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数据处理)【圣才出品】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数据处理)【圣才出品】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数据处理)【圣才出品】
郝大海《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数据处理)【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八章数据处理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资料检查与校订

1.资料检查

资料检查是指对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质量的审查与核实,目的是确定哪些资料可以接受,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哪些资料要剔除。它主要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检查来实现。

(1)检查问卷

①资料的完整性主要通过问卷填答的完整程度反映出来,资料不完整包括以下情况:

a.问卷的某一页或某几页漏填;

b.问卷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没有填答。

②资料的准确性主要依赖于访问实施的准确程度,即访问员(或被访者)是否按要求实施了访问(或进行了回答),答案是否按要求作了记录。如果回收问卷中出现以下情况,就表明访问没有严格按要求实施,相应的问卷资料是不准确的:

a.问卷是由不符合要求的被访者填答的;

b.问卷记录的访问日期是在调查规定的截止日期以后;

c.问卷记录的答案有错误。

对检查出来的有问题的问卷,基本处理原则是:能纠正就纠正,无法纠正的作废卷处理。

在实践中,资料搜集上查验出了问题,要找到该访问员让其对漏答情况给出解释,对错误的回答记录做出相应判断,也可以要求访问员重新访问。在由研究者自行进行的检查中,如废卷数量影响到样本的代表性,就要按相同的概率抽样原则重新选择一些被访者,进行补充调查。

(2)回访

①资料真实性检查一般是在资料搜集结束后,由熟悉访问员情况的分区(组)督导或专门训练的复查员通过随机抽取5%~l5%已访问过的被访者进行回访来实现的。对被访者的回访既可以采用打电话,也可以通过邮寄回访问卷的方式进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复查的内容主要是确认访问员是否按规定访问了指定的被访者,访问员在访问中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复查应该是标准化的,要有复查问卷和格式统一的复查记录表。复查问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复查对象的原问卷编号;

b.复查的次数及时间记录;

c.确认访问员是否来访过;

d.确认访问员是否访问了指定的被访者;

e.(如果赠送礼品)确认访问员是否已送出礼品;

f.复查对象对访问员访问态度的评价;

g.从原问卷中挑选一些较敏感、较难回答或事实性的题目,回访复查对象,以检验访问员是否有违规操作行为。

③在实际访问中,访问员的违规或舞弊行为主要表现为:

a.没有按规定访问指定的被访者。非指定被访者回答的问卷,会产生系统误差,使得样本失去代表性。

b.用电访或邮寄代替面访。一旦此类情况发生,问卷的标准化程度会出现偏差,就会降低资料的可比性。

c.故意漏问某些较敏感或较难问的题目。这种作弊行为很难在完整性检查中查出,它的存在会影响资料的内在效度。

d.自己填答问卷。如果是在调查中发现此类行为,不仅要将回访中发现的那些问卷作废,还要将该访问员所有已完成的问卷作为废卷处理,并要立即中止作弊访问员的资格。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资料校订

(1)校订工作,即从问卷中找出那些错误或不令人满意的答案,并对之进行相应的处理。校订工作最好能在调查实施中由督导人员同步进行,因为这有利于在调查现场修正答案,特别是在调查区域较大时。

(2)校订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

①访问员没问某些问题,或没记录某些问题的答案;

②访问员的记录字迹不清;

③记录的答案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楚;

④访问员在规定跳题的地方没跳,或在不该跳题的地方却跳了。

校订人员遇到以上情况,除了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标记,使之区别于问卷的正常记录方式外,还要对这些不合格问卷进行处理。

二、资料编码

1.编码的一般规则

(1)编码定义

资料编码原则上是将被访者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分配一个相对应的计算机软件能够识别的代码,这个代码就是代表该项回答内容的编码。绝大多数情况下,编码都采用数字作为代码,但对于有些特殊答案,研究人员偶尔也采用字母作为代码。

(2)编码方式

①研究者在问卷设计时事先赋予被访者所可能回答的选项一个代码,编码时逐一记录被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访者回答的选项代码,这种与问卷设计同步进行的编码形式被称为事前编码或预编码。封闭式问题通常采取事前编码的方式。

②研究者在访问结束后,逐一就被访者的回答进行编码的工作,这种编码方式被称为事后编码。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中的“其他”选项,通常采取事后编码。

(3)编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①在编码的过程中,除了要对被访者的每一个回答选项进行编码外,还需对问卷编号、访问员编号等相关内容按统一标准进行编码,这样做可以为查找问卷错误提供极大的便利。

②如果被访者的回答内容本身就是一些数字资料,如被访者的年龄、收入等,在编码时应尽可能保留原来资料的面貌,以使资料的使用者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自己处理所需要的变量类型。

③对于“不确定”、“不知道”或“其他”这样的特殊选项,在编码设计时要使用固定的代码,例如“98”、“998”等,在整份问卷中前后最好完全一致。

2.开放式题目的事后编码技术

(1)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中的“其他”选项,由于是被访者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故答案的范围无法事先预知,一般采取事后编码。

(2)在事后编码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编码员要对已出现的各种答案进行分类。在事后编码正式开始前,研究者应该针对每一个需要事后编码的项目给出一份代码指南。

②代码指南的编制要在设计问卷时就开始,在焦点小组讨论、深度访谈和试调查过程中,研究者要有意识地摘要记录每个不同的答案。随后将所有不同的答案做成分类表,并给每个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建立草拟的代码,从而形成初步的代码指南。

③编码时,研究者首先要为编码员提供每一个编码项目的代码指南,其次需附上几张单页编码纸,将需要编码项目的名称和撰写答案的位置清楚地标在每页的顶端。

④有两种方法可应对分类含义不清晰的答案:a.将其合并到已有的类别中去;b.设立一个新代码。有经验的编码员通常会选择后一种。

⑤对于事后编码,不允许编码员在分隔的地点,依照不同的编码手册独立地编码。因为这样会出现同一个代码对应两个不同的答案的情况,从而产生严重的数据错误。

3.编码手册的编制

事前编码和事后编码所用的编码手册最后将合并为一个编码手册。

(1)编码手册的作用

①编码手册最直接的作用是提供一套标准化的编码作业程序;

②编码手册是编码作业的一份操作档案;

③编码手册是数据分析人员了解数据文件的指南。

(2)编码手册的内容

①与编号有关的内容,包括栏位、问卷题号、变量编号等。

a.栏位表明的是某个变量在数据文件中列的位置;

b.问卷题号是问卷中每个问题的原始编号;

c.变量编号是变量在编码手册中从头至尾连续排列的一个顺序号,与问卷题号顺序相同,但不是一一对应。

②与变量编码有关的内容,包括变量名称和变量标签。

西方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总结 一、框架 二、基本概念 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均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机会成本 三、几种市场类型 市场类型厂商产品差异对价格控制进入市场接近的商品 数量程度程度难易程度市场 完全竞争很多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农产品 完全垄断很多有差别较小比较容易轻工业、零售业寡头市场几家有差别较大比较困难民航、通讯、汽车 或无差别制造、石油开采完全垄断一家不可替代很大不可能公用事业 四、七种均衡

1.市场均衡 2.消费者均衡 3.生产者均衡 4.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7.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五、概念辨析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实证与规范经济学 3.需求(供给)的变化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 4.短期与长期 5.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6.停业点与盈利点 六、基本原理 1.需求、供给、供求原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七、典型经济现象解释 1.丰收悖论 2.猪流感疾病,是猪肉价格下降,分析均衡变动 步骤:㈠确定事件使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二者同时移动 ㈡确定曲线的变动方向 ㈢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3.为何钻石比水贵:水数量多边际效用小。 4.惨淡经营,店铺为何不关门? P=A VC 为停业点。当AC>P>A VC虽亏本,但其收入高于可变成本,还有一部分可弥补固定成本。若其关门将损失全部固定成本。因此商家会选择继续经营。 5.为何铁路、供水、供电等行业能保持其垄断地位? 政府特许自然垄断 6.最低工资法德出台将会有哪些成效和弊端? 一部分人取得叫高收入造成失业 7.在小镇放烟花,能向居民收取观看费用吗? 不能外部性不直接收费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重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社会科学领域常见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社会调查)、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社会调查概念: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 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的特征:首先,社会调查在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其次,社会调查是一种 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社会调查的类型:调查对象范围——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自填问卷与邮寄问卷)和访问调查(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调查目的或作 用——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调查性质和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 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研究性调查。 社会调查的题材: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指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在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优点:抽 样调查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十分迅速的获得资料数据;可以比较 详细的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准确性高。 传统社会调查和现代社会调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o(╯□╰)o 2、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a)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选题阶段) b) 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准备阶段) c) 资料的收集(实施阶段) d) 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分析阶段) e) 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总结阶段) 选题阶段的任务:一是选取主题,二是形成研究问题。选择问题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主观:研究者理论素养、生活阅历、观察角度、研究兴趣;客观:社会环境 等。研究问题选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研究工作的成败。 研究设计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道路选择(为了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设计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个方面);工具准备(对 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问卷的准备和调查对象的选取工作)。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任务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分析阶段: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 得出结果阶段:撰写研究报告,评价研究质量,交流研究成果。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及重点总结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 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 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 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 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 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微观笔记整理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有效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有效供给:供给是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提供出售的愿望与出售能力相结合的。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点: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 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出清。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 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 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 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 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消费者均衡就是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预算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 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厂商:又称生产者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讲义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讲义 (精装版) 这份资料是2年前上过人大专业课考研辅导班的一个朋友的笔记。历经千心万苦才整理出电子版来,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好好利用一下这些资料!更希望版主别删掉!!!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 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 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 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 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 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笔记

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重点:抽样;测量与操作化;理论与研究;实地研究;定量分析 ☆☆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研究(social research):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进而理解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预测社会发展、变迁的趋势。其方法体系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社会研究的三个基本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方式是经验(经验性,指社会研究必须依据可感知的资料)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what/why]而非判断的[是否正确]。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 方法论(methodology):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包括两种基本的、同时又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主流位置。 实证主义方法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将社会现象当作纯粹客观的现象来测量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具体可观的观察,对经验事实做出客观的研究结论。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其最典型特征。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其行为及其社会后果。人文主义者结合人类行为主体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能动特性、思维和意志等,来描述或建构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是其典型特征。 3、研究方式(research mode):指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包括贯穿社会学研究的全过程的程序、策略、方法等。通常有四种类型: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心理学者通常采用实验研究;社会学者-调查研究;人类学者-实地研究;传播学者-文献研究式。 研究方式的选择:与所研究现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等等紧密相关。对于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调…应用领域较广,操作程序严格规范,对事物的分析精确性高,对信息的收集迅速及时,兼顾描述和解释两种目的,可以通过样本特征来推断总体。其资料是被访者的自我报告,对行为的测量被动、简洁,难以了解社会现实中人们的真实行为过程,对思想难以深入探讨。 实地…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适合于研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效度高,灵活性和弹性大,但概括性差,信度低,耗时长,对研究对象会产生影响。 实验…基本目标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研究内容狭窄。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财务知识)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笔记最全版

(财务知识)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笔记

第壹章 第壹节稀缺性和选择 (壹)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能够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当下或者将来生产产品,且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壹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壹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壹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和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且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视仍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仍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和劳务,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仍研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A、B、C、D(2013.10.18)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_在线作业_A(100) 一判断题 1. 解释性研究通常具有理论假设,这也是解释性区别于描述性研究的关键之处。() (5.0 分) a 正确 b 错误 2. 横向研究就等于静态研究,它不可以进行动态分析。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3. “科学发展阶段论”是指前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常规科学阶段→ 新的常规科学阶段…()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4. 假设是对调查对象的特征以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推测性的判断或设想,它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5. 非实体概念是指可直接观察到的物体、事物和现象。()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6.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某些单位(或个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状况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5.0 分)

a 错误 b 正确 7. 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具有实际的数学意义。() (5.0 分)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史蒂文斯的分类,下列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类型是()。 (5.0 分) a 定序测量 b 定距测量 c 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 2.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的是()。 (5.0 分)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个案调查 d 典型调查 3. ()是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5.0 分) a 社会研究 b 社会学研究 c 社会调查研究

4. ()是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 (5.0 分) a 概念 b 式概念 c 变量 5. 通过上下变化的线段来反映所研究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图形,叫做()。 (5.0 分) a 折线图 b 圆形图 c 矩形图 d 曲线图 三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抽样形式中哪些属于概率抽样()。 (5.0 分) 定额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判断抽样 分层抽样 雪球抽样 2. 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包括()。 (5.0 分) 群体 社区 个人 组织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微观部分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着,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着,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讲义和笔记

高鸿业第四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讲义 第四版得主要修改与增删之处可分为微观、宏观与总论这三个部分加以说明: 第一,微观部分得变动有六点: (1)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以小注得形式作了进一步得补充说明; (2)删去过多得或具有重复性得习题 (3)对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添增课较多得说明 (4)对产量得利润最大化与要素需求得利润最大化得关系做了补充 (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得内容,添加了“惯性与均衡得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得“效率与公平"得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得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得内容做了比较详尽得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得理解该节内容得较新发展 对宏观得变动,主要有以下五点: (1)对国民收入核算一章得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避免阅读时可能存在得误解之处 (2)在第十七章中,对总供给曲线添增了一些微观方面得解释 (3)删去第二十章第六节“调整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得政策”。因为,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特别就是经济全球化使得调整得政策越来越为复杂,其内容已超过一本普通教材得范围。 (4)对第二十二章中得新凯恩斯主义得总供给理论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得理解该部分得内容 (5)更新了宏观部分得一些数据 第三,在总体方面,第四版得第二十三章中,添增了西方学者“忽视道德得必要性”一节,以便使读者一方面知悉西方经济学得一个缺点,另一方面又能瞧到西方经济学得一些较新得发展。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与经济问题 稀缺性得含义:生产资源得相对有限性、资源得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得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得相对稀缺得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得需要。这就就是所谓得"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得成分:经济社会中得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哪些? A: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B: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C: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D:其余选项都错误 答案: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社会研究中的困难有哪些? A:人的特殊性 B:研究的干扰性 C: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D: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E: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答案: 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3、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 A: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 B: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C: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 D:研究的哲学基础 答案: 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技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类型,研究的哲学基础

4、调查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 A:抽样 B:问卷 C:统计分析 D:相关分析 答案: 抽样,问卷 ,统计分析 ,相关分析 5、文献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A:内容分析 B:编码与解码 C:二次分析 D: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答案: 内容分析,编码与解码 ,二次分析 ,现有统计资料的分析 6、社会研究的主体是指( ) A: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B: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 C:要探索的社会问题 D:要了解的社会现象 答案: 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他社会单位

7、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A:对 B:错 答案: 对 8、研究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A: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 B: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 C:资料的收集 D: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E: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答案: 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9、实证主义的范式对应定量研究方式。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定量研究与演绎推理逻辑过程相似。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命题。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知识点

选择*;简答*;计算*;论述* 重点章节:、、、、(罗红叶老师所上地章节),其余章节可能出选择题. 、了解定量与定性地区别,详见第章 、选题地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 、测量地四要素:测量地客体、测量地内容、测量地法则、数字或符号. 、测量层次:明确四者地各自特点与区别 ()定类测量:又称类别测量、定名测量,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研究对象地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地名称和符号,确定其类别.定类测量是最低地层次测量,其分类是最基本地目标和最经常性地操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等于或不等于(属于或不属于) 举例:性别(男女)、婚姻(未婚、已婚、离婚……)、职业(工人、农民、干部、技术人员、商人、其他) 特性:穷尽性与互斥性、对称性与传递性 ()定序测量:又称等级测量、顺序测量,其取值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又可以认为其实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区分为强度、程度或等级不同地序列.可以反映不同地类别,还可以体现出事物或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序列上地差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 举例: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城市地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性:对称性与不对称性同在,传递性.通常将不同地序列转化为大小不等地数字,但此数字不能进行数字运算,只是单纯表示“大”“小”地符号.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地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结果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注意:定距测量中地值可以为,但是这个却不具备数学中地含义,如北京地气温为摄氏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特点:同时具有定类、定序地性质,还可以加减运算 举例: ①测量人地智商:甲地智商为,乙地智商为,那么可以说明甲地智商比乙地智商高,而且高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测量自然界中地温度:北京地气温度,武汉度. 定类测量地测量结果:北京和武汉地气温不同; 定序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地气温高; 定距测量地测量结果:武汉地气温比北京高出度. ③公元年代 ()定比测量:又称等比测量、比例测量,除了上述三种测量地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绝对地零点(有实际意义地零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举例: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人口密度.如:甲地收入是元,乙地收入是元,那么,由此说明甲地收入是乙地两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是否有实际意义地零点(绝对零点)地存在,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地唯一区别. 层次小结: 上述四种测量地层次由高到低,逐渐上升.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地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地内容,也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地内容;同时,高层次地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地测量处理.如:定序测量具有定类测量地分类功能,且可以

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笔记整理 经济学:是一种学问,研究人类如何选择使用有限的生产资源以生产不同的物品,来满足几乎无穷尽的欲望,并将之分配给社会中不同的成员。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是用理论对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它要说明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并不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市场均衡——指在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市场中商品需求量正好和相同时间内商品供给量相等。 供求规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弹性:衡量因变量变动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消费者行为理论:(计算效用,消费者剩余) 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厂商理论(生产理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是递减的。 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TP 。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记为AP 。 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MP 。 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我们把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因选择某种生产而不得不放弃地进行其他生产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入,称为进行这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短期成本可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长期(long run )是指厂商可以根据他要达到的产量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因此,长期中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没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特点; 第一,市场上有许多销售者和购买者。他们的数目多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个人在市场上所占份额都极小,无法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在这种市场上,价格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第二,同类商品同质无差别。 第三,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第四,市场信息完全畅通,厂商与消费者都对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了如指掌。 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d )、平均收益线(AR )、边际收益线(MR ),三线合一。 短期均衡的三种情况,见ppt 。 长期均衡:但是,由于长期生产的特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只有一种状态:所有厂商都达到零利润均衡,都只获得正常利润。 总成本包括企业所有者用于经营的时间和金钱的机会成本。在利润均衡时,企业的收益应该补偿所有者期望用于使其企业维持的时间和金钱。 分配理论: 劳动的需求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y x x y x x y y E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重点知识概括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 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 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 它 (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 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 平直接有关。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 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 究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社会调研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定义: ⑴社会调查是收集社会资料或社会事实的行为。(即资料收集,属于感性认识) ⑵社会调查是对某种社会事实(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完整的认识过程,既有资料搜集活动,又有分析研究资料等活动。 (即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属于理性认识) ⑶社会调查既是认识社会的认识行为,又是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行为。 (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改造社会,属于认识+实践) 2.人类求知的方法:权威法、经验法、思辨法、科学法 3.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及技术(程序、工具等)。 4.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体系。社会研究中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五种观点 历史的观点:一个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是有联系的。 社会的观点:一种社会事实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 透视的观点:研究社会问题,发现社会运行规律 机率的观点:概率的规律 整体的观点:整体的角度,部分与部分相互作用的角度 5.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从事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非理论研究的方法。 6.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特征: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7.社会研究中的困难:人的特殊性(主观能动性)、研究的干扰性(研究本身会改变研究对象相关行为)、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道德伦理)、保持客观性的困难(价值中立、价值有涉)。 8.社会研究有四种主要的研究方式,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9.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10.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主张在经验研究中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其一是科学主义的,其二是自然主义的。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则可以说是这两种方法论的最集中体现,它们是我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两条途径,二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社会研究者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它们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 11.社会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并将其系统化、设计研究方案和准备研究工具、资料的收集、资料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