民族考古学:

·以民族遗址遗物作为研究载体。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缺乏一整套规范的研究体系。

·困难之处在于:第一,自然及生计的原因导致族群不断迁徙,并随之聚合、分散。如此导致我们分析器物归属于那个族群较为困难;第二,由于技术限制,导致文物保存效果不好。

五、语言人类学:

·属于文化现象的语言是人类思维交际的产物和工具。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通过研究语言,发现语言与思维、心理状态、文化、社会、个人行为的关系。

·语言是客观载体,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很多信息。人类学研究中往往注意的是地方的方言土语,包含着地方性的知识和经验,包括感情和期望,甚至宗教信息。另外通过语言的残存因素探知已经变迁甚至消逝得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相似度的多少证明了历史上族群分开的时间长短。通过对语言的相似度的了解来分析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疏关系。

·语系、语族、语支的三等级。

·语言是了解和进入人类社会文化的钥匙。因此参与观察法要求,要了解当地人的语言。

·综上:人类学是一门通过田野作业实地观察记录,运用文化比较研究,对一个文化的过去与现在进行纵向比较。以及文化和周边文化的横向比较,来研究人类本身的现象和社会现象。研究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研究行为的样式和规则,研究组织结构的认知的学科。特别是建立起一套方法。通过我们直接的观察,通过访谈,作系统的精确的描述并对文化作理论的深入地探讨。直接的观察是零碎地,而精确的描述要求我们的文字表述能力进行深入剪除得描述。前者是民族之的要求,后者是民族学要求。

·人类学民族学主要研究的是文化。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与社会自身适应的产物。适应有主观与客观之分。深入深出不必要,浅入浅出最危险;浅入深出不可能,深入浅出最合理。

·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关系:

·三种观点:

1、人类学和民族学相同。特别是同源导致学理上的一致性。

2、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1859年巴黎人类学会。1879年美国按照成立时间,将人类学归为民族学的下属。

3、美国,民族学属于人类学。人类学研究整个人类社会,而民族学研究其中某一成分。

·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首先注意到是研究文化的科学,但没有局限于只研究原始社会。但中国学者更多的习惯于使用民族学的概念。二战后随着美国人类学影响世界的扩大,人类学开始更多更广泛的使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学界大多通过民族学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民族共同体的问题、社会形态和发展。80年代后我们开始认为民族不过是文化的在载体之一。90年代后认为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民族、族群和文化,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直到最近仍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虽然概念外来,但绝大多数学者作的是本土研究。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三者边界不清,因此如何界定成为讨论的焦点。费认为民族研究实际上指的是对少数民族的研究。包括对社会的研究,也可以包括在社会学范围之内。而且要突出这方面的特点。是为“民族社会学”。重点在于社会演进的过程。不主张be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区分为两个学科。他们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人类的社会。西方区分的原因在于社会学是研究工业社会、资本社会主义的学科;社会人类学研究那些前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社会。费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在发展的框架中研究变迁。四川省民研所所长李少民认为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是文化,因此二者不能等同。厦门大学陈国强认为二

者分别为两个学科。港中文大乔健认为基本概念尚未取得学界共识。

9月27日

一、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早期传入 ·最早的传入中国的民族学书籍:

1902年 上海广智书局出版 贺长雄著 萨瑞译《族制进化论》

1903年 京师大学堂书局印行 哈伯兰(M. Haberland )著 林纾、魏易译《民种学》

·1903年将“人种学”列为大学课程

·1916年孙学悟著《人类学纪略》,刊登于《科学》杂志

·1926年蔡元培 刊登于杂志上的《说民族学》,将民族学的概念引入中国。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首倡成立民族学研究组,隶属社会研究所下。并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了首次民族学调查。对东北西南等民族作了最早的调查。例如凌纯生的赫哲族研究。并有金陵大学出版社出版《松花江下的赫哲族》,通过照片真实反映出当时赫哲族的渔猎生活。被蔡元培称为“很好的记录民族学”。

·北京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广东的中山大学是最早成立民族学和社会学专业的学校。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学学会在重庆成立。费孝通先生等在云南的调查,吴文藻先生等到外国留学学习人类学。

1952年 中国政府对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合并私立大学,燕京大学、老北大和清华文学系合并成立北京大学。金陵大学改名南京大学。课程设置中取消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资产阶级学科”。改民族学为民族研究,50年代至70年代的调查都围绕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展开。

·建国后的主要工作:民族识别、民族语言的调查、社会历史调查(1956年成立8个少数民族历史调查组,调查社会组织、阶级关系等,1958年增加8个)

·中国民族学从传入之初就注重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对本土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调查,并将此发展为我国传统。但由于底子薄弱,体系建设不完善,30年的中断是资料积累产生断层。因此 费认为道路漫长。

二、西方人类学民族学对田野和田野调查的反思和批判

·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构成了学科的核心部分,其中参与观察尤为重要。因此民族学调查反对迷信权威,反对主观有偏见的认识。

·田野工作的深度与参与时间、深入程度、回访程度和第当地语言掌握的情况有关。所以田野工作是一种经验性的描述和研究。因此民族志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调查者的经历。这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资料,但是也严重的限制了我们获取的知识。我们过多地依靠田野的知识,就会不自觉地排斥其他的知识。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地获取材料,就会被自己的兴趣所限制而不能观察到其他有价值的方面。客观事物是个有机体,我们片面的看某一方面,就会忽视各部分间的互动关系。人类学是定性的描述性研究,缺乏定量的数据。

·50年代西方提出学科的不严谨性。认为应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但成果甚微。

·田野工作(field work ):19世纪末博物学家对殖民地进行资料收集时使用了这个词汇。把人类学和民族学看成是自然历史科学的一部分。受古典进化论的影响。特别是英国人类学家在20世纪初认为做田野调查就是对自然状态的原始人类的研究,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例如马林诺斯基倡导对原始社会的研究。英国的民族学者在帝国殖民地进行访谈,往往回避了帝国的武力征服。欧洲自然主义的想法认为人类学的研究应当到远离都市的异族中去。而美国人类学家则略有差异。例如F. Boas 等不同于功能的研究,注重工业化过程中即将消亡的印第安人文化,进行抢救性研究。关注美国城镇中的雇佣工人。

·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学界开始批判以往的人类学理论,例如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随着学科内分支学科出现和发展,开始反对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和殖民化的种种表现;对自然主义的选择偏远地区研究异文化是最佳选择产生怀疑;过于迷信田野收集的资料,对面对面访谈而来的毫无保障的调查资料产生怀疑;对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的生活在本民族中的人类学者的地位应重视;对田野调查的报告中不能出现个人经历的日记体的东西不科学的观点进行怀疑。

·提出主张: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整理,特别要关注边缘社会的民族族群。

10月11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族学者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误,都是和早期民族学理论上的错误有直接联系。例如,西方的“民族中心论”,即欧洲文化中心论。这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殖民活动由直接关系。二战后殖民地的独立,使得人类学研究不得不进行反思。因而欧洲中心论首当其冲。尤其是那些奉行古典进化论的学者。古典进化论学者以研究他者、野蛮为手段,寻求人类社会的普同性。而以Boas为代表的美国历史学派则强调特殊性。但古典进化论的学者认为:对任何知识的空缺,都可以通过对其他共性的研究而填补。例如通过对同属于农奴制社会的藏族的研究来代替对傣族社会的研究,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人类社会进行“大排队”,并按照单线进化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后来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资料收集与研究分别由不同身份的人完成。因而古典人类学者普遍认为田野工作“不体面”。

改变这一现状的是西方的高校学生,认为二手的资料不足以说明当地实情。但只是坐在总督府有选择性的访谈,或在村子周边进行观察。随后,有自然科学背景的学者注重实证,如Malinoski的调查,打破这个现状,直接深入村庄,重视实践。并将去田野调查法进行整理,总结出马氏模式——参与观察。从此,田野调查的经历成为了界定学科调查的标准。

今天的学界对于“田野”的反思带来新的思考。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所关注的田野已经不同于老一辈的田野,不只是局限于地理空间领域,而是包括了各个学科互相隔离的领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视以弥补我们知识上的不足。例如交叉学科的建设。以往注重对田野资料的过度重视导致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关注。田野应当重视其他学科提供的原理知识方法和观念,当然二者之间不可互相取代,即读书不能代替各种空间自然的场景。

结论:早期对田野的限制是不必要的。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会存在社会和文化的流动,也就存在着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可能性。因此,“人间无处不田野”。脱离了田野的实践,无所谓人类学研究。因此强调空间的重要性,同时不忽视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

今天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循环的工作。反复比较,进而了解田野对象的深入认识。

·田野调查的“三走”

一走:走向田野,一路收集资料

二走:走进社群,进行广泛深入地互动观察

三走:走出社群,通过对所收集资料的分析得出理性结果。

其中,“二走”过程中,要深入到当地群众中要建立田野合作关系,取得当地的理解帮助和支持配合。“三走”阶段,调查者会产生各种感性波澜,在参与观察中应当加以控制。适度的可测量的感情可以得到接受,但公开的表达喜好厌恶情绪应当避免。参与观察应当与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人类学的调查不需要“水乳交融”,而是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把握距离。既不能太远而失去了研究的视野,也不能太近而纠缠其中。一个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就是使命感和任务感决定的。Be not lost in details.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民族志的撰写

涂尔干强调对社会事实的把握。民族志就要注重社会事实。对事实的呈现,并对其进行解释。在撰写民族志时,将忠实呈现社会事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这种事实是客观的社会存在,不是自己主观的猜测。民族志学者长期生活在族群众,通过对社会的把握而呈现一种文化,借助于对这一种文化的认识,而呈现

出整个社会。

民族志对于整个国家的建设有指导性意义。提供的社会事实,就是我们的国情。新闻呈现的事实在厚度和纵深上远远不够(高丙中)。我们的国家、社会,需要建立起对社会事实起码的共识。而民族志的厚重,即可以达到这一要求。

民族志的四个特点:

田野调查者深入实地,以参与观察和直面访谈作为田野资料的基础。运用描述性的文体把某个地域族群的社会文化事实,通过整体性和全貌性的观点,来看待和精细的反映。

民族志擅长于采用经验性研究、定性研究和对质的研究,系统地加以叙述。

民族志既可以呈现和诠释对前工业化、前资本主义、非西方性社会、原始部落社会呈现,又可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一切社会的广泛解释。这种呈现和解释是为了理解和解释整个世界的各种社会文化形态。

民族志中既有科学性的客观描述(马氏语),也允许个人主观性的感受描述。

10月18日

·当代人类学研究的三大特点

·全貌性(holistic):是从被观察、研究的文化的整体性出发。不能孤立地研究,因此民族学非常注重整体型。即便是一个很小的社会,也不能忘记整个多样性的人类社会。注重文化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深入了解文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这些背景性的材料一定不能忽略。从物质生产方式的结构入手,生产方式、社会分工、社会分层中的组织样式等,还有地域族群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的主要样式,以及价值观念、信仰活动、心理因素等。还要扩大视野,与周边的外界世界的互相影响和互动作用。所有这些,就是所谓的全貌性。因此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材料的局部,即有整体的观念。

·透视性(perspective):要求我们观察研究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描述上。例如对仪式的研究中,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探索“为什么”。要深入到社区内部,尽力去了解和剖析事物内部的特征和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深入的访谈来达到这一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平时失落的信息重新找回,揭示事物的原理。

·解释性(explanatory):是对研究的客观事物的“为什么”,通过类型和比较得到科学的解释。在解释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采用当地人的“主位”观念。应当尽量尊重当地文化持有者自己的观点。尽可能用诚实的负责人的观点,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分析。要有社会事实的支撑,不能就事论事,要放在广阔的理论结构中进行解释。

综上,我们不仅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背景,还需要充分的生活经历;不仅需要准确的文字描述,还要克服异文化的困扰,特别是语言的障碍引发的不便。民族学者的工作就是对文化的传译、解释、沟通,达到各民族间的理解合作。应当能够比较严谨的指出各种文化的特征、功能、价值,使我们的多样化社会各放异彩。人类学者要提出对异民族的相处之道,让人类彼此分享物质和精神,以达到彼此间更加宽容。而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在于执著而艰苦的田野工作。田野的目的不是独占,而是分享,即分享人类学。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并非技巧性工作,其形成了一整套在田野中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的技术属性的认识上。

第二部分:

·田野工作中的客观性问题

客观事物进入到我们主观世界时,一定会经过我们大脑思维的中介,并接受其过滤。因此客观世界存

在的事物与我们的主观思维中存在差别。“我们头脑内部的世界,是由外部世界进入内部世界的信息流的性质,以及内部世界加工信息的所能力形成的。在真实的外部世界和头脑感觉的世界之间,存在着差别”(Richard Leaky)。

关于客观性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两方面:第一,对于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第二,对客观事物的解释。在以事实为主要描述的民族志上,通过我们的观察访谈,做一种具有经验性的描述。如果以理论构建为目的,上升到民族学理论的高度做一种阐释性的论述,也存在着怎么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对任何客观的描述,都是与我们的主观经验、目的、动机等相联系。我们全部的观察和描述总是和我们的理论观点、个性喜好而有所选择与考虑的。总是不可避免的渗透着我们的理性思考。由于客观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所以我们要明确知道认识与事实间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缩小这个距离。尽量的近似于客观事物,只能是贴近客观事实,却不可能等于事实。

10月25日

(接上节:客观性与真实性)

对于客观性,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客观性,而应该放在一个过程中去追求。客观性不是一个人的调查结果,而是关于一个族群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系列调查。例如美国人类学家R. Redfieled,1926年对美国墨西哥村庄调查,关于Tepozland的调查,认为是一个和谐的世外桃源。而1951年O. lewis的《一个墨西哥村庄的再研究》展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情况。所关注的社会阶层不同,导致了二者所得到的观点不同。前者忽视了社会底层潜在的尚不明显的冲突,而后者则强调自己所需的主题,忽视了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材料。另外由于各自的学派不同,导致二者使用理论不同。前者崇尚韦伯社会结构与个体间关系,而后者研究冲突与斗争。双方围绕各自感兴趣的宗旨收集材料,因此导致了差异。

反思人类学认为: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田野调查,不在于经过多少村庄调查了多少民族,而应该在一个有限的点上做长时期的反复调查。

·关于异文化困扰

到达一个新的田野当中,首要任务就是“适应”:积极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让当地人接受自己,适应自己。当离开了“母体文化”后,不能因为当地的地域环境限制而忽视了文化的价值。我们在感到异文化带来的观念冲突时,被调查者也会感到同样的冲突。因此“入乡问俗”就尤为重要。

在田野调查的初始阶段会有孤独压抑和无所适从。这是自身熟悉的文化与新文化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因素。因此必须应当努力克服,积极学习当地人的交谈和思维方式。其中最大的最首要的困难是语言。坚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因此克服语言的障碍是跨文化研究的有效手段。

·田野调查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特点

人类学作为一种经验科学,很难做以量化说明。由于调查者知识结构、修养、兴趣等不同,因此在观察思考中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客观方面来讲,各个地区族群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调查者采取的方法因人、事、时、地而异。因此调查难以形成一套公认的模式。因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对于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调查策略和方法。田野调查无金科玉律,考察者应当根据当地情况和自己情形来定(凌纯生)。但这并非说我们就无迹可寻。参与观察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于田野调查的方法论,费认为:任何的经验和方法,都是彼时彼地在具体的社会情况中获得,并且加以总结和提高的。但我们接触到的客观现象各不相同,因地而异。这些事物和人都有内在联系,有着千变万化的发展过程,有着不同的类型。所以不能用某一个模式去硬套。也不能机械的搬用某种方法去分析不同特点的研究对象。

除此之外,还要求我们在田野调查中贴近研究对象,营造出直接观察的访谈的契机。尽量的要要访谈对象打消顾虑、积极回忆。同时由于不可能某人提供完整的材料,因此要求我们收集材料并汇总,根据内

在联系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理清眉目。这就要求我们的观察必须系统深入,不能局限在表面的支离破碎现象。而我们的文字表述也要尽可能的准确客观。这是我们每一个田野作业者必须恪守的作业准则。

·调查研究者的心态问题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和了解。发现其他研究者没有发现或者忽略的领域与问题,将隐藏的道理清楚地阐释出来。这也是人类学田野作业的本质特征。如果我们不能克服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会歪曲我们研究的事实。“先入为主”与“假设”不同。设想和假设是形成理论的前提,但假设要以事实为根据。因而我们要以谦卑的心态发现问题,并根据客观事实做以客观的描述,是我们基本的工作。

在人类学调查中,为了更加客观的弥补自身局限性,我们采用多学科方法。例如使用社会学的抽样、问卷调查法来弥补我们在社区研究中的局限。其他如历史学、宗教学、生态学、影视手段等。

·民族学田野调查与其他调查的不同

田野调查与政府的行政调查和企业的市场调查,由于立场目的不同,因此手段方法也不同。

行政调查是政务系统的行为,企业的市场调查是以营销、管理和服务为性质的。因此这两种调查中,调查者的身份和角色与人类学者不同。他们更习惯于站在习惯之上,用官方或者企业的看法来关注事物,俯视失事物发展情况。他们的调查需要获得比较一致的结论,为的是综合各方意见以用于行政方面的政策规划、决策和指导、实施。作为学术调查,属于学术行为,不同于行政调查中需要对长官的意志进行服从。我们需要深入的事物的内部,用比较长的时间做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且我们要站在当地人的主位视角观察行为。不仅关注事物的现状,还要关注历时性的变迁,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所以说人类学家被赋予的任务是文化的参与者、传递者,同时也是文化的解释者。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同时允许不同的文化见解和观点并存。在学术领域当中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惯例,只要以事实为依据论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这也是学术的独立和自由。这样的目的是为后人提供继续研究的可能性。

第二,行政调查往往处于调查者所处的行政环境中进行。尽管会有系统外的群众参与,但难成主流。由于所处的政务系统中的上下级关系导致服从关系。而学术调查中只存在分工不同,调查者之间属于平等关系。因此就有了比较广泛的空间和自由度比较大的群众面,可以接纳和采纳多种声音。学术的价值本身就在于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因此二者不同。行政调查会借鉴需学术手段,但学术调查一般不予采取行政系统中的手段,即没有“服从”的约束。因为这样会让人的主观因素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因此我们在采取行政材料时要谨慎。学术调查反对夹带某种先验性的观念和倾向,反对用意识形态的框架来选择收集材料。

11月1日

第三部分:

·关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提供了研究的基本资料。产生了直接的产物:民族志,构成了民族学的核心内容。所以田野调查本看作人类学的基本功。对于田野调查,应当掌握多学科知识。

一、准备工作:

1、确定课题:调查任务。题目的选择确定取决于个人兴趣、生活经验,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对

文献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顾及到现实生活的需要。

2、物质准备:物质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调查结果是否满意。

3、调查的大纲:明确主要任务、目的、前人研究成果、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定性、定量的资料收

集、地点的确定、时间的安排(整体时间和分段时间)、人员的规模、大致的步骤、经费的预算。

4、文献准备:前人的调查报告、资料等全力收集并阅读。初步了解和掌握当地历史事件、宗教信仰、

语言语支

11月8日

关于文献收集:在读书时随时进行笔迹、摘要,以便在日后做论文时做好“文献综述”。广泛收集资料,避免与前人观点的重复。同时避免先入为主的态度来看待前人成果,需要独立思考。在“无疑之处有疑”(胡适语)。

5、物质准备:衣服、药品、照明、活页本、文具、尺子(支持和卷尺)

二、建立田野作业关系

1、目的:使田野中的被调查者与我们彼此间互相了解,建立社会关系人际网络,并形成了多条资料收集

的管道,以便调查顺利展开。要求我们建立与被调查者之间比较亲密的人际关系。

2、做法:

(1)不要进入田野后立即展开调查。花两三天时间进入的田野中,与村长、村干部等建立交流,一定要村干部带领下熟悉社区或村寨,以便让社区居民对我们有一个主观的认识。

(2)同时注意入乡问俗,主动询问当地禁忌等。多接触群众,通过拉家常建立理解和认识。

(3)重点拜访一些德高望重、对公众生活有影响的人物,如老红军、老干部、或年龄大且有影响的人物。随行携带一些礼物(烟、酒等)。

(4)重在收集调查线索,如哪些方面的人知道哪些方面的信息等。同时也是相互认识、相互观察的过程。

(5)反观初定计划,确定哪些是确实可行的,哪些是需要修改的

3、注意事项:

态度和品格:直接影响村寨成员对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调查结果。不要受主观的偏见影响,而应当客观地、虚心的,诚实的、追求真理的态度来调查研究。

适应能力:改变思维中的旧传统,努力适应复杂的田野环境。

商量讨论的态度:避免官僚式作风,怀着责任感亲近对象,而不是命令式问话。营造融洽良好的调查风气,从心理上适应当地文化。

4、角色问题:

西方人类学家到田野点后需要解释来意:了解文化风俗,以便告诉他人。因此他们的角色是参与者、传递者和解释者。在不同情况下分别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例如入户时是客人,日常交往中是朋友关系,有时候是教师、医生,甚至是部落成员的身份(如摩尔根)。目的是尽可能的融入到当地社区,以期更深层次的了解多样性文化。

11月15日——12月13日笔记缺少,详见蔡老师论文

12月20日停课一次

12月27日

调查报告

·客观记述与自己的分析议论要分清,自己的材料和引用别人的材料也要分清。

·对一些事情的结语要尽可能做到客观,并留有余地

·多人撰写需要明确注明分工。遇到共同问题需讨论,不必求一致。不存在少数与多数的问题。

七个部分:

·提要和关键词:Abstract,不超过百字,不同于内容介绍,将讨论所围绕的问题说情即可。

·前言:不设章节,1、说明选题理由(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并非罗列书名,而是逐一评论)。3、田野过程的记录(具体时间和所到达地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未完成的工作等)。4、报告全文的内容结构、使用的方法及理由。

·正文:按章节逐一论述。必须有章有节,每章至少两节以上。章节一、(一)1、(1)(①作为注释使用)

·结语①:结论性话语。简明扼要,逐字推敲。

·后记:需要致谢的单位和个人。资金资助的企业和个人、指导老师、民族地区提供帮助的人。适当介绍当地群众主要的报告人、提供资料的群众等。

·参考文献目录:运用的中外文资料,展示平时读书的记录情况。专著在前,论文在后,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最后是网上资料。

·照片、图片:对照片图片进行编号,图文结合成整体。

①结语与前言不在正文范围之内,应另设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