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2.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一)

【学习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2.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

3.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学法指导】

1.在理解数列概念时,应区分数列与集合两个不同的概念. 2.类比函数的表示方法来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3.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本节的难点之一,突破难点的方法:把序号标在项的旁边,观察项与序号的关系,从而写出通项公式. 【知识要点】

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___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项.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n ,…,简记为 .

3.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 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_____数列. 4.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公式.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数列的概念

问题 先看下面的几组例子:

(1)全体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0,1,2,3,4,…; (2)正整数1,2,3,4,5的倒数排成一列数:1,12,13,14,1

5

(3)π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一列数:3,3.1,3.14,3.141,…; (4)无穷多个1排成一列数:1,1,1,1,1,…;

(5)当n 分别取1,2,3,4,5,…时,(-1)n 的值排成一列数:-1,1,-1,1,-1,…. 请你根据上面的例子尝试给数列下个定义.

探究 数列中的项与数集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数列中的项具有怎样的性质? 探究点二 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问题 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回忆一下函数的表示方法,想一想除了列举法外,数列还有哪些表示方法? 探究 下面是用列举法给出的数列,请你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完整. (1)数列:1,3,5,7,9,…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2)数列:1,12,13,14,1

5,…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③用图象法表示为(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 探究点三 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 什么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谈谈你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

探究 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数列的特征,并进行联想、转化、归纳,同时要

数列

通项公式 -1,1,-1,1,… a n = 1,2,3,4,… a n = 1,3,5,7,… a n = 2,4,6,8,… a n = 1,2,4,8,… a n = 1,4,9,16,… a n = 1,12,13,1

4

,… a n =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与第2 012项. (1)a n =cos

n π2

; (2)b n =11×2+12×3+1

3×4+…+

1

n

n +1

. 小结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指定项,要注意n =1,2,3,….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较为复杂,应考

虑运算化简后再求值.

跟踪训练1 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4项.

(1)a n =2n +1;(2)b n =2

)

1(1n

-+

例2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5,-7,9,…; (2)12,2,92,8,25

2

,…;

(3)9,99,999,9 999,…; (4)0,1,0,1,….

小结 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其几方面的特征: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③拆项后的特征;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并对此进行联想、转化、归纳.

跟踪训练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212,414,618,81

16,…;

(2)0.9,0.99,0.999,0.999 9,…; (3)-12,16,-112,1

20,….

例3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1

n

n +1

2n -12n +1

.

(1)写出它的第10项;

(2)判断2

33

是不是该数列中的项.

小结 判断某数列是否为数列中的项,只需将它代入通项公式中求n 的值,若存在正整数n ,则说明该数是数列中的项,否则就不是该数列中的项. 跟踪训练3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

1n n +2

(n ∈N *),那么1

120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_项.

【当堂检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数列1,3,5,7与7,5,3,1是相同的数列

B .数列0,1,2,3,…可以表示为{n }

C .数列0,1,0,1,…是常数列

D .数列{n

n +1}是递增数列

2.观察下列数列的特点,用适当的一个数填空:1,3,5,7,___,11,…. 3.已知下列数列:

(1)2 000,2 004,2 008,2 012; (2)0,12,2

3,…,n -1n

,…;

(3)1,12,14,…,12n -1,…; (4)1,-23,3

5,…,-1n -1

·n 2n -1,…;

(5)1,0,-1,…,sin n π

2

,…; (6)6,6,6,6,6,6.

其中,有穷数列是________,无穷数列是________,递增数列是________,递减数列是________,常数列是________,摆动数列是________,周期数列是________.(将合理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4.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a ,b ,a ,b ,…; (2)-1,85,-157,24

9

,….

【课堂小结】

1.{a n }与a n 是不同的两种表示,{a n }表示数列a 1,a 2,…,a n ,…,是数列的一种简记形式.而a n 只表示数

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a n }是“个体”与“整体”的从属关系.

2.数列的表示方法:①图象法;②列表法;③通项公式法;④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其通项公式的关键是观察、归纳各项与对应的项数之间的联系.同时,要善于利用我们熟知的一些基本数列,通过合理的联想、转化而达到问题的解决.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数列23,45,67,8

9,…的第10项是

( )

A .16

17

B .1819

C .2021

D .2223

2.数列{n 2+n }中的项不能是 ( )

A .380

B .342

C .321

D .306 3.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

A .a n =n 2-n +1

B .a n =n (n -1)

2

C .a n =n (n +1)

2

D .a n =n 2+1

4.已知数列12,23,34,4

5,…,那么0.94,0.96,0.98,0.99中属于该数列中某一项值的应当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在数列2,2,x,22,10,23,…中,x =______. 6.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a n 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n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可以不写过程) (1)3,5,9,17,33,…; (2)23,415,635,8

63

,…;

(3)1,0,-13,0,15,0,-1

7,0,….

8.已知数列{n (n +2)}:

(1)写出这个数列的第8项和第20项;

(2)323是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二、能力提升

9.数列0.3,0.33,0.333,0.333 3,…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等于

( )

A .1

9(10n -1)

B .1

3(10n -1)

C .13(1-1

10

n )

D .3

10

(10n -1)

10.设a n =1n +1+1n +2+1n +3

+…+1

2n (n ∈N *),那么a n +1-a n 等于

( )

A .12n +1

B .12n +2

C .12n +1+12n +2

D .

12n +1-1

2n +2

11.由花盆摆成以下图案,根据摆放规律,可得第5个图形中的花盆数为________.

12.在数列{a n }中,a 1=2,a 17=66,通项公式a n 是n 的一次函数.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88是否是数列{a n }中的项?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数列????

??

9n 2-9n +29n 2

-1: (1)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2)98

101是不是该数列中的项,为什么?

(3)求证:数列中的各项都在区间(0,1)内;

(4)在区间????

13,23内有无数列中的项?若有,有几项?若没有,说明理由.

§2.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二)

【学习要求】

1.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能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 2.能从函数的观点研究数列,掌握数列的一些简单性质.

【学法指导】

1.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另一重要形式.一般只要给出数列的首项或前几项以及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几

项之间的运算关系,就可以依次求出数列的各项.

2.由于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因此许多函数的性质可以应用到数列中.例如,数列的单调性、数列的最值、数列的周期性都可以类比函数的性质.

【知识要点】

1.如果数列{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已知,并且数列{a n }的任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 公式.

2.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的函数,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 .

3.一般地,一个数列{a n },如果从 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那么这个数列叫做 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那么这个数列叫做 数列.如果数列{a n }的各项都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

4.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1,则a n = ,从单调性来看,数列是单调 数列.

【问题探究】

公元前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名著《算盘全书》中,记载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某人有一对新生的兔子饲养在围墙中,如果它们每个月生一对兔子,且新生的兔子从第三个月开始也是每个月生一对兔子,问一年后围墙中共有多少对兔子?该问题在原书中作了分析: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都是最初的一对兔子,第三个月生下一对兔子,围墙内共有两对兔子,第四个月仍是最初的一对兔子生下一对兔子,共有3对兔子.到第五个月除最初的兔子新生一对兔子外,第一个月生的兔子也开始生兔子,因此共有5对兔子.继续推下去,第12个月时最终共有144对兔子.书中还提出,每个月的兔子总数可由前两个月的兔子数相加而得.据载首先是由19世纪法国数学家吕卡将级数{a n }:1,1,2,3,5,8,13,21,34,…,a n +1=a n +a n -1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它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有广泛应用.数列的这种表达形式,是用前面的项来表达后面的项,我们称之为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有什么应用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数列的递推公式. 探究点一 数列的函数特性

问题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相比,数列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探究1 数列的单调性

下面给出了一些数列的图象:

a n =2n -1

a n =1n

a n =(-1)n

观察上述数列项的取值的变化规律,请类比单调函数的定义,把下列单调数列的定义补充完整.一般地,一个数列{a n },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 ,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果数列{a n }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

因此,要证明数列{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只需证明a n +1-a n 0;要证明数列{a n }是单调递减数列,只需证明a n +1-a n 0.

探究2 数列的周期性

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2,a n +2=a n +1-a n ,试写出a 3,a 4,a 5,a 6,a 7,a 8,你发现数列{a n }具有怎样的规律?你能否求出该数列中的第2 012项是多少?

探究点二 由简单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问题 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都可以用来写出数列中的任意项,都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探究1 对于任意数列{a n },等式:a 1+(a 2-a 1)+(a 3-a 2)+…+(a n -a n -1)=a n 都成立.试根据这一结论,求解下列问题.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2,试求通项a n .

探究2 若数列{a n }中各项均不为零,则有:a 1·a 2a 1·a 3a 2·…·a n

a n -1=a n 成立.试根据这一结论求解下列问题.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

a n a n -1

=n -1

n (n ≥2),试求通项a n .

【典型例题】

例1 在数列{a n }中,已知a 1=2,a 2=3,a n +2=3a n +1-2a n (n ≥1),写出此数列的前6项. 小结 已知数列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时,依次将项数n 的值代入即可.

跟踪训练1 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23,1a n -2+1a n =2

a n -1(n ∈N *,n ≥3),求a 3,a 4.

例2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

n 2+1

.求证: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

小结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可用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来研究数列的单调性.

跟踪训练2 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an

bn +1,其中a 、b 均为正常数,那么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n >a n +1

B .a n

C .a n =a n +1

D .与n 的取值相关

例3 已知a n =

9n

n +1

10

n

(n ∈N *),试问数列{a n }中有没有最大项?如果有,求出这个最大项;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小结 数列的最大、最小项问题,可以通过研究数列的单调性加以解决,若求最大项a n ,n 的值可通过解不

等式组????? a n ≥a n -1a n ≥a n +1来确定;若求最小项a n ,n 的值可通过解不等式组?

????

a n ≤a n -1

a n ≤a n +1来确定.

跟踪训练3 在数列{a n }中,a n =n 3-an ,若数列{a n }为递增数列,试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当堂检测】

1.已知a n +1-a n -3=0,则数列{a n }是 (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常数列 D .不能确定 2.数列1,3,6,10,15,…的递推公式是 ( ) A .a n +1=a n +n ,n ∈N * B .a n =a n -1+n ,n ∈N *,n ≥2 C .a n +1=a n +(n +1),n ∈N *,n ≥2 D .a n =a n -1+(n -1),n ∈N *,n ≥2 3.数列{a n }中,a n =-2n 2+29n +3,则此数列中最大项的值是( ) A .107

B .108

C .1081

8

D .109

4.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1=0(n ∈N +),则此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 A .n 2+1 B .n +1 C .1-n D .3-n

【课堂小结】

1.同数列的通项公式一样,数列的递推公式也是表示数列的常用方法之一.递推公式法与通项公式法统称为公式法.

2.函数与数列的联系与区别

一方面,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观点、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题,即用共性来解决特殊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离散型),由于它的定义域是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n },因而它的图象是一系列孤立的点,而不像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初等函数一般都是连续的曲线,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如研究单调性时,由数列的图象可知,只要这些点每个比它前面相邻的一个高(即a n >a n -1),则图象呈上升趋势,即数列递增,即{a n }递增?a n +1>a n 对任意的n (n ∈N *)都成立.类似地,有{a n }递减?a n +1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1,且满足a n +1=12a n +1

2n ,则此数列的第4项是

( )

A .1

B .1

2

C .3

4

D .58

2.数列{a n }中,a 1=1,对所有的n ≥2,都有a 1·a 2·a 3·…·a n =n 2,则a 3+a 5等于 ( ) A .25

9

B .2516

C .6116

D .3115

3.若a 1=1,a n +1=a n

3a n +1,则给出的数列{a n }的第7项是

( )

A .1

16

B .117

C .119

D .125

4.由1,3,5,…,2n -1,…构成数列{a n },数列{b n }满足b 1=2,当n ≥2时,b n =ab n -1,则b 6的值是 ( ) A .9

B .17

C .33

D .65

5.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a 2=1,a n +2=a n +1+a n ,n ∈N *,则使a n >100的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6.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1

n (n +1),n ∈N *,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7.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个图中有多少个点.

8.已知函数f (x )=2x -2-

x ,数列{a n }满足f (log 2a n )=-2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数列{a n }是递减数列.

二、能力提升

9.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

=??

?

2a n ?

???0≤a n <12,2a n

-1 ???

?12≤a n

<1.若a 1=6

7,则a 2 012的值为

( )

A .67

B .5

7

C .3

7

D .17

10.已知a n =n -98

n -99,则这个数列的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 )

A .a 1,a 30

B .a 1,a 9

C .a 10,a 9

D .a 10,a 30

1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a n +1,a n =n 2+λn ,n ∈N *,则实数λ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

2,a n a n -1=a n -1-a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三、探究与拓展

13.设{a n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 +1)a 2n +1-na 2n +a n +1a n =0(n =1,2,3,…),求{a n }的通项公式.

§2.2 等差数列(一)

【学习要求】

1.理解等差数列的意义.

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

【学法指导】

1.要善于通过实例的观察、分析、归纳、提炼来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同时,还应准确理解等差数列的关键词“从第2项起”,“差是一个常数”等;要善于用归纳或叠加法探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a n +1-a n =d (n ∈N +)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知识要点】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 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若三个数a ,A ,b 构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与b 的_________,并且A = . 3.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其通项a n = ________.

4.等差数列{a n }中,若公差d >0,则数列{a n }为 数列;若公差d <0,则数列{a n }为 数列.

【问题探究】

1.168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一颗大彗星运动的轨迹和1531年、1607年的彗星的运动轨迹惊人地相似,便大胆断定这是同一天体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将于76年后再度回归.这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它的回归周期大约是76年.请你查找资料,列出哈雷彗星的回归时间表,并预测它在本世纪回归的时间.

哈雷彗星的回归时间表(单位:年)1607,1682,1759,1835,1910,1986,2061,…. 预测它在本世纪回归的时间是2061年.

2.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照算.这样举行奥运会的年份数构成一个数列,这个数列有什么特征呢?这个数列叫什么数列呢?

这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像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有很多的应用,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探究点一 等差数列的概念

问题1 我们先看下面几组数列: (1)3,4,5,6,7,…;

(2)6,3,0,-3,-6,…; (3)1.1,2.2,3.3,4.4,5.5,…;

(4)-1,-1,-1,-1,-1,….

观察上述数列,我们发现这几组数列的共同特点是

问题2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指出首项a 1和公差d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4,7,10,13,16,…; (2)31,25,19,13,7,…; (3)0,0,0,0,0,…;

(4)a ,a -b ,a -2b ,…; (5)1,2,5,8,11,….

探究 如何准确把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谈谈你的理解.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 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你能用两种方法求其通项吗?

探究1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1=a n +d ,可以依次得到a 1,a 2,a 3,a 4,…,然后观察规律,归纳概括出通项公式a n .

探究2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a n -a n -1=d (n ≥2),可以采用叠加法得到通项公式a n . 探究点三 等差中项

问题1 如果三个数x ,A ,y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x 和y 的等差中项,试用x ,y 表示A . 探究 若数列{a n }满足:a n +1=

a n +a n +2

2

,求证:{a n }是等差数列.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1)a 3=5,a 7=13;

(2)前三项为:a,2a -1,3-a .

小结 在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 1与公差d 是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如果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则均可化成有关a 1、d 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但是,要注意公式的变形及整体计算,以减少计算量.

跟踪训练1 若{a n }是等差数列,a 15=8,a 60=20,求a 75.

例2 已知1a ,1b ,1

c 成等差数列,求证:b +c a ,a +c b ,a +b c

也成等差数列.

跟踪训练2 已知a ,b ,c 成等差数列,那么a 2(b +c ),b 2(c +a ),c 2(a +b )是否能构成等差数列?

例3 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 cm ,最低一级宽110 cm ,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

级的宽度.

跟踪训练3 在通常情况下,从地面到10 km 高空,高度每增加1 km ,气温就下降某一个固定数值.如果1 km 高度的气温是8.5℃,5 km 高度的气温是-17.5℃,求2 km ,4 km ,8 km 高度的气温.

【当堂检测】

1.若数列{a n }满足3a n +1=3a n +1,则数列是

( )

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1

3的等差数列

C .公差为-1

3的等差数列 D .不是等差数列

2.若a ≠b ,则等差数列a ,x 1,x 2,b 的公差是

( ) A .b -a

B .b -a 2

C .b -a 3

D .b -a 4

3.在等差数列{a n }中,

(1)已知a 1=2,d =3,n =10,则a n =___; (2)已知a 1=3,d =2,a n =21,则n =___; (3)已知a 1=12,a 6=27,则d =___; (4)已知d =-1

3

,a 7=8,则a 1=___.

4

(1)你能建立一个等差数列的模型,表示甲虫的爬行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2)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甲虫1 min 能爬多远?它爬行49 cm 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小结】

1.等差数列的判定关键要看a n +1-a n (n ∈N *)是否为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由于a n +1-a n =a n +2-a n +1?2a n +1=a n +a n +2,所以也可以利用2a n +1=a n +a n +2(n ∈N *)来判定等差数列.注意数列的项中含有字母时是否需要分类讨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变形a n =a 1+(n -1)d =a m +(n -m )d 的应用极其灵活,公式中的四个量a 1,a n ,n ,d 中知三可求一.充分利用等差数列的函数特性可使解题过程更为简捷. 3.数列的应用题在数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a n +1=0,则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

A .n 2+1

B .n +1

C .1-n

D .3-n 2.等差数列20,17,14,11,…中第一个负数项是

( )

A .第7项

B .第8项

C .第9项

D .第10项

3.若5,x ,y ,z,21成等差数列,则x +y +z 的值为

( )

A .26

B .29

C .39

D .52 4.{a n }是首项a 1=1,公差d =3的等差数列,若a n =2 011,则n 等于

( )

A .671

B .670

C .669

D .668 5.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16,a 4=1,则a 12的值是

( )

A .15

B .30

C .31

D .64

6.已知a =

13+2,b =1

3-2

,则a 、b 的等差中项是________. 7.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1

3

,a 2+a 5=4,a n =33,求n 的值.

8.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 ,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 km(不含4 km)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 km 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那么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二、能力提升

9.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第7项开始为负数,则它的公差是 ( ) A .-2

B .-3

C .-4

D .-6

10.若m ≠n ,两个等差数列m 、a 1、a 2、n 与m 、b 1、b 2、b 3、n 的公差为d 1和d 2,则d 1

d 2的值为________.

11.一个等差数列{a n }中,a 1=1,末项a n =100(n ≥3),若公差为正整数,那么项数n 的取值有____种可能. 12.若1b +c ,1c +a ,1a +b

是等差数列,求证:a 2,b 2,c 2成等差数列.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等差数列{a n }:3,7,11,15,….

(1)135,4m +19(m ∈N *)是{a n }中的项吗?试说明理由.

(2)若a p ,a q (p ,q ∈N *)是数列{a n }中的项,则2a p +3a q 是数列{a n }中的项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2.2 等差数列(二)

【学习要求】

1.能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推出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 2.能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法指导】

1.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减少计算量,因此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

2.掌握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就能站在较高的角度整体把握等差数列的内涵和本质.

【知识要点】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

2.等差数列的项的对称性: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即:a 1+a n =a 2+ =…=a k + .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a n }是等差数列,且k +l =m +n (k 、l 、m 、n ∈N *),则 .

(2)若{a 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d ,则{a 2n -1}和{a 2n }都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

(3)若{a n },{b n }分别是公差为d 1,d 2的等差数列,则数列{pa n +qb n }(p 、q 是常数)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问题 设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有下列 性质:

(1)若m +n =p +q (m ,n ,p ,q ∈N *),则a m +a n =a p +a q . (2)若m +n =2k (m ,n ,k ∈N *),则a m +a n =2a k . 请你给出证明.

探究 已知等差数列{a n }、{b n }分别是公差为d 和d ′,则由{a n }及{b n }生成的“新数列”具有以下性质,请你补充完整.

①{a n }是等差数列,则a 1,a 3,a 5,…仍成等差数列(首项不一定选a 1),公差为 ;

②下标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m 的项a k ,a k +m ,a k +2m ,…(k ,m ∈N +)组成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③数列{λa n +b }(λ,b 是常数)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④数列{a n +b n }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

⑤数列{λa n +μb n }(λ,μ是常数)仍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探究 由于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dn +(a 1-d ),与一次函数对比可知,公差d 本质上是相应直线的斜率.如a m ,a n 是等差数列{a n }中的任意两项,由a n =a m +(n -m )d ,可知点(n ,a n )分布以 为斜率,以 为纵截距的直线上.

请你类比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研究等差数列的单调性,并完成下表.

【典型例题】

例1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a 4+a 7=39,a 2+a 5+a 8=33,求a 3+a 6+a 9的值.

小结 解决本类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运用等差数列{a n }的性质:若m +n =p +q =2w ,则a m +a n =a p +a q =2a w (m ,n ,p ,q ,w 都是正整数);二是利用通项公式转化为数列的首项与公差的结构完成运算,属于通性通法,两种方法都运用了整体代换与方程的思想.

跟踪训练1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a 4+a 7=15,a 2a 4a 6=45,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和为6,积为-24,求这三个数.

小结 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巧设未知量,从而简化计算.一般地有如下规律:当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n 为奇数时,可设中间一项为a ,再用公差为d 向两边分别设项:…a -2d ,a -d ,a ,a +d ,a +2d ,…;当项数为偶数项时,可设中间两项为a -d ,a +d ,再以公差为2d 向两边分别设项:…a -3d ,a -d ,a +d ,a +3d ,…,这样可减少计算量.

跟踪训练2 四个数成递增等差数列,中间两数的和为2,首末两数的积为-8,求这四个数.

例3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2a n

a n +2.

(1)数列{1

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2)求a n .

小结 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基本方法是紧扣定义:a n +1-a n =d (d 为常数),也可以用a n +1-a n =a n -a n -1(n ≥2)进行判断.本题属于“生成数列问题”,关键是形成整体代换的思想方法,运用方程思想求通项公式. 跟踪训练3 正项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1=a n +a n . (1)数列{a n }是否为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2)求a n .

【当堂检测】

1.等差数列{a n }中,a 4+a 5=15,a 7=12,则a 2等于( ) A .3

B .-3

C .3

2

D .-32

2.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3=10,a 8=-20,则公差d =____ 3.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a 3+a 10+a 11=36,求a 5+a 8

4.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并且数列是递增的,它们的和为18,平方和为116,求这三个数.

【课堂小结】

1.判断一个数列{a n }是否是等差数列,关键是看a n +1-a n 是否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2.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或a ,a +d ,a +2d ;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3d ,a -d ,a +d ,a +3d 或a ,a +d ,a +2d ,a +3d .

3.在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 1与公差d 是两个最基本的元素;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如果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不明显,则均可化成有关a 1、d 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但是,要注意公式的变形及整体计算,以减少计算量.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3+a 4+a 5+a 6+a 7=450,则a 2+a 8的值等于

( )

A .45

B .75

C .180

D .300

2.设{a n }是递增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12,前三项的积为48,则它的首项是 ( ) A .1

B .2

C .4

D .6

3.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且a 2·a 4=12,a 2+a 4=8,则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 ( ) A .a n =2n -2 (n ∈N *)

B .a n =2n +4 (n ∈N *)

C .a n =-2n +12 (n ∈N *)

D .a n =-2n +10 (n ∈N *)

4.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二次函数y =ax 2-2b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1或2

5.设{a n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 1+a 2+a 3=15,a 1a 2a 3=80,则a 11+a 12+a 13等于 ( ) A .120

B .105

C .90

D .75

6.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a 2+a 3+a 4+a 5=20,那么a 3=________. 7.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m =n ,a n =m ,求a m +n 的值.

8.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之和为2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积为40,求这四个数.

二、能力提升

9.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 1=1,末项a n =41 (n ≥3)且公差为整数,那么项数n 的取值个数是

( ) A .6

B .7

C .8

D .不确定

10.等差数列{a n }中,公差为1

2,且a 1+a 3+a 5+…+a 99=60,则a 2+a 4+a 6+…+a 100=______.

11.已知方程(x 2-2x +m )(x 2-2x +n )=0的四个根组成一个首项为1

4的等差数列,则|m -n |=______.

1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4,a n =4-4a n -1 (n ≥2),令b n =1

a n -2

.

(1)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5,且当n >1,n ∈N *时,有a n -1a n =2a n -1+11-2a n ,设b n =1

a n ,n ∈N *.

(1)求证:数列{b n }为等差数列.

(2)试问a 1a 2是否是数列{a n }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3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一)

【学习要求】

1.理解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a 1,d ,n ,a n ,S n 的关系,能够由其中三个求另外两个. 3.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性质的应用.

【学法指导】

1.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它们的结构特征,这样才能根据具体情境(已知条件和待求目标)选用恰当的公式解决问题.

2.要善于从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中,归纳总结出一般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知识要点】

1.把a 1+a 2+…+a n 叫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做 .例如a 1+a 2+…+a 16可以记做 ;a 1+a 2+a 3+…+a n -1= (n ≥2).

2.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S n 可以用首项a 1和末项a n 表示为S n = ;若首项为a 1,公差为d ,则S n 可以表示为S n =

3.写出下列常见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1)1+2+3+…+n = . (2)1+3+5+…+(2n -1)= . (3)2+4+6+…+2n = . 4.等差数列{a n }中

(1)已知d =2,n =15,a n =-10,则S n =________; (2)已知a 1=20,a n =54,S n =999,则d =________; (3)已知a 1=56,d =-1

6

,S n =-5,则n =_______

【问题探究】

“数学王子”高斯是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

牛顿并列,同享盛名.高斯十岁那年,老师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老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使人吃惊的是高斯的算法,他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

一个数的和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 050,这种算法是教师未曾教过的方法,高斯自己就想出来了,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呢?它用于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呢?

这种方法叫倒序相加法,是等差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探究点一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问题 求和:1+2+3+…+100=?

对于这个问题,著名数学家高斯十岁时就能很快求出它的结果.当时他的思路和解答方法是:S =1+2+3+…+99+100,把加数倒序写一遍:S =100+99+98+…+2+1.

所以有2S =(1+100)+(2+99)+…+(99+2)+(100+1)=100×101,∴S =50×101=5 050. 请你利用“高斯的算法”求1+2+3+…+n =?

探究 设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你能利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吗?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探究1 设{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S n 是前n 项和,易知a 1+a 2+…+a m ,a m +1+a m +2+…+a 2m ,a 2m +1+a 2m +2+…+a 3m 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上述性质可以用前n 项和符号S n 表述为:若{a n }成等差数列,则S m , ,_________也成等差数列.

探究2 若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求证:数列{S n

n }也是等差数列.

探究3 设S n 、T n 分别为两个等差数列{a n }和{b n }的前n 项和,证明:a n b n =S 2n -1

T 2n -1

.

【典型例题】

例1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d =2,a n =11,S n =35,求a 1和n .

小结 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如已知a 1,a n ,n ,d ,S n 中任意三个,可求其余两个,这种问题在数学上常称为“知三求二”型.

跟踪训练1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

(1)a 1=32,d =-1

2

,S n =-15,求n 及a n ;

(2)a 1=1,a n =-512,S n =-1 022,求d .

例2 (1)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求数列{a n }的前3m 项的和S 3m ; (2)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和T n ,已知S n T n =7n +2n +3,求a 5

b 5

的值.

小结 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的有关性质在解题过程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事半功

倍的效果.

跟踪训练2 设{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7=7,S 15=75,T n 为数列????

??

S n n 的前n 项和,

求T n .

例3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70 m 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分钟走2 m ,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 m ,乙每分钟走5 m.

(1)甲、乙开始运动后几分钟相遇?

(2)如果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甲继续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 m ,乙继续每分钟走5 m ,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次相遇?

小结 建立等差数列的模型时,注意相遇时甲、乙两人的路程和是两个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跟踪训练3 现有200根相同的钢管,把它们堆成正三角形垛,要使剩余的钢管尽可能少,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为( )

A .9

B .10

C .19

D .29

【当堂检测】

1.记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S 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 等于 ( ) A .2 B .3 C .6 D .7 2.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a 8=8,则该数列的前9项和S 9等于 ( ) A .18 B .27 C .36 D .45

3.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12=84,S 20=460,则S 6=________. 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3项依次为a,4,3a ,前k 项和S k =2 550,求a 及k .

【课堂小结】

1.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

2.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中,一共涉及a 1,a n ,S n ,n ,d 五个量,通常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外两个量. 在求等差数列的和时,一般地,若已知首项a 1及末项a n ,用公式S n =n a 1+a n

2

较好,若已知首项a 1及公差d ,用公式S n =na 1+

n

n -1

2

d 较好. 3.等差数列的性质比较多,学习时,不必死记硬背,可以在结合推导过程中加强记忆,并在解题中熟练灵活地应用.

【拓展提高】

一、基础过关

1.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1=1,公差d =2,S k +2-S k =24,则k 等于( ) A .8 B .7

C .6

D .5

2.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a 2=3,a 6=11,则S 7等于

( )

A .13

B .35

C .49

D .63

3.含2n +1项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之比为 ( ) A .2n +1n

B .n +1n

C .n -1n

D .n +12n

4.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3+a 28+2a 3a 8=9,且a n <0,则S 10为 ( )

A .-9

B .-11

C .-13

D .-15

5.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9,S 6=36.则a 7+a 8+a 9等于

( )

A .63

B .45

C .36

D .27

6.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3=3,S 6=24,则a 9=________. 7.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1,a 3=-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a n }的前k 项和S k =-35,求k 的值.

8.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3a 7=-16,a 4+a 6=0,求{a n }的前n 项和S n .

二、能力提升

9.一个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 ,若a 1+a 3+…+a 2n -1=90,a 2+a 4+…+a 2n =72,且a 1-a 2n =33,则该数列的公差是

( ) A .3

B .-3

C .-2

D .-1

10.在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所有奇数项的和为165,所有偶数项的和为150,则该数列有____项. 1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5|=|a 9|,公差d >0,则使得前n 项和S n 取得最小值时的正整 数n 的值是________. 12.有一等差数列共有偶数项,它的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分别是24和30,若最后一项与第一项之差为212,

试求此数列的首项、公差和项数.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3a 4=117,a 2+a 5=2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2)若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且b n =S n

n +c ,求非零常数c .

§2.3等差数列前n 项和(二)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3.理解a n 与S n 的关系,能根据S n 求a n .

【学法指导】

1.任何一个数列{a n }与它的前n 项和S n 之间都有一个等量关系式,此公式为:a n =?

??

??

S 1

n =1,

S n -S n -1 n ≥2,

题中已知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则可利用此公式求得此数列的通项公式,同时要注意此公式是一个分段的函数,所以在使用此公式求解时,要分类讨论.

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可以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加以求解,这也是利用函数解决数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应用.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与二次函数联系十分紧密,要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更高境界处理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问题.

【知识要点】

1.前n 项和S n 与a n 之间的关系

对任意数列{a n },S n 是前n 项和,S n 与a n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 n =?

???

?

n =1, n ≥2.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S n = = .

3.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An 2+Bn +C ,则A =___,B = ,C = 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48,则S n 取得最小值时,n 为________.

【问题探究】

1.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公式,那么这个数列确定了吗?如果确定了,那么如何求它的通项公式?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2.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S n =an 2+bn +c (a ,b ,c 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3.如果{a n }是一个等差数列,那么{|a n |}还是等差数列吗?如果不再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 n |}的前n 项和?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解答上面的问题.

探究点一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与a n 的关系

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通项公式a n 已知,就能求出S n ;反过来,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能否求出它的通项公式a n?

探究 如果数列{a n }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S n =an 2+bn +c (a ,b ,c 为常数),求通项公式a n ,并判断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探究点二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 问题 由于S n =na 1+

n

n -12d =d 2n 2+(a 1-d

2

)n ,当d =0时,S n =na 1;当d ≠0时,此解析式可以看作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的二次函数,其图象为抛物线y =d 2x 2+(a 1-d

2)x 上的点集,

坐标为(n ,S n )(n ∈N *).

因此,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立即可以得出结论:当d >0时,S n 有最 值;当d <0时,S n 有最 值;且n 取最接近对称轴的正整数时,S n 取到最值.

探究 按要求,把下列表格填充完整,并观察使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序号 等差数列 基本量 前n 项和S n S n 的最值 1 1,3,5,7,9,…, a 1= , d = . S n = (S n )min =1, 此时n = . 2

-5,-3,-1,1,3, …,

a 1= , d = .

S n =

(S n )min = , 此时n =

3 4,2,0,-2,

-4,…,

a 1= ,

d = . S n = (S n )max = ,

此时n = 4

-1,-2,-3,-4,-5,…,

a 1= , d = .

S n =

(S n )max = , 此时n =

(1)若a 1>0,d <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 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 n }的最 值. (2)若a 1<0,d >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 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加即得{S n }的最 值;

特别地,若a 1>0,d >0,则S 1是{S n }的最 值;若a 1<0,d <0,则S 1是{S n }的最 值.

【典型例题】

例 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n 2-3n ,求通项公式a n .

小结 已知前n 项和S n 求通项a n ,先由n =1时,a 1=S 1求得a 1,再由n ≥2时,a n =S n -S n -1求a n ,最后验证a 1是否符合a n ,若符合则统一用一个解析式表示. 跟踪训练1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3n ,求a n .

例2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n =2n -14,试用两种方法求该数列前n 项和S n 的最小值.

小结 在等差数列中,求S n 的最大(小)值,其思路是找出某一项,使这项及它前面的项皆取正(负)值或零,而它后面的各项皆取负(正)值,则从第1项起到该项的各项的和为最大(小).由于S n 为关于n 的二次函数,也可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或性质求解.

跟踪训练2 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5,S 17=S 9,求S n 的最大值.

例3 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3,d =-4,记T n =|a 1|+|a 2|+…+|a n |,求T n .

小结 等差数列{a n }前n 项的绝对值之和,由绝对值的意义,应首先分清这个数列的哪些项是负的,哪些项是非负的,然后再分段求出前n 项的绝对值之和.

跟踪训练3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记S n 是它的前n 项和,若S 2=16,S 4=24,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

【当堂检测】

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则a n 等于 ( ) A .n B .n 2 C .2n +1 D .2n -1

2.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n =(n +1)2+λ,则λ的值是 ( ) A .-2 B .-1 C .0 D .1 3.设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2n -7(n ∈N *),则|a 1|+|a 2|+…+|a 7|=________.

4.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S n ,且S 3=S 8,当n =________时,S n 取到最大值.

【课堂小结】

1.公式a n =S n -S n -1并非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而只对n ≥2的正整数才成立.由S n 求通项公式a n =f (n )时,要分n =1和n ≥2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然后验证两种情况可否用统一解析式表示,若不能,则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

2.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

(1)二次函数法:用求二次函数的最值方法来求其前n 项和的最值,但要注意n ∈N *,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来确定n 的值,更加直观.

(2)通项法:当a 1>0,d <0,?????

a n ≥0,

a n +1

≤0时,S n 取得最大值;

当a 1<0,d >0,?

????

a n ≤0,

a n +1≥0时,S n 取得最小值.

3.求等差数列{a n }前n 项的绝对值之和,关键是找到数列{a n }的正负项的分界点.

【拓展提高】

一、基础过关

1.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1,则a 4等于

( )

A .7

B .8

C .9

D .17 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3,则a 5+a 6的值为

( )

A .91

B .152

C .218

D .279 3.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5a 3=59,则S 9

S 5

等于

( )

A .1

B .-1

C .2

D .1

2

4.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3S 6=13,则S 6

S 12

等于

( )

A .3

10

B .1

3

C .1

8

D .19

5.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n 2-n (n ∈N *),则通项a n =________.

6.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a 4=1,S 5=10,则当S n 取得最大值时,n 的值为________. 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2n 2-30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2)求S n 的最小值及对应的n 值.

8.设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5,a 10=-9.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a n }的前n 项和S n 及使得S n 最大的序号n 的值.

二、能力提升

9.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9n ,第k 项满足5

( )

A .9

B .8

C .7

D .6

10.设{a n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且S 5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 <0

B .a 7=0

C .S 9>S 5

D .S 6与S 7均为S n 的最大值

11.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 003+a 2 004>0,a 2 003·a 2 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

然数n 是________.

12.数列{a n }中,a 1=8,a 4=2,且满足a n +2-2a n +1+a n =0 (n ∈N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S n =|a 1|+|a 2|+…+|a n |,求S n .

三、探究与拓展

1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3=12,且S 12>0,S 13<0. (1)求公差d 的取值范围;

(2)问前几项的和最大,并说明理由.

等差数列习题课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并能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a 1,d ,a n ,n ,S n 的关系,能够用其中三个求另外两个.

【学法指导】

a 1,d ,n 称为等差数列的三个基本量,a n 和S n 都可以用这三个基本量来表示,五个量a 1,d ,n ,a n ,S n

中可知三求二,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中“知三求二”的问题,一般是通过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联立方程(组)求解.这种方法是解决数列运算的最基本方法,对此类问题,注意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简化计算过程,同时在具体求解过程中还应注意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及整体思想的运用.

【知识要点】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其中a 1为首项,d 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一般地,若已知首项a 1及公差d ,用公式S n = 较好,若已知首项a 1及末项a n ,用公式S n = 较好.

3.若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有下列性质: ①若m +n =p +q ,则 (m ,n ,p ,q ∈N +);

②若S k 表示{a n }的前k 项和,则S k ,S 2k -S k ,S 3k -S 2k ,…是_____数列.

③若{a n }有2k +1项,k ∈N +,则中间一项是 ,S 2k +1=___________,S 奇

S 偶

4.对于数列{a n },一般地,我们称a 1+a 2+a 3+…+a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用S n 表示,即S n =a 1+a 2+

a 3+…+a n ,若已知S n ,则a n =

【基础自测】

1.设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5=10,S 10=-5,则公差d 为 ( ) A .-1 B .1 C .±1 D .2

2.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 A .1 B .2 C .3 D .4 3.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4+a 8-a 12+a 15=2,则S 15等于 ( ) A .28 B .30 C .31 D .32

4.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前三项和为15,最后三项和为78,所有项和为155,则项数n =________

【题型解法】

题型一 等差数列中基本量的运算

例1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0=30,a 20=50. (1)求通项a n ;

(2)若S n =242,求n ;

小结 在等差数列中,五个基本的量,只要已知三个量,就可以求出其他两个量,其中a 1和d 是两个最基本量,利用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先求出a 1和d ,再求解.

跟踪训练1 设{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7=7,S 15=75,T n 为数列????

??

S n n 的前n 项和,

求T n .

题型二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基本性质

例2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之和为100,前100项之和为10,求前110项之和.

小结 解数列问题时,要注意数列性质的灵活应用,可以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S n =An 2+Bn 这一整体形式,避免繁琐复杂的计算.

跟踪训练2 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p =S q (p ,q ∈N *且p ≠q ),则S p +q =________ 题型三 等差数列中的创新型问题 例3 下表给出一个“等差数阵”:

ij (1)写出a 45的值;

(2)写出a ij 的计算公式.

小结 关于等差数列的创新型试题,常以图表、数阵、新定义等形式出现.解决此类问题时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分析、提炼,挖掘出题目蕴含的有用信息,利用所学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

跟踪训练3 把自然数1,2,3,4,…按下列方式排成一个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根据以上排列规律,数阵中第n (n ≥3)行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是______

【当堂检测】

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7+a 9=16,a 4=1,则a 12的值是( ) A .15 B .30 C .31 D .64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3a 8+a 15=120,则2a 9-a 10的值为 ( ) A .24 B .22 C .20 D .-8 3.等差数列{a n }中,S 10=4S 5,则a 1

d 等于 ( )

A .1

2

B .2

C .1

4

D .4

4.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不等于0,S n 是其前n 项和,给出下列命题: ①给定n (n ≥2,且n ∈N *),对于一切k ∈N *(k

③若d >0,且S 3=S 8,则S 5与S 6都是数列{S n }中的最小项;

④点????1,S 11,????2,S 22,????3,S 33,…,????n ,S n

n (n ∈N *),…,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序号都填上)

【课堂小结】

1.等差数列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列,等差数列的定义是研究解决等差数列的判定和性质,推导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的出发点.

2.a 1,d ,n 称为等差数列的三个基本量,a n 和S n 都可以用这三个基本量表示,五个量a 1,d ,n ,a n 和S n 中知三可求二.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公式联立方程(组)求解.这是解决数列运算的最基本方法,具体求解时应注意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及整体思想的运用.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d ≠0),且a 3+a 6+a 10+a 13=32,若a m =8,则m 为( ) A .12

B .8

C .6

D .4 2.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3+a 7+a 11=6,则S 13等于

( )

A .24

B .25

C .26

D .27 3.在小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被7除余2的数之和为

( )

A .765

B .665

C .763

D .663

4.若{a n}为等差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若a1>0,d<0,S4=S8,则S 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为() A.11 B.12 C.13 D.14

5.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等于() A.120 B.105 C.90 D.75

6.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设数列{a 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是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S23=9S2,S4=4S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8.已知两个等差数列{a n}:5,8,11,…,{b n}:3,7,11,…,都有100项,试问它们有多少个共同的项?

二、能力提升

9.在等差数列{a n}中,a10<0,a11>0,且|a10|

B.S1,S2,…,S5都小于零,S6,S7,…都大于零

C.S1,S2,…,S20都小于零,S21,S22,…都大于零

D.S1,S2,…,S19都小于零,S20,S21,…都大于零

10.在如下数表中,已知每行、每列中的数都成等差数列,

那么位于表中的第n

11.等差数列{a n}中,|a3|=|a9|,公差d<0,则使前n项和S n取得最大值的自然数n是______.

12.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a1及公差d都为整数,前n项和为S n.

(1)若a11=0,S14=98,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2)若a1≥6,a11>0,S14≤77,求所有可能的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三、探究与拓展

13.设{a 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是其前n项和,满足a22+a23=a24+a25,S7=7.

(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S n;(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使得

a m a m+1

a m+2

为数列{a n}中的项.

§2.4 等比数列(一)

【学习要求】

1.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并会应用.

2.掌握等比中项的概念并会应用.

3.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

【学法指导】

1.要善于通过实例的观察、分析、归纳,提炼等比数列的概念.

2.学习等比数列时,要注意与等差数列进行类比,掌握两个数列的联系与区别.

3.由等差中项类比得到等比中项时,要注意等比中项的存在前提是a,b必须同号,而且同号的两个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点与等差中项不同.

【知识要点】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q≠0).

2.{a n}成等比数列?

a n+1

a n=q(n∈N

*,q≠0).

3.等比中项的定义

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且G=.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等比数列的概念

观察下面几个数列:

①1,2,4,8,16,…

②1,

1

2,

1

4,

1

8,

1

16,…

③1,-1,1,-1,1,…

1

2,-1,2,-4,8,…

上面这几组数列的共同点是:____.像这样的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非零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

问题下列所给数列中,等比数列的序号是________.

①1,1,1,1,1,….

②0,1,2,4,8,….

③2-3,-1,2+3,….

④1

2

,2,4,8,16,…. 探究点二 等比中项

问题 请你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给出等比中项的概念. 探究

探究点三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 如果等比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比为q ,你能用归纳的方法给出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吗? 探究 除了利用归纳法,你还有其它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典型例题】

例1 在等比数列{a n }中,

(1)已知a 1=3,q =-2,求a 6; (2)已知a 3=20,a 6=160,求a n .

小结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q n -

1中有四个量a 1,q ,n ,a n .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得第四个,简称“知三求一”.

跟踪训练1 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a 3=2,a 2+a 4=20

3

,求{a n }的通项公式.

例2 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3个数.

小结 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各项时,要注意选取的首项a 1与项数n 的对应关系,计算各项时注意防止序号出错.

跟踪训练2 在83和27

2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五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三个数的乘积为________

例3 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并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是12,求这四个数.

小结 合理地设出所求数中的三个,根据题意得出另一个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一般地,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可设为a

q

,a ,aq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跟踪训练3 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和为21,中间两项和为18,求这四个数.

【当堂检测】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5-a 1=15,a 4-a 2=6,则a 3等于( ) A .4 B .8 C .-4或4 D .-8或8

2.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该等比数列的公比q 为 ( ) A .1

3

B .3

C .±13

D .±3

3.45和80的等比中项为___________.

4.在160与5中间插入4个数,使它们同这两个数成等比数列,则这4个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由等比数列的概念可知,要判定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只需看a n +1

a n 的比值是否为不为零的常数即可,

也就是看a n +1

a n

=q (q ≠0)是否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成立.

2.两个同号的实数a 、b 才有等比中项,而且它们的等比中项有两个(±ab ),而不是一个(ab ),这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q n -

1共涉及a 1,q ,n ,a n 四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得第四个量.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公比|q |≠1.若a m =a 1a 2a 3a 4a 5,则m 等于

( )

A .9

B .10

C .11

D .12

2.已知a ,b ,c ,d 成等比数列,且曲线y =x 2-2x +3的顶点是(b ,c ),则ad 等于( ) A .3 B .2

C .1

D .-2 3.如果-1,a ,b ,c ,-9成等比数列,那么

( )

A .b =3,ac =9

B .b =-3,ac =9

C .b =3,ac =-9

D .b =-3,ac =-9

4.一个数分别加上20,50,100后得到的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 ( )

A .53

B .4

3

C .32

D .12

5.若a ,b ,c 成等比数列,m 是a ,b 的等差中项,n 是b ,c 的等差中项,则a m +c

n 等于( )

A .4

B .3

C .2

D .1

6.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三项依次为a -1,a +1,a +4,则a n =________. 7.已知等比数列{a n },若a 1+a 2+a 3=7,a 1a 2a 3=8,求a n .

8.在四个正数中,前三个成等差数列,和为48,后三个成等比数列,积为8 000,求这四个数.

二、能力提升

9.若正项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且a 3,a 5,a 6成等差数列,则a 3+a 5

a 4+a 6

等于

( )

A .5-12

B .5+12

C .1

2

D .不确定

10.已知数列-1,a 1,a 2,-4成等差数列,-1,b 1,b 2,b 3,-4成等比数列,则a 2-a 1

b 2的值是________.

11.设{a n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q |>1,令b n =a n +1(n =1,2,…),若数列{b n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则6q =________.

12.已知(b -c )log m x +(c -a )log m y +(a -b )log m z =0.

(1)若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求证:x ,y ,z 成等比数列; (2)若正数x ,y ,z 依次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不为1,求证:a ,b ,c 成等差数列.

三、探究与拓展

13.互不相等的三个数之积为-8,这三个数适当排列后可成为等比数列,也可排成等差数列,求这三个数排成的等差数列.

§2.4 等比数列(二)

【学习要求】

1.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2.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

3.系统了解判断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

【学法指导】

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联系十分紧密,既有诸多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充分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会为我们解题带来诸多便利.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等比数列各种性质的关键所在.

【知识要点】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推广形式:a n =a m · (n ,m ∈N *).

2.如果一个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aq n ,其中a ,q 都是不为0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公比为 .

3.一般地,如果m ,n ,k ,l 为正整数,且m +n =k +l ,则有_______,特别地,当m +n =2k 时,a m ·a n = . 4.若{a n }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的积相等,即a 1·a n =a 2· =…=a k · .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探究 观察下面几个等比数列中项的变化趋势: ①1,2,4,8,16,…

②-1,-12,-14,-18,-1

16,…

③9,3,1,13,1

9

,…

④-1,-2,-4,-8,-16,… ⑤1,-12,14,-18,1

16

,…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当q <0时,等比数列既不是递增数列,也不是递减数列,而是_____数列; 当a 1>0,q >1时,等比数列是 数列; 当a 1>0,0<q <1时,等比数列是 数列; 当a 1<0,q >1时,等比数列是 数列; 当a 1<0,0<q <1时,等比数列是 数列.

综上所述,等比数列单调递增? ; 等比数列单调递减? . 探究点二 等比数列的性质

探究1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 +n =s +t ,证明a m ·a n =a s ·a t (m ,n ,s ,t ∈N *).

探究2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m +n =2k ,证明a m ·a n =a 2k (m ,n ,k ∈N *

).

问题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3a 5=4,则a 1a 2a 3a 4a 5a 6a 7=_____. 探究点三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

探究1 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探究2 如何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问题1 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b n =c (c >0且c ≠1),试问数列{b n }是什么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2 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且a n >0,b n =lg a n ,试问数列{b n }是什么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问题3 已知a n =2n +3n ,判断数列{a n }是否是等比数列?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a n }为等比数列.

(1)若a n >0,a 2a 4+2a 3a 5+a 4a 6=25,求a 3+a 5;

(2)若a n >0,a 5a 6=9,求log 3a 1+log 3a 2+…+log 3a 10的值. 跟踪训练1 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q =2,且a 1·a 2·a 3·…·a 30=215,求a 2·a 5·a 8·…·a 29的值. 例2 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

(1)求证: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小结 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a n +1

a n =q (q ≠0)是判定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基本方法.要判断一个数列不是等比数

列,举一组反例即可,例如a 22≠a 1a 3.

跟踪训练2 设{a n }、{b n }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 n =a n +b n ,证明数列{c n }不是等比数列.

例3 某制糖厂2011年制糖5万吨,如果从2011年起,平均每年的产量比上一年增加20%,那么到哪一年,该糖厂的年制糖量开始超过30万吨(保留到个位)?(lg 6=0.778,lg 1.2=0.079)

小结 等比数列应用问题,在实际应用问题中较为常见,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等比数列模型中的首项a 1,项数n 所对应的实际含义.

跟踪训练3 在利用电子邮件传播病毒的例子中,如果第一轮感染的计算机数是80台,并且从第一轮起,以后各轮的第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感染下一轮的20台计算机,到第5轮可以感染到多少万台计算机?

【当堂检测】

1.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lg(a 3a 8a 13)=6,则a 1·a 15的值为 ( ) A .100 B .-100 C .10 000 D .-10 000

2.某种产品平均每两年降低价格1

3,目前售价为8 100元,则6年后此产品的价格为 ( )

A .2 700元

B .3 600元

C .4 800元

D .5 400元 3.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成等比数列,则 ( ) A .三边边长之比为3∶4∶5 B .三边边长之比为1∶3∶3 C .较小锐角正弦值为5-12 D .较大锐角正弦值为5-12

4.在1与2之间插入6个正数,使这8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6个数的积为________.

【课堂小结】

1.等比数列的判断或证明

(1)利用定义:a n +1

a n

=q (与n 无关的常数).

(2)利用等比中项:a 2n +1=a n a n +2 (n ∈N *

).

2.解等比数列的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基本量法,但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会大大提高解题速度,这些性质在课本中没有提出,但在习题中却时有出现,所以有必要总结一些,并会推证,但不必过多、过细.

3.解与等比数列有关的应用题,要抓住其中带有等比数列特征的关键性语言,如“每年平均增长P %”“每次是上次的几分之几”等,建立等比数列的模型,再用数列的相关知识解之.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且a 2=1-a 1,a 4=9-a 3,则a 4+a 5的值为

( ) A .16

B .27

C .36

D .81 2.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1+a 2=3,a 2+a 3=6,则a 7等于

( )

A .64

B .81

C .128

D .243

3.在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a n }中,若a 4a 5a 6=3,log 3a 1+log 3a 2+log 3a 8+log 3a 9的值为( ) A .4

3

B .3

4

C .2

D .343

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3=5,a 7a 8a 9=10,则a 4a 5a 6等于 ( )

A .5 2

B .7

C .6

D .4 2

5.设数列{a n }为公比q >1的等比数列,若a 4,a 5是方程4x 2-8x +3=0的两根,则a 6+a 7=________. 6.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2,若a 1,a 3,a 4成等比数列,则a 2=________. 7.已知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

(1)若a 2=4,a 5=-1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a 3a 4a 5=8,求a 2a 3a 4a 5a 6的值.

8.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1a 5+2a 2a 6+a 3a 7=100,a 2a 4-2a 3a 5+a 4a 6=36.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二、能力提升

9.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n +1

a 7

等于

( )

A .56

B .6

5

C .2

3

D .3

2

10.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a 1,1

2a 3,2a 2成等差数列,则a 9+a 10a 7+a 8

等于( )

A .1+ 2

B .1- 2

C .3+2 2

D .3-2 2

11.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的第n 项是48,第2n -3项是192,则n =________. 12.等比数列{a n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a 1+a 6=11 ②a 3·a 4=329 ③三个数23a 2,a 23,a 4+4

9依次成等差数列,试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三、探究与拓展

13.从盛满a (a >1)升纯酒精的容器里倒出1升然后添满水摇匀,再倒出1升混合溶液后又用水添满摇匀,如此继续下去,问:第n 次操作后溶液的浓度是多少?若a =2时,至少应倒几次后才能使酒精的浓度低于10%?

§2.5等比数列前n 项和(一)

【学习要求】

1.掌握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2.会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法指导】

1.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错位相减,消除差别”的内涵. 2.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时,一定要注意“q =1”与“q ≠1”时必须使用不同的公式.

3.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一般适用于求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积的前n 项和.

【知识要点】

1.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1)公式:S n

=??

?

q ≠1

q =1

.

(2)注意:应用该公式时,一定不要忽略q =1的情况. 2.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 ≠1,则前n 项和S n =a 1

1-q (1-q n )=A (q n -1).其中A = . 3.等比数列1,x ,x 2,x 3,…的前n 项和S n 为

( )

A .1-x n 1-x

B .1-x n -11-x

C .????? 1-x n

1-x ,x ≠1n ,x =1 D .?????

1-x n -

11-x ,x ≠1n ,x =1

【问题探究】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有位数学家带着画有64个方格的木盘,和32个雕刻成六种立体形状,

分涂黑白两色的木制小玩具,去见波斯国王并向国王介绍这种游戏的玩法.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到晚兴致勃勃地要那位数学家或者大臣陪他玩.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数学家,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呢?数学家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2倍,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好吧!”国王挥挥手,慷慨地答应了数学家的这个谦卑的请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低了,问他:“你怎么只要这么一点东西呢?”数学家笑着恳求道:“陛下还是叫管理国家粮仓的大臣算一算!”第二天,管理粮仓的大臣满面愁容地向国王报告了一个数字,国王大吃一惊:“我的天!我哪来这么多的麦子?”这个玩具也随着这个故事

传遍全世界,这就是今日的国际象棋.假定一千粒麦的质量为40 g ,那么,数学家要求的麦粒数的总质量究竟是多少呢?(将超过7 000亿吨)这实际上是求数列1,2,4,…,263的和.据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6亿吨,显然国王无法满足数学家的要求.

这个传说中的计算是一个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那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怎样的呢?怎样的等比数列才能应用这个公式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探究1 阅读教材后,完成下面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等比数列a 1,a 2,a 3,…,a n ,…,它的前n 项和S n =a 1+a 2+a 3+…+a n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

将S n 写成:S n =a 1+a 1q +a 1q 2+…+a 1q n -

1. ① 则qS n = . ② 由①-②得:(1-q )S n = . 当q ≠1时,S n = .

当q =1时,由于a 1=a 2=…=a n ,所以S n = . 综上所述,S n

=?????

,q =1

, q ≠1

当q ≠1时,因为a n =a 1q n -

1.

所以S n 可以用a 1,q ,a n 表示为S n =????

?

na 1,q =1 ,q ≠1

探究2 下面提供了两种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方法.请你补充完整. 方法一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a 2a 1=a 3a 2=a 4a 3=…=a n

a n -1=q .

当q ≠1时,由等比性质得:a 2+a 3+a 4+…+a n

a 1+a 2+a 3+…+a n -1=q ,即 =q .

故S n = =

a 1

1-q n

1-q

.

当q =1时,易知S n = .

方法二 由S n =a 1+a 2+a 3+…+a n 得: S n =a 1+a 1q +a 2q +…+a n -1q =a 1+q · =a 1+q · 从而得(1-q )·S n = . 当q ≠1时,S n = ; 当q =1时,S n =na 1.

探究点二 错位相减法求和

问题 教材中推导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方法叫错位相减法.这种求和方法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拓展到一个等差数列{a n }与一个等比数列{b n }对应项之积构成的新数列求和.下面是利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n

2n }前n 项和的步骤和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设S n =12+222+323+…+n 2n ,∴1

2

S n = ,

∴S n -1

2S n = ,

即1

2S n = = . ∴S n = = .

【典型例题】

例1 在等比数列{a n }中,S 3=72,S 6=63

2

,求a n .

小结 涉及等比数列前n 项和时,要先判断q =1是否成立,防止因漏掉q =1而出错.

跟踪训练1 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求数列的公比q .

例2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项数为偶数,其奇数项的和为85,偶数项的和为170,求这个数列的公比与项数.

小结 本题利用了等比数列的“子数列”性质,若等比数列的项的序号成等差数列,则对应项依次成等比数列.另外,两个等式之间的除法运算体现了“整体消元”的方法技巧.

跟踪训练2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n =66,a 3a n -2=128,S n =126,求n 和q .

例3 求和:S n =x +2x 2+3x 3+…+nx n (x ≠0).

小结 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

跟踪训练3 求数列1,3a,5a 2,7a 3,…,(2n -1)·a n -

1的前n 项和

【当堂检测】

1.设数列{(-1)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n 等于

( )

A . []

2

1)1(--n n

B .21)1(1+-+n

C .21)1(+-n

D .2

1

)1(--n

2.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 1=81,a 5=16,则它的前5项的和是 ( ) A .179 B .211 C .243 D .275 3.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a 3=32,S 3=9

2,则a 1=______.

4.求和:1×21+2×22+3×23+…+n ·2n =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中,共涉及五个量:a 1,a n ,n ,q ,S n ,其中首项a 1和公比q 为基本量,且“知三求二”.

2.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中,注意前n 项和公式要分类讨论,即q ≠1和q =1时是不同的公式形式,不可忽略q =1的情况.

3.一般地,如果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的方法求和.

【课后作业】

一、基础过关

1.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a 4=64,则S 4等于

( )

A .48

B .49

C .50

D .51

2.在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 是整数,a 1+a 4=18,a 2+a 3=12,则此数列的前8项和为( ) A .513

B .512

C .511

D .510 3.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8a 2+a 5=0,则S 5

S 2

等于

( )

A .11

B .5

C .-8

D .-11 4.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2,前n 项和为S n ,则S 4

a 2

等于

( )

A .2

B .4

C .152

D .172

5.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2S 2,3S 3成等差数列,则{a n }的公比为________. 6.若等比数列{a n }中,a 1=1,a n =-512,前n 项和为S n =-341,则n 的值是________. 7.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2=6,6a 1+a 3=30,求a n 和S n .

8.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S n =48,S 2n =60,求S 3n .

二、能力提升

9.已知{a n }是等比数列,a 2=2,a 5=1

4,则a 1a 2+a 2a 3+…+a n a n +1等于

( )

A .16(1-4-

n ) B .16(1-2-

n ) C .323

(1-4-

n )

D .323

(1-2-

n )

10.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已知a 2a 4=1,S 3=7,则S 5等于( ) A .15

2

B .314

C .334

D .172

11.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S 6=4S 3,则a 4=________. 12.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2,a 3+2是a 2和a 4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记b n =a n log 2a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S n .

三、探究与拓展

13.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0,a 6+a 8=-1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

a n 2n -1的前n 项和.

§2.5等比数列前n 项和(二)

【学习要求】

1.熟练应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有关性质解题. 2.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1.解决与等比数列前n 项和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基本量”以及方程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2.运用等比数列前n 项和解题时要注意“整体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

3.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比数列模型,明确首项a 1,公比q ,以及项数n 的实际含义,切忌含糊不清.

【知识要点】

1.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当公比q ≠1时,S n = = ;当q =1时,S n = . 2.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1)连续m 项的和(如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构成 数列.(注意:q ≠-1或m 为奇数)

(2)S m +n =S m +q m S n (q 为数列{a n }的公比).

3.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6S 3=3,则S 9

S 6等于( )

A .2

B .7

3

C .8

3

D .3

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 n -1(a 是不为零且a ≠1的常数),则数列{a n } ( ) A .一定是等差数列 B .一定是等比数列 C .或者是等差数列,或者是等比数列 D .既非等差数列,也非等比数列

【问题探究】

一件家用电器,现价20 000元,实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数相同,每月为一期,一个月付款一次,共付12次,购买后一年还清,月利率为0.8%,按复利计算,那么每期付款多少元?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了解复利的计算方法,这正是这一节的主要内容之一. 探究点一 等比数列前n 项和S n 与函数的关系

探究 当公比q =1时,因为a 1≠0,所以S n =na 1,是n 的正比例函数(常数项为0的一次函数).当q =1时,数列S 1,S 2,S 3,…,S n ,…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y =a 1x 图象上一些孤立的点.

当公比q ≠1时,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是S n =a 11-q (1-q n )=a 1q -1(q n -1).设A =a 1

q -1,则上式可以写为S n

=A (q n -1).由此可见,q ≠1时,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S n 构成的点列(1,S 1),(2,S 2),(3,S 3),…,(n ,S n )

位于函数y =A (q x -1)的图象上.

问题1 若{a n }是等比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S n =3n +t ,则t =_____.

问题2 若{a n }是等比数列,且前n 项和为S n =3n -

1+t ,则t =______ 探究点二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问题1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公比为q ,求证:S m +n =S m +q m S n . 问题2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连续m 项的和不等于0,则它们仍组成等比数列.即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组成等比数列. 请你证明上述结论.

探究点三 分期付款问题

问题 在分期付款问题中,贷款a 元,分m 个月付清,月利率为r ,每月还x 元,想一想,每月付款金额x 元应如何计算?

下面给出了两种推导方法,请你补充完整:

方法一:每个月还款x 元后的剩余欠款按月份构成一个数列,记作{a n },则有: 经过1个月,还款x 元后,剩余欠款为a 1= ;

经过2个月,还款x 元后,剩余欠款为a 2=a 1(1+r )-x =______________; 经过3个月,还款x 元后,剩余欠款为a 3=a 2(1+r )-x =______________; … …

经过m 个月,还款x 元后,剩余欠款为a m =a m -1(1+r )-x = .

由于经过m 个月后,欠款还清,故a m =0,从而有a (1+r )m = .即x = . 方法二:我们可以把该问题分开来看:

一方面,每月付款x 元,共付m 次,m 个月后各期付款到期后的本息和为:

期数 1 2 3 … m -1 m 本息和

x

从而到期后(m 个月后),银行共收到付款及利息为:________________=

[1+r

m

-1]

r x ;

另一方面贷款a 元,m 个月后应偿还本息和为 ; 由于m 个月后,贷款全部付清,所以有

[1+r

m

-1]

r

x = ,故x = .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等比数列前n 项,前2n 项,前3n 项的和分别为S n ,S 2n ,S 3n ,求证:S 2n +S 2

2n =S n (S 2n +S 3n ). 小结 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要注意公比q =1和q ≠1两种情形,在解有关的方程(组)时,通常用约分或两式相除的方法进行消元.

跟踪训练1 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3,S 9,S 6成等差数列,求证:a 2,a 8,a 5成等差数列.

例2 设{a n }是等差数列,b n =????12 ,已知:b 1+b 2+b 3=218,b 1b 2b 3=1

8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a n . 小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既有类似的部分,又有区别,要在应用中加强记忆.同时,用好性质也会降低解题的运算量,从而减少差错.

跟踪训练2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n >0 (n ∈N *),公比q ∈(0,1),且a 1a 5+2a 3a 5+a 2a 8=25,又a 3与a 5的等比中项为2.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log 2a n ,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当S 11+S 22+…+S n

n

最大时,求n 的值.

例3 为保护我国的稀土资源,国家限定某矿区的出口总量不能超过80吨,该矿区计划从2013年开始出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必修2 第一章 §2-1 柱、锥、台体性质及表面积、体积计 算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7,23-28完成下面填空 1.棱柱、棱锥、棱台的本质特征 ⑴棱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底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 .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 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本质特征 ⑴圆柱: . ⑵圆锥: . ⑶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4)球: . 3.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 ①若干个小矩形拼成的一个, ②若干个, ③若干个 . (2)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4.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5.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C)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 (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 2.根据下列对于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8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六边形,其他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旋转180°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图形。 3.五棱台的上下底面均是正五边形,边长分别是 6cm和16cm,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侧棱长是13cm,求它的侧面面积。 4.一个气球的半径扩大a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强调(笔记): 【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5 .如图:右边长方体由左边的平面图形围成的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案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预习课本P3~6,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列?数列的项指什么? (2)数列的一般表示形式是什么? (3)按项数的多少,数列可分为哪两类? (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关系? [新知初探] 1.数列的概念 (1)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 (2)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 (3)数列的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3,…,a n…,简记为数列{a n}.数列的第1项a1,也称首项;a n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数列的通项. [点睛] (1)数列的定义中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定次序”与“一列数”.也就是说构成数列的元素是“数”,并且这些数是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即确定的数在确定的位置. (2)项a n与序号n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这个数列中的一个确定的数,而序号是指项在数列中的位次. (3){a n}与a n是不同概念:{a n}表示数列a1,a2,a3,…,a n,…;而a n表示数列{a n}中的第n 项. 2.数列的分类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作有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作无穷数列.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a 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叫作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点睛]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解析式. (2)同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4.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三种: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数列的任意两项均不可能相同.( ) (2)数列-1,0,1与数列1,0,-1是同一个数列.( ) (3)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 ) 答案:(1)× (2)× (3)√ 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1-(-1)n +1 2,则该数列的前4项依次为( ) A .1,0,1,0 B .0,1,0,1 C.12,0,1 2 ,0 D .2,0,2,0 解析:选B 把n =1,2,3,4分别代入a n =1-(-1)n + 12中,依次得到0,1,0,1. 3.已知数列{a n }中,a n =2n +1,那么a 2n =( ) A .2n +1 B .4n -1 C .4n +1 D .4n 解析:选C ∵a n =2n +1,∴a 2n =2(2n )+1=4n +1. 4.数列1,3,6,10,x,21,…中,x 的值是( ) A .12 B .13 C .15 D .16 解析:选C ∵3-1=2,6-3=3,10-6=4, ∴? ???? x -10=5,21-x =6,∴x =15. [典例] (1){0,1,2,3,4};(2)0,1,2,3;(3)0,1,2,3,4,…; (4)1,-1,1,-1,1,-1,…;(5)6,6,6,6,6. [解] (1)是集合,不是数列;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 任意角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正确理解正角、零角、负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能判断其为第几象限角,熟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用集合与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回忆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体操、跳水中,有“转体0 720”,怎么刻画? 720”这样的动作名词,这里的“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 1.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______绕着它的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________,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______和______。 2.角的分类 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_。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它的______和_______重合。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_________ ,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 4.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角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角的_________(除端点外)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 解三角形答案

必修五解三角形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______________14/5___________ 10._2___ 11. __________2_ 12._______ 90_______ 13. ___________ 120 14.__不用做___)),(),((321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解:(1)在ABC ?中,由 cos A =,可得sin A =,又由s i n s i n a c A C =及 2a =,c =可得sin C = 由2 2 2 2 2cos 20a b c bc A b b =+-?+-=,因为0b >,故解得1b =. 所以sin 1C b = = (2)由cos 4A =- sin 4 A =, 得2 3cos 22cos 14A A =-=- ,sin 2sin cos A A A == 所以3cos(2)cos 2cos sin 2sin 3 3 3 8 A A A π π π -+ =-= 16.解:(I)由已知得: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B A C A C A C +=, sin sin()sin sin B A C A C +=,则2sin sin sin B A C =, 再由正弦定理可得:2b ac =,所以,,a b c 成等比数列.

(II)若1,2a c ==,则2 2b ac ==,∴2223 cos 24 a c b B a c +-==, sin C == , ∴△ABC 的面积11sin 1222S ac B = =??=. 17. 【解析】(Ⅰ),,(0,)sin()sin 0A C B A B A C B ππ+=-∈?+=> 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sin B A A C A C A C B =+=+= 1cos 23 A A π?= ?= (II)2 2 2 2 2 2 2cos 2 a b c bc A a b a c B π =+-?==+?= 在Rt ABD ?中,AD = == 18. 【解析】 解:(1)证明:由 sin( )sin()44 b C c B a π π +-+=及正弦定理得: sin sin()sin sin()sin 44 B C C B A ππ +-+=, 即sin )sin )B C C C B B -+= 整理得:sin cos cos sin 1B C B C -=,所以sin()1B C -=,又30,4 B C π << 所以2 B C π -= (2) 由(1)及34B C π+=可得5,88B C ππ= =,又,4 A a π ==所以sin 5sin 2sin ,2sin sin 8sin 8 a B a C b c A A ππ = ===, 所以三角形ABC 的面积 151 sin sin cos 2888842 bc A πππππ===== 19.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三角恒等变化,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解析:(Ⅰ)因为22()sin cos cos f x x x x x ωωωωλ=-+?+ cos22x x ωωλ=-+π 2sin(2)6 x ω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垂直的定义,判定和性质。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平行,垂直判定 与性质定理证明与应用。 第一课时 棱柱、棱锥、棱台 【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初步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形成特点。 2.了解棱柱、棱锥、棱台中一些常用 名称的含义。 3.了解棱柱、棱锥、棱台这几种几何 体简单作图方法 4.了解多面体的概念和分类.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1. 棱柱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柱的特点:. 【答】 2. 棱锥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锥的特点:. 【答】 3.棱台的定义: 表示法: 思考:棱台的特点:. 【答】

4.多面体的定义: 5.多面体的分类: ⑴棱柱的分类 ⑵棱锥的分类 ⑶棱台的分类 【精典范例】 例1:设有三个命题: 甲: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围体一定是棱柱; 乙:有一个面是四边形,其余各面都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 丙:用一个平行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叫棱台。 以上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A.0 B. 1 C. 2 D. 3 例2:画一个四棱柱和一个三棱台。 【解】四棱柱的作法: ⑴画上四棱柱的底面----画一个四边形; ⑵画侧棱-----从四边形的每一个顶点画平行且相等的线段; ⑶画下底面------顺次连结这些线段的另一个端点 互助参考7页例1 ⑷画一个三棱锥,在它的一条侧棱上取一点,从这点开始,顺次在各个侧面画出与底面平行的线段,将多余的线段檫去. 互助参考7页例1 点评:(1)被遮挡的线要画成虚线(2)画台由锥截得 思维点拔: 解柱、锥、台概念性问题和画图需要:(1).准确地理解柱、锥、台的定义(2).灵活理解柱、锥、台的特点: 例如:棱锥的特点是:⑴两个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⑵多边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⑶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若一个几何体,具有上面三条,能构成棱柱吗?或者说,上面三条能作为棱柱的定义吗? 答:不能. 点评:就棱柱来验证这三条性质,无一例外,能不能找到反例,是上面三条能作为棱柱的定义的关键。 自主训练一 1. 如图,四棱柱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四棱柱可以由哪个平面图形按怎样的方向平移得到? 答由四边形ABCD沿AA1方向平移得到. 2.右图中的几何体是不是棱台?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四条侧棱延长不交于一点.3.多面体至少有几个面?这个多面体是怎样的几何体。 答:4个面,四面体. 第二课时圆柱、圆锥、圆台、球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A C B D A1 C1 B1 D1

1.1.1正弦定理导学案(必修五)

§1.1.1 正弦定理 1. 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 2. 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一、课前准备 试验: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 .(简:大角对大边)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在Rt ?ABC 中,设BC =a ,AC =b ,AB =c ,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有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 C c ==,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探究2: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有CD =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 b A B =, 同理可得sin sin c b C B =,从而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类似可推出,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请你试试推导. 新知: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 的比相等,即 sin sin a b A B =sin c C =. 试试: (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sin sin a A b B = B .cos cos a A b B = C . s i n s i n a B b A = D .cos cos a B b A = (2)已知△ABC 中,a =4,b =8,∠A =30°,则∠B 等于 .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 例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 ?5π6-α的值. 分析.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 6 -α的关系. 解.∵? ????π6+α+? ?? ? ?5π6-α=π, ∴ 5π6-α=π-? ?? ??π6 +α. ∴cos ? ????5π6-α=cos ???? ? ?π-? ????π6+α =-cos ? ????π6+α=-33,即cos ? ?? ??5π 6-α =-33. 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 2.设 α 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 sin α =13 5 ,则tan 2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 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 解析.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 sin α =2cos 2 α+cos 2α=135 . ∵2cos 2 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 ∵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 2<α<2k π+2π(k ∈Z ),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高中数学必修二学案

§1.1.1 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2~ P4,找出疑惑之处) 引入: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平面上的一些几何图形如直线、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等,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很多不是平面上而是“空间”中的物体,它们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比如粉笔盒、足球、易拉罐等.如果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叫做空间几何体.它们具有千姿百态的形状,有着不同的几何特征,现在就让我们来研究它们吧! 二、基础探究 1.观察下面的图片,请将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分成两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图1 2.【研读课本】 (1)多面体的概念:叫多面体, 叫多面体的面,叫多面体的棱, 叫多面体的顶点。 ①棱柱:两个面,其余各面都是,并且每相邻两个四 边形的公共边都,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柱 ②棱锥:有一个面是,其余各面都是的三角形,这些面 围成的几何体叫作棱锥 ③棱台:用一个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 叫作棱台。 (2)旋转体的概念: 叫旋转体,叫旋转体的轴。

①圆柱:所围成的 几何体叫做圆柱. ②圆锥:所围成的 几何体叫做圆锥. ③圆台:的部分叫 圆台. ④球的定义 三、能力探究 例1.(1)如图,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A.(1)是棱台 B.(2)是圆台 C.(3)是棱锥 D.(4)不是棱柱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 B.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C.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D.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棱台各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 B.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C.连接圆柱上、下底面圆周上两点的线段是圆柱的母线 D.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半径 (4)下列几个命题中, ①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②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 ③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 ④分别以矩形两条不等的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矩形旋转,所得到的两个圆柱是两个不同的圆柱.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个.() A.1 B.2 C.3 D.4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棱与侧棱是同一概念 B 三棱锥与四面体是同一概念 C四棱柱有4条体对角线 D 存在这样的棱锥,它的各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 (6)一个棱柱有10个顶点,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 cm,则每条侧棱长为______cm. 例2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吗?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高中数学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加课后作业及答案

必修五数列导学案 §2.1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一) 【学习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2.探索并掌握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 3.能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学法指导】 1.在理解数列概念时,应区分数列与集合两个不同的概念. 2.类比函数的表示方法来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3.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本节的难点之一,突破难点的方法:把序号标在项的旁边,观察项与序号的关系,从而写出通项公式. 【知识要点】 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___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 项.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 1,a 2,…,a n ,…,简记为 . 3.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 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_____数列. 4.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 公式. 【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 数列的概念 问题 先看下面的几组例子: (1)全体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数:0,1,2,3,4,…; (2)正整数1,2,3,4,5的倒数排成一列数:1,12,13,14,1 5 ; (3)π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一列数:3,3.1,3.14,3.141,…; (4)无穷多个1排成一列数:1,1,1,1,1,…; (5)当n 分别取1,2,3,4,5,…时,(-1)n 的值排成一列数:-1,1,-1,1,-1,…. 请你根据上面的例子尝试给数列下个定义. 探究 数列中的项与数集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数列中的项具有怎样的性质? 探究点二 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 问题 数列的一般形式是什么?回忆一下函数的表示方法,想一想除了列举法外,数列还有哪些表示方法? 探究 下面是用列举法给出的数列,请你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完整. (1)数列:1,3,5,7,9,…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2)数列:1,12,13,14,1 5,… ①用公式法表示:a n = . ②用列表法表示: ③用图象法表示为(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 探究点三 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 什么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谈谈你对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 探究 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数列的特征,并进行联想、转化、归纳,同时要 数列 通项公式 -1,1,-1,1,… a n = 1,2,3,4,… a n = 1,3,5,7,… a n = 2,4,6,8,… a n = 1,2,4,8,… a n = 1,4,9,16,… a n = 1,12,13,1 4 ,… a n =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写出数列的前5项与第2 012项. (1)a n =cos n π2 ; (2)b n =11×2+12×3+1 3×4+…+ 1 n n +1 . 小结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指定项,要注意n =1,2,3,….如果数列的通项公式较为复杂,应考 虑运算化简后再求值. 跟踪训练1 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4项. (1)a n =2n +1;(2)b n =2 ) 1(1n -+ 例2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5,-7,9,…; (2)12,2,92,8,25 2 ,…; (3)9,99,999,9 999,…; (4)0,1,0,1,…. 小结 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其几方面的特征: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③拆项后的特征;④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并对此进行联想、转化、归纳. 跟踪训练2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212,414,618,81 16,…; (2)0.9,0.99,0.999,0.999 9,…; (3)-12,16,-112,1 20,….

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全套

任 意 角 高中数学 1.1.1任意角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与重合。如果α是零角,那么α= 。 问题2、 问题3、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x轴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3) 855o(4) -510o

问题6、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 (2)?-760; (3)03932'?. 变式练习 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 o β≤<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 ≤β<720o 元素β写出来。

新人教B版必修五2.1.1《数列》word学案

学案(1)数列 1. 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 2. 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 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丄 复习引入 1. 函数的定义 2. 在学习函数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来学习数列的有关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4,5,6,7, 8,9,10. ① 1, 1 1 1 1 … , , . 2 3 4 5 1, 0.1 , 0.01 0.001 , 0.0001 , 1, 1.4 , 1.41 1.414 ,… —1,1,— 1,1,— 1,1,…. ⑤ 2, 2, 2, 2, 2, 观察这些例子,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1 .数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数列的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数列的一般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数列的通项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穷数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无穷数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根据下面数列 Q n [的通项公式,写出前 5项: 例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 1, 3, 5, 7(1) a n n 2 -1 2n -1 n n a n 二 sin 2 (2) 0,2,02

2018版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五学案:2.1 数列(一)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2.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知识点一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思考1数列1,2,3与数列3,2,1是同一个数列吗? 思考2数列的记法和集合有些相似,那么数列与集合的区别是什么? 梳理(1)按照________排列的____________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________. (2)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________________,简记为________,其中a1称为数列{a n}的________(或称为________),a2称为________,…,a n称为________. 知识点二通项公式 思考1数列1,2,3,4,…的第100项是多少?你是如何猜的? 梳理如果数列{a 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

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考2 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f (n )与函数解析式y =f (x )有什么异同? 知识点三 数列的分类 思考 对数列进行分类,可以用什么样的分类标准? 梳理 (1)按项数分类,项数有限的数列叫做________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叫做________数列. (2)按项的大小变化分类,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类型一 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例1 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12,13,-14;(2)12,2,92,8,252 ; (3)9,99,999,9999;(4)2,0,2,0.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及答案(人教B版)

2014级必修四 编号:4001 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 编制人:李敏 审核人:王国燕 编制日期 :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 会判断角的大小; 2. 能够会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3. 会用集合表示表示象限角区间角以及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 二、自主学习 1、回忆初中所学的角是如何定义?角的范围? 初中所研究的角的范围为 . 2、举例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些角度超出初中所学的范围? ①体操比赛中术语:“转体720o ”(即转体 周),“转体1080o ”(即转体 周); ②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 时针旋转 度) 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 时针旋转 度) 3、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 如何重新给出角的定义?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4、如何将角放入坐标系中讨论? 角的顶点与 重合,角的 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象限角的定义: 5、终边相同的角 与60°终边相同的角有 , , …都可以用代数式表示为 . 与α终边相同的角如何表示? 6、终边在以下象限中的角如何表示? 第一象限角: 第二象限角: 第三象限角: 第四象限角 三.尝试练习 1、基础过关 (1)(A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填序号) ①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二象限角 ②始边相同而终边不同的角一定不相等 ③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 ④钝角比第三象限角小 (2)用集合表示下列各角:“第一象限角”、“锐角”、“小于90o 的角”、“0o ~90o 的角” 2、难点突破 (A) (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写出来. -15° 124°30′ (A) (2)求所有与所给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求出其中的最小正角,最大负角: 210-; 731484'- . (B) (3)若α是第二象限的角,试分别确定2α, 2α,3 α 的终边所在位置. (B) (4)如果α是第三象限的角,那么—α,2α的终边落在何处? 四.巩固提高 (A)1、下列角中终边与330°相同的角是( ) A .30° B .-30° C .630° D .-630° (A)2、-1120°角所在象限是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B)3、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 、B 、C 关系是( ) A .B=A ∩C B .B ∪C=C C .A ?C D .A=B=C (B)4、已知角2α的终边在x 轴的上方,那么α是 (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一、二象限角 C .第一、三象限角 D .第一、四象限角 (B)5、若α是第四象限的角,则α- 180是 . A .第一象限的角 B .第二象限的角 C .第三象限的角 D .第四象限的角 (C)6、设集合{} Z k k x k x A ∈+?<<+?=,30036060360| , {} Z k k x k x B ∈?<<-?=,360210360| , 求B A ,B A .

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导学案精编

高中数学必修二复习全册导学案

必修2 第一章 §2-1 柱、锥、台体性质及表面积、体积计 算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7,23-28完成下面填空1.棱柱、棱锥、棱台的本质特征 ⑴棱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底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 .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 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本质特征 ⑴圆柱: . ⑵圆锥: . ⑶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4)球: . 3.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 ①若干个小矩形拼成的一个, ②若干个, ③若干个 . (2)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4.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5.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C)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 (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 2.根据下列对于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8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六边形,其他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旋转180°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图形。 3.五棱台的上下底面均是正五边形,边长分别是6cm和16cm,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侧棱长是13cm,求它的侧面面积。 4.一个气球的半径扩大a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强调(笔记): 【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5.如图:右边长方体由左边的平面图形围成的是()(图在教材P8 T1 (3))

高中数学 第二章数列 §2.2.1等差数列的概念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第 1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初步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a n ,a 1,d ,n 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 二.学法指导 1.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中“等差”的含义. 2.理解用“叠加法”证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 三、课前预习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___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 的差等于___________,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___________,这个常 数叫做等差数列的____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是d ,则通项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注:由此可知:(1)一个等差数列总可以由首项和公差来唯一确定。 (2)在a n ,a 1,d ,n 中“知三求一”。 四、课堂探究 探究1.什么叫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关系? 探究 2.设{}n a 是一个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那它的通 项公式是什么呢? 五.数学应用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1,1,1,1,1, (2)4,7,10,13,16 (3)-3,-2,-1,1,2,3 例2求出下列等差数列的未知项 (1)3,a ,5 (2)3,b ,c ,—9 例3.(1)在等差数列{}n a 中,是否有)2(21 1≥+=+-n a a a n n n ? (2)在数列{}n a 中,如果对于任意的正整数)2(≥n n ,都有 21 1+-+=n n n a a a ,那么数列{}n a 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人教A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第二章平面向量_含答案

第二章 平面向量 1 向量和差作图全攻略 两个非零向量的和差作图,对同学们是一个难点,这里对其作图方法作出细致分析,以求尽快掌握. 一、向量a 、b 共线 例1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 (2)a 、b 反向,且|a |>|b |; (3)a 、b 反向,且|a |<|b |. 作法 在与a 平行的同一条直线上作出三个向量OA →=a ,AB →=b ,OB → =a +b ,具体作法是:当 a 与 b 方向相同时,a +b 与a 、b 的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当a 与b 方向相反时,a +b 与a 、b 中长度长的向量方向相同,长度为||a |-|b ||.为了直观,将三个向量中绝对值最 大的向量沿与a 垂直的方向稍加平移,然后分别标上a ,b ,a +b .作图如下: 例2 如图,已知共线向量a 、b ,求作a -b . (1)a 、b 同向,且|a |>|b |; (2)a 、b 同向,且|a |<|b |; (3)a 、b 反向. 作法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 =a -b .事实上a -b 可看作是a +(- b ),按照这个理解和a +b 的作图方法不难作出a -b ,作图如下: 二、向量a 、b 不共线 如果向量不共线,可以应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图.

例3 如图,已知向量a 、b . 求作:(1)a +b ;(2)a -b . 作法1 (应用三角形法则) (1)一般情况下,应在两已知向量所在的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一步:作OA → =a ,方法是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a 重合,再将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重合,最后将三角板拿开,放到一直角边过点O ,一直角边与直尺的一边重合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取|OA →|=|a |,并使OA → 与a 同向. 第二步:同第一步方法作出AB →=b ,一定要保证方向相同且长度相等.(此处最易错的是把AB → 作成与b 的方向相反.) 第三步:作OB →,即连接OB ,在B 处打上箭头,OB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2)第一步:在平面上a ,b 位置之外任取一点O ; 第二步:依照前面方法过O 作OA →=a ,OB → =b ; 第三步:连接AB ,在A 处加上箭头,向量BA → 即为a -b . 作图如下: 点评 向量加法作图的特点是“首尾相接,首尾连”;向量减法作图的特点是“共起点,连终点,箭头指被减”. 作法2 (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起点作AB → =a , AD → =b ,以AB ,AD 为邻边作?ABCD ,则AC →=a +b ,DB → =a -b .作图如下: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导学案(全册) 目录 1.1.1正弦定理 (2) 1.1.2余弦定理 (4)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习题课 (6) 1.2 应用举例 (8)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1) 2.2等差数列 (14)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7) 2.4等比数列 (20) 2.4等比数列的性质 (22)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24)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26)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8)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0)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33)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 (36)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 (38) 3.4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学案1) (40) 3.4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学案2) (42)

1.1.1正弦定理 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 了解正弦定理的内容及解三角形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推导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 变形: 正弦定理可用于两类: (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求其他两边与另一角; (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其他的角与边. 2、了解“解三角形”的概念 三、提出困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课标要求: 掌握正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度量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学习目标:掌握三角形中边长和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掌握正弦定理.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运用正弦定理等知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正弦定理的证明和解三角形. 难点:正弦定理的证明. 二、学习过程 例1:在ABC ?中,已知3=b , 60=B ,1=c ,求C A a 及,

人教 B 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导学案

课题:角的概念的推广 第一章第 1 节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推广。2.掌握终边相同的角及象限角的概念。 【学习重点】角的概念的推广。 【学习难点】1.角的旋转合成。2.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学习方法】阅读,讨论,练习 【学习过程】 一、预习成果展示(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预习成果) 二、小组探究解疑(小组合作学习新知,讨论解疑)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角的加减法运算: 3.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4.象限角(轴上角): GAGGAGAGGAFFFFAFAF

三、反馈矫正点拨(将难点问题集中呈现,教师点拨) 1.(1)分别写出终边在x正半轴和负半轴,y正半轴和负半轴,x轴和y轴上的角的集合。 (2)分别写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角的集合。 2.在直角坐标系中,判断下列语句的真假: (1)第一象限的角一定是锐角。 (2)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3)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4)小于90°的角一定是锐角。 (5)象限角为钝角的终边一定在第二象限。 (6)终边在直线y=3x上的象限角表示为0 060 ?,k∈Z。 k+ 360 3.在0°~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GAGGAGAGGAFFFFAFAF

(1)-150°(2)650°(3)-950°15′ GAGGAGAGGAFFFFAFAF

GAGGAGAGGAFFFFAFAF 4.射线OA 绕端点O 逆时针旋转270°到达OB 位置,由OB 位置顺时针旋转一周到达OC 位置,求∠AOC 的大小? 四、 强化巩固练习(通过精选习题训练巩固新知) 1.若α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象限的角,那么2 α分别是第几象限角?α2的终边又分别在哪呢?(你能总结出一点规律吗) 2.小明发现自己的手表走慢了10分钟,他想把时间调准那么时针和分针各旋转了多大的角度呢? 3.(1)若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