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环境压力STIRPAT模型的co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环境压力STIRPAT模型的co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环境压力STIRPAT模型的co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环境压力STIRPAT模型的co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对工作压力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对工作压力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对工作压力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对工作压力的研究:2013-5-16 16:14:54论文开题报告:对工作压力的研究1、导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研究方法及步骤1.4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1.1论文选题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体制的迅速变革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工作节奏的加快,在职场中生存的员工普遍感受到了来自工作的压力,而所有企业外部的风险会逐步转化为内部的压力,在所有压力中,工作压力是对现代人生活影响最大的压力。工作压力过大早己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过大的压力会对工作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损害,对组织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影响到组织现实的发展。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压抑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时代,随着市场竞争意识普遍深入人心,我国企业的员工也越来越多地感析销售类新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深入探讨销售类新员工工作压力引导的有效策略。期望为组织员工压力管理提供好的建议。1.2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国外的研究结果看,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己经进行了几十年,压力的研究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迅速扩展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国外无数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压力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现有的压力定义可概括为三大类:压力反应理论—Hans selye,1956;压力刺激理论—Homles&Rahe,1967;以及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Lazarus&Folkrnan,1976。与压力相对应,工作压力定义基本上也分为三类:一类是基于反应的一类是基于刺激的,还有一类是两者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压力来源研究方面,亨迪克(Hendris,1995)等人将引起压力的因素分为三类:组织内部的因素、组织外部的因素和个人特征;罗宾斯(Robbins,1996)也将压力源分为环境、组织和个人三个因素。国外工作压力的指导理论主要有三种: Lazarsu(1966)的交互作用理论;French,Cpslan和aynHarrison(1972)的个体一环境匹配理论;Karaesk(1979)的工作压力的需求一控制理论。从国内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第11期 工作压力的概念是从压力的概念衍生而来的。最早提出压力这一概念的Selye(1936)认为压力是破坏生物有机体内部平衡的因素。之后,McGrath(1970)、Quick(1984)、Edwards(1996)、Robbins(1997)以及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和马可一(2000)在国外压力研究的基础上,均提出了工作压力的独到见解。 综合以往关于压力和工作压力的研究,笔者认为:其一,尽管压力这一概念,研究者们所作解释莫衷一是,但其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即:关注生理反应→关注生理和心理的反应→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这就为以后研究压力的概念明确了方向。其二,在工作压力这一复杂的系统中,包含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即个体在工作情景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情景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和狭义的工作压力,即仅为工作情景中的压力。偏重工作压力的狭义概念将不利于问题的分析,因为就企业而言,那些来自工作情景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显然不容忽视,同样也需要对这些压力进行管理。 一、关于工作压力理论模型的论述 1.早期压力理论模型—— —GAS三阶段模型。Selye(1936)提出的GAS三阶段模型是关于压力研究的早期模型,该模型把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压力反应模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警觉反应阶段(Alarmreaction)、阻抗阶段(Stageofresistance)和枯竭阶段(Stageofexhaustion)。警觉反应阶段又细分为振动阶段和逆向振动阶段。其中,警觉反应阶段是大脑控制使身体做出应付压力的准备阶段,它由各种生理变化所组成,这些生理变化使受到威胁的有机体能迅速地恢复正常的功能。首先引起压力的外界刺激因素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这称为“振动阶段”;然后,身体开始动员精力去应付外来的压力,这称为“逆向振动阶段”。如果个体继续置身于这个压力的情境中,便会出现阻抗阶段,即个体对压力来源进行阻抗。此时在警觉反应阶段被搅乱的生理历程,都恢复到正常状态,受到威胁的人会开始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解决问题,包括采取积极的方式和消极的方式。如果问题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则身体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如果个体继续暴露于有伤害性的压力来源中过久的话,就很可能无法维持其阻抗反应,这时就进入了枯竭阶段。此时,第二阶段出现的某些器官或系统的适应机制所产生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返回到警觉反应阶段,再动员其他系统或器官去应付造成压力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导致个体的死亡。 2.刺激说理论模型。刺激说认为工作压力是一种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它把工作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这是早期对工作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iss等。Weiss(1967)在他的模型中提出了社会支持、个人性格特征、组织因素是工作压力反应的直接经历和缓解器。他把工作压力区分为短期反应和长期反应,其中短期反应主要表现为紧张,而长期反应则表现为疾病。这一派的理论模型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工作压力的外部因素,而没有考虑到个人对工作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工作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3.反应说理论模型。反应说认为工作压力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把工作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它着眼于人们对待工作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工作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反应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Quick等。Quick(1984)从对工作压力的处理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个工作压力的预防管理模型,不仅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而且还从工作压力的积极的和消极方面把工作压力源、个人对需求的预警反应、预防管理哲学等三个方面结合了起来,提出了对工作压力进行预防和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4.刺激—反应说理论模型。刺激—反应说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刺激—反应说不仅考虑了紧张和反应,而且还考虑了个体特征及对待压力策略等方面。到目前为止,代表刺激—反应说的理论模型主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蒋宁 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管理问题已是我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工作压力管理能预防或减轻过重的工作压力对员工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害,维护和保持企业的人力资源。文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压力;工作压力;理论模型 ■博士论坛 57 --

材料模型与状态方程

1 John-Cook 材料本构模型 )1)(ln 1)((**m n p y T C B A -++=εεσ& 式中, p ε —— 等效塑性应变; * ε & —— 0.10=ε&s -1的无量纲塑性比,0 * εεε&&&p =; *T —— 相对温度,room melt room T T T T T --= * A —— 屈服应力,Pa ; B —— 应变硬化系数,Pa ; n —— 应变硬化指数; C —— 应变率相关系数; m —— 温度相关系数。 表达式的第一项)(n B A ε+ 表示对于0.1*=ε&和0*=T (等温状态)时的应力与应变的函数关系;表 达式的第二项)ln 1(* ε &C +和第三项)1(*m T -分别表示应变和率温度的影响。 表 Johnson 和Cook 给出的值 韩永要《弹道学报》第16卷第2期

603钢 7.85 210 0.220 792 180 0.016 0.12 1.0 1520 294 (断裂破坏时的)应变 ]1][ln 1][[*5*421* 3 T D D e D D D f +++=εεσ 其中,D 1、D 2、D 3、D 4、D 5输入参数, *是压力与有效应力之比,eff p σσ /* =。 当破坏参数∑ ?=f p D ε ε 达到1时,发生破坏。 * Hirofumi Iyama, Kousei Takahashi, Takeshi Hinata, Shigeru Itoh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luminum Alloy Forming Using Underwater Shock Wave .8th International LS-DYNA Users Conference E/GPa A/MPa B/MPa C n m T melt /K T room /K A7039 337 343 0.01 0.41 1.00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研究者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识背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建立起若干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过程模型 这是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T.B.Smith)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一执行的理论模型,因而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以如下四个为主要变量: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对政策的认识。 (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 (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 下图描述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四个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联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过程。史密斯用“处理”一词来表示对政策执行中各组成要素内部及彼此间的紧张、压力和冲突等关系的反应。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互适模型 有些学者称其为“互动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M. Mclanghin),其代表作是写于1976年的《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下图就展示了一定环境下二者的互适过程及与政策的关系,从中也可看出M.麦克拉夫林的相互调适模型至少包含如下四个逻辑认定: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须经过说明、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彼此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上令下行”这种单向流程。

有关压力研究综述

有关压力研究综述 提要国外工作压力理论已经研究一个多世纪了,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体系。本文比较详细地回顾了这些理论,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一、压力的基本理论 有关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开展近一个世纪了,是西方学术界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众多西方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众多工作压力的理论和流派。但是,国内在工作压力理论研究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压力研究的领域中,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及其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理论: (一)压力的刺激学说。压力的刺激学说认为压力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刺激,强调的是人的生理反应。该学说认为压力是一种消极的刺激,其产生是源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并导致个人的反应或紧张。这是早期压力理论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Weiss、Janis、Mann等人。 (二)压力的反应学说。压力的反应学说认为压力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反应,是个体在面对环境刺激的时候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本学说方面比较著名的研究有美国学者坎农的开创性研究,他指出面对环境的刺激,个体的压力反应是使机体处于戒备状态,并表现为恐惧、焦虑等紧张方式,面对压力,个体反应的模式基本相同,但是程度不同。 (三)压力的交互理论。压力的交互理论认为压力不是个人特点的产物,也不是环境的产物,压力的产生是某一种环境与某一种人所做的对环境可能产生威胁的评价相结合的结果。同时,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随着时间和任务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个体和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环境的匹配程度,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是动态关联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 (四)个体—环境匹配理论。个体—环境匹配理论是French和Caplan在1972年提出的。这一理论在工作压力研究中运用最多,是得到最广泛接受的理论之一。French、Caplan和Van Harrion认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或个人因素,而是环境与个人相联系的结果。 (五)工作要求—控制模式。Karasek提出的工作要求—控制模式(简称JD-C 模式),是工作压力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个理论。Karasek认为,工作活动中包含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两个关键特征,他们共同影响着工作压力。工作要求即压力源,工作控制指的是技能和决策力,工作压力取决于这两个关键特征的相互作用。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测验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正确答案:C 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 A. 元政策 B. 基本政策 C. 具体政策 D. 实质性政策 正确答案:D 3.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大卫?伊斯顿 B. 戴伊 C. 汤姆逊 D. 林布隆

正确答案:D 4. 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A. 目标确立 B. 政策方案设计 C. 后果预评估 D. 方案抉择 正确答案:B 5.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A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D 6.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 A. 决策体制 B. 决策权力 C. 精英人物 D. 全国人大 正确答案:B 7.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议程的建立

C. 政策方案的择定 D. 政策目标的确立 正确答案:B 8.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 A. 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正确答案:D 9.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正确答案:C 1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正确答案:C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

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其模型如下: 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调适模型中,有两个方面发生互动,一是政策执行者一方,二是受政策实施影响的一方。在这两方中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

关于阶段变化理论(跨理论模型)与研究综述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体育硕士) 学号: 姓名: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题目: 指导教师:

关于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研究综述如今,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各种随之而来的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如何改变这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维持和促进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是行为改变方向研究的重中之重。而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为这些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它把行为变化的认知、行为和时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成功的应用到行为变化的干预中。 一、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及研究背景 1.1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概念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Prochaska和Diclemente提出的,最早应用于戒烟活动之中,后因结合了许多其他理论模型与基础,开始广泛应用于如吸毒、酗酒、减肥和体育锻炼等领域。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重点是告诉我们行为变化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行为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所述个体从不活动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单一的方法和理论要说明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在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只用一种理论来解释说明,要把行为变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描述一个不健康的行为向一个健康行为转变的过程。 1.2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了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的雏形,美国罗德岛大学心理学教授Prochaska在准备成为精神治疗师的时候,父亲因无法相信心理治疗最终死于酒精中毒和抑郁症,Prochaska教授没能用心理治疗帮助父亲,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理治疗得不到信任,在认真思考的同时Prochaska教授以此为契机在心理治疗方面做了更多研究。后来他在与别人合写的《向好方向转变》一书中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从不健康的行为改变到具有健康行为通常是有挑战性的,改变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马上发生,并且是包括了几个阶段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每个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不同,任何简化行为改变的方式都是不恰当的。这直接导致了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领域的产生。 二、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基本内容 阶段变化模型(跨理论模型)组成因素包括:核心组织结构变化阶段以及对

企业压力管理中压力源的研究综述

企业压力管理中压力源的研究综述 企业管理 企业压力管理中压力源的研究综述 摘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中的压力管理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绩效。本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压力、压力源的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压力;压力源;压力管理 文/白玉苓 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的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各种适应性障碍或紧张症等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有关压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热点领 域。 在企业管理中,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度、持续的工作压力不但是造成员工健康和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还会导致一些组织问题,如员工不满、消极怠工、高离职率、缺勤和低生产率等。对压力进行管理,尤其是对工作压力源的分析与探讨极为必要。 一、压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压力 “压力”这个词对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压力。它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对压力的认识最初源自物理学,是指物体受到试图扭曲它的外力的作用,在其内部产生相应的力。以后对压力的认识扩展到医学领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信息革命的发展,压力的研究在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下,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几乎所有学科研究领域,引起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许多学科专家的关注。关于压力的定义也有很多种,综合各界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对压力含义的界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三大类。 第一,刺激说。刺激说认为压力就是作用于个人的力量或刺激,从而导致人的紧张的反应。这种定义借助物理科学中压力的定义,认为压力是某些可能会导致分裂性结果的特质或事件。把压力看成是人对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的紧张、恐惧等,强调的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认为人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人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会造成永久的破坏。这是早期对压力分析的观点。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有We i s s等。刺激说的观点主要集中注意于压力刺激的实质,关心压力的来源是什么。主要强调了压力的外部因素,而较少考虑到个人对压力程度的感知和评价,也没有注意到对压力反应的处理策略。 第二,反应说。反应说把压力看做是个体对某些刺激物的反应,是由于环境刺激物的影响,使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心理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压力是个体对环境要求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外界环境对个体的一种压力。把压力看成是人的主观感受,着眼于人们对待压力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认为压力是以反应为基础的模式,它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 第三,刺激—反应说。刺激—反应说认为压力是个体与压力源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感受到的压力来源于个体对情境的察觉和评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压力的感受不同。根据刺激—反应说,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不仅包括环境刺激造成的紧张也包括人们对环境刺激的主观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个体特征差异及对待压力策略的其他因素。这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它全方位、多视角地考察了个人特征与外界刺激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工作压力 在企业压力管理中,我们以研究工作压力为主。在本文中,压力即指工作压力。工作压力(Work Stress)概念是从压力定义衍生而来,简单来说是指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之为工作压力。我国学者徐长江(1999)把工作压力定义为:在工作环境中,使个人目标受到威胁的压力源长期地、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及应付行为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包括个体在工作情境中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场所之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而狭义的工作压力仅为工作情境中的压 力。

职业韧性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7, 1027–103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1.01027 1027 职业韧性研究述评* 李 霞1 谢晋宇2 张 伶3 (1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天津 300071) (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 (3南开大学商学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 职业韧性是职业开发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 是个体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或从职业逆境中回弹的能 力。职业韧性的定义可分为结果性、品质性和过程性三种。有影响力的职业韧性模型主要有London 模型、Collard 模型、Pulley 模型、Conner 模型。职业韧性的影响因素有人口学变量、个人特征变量和工作环境变量。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职业韧性的结构、测量, 注重采用实验或长时研究探索因果关系。 关键词 职业韧性; 模型; 测量; 干预 分类号 B849:C93 韧性(resilience)是近年颇受国内外心理学界重视的概念, 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领域。韧性研究权威Luthar 认为韧性具有特定领域性, 建议在研究韧性时, 应该明确指出是哪个领域的韧性, 并使用限定词, 诸如“教育韧性”、“情绪韧性”、“行为韧性”等(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显然, 职业领域中韧性概念的准确描述就是职业韧性(career resilience)。职业韧性在西方社会受到很高的关注和认可, 关于职业韧性的文章频频见于各种报刊和通俗杂志, 但是, 相对于其丰富的通俗报导, 关于职业韧性的学术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对于日益频繁的职业变动和不断攀升的职业压力, 国内许多学者也开始重视职业韧性的培养(许诺, 凌文辁, 2007; 丁亚忠, 2009), 鉴于职业韧性的重要意义和国内近年对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视, 本文对国外职业韧性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论, 以便国内职业韧性研究的开展。 1 职业韧性的内涵 在英语文献中用来表达克服职业生涯挫折与压力、战胜与应对职业逆境的词语除常见的career resilience 外, 还有occupational resiliency, job 收稿日期:2010-12-17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8JC630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872051)资助。 通讯作者:李霞, E-mail: xialink@https://www.doczj.com/doc/1218045316.html, resiliency, professional resilience 等。职业韧性的核心成分resilience 本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发展现象, 它来源于20世纪前半叶对逆境中儿童的研究(席居哲, 桑标, 左志宏, 2008)。把career 和resilience 合在一起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则最早由London 于1983年在其论文《职业动机理论》中提出。在London 的职业动机理论中, 职业韧性是一种个人特质, 其含义为“在不乐观的环境中个体对职业破裂的反抗”。职业韧性的对立面是职业脆性(career vulnerability), 职业脆性的含义是个体面对不乐观的工作条件(如获取职业目标受阻、不确定性、不良的同事或上司关系、解雇等)时心理脆弱程度(如焦虑不安, 功能失调等)。后来他又将其涵义扩充为一种个体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甚至是不乐观或恶劣的职业环境的能力(London & Noe, 1997)。 根据各位学者在界定职业韧性时的侧重点不同, 可以把职业韧性的定义分为三种类型: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强调在遭遇职业逆境后最终取得的良好结果, 不论导致良好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良好品质还是环境中的有力支持抑或是机遇, 如“经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但仅体现低水平的职业衰竭” (Hively, 2003)。品质性定义则强调个人是否拥有某些特质或能力, 只要拥有这些品质, 不管最终

变革期企业工作压力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我国变革期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综述 摘要: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 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信息急剧的膨胀、社会节奏的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进人了一个情绪多变的时代。因此, 正确认识变革时期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并找到合适的管理策略成为企业管理必须面对的尖锐问题。 关键字:变革,工作压力,压力管理,策略 英国有关组织在1998年进行了一次关于健康与安全方面的调查研究,有68% 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情之一,而且其重要性超过了“生命危险”。2000 年2 月,日本有关部门宣布,全国有1/3的工龄人口受到“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干扰,专家称这源自于工作压力过大。2003年《中国企业家》杂志对252位企业家调查发现,90.6%的人处于“过劳”状态。2005 年3 月青岛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的监测显示,青年员工的体质明显恶化,已经亮起健康红灯。据美国相关机构调查,每年因员工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我国,据业内人士估算,工作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每年至少在亿元人民币以上。有人把这个时代称为“压力的时代”。可见,工作压力已经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后发型的工业化国家,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节奏的变快、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各种思潮的冲击等使人们正经历着心理冲突、思维交错、矛盾抉择的情绪多变期。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力交瘁的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压力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中亟待缓解与改善的问题。 一、工作压力理论 1、社会环境模式 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也叫ISR 模式或密歇根模式,是最广为人知的工作压力模式,是由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压力结果、疾病、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基本概念组成的联合体。社会环境模式是从较广泛的社会水平对各个独立的与压力有关的概念进行确认和测量,并考虑其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带动了工作压力研究的发展。 2、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French 、Caplan和Van Harrison于1982年提出个体—环境匹配理论。French 等人认为,压力和压力源并不是单纯依据个人或环境来定义,而是依据两者间不匹配的程度来定义的。Harrison 在后续研究中认为,除非个人有一个清晰、准确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2007年第11期■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 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 ●蒋宁 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压力管理问题已是我国企业 界和管理学界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有效的工作压力管理能预防或减轻过重的工作压力对员工造成的生理,心理的伤 害,维护和保持企业的人力资源.文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构 建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压力;工作压力;理论模型 工作压力的概念是从压力的概念衍生而来的.最早提 出压力这一概念的Selye(1936)认为压力是破坏生物有机 体内部平衡的因素.之后,McGrath(1970),Quick(1984), Edwards(1996),Robbins(1997)以及我国学者徐长江 (1999)和马可一(20oO)在国外压力研究的基础上,均提出 了工作压力的独到见解. 综合以往关于压力和工作压力的研究,笔者认为:其 一 ,尽管压力这一概念,研究者们所作解释莫衷一是,但其 总体方向是一致的,即:关注生理反应一关注生理和心理 的反应一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这就为以后 研究压力的概念明确了方向.其二,在工作压力这一复杂 的系统中,包含广义上的工作压力,即个体在工作情景中 体验到的压力和来自工作情景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 力和狭义的工作压力,即仅为工作情景中的压力.偏重工

作压力的狭义概念将不利于问题的分析,因为就企业而言,那些来自工作情景外的对工作产生影响的压力显然不容忽视,同样也需要对这些压力进行管理. 一 ,关于工作压力理论模型的论述 1.早期压力理论模型——GAS三阶段模型.Selye (1936)提出的GAS三阶段模型是关于压力研究的早期模型,该模型把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压力反应模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警觉反应阶段(Alarmreaction),阻抗阶段(Stageof resistance)~l枯竭阶段(Stageofexhaustion).警觉反应阶段又细分为振动阶段和逆向振动阶段.其中,警觉反应阶段是大脑控制使身体做出应付压力的准备阶段.它由各种生理变化所组成.这些生理变化使受到威胁的有机体能迅速地恢复正常的功能.首先引起压力的外界刺激因素使人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和化学反应,这称为"振动阶段";然后. 身体开始动员精力去应付外来的压力.这称为"逆向振动阶段".如果个体继续置身于这个压力的情境中,便会出现阻抗阶段,即个体对压力来源进行阻抗.此时在警觉反应阶段被搅乱的生理历程,都恢复到正常状态,受到威胁的人会开始通过实际行动去尝试解决问题,包括采取积极的方式和消极的方式.如果问题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则身体可以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如果个体继续暴露于有伤害性的压力来源中过久的话,就很可能无法维持其阻抗反应,这时就进入了枯竭阶段.此时,第二阶段出现的某些器官或系统的适应机制所产生的能量已消耗殆尽.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返回到警觉反应阶段,再动员其他系统或器官去应付造成压力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导致个体的死亡. 2.刺激说理论模型.刺激说认为工作压力是一种作用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政策研究者纷纷根据自己的学识背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建立起若干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以期帮助人们更有效地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理论模型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过程模型 这是由美国学者T.B.史密斯(T.B.Smith)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分析政策执行因素及其生态一执行的理论模型,因而又可称为“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所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以如下四个为主要变量: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具体包括政策的形式、类型、渊源、范围,以及社会对政策的认识。 (2)执行机关,通常指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包括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人事配备及其工作态度,领导模式和技巧,以及执行人员的情况。 (3)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包括他们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对领导的认知程度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 (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等等。它是政策执行的路径依赖和影响因素。 下图描述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四个主要变量及其相互关联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过程。史密斯用“处理”一词来表示对政策执行中各组成要素内部及彼此间的紧张、压力和冲突等关系的反应。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互适模型 有些学者称其为“互动理论模型”。这一模型的构建者是美国学者M.麦克拉夫林(M. Mclanghin),其代表作是写于1976年的《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 下图就展示了一定环境下二者的互适过程及与政策的关系,从中也可看出M.麦克拉夫林的相互调适模型至少包含如下四个逻辑认定: (1)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需求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共同利益,彼此须经过说明、协商、妥协等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 (2)相互调适的过程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彼此进行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上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探析_王洋2008

20世纪70年代以前,公共政策执行问题并未受到重视。 当时政策科学的焦点在于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在七八十年代兴起了所谓的“执行运动”。西方的“执行运动”持续了近20年,政策科学家们写下了大量的论著,提出了种种关于政策执行的研究条件、模式或理论,归纳出了各家理论的几种模型: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自上而下”模型 在政策执行研究的初始阶段,许多学者包括普雷斯曼和威尔达夫斯基在内,主要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途径来研究执行问题。曹堂哲先生称之为政策执行的第一代研究[1] 。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政策制定者的优越地位,政策执行者总是严格遵守上级旨意,忠诚实现上级意图。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将政策过程划分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若干个不同阶段,即所谓的“阶段学说”。政策本身既是政策制定阶段的最后产出,同时又作为一种“输入”进入到政策执行阶段,并成为整个执行过程的依据和目标。而将这些政策目标和方案具体化为政策行动的职能则由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官僚组织来承担,他们构成了整个执行系统的纵向结构。在这个执行系统中,贯穿着上级执行机构对下级执行机构的指挥与控制,以及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在具体的执行运作中,执行系统还必须从外部环境汲取相应的资源供给和信息供给。 然而,这一模式也遭到了很多批评,因为它把执行者看成是没有反抗意志的人。实际上,执行过程是一个参与者众多、实现利益多元化的复杂过程,上层政策制定者很难达到对政策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控制。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一研究途径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暴露了自身的缺陷,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很多批评,具体表现为: 第一,过多地关注中央行动者的目标和策略,其他行动者在执行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忽略了。不但忽视了基层官员的适应策略,也忽视了政府行为的意外结果。 第二,为了应付不确定性,各种组织都不可避免地拥有自由裁量权,基层官员的活动将由此产生“控制赤字”,因为他们发展出了应付压力的各种办法。 第三,所谓完美的行政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具备的(例如资源的持续稀缺)。而“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理论区分,在执行过程中也无法维持,因为政策是在执行的实 际过程中制定和修正的。” [2]6 第四,某些政策并不具有(已有的政策从来都不具有)明确的目标,他们通过一系列活动者的复杂互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和演变而来,因此,并不存在明确的政策评估标准。 二、政策执行研究的“自下而上”模型 基于上面对“自上而下”模型的种种质疑,一部分学者开始从相反的角度提出了“自下而上”模型。如果说“自上而下”模型所采用的研究途径是顺向规划的话,“自下而上”模型则完全从相反的逻辑(forwardmapping)推进,是一种逆向规划(backwardmapping)的途径。李普斯基(M.Lipsky)对街头官僚 (StreetlevelBureaucracy)的研究,埃尔默(Richard.F.Elmore) 对追溯性筹划(Backwardmapping)的研究,贺恩(Benny Hjern) 和波特(David.O.Porter)对执行结构(implementation structures)的研究是主要的代表。 “自下而上”执行模型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的所有行为者)作为出发点,认为政策执行活动是多组织或个人(包括公众、社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等)之间互动的过程。通过组织间和个人间的互动形成的执行结构是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政策链条中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街头官僚(基层官僚)拥有巨大的行政裁量权,接近执行现场,拥有信息优势,对政策执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这一研究途径将基层官员看作政策执行和政策创新的重要因素,是观察和分析政策执行的基点和焦点。该模型认为,政策不是由法令和规则控制的,而是组织成员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政策执行则是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过程。因此,项目应该反映下级官员的想法和意见,至少应该在行为模式上反映下级官员的想法。中央的政策决定者的核心任务并不是设定政策执行的架构,而是提供一个充分的自主空间,使基层官僚或地方执行机关能采取适当的权宜措施,重新建构一个更能适应执行环境的政策执行过程。 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也有自身的缺陷,面对复杂多变的政策执行问题也显得力不从心。学者们对它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分的强调基层官员的自由裁量权,有顾此失彼之嫌。且这种权力的使用并不是始终对政策执行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而如何使这种权力成为政策执行中的积极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王 洋(1977-),女,河南民权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探析 王洋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在政策执行理论研究过程中,执行理论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执行模型,这些模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政策科学的理论内涵,推动着政策执行理论研究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政策执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整合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27(2008)03-0013-02 2008年第3期第7卷(总第36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GQI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Vol.7,No.3 Jun.,2008 13--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该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最重要的。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或是希望利益最大,或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受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 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 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三)评价 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其次,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发生价值冲突。比较、衡量、判断价值冲突中的是与非是极其困难的。靠分析是无法解决价值观矛盾的,因为分析不能证明人的价值观,也不可能用行政命令统一人们的价值观。 再次,有人认为"公共利益"可以作为决策标准,林德布洛姆批评了这种认识,认为在构成公共利益要素这个问题上,人们并没有普遍一致的意见,公共利益不表示一致同意的利益。第四,决策中的相关分析不是万能的。决策受时间与资源的限制,对复杂决策讲,不会做出无穷尽的,甚至长时间的分析,也不会花费太昂贵代价用于分析,或者等待一切分析妥当再作决定,否则会贻误时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