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04-12-4 中国时尚品牌网<广告>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一)连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

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了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末增长了长25.8%和56.1%。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

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详见下表)。

指标计

量 2004 2003年 2002年

位上半年

零售法人企

业个 124 03 11343

#连锁零售法人企

业个 1032 967

门店总

数个 46966

39089 30746

营业面积万平方

米 2705.7 2150.2 1733.0

从业人数万

人 93.9 79.2 63.3

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亿

元 25791.2 48613.2 40090.3

#连锁企业销售额亿

元 2490.5 3434.4 2658.3

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亿

元 6071.2 10638.9 8498.4

#连锁企业零售额亿

元 2050.9 2890.3 2209.0

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

2003年超过百亿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由2002年的2家增加到6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25.4%;10亿元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有63家,虽然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个数的6.5%,但其销售额却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70.5%。

(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

200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三)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但在构成上,

不同的业态各有侧重,总体上以专业店和超级市场为主

1、从企业门店数看

2004年上半年末,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所属门店中,业态为专业店的达20924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的44.6%。业态为超级市场的为15266个,占32.5%。其他业态的企业和门店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专卖店的数量构成虽然不及超级市场,但增长很快,2004年上半年比2003年末增长了32.8%,低于专业店的35.8%,但远远超过超级市场的13.1%。

2、从企业零售额看

2004年上半年零售额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956.9亿元,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6.7%,专业店683.5亿元,占33.3%。两者合计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80%。

由于连锁经营在改造传统零售业,提升百货店竞争力方面也起到了促进作用。2003年连锁百货店的人均劳效达501617元/人,同比增长了12.5%,是各类业态中劳效和增幅最高的(详见下表)。

指标连锁企业数(个)门店数

(个)零售额(亿元)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2

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6月末 6月

末上半年

计 1032 967 46966 39089 30746 2050.9 2890.3 2209

#百货

店 73 64 2001 2090 1550 337.0

533.7 431.9

超级市场

366 353 15266 13494 10281 956.9 1442.6 1098.1

专业

店 473 390 20924 15410 12177 683.5 6

93.4 502.2

专卖

店 66 75 4124 3105 2901 36.9

84.9 71.7

便利

店 54 56 4651 4447 3324 36.6

62.0 45.4

指标人均劳效(元/人)

2003年 2002年增减(%)

合计 433605 419829 3.3

#百货店 501617 445903 12.5

超级市场 447243 425113 5.2

专业店 407364 442338 -7.9

专卖店 400549 369301 8.5

便利店 193750 174894 10.8

(四)现阶段,我国连锁经营仍以内资企业为主,但外资连锁企业扩张速度加快,成长性好于内资企业

1、内资企业在连锁零售企业中占主体,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私营企业表现突出

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内资连锁零售企业955家,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92.3%。其所属门店为43686个,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的93%。2004年上半年,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为1673.7亿元,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81.6%。以上均表明,内资企业仍是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的主体。

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中,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经济类型企业的发展,远较其他类型企业更为明显。

例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中,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例最大,为36.5%,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为31.9%,再次为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7.4%和8.3%。但从增长速度看,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最快,三年平均增速为40.5%,其次是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企业,分

别为37.2和30.7%(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门店总数

(个)构成(%)

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

年 2004年6月末 2003年 2002年

内资企

业 43686 37132 28966 100.0 1 00.0 100.0

国有企

业 3642 3968 3512 8.3

10.7 12.1

集体企

业 1466 1370 1003 3.4

3.7 3.5

股份合作企业

738 513 392 1.7

1.4 1.4

联营企

业 285 280 226 0.7

0.8 0.8

有限责任公司

15958 15432 12278 36.5 41.6

42.4

股份有限公司

13922 9160 7056 31.9 24.7

24.4

私营企

业 7602 6349 4450 17.4

17.1 15.4

其他企

业 73 60 49 0.2

0.2 0.2

再如,在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份额中,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

例最大,为37.8%。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为28.3%,再次为私营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3.5%(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零售额(万

元)构成(%)

2004年 2003

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6月

末 6月末

内资企

业 1673.7 2384.2 1824.7 100.0 100.0 100.0

国有企

业 78.4 163.4 135.7 4.7

6.9

7.4

集体企

业 29.7 45.6 34.5 1.8

1.9 1.9

股份合作企

业 13.0 27.0 22.8 0.8

1.1 1.3

联营企

业 50.3 66.7 54.5 3.0

2.8

3.0

有限责任公

司 472.9 797.2 607.2 28.3 33.4

33.3

股份有限公

司 632.6 913.8 693.4 37.8 38.3

38.0

私营企

业 393.2 364.5 271.4 23.5

15.3 14.9

其他企

业 3.6 6.0 5.2 0

.2 0.3 0.3

以上情况,与近年来国有资本退出零售业的速度加快,在流通领域中出现了一些以股份制改造企业经营机制和连锁经营相结合并具有中

国特色的连锁零售企业,如联华、华联、农工商超市、苏果超市、华润

万家、国美、苏宁、三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2、外资连锁企业在我国入世后,进入速度大大加快

根据与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协议,我国分销服务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连锁经营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最近几年更为明显。

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的连锁零售企业分别由2003年末的26家和38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32家和44家,门店数分别由2003年末的1111个和846个,增至2004年6月末的1351个1929个。目前,内资企业的平均门店数虽然比外商投资企业高出1.9个,但外商连锁零售企业的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月销售额和门店月均零售额,都远远高于内资企业(详见下表)。

登记注册类型平均门店数单位营业面积

创门店月均零售额

(个)造的月销售额(元)(万元)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2

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6月末上半

年上半年

合计 45.5 40.4 1534.1 1331.0

1278.3 72.8 61.6 59.9

内资企业 45.7 41.1 1512.4 1282.8

1236.1 63.9 53.5 52.5

港澳台企业 42.2 42.7 1144.1 1251.2 1130.7 172.4 171.6 130.6

外商投资企业 43.8 22.3 2134.9 2086.8 2089.0 205.2 273.2 256.6

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连锁经营是运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以获得规模效益为目的。这一经营形式近几年

来在我国零售市场上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与传统商业相比,连锁经营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更有助于商品的销售

连锁零售企业广泛地应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如超市中的商品条形码、冷藏设备和时点销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企业中的自动化储运保管和分拣设备,对汽车销售实行专卖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信息咨询的“四位一体”等功能。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提升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

(二)连锁经营有利于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由于消费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分散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在客观上容易造成零售企业的小规模及分散化,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不实行连锁经营,就不易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既能适应现代社会中消费者的特点,通过一定纽带,将众多分散的经营单位连结在一起,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运作,使其商圈和辐射半径要求尽可能多的接近顾客群,从外延上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又能通过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等,达到一定规模下资源的最优分配和效率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这些是单体商店无法与之比拟的。

(三)连锁经营有利于加强商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性

商品流通行业原本是依附性很强的行业,但连锁企业遵循市场和消费的导向,通过配送中心承担批发职能,加强商品流通中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并配合品牌总经销、总代理,有机地组合生产、消费与流通行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快速汇集大量市场信息、准确反映消费动向,协助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批零关系和产销关系,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不再被动,而是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和竞争性。

(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连锁经营企业各门店在资产和利益等方面的一致性,使连锁企业可以投入单体零售商店无法比拟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经营战略和策略,使销售措施、广告策划、硬件设施不断改革与创新,使连锁企业的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能够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门店内贯彻实施。

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对商品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加速周转,使规模效益得以发挥。

(五)连锁经营,有助于零售业态间的相互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业态的优势

在连锁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为各种零售业态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百货店中引进了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业态,超市里也引进了专卖店、快餐店等。各种零售业态共生共存,优势互补,不仅共同将规模做大,也大大降低了经营的成本。

(六)从近一个时期看,加入WTO后,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携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及先进的经营理念,积极登陆我国,极大地冲击原有的国内传统商业,形成一段时间内内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

世界50家最大零售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已进入我国,截止2004年9月末,沃尔玛在我国已建立了大型连锁店近40家,还在深圳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国际配送中心;家乐福在我国已建立了50多家连锁店,目前正向西部地区和华南地区扩张;麦德龙也由长江三角洲实现全国布局。外资连锁企业瞄准我国的大中城市,并优先占领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和黄金地段。外资零售企业大大冲击和刺激了原有的国内传统商业,并促使相当一部分内资企业也奋起发展连锁零售企业,这是短时期内我国连锁企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七)突发性事件,推动了连锁企业的发展

2003年的“非典”和2004年初的禽流感,使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而大大地促进了连锁企业,特别是以经营食品、日用品为主的超级市场对原有食品店、菜市场、杂货店、百货店等传统经营方式的替代。这种替代虽然不是完全取代原有的业态形式,但是大大缩小了传统业态的市场份额。

三、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不仅是单纯的零售企业经营形式的改变,还涉及零售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主权关系、利益分配等一系列关系的调整和变革。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在发展和运作上与国外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一)连锁经营运作不规范,内资企业缺乏政策上的有效扶持

一是经营观念落后。我国发展起来的连锁零售企业,其前身大都是百货商场、菜市场、副食商店等,这些企业更多的是在同一行政隶属关系、同一地域范围内发展,形成了“近亲繁殖,就地联姻”的连锁,在管理与运作上,照搬原先单体商店的作法,难以适应连锁经营多门店发展的需要,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开始了连锁,但经营方式上并没有达到统一标准,很难通过连锁经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许多企业的门店规模和数量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连锁企业盈利点(门店营业面积500M2以上、门店数量14家以上)。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规模在14家以下的企业占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的近60%,而零售额仅占连锁零售企业的20%,这种小规模连锁经营运转的局面,也阻碍了连锁经营优势的发挥。

二是市场定位不明确,“千店一面”的情况严重。许多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的商品、种类、价格及商店的布局、功能等缺乏经营特色,造成同地域、同档次、同类型的多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重视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较严重,而且,连锁零售企业偏重眼前利益,竞争手段仍停留在价格竞争上,没有建立起自身的经营特色。

三是与外资企业资本实力相差悬殊。2003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在百货店、便利店、专卖店等行业中出现负增长,甚至有的企业还出现了销售额越多,利润亏损越严重的现象,特别是这些行业中的国有、集体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的局面尤为突出。而外资连锁企业一般都是跨国公司,他们在国外大都有几十年资本积累的历史,资金雄厚,实力强大,有价格优势,能通过外国银行低息贷款获得充裕的资金,交易成本低,劳动效率高,往往能先以低价格、低盈利,甚至亏损的策略,扩大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然后占领市场。

四是内资和外资连锁企业之间缺乏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一些地区为了吸引外资的业绩和地方利益(例如通过引资而带来地产的升值等),在多方面给外资零售企业以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选址、网点、租金、用工政策、跨区经营的相关支持等,而这些是内资企业难以比拟的,由此,造成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的竞争,致使一些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国政府对外开放的承诺。

(二)配送中心建设滞后,缺乏高效率、合理布局的物流配送设施

目前,企业自身的物流设施受传统经营方式影响,虽然90%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都建有配送中心,并形成小而全的配送体系,但由于受物流规模的限制,致使企业组织配送商品的能力不足,配送品种不全,同时,由于区域利益的分割,有些商品的跨区域配送也受到限制,导致进货价格不统一,进货质量没有保证,中间环节增多,达不到最低的进货成本,不能实现企业最优效益,不仅提高了连锁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也给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配送中心数为2845个,比上年增加了157个,但是商品的配送比重仍然较低,国外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配送比重一般都在90%左右,而我国自有商品的配送比重和非自有商品的配送比重仅有49.4%和22%,两者相加也才只有70%。

(三)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对中小型商业企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连锁零售企业由于经营不规范,给上游产业带来负面影响

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往往会对中小零售企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就有可能带来失业人口的增加。在现阶段,我国此类情况虽然还不十分明显,但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迹象。在一些大城市,由于外资大型零售企业的建立,导致周围中小商业企业倒闭的情况已多次发生。另外,一些连锁零售企业经营不规范,乱收进场费及恶意压价,也对供应商和上游生产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发展。

(四)连锁企业地区集中化趋势明显,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中部、西部地区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还不如东部地区的一个省多,而且,中部、西部地区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构成和零售额构成呈下降态势,在中小城市的发展更是严重不足,在有些小城市甚至是空白。

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地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这四地区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全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70%。2003年,全国6家百亿元以上的超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就有4家分布在上海,10亿元

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上海占21.9%,北京占19%,江苏占9.5%,广东占14.3%。

四、连锁零售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据国际连锁零售店发展的经验,人均收入超过300美元时,连锁店即可发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已接近小康水平,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2元,比上年增长了10%,比2000年增长34.9%,连锁店在我国城镇地区的发展已具备条件,近几年,连锁零售业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特大和部分大城市中。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小城市将成为连锁企业新的发展空间。

(二)连锁经营形式和业态将会进一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我国发展起来的连锁零售企业主要以直营连锁为主,这种方式常常受到资金、地域、地方法规等限制而发展缓慢。特许连锁、自由连锁则没有这些限制,目前这两种方式已被许多企业所试行。特别是特许连锁,是连锁零售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高速化、低成本化的有力武器。从国际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来看,当直营连锁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般都转向以特许经营为主拓展市场。我国连锁零售企业自1994年开始试用特许经营模式发展连锁店,虽然起步晚,经验少,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逐步显示出优势,在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中有加盟店的连锁零售企业已占30%,2004年6月末加盟店总数达17701个,占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的37.7%,比2003年末增长42.7%。随着国内连锁经营的成熟、商誉的提高,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将比直营连锁具有更快的发展步伐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早期,以经营食品、日用品为主的超级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的细分化、专业化,以经营品牌和专项商品为主的服装、药品、家电、通讯器材、汽车、家具、建材、文具、体育类等商品的专业、专卖连锁店将会逐渐占有更大的份额。

(三)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的扩张方式将由合资转向并购

随着零售市场趋向饱和、资本市场不断成熟,政策法规、税收体制、信誉体系的逐步健全,

零售市场上大规模的资本并购不可避免,外资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优势和丰富的运作经验,有可能在未来的并购和重组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沃尔玛从1962—2000年,共收购了30多家企业,平均每年收购一家,仅用38年的时间便成为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在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后,跨国零售企业可能沿袭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做法,对我国零售企业展开并购,以在短期内迅速扩大经营网络和市场份额,整合市场资源。

五、对发展连锁企业的设想和建议

(一)打破条块分割,积极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

我国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行业、部门利益分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对门店的布局,还是物流供应链的建立及效率的提高都非常不利。如何在体制上打破条块分割和封锁,以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其中,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改革我国现行的工商管理体制和税收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连锁企业的发展,应兼顾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利益,以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连锁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商业的面貌和格局,有利于我国商业的现代化和城乡居民的消费,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和影响(例如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及就业的影响,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影响,商业采购对上游产业的影响等)。对此,我们固然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但也不能视而不见。首先,应在法律上,对各类企业的发展进行规范,预防某一个或某一类企业形成行业垄断;其次,应坚决杜绝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的行为,为企业竞争提供公平的外部环境;第三,应加强城市的规划和布局,防止畸形发展。

(三)应积极研究对策,扶持和鼓励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

国家对已建立的内资连锁零售企业,应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我国现阶段的内资连锁零售企业,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无法与进入我国的跨国零售集团相抗衡。如果任其市场自由竞争,本土企业就有可能遭遇重创。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有可能

使我国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的命脉被外资企业所操纵,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如何应对,亦要提早研究,拿出对策。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已经在流通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真正成为生产领域、消费领域以及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为我国流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连锁企业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在其发展中,如何保持其适度平衡的发展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益,是今后仍需认真研究的课题。

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作业 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信管1401 韩斌 2015年11月10日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doc 12页)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

它难以完全取代其他业态而独步天下。而“杂货店”之类的小店,大多分布在居民生活小区,虽然局限于一定的社区内,但它的存在是不容替代的,比如说一些家用的小工具、极小的生活用品是在大超市里难觅踪迹的,而在小店里是随处可见;而且大超市一般离居民区有一段距离,在居民急需的情况下,到自家楼下的杂货店买东西,是居民的首选。 其二,经营、管理理论与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的商业相对于其他生产行业而言,所应用的理论与技术水平是落后的。但是,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市场竞争不断呈白热化状态。这就迫使商业特别是零售业态不断引进、发展新的管理理论,不断采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以提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零售业高科技的特征日益突出。经营与管理理论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零售业的市场适应和拓展能力,改善了其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而技术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为敏感发现市场变化,实现经营与管理的各项指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换言之,技术手段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中介手段。它有力地推动零售业态的实践深入,从而也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零售业中各企业纷纷引入与应用更为现代化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基础上,谁能争胜于市场,技术手段是否现代、

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现状 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从行业的生产要素来看,零售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而且,随着零售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行业生产要素逐渐由典型的劳动密集向典型的资金密集转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GDP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01年的8.3%加快到2006年的11.1%。至2006年底,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门店数达123690个,增长17%。其中,超级市场23233个,增长22.8%;专业店77220个,增长15.2%。2006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零售额为10499亿元,增长2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完成销售总额2020.3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2.44%,其中完成零售额1729.8亿元,同比增长23.9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7年11月份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243.1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3%。2007年11月份百家企业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7.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

粮食类、食用油类和肉类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5亿元、1.7亿元和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61%、85.05%和48.06%。2007年11月份百家大型企业实现服装类销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防寒服和皮革服装销售最为可观,增速均超过了服装总量的增速。2007年11月份家用电器类完成销售额11.5亿元,比上月减少5.8亿元,同比增长30.7%;化妆品销售看好,实现9.3亿元,同比增长24.81%。 (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 1.1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售企业来说,通过集中化管理,可以集中批量采购,以更优惠的价格进货,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绪论 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零售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百货业的诞生,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次零售革命“,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零售业态不断创新,新兴零售组织形式不断出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百货业态正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而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已超过50家,绝大多数为连锁超市和大卖场等业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零售业正在经历着以下变化和趋势: (1) 连锁经营成主导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传统的百货零售方式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取而代之的连锁经营方式,特别是跨国连锁经营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成为现代零售业的主导经营方式。如当今世界零售业位居前列的零售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ROYALAHOLD超市集团、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无一例外都是靠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国际零售业的“领头羊”。走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独特的品牌优势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吸收中小型零售企业加盟,实现商业资源的快速整合与重组,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 零售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在上升

综观近年来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零售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正逐步增强。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整个商业流通过程中,零售业处于销售链的下游,只是被动接受制造商提供的产品,并受到制造商的种种限制。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消费者行为变得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对购买行为的主动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制造商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把握难度也加大了,而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则相对较为容易掌握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变动情况,并且其掌握信息比制造商所掌握的更准确、更及时。这样,零售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更显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制造商的命运。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邮购、直销待方式的兴起,更说明了这一点。 (3) 零售业两极分化的趋势加剧 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使整个行业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零售业中的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少数连锁巨头控制整个零售业中的大量份额,如2003年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2002年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2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非同小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零售企业则开始走向专业化经营,通过采用专营店的方式,提供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经营的品种也从过去的“大而全”向“精而专”转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巨型化和专营化是零售业发展的两种同时并存的方向。 (4)组织结构正向集中化转变 随着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地域、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集中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大型零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04-12-4 中国时尚品牌网<广告> 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一)连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 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了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末增长了长25.8%和56.1%。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 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详见下表)。 指标计 量 2004 2003年 2002年 单 位上半年 零售法人企 业个 124 03 11343 #连锁零售法人企 业个 1032 967 门店总 数个 46966

39089 30746 营业面积万平方 米 2705.7 2150.2 1733.0 从业人数万 人 93.9 79.2 63.3 批零贸易企业销售额亿 元 25791.2 48613.2 40090.3 #连锁企业销售额亿 元 2490.5 3434.4 2658.3 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亿 元 6071.2 10638.9 8498.4 #连锁企业零售额亿 元 2050.9 2890.3 2209.0 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 2003年超过百亿元的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由2002年的2家增加到6家,销售额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25.4%;10亿元以上的连锁零售企业有63家,虽然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个数的6.5%,但其销售额却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70.5%。 (二)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 200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三)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但在构成上,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走势小析 近观: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方式。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产物,是物竞其类、适者生存法则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表现。我国的零售业态,具体包括以下九种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商店、家居中心。除此之外,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杂货店、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等经营方式,也是多元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日益加速,零售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其发展的基本趋向大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主力业态显凸,多业态并存。所谓主力业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占有市场份额大、发展迅速的业态。从单一企业角度看,这方面日益突出的是以连锁方式发展的超市业态,诸如国际上的“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连锁企业以及国内的上海“华联”和“联华”超市集团企业,还有来自台湾的“好又多”,其所实现的销售额与营利额都是其他业态的企业所无法比肩的。如果从业态的整体发展上,国内外连锁超市的销售额增幅都是最高的,特别是我国这些年以来,超市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上发展。与此同时,其他业态虽然受到超市突飞发展的市场挤压,但并未从根本上扼杀这些业态。究其因,一方面在于零售企业的经营活动均受有限的商圈内各种因素的制约,即使是再有竞争力的业态也难于排除其他业态的存在,这是由于非主流业态或多或少的具有自身的竞争优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消费群体的分层化,偏好的多样性、消费行为的多元化特征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依附于某一种业态而生存。这可以从当今之世,作为最原始经营方式的“杂货店”依然遍布城乡市场而得到佐证。如果从连销超市极具扩张力的原因看,它主要以低需求弹性的生活

浅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浅谈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者不需要更多百货店 消费者只为购物去某家百货商场的动力越来越少,再加上品牌雷同和海外代购、网购分流、停车难等问题,百货业经受考验。一个城市,让大量顾客习惯来店的商场屈指可数,那样的店有时需要昔日故事和情感沉淀。 未来的百货业,就是在黄金地段做精致商品与服务,或者成为购物中心主力店。拥有娱乐、餐饮业种优势的体验式大型购物中心是实体商场发展趋势。百货连锁业要转型升级,大数据驱动下的泛渠道发展是首选策略,其中购物中心是重要布局。企业泛渠道发展,把020作为重要手段,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让企业无所不在。 一家有实力、远见的百货连锁企业,应该持续优化百货门店、大力发展购物中心、积极建设电商平台,以及在微信、天猫、APP、京东等渠道拥有不同形式的存在和温度。 二、电商业高增长、高投入下难掩疲态 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电商平台每获取一名新用户的平均成本接近100元,这样的高投入被行业高增长繁华所掩盖。 天猫、京东、凡客等电商平台的高投入、高增长,同时正在遇到类似实体零售业巅峰时困惑和瓶颈:电商份额持续做大,消费者更加挑剔,与供应商的和谐程度或定价权遭受挑战,税收等规范化压力收紧,移动互联网重塑格局;而实体零售企业做电商,即使破釜沉舟如苏宁易购,标新立异如银泰网,也仍在摸索中。 阿里把淘宝拆分为淘宝、天猫等不同事业群后,其价值和基因在演变重塑,典型如双11是天猫主打的电商业狂欢,而淘宝做双12拓展消费者权利。阿里某童鞋私下开过严肃玩笑,“天猫的‘品牌’有时还不如淘宝集市”。 腾讯电商等待微信,京东大建物流,一号店由沃尔玛控股……2014年,电商平台格局继续演变,将逐步清晰。 传统零售商进军电商,苏宁云商做苏宁易购已是中国电器零售业最有魄力的公司了,管理体系严密是其传统优势,但与纯粹互联网公司不同。一家跟易购合作的公司透露,易购的办公区之间区隔和等级森严,她花了八个月才从一楼的食堂吃到八楼,越往上越好,“总监们吃的楼层,食堂水果就有十几种,每季有好多补助打到卡上,用于大楼内消费,包括那家星巴克店”。 银泰网高速发展,为银泰商业集团的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了宝贵实践、经验和方法,仍在

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零售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首先通过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指出现代物流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管理理念发展滞后、物流运营水平低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专业物流人才匮乏和物流运行模式落后等,然后对国内零售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关键词:零售业物流;现状;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零售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主导力量,将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了3 0 % ,可见零售业对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贡献突出。然而,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活动的支持,物流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已经上升到战略层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时代已悄悄来临。 一、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 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我国零售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㈠。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我国连锁百强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已经超过10000 平方米。 ㈡,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连锁零售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GIS(电子地图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W M S ( 仓库管理系统) 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等国际先进技术被相继引入 ㈢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的兴起,我国物流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二、物流给零售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一) 物流是“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特别是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在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地位已越来越重要,成为继生产、销售之后,企业发展的第三大支柱和第三利润源泉 (二) 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 物流是生产过程的基本保证。其次, 通过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再次, 物流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连锁零售企业超越对手,形成成本领先、快速反应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 二、国内零售业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效率低 我国零售业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二)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零售业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据报道,我国零售行业的IT总体投资占零售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国际零售巨头基本占到2%以上。我国流通企业信息化投资占总资产平均不到2%,而国外大企业的平均水平为8%-10%。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现在零售企业已经广泛使用的POS机来说,这种设施及相关设备系统能生成大量数据,但企业真正应用的还不到30%,其他先进设备的普及率和利用率就更低了国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 院系名称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姓名 学号 专业市场营销 2013年04月15日

摘要 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但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外国零售企业的进入,为国内零售业带来了新鲜气息,丰富了零售市场的内容。它们都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决定将“以中国为主要供货市场”的经营战略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海外销售市场”的战略。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零售业也相当红火,外资零售商店并不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太大冲击。相辅相成的促进结果是:第一,中国的现代零售商店将继续走大型化与综合化的发展道路二是差异化个性化追求催生大型化与综合化零售商店三是中国商业地产的迅猛发展为零售商店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发展;竞争

Abstract Chinese retail business has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and good expectations, bu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tail giants, ambitious to expand China mark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layout, companies will compete in the battlefiel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China's retail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rapid development. Retail sales in the Chinese market will be more and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both domestic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mmercial retail enterprise has landed in China, are clearly feeling the pressure. Is an unavoidable fact that retail market competition has reached white-hot stage, where to retail industry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Foreign retail enterprises to enter, for the domestic retail trade has brought fresh breath,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the retail market. They are bullish about China's huge potential market and consumer spending, decided to "as the main supply to China market" business strategy into a "with China an important overseas sales market" strategy. Due to China's domestic retail industry is booming at present, foreign retail stores will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e5003305.html, 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柯莹祁康睿 来源:《商情》2015年第36期 【摘要】零售业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最具生气的行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100多年来零售业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零售业处于一个迫切需要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本文阐述了中国零售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我国与国外零售业的差距以及提出了我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零售业现状未来发展 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发展从小到大,市场日益繁荣活跃,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商品极大丰富,居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零售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和民生的贡献度提高。 (一)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零售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行业规模快速扩大。 (二)新型零售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蓬勃发展 近十余年来,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快。连锁经营方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零售业态;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交易规模呈跳跃式扩张。 (三)开放规模稳步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商业零售领域累计使用外资583亿美元,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2697家。一批著名的国外零售商已在我国落地生根,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丹尼斯等。逐步形成了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有序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城乡与区域市场协调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农村零售市场的建设,实施了“万村千乡”、“农超对接”等多项惠民工程,形成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促进了农民消费和增收,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零售药店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贺亮华国民研究院分析师 一、零售药店概况 医药行业的产业链根据上下游关系可以分为药品制造业务、药品批发业务和药品零售业务,其中药品零售业务又可以根据终端渠道划分为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产业链如图: 零售药店的主要特点有: 1、零售药店熟悉消费者需求,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消费习惯。零售药店能够及时掌握药品销售的趋势及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上游药品制造企业,从而影响其产品规划、研发与生产。 2、我国零售药店目前集中度较低,呈现较为分散的竞争态势。为了提升盈 利能力和议价能力,零售药店已开始呈现出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及专业化的 趋势,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凭借其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并开始 对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零售药店进行整合。 3、零售药店的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限制。现阶段我国部分一、二线城 市的药监部门根据网点规划及监管考虑,对于新设零售药店存在距离、面积等方 面的限制性规定。这些规定对新零售药店的拓展构成一定限制,但也对现有零售 药店形成了一定的保护,特别是大型连锁零售药店能够充分利用其既有网点优势、品牌优势及资本优势巩固市场地位,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 二、零售药店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零售药店行业发展概况 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各种慢性病、非流行性疾病呈现增长趋势。

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流行性疾病爆发频率增加,治疗性药物需求不断增长。 此外,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人们更加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催生了对于预防性药物和保健用品的大量需求。全球医药市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保持了较整体经济水平更高速的增长势头。 根据ICD Research 的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零售药店市场规模达到3,146亿美元,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2005年至2010年全球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如图所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药品零售市场,其药品销售的约60%来自零售药店。美国零售药店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在竞争格局、商品体系等方面都较为成熟,对于新兴市场同行业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通过整合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零售药店行业在竞争加剧和上游药品批发经销商整合的带动下,开始规模较大的行业整合过程。单体药店由于在采购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门店管理能力较低等原因被连锁零售药店收购或挤出市场。同时,伴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美国零售药店行业的连锁化率也逐步提高,并最终形成以CVS、Walgreens和Rite Aid 三家企业为主的竞争格局,2013年三家企业销售额合计占有美国零售药店市场份额的89%。 (2)产品结构多元化 美国零售药店对于销售商品的品类进行了很大程度丰富和拓展,为顾客提供“一站式”便利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流量。除处方药及非处方药以外,美国零售药店还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及饮料、化妆品及个人健康用品等非药品商品,根据CVS、Walgreens和Rite Aid三家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非药品商品销售额占比平均达到约

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零售业研究报告--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 要特点 北京营业部张景东 内容提要: 我国零售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地位迅速提高。 我国零售业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些大企业正在形成规模优势,但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差距明显。 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构成一定冲击。 连锁经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零售业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各地区、各公司之间差距较大,整体表现落后于市场。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大商股份、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王府井、友谊股份、华联超市、华联综超、武汉中百。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下游产业的位置,因此在一些人的传统思维中,零售业应该处于工业的从属地位。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市场达到供大于求的阶段时,零售业的地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零售业迅速占据了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并具备了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金融的作用。零售企业拥有三种宝贵的市场资源:客源(顾客)、商品(存货)和空间(货架),我们可以统称为通道资源,它是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因此零售业可以通过采购渠道的整合控制市场命脉,决定制造业的生产、定价等经济行为;零售业的另一重要优势是掌控大量现金流,进而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因为零售业具有如此渗透力,它已经成为全世界财富聚集最快的行业。在2002年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占到10%的比例,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行业。 在我国,零售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迅速提高。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零售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微利行业。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从企业经营形态上看,目前国内的零售业态大致可分为8种: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荀振英广州商业总会会长、广百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抑通胀、调结构、促发展”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意味着更多的商品需要由国内市场去消费。在以消费 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商业是经济内部循环最重要的 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 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消费升级及转型内需驱动的背景下, 零售业整体前景广阔。商业与地产深度结合无缝对接 商业地产是今年的热门话题,零售商和地产商双方都 意识到强强联手的重要性。事实上,订单商业地产在国外 是很流行的商业模式。这种战略联盟,有利于降低双方的 经营成本,有利于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整个社会 的发展。 就零售业而言,租金成本不断上升,造成百货零售业 新门店前一二年亏损压力很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针对零 售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2010年,连锁零售企业续约 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而店铺数量增幅9.8%,这充分 说明了租金高涨对商业运营商发展的影响。而由于商业地 产和商业发展“二层皮”,选址、物业设计不匹配,也给商业 地产的发展带来掣肘,造成招商不到位,投资回报受影响。 “地产+商业”模式则有利于双方近期和长远的共同利益。零售商与地产商的战略联盟,只有保持利益的平衡才能发 展久远。 多元业态差异化细分化发展

当前我国零售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一是 在传统商超和百货业态的基础上,开始涉足大型商业综合 体和社区商业中心等商业地产领域;二是针对不同区域市 场消费者特点,实行细分自有多品牌发展策略,尤其是在 高端市场和折扣店领域表现突出;三是加快建立电子商务 与实体店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期望成为未来效益的新增长点;四是供应链管理向上游延伸,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原产基地采购、改善供应商合作模式等将更加巩固主业核 心竞争力;五是区域零售企业间并购将成为热点,未来还 会涉足金融领域。 另一方面,行业细分化和经营特色化也是未来零售业 的发展趋势。未来零售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精力进 行多业态的店面形态创新。 目前不少零售企业仍在搞同质化竞争,只是盲目依靠 的价格优势吸引顾客,这对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后患无穷。 零售企业不能贪图大而全,而是应该寻找自身的差异化。 自主经营将不断增强 国内外经济形势仍比较复杂,经济持续高位运行仍存 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宏观经济发生波动,将对消费者 信心造成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消费支出行为,给零售经营 带来一定风险。为应对风险,未来零售企业必须变革现有 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业普遍采用联营模式,缺乏自主 经营能力,几乎使国内百货商场沦为“房东”,此类“房东”越 来越多,行业毛利将越来越低。未来零售商场必须强化自营,买入商品自己销售,提升毛利率。 联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百货零售业的发展与创新需要。

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联合会日前对外正式发布了《世界零售业和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世界零售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二、我国零售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三、进一步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几点看法。 总撰稿人,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指出,这一报告旨在于通过分析世界零售业总体态势和发达国家零售业的发展战略来寻求加入W TO的中国零售业的应战之策。 全球零售业:增长明显放慢前景依然看好 报告分析指出,目前推动世界零售业发展有两大因素:一是全球经济的加快增长将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动力;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世界人口的增长。 近两年来,世界经济衰退,全球零售业的增长明显放慢。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世界零售业的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从目前看,世界零售商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国际零售商作为世界零售业的中坚力量,正在

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张,由于受经济、人口增长以及零售网点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零售商在本土发展的空间受到约束,跨国发展是他们保持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出路。到2002年,全球30家最大的涉及食品零售商的门店数已从1997年的9.8万多个发展到12万个以上,其活动范围在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70%。 对世界零售巨头在选择海外扩张市场的策略,报告作了如下的分析:政治方面的种种不利致使中东地区作为重要的消费地区的优势日益丧失;拉丁美洲的经济复苏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更不会吸引世界零售巨头的眼球;非洲的发展落后世界一步,其政治和文化的差异还在继续影响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内也不太可能吸引世界零售巨头们的注意;在世界零售巨头集中的北美和西欧本土,由于已经发展了众多的店铺,基数比较大,潜力已经不大,这一地区的增长率一直比较低。综合以上种种,中国、东欧及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发展中国家就成了世界零售巨头最重要的扩张市场。 而世界零售业的巨头们的相继争夺抢占市场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大型零售业继续快速发展。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2年,30家国际最大的食品零售商超级中心扩张速度增长62%。其中:大型综合超市扩张速度增长50%,主要扩张地区是亚太、中欧和东欧;现购自运的模式增长49%,重点扩张地是中国、印度等亚太地区;百货店增长47%;折扣店增长25%,主要扩张地区是拉丁美洲、中欧

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择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零售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0 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外零售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零售业要正视现实,积极应对,制定正确的营销对策,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词:零售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营销对策零售业态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零售业,也把我国的零售业推向风口浪尖。根据WTO 协议,中国从今年开始对外资全面开放,国外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使我国零售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现实,探索我国零售企业在成功入世后的发展对策已成为零售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中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进入90 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0 年的8300 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45842 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 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2003 年底,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公司已达5000 多家,经营网点100000 多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逐年提高,2003 年增长52%。3、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 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4、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 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 美元以上居民)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椐有关机构预测,随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额预期增长目标的实现,我国零售业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二、国外零售商的经营优势分析不管我们愿不愿承认,家乐福、沃尔玛的到来已经大大缩短了中国零售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别,外国零售商们的合法“国民待遇”也将使他们成为中国商业名副其实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剖析一下外商零售企业的“狼性”,从中认识我国零售业与外资企业的差距。1、人才为本与其它行业一样,零售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在世界居霸主地位的美国,零售业素来重视吸引和招募各行的精英。2000 年当GE 的CEO 杰克.韦尔奇刚一宣布他的继任人选时,落选的动力系统CEO 鲍勃.纳戴利就被慧眼独具的Home Depot 董事会重金聘用,接替了20 年来一直由合伙创业人伯尼.马库斯和阿瑟.布兰克担任的CEO 要职。鲍勃.纳戴利并没有零售业的经验,Home Depot 董事会看中的无疑是举世公认的GE 管理经验。纳戴利果然不负众望,上任不久就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从企业文化到管理体制的改革,业绩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反观中国,国内商家的战略大计迄今或掌握在由政府任命代表国有股的总经理手中,或由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所控制。很多人都在谈“人才不是挖来的,而是自己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