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法上广泛采用罗夏墨迹测验、联想测验、迷津测验、绘图测验等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民族心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关注文化人类学问题的心理学家之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接触了达尔文的学说,并受其影响。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他与布洛伊尔博士联合开业,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1885年,他进入世界著名的巴黎萨伯居里精神病医院,跟随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权威沙考学习;1889年,他又到南锡去学习沙考的学生伯恩海姆的催眠技术。这两次经历对他的无意识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出版,此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他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著名论著。

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化人类学范畴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这三部论者中,其中以《图腾与禁忌》为代表作。在这些论著中弗洛伊德探讨了人类社会起源、道德和宗教以及法的形成机制、原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等问题。

一、变态心理与宗教

1907年弗洛伊德发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一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

宗教礼仪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的宗教实践活动。宗教徒企图借助礼仪影响臆造的或现实存在的客体。礼仪作为刻板的、习惯性行为的总合,属于宗教中最保守的成分之一,礼仪经过不断重复,获得了很大的稳定性,渐渐融入日常风俗和民族传统。经常参加礼仪活动可以使人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又转化为深刻的内心需要。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于宗教仪式或礼仪,弗洛伊德是第一人。在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固执行为是在特定情景下(例如在穿衣、脱衣、出门、吃饭前等)的单调动作与行为,患者虽然明白这些动作是不恰当和毫无意义的,但却无法自行免除这种行为。固执行为对患者具有防卫功能,被患者想象成一种预防不愉快事件(实际是被臆想出来的)在某种情景下发生的方法。这些行为衍化出许多细微的动作,变成了独特的“程式”或“礼仪”。不操作这套“程式”或“礼仪”,患者就会产生恐惧感和压抑感;相反,完成这些行为则可带来轻松感和慰藉感。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仪式和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表现为:不完成仪式动作良心便会受到谴责,必须在完全独处中完成这些动作,绝对禁止被干扰并极认真地完成动作的细节。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神经病患者的程式化行为更多地具有个体多样性,这与宗教仪式的群体统一性不同;并且,前者具有个体性而后者具有公开性和社会性。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物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最后,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我

们不妨把固执型神经官能症当作宗教发展的病理学摹本来看待,认定神经官能症为个体宗教信仰,认定宗教为普通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3这样,弗洛伊德就将宗教归结为心理变态现象,这不仅引起了轰动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也引起了罗马教会的极大愤怒。

二、图腾与禁忌

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弗洛伊德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起源的关键。他在熟悉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后,对有关图腾学说问题的理论都不满意,并进行了批判。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应该从历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研究图腾崇拜的本质。他根据德国生物进化论者海克尔的“基本生物发生律”建立了野蛮人——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野蛮人这一程式,认为个体的心理成熟过程被看作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重演,只不过在时间上被浓缩了。因此在每个文明人身上都有野蛮人的影子,文明初期相当于个人的童年期,而每个人的童年期都在不同程度地大致重复着人类的发展。

弗洛伊德以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汉斯为例,对其恐惧症进行分析。他认为表现为病态的,无缘无故害怕某种动物的儿童恐怖症能为再现人类初期的往事提供必要的材料。这个小男孩在五岁时对马产生了病态性恐惧,并因害怕马跑到房间里来吃掉自己而拒绝上街。精神分析表明,对马的恐惧实际上掩盖了小孩对父亲的敌对情绪。男孩对父亲又爱又恨,他这种不可排遣的、有所指向的感情冲突,只有用转移仇恨感情的方法,即把对父亲的态度转向一种替代物如某种动物的方法才能解决,充当这种替代物的有时就是马。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指出“可以这样设想,儿童对动物的这种恐惧,以相片底片的隐蔽形式再次显现了图腾崇拜的某些特点”。

弗洛伊德又对图腾餐进行分析。图腾氏族的成员平时极为珍视自己的图腾动物的生命,禁止杀害它们。但他们每年要举行一次大的庆典,在盛典上集体动手杀死图腾动物,然后聚餐。弗洛伊德认为这一仪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相似,野蛮人象征性的活动背后隐藏着人类历史中的某些真实情景。他说“图腾的两个基本要求、两项禁忌核心的规定,即禁止杀害图腾和禁止娶同一图腾部落的妇女为妻,就其内容来讲是同俄狄浦斯的两大罪恶相一致的”。因此图腾产生的前提是俄狄浦斯情结。在罗伯逊·史密斯关于献祭餐起源观点和阿特金森的“大家庭”假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构拟了他关于图腾崇拜起源的“故事”:在远古洪荒时代,一个年老的男人与一群女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那个男人将家中年轻的儿子赶出家门,这些被赶走的青年男子在世界各地流浪,也可能同某个被抢来女子建立家庭。有一天这些被驱赶的兄弟们聚合在一起,杀死并吞食了他们的父亲,从而结束了家长的统治。他们大胆地共同完成了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但他们都具有现实生活中儿童都有的父亲情结和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所常看到的那种矛盾情感——既憎恨自己的父亲又热爱父亲、羡慕父亲的力量和威严。在他们杀死其父后,对父亲的温情反而加剧。儿子们“为了克服罪恶感,像典型的神经官能症患者一样,对自己实行尽可能多的限制……同时把无处发泄的认同感转向父亲的替代者——某一种动物,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儿子的爱护和讨好图腾动物,是对自己弑父行为的一种独特的宽恕,他们以此为自己的罪恶感和懊悔心理找到一条出路。宗教便由此产生。同时,由于放弃了对家庭内妇女的占有权,他们被迫去寻找家庭外的女人,外婚制也从此建立起来。

图腾崇拜不仅包含忏悔和赎罪的渴望,也体现了儿子们战胜父亲的有关回3转引自波波娃:《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中文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P115。

忆。图腾餐象征形式地再现了杀死父亲的情景,儿子们凭借着分食象征他的动物的肉体来加强对父亲的认同感。

禁忌又被称作“塔布”(Taboo),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到各种惩罚。各种禁忌在集体生活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之后,逐渐融合进了宗教道德规范和禁令的体系。弗洛伊德认为禁忌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社会每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这些欲望破坏这社会的统一和团结;而非对神灵的恐惧。为了压制人们无意识中最本能的强烈欲望,社会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种种禁忌,这些禁忌通常被认为有魔力,谁破坏了禁忌就要遭到惩罚,或者是他本人或者是与他相关的人和物。因此破坏了禁忌就要举行复杂的仪式,并节制相应的行为来进行赎罪。这说明节制是遵守禁忌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禁忌的出现正可以有力地说明无意识中乱伦欲望或俄狄浦斯情结存在的普遍性。因为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乱伦禁忌是原始人最严厉、最重要的禁令。越是严厉的禁令也表明了有关的倾向和欲望越强烈。

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并不是令人信服的,但通过对他的批判却使文化人类学在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可以说文化人类学家对于这一领域的介入恰恰是以对弗洛伊德的批判为先行旗帜的。

第二节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

阿伯兰·卡迪纳(Abram Kandiner,1891—1981)是康奈尔大学的医学硕士,1919年赴维也纳接受弗洛伊德的指导,并与他共事。30年代开始,卡迪纳涉足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并与文化人类学家一起组织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研讨班。他的著作有:《安全感、文化约束、社会内部的依存和敌意》(1937年)、《个人及其社会》(1939年)、《社会的心理界限》(合著,1945年)、《性与道德》(1954年)、《他们研究了人》(1961年)等。他在文化人类学界的地位远高于心理学界。

卡迪纳坚决反对“俄狄浦斯情结”说,他主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时期。儿童养育的方式以及其他训练都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给他的个性留下终生的烙印。

卡迪纳的主要理论是“基本人格结构”说。他认为养育儿童的方式在任何一个特定社会中,都是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的。虽然在某方面有个别差异,但就整体而言母亲喂奶的时间大致和邻居一样长,给婴儿喂大致相同的事物,进行类似的训练。因此,在某个特定社会里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他们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对这些经验加以反应,因而发展出共同的人格特质。卡迪纳利用女人类学家C·杜·波依斯(Du Bois)的田野工作理疗,对一个叫阿洛尔人的土著进行专门分析来印证以上观点。他指出:“无论哪一社会的基本人格类型,都是该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共同分有的一种人格构型,而这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的早期经验的结果。”4基本人格是文化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秩序、凝聚力、认同感和稳定性来自具有某种基本人格的社会成员。在具有某种特点或风格的“基本人格结构”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其文化类型也相应地呈现某种特点或风格。卡迪纳在《社会的心理界限》中指出,“基本人格结构”这一概念的主要价值在于“他为我们研究社会的结构化,为我们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构成社会的个体把各种

4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P195。

制度相互联系起来,提供了基础。”

卡迪纳将文化看成是制度的集合体,在《个人及其社会》中,他将“制度”定义为:“一群人共有的任何固定的思想或行为的模式,这是可以相互沟通,并且是大家接受的,违背或偏离了它,个人或群体将会产生某种失常。”他还将制度分为两大类,一是初级制度(Primary Institution),包括有关育儿方式的文化侧面,如哺乳和断乳的方式、排泄训练、性的教育、家庭结构和规模等;另一个是次级制度(Secondary Institution),包括宗教、民间传说、神话、艺术、禁忌等。而基本人格则是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间的中介、联系物,社会的初级制度塑造了其成员的人格特征,即基本人格,而次级制度又是基本人格的反映或投射。

卡迪纳在晚年的研究中,将社会运行机制与基本人格结合起来。指出一个社会为适应其生态坏境就必须建立一套社会制度以及基本的生活方式,而这套生活方式必定影响儿童的成长。同时该社会的礼仪禁忌、神话传说也会反映出基本生活方式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

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1887—1984)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文学系,后游历欧洲,从1919年开始研究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43年至1945年期间担任美国情报局海外情报处基础分析室主任;1946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至1948年病逝。本尼迪克特的主要著作有:《北美的保护神意识》(博士论文,1923年)、《科契提印第安人的故事》(1931年)、《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1935年)、《文化模式》(1934年)、《菊花与刀》(1946年)等。尤其是后两本书,至今仍为学术界所看重。

一、文化模式论

本尼迪克特是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论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的重要人物。她反对将每一种文化看成是整齐划一、单调纯粹的模式,而是反复强调应该把握人类各种文化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她的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尼迪克特通过对美国西南地区普埃布罗印第安部落人、西海岸夸扣特尔人和新几内亚群岛上的多布人的分析,得到三种文化模式:(1)安慰、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和中庸之道的“阿波罗型”,又称“日神型”,如普埃布罗文化;(2)充满热情或激情、爱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的“狄奥尼斯型”,又称“酒神型”,如夸扣特尔文化;(3)嫉妒心强、彼此猜疑、不信任、干事无法无天、背信弃义、与他人为敌的“妄想狂型”,又称“偏执狂型”,如多布文化。按她的观点,文化的作用使个人形成了日神型或酒神型或偏执狂型的态度。“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

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5本尼迪克特还研究了具有独特遗传天赋和特定生活史的每个具体的人与他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按照她的观点,本身的性格与他所生长的社会的文化性格正巧吻合的人士十分幸运的,否则往往被视为该文化的“越轨者”和“异常者”。对正常或异常的认为是由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这不但在未开化的社会如此,在现代文化社会中也是如此。所以社会对那些具有特殊行为的人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鼓励个人之间的差异。

二、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

《菊花与刀》是本尼迪克特针对现代国家国民性的一部主要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战后,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投降以后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结果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文化人类学直接应用于现实的杰出范例。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菊花与刀》并不是一本专门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书,而是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人格形成的童年经验。在《菊花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

日本社会结构或日本文化的基础,本尼迪克特认为是等级制度;日本社会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或统治服从关系,而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自由意志结合,维持这种关系的观念是“报恩”意识;至于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她认为日本男性儿童的教育存在着二重性,由此在他们的人生观中产生了矛盾性格,造成人格的紧张。如日本人一方面可以爱好赏樱花、赏日、赏菊,另一方面可以手持刀枪进行残酷虐杀或自戕。

本尼迪克特在该书中所提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对理解当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她所使用的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日本文化,以及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方法等,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该书在理论、分析及资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忽视历史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由于作者没有到过日本,存在资料和信息方面的限制等。

第四节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1978)1923南毕业于巴纳德学院,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1929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担任过馆长职务。二战期间为美国战争情报局讲师,并从事文化

5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221。

人类学研究工作。1959年至1960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米德的主要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年)、《原始人的合作与竞争》(1937年)、《时刻准备着》(1942年)、《男性与女性》(1949年)、《文化模式与技术变化》(1955年)、《老年人的新生活:马努斯的文化转型》(1956年)、《文化进化的连续性》(1964年)、《文化与承诺》(1970年)等。

一、“来自南海”的研究

米德的三部著名的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后来汇集成一本——《来自南海》,这三部曲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的新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

本世纪10至20年代文化人类学的一个争论就是:青春期究竟是由文化决定、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特殊经历还是由生理变化造成的普遍症状。米德对萨摩亚三个毗邻小村庄的50个少女进行了观察,发现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动荡的时期,在心理上也没有出现危机和突变。她认为造成这些少女能够轻松度过青春期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萨摩亚人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缺乏深刻的感受,也不会将全部感情都投入进去;其次是萨摩亚人对每个人提供的选择完全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如宗教信仰、道德标准、职业选择等;第三是萨摩亚社会没有人患精神病,也没有由于现代战争造成的千万个残疾人,而这对儿童发育十分重要,他们不存在心理上的不良适应;最后是萨摩亚人对性的态度以及对孩子进行生死知识的教育方式上的不同,自由放任的态度使她们对两性之间的事情能够比较成熟地对待。总之,萨摩亚之行使米德最终得出:“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应。”6

1930年,在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进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米德出版的《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一书得出了自己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新观点:“根据我们收集的材料,我们可以这样说,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7她认为是社会文化造成了两性人格的差异。因此主张社会应允许同一性别的个体可以具有截然相反的气质,每个人不必为是否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而顾虑重重。

二、文化传承与代沟

米德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认为代沟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文化传承的差异。她将全部人类文化传承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后辈向前辈学习的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的同塑文化(Co-figurative)和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前塑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存在于一切传统社会中,其特点是指晚辈主要通过长辈获得生活的经验、生存的技术和社会规范,因此不存在代沟现象;同塑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由于移民、战争和科技的发展等,使前塑文化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行为模式;后塑文化,又称为青年亚文化,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老一代人不敢舍旧与新一代人之间求新的矛盾酝酿成的代沟成为全球性的现象,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必须反过来向代表未来的青年一代学习。

6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

7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66。

用米德的理论来对照,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敞开国门走向世界以来,文化类型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困扰许多人的代沟现象的出现便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我国代沟现象背后是前塑文化向同塑文化的转型。”8然而代沟不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的标准,依原样传递的文化缺乏创造力也难以持久。代沟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这是众所周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握其背后的文化转型实质。濡化机构应将对文化转型的认识传达给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并着力培育人们对转型的适应力。

三、影像技术

米德是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的人类学者。1936年至1939年,她和贝特森在巴厘人的小村庄拍摄了25000张照片和6600米长的电影胶卷。后来这些素材被剪辑成6部文字翔实画面生动的影片,可以重复也可以供他人分析,从而成为她的观点的有力证据。后来这种方法发展成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像人类学。

反对米德观点的人也很多,这方面颇具轰动效应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人类学教授D·弗里曼的《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的神话》。他认为米德歪曲了当时萨摩亚社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许多结论是严重错误的。但是,人类学者的田野工作受到各自的人格、养育他们的亚文化、他们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理论学派等的深刻影响。因此另一位学者J·莫迪尔指出弗里曼既没有理解米德的目的,也没有理解她的立场,他评价米德“改变了人类学,修正了她的国家的观点,影响了世界人民的命运”9

第五节林顿的文化与人格研究

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于费城斯沃思莫尔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22年起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工作,1928年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并于1937年转到哥伦比亚大学,1946年耶鲁聘为斯特林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的研究》(1936年)、《人格的文化背景》(1945年)、《文化之树》(1955年)、《社会的心理界限》(与卡迪纳合著,1945年)等。

林顿的研究特点是广采众家理论之所长,兼收并蓄,总的来说他研究的是个人心理结构如何影响文化。

一、身份与角色的理论

身份是一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其身份要依据他与他人的关系或他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而决定。角色是履行特定身份被认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与身份是密不可分的。

身份分为不管个体间先天差异和后天能力的不同而指派给个体的“归与身份”(Ascribed Status)和公开的面向每一个人、并通过竞争和个人自身奋斗而得到的“获致身份”(Achieved Status)。任何社会都为“归与身份”选择了一些归与原则,如性别、年龄、行业以及某些社会关系,但不同文化体系中对这些原则的运用则可能大相径庭。有些文化中,某些行业归为女性的工作,而有些文化中同样行业被认为更适合男性从事。

角色也可分为个人实际上“扮演”的“实际”角色和社会规范系统中希望个8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P128。

9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P470。

人“扮演”的“理想”角色。总之,林顿认为任何人在社会结构中都居于一特定的地位或具有一特定的身份,并扮演各自特定的角色,社会要正常发挥功能,依赖于个体对其身份和角色的准确适应。

角色理论可用来认识某些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至今犹存有“早婚”与“不落夫家”伴生的现象,便与人的角色系统有相当大的关联。在相对封闭的文化里,由于社会结构简单,个人可扮演的角色也十分贫乏。要摆脱角色的缺乏在人们心理中产生的潜在影响,婚姻就成为一种有效的增加社会角色的方法。因此角色缺乏成了导致早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扮演的角色越多,个体所花费的精力就越大。一些民族中的青年男女为增加其社会角色而实行早婚,但一下子获得众多角色又会感到难于扮演,产生了新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不落夫家”的解决办法。在不落夫家期间,个体可以将获致的众多角色任务的学习变成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而达到缓解矛盾的目的。

二、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林顿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和分享的思想、一定条件的情感反应以及习惯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全部心理特征,也就是个体的全部理性的功能,包括感受力、思想、习惯和在一定条件下的情感反应等”。他将人格分成“内容”和“结构”两部分,内容包括组成人格的要素,结构包括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相互关系。他还试图将人格结构分为“表层结构”与“核心结构”,认为文化能够影响人格的表层结构,但是对深层结构的影响,还要视个体的素质特征、个体与社会互动中的社会经验确定。

三、婚姻与家庭

林顿对摩尔根的群婚制和弗洛伊德的“大家庭”理论表示怀疑,因而在“家庭的自然史”一文中发表了自己对家庭和婚姻的看法。他认为远古人类的家庭是一对配偶和他们的子女以及配偶双方的血缘亲属构成的,即不包括双方亲戚的夫妻双方及其子女构成的家庭。但是由于配偶家庭是以最初配偶的生死为存在或结束的基础,故存在很多弊病。所以很快让位给了血亲家庭,即由血亲成员和一群各自的配偶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才能履行家庭所有的功能。在不同文化中,血亲家庭依据不同的血统继嗣原则而承续,于是出现父系血亲群体和母系血亲群体。林顿指出,经济因素对继嗣原则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他还指出,实行母系继嗣原则的社会,离婚更频繁。因为除了性满足和生儿育女外,丈夫的功能可以轻易地由女方的男亲戚来履行。一般来讲,随妻居是与母系制原则联系的。

四、文化涵化

林顿研究文化涵化的代表性成果是对“本土主义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的分析,他将其定义为“社会成员在复兴或永久保持其文化精华方面,所表现出的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10所有社会都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

林顿认为本土主义运动可分为四种类型:(1)复兴已灭绝或至少濒临灭绝的文化成分的“信仰复兴型”;(2)只是寻求永久保持现有文化成分的“永久保持型”;(3)某些充当“先知”的个人领导借助巫术操作,非理性逃避现实的“巫术型”;(4)面对现实挑选作为象征使用的文化成分的“理性型”。这四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更多地是相互交叉。

10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P92。

形成本土主义运动的共同原因是相互撞击的文化间存在某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优越或自卑的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往往体现在一切涉及实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交往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1)统治文化自认优越;(2)统治文化自认卑下;(3)从属文化自认优越;(4)从属文化自认卑下;(5)统治和从属文化都自认优越;(6)两种文化都包含优越与自卑兼有的态度。其中第(2)种很罕见,统治文化很少自认卑下,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似乎不同程度存在此种态度,当时统治集团都针对汉文化采取过压制措施,旨在建立起永久保持的理性本土主义,但最终还是被汉文化所同化。

第六节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

克莱德·凯·玛本·克拉克洪(Clyde Kay Maben Kluckhohn,1905—1960)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希腊语系;1932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新墨西哥大学;193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起任该校教授;1947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同年还担任新创建的俄国研究中心主任和社会关系学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游至长虹山下》(1927年)、《长虹山以外》(1933年)、《纳瓦霍人的巫技》(1944年)、《纳瓦霍人》(1947年)、《自然、社会和文化中的人格》(1953年,编著)、《人类之境》(1949年)、《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性回顾》(1952年)、《价值取向中的变量》(1961年)、《人类学与经典》(1961年)、《文化与行为》(1962年)等。

克拉克洪的研究思想综合了各家人类学观点,主要的研究兴趣是文化概念以及文化与价值的关系,他的研究特征主要有:(1)终生关注纳瓦霍人的文化;(2)持续进行文化的概念与价值系统的研究;(3)采用精神分析学的手段或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研究。

在克拉克洪看来,文化应被定义为“历史上所有创造的生存方式的系统,既包括显型方式又包括隐型方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11。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存,人的机体必须在最低限度上随着自然环境而做出一定调适;人类的生态和自然坏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结晶。文化不仅具有内容而且具有其结构,故形成为“系统”。显型方式可以由该文化的局内人向局外人描述,而隐型方式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类似于一种集体无意识。

克拉克洪更注重价值体系的研究,他曾指出“文化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人类有关的价值。”12为此他进行了泛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价值取向中的变量》一书中将价值观界定为“复杂而有限的模塑原则,这个原则由认知、情感和导向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够使人确定其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根据他归纳出的社会调查问题,区分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如现代美国人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注重未来的时间取向、征服自然与实干型。

克拉克洪还主张文化人类学应该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比如与社会学、心理学的合作。

第七节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研究

11克拉克洪等:《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P6。

12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116。

许烺光(英文名为Frances L·K·Hsu,1909—1999)13于1933年自上海沪江大学社会系毕业,1940年以“中国南部家庭的功能”获得人类文化学博士学位;1941年任教于云南大学;1944年赴美任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45年至1947年在康奈尔法学任副教授;1955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57至1976年任该校人类学系主任;1977年至1978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退休后任旧金山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等,并于1982年以后从事精神心理学顾问的工作。主要著作有《祖荫之下》(1984年)、《美国人与中国人》(1953年)、《宗族、种性、俱乐部》(1963年)、《心理人类学》(1962年)、《有文字的文明的研究》(1969年)、《亲属制度与文化》(1971年)等。

一、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以主张用“心理人类学”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为研究国民性,他考察了中国、美国、印度以及日本等国家国民在人格特质上的异同,试图指出这些文化的不同特点。许烺光不仅研究亲属结构,还研究其内涵,并提出“轴”(Dyad)这个概念。所谓“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称之为主轴。

他认为中国的主轴是父子,特点为延续性、包容性、权威性、非性性;而美国的主轴是夫妻,其特点为非延续性、排他性、平等性、性征性(Sexuality)。父子与夫妻两种轴的差别不只表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到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

后来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对中国、美国和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他指出任何人都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后一种需要包括安全、社交、地位,这是人类的动力。社会性需要总是应先在家庭里得到满足,其次才是二级群体,而不同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家庭这个初始群体对中国人来讲最重要,对印度人来讲次之,对美国人来讲最次,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对三个国家来讲最重要的分别是宗族、种姓、俱乐部。这样,中国的家庭、宗族培养出了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模式,印度的家庭、种姓制度培养出了印度教徒的以超自然为中心和片面依赖的行为模式,美国人则是个人为中心和自我依赖的行为模式。

总之,三种文化中家庭和二级群体的不同,造成了三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血缘是支配宗族的基本原则,等级是支配种姓的基本原则,而契约是社团或俱乐部的主要基础。

二、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许烺光在对传统的人格进行批评后,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14他认为传统研究所理解的人格指的是可表意识,但是,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的核心本体,应当包括可表意识、个人的社会与文化、以及部分的不可表意识和有用的社会文化。人格概念的焦点是个人诸情结和焦虑的深层核心,人际关系则是这些情结和焦虑的标志或表现,而人的概念的焦点则是个人在人际关系网中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要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使其生活有意义。

13来自其个人网站身平介绍:https://www.doczj.com/doc/1e5138257.html,.tw/hsuasp.htm

14参见《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第208页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他指出,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在其社会中与“个人的社会与文化”这一层关系的性质,就无法解开文化变动和稳定的秘密,无法解开抵制变化和坚持革新的秘密,也无法解开对于博爱、自尊的反应以及对于学习、成功的反应等的秘密。

第八节默多克和怀亭的泛文化研究

泛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Survey或Holocultural Theory Tests)的核心思想是指通过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性分析,来验证有关人类文化的现存理论。这种研究依据这样一种假设,即人类文化趋向于使其各种成分特质在功能上被整合,同时这种趋势不同于普遍或不变的法则,所以需要通过相关分析来观察特制的关联性。真正的泛文化研究是从默多克和怀亭开始的,在他们的领导下“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简称HRAF)得以建立,使其他研究者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能对有关文化要素在各种社会中的分布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HRAF不仅被人类学家使用,还被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更广泛的科学研究者们所利用。

一、默多克的家庭研究

乔治·彼得·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1897—1985)曾在耶鲁大学攻读美国历史,1922入哥伦比亚大学,1925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至1932年在耶鲁大学任职,1938年任系主任。1947年担任应用人类学会主席,1955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1960年在匹兹堡大学创建人类学系。主要著作有:《我们同时代的原始人》(1934年)、《社会科学中的统计相关性》(1937年)、《社会结构》(1949年)、《非洲的诸民族及其文化史》(1959年)、《世界文化概要》(1963年)、《文化与社会》(1965年)、《民族志图集》(1967年)、《依鲁斯的理论:一个世界的探究》(1980年)、《世界文化图集》(1981年)等。

默多克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这个概念,它是指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家庭配偶,另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默多克认为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满足性的需求、经济上的互助合作、生儿育女和对下一代的教育。

他还对亲属称谓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提出了八条亲属称谓准则,并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夏威夷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易洛魁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夏威夷型的称谓是只用性别和辈份来区分亲属;爱斯基摩型的称谓与英、美国家的称谓相同;苏丹型称谓类似于我国汉族人的称谓,基本上对每个亲属都给予一特定称谓;易洛魁型就是摩尔根指出的分类式称谓的典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比较罕见,类似于易洛魁型,但辈份在其中不起作用。

亲属称谓制度及其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是初民生活大厦的基石,通过亲属称谓制度,可以了解血缘和婚姻群体这些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二、怀亭的泛文化比较研究

1953年,约翰·W·M·怀亭和阿尔文·L·柴尔德出版的《儿童教养与人格:泛文化的研究》一书重点研究了在一特定社会中,早期的儿童经验是如何影响某些医学观念发展的。他们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是受生计系统所决定的,即生计系统——儿童教养方式——人格变量——投射系统。生计变量指的是该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怀亭认为人格是生计系统与投射系统之间的一个媒介。

1954年至1955年,怀亭组织的“六文化计划”对六个不同地区进行了田野工作,并获得包括地方环境、聚落型态、经济类型、社会组织、家庭型态以及儿童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在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后,指出两大类核心文化——即A 型文化和B型文化。A型文化的特点是:经济专业化很少的农业生产;共有一个庭院的扩大家庭;强调群体的重要性;儿童从小就受到助人为乐和家务劳动的训练,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家庭利益关心;对于不服从或没有完成工作的孩子比B型文化更严厉。B型文化的特点与A型相对:专业化分工程度高,有集权的政治法律制度;强调个人主义倾向,重视个人成就与自我中心主义,不太关心别人。

利用HRAF进行泛文化研究具有(1)可以验证假设,(2)可进行量化研究,(3)可以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积累成果,因为档案中的样本随时可以提取(4)可进行各种文化的比较。但是这种方法技术方面的困难比较多,无法保证结论的科学性。

第九节明恩溥及中国国民性研究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美国公理会来华传教士,他在山东农村从事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事业二十多年,后来成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的素质》(Chinese Characteristics,又译《中国人的特性》)即是他在华传教二十二年之后,于1894年成书出版的一部代表作。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对后世学人影响极深。同时,它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观。

在书中,明恩溥把中国人的特点概括为15点:活易死难、没有“神经”、耐性太好、不求准确、“寸阴是竞”、勤劳、撙节、知足常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虞我诈、爱面子、婉转、客气。鲁迅先生曾评价说“……Smith 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常常引为典据。这书在他们,十年前就有译本,叫作《支那人气质》;但支那人的我们却不大有人留心它。……我所遇见的外国人,不知道可是受了Smith的影响,还是自己实验出来的,就很有几个留心研究着中国人之所谓“体面”或“面子”;又有“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15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研究。如辜鸿铭认为典型的中国人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是:深沉、博大、纯朴、灵敏16。梁漱溟则认为“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是伦理本位以道德代宗教的社会17。鲁迅先生也曾以犀利的笔法通过小说、杂文等形式解剖过国人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他的议论主要偏重于民族劣根性的揭露上,如《狂人日记》、《阿Q 正传》等作品就犀利地剖析了国人的狭隘、守旧、愚昧、迷信、散漫、浮夸、自欺、奴性、崇洋等心态,对中国国民性作了较全面的批判和清理。49年前能以较平和心态描绘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是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书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要、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还有不讲科学、不

15引自网上资料https://www.doczj.com/doc/1e5138257.html,/book/xdwx/m/mingenpu/zgrd/028.htm

16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序言”,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1996。

1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P61、P63;《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四、五、六章。

讲逻辑论证、凭直觉感悟等特点18。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9。

中国国民性研究的最新趋势是科际综合,即联合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协同攻关。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台湾杨国枢和李亦园合编的《中国人的性格》。此外还有美籍华人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杨国枢主编的《中国人的心理》以及杨国枢、余安邦主编的《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1992)》等著作。

18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780。

19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5,P1。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