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人

一、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之所以使所有人感兴趣,因为所有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都仿佛感到,这正是在问他自己:我是谁?

于是,一个沉重的事实立刻就会提醒你它的存在:作为一个“人”的自由与责任。

的确,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人,而且在整个宇宙中,只有我们是人。但是,这么一个离我们最近的问题,其答案却好像离我们最远。因为我们宁愿不去想它,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繁忙和娱乐把它打发到某个阴暗的角落。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任何一个答案都是不完全的。完全正确的答案只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废话:人就是除了不是人的东西之外的东西。

恰恰是因为所有有意义的答案都是不完整的,“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客观的提问

方式,也不能要求得到一个客观的答案。任何人给出的回答,其实都不过是“人应该是什么”,并且,都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处境中的临时的解决方案。

二、

谁会问这个问题?人自己。

更具体地说,是哪些人、在什么时候会问这个问题?

在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人认为人是永恒的谜。苏格拉底借用德尔菲神庙的神谕,首先问道:我是谁?苏格拉底由于他的喋喋不休和诲人不倦,最终触犯众怒,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曾宣称自己是一只牛虻。牛虻即使被打死,也会紧紧地叮着人的皮肉。苏格拉底确实是这样一只牛虻。

在这之后,人们不再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讨论这么痴迷了,而是自己试着去给出独

特的、有说服力的答案。最经典的定义是亚里士多德给出的: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还说,人只有在有闲暇的时候才会去想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整天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的人不会去想这些问题,因为这种问题是需要高于实用智慧的理论智慧才能加以思考的。

但是在今天,我们看到,恰恰是那些前途未卜、迷茫彷徨的年轻人,或者是那些被排挤到社会底层、边缘的人们才会真诚地质疑:人是什么?也就是说,那些并不显示出有很多实用智慧的人,才最容易去玄想。他们想通过质疑和幻想,推翻压在他们身上的社会枷锁,并摆脱他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他们想活得更明白,进而,活得更好。

所以,“人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在自发提出问题的人那里,决不是为后来的一些百无聊赖的空想家或处心积虑的意识形态制作家们准备的一个为了装点门面而进行的思维游戏,而是一场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求得公平和正义而进行的严肃的斗争。

在与古希腊同时代的先秦时期的中国,人们却不问这个问题。先秦诸子的提问方式更加直接:人应该怎么生活?国家应该怎么组织和治理?而且,在这两个问题中,后一个才是根

本(唯一的例外是庄子)。

古希腊人讨论“人是什么”的意图其实与中国人是一样的。他们也是想要规定和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为什么要这样绕一个圈子呢?

这要从讨论问题的人说起。

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苏格拉底在西方文化中相似。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这两个人不同的故事。孔子是广收学生,因材施教,加以指导,苏格拉底则是栖身街道,与人攀谈,并盘根问底。孔子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苏格拉底则透出一股较真、“认死理”的呆气。同样是述而不作,孔子流传下来的是语录体的《论语》,是由各种不同的教导组成的,这些教导被认为是不可置疑的真理,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理解和领悟;而苏格拉底留下来的则是对话录,其中的主题是启发,并且含有不少诡辩,这些对话被认为展现了苏格拉底的思维和论辩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教条,因此关键在于把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运用到具体事务中去。

产生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不同行为和不同思想的原因何在?

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是不同的,而且,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具体位置也不同。

苏格拉底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城邦,公民通过集体商议来决定城邦的事务,简单地说,权力最终落在人民的手上。苏格拉底进行对话的对象是彼此之间地位平等的公民。在一个已经实行民主制度形式的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开启民智的工作,在此,需要的不是告诉人们具体怎么做、怎么思考和判断,而是提示他们去质疑并思考他们作出评判和决策的最终根据,以防止人们局限于偏见和私利。在这个根据得到充分讨论和揭示的基础上,对于人们的自我完善能力和人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抱有充分的信任,从而使社会生活不断走向完善。这是一个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任务,因为作为雅典城邦中为数不多的公民中的一员,苏格拉底知道他的命运和荣誉是与这个城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而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的战乱时代,各个诸侯国都采取君主专制的统治,也就是说,权力最终落在君主的手上。作为一个漂泊不定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任务是说服君主,使自己能够伸展政治抱负。孔子想要说服的对象,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不过,即使在一个君主那里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可以投靠下一个君主,继续宣传自己的治国理念和强国之策,希望他能与自己气味相投。因此,对于专制政治本身,孔子绝不可能采取激烈反对的态度,于是,对于普罗大众,孔子也就绝不可能信任他们的自治能力。孔子的立场是站在专制君主的一边的,他的期望是能够教化君主,以实行开明的专制。

因此,孔子把普通大众看作是家里的孩子,理智不健全是他们的宿命,因而总是需要少数“君子”去做淳民化俗、道德教化的工作,这其中就少不了一些善意的谎言。苏格拉底则把城邦公民看作是与他一样的、可以自立的人,只有促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德性即知识”),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自立。

归根结底,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改善现存的政治制度,而不是用一个新的制度取而代之,更具体地说,他们都希望去教育那些实际上掌握政治权力的人,使有权者更有智慧,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权力。所以,苏格拉底决口不谈当时雅典的奴隶人数是自由公民的十倍之多,孔子从不谈论皇族和官僚的腐化堕落而只是叹息世风日下、礼崩乐坏。所以,苏格拉底宁愿被民众决议处死也不逃跑,孔子即使屡屡不受重视却仍然坚持“不怨天,不尤人”。

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处境的不同,他们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和行动。作为东西方文明的源头,孔子和苏格拉底影响了两个文明在随后几千年的发展,使之走上不同的道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真正尊重人的学说,往往乐于指出人的缺陷和局限性,而不是一味拔高人的优点和无限可能性。这和俗话说的“打是疼、骂是爱”倒颇有暗合。确实,不正视现实存在的黑暗与邪恶,怎么能自欺欺人地宣称正在走向光明与善良呢?

三、

通过以上的讨论,至少可以明确一点,“我是什么”是一个起源于西方的问题。因此,说“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理性或受理性控制”、“人在什

么情况下表现出理性、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非理性”,这都出自西方的思想文化源流。但,中国人在什么时候也开始发出这样的疑问了呢?

在一个身份变化、地位升降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里,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感、“找不到北”,也容易“找不到家”、处于无根的精神流浪状态。因此,“人是

什么”以及它所暗示的“我是谁”的问题就开始变得极为重要。

这在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现代主义文学里得到了赤裸裸的反映,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里也有极为精彩、极为恐怖的描写。在面对资本主义这台冷冰冰的机器时,我们每个人活生生的劳动都被资本这个贪婪的吸血鬼不停地吮吸着,为这台机器的运转和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能量。这种悲惨的状况之所以未被看穿,因为这台机器成功地诱使每个人都生活在梦中,其中,最甜美的那个梦就是由好莱坞制作、由华尔街和五角大楼帮忙推销的美国梦。偶尔,有些被放逐或自我放逐到边缘的人们从梦中醒来,于是感到陌生、恶心、异化,甚至感到自己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只甲虫。在更多的时候,看起来似乎是回到梦境中才更好些,因为历史已经终结了,而且人们已经无可选择了。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力量一方面刺激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就像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因为,只有欲望的不断增多和增强才能使劳动阶级甘心被管制、被奴役,同时也使统治阶级从中坐收渔利,实现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它又导致理性控制的增强、扩展和延伸,不管是以官僚制、科学技术的方式,还是以意识形态、文化工业的方式,理性的创造物都反过来监控、操纵、愚弄着它的创造者。资本主义是最激进、最革命的力量,它打破一切属于旧传统的东西,并形成一个“没有传统的新传统”,正所谓“一切神圣的都被

亵渎了,一切固定的都烟消云散了”。

直接导致传统土崩瓦解的是人们的怀疑,而人们之所以开始怀疑起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则是因为原来的传统不再能保证人们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获得原来那样的舒适安定的生活。简而言之,民族的、或个人的求生本能迫使人们不得不求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怀疑带来了自由,即自主安排生活的能力;但,自由则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活舒适、安全、幸福,而首先意味着责任,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于是,怀疑也就带来了焦虑。为了摆脱焦虑、消除不安全感,雅典公民投票决定处死苏格拉底,同样,德国民众则投票选举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执政。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人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选择了最有魅力的靠山,而在九十年代则选择一头扎进商品经济的洪流之中。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个人如此,人类亦然。.

不过,“人是什么?”这一提问本身,就已经蕴含了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巨大的转变、一次冒险的跳跃。自我意识的产生,是每个民族或每个个人在精神上经历的一次分娩,而且一旦出了娘胎,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温情脉脉的旧传统已经与人们决裂了,成了渐行

渐远的魅影,新的传统则在众神狂欢、群魔乱舞的激烈冲突中渐渐形成。从此,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四、

对于没有宗教传统、并且被迫卷入全世界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中国来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本质是理性”是最能够被接受的回答。这和几千年来的认为人性本善、人性

本来向善或人应该向善的中国文化传统有十分相似的精神实质,即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如果多数人都能向内去寻求心灵的宁静、境界的升华,而不是向外去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那么,社会上各种利益诉求的冲突就能被掩盖起来,并且转化为个人的内心冲突,于是,社会的统治结构就能保持稳定。此外,在文字上,“理性”二字也能够大致接上宋代以来谈论心、性、理的“理学”传统,宋明儒家强调“天命之谓性”、“性即理也

”(或“心即理也”),认为人道和天理是同一的。略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皇天之理

”被替换为“天然之理”,而实际上,所谓“客观规律”,不过是“天理”的现代文说法

而已。

但是,“人是什么?”这思想上危险的一跃,终于还是导致了非常激烈的后果。从“睁眼

看世界”到二十世纪的两次启蒙浪潮,带来的是恐惧、焦虑、不安,因为世界太奇妙,而未来太不确定了。

启蒙的事业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完成。实际上,启蒙本来就是一场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就像歌德所言,每一代人只有在付出辛劳的汗水之后,才能接过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相反,败家子的故事数不胜数,以致于有“富不过三代”的俗语。

事实上,从一开始,“理性”就是和力量有关的。理性是一种视觉穿透力(这正是魏源的“睁眼看世界”,也是康德的“要敢于认识”!),能够透过纷乱的现象看到永恒的本质

,能够静观并洞察一切奥秘,比如在一棵树下冥想数日而终获领悟的释迦牟尼;理性也是一种行动控制力,能够控制冲动、引导情绪、说服他人,比如为治水而数次路过家门却不入的大禹。

而“善”则意味着力量的反面:柔弱。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柔

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才是

中国古代士人敢于喊出“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理支撑;到了佛教传

入中国后,这一心理基础又增加了“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新内容。这既是弱者强大的精神武器——进可攻、退可守,也是弱者的作茧自缚:他永远把自己限定在弱势的地位去观察和思考,他最多只能“换位思考”,而不能“破位”思考。

并且,理性的认识要求每个人对于具体事物都做出明确的区分和概念的限定,并考察区分的根据何在,这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言不尽意”的中国传统思想也是截然

相反的:代表天命的皇帝总是最终的立法者和解释者,其他的任何人说了也不算。

因此,“理性”和“善”表面上具有相同的追求,实际上却有着深层的矛盾。当东方和西

方文化中的“道德”观念经历了从仍然带有原始观念残余的“获得更多”向文明观念中的“自我克制”的转变,“理性”和“善”的冲突就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了。在中国古代,

这体现为法家儒家联盟两千年以来对于墨家崇尚技术的贬斥、皇权和士人“劳心者”对于农工商“劳力者”的压制,而到了“睁眼看世界”的近现代,则又反过来体现为“师夷长

技以制夷”、“大盗乡愿”、“打倒孔家店”、“救救孩子”的呐喊;在西方古代,这体

现为信仰对于理性的千年统治,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而到了启蒙理性翻身做主人的近现

代,即使中世纪生活安逸舒适,西方人仍然称这一千年是“黑暗时代”。

中国人对于“理性”的强调,始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这时,“理性”是和启蒙、救亡、革

命(变革天命而已,并不是废旧立新)联系在一起的;而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则是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这两方面其实都是对于力量的强调,用自身的力量去驾驭外在的力量,比如:利用自然规律和人的心理、行为规律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或者对抗来自其他民族国家的强力。因此,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并不存在所谓“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的对抗:它们本来就是水乳交融的,套用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词汇来说,它们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差异一体”。

相应地,个人的人格追求也发生了转变:从做一个“好人”,到做一个“强者”;从追求“善”,到追求“力”;从“安身立命”,到奋斗、竞争、进取。个人的生活不再有根基

和家园,而只是有个出发点;个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发生了急剧的转移,甚至是一次根本的颠倒。

不过,个人的深层心理动机和中国社会的统治结构在这一新形势下,依然完好地对接了起来。统治的目的是社会稳定,维持现存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有利者的社会地位不受威胁、特权利益不受侵犯。统治的基本手段就是掠夺,但是掠夺的具体形式,则经历了从愚民到驭民、从蒙昧到启蒙、从压制到操纵的历史转变。天、上帝不再是人格化的皇帝、君王,相反,资本家和政客成了人格化的资本。

传统的君主专制的农业文明、乡土社会,要求的是人人各安其位,不犯上作乱,小富即安,安土重迁。在这种统治结构下,“好人”是统治者和劳动者共同的向往和对于彼此的期待:皇帝只有一个,谁也动摇不得。于是,强者被认为是另类,先秦法家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韩非、商鞅、吴起等人的悲惨下场就是例子。

现代的资本专制的工业文明、城市社会,要求的则是人人都想往上爬,从而获得更多的支配他人的权力和自由。在这种统治结构下,“强者”就成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有人的同一个梦想:只要你相对处于支配的地位,你就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皇帝”,虽然与此同时你也必须心甘情愿地对处在更高地位的人俯首称臣。于是,好人一律被看作是傻瓜,或者更糟,被看作是虚伪的小人。

比如,谭嗣同怒骂中国两千年的传统社会不过是“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谭嗣同没有料到的是,“乡愿”和“大盗”并不是传统社会特有的毒瘤,而

是所有等级制社会固有的统治结构——这不是病态,而是常态。如今,在“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响亮口号声中,现代乡愿又复活了。通过把自己迎合时代潮流的做人准则挂在口中,“乡愿”的目的总是自我标榜、自我美化,从而为自己的向上爬而获得民意支持,即“象征权力”或“符号资本”。

道德说教总是说给别人听的,不管嘴里说的是自由民主、个性解放,还是为善去恶、格物致知。道德说教者,或其现代的传人“制度传教士”,总是忽略了在社会结构中制度与观念并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等级制度与等级观念的结合,必然导致你死我活、你赢我输的生存竞争。这是因为,好位子就这么几个(制度原因),而人人都想得到有利的地位(观念原因)。于是,对于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的追求,必然演化为或大或小的社会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道德说教者要求人们放弃等级观念,“反躬自求”,实际上为所有掌权者扫清了障碍,为少数冒险家提供了乐园,于是成为“乡愿”;而“制度传教士”要求用一

套更完美的制度安排来确保人人行善去恶,实际上却只是用理想掩盖现实,忽视了制度总是由现实的人而不是理想的人去实行的,忽视了人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钻空子战术,于是,他们实际起到的作用和传统社会里的道德说教者并无区别。因此,虽然“自由

民主”的斗士闯将们怒斥喜欢上纲上线、动不动搞道德说教的顽固守旧派,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策略上的:从“人心生发秩序”的主观唯心论视角,转移

到“由秩序决定人心”的客观唯物论视角。他们之间的争斗只是为了绑架民意用来讨好主人罢了:从古到今,知识分子(或士人)大都只是附在皮上的毛而已,而不是独立的立法者和无畏的行动者。

又比如,九十年代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中,在面对远离雷锋精神的社会现实,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作为一个堂吉诃德式顽固不化的的理想主义角色,悲愤地问道:好人难做、好事难做……班长,这到底是咋回事嘛?!这就是温情脉脉的家长制在面对毫不掩饰的资本主义时的典型困惑。

五、

“理性”,在其古希腊的起源上,指的是人对于自身欲望、激情的驯服。比如,柏拉图把理性比作国王,把激情比作卫兵,把欲望比作从事各种劳动的人民,并且认为国王应该在卫兵的辅佐下管理好人民;柏拉图还意味深长地提出,欲望位于人的腹部(性器官),激情位于人的胸部(心脏),理性则位于人的头部(大脑)。在此基础上,理性被认为是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更进一来看,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它通过节制的手段来发挥更大的力量,它通过推迟欲望的即刻满足,从而带来更大的满足——所有西方传统哲人在“生活的目标在于幸福”这一点上都没有异议。如果说理性意味着解放,那么也应该看到,它首先是压迫。忽视理性的这种内在矛盾,就容易导致对于理性的滥用和迷信。只有先解放我们的理性,理性才能反过来解放我们的身体,而不再成为压迫或操纵的力量。

西方启蒙运动高喊理性,以反对专制国家和教会,但是启蒙运动的哲人们没有料到,他们所竭力反对的东西,乔装打扮之后又悄悄地从后门里溜了进来。代替那明显的君主专制的是资本的无声强制,代替虚幻的宗教信仰的是更加虚幻的商品拜物教,代替上帝创世神话的是消费者“自我实现”的神话。公司、商场和电视分享了以往仅仅属于国家、教堂和学校的荣光与灵晕。

归根到底,古希腊人和后来的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没有认识到,对于个人理性和社会秩序的执着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激情。这是一种自虐的激情,它同样也需要被克制。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也同样没有意识到理性主义的局限。

理性的反面是非理性。非理性经常被等同于狂热、甚至是疯狂,因为理性经常被理解为是温和的、节制的。狂热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它没有一定的目标。理性虽然是温和的,但它能够把所有力量引导、积聚到一个方向上来。狂热的理性,或理性的狂热,才是最强大的动力,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富增值。

一般认为,所谓的“非理性”含有很多意思:直觉、生命冲动、意愿、意欲、本能、爱欲

、情感、情绪……总之,只要不是“理性”的,就都是“非理性”的。

但,这种区分有意义吗?进而言之,如果说“非理性”不止一种,“理性”就只有一种吗

请注意,在英文中,形容词“理性的”是rational,名词“理性”是rationality,但是它

还有一个名词形式是ration,它的意思是:定量供应、配给量。这些词的共同的词根则是

ratio,意思是比例。ratio这个词则来自于拉丁文,与reckon有关。reckon的现代意思是计算、估算、预计、认为,而reckon最初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对收到的东西进行计数(最终发展为“计算”的意思),或,按顺序提到事物(最终发展为“得出结论”的意思)。

“理性”(rationality)作为一种能力,是一种推理(reason)的能力。reason作为名词

的意思则是:理由、原因,理性、理智。

从这些复杂的词义中,我们可以对“理性”给出一些描述性的含义:节制、计数、计算、(按时间顺序)排序。

如果把“理性”理解为力量和压迫,那么,“非理性”就成了解放和自由的代名词。但问

题在于,这样说违背了人们的习惯心理,违背了语言自身的逻辑、语言之理。因为,“非”总是象征着反面、否定、消极的含义。

于是,唯一的策略是一边运用理性、一边批判理性。

中国近现代人所谓的“理性”和中国宋代儒家的“性即理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性

”与“理”的关系上,两者恰好相反。对于“理性”来说,“理”只是“人性”中的一个

部分,虽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对于“性即理也”来说,“人性”只是由“天”赋

予的,“人性”是“天理”的一部分,其关系是从“天理”到“秉性”最后到“人心”。

朱熹说:“天则就其自然者而言,命则就其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性则就其全体而万物所得以为生者言之,理则就其事事物物各有其则者言之。到得合而言之,则天即理也,命即性也,性即理也。”并且,天、命、性、理这四者,“从本质上说,是实同而用异。”(《朱子语类》卷五)

而从“条理、理路、秩序”的含义上讲,中国近现代以来所谓的“理性”,与西方传统文

化中的“理性”,则完全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分析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传统,就是在

分析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思想传统。

六、

人类理性最大的成果不是理性主义的哲学,而是科学技术。理性主义哲学只是献给科学技术的一曲赞歌;它也是一套花环:因为,恰恰是理性主义的科学技术,悄悄地为人们对于理性主义哲学的拒绝打开了后门。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造成现代社会结构转型和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直接原因。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不断丰富和愈加精致的消费品和服务,日益拓展的人类感官能力和身体能力;电灯对于时间的开发,火车、飞机对于时间的压缩,避孕技术对于性行为的解放,电气自动化和电脑自动化对于人们劳动的节省……这些都使得“进步”成了毫无疑问的时代主题

和时代精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谁能否认这是历史的进步?

但是,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在把科学技术推上塔顶的同时,也抽走了塔基:理性的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精神。于是,科学技术的单方面的狂飙突进造就了一个物欲横流、敌对升级、风险激增的世界。这是一个“现代性”的铁笼,在这个牢笼里,身体控制和精神催

眠正在向无所不在、无处可逃、大象无形的登峰造极的程度发展。

解铃还须系铃人。理性主义的解毒药,正是理性本身。这就通向了现代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和反理性主义哲学。

非理性主义哲学是理性主义哲学的自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人类理性的自我觉醒,标志着人类的精神存在开始从天真无邪浪漫的少年期进入困惑重重、危机四伏的青年期。青年的特点是反叛和迷茫,他开始挣脱别人的引导而使用自己的理性,却发现理性之光照亮了一些可信但不可爱的东西:无休止的欲望,盲目的冲动,无法解释的邪恶。但由于经验不足,由于太想反叛以确立自我,也由于还带着过去的思维习惯,他把这些他从未如此真切地看到的东西当做了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

于是,诧异、陌生、颤栗、恐怖、异化、荒谬、恶心、虚无,这些消极的感受突然爆发出来,并且随着两次毫无理性可言、却又恰恰是理性之杰作的世界大战而达到顶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和数学都无不反映出人们的焦虑不安。

这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再加上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导致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行动。有的人陷入了深深的乡愁,幻想着回到天地神人的和谐完满境界,或者酒神精神的自然状态;有的人反反复复地默念着自我设计、自由选择,以此来作为自我暗示和自我欺骗;有的人自以为看到了危机之中的转机,并力图带领无产阶级或青年学生来完成又一次历史进步的任务;有的人带着英雄式的绝望情绪退到角落里冷眼旁观,试图客观分析社会的变迁,用对社会下达死亡判决书的方式来解脱自己;有的人患上了严重的心理失调,并以欲望的名义谴责文明的压抑,以身体的名义谴责大脑的暴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像一个病急乱投医的人,绝望的努力只能带来更多的绝望。

然而,在真正的绝望中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人类在理性探索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一条歧路岔道,最终都将有助于揭示出正确的道路。

反理性主义哲学则是理性主义哲学的自我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人类理性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标志着人类的精神存在在它的青年期正在进行着狂飙突进式的发展。他已经摆脱了刚刚发现这种种纷乱和邪恶时的惊慌失措状态,而开始深入探究其中的来龙去脉。

经过大量细致的历史考察,他在最圣洁的地方看到了最污浊的东西:知识生产中的权力斗争,日常生活中的统治关系。如果说理性主义哲学的座右铭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反理性主义哲学则对“根据”本身提出了质疑,因为每一个被确立的根据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的作用、从自己出发来解释一切,从而歪曲人们对于现实的全面理解。这个从不知满足为何物的“愤青”对现实存在中的科学与民主也提出质疑,指出科学和民主作为现代的大众神话,钝化了人们的感知,麻痹了人们的意志,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们放弃了对于知识和价值的自主追求。凡此种种,都在用鲜活的例子提醒人们理性的界限,而不是用独断的猜测来宣布理性的界限。

正是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中,理性才得以保持自己的活力,而不至于成为压迫或操纵的力量。

当然,也有人全盘接受了启蒙运动的遗产,这便是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和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潮。由于现存的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制度仍然是启蒙运动的产物,这两种思潮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当今社会秩序的保守力量。

但就如启蒙运动的反叛者和反思者们所正确地指出的那样,批判只要不触及到自身,就不是彻底的批判,由此带来的就不会是彻底的启蒙,而只是带着启蒙面具的欺骗。自由主义者对于理性所暗藏的反自由的倾向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他们不仅拒而不见现代的组织管理和民意操纵都是高度理性化的,在其中即使有自由,也只不过是奴隶的自由,而且还热情讴歌这种虚假的自由,把它当做历史的终结。于是,当代的自由主义者不可避免地沦为资本主义魔兽的帮凶、统治权力的附庸,沦为当代的“乡愿”。而科学主义者则不愿面对技术反过来引领科学、从而使科学成为权力工具的现实,继续执意于分门别类的琐碎研究

,还美其名曰出于“纯粹的好奇心”。于是,他们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扮演了和自由主义者一样的角色。

批评社会而不反省自己的立场,只会导致对于圣人、伟人或神圣秩序、完美制度的呼唤,只是迎合了人们认为我本善良而社会太坏的朴素的自满自恋心态。这种心态很自然地就滑落到了自欺欺人的道德虚无主义:反正我本善良,做点小坏事、或不去做好事也只是社会所逼的无奈之举啊!

七、

人是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一个既严肃又有趣的问题。

对萨特_绝对自由_的反思_牛潇潇

第25卷 第4期V o.l 25 N o .4 中州大学学报J OURNA L O F Z HONGZHOU UN I V ERSITY 2008年8月 A ug.2008 对萨特/绝对自由0的反思 牛潇潇 (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郑州450001) 收稿日期:2008-04-25 作者简介:牛潇潇(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06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摘 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以/存在即自由0为基础提出人就是自由,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被后人称为/绝对自由0观。然而这种自由是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基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关键词:萨特;绝对自由;不自由 中图分类号:B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08)04-0043-03 人的自由,是萨特毕生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萨特自由思想的提出是以对上帝的假设、人性论的神话、对先验既定的价值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否定为前提的。他所说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萨特在5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6中指出:人就是自由,人生而自由。他认为自由是人具有的天然属性。人最初只是作为纯粹的虚无而存在,然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就出各自具体的特质和规定性。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谋划、选择自己的行动就是自由。他说:/我是被判定在我的本质之外、永远在我行为的原因和动机之外的存在。我被判定为自由,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外,不可能找到我自身的限制;或者意味着,我不能自由地终止自由的存在。0[1]565可见,萨特所讲的是个人的绝对的自由,它是人的存在的宿命,也是人的主体性存在的确证。自由没有界限,没有根据。这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具有绝对性。他所讲的人的自由主要是以人的意识的虚无化运动这一视角为基点的。而本质上,人的自由的真正根基在于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性的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社会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才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转换器,是人确证自身的自由之本质的根据所在。正是在以人为主体自觉地引起、调整、控制和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才确证自己高于其他的存在物的自由本质。所以从意识的角度论证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抽象的精神自由上。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指导来分析萨特自由观中存在的/不自由0,以反思萨特的绝对自由是否真的是绝对的。 一 /存在即自由0是萨特的名言之一,萨特说:/自由和自为的存在是一回事:人的存在严格地说他应该是其固有的虚 无而言是自由的。0[1]8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自为的存在就是自由;其二,自为的存在之所以就是自由,是因为自为的存在是其固有的虚无。这就使萨特的自由与萨特的虚无划上了等号。于是,要理解萨特的自由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萨特的/虚无0概念。 在萨特那里,/虚无0并不是与/有0相对的,在有之外的/无0;也不是与/存在0相对的,在存在之外的/非存在0;而是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的虚无化。萨特说/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如果一些虚无能被给出,它就既不在存在之前,也不在它之后,按一般说法,也不在存在之外,而是象蛔虫一样在存在的内部,在它的核心中。0[1]52这种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对存在虚无化的虚无,其实指的就是人的/意识0。首先/意识没有实体性,它只就自己显现而言才存在,在这种意义下,它是纯粹的-显像.。但是恰恰因为它是纯粹的显像,是完全的空洞(既然整个世界都在它之外),它才能由于自身中显像和存在的那种同一性而被看成绝对。0[1]12然而,没有实体性的纯粹的显像和完全的空洞,不可能是实存,只能是虚无,因此,我们说,/意识0就是/虚无0。另一方面,/意识0是由存在所支撑的,/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也就是说,意识生来就被一个不是自身的存在支撑着。0[1]21这就是说,意识由存在所支撑,被存在所充实,没有存在就没有意识,存在是意识的基质,是意识把存在虚无化了。萨特说/虚无只有在被明确地虚无化为世界的虚无时,才能成为虚无;即只有当它在虚无化中明确地指向这个世界以把自己确立为对这个世界的否认时,才能成为虚无。虚无把存在带到它的内心中。0[1]48这样一来,由于意识由存在所支撑,同时又将存在虚无化,萨特才会断言/虚无0在存在的内部,在存在的核心中,以存在为基质,是对存在的虚无 # 43#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 一.决策理论(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Decision Theory) 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概念、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二.决策理论的观点 决策理论是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行为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西蒙,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科学》。西蒙因其在决策理论、决策应用等方面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决策理论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突出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了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如果决策失误,组织的资源再丰富、技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 (二)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西蒙对于决策的程序、准则、类型及其决策技术等作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用“满意标准”来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标准”,研究了决策过程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三)强调了决策者的作用。认为组织是决策者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强调不仅要注意在决策中应用定量方法、计算技术等新的科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三.代表理论 行政决策理论是用以指导和阐释行政决策的理论依据。行政决策理论的种类较多,不同学者阐述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以下几种类。 1.完全理性决策论。 2.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3.理性组织决策论。 4.现实渐进决策论。 5.非理性决策论。 四.理性决策模式 理性决策模式,通常也被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式。就其思想渊源而言,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已经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决策的一个绝对标准,即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效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化选择,即从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决策分析手段的现代化,人们迫切地希望使决策成为完全理性的和十分科学的事情,因而逐渐地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整套理性决策模式的理论和学说。 理性决策模式主要由以下六个要点构成,或者说,它把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决策程序理论 (1)发现问题。决策者之所以要进行决策,首先是因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面对一个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 (2)提出目标。理性决策模式理论假设作为决策主体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他根据自己的目的或价值观,针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进行排列或组合。 (3)设计方案。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供备用。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哲学家萨特的经典名言名句 1、"Ifyou'relonelywhenyou'realone,you'reinbadpany.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萨特" 2、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萨特《文字生涯》 3、他人即地狱——萨特《禁闭》 4、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 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5、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萨特 6、“在这一生里,我们是被他人界定的,他人的凝视揭露了我们的丑或耻辱,但我们可以骗自己,以为他人没有看出我们真正的样子。”——萨特《密室》 7、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萨特

8、对于过去我无能为力,但我永远可以改变未来。——萨特 9、拷打别人的人竭力去摧毁他的同类的人性,作为后果,他也摧毁了自己的人性。——萨特《死无葬身之地》 10、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11、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萨特《恶心》 12、这就是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萨特《恶心》 13、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诉它。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它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将的那样去生活。然而必须做出选择:或是生活或是讲述。——萨特《恶心》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

基于认知偏差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解析 [摘要]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行为个体,按照获得的信息,并依据知识与经验等技能进行投资决策。而认知偏差的产生源于信息、知识、技能等基础的差异。无论是个体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有限理性主体,市场的有效性决定了认知偏差下的非理性行为与其他理性行为必然同时存在 于市场当中,投资者的角色伴随其认知决策后的行为而实现。 [关键词]认知偏差;非理性;理性,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8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5-2674(2010)06-0059-04 一、引言 传统金融学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投资决策,对信息可以做出无偏估计。与传统金融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不是理性的,存在认知偏差,不能对信息进行客观、公正、无偏的处理,并且他们不是同质的,存在偏好与行为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对未来预期的不同。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的,而是损失厌恶的,他们面临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面临损失时

表现为风险追求。因此,市场不会达到有效,资产的价格也不会包含所有的信息,因为它们不仅由资产的内在价值决定,还受投资者的心理和情感因素影响。行为金融学把投资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异象的存在。本文通过对投资者认知行为的系统疏理,对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以求得行为金融学所揭示的非理性行为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分析与研究展望。 二、认知偏差的起源与演进 对投资者心理的分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法国心理学家Gustave Le Bon和Charles Mackay分别所著的有关情绪感染、从众以及荷兰郁金香事件的书。此后,Burrhus、Frederic、Skinner以及John D Watson等将行为方法全面引入心理学,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Maurice Allais所做的Counter-example心理实验揭示出投资者具有“确定性心理效应”,开创了投资者心理研究的先河。 在西蒙提出人类有限理性的概念后,Tversky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1e7527654.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的优劣势 摘要 东财国经赵飞 本文通过比较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的优势和劣势,阐释了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各自的特点。并且解释了决策中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理性决策,非理性决策,优势,劣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decisions, explains the rational decision and non-rational deci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ins the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factors i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 rational decisions, irrational decision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决策中有理性的思维,也有非理性的情绪,从而引发了很多人对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孰优孰劣的讨论。 一、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论又称完全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一)理性决策的优势 1.理性决策的程序 理性决策前通盘考虑所有事实上可能的行动。由于事实上可能的行动数量很大,必定有一些末被决策者所知晚和顾及到,因此这一条实际上难以全部做到,而且对数日众多的可能行动作通盘考虑,也不是容易的事。但作为—种理想的情况,可以提出这样的步骤。 理性决策者应考虑每一种可能的行动在实施后,在无限时间、无限空间以及在各种价值系统上所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影响,即掌握每一可能行动的每一个方面对整个世界所能产生的直接的、间接的,实施开始直到无限将来的任何影响。 理性决策者按自己的价值系统对各种行动的各种后果之价值进行估计,决策者的价值系统必须是客观的、理性的,其估计才会是客观理性的。在估计后再选定能够达到最高价值的行动。

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e7527654.html, 从《恶心》看萨特的哲学与美学思想 作者:赵荣婕 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15期 摘要:萨特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早期文学的代表作为《恶心》。本文从萨特与《恶心》出发,对《恶心》所体现的一些哲学理论进行简要分析,主要从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和介入说进行分析。然后对萨特的美学思想想象论与自由论进行简要阐释,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更好地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 关键词:萨特;《恶心》;哲学;存在;自由;想象 一、《恶心》与萨特 让-保罗·萨特研究成果涉及哲学、文学与美学,其思想主要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德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战前时期萨特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想象,也正是因为他是超验性的自由。”战后时代萨特认为“想象即自由,自由即艺术”,并结合当下局势探讨自由问题,并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论“介入”理论。但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萨特的美学理论的核心是关于自由,自由永远是萨特美学理论的思想核心。 萨特在1938年出版长篇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恶心》,它体现出一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人带来了荒诞、绝望感,让人充满着压抑感。《恶心》除了是哲学小说、哲学日记,还是一个哲学命题,它带给人们哲学式一种生理体验——恶心,通过恶心这种从主观对客观的非理性的生理感受的产生,并对存在进行探索发现。《恶心》中的一句话:“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存在是荒诞的,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恶心感便随之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存在即虚无。《恶心》中关于存在、人的存在等还有很多的论述,在下文中再进行介绍。 关于自由,书中说道:“我是自由的:我再也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所有我尝试过的理由都站不住脚了,我再也想象不出别的了。……我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萨特认为自由不是任何存在,它是人的存在。在萨特的自由论中通过艺术想象人可以将一切外在现实虚无化,自由与想象也成为了其理论思想的一部分,《恶心》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自由,并体现出萨特的早期哲学。 二、《恶心》中的哲学体现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本体论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他十分关注本体论。为了分析萨特哲学的基础及出发点,必须了解他的哲学本体论。本文从“出发点”和“存在观”两个方面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标签:萨特;存在;本体论 一、“反思前的我思”是哲学的出发点 萨特所谓“反思前的我思”是接受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并加以修改以后提出来的。萨特既讨厌唯物主义,又不原意承担唯心主义的罪名,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反思前的我思”范畴。借此与笛卡尔的“我思”相区别。为了达到他“超越以往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克服意识和物,主体和客体相分裂的“二元论”这一目的,萨特把传统的意识范畴大大地扩展了。他认为,除了笛卡尔开创的“反思”意识以外,还有“前反思的意识”,并且只有这种意识才是“现象学”的基本材料,也才是哲学的真正的出发点。 萨特在接受了笛卡尔的“我思”的基本命题以后又进一步发现:我们仅仅把“我思”作为哲学的出发点,还是不够的。萨特认为,在进行反思以前,必须假定有非反思的意识,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他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使反思成为可能的,正是非反思前的意识;成为笛卡尔的‘我思’条件的,有一个反思前的我思”。例如,当我不加思考、不加理解地数放在桌子上的苹果时,我并不意识到“我”;但当我思考和理解我数苹果的行为时,“我”便显现出来了。再如,当我观看一场话剧时,我被话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时并没有“自我”出现;但是,当我把话剧吸引这一行为意识当作一个对象进行反思时,“自我”就出现了。在这两个事例中,前一个过程就是非反思,也就是反思前的我思;后一个过程就是反思,即我思想前的思想。萨特认为,在“反思前”的意识中,“自我”并不是意识的对象,因此,“自我”并不出现,只是在“反思”意识中,“自我”才作为意识的对象出现。这就是说,在意识之前,有一个孤立的,不能被反思的,超出自我意识存在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最初的起点。 萨特自信地认为,他的“反思前的我思”的高明之处仍在于它既避免了贝克莱式的唯心论,又克服了笛卡尔式的二元论。萨特从大量的前反思意识的材料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意识是有意向性的,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意识总是指向不是自身的、“超越的”对象。这里所说的“超越”并不是超出人的经验世界或界限,而是指超出意识本身。因此,一方面意识的对象和意识不可分,另一方面,对象又是“超越”的,对象并不存在与意识之中,或者说,意识总是指向超出意识自身之外的而又是意识所缺乏的某物。在此,我们可以看出,萨特肯定了对象具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这是萨特哲学的独特之处。萨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反思前的我思”,目的还在于要以次为出发点,对“超越的‘有’”,即外部世界的存在作出“本体论的证明”。 从表面上看,萨特承认对象是独立于意识的存在,似乎他由此而走上了唯物主

萨特《禁闭》中的“他人即地狱”

浅析萨特《禁闭》中的“地狱”境况 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11411020134 姓名:王思佳摘 要:《禁闭》是存在主义作家让-保尔 ﹒萨特的代表作品,他在作品中塑造了 一个“地狱”的特殊境遇,而这“地 狱”不像是但丁《神曲》里那种炼狱般 的情景,而是对人们自由选择的束缚, 饱受心灵苦痛的精神地狱。 关键词:《禁闭》;他人;地狱;自由选择

让-保尔﹒萨特是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滥觞于法国,流行于欧美,波及全世界。早期的萨特是一个“绝对自由论”者,但是经过1939年到1945年的转变阶段,直到去世为止,萨特成为了一个“相对自由论”者。在标志他哲学体系建立的《存在与虚无》中,他把“自由和责任”作为独立的专业进行撰写,把“责任”作为重要因素纳入他的人学体系,并在其中重点探讨了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而剧作《禁闭》便是其“相对自由论” 的突出代表作。 《禁闭》中描绘了三个死后被投入狱中的罪人,报社编辑加尔散,邮政局小职员伊内莎,巴黎贵妇艾丝黛尔还有一个过场人物的地狱听差。他们在地狱最初相见时,相互隐瞒,彼此之间防备有加。加尔散费尽全力的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英雄,而事实他不过是一个二战中因为临阵脱逃而被处死的胆小鬼,同时又是一个酗酒成性,虐待妻子的变态狂;而外表故作可怜的艾丝黛尔却是一个风流无束,杀死自己孩子的杀人犯;伊内丝则是充满敌意地牢记“他人”的存在以求尽可能地包庇自己同性恋的过去。他们不仅封闭自己,又拷问别人,三个人每 时每刻都在他人的审问和监督下存在。而这种存在与他人审视下的存在,让原本恶惯满营的三人迅速地暴露的本性。三个痛苦的灵魂在追逐和拒绝的怪圈中盘旋:加尔散希望得到伊内丝拒绝艾丝戴尔;艾丝戴尔希望得到加尔散拒绝伊内丝;伊内丝希望得到艾丝戴尔而拒绝加尔散。三个人便在这场永远不能得到的境遇里追逐,无人愿意离场,也没有人可以得到安宁。 一具象的地狱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浅议萨特的自在与自为 摘要: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存在先于本质是其自由哲学的核心,自在的存在是其存在的前提,但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面临的终究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存在与虚无,自在的存在与自由的存在,自由与选择终将是萨特哲学的矛盾体所在。本文试图在介绍萨特的自在与自为之时,再深一步的说明作为自由选择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道路。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自为与自在 萨特是20世纪伟大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产生了难以估计的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受到了他之前很多哲学家的影响,后来研究者将萨特的哲学称为一种杂乱的堆砌,但显然这么界定是不对的,因为与其说萨特直接是对一些思想的继承,还不如说是他对前面这些哲学家思想的一种“扬弃”,是一种批判性的、选择性的继承。他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是20世纪非理性主义的思想代表。 萨特的哲学始终处于存在主义的浪尖上,阐释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他认为存在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存在先于本质”是他的一句哲学名言,所以,要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前提就是要先明白他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的理论。 一、萨特存在主义的继承,即虚无的存在传统。 一种思想的出现并不会使凭空的想象臆造,它必然的是要建立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之上而成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更是如此。 以往哲学深受宗教影响,觉得是“本质先于存在”,在莱布尼茨和笛卡尔时期,把人都视为“上帝”或“单子”的创造物,即使是在具有主观性的单子中,即在一个单纯的实体中,一个单子对另一个单子所发生的理想的影响,它也只是通过上帝为中介,才能产生它的效果,是对上帝的一种妥协、退让。因为在上帝的观念中,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它。因为一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那就只有靠这种办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个单子所依赖。即使到了18世纪,虽然上帝被禁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论社会中的非理性博弈行为

论社会中的非理性博弈行为 学号:141030017 姓名:陈俊 摘要:传统的囚徒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在完全市场信息的条件及有限理性的限定下,通过重复博弈达到合作的局面基本无法实现。特别是在现今政治、军事、文化冲突下,非利益目标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由此决定了人们很可能采取一种非理性博弈行为。因此,本文在认识“囚徒困境”的基础上,结合非理性因素对于现实博弈的影响,试图论证了在非理性博弈中亦能达到重复博弈期望达到的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字:囚徒困境、非理性博弈、合作 一、囚徒困境及社会中的理性与有限理性行为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的具体内容如下: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逮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那么每个人判刑8年;如果两个人都抵赖,每个人判刑1年(或许因为证据不足);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另一个人抵赖的话,坦白的人释放,抵赖的人判刑10年。 在这个博奕中,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尽管从总体上看,(抵赖,抵赖)是对两个人都有益的结果,但由于不构成纳什均衡,所以不是该博奕的解。给定B坦白的情况下,A的最优战略选择是坦白,AB最优战略的组合(纳什均衡)却不是总体最优的选择。有没有可能其中一个人选择抵赖呢?按照人是理性的假设,没有人会积极地这么做,因为如果对方坦白的话,自己就可能被判刑10年,理性的人是不会冒这种风险的。囚徒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在这个博奕中,两个博奕方对对方的可能得益完全知晓,并且各自独立作出策略选择。每个博奕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得益的影响,因此他会根据对方两种可能的选择分别考虑自己的最佳策略。 通过运用有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奕的研究结果,我们知道:如果该博奕在后来的时期内不断重复,由于每个博奕方互相知晓对方可能的得益,他们明白即使在最后一轮博奕中,也可能会被对方出卖。因此,在任何一次重复的博奕中都不存在合作的激励因素。从头至尾他们都会出卖对方。博奕双方在决策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