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测制导综合实验

探测制导综合实验

探测制导综合实验
探测制导综合实验

探测制导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任路遥

学号:0904330108 指导老师:吴礼

实验一 8mm波段主动探测器目标识别(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动目标的探测原理;

2、掌握多普勒频率的分析和计算。

二、实验设备和装置

1、三角架、木制小车及轨道1套;

2、直流稳压电源1台;

3、示波器1台;

4、数字万用表1只;

5、面积大小不同的金属目标若干。

测试装置连接方块图如图1.7所示。

图1.7 测试连接示意图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探测器固定在三角架上,被测目标置于小车杆上,注意目标中心与天线波束中心保持水平;

2、将直流稳压电源两输出端口电压分别调至+18V和+9V(见实样),并数字万用表测量确定,然后关闭电源;

3、通过两付电源夹子线接到探测器电源输入端;

4、将探测器输出接到示波器,具体见样机;

5、打开电源,等待探测器稳定;

6、径向匀速拉动放于轨道上的小车,接近探测器装置运动,接近到一定距离时,探测器蜂鸣器叫,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多普勒频率,测量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

7、加快小车运动速度,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多普勒频率,测量目标与探测器的距离;

8、更换目标(可预先准备几种不同大小或材料的目标),重复步骤6和7,比较显示频率及蜂鸣器鸣叫时目标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结果

1.表1 8mm波段主动探测器目标识别实验数据记录一

目标速度(m/s)多普勒频率(Hz) 目标与探测器距离

(m)

1

1

v50 1 2

v100.5 1

2

1

v152 1.5 2

v380 1.5

3

1

v110 2 2

v270 2

2. 实验现象:

(1)用手掌慢慢水平挥动,随着挥动速度的变化,示波器上的多普勒频率随之变化。逐渐增大挥动速度,最终达到一定的速度的时候探测器发出报警声,表示出现预定速度的目标。改变挥动手臂的方向,效果逐渐变差,当垂直挥动的时候,不会发生报警信号,示波器上的波形的变化也最微弱。

(2)改变挥动位置与探测器之间的水平距离,重复一。发现效果没有近距离明显,当达到大概五米的时候,几乎探测不到了。

(3)分别用书本和角反射器重复上述一、二,得到一样的实验结果。其中,角反射器因为反射率比较大而导致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调节探测器的灵敏度(报警门限)而改变报警的临界速度。

(4)工作十分钟之后。重复试验,发现效果变差甚至没有现象。这说明实验设备的稳定性不够好。实际工作中以及在投入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环境等性能都是要经过严格的测试的。我国国产的器件一些性能指标与国外的器件还有一定的差距。工艺和器件落后,而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思考题

1、从原理上分析同一目标沿探测器不同方向运动时,对多普勒频率及蜂鸣报警

距离的影响,并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答:探测器探测的多普勒信号是目标与探测器之间接近的相对速度,当沿探测器不同方向运动的时候,多普勒频率是不同的,其中垂直接近时报警速度(与多普勒频率成正比)是最小的,当沿一定角度运动的时候,报警速

度将大于垂直接近时的报警临界速度。而对于报警距离,成角度的会大于垂直的,这是由于天线方向图影响的。

2、从原理上分析大小不同目标沿探测器不同方向运动时,对多普勒频率及蜂鸣

报警距离的影响,并与实际数据相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答:不同探测器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所以结合方向图的影响,反射率最大的且沿垂直方向运动的报警距离最小。

3、说明采用毫米波作为探测工作频率的优缺点。

答:毫米波探测的优点:(1)毫米波作为工作频率,发射功率较小,可以有效的抗干扰;(2)大带宽:具有高信息速率,容易采用窄脉冲或宽带调频信号获得目标的细节结构特征;(3)高距离分辨力,易得到精确的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

毫米波探测的缺点:(1)雨、雾和湿雪等高潮湿环境的衰减,以及大功率器件和插损的影响降低了毫米波探测器的探测距离;(2)树丛穿透能力差,相比微波,对密树丛穿透力(3)元器件成本高,加工精度相对要求高,单片收发集成电路的开发相对迟缓。

六、改进意见

由于角反射器在不同入射角度情况下的雷达反射截面存在很大差异,而实验条件所限,毫米波雷达波束较窄,很难保证在运动情况下始终使得主瓣沿最佳角度入射。设想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改用金属平板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二 8mm波段被动探测器目标识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毫米波段目标辐射特性以及被动体制探测器的辐射模型;

2、利用毫米波被动探测器对不同目标源进行探测识别。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数字万用表1只

3、示波器1台;

4、三角架1台;

5、8mm辐射计1台;

6、毫米波吸波材料1块;

7、金属目标1块;

8、支撑杆若干。

说明:直流稳压电源用于给辐射计工作供电;通过示波器可观察探测目标时的波形变化;三角架用于支撑固定辐射计;金属目标为一金属平板或角反射体。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以地面(草地或泥土地)为背景,探测识别金属目标。

1、将探测器固定在三角架上。

2、打开直流稳压电源,两输出端口电压分别调至+18V和+9V(见实样),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确定。然后关闭。

3、通过两付电源夹子线将+18V和+9V连接到探测器电源输入端。

4、将探测器输出接到示波器。

6、在离探测器天线前面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放置一平面金属目标板。

7、打开直流稳压电源,给探测器预热,等待稳定后准备测试实验。

8、将探测器对着地面匀速扫描,寻找扫描范围内的金属目标,观察示波器并记录数据;重复多次测量。

9、在金属目标上覆盖吸波材料,重复步骤4,观察示波器并记录数据;

10、观察比较以上几种情况下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特征并分析实验数据;

11、下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1 地面金属目标探测实验数据

探测器距离目标距离(m)有无隐身材料波形峰峰值(mV)波形脉宽(ms)

1 无368 80 无368 80

1 无55

2 240 有0 0

(二)以天空为背景,探测识别不同目标

1、将探测器固定在三角架上。

2、打开直流稳压电源,两输出端口电压分别调至+18V和+9V(见实样),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确定。然后关闭。

3、通过两付电源夹子线将+18V和+9V连接到探测器电源输入端。

4、将探测器输出接到示波器。

5、打开直流稳压电源,给探测器预热,等待稳定后准备测试实验。

6、将探测器天线对着空中扫描,观察并记录示波器输出。

7、选择平面金属目标,用支撑杆把目标放置在探测器前一定距离的位置,观察并记录示波器输出;重复多次测量。

8、选择覆有吸波材料(即黑体)的平面金属目标,用支撑杆把目标放置在探测器前和7相同距离的位置,观察并记录示波器输出;重复多次测量。

9、下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2 空中金属目标探测实验数据

探测器距离目标距离(m)有无隐身材料波形峰峰值(mV)波形脉宽(ms)

无368 160

无460 240

无404 240

有368 280 (三)实验现象

1.由于实验场地限制,实验在阳台上进行。首先连接好线路,打开探测器进行“预

热”,用手挥动测试是否已经“进入状态”。当探测器正常工作之后,将辐射计天线对准天空,用手以及书本垂直挥动,发现示波器上出现正脉冲,因为手以及书本的温度相对于天空是比较低的。

2.将可加热的金属被测物体放置在地上,周围的地面用吸波材料覆盖(用来模拟

草地),调整金属材料的角度以使之能反射天空。此时用辐射计周期扫测金属被测目标以及其周围的吸波材料,发现在扫到金属材料的时候出现负脉冲。

3.模拟反隐身目标探测。将一层薄的吸波材料覆盖在金属被测物体之上(相当于

模拟在隐身军事目标表面涂上隐身材料),打开加热设备,使金属被测物体的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再重复二,发现在扫到目标的时候出现正脉冲。

四、思考题

1、比较以地面为背景时,探测金属目标及隐身金属目标回波波形的特点,并从原理上分析其原因。

答:以地面为实验背景时,金属目标反射的是天空的温度,它本身辐射率为零,反射率最大,此时示波器出现负脉冲;当用金属目标上覆盖吸波材料以后,成为隐身目标,探测不到,于是示波器上没有脉冲出现,而当金属目标加热(即工作之后),此时金属目标被看成是一个辐射体,示波器上显示正脉冲。

2、比较以天空为背景时,探测到金属目标及隐身金属目标回波波形的特点,并

从原理上分析其原因。

答:以天空为背景时,用探测器扫描地上的金属目标,观察示波器,发现有正脉冲出现,此时金属目标反射了地面的温度;当用金属目标上覆盖吸波材料以后,用探测器扫描地上的金属目标,观察示波器,发现没有脉冲出现,不能探测到金属目标即隐身。

3、比较探测相同目标在不同距离是的输出波形,并进行分析。

答:脉冲的强度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因为在被动探测器信噪比一定的情况下,接受灵敏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4、分别说明再下小雨、中雨和大雨的情况下能否进行目标探测。

答:下雨的时候可以进行探测,但是效果很差,因为下雨天气时,天空温度很高。

5、请说明采用毫米波波段进行测量的优缺点。

答:毫米波探测的优点:(1)毫米波作为工作频率,发射功率较小,可以有效的抗干扰;(2)大带宽:具有高信息速率,容易采用窄脉冲或宽带调频信号获得目标的细节结构特征;(3)高距离分辨力,易得到精确的目标跟踪和识别能力。

毫米波探测的缺点:(1)雨、雾和湿雪等高潮湿环境的衰减,以及大功率器件和插损的影响降低了毫米波探测器的探测距离;(2)树丛穿透能力差,相比微波,对密树丛穿透力(3)元器件成本高,加工精度相对要求高,单片收发集成电路的开发相对迟缓。

6、在打开直流电源后探测器预热期间,探测器的输出波形是怎样变化的?

答:没有明显的脉冲出现,只会有简单的噪声波形出现,基本是一条直线。

五、改进意见

设想毫米波雷达按固定速度固定轨迹对一定立体角进行扫描,理论上可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毫米波谱,通过处理波谱获得这个区域的毫米波影像,进而通过形状识别如汽车等物体。

实验三 8mm波段主动探测器目标识别(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8mm波段主动调频体制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用调频探测器探测目标时,距离、差频信号、调制周期之间关系。

二、实验要求

本实验为演示性实验,在外场进行。

实验场地要求:居一定高度平台或楼层窗口(10m~50m),地面以草地、泥土地为佳。也可根据具体实验情况,选择一空旷草地或泥土地,周围少建筑物和高大树木,避免对测试效果产生影响。

由于调频探测器制作成本较高,实验设备数量有限,实验将分组分批进行。先由老师或老师指导下连接系统设备,并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学生须仔细观察并作记录,然后学生再分组分批进行操作验证。

学生在实验前需系统复习相关专业课程知识,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在实验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后完成思考题和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和装置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示波器1台;

3、数字万用表1只;

4、三角架个;

5、金属目标若干。

6、皮尺1个;

说明:直流稳压电源用于给探测器工作供电;通过示波器可观察探测目标时的波形变化;三角架用于支撑固定探测器;金属目标为一金属平板或角反射体;皮尺用于测量距离。

四、实验步骤

(一)目标测距

在M T确定的情况下,通过i f测量距离R。

1、将探测器固定在三角架上;

2、将直流稳压电源两输出端口电压分别调至+18V和+9V(见实样),并数字万用表测量确定,然后关闭电源;

3、通过两付电源夹子线接到探测器电源输入端;

4、将探测器输出接到示波器,具体见样机;

5、打开电源,等待探测器稳定;

6、在离探测器一定距离的地面上放置金属目标,探测器对其扫描,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频率(

f)及幅度变化,记录R及对应的i f值;

i

7、径向移动金属目标改变距离,观察示波器输出的波形频率(

f)及幅

i

变化,记录R 及对应的i f 值。

8、改变大小不同的金属目标,重复上述实验。 9、将实验测得数据列于下表中。

表1 实验数据记录(一)

注:M F ?=KHz 500,KHz T m 100=

(二)实验现象:

1.在平放好探测器之后,观察示波器工作波形,待正常之后开始试验。用手以及

书本水平移动(由近及远),观察示波器是否有输出脉冲,以及探测器报警灯是

否有报警信号。

2.用角反射器重复一。1.正对的时候,当移动到大概两米的位置的时候,发现示

波器上有脉冲出现,同时探测器上有报警信号。实现了定距地功能。2.改变角反射器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角度,重复以上实验,发现效果微弱,几乎没有试验现象。

3.用角反射器正对辐射天线,改变移动方向,观察实验现象,发现越偏离辐射天

线的中心轴,试验现象越是不明显。这是由于天线的方向图是一个单向的梭形,要使在方向角大的时候仍然能探测到信号就必须调整探测器的灵敏度,不过与此同时,虚警和误判的概率也可能会随之上升,这要看提高灵敏度的实现方法。 3.模拟隐身目标探测。用一块吸波材料覆盖住角反射体,此时吸波材料与角反射体被统一看待成一个涂有隐身材料的目标,一起移动角反射体和吸波材料,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当目标出现在既定的距离位置的时候没有报警信号。表示隐身效果不错。

五、思考题

1、线性调频体制有什么优点?

答:定距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测距误差理论上不受目标反射特性等因素

的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距离选择能力。

2、不同的测频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可以用于哪些不同的应用场合?

答:(1)距离们法:优点:对信噪比要求低,处理速度快,可实时得到距离信息;缺点:对于复杂目标或多个目标出现时,使差频信号形成的脉冲序列宽度不规则,使差频频谱不纯,从而造成较大测距误差;并随测距范围增大,电路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由于没有考虑不规则区影响,也会引入误差。

(2)选频定距法:优点:与距离门法相比,具有同样的优缺点。

(3)脉冲计数法:优点:脉冲计数法有较好的测距范围,其测频精度不受差频信号脉冲序列非均匀性影响,适合较宽的频带,并便于数字处理;缺点:对差频信号要求较高,信噪比要求较高,并要求波形比较规则,在频率较高时,测量精度受数字器件转换速度限制。

(4)数字差频检测法:综合了选频定距法和脉冲计数法的优点

(5)频谱比率定法:优点:可适用于复杂目标的测量,有较高的精度;缺点:电路比较复杂。

六、改进意见

改用金属平板可能会获得更好效果。

实验四谱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频谱仪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了解虚拟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用频谱仪和虚拟仪器分别分析典型信号、已调载波信号和随机信号等信号的频谱;

4、比较频谱仪与虚拟仪器的优缺点。

二、实验设备和装置

1、频谱分析仪:GSP-827;

2、计算机数据采集和信号谱分析软件系统:虚拟仪器WH8100;

3、信号源(信号发生器、空中各种无线电波等):NW1643;

4、电源:DH1718。

三、实验步骤

1、使用频谱仪观察分析各种信号的频谱。

首先启动频谱分析仪与多功能信号发生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约为5MHz,幅度峰峰值约为150p-pmV。

(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调节为方波,并将输出连接到频谱仪的输入端。观察频谱仪的显示屏,分析是否与理论值相符合。

(2)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注意不能超过200p-pmV),重复观察分析步骤(1)。

(3)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波形,重复观察分析步骤(1)。

(4)*分析调制信号频谱和已调载波信号频谱关系。

(5)*分析随机信号的频谱特性。

2、使用虚拟仪器分析步骤1中所有信号的频谱。

首先按照实验原理中的硬件安装方法将虚拟仪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启动主机与虚拟仪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约为5MHz,幅度峰峰值约为150p-pmV。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虚拟仪器的A1通道(或A2通道)连接起来。

按照步骤1中的5个步骤用虚拟仪器重新分析步骤1中各种信号的频谱特性,同时熟悉并熟练掌握虚拟仪器的使用,并体会虚拟仪器与频谱分析仪相比的优缺点。

3、在实验报告中画出在频谱仪上观察得到的典型信号(频率为5MHZ、幅度为峰峰值150p-pmV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频谱简图。

四、实验现象

一.使用虚拟仪器分析所有信号的频谱。

首先按照实验原理中的硬件安装方法将虚拟仪器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启动主机与虚拟仪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约为1MHz,幅度峰峰值约为150p-pmV。

二.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虚拟仪器的A1通道(或A2通道)连接起来。

按照步骤1中的5个步骤用虚拟仪器重新分析步骤1中各种信号的频谱特

性,同时熟悉并熟练掌握虚拟仪器的使用,并体会虚拟仪器与频谱分析仪相比的优缺点。

三.在实验报告中画出在频谱仪上观察得到的典型信号(频率为5MHZ、幅度为峰峰值150p-pmV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频谱简图。

四.相应的频谱图:

(1).三角波及其频谱图

(2)锯齿波及其频谱图

(3).方波及其频谱图

五、思考题

1、简单叙述频谱仪的工作原理。

答:工作原理是针对不同的频率信号而有相对应的滤波器与检知器(Detector),再经由同步的多任务扫瞄器将信号传送到CRT屏幕上。

2、叙述虚拟仪器工作原理。

答:利用PC技术以软件为主,添加A\D及D\A变换等少许硬件的仪器称为虚拟仪器。虚拟仪器由硬件设备与接口、设备驱动软件和虚拟仪器面板组成。其中,硬件设备与接口可以是各种以PC为基础的内置功能插卡、通用接口总线接口卡、串行口、VXI总线仪器接口等设备,或者是其它各种可程控的外置测试设备,设备驱动软件是直接控制各种硬件接口的驱动程序,虚拟仪器通过底层设备驱动软件与真实的仪器系统进行通讯,并以虚拟仪器面板的形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与真实仪器面板操作元素相对应的各种控件。用户用鼠标操作虚拟仪器的面板就如同操作真实仪器一样真实与方便。从而完成对被测试量的采集、分析、判断、显示、数据储存等。

3、频谱仪和虚拟仪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虚拟仪器的特点:(1)性能高:虚拟仪器技术是在PC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完全"继承" 了以现成即用的PC技术的优点,包括功能超卓的处理器和文件I/O;(2) 扩展性强:只需更新计算机或测量硬件,就能以最少的硬件投资和极少的、甚至无需软件上的升级即可改进整个系统;(3)开发时间少:在驱动和应用两个层面上,NI高效的软件构架能与计算机、仪器仪表和通讯方面的最新技术结合在一起。使我们轻松地配置、创建、发布、维护和修改高性能、低成本的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

频谱仪的特点:其优点是能显示周期性杂散波的瞬间反应,其缺点是价昂且性能受限于频谱范围、滤波器的数目与最大的多任务交换时间。

实验五反金属涂层隐身探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课程内涵的理解,在被动体制探测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反金属涂层隐身的原理,提出反隐身的对策或方法,从而实现对隐身金属目标的探测。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示波器1台;

3、三角架及实验小车各1台;

4、8mm辐射计1台;

5、目标加热装置及其温度控制装置1套;

6、金属目标、隐身涂层金属目标各1块,导线、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1、将8mm辐射计固定在三角架上,连接直流电源18V和9V(见实样),输出接到示波器;

2、在地面放一金属目标,将探测器对着地面、金属目标扫描,观察示波器波形并记录实验数据;

3、更换金属目标为涂层隐身金属目标,或在金属目标上覆盖吸波材料,重复步骤2,观察示波器波形并记录实验数据;

4、给温度控制器加电,设定温度(因材料和环境温度而定),加热该涂层隐身金属目标,重复步骤2、3,观察示波器波形实验数据;

5、观察比较以上几种情况下示波器显示的波形特征并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数据及现象

1.

表1 反金属涂层隐身探测实验数据

金属目标加热温度(℃)有无隐身

材料

波形峰峰值

(mV)

波形脉宽

(ms)

105 有138 60 有92 40

107.6 有92 80 有92 40

五、思考题

1、比较以地面为背景时,探测金属目标及隐身金属目标辐射波形的特点,并从原理上分析其原因。

答:以地面为实验背景时,金属目标反射的是天空的温度,它本身辐射率为零,反射率最大,此时示波器出现负脉冲;当用金属目标上覆盖吸波材料以后,成为隐身目标,探测不到,于是示波器上没有脉冲出现,而当金属目标加热(即工作之后),此时金属目标被看成是一个辐射体,示波器上显示正脉冲

2、当涂层隐身金属目标温度变化时,探测目标辐射波形有何变化?并从原理上分析其原因。

答:峰峰值升高。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隐身材料反射率几乎不变,近乎为零,而温度升高使得隐身材料发射率增加,导致同等条件下辐射信号幅度增大。

*3、当天空温度变化时,上述实验结果作何影响?

答:天空温度升高,隐身材料吸收天空辐射能量增多,导致同等条件下辐射信号幅度增大,辐射计波形峰峰值升高。

六、改进意见

类似的,通过对某一区域进行扫描,获得此区域的被动毫米波谱,处理为图像形式,与主动毫米波下对同一区域的扫描成像作对比,比较二者成像的异同点,优缺点。

语法制导翻译

for循环语句翻译递归下降法输出三地址码///////////// #define MAX 100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char str[MAX]; char ch; int turn; char strToken[MAX]; int kind; int n=0;//存放strtoken[]元素的个数 struct Word//结构体存放单词 { int sort; char word[MAX];//存放strtoken[]的内容 }; //record[x]=new Word; Word *record[12];//放所有识别出来的单词,分别存放他们的编号以及字符串,x是其下标 ////////////////////词法分析/////////////////////// int buffer()//载入 { int i=0; cout<<"输入程序,以“#”作为结束标志。"<>str[i]不可用,用C语言读入字符。 if(str[i]=='#') break;///////如果尾数为识别码#,则表示程序读完,跳出循环. } break; } return(i);

bool IsLetter(char ch)///////////判断是否是字母 { if(ch>=65&&ch<=90||ch>=97&&ch<=122)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 bool IsDigit(char ch)//////////判断是否是数字 { if(ch>=48&&ch<=57) return(true); else return(false); } char GetChar(int i)///////读取字符 { char ch; ch=str[i]; return(ch); } char GetBC(char ch)////判断是不是空格或者换行,如果是,直接读取下一个字符直道不再空白为止{ if(ch==32||ch==10) { turn++; ch=GetChar(turn); ch=GetBC(ch);/////////递归实现 return(ch); } else return(ch); } void Concat()/////////////连接,即为strtoken[]赋值 { strToken[n]=ch; n++;

2018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8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安全控制以及机电控制和传感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检测与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印刷机械、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主要到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航天、通信、仪器仪表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航天/航空 2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3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4新能源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区域经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区域经理 2农艺师

3农业技术员 4销售代表 5植保技术员 工作城市: 毕业后,成都、上海、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成都 2上海 3南京 4合肥 5深圳 6福州 7西安 8郑州 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探测、制导控制及引信科学的研究、设计、制造、测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兵器工业部门,也可在民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等,由于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自身的某些特点,因而学生就业后一般都到兵器工业部门;由于目前该项技术在军事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并且研究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都十分巨大,所以该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良好。 而对于一些民用企业来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势头也被一致看好,特别是在冶金与深加工领域潜力巨大,因此毕业生到民用企业工作,将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武器类,其中武器类共7个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武器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51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控制理论、系统分析设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的自动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创新类、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计算机及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探测、传感、制导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检测与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2.思想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较扎实的外语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3.掌握计算机、电气等关联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 4.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军事训练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6.掌握科学计算、系统仿真、软硬件开发等实验方法和技术; 7.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具备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在意识和意志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协作意识。具备与同学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的能力; 2.创新竞争意识。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3.坚毅意志。具备勇于面对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I、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I、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自动控制原理I、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I、计算机控制、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导航原理、飞行器控制与制导、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04010290模式识别导论

《模式识别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010290 课程中文名称:模式识别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Pattern Recognition 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开课学期:7 总学时:24 (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0学时) 总学分:1.5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前模式识别理论的发展现状,初步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模式、模式识别等基本概念有明确地认识,具有实用统计模式识别完成模式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模式、模式识别的含义; 2、掌握基于Bayes决策理论的模式分类方法; 3、掌握线性分类的基本方法; 4、掌握近邻法; 5、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方法; 6、了解特征提取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模式和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的发展和应用;模式识别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Bayes决策理论(4学时)

最小错误率的Bayes决策;最小风险的Bayes决策;Bayes分类器和判别函数;正态分布模式的Bayes分类器;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矩阵的估计。 第三章线性判决函数(4学时) 线性判决函数和决策面;最小距离分类器;感知机准则函数;平方误差准则函数;多类模式的线性分类器。 第四章非线性判决函数(4学时)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近邻法;K-近邻法;快速近邻法。 第五章聚类分析(4学时) 模式相似性测度和聚类准则;分级聚类法;C—均值算法。 第六章特征提取(6学时) 类别可分性准则;特征选择;基于距离的特征提取;基于K-L变换的特征提取。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专题讨论。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 后续课程: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 黄凤岗,宋克欧. 模式识别[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 主要参考资料: [1] 杨光正等. 模式识别[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 边肇祺,张学工. 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导航控制制导

一、专业介绍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有: 01现代舰船综合导航技术 02自主水下航行器控制 03新型惯性器件与高精度导航系统 04水下导航技术 05卫星无线电导航技术 06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2、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国内外导航及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理论的发展动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门技术工作和具有创新能力,能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并撰写论文摘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特色 导航、制导与控制是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学科研究航天、航空、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是国防武器系统和民用运输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自动控制原理 (注: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三、就业前景 (一)天文导航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国防技术的发展,天文导航技术在航天、航空、航海领域的需求日益强烈,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航天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天文导航技术的辉煌。近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导航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月球和火星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活动的开展,天文导航以其自主性强、精度高、成本低廉等特点在深空探测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天文导航技术在航海、航天和航空各方面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舰船、卫星和深空探测器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同时还是中远程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和高空远程侦察机等的重要辅助导航手段,而在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星际航行中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如此丰富的专业领域需要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自动化技术与电子信息紧密相联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自动化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关系十分密切,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自动化专业作为信息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来是非常走俏的,尤其是最近几年,自动化和计算机、电子等信息类专业已成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不争的龙头老大。不可否认,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其专业人才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基础,因此,在这个信息自动化时代,他们必将成为众多企业公司眼中的“宠儿”。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国家各军事部门及各种含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生产单位,从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设计工作。 五、其他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六、课程设置(以北航为例) 主要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硕)、一外、人文专题课、数值分析A、数值分析B、矩阵理论A、矩阵理论B、数理统计A、数理统计B、泛函分析基础、常微分方程、线性系统(Ⅰ)、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现代仿真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Ⅰ)、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线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Detec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Techniques 1.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全面获得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导航制导技术的宽口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到航天、航空、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航天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生产、试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本专业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将以直读、本硕连读或报考研究生的形式获得进一步的深造。2.培养要求 在品德和政治思想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热爱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学习作风。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测试信号处理、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图像探测处理与识别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测试以及工程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探测、制导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与综合设计能力。了解本学科的技术动态和发展前沿,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达到专业培养计划和学位条例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专业特色 本专业主要开展航天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以及图像处理和传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包括两个专业方向,即专业方向A:航天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B:图像探测、识别与制导技术。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选择进入专业方向,进行有所侧重的专业学习。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培养方案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军民两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航空、航天、兵器及其它国防和民用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和制造、应用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管理、教学等工作。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重点学科,是在导航工程、自动控制、电子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创办的国防特色专业,拥有设备先进的国防特色实验室和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综合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在飞行器导航与控制、室内导航与定位、目标及环境探测与跟踪等方面形成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身心素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具有宽阔的科学视野,独立的科研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国际视野,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科研学术型和应用型军民两用高级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 知识要求 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 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等基础,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包括理论力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③专业知识 掌握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工程制图、微机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 靶场实习

《靶场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251208 学时/学分:3周/2 一、大纲说明 (一)适用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二)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3 二、实习的性质、目的、任务 靶场实习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方向的全部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是学生认识专业、了解实际、亲身实践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使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专业有关靶场试验的实际过程和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 通过实习,使学生具体了解靶场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试验设备,试验过程,试验方法及一些试验标准等,学会写靶场实习报告。 三、实习的组织实施 1.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实习小组动员工作,向实习学生做一次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工作态度、实习纪律、实习技能与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2.在实习过程中,严格按照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组织好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指导,严格要求,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靶场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确保实习任务圆满完成。 3.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4.在实习期间,对违反纪律或犯有其他错误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及时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并向学校或实习单位报告。 四、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1. 严格遵守靶场的一切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 服从工人师傅和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自行动,有事请假。 3. 认真学习,虚心好学,并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写好靶场实习报告。 4. 对擅自行动造成人身事故、设备事故者,责任自负;对不遵守实习纪律者,除批评教育外,还要降低其实习成绩,较严重者将中止其实习并遣返回校,无实习成绩。 5. 认真总结,写好实习报告。 五、实习内容 重点了解靶场所具有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为了达到一个良好的实习效果,首先进行入场教育,主要是了解靶场概况、保密与技安情况;然后对靶场概况进行参观及请靶场专家作关于靶场试验专题技术报告;靶场军用标准学习、常规试验前的准备过程学习;进行试验观摩及写靶场实习报告。同时要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对实习靶场现存的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通过实习了解本专业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 课程报告 姓名:袁一帆 学号: 16160111016 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任课教师:王海 二〇一九年四月

一,对课程的认识与建议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仪器与测控新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存储、传输、处理和控制的手段与设备,包含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和实现这些技术的仪器仪表及系统。仪器与测控新技术专业涉及仪器学、电子学、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这些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航海、航空、军事、电力和民用生活各个领域。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需要,仪器与测控新技术从最初的控制单个及其、设备,到控制整个过程,乃至系统,特别是在当今现代科技领域的尖端技术中,仪器与测控新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的操作过程是将自动化系统上的信号加以采集、整理、处理、而后进行显示或者发出控制信号的过程。目前由计算机和工作站作为结点的网络也就相当于现代仪器的网络,因此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测控系统的中坚。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专业属于工程技术专业,是建立在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光学、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以工为主、多学科综合的专业,它主要研究各种精密测试和控制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艺。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与测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仪器与测控新技术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应用技术,它的应用涵盖了“农轻重、海陆空、吃穿用”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仪器仪表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军事上的“战斗力”以及法制法规中的“物化法官”。计算机化的测试与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化得精密测控仪器与系统是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管理检测监控等领域的重要标志和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仪器与测控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并称信息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而仪器与测控新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源头,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环,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仪器仪表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以信息的获取为主要任务,并综合有信息的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基础知识及应用,“仪器仪表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工业的源头。” 科学技术发展史实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测量技术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是从真正意义上的测量开始的。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梦都是科学仪器的发明家和测量方法的创立者。测量技术的进步直接带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语法制导翻译与生成中间代码附代码

《编译系统设计实践》 实验项目三:语法制导翻译与生成中间代码 学号: 姓名: 年级: 学院: 数计学院 专业: 计算机 本组其它成员: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实验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语法制导或翻译模式生成中间代码。 二、实验内容 在自底向上语法分析基础上设计语义规则(语法制导翻译),将源程序翻译为四元式输出,若有错误将错误信息输出。 三、设计思路 1.分析过程

主函数,读取文件,存入字符串数组,调用语义分析,判断关键字,调用相应的语义规则(这里只有if与while与赋值语句),赋值语句调用表达式处理,if语句调用条件表达式处理,while也就是调用表达式处理,然后就是一个递归过程,不断的递归调用,按序输出三地址语句。在本例程序中选用expr及num作为运算数。 2.主要函数 string link() //字符串与数字的连接 string element() //获取表达式中的元素对象 string expression() //处理表达式 string expression_1() //处理表达式 string biaodashi() //处理表达式,转为三地址输出 string biaodashi_1() //递归---处理表达式,转为三地址输出 string getOperator() //判断并获取运算符 void condition(int L1,int L2) //输出if语句的条件的三地址代码 void yuyifenxi_list() //生成并输出条件返回地址 void yuyifenxi_list_1() //递归---生成并输出条件返回地址 void yuyifenxi(int next,int &flag) //判断关键字,调用相应的产生式分析 void readfile() //文件读入 四、测试报告 1.第一组测试: 图1-1 输入待翻译代码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图像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论文 论文题目: 图像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学号:35152129 姓名:刘孝孝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摘要】本文讨论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总结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识别技术工程化实现方法,同时本文介绍了国外目标识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战争应采用综合识别系统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雷达;人工神经网络;精确制导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海湾战争,空中精确打击和空地一体化作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作战形式。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于一体的C ISR 已成为取得战场主动权,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目标识别技术是雷达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在现代化战争中,目标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精确制导、战场指挥和侦察、敌我识别等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现代战争中取得战场制信息权的关键之一是目标属性识别。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十分复杂,作战双方都在采用相应的伪装、隐蔽、欺骗和干扰等手段和技术,进行识别和反识别斗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或少数几种识别手段很难准确地进行目标识别,必须利用多个和多类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多种目标属性信息,综合出准确的目标属性,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后进行识别。 2.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2.1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上的应用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对于弹道导弹的预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弹道导弹一般携带多个弹头,其中可能包含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以及常规弹头,预警雷达必须具备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将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分离出来,为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目标攻击和火力分配提供依据。早期的BMD系统假设只有一个核弹头,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出现,使问题转化为雷达的多目标识别问题,加上电子对抗技术的广泛使用,给目标识别技术带来很大困难。另外,预警雷达还要对空中目标或低空目标进行探测,对来袭目标群进行分类识别。利用星载雷达以及远程光学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可以对外空目标进行探测,对外空来袭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达到早期预警的工作。 2.2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精确制导上的应用 精确制导方式很多,包括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寻的制导方式,通过设在精确制导武器

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探测指导与控制技术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语法制导翻译与生成中间代码

《编译系统设计实践》 实验项目三:语法制导翻译与生成中间代码 学号: 姓名: 年级: 学院:数计学院 专业:计算机 本组其它成员: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实验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语法制导或翻译模式生成中间代码。 二、实验内容 在自底向上语法分析基础上设计语义规则(语法制导翻译),将源程序翻译为四元式输出,若有错误将错误信息输出。 三、设计思路 1.分析过程 主函数,读取文件,存入字符串数组,调用语义分析,判断关键字,调用相应的语义规则(这里只有if和while和赋值语句),赋值语句调用表达式处理,if语句调用条件表达式处理,while也是调用表达式处理,然后是一个递归过程,不断的递归调用,按序输出三地址语句。在本例程序中选用expr及num作为运算数。 2.主要函数 string link()//字符串和数字的连接 string element() //获取表达式中的元素对象 string expression()//处理表达式 string expression_1()//处理表达式 string biaodashi() //处理表达式,转为三地址输出 string biaodashi_1()//递归---处理表达式,转为三地址输出 string getOperator()//判断并获取运算符 void condition(int L1,int L2) //输出if语句的条件的三地址代码 void yuyifenxi_list() //生成并输出条件返回地址 void yuyifenxi_list_1() //递归---生成并输出条件返回地址 void yuyifenxi(int next,int &flag) //判断关键字,调用相应的产生式分析 void readfile()//文件读入 四、测试报告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017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10251203 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Machine Design 课程总学时:2周讲课:2 实验:0上机:40 学分:4 适用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 1.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3.达到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 此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还为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机械设计一般知识,机械的主要类型、性能、结构特点、应用、材料、标准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简化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失效分析等,机械零件工作能力计算准则(体积强度与表面强度,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刚度与柔度,摩擦、磨损与润滑,寿命与可靠性,以及热平衡、冲击、稳定性等),计算载荷,条件性计算,等强度计算,当量法或等效转化法,试算法等,改善载荷和应力的分布不均匀性,提高零件疲劳强度,降低或增强摩擦,改善局部品质,提高零部件工艺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预应力、变形协调原则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3.基本技能:掌握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实验技能,编制技术文件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采用二维CAD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大作业的设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图学、金工实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独立思考,继承与创新; 2.综合考虑机械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工艺性、经济性及维护等要求; 3.采用“三边”设计方法: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制导探测复习207

1 什么叫压心?正常式布局与鸭式布局导弹的静稳定性如何?其导弹压心与质心的位置关系有何不同? 飞行器总空气动力作用线与纵轴的交点。 前者:压心在质心后,静稳定;后者:压心在质心前,静不稳定。 2 俯仰角、弹道倾角、攻角在铅垂平面内的几何关系表达式?偏航角、弹道偏角、侧滑角在水平面内的几何关系表达式?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简单绘出示意图。 俯仰角=弹道倾角+攻角;偏航角=弹道偏角+侧滑角 3 什么叫过载?什么叫需用过载?可用过载? 除重力以外的合力除以重力,是个矢量。 需用过载:导弹沿给定弹道正常飞行时所需用的法向过载 可用过载:舵偏(操纵机构)转至最大角度时导弹所产生的法向过载。 4导弹质心移动的动力学方程和绕质心转动的动力学方程分别在什么坐标系中建立有最简单的形式?简述这两个坐标系的定义。 弹道坐标系(航迹坐标系),弹体坐标系。其中: 弹道系原点位于导弹质心,x轴与导弹速度方向一致,y轴垂直x轴位于包含速度的铅垂面内,z轴与x,y 轴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弹体系原点同上,x轴与导弹纵轴方向一致,y轴垂直x轴位于导弹纵向对称平面内,z轴与之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5 垂直陀螺仪、方向陀螺仪测角原理? 分别测量导弹的哪个(些)姿态角?

陀螺的定轴性。 垂直陀螺仪:测量弹体滚动角和俯仰角。垂直陀螺仪的内环轴与弹体纵轴重合,外环轴与弹体俯仰轴重合,各电位器绕组与弹体固连,各电位器滑臂与内环轴或外环轴固连,故当弹体出现滚动、俯仰姿态变化时,由陀螺的定轴性可知滑壁与绕组间发生相对运动,从绕组出将有电信号输出,从而被其他原件感知到。方向陀螺仪:测量弹体偏航角和俯仰角。原理同上。 7导引弹道定义?导引弹道特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导引弹道时常引入什么假设? 将导弹视为可控质点,假设飞行速度是时间的已知函数,飞行控制系统的工作是理想的,按运动学方程和导引方程所确定的运动学弹道。 导引弹道的弹道特性与目标的运动特性和所采用的导引方法有关。 研究导引弹道时长引入导弹为理想可操纵质点、制导站和目标视为几何点、制导系统理想工作、导弹与目标以及制导站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假设。 8 追踪法直线弹道有几条?其稳定性如何? 追踪法直线弹道有2条: q=0°和q=180°。其中前者为尾追情况,此时直线弹道稳定。后者为迎击情况,此时直线弹道不稳定。 6 导弹的直角坐标控制、极坐标控制原理? 直角坐标控制:导弹的控制力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分量组成的控制方法。+型X型气动布局的轴对称导弹采用此法。其倾斜回路是一个倾斜角稳定控制系统。由于借助两个体轴转动改变迎角与侧滑角,是侧滑转弯控制(STT)。 极坐标控制:产生法向力的方向只有一个。一型气动布局的飞航式导弹采用此法。其倾斜回路是一个倾斜角控制系统。为使导弹在任何一个方向上产生机动,必须借助改变迎角和倾斜角的办法,是倾斜转弯控制(BTT)。

制导与控制技术作业..

制导与控制技术 1104330126 席家祯 陀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 基本特性:定轴性、进动性 实际应用:航天器的定向; 船舶上减小首尾或两舷的不同时起伏 陀螺仪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目标瞄准和保持自身稳定中的作用 哈勃天文望远镜的3个遥感装置中每个都装有一个陀螺仪和一个备份,以保证望远镜的指向。 瞬时地理位置测量原理 导航平台一般模拟的是地理坐标系ONED,飞行器的位置一般都用地 理经纬度λ和φ来表示。如果X轴指北(N),Y轴指东(E),则用经纬度表示的飞行器位置为

式中:R为地球半径,为地理经纬度初始值。 初始对准:初始速度、初始位置。 地形匹配制导系统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利用地形识别技术,将导弹当时弹道下的实测地形特征和预定弹道下的已知地形特征相比较确定导弹位置与偏离误差,形成导引信号,使导弹准确地按预定路线导向目标。 制导精度与工作波长、天线孔径、弹目距离的关系 制导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探测系统对目标的角分辨率。探测系统对目标的角分辨率越高,则制导精度越高。工作波长愈短、探测系统的孔径越大,弹目距离越近,则角分辨率越高。由于弹径有限,靠增加天线孔径来提高分辨率是有限的。精确制导武器主要是缩短波长,工作于毫米波、红外和可见光波段。 光谱滤波与空间滤波的方法 光谱滤波:采用带通滤光片(如吸收滤光片、散射滤光片、偏振滤光片、干涉滤光片)与探测器响应波长组合起来抑制不希望的辐射进

入系统。 空间滤波:目标是在一定背景下出现的,若它们的波长不同可用光谱滤波的方法区分。若辐射波长相近或一样,则可根据辐射体的大小、形状不同,用空间滤波方法区分,例如用调制盘方法 光电转换之前对目标辐射能进行调制的目的 经光学系统聚焦的像点,是强度随时间不变的热能信号,直接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的信号只能表明视场内有目标存在,不能获取目标的失调信息,因此要对信号进行调制(按照要传递的信息来改变载体的一个或多个参量)。 调制器的作用 (1)使恒稳的光能转变成交变的光能 ——将恒定的目标辐射能量(不考虑目标距离、方向及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影响)调制为交变的电信号,以便信号处理。 (2)抑制背景干扰(空间滤波作用) ——基于点源目标和大面积背景元之间尺寸特性的差异。 (3)提供目标的方位和失调信息 ——红外探测器产生的信号幅度、相位的变化反映了目标空间位置的变化,信号处理电路分解出这种变化,并进行座标变换,就得出

航天器的控制系统

航天器的控制系统 航天学院 151220205 李欢 一、关于控制的基础知识 系统是能够在一起协同工作并产生输出的所有部分的集合。系统具有输入(进入系统的东西)、输出(从系统中发出的东西)和把输入变成输出的处理过程。对于航天器的任务而言,任务的成败取决于各种子系统的输出,因而我们最关心控制系统。最简单的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式的,输入生成输出,但不能动态调整输入来控制输出。而闭环控制系统,也叫反馈控制系统,能很好地保证得到想要的输出。因为它能感知输出(得到的),将它与想要的输出(想得到的)进行比较,并根据需要调整输入。 所有控制系统必须实现的四个基本任务: 1.理解系统的行为——装置是如何对包括环境输入在内的输入产生反应来生成输出的,这也被称为装置模型; 2、观察系统的当前状态——利用传感器; 3、决定做什么——控制器的作用; 4、执行——利用执行器。 姿态确定就是根据姿态测量元件提供的测量信息(含有噪声)求出姿态角和角速度,其精度与测量元件的精度、安装方式和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关。姿态确定航天器在空间的指向方位,同时,发射航天器需要控制它们的姿态以进入正确的轨道。通常用角度来定义航天器的姿态,用以飞行器为中心的本体坐标系的旋转角度来描述姿态,常以滚动角、俯仰角和偏航角给出。 为了观察系统姿态,并将这些观察结果转换成控制器能处理的信号,航天器都有一个内置姿态传感器系统。它利用两个参照点来确定航天器在三维空间里的姿态。 执行特定飞行使命的航天器需按特定的轨迹运动,为满足这个要求常需对轨道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包括利用航天器的推进系统产生的反作用推力的主动控制及利用客观存在的外力(如地球引力、气动力、太阳辐射压力及其他行星的引力等)的被动控制。对航天器的质心施加外力,以改变其运动轨迹的技术,实现航天器轨道控制的装置的组合称为航天器轨道控制系统。 航天器的轨道一般由主动飞行段和自由飞行段组成。主动飞行段是航天器变轨发动机的点火段,变轨发动机熄火后是自由飞行段。航天器在脱离运载火箭后便进入自由飞行段。如果要改变它的轨道,就要插入主动飞行段。

目标探测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手段调研

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 目标探测与识别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应用技术,它涉及的学科领域有传感器技术、测试技术、激光技术、毫米波技术、红外技术、近代物理学、固态电子学、人工智能技术、海陆空武器技术、引信技术等。它的主要目的是采取非接触的方法探测固定的或移动的目标,通过识别技术,完成对控制对象的控制任务[1]。 目前目标探测的手段有红外热成像、微光夜视、电视摄像、激光测距、毫米波、微波和激光雷达、声探测、紫外探测等主被动监视装置,覆盖了从紫外到无线电波的宽广的电磁波谱。这些装置的综合应用,已能昼夜、全天候范围监视战场和捕获、跟踪目标,并准确定位,成为未来战场夺取信息优势的物质基础。 目标识别的手段主要有光字符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磁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图形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等。在军事航空领域,对目标的探测定位能力的更高要求已成为航空电子系统不断扩展的需求牵引之一,而现代隐身技术、对地攻击武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使光电探测设备的地位不断上升。 在军事应用中,目标信息获取技术可能的感知空间覆盖了武器系统可能配置的全部空间,从地球外层到大气层、地面、地下、海面、海下及水下,其波长覆盖整个电磁波谱。 在高新技术弹药上,目标探测也成为一种主要的功能[2]。在“三打”(打武装直升机、打巡航导弹、打隐形机)“三防”(防侦察、防电子干扰和防精确打击)中,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例:高光谱遥感目标探测识别技术的发展是20 世纪末期以来对地观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又一个主要领域,也是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门研究领域。从1983 年第一台高光谱航空成像光谱仪问世以来,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竞相研究这一技术,经过将近三十多年的发展,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有40 余种航空成像光谱仪处于运行状态,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成功的应用,显示出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