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鱼养鱼的生态养殖技术

以鱼养鱼的生态养殖技术

以鱼养鱼的生态养殖技术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水产养殖要进行生态养殖(即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存在一条天然食物链的共生互补(利)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无公害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和健康养殖(投放无疫病的远缘杂交优质鱼种苗,投喂全价饲料及人工控制养殖环境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量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达到优质低耗增效增收。

和谐共生中的“四大家鱼”是指草鱼(又叫鲩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鲫)。它们的关系是:草鱼是草食性鱼类,专门吃水生植物和陆生无毒植物草料,吃剩的残饵和排出的粪便培育水中浮游生物以供鲢鳙鱼滤食。故之草鱼、鳊鱼、团头鲂(三种鱼食性大体相同)被称为水中“卫生员”。当水体中的水生植物过多,或池塘基堤周边坡地可植象草、苦脉菜等青饲料时,可合理套养草鱼、鳊鱼和团头鲂,既可净化养殖环境,又可利用水中天然饵料和陆上种植无公害草料增加鱼产量。另外,团头鲂还吃草鱼吃剩的碎草屑,鳊还喜食水中的藻类。

鲢鱼(白鲢)、鳙鱼(大头鱼):鲢、鳊鱼被称为水质“过滤器”,它们当之无愧。鲢鱼滤食浮游植物,鳙鱼滤食浮游

动物。池塘、山塘、水库、湖泊及江河水质富营养化,藻类暴发,可适当套养或人工放流鲢、鳙鱼。鲢鱼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浮游植物(藻类)等天然饵料资源,从而调节水质。鲢鱼还是鱼类缺氧浮头的“报警员”,当鲢鱼出现浮头时,说明水中已缺氧,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加注新水,开增氧机、打增氧剂等)。而鳙鱼是滤食浮游动物,相当部分是寄生虫和菌类,同样是有调节水质的功能。

鲮鱼、罗非鱼、鲫鱼、鲤鱼均被称为鱼类“灭虫能手”“警卫员”或是“清洁工”。它们食性大同小异,均是杂食性底层鱼类,既食水中植物,又食各种有机碎屑、藻类和水尘昆虫;既充分利用水体资源,又可调节水质。鲮鱼、罗非鱼常在池底挖巢,可以改善底质;又喜食水中鱼虱、锚头鳋等,能减少鱼病发生;另外,罗非鱼容易受惊,不断在水中穿梭游动可以防止水老鼠偷食鱼仔。鲤鱼还能食掉底栖动物螺蛳、贝类等,也能大大减轻池底有机物的腐败分解,净化水质,预防鱼病发生。

上面就是“四大家鱼”的来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共生互利,造福人类。

另外,还有一种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如鳜鱼、乌鳢、加州鲈。它们是水体中的“除杂先锋”。其性情凶猛,能大量残食野杂鱼、小虾等,适当套养三者之一,既可控制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又可利用水体中天然动物饵料增加主养鱼的产量。养殖工作者要学习掌握上面知识原理,相据实际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鱼养鱼技术,获取无公害高产高质高收入

的经济效益。

以鱼养鱼新技术

以鱼养鱼新技术 以鱼养鱼也就是把不同的鱼混养在一起,利用它们的自身特性互相利用,以达到高产目的。现介绍一些根据鱼类习性,实施以鱼养鱼的低本高产新技术。 (1)鲤鱼、鲫鱼 它们是水底"清洁工"。栖息在水体底并摄食底部的残饵和腐殖质,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和有机生物,能大大减轻池底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鱼病发生。 (2)鳜鱼、乌鳢、加州鲈 它们是水体中的除杂"先锋"。其性情凶猛,能大量摄食野杂鱼、小虾等。适当套养三者之-,即可控制野杂鱼虾的生长繁殖,减少与主养鱼争食争氧的竞争压力,又可利用天然动物饵料增加产鱼量。鳜鱼、乌鳢主要采食水体中的鲜活鱼虾,而加州鲈、淡水白鲳、鲶鱼还食水中死亡的鱼虾等动物的尸体及内脏,也是清除水体污染的帮手。 (3)白鲢 它被称为"水体过滤器"。适当套养白鲢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资源,控制水体肥度,从而调节水质。同时,白鲢还是鱼类缺氧浮头的"预报员",当白鲢出现浮头时则说明水体已开始缺氧,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4)草鱼、鳊鱼、团头鲂

它被称为水中"卫生员"。当水体水生植物过多或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可适当套养草鱼、鳊鱼或团头鲂,这样既可净化养殖环境,又可利用天然饵料增加鱼产量。团头鲂还吃草鱼吃剩的碎草屑,鳊鱼还喜食水中的藻类。 (5)青鱼 它被称为鱼类"潜水员"。常栖息于水体下层,肉食性,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蚌类等,对螺、蚬、蚌、虾较多的水面可适当套养青鱼。 (6)罗非鱼 它被称为鱼类"灭虫能手"、"警卫员"。它在水体中的作用较大,既食水中植物,又食各种有机碎屑、藻类和水生昆虫;既充分利用了水体资源,又可调节水质。罗非鱼常在水底挖巢,可以改变底质;同时,罗非鱼喜食水中的鱼虱、锚头鳋等,能减少鱼病危害。此外,因罗非鱼容易受惊,它在水中来回穿梭游动可防止水老鼠偷食鱼类。 (7)红色鲤鱼、鲫鱼、红罗非 它被称为"指标鱼"。在网箱养殖中,如果想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可以放养数十尾红色鲤鱼、鲫鱼或红罗非。若此类鱼大量减少,说明网箱已破损,需缝补,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这些鱼类以其鲜艳的红色和快捷的游泳速度,还可起到防止水老鼠、水獭等偷食鱼类。 (8)野杂鱼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农村池塘养鱼技术》 一、技术概述 农村池塘养鱼是指在农村里建设池塘养殖鱼。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可以改善环境,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养殖池塘的技术有很多,其中包括池塘的建设技术、水质管理技术、育苗技术、饲料养殖技术以及有关的经济管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农村池塘养鱼的基本技术。 二、建设技术 1、选址 选择养殖池塘的好地点很重要。要选择水位稳定的地点,以减少水位波动带来的损失。地点应到土地清淤,使养殖池塘保持活泼。 2、建池 建池时,要考虑池体形状、池塘深度、池体护坡等要素。池体形状多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柱立方,以适合池塘的大小。池塘深度一般在1-3米之间,池体护坡要宽且浅,使池体不易塌陷。 3、渗滤 为保证池塘水质,必须设置渗滤设施,以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三、水质管理技术 1、水质的检测

池塘水质的检测是农村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检测水质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池塘水质。 2、水质的管理 管理池塘水质,除定期检测外,还要从控制池塘养鱼的密度、定期打捞污水处理以及排污等方面着手。 四、育苗技术 1、选择鱼种 在选择鱼种时,要根据池塘水质及温度条件,选择适宜的鱼种,以及合理的组合,使池塘水质得到最佳的维护。 2、育苗保护 将苗鱼放入池塘之前,要对苗鱼进行预先护理,给予育苗期的保护和营养补给,以确保鱼苗正常发育。 五、养殖技术 1、饲料 饲料是池塘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饲料,使鱼类得到最佳的营养。 2、投喂 饲料要及时、及时和分配合理地投喂,使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避免饲料浪费。 3、补水 因为鱼类会损耗池塘水分,因此定期补水是必须的,以保持水的流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汇总

淡水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 (一)池塘选址 鱼塘是养鱼的场所和基地,应有利于满足鱼类正常生活、生长、发育、繁殖各阶段的需要,有利于生产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维护或建造中,应坚持慎重选址、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原则,使新建鱼塘或改造的山塘、滩涂、小水库等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养鱼场在选址上必须考虑规划要求、自然条件、水源、水质、土质、交通条件以及饲料、肥料来源等因素,具体应把握规划要求,自然条件等五个方面。 1.规划要求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发展要求,养殖场的规模和形式要符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发展的需要。 2.自然条件 新建、改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文、水质、气候等因素,并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 在规划设计养殖场时,要充分勘查了解规划建设区的地形、水利等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充分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以节约动力提水所增加的电力成本。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还应考虑

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养殖场进排水渠道、池塘塘埂、房屋等建筑物时应注意考虑排涝、防风等问题。 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水产养殖场时,需要考虑寒冷、冰雪等对养殖设施的破坏,在建设渠道、护坡、路基等应考虑防寒措施。 南方地区在规划建设养殖场时,要考虑夏季高温气候对养殖设施的影响。 3.水源、水质条件 新建池塘养殖场要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条件。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那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足,水质良好的地区建场。水产养殖场的规模和养殖品种要结合水源情况来决定。采用河水或水库水作为养殖水源,要考虑设置防止野生鱼类进入的设施,以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影响。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时,要考供水量是否满足养殖需求,一般要求在10天左右能够把池塘注满。 选择养殖水源时,还应考虑工程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若利用河流作为水源时需要考虑是否筑坝拦水,若利用山溪水流时要考虑是否建造沉沙排淤等设施。水产养殖场的取水口应建到上游部位,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防止养殖场排放水流入进水口。水质对于养殖生产影响很大,养殖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对于部分指标或阶段性指标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水源,应考虑建设源水处理设施,并计算相应

生态养鱼 实施方案

生态养鱼实施方案 一、前言。 生态养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鱼类产品,还 可以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养鱼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与环境准备。 1. 选址,选择水质清澈、水流适中、水源充足的地方进行养殖,避免选择水质 污染严重的区域。 2. 水体准备,清理水体中的杂草、杂物,保持水质清澈,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 长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在选址过程中,要考虑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当地生 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鱼类选择与养殖方式。 1. 鱼类选择,根据当地水域的水质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养殖的鱼类,如鲤鱼、鲈鱼等。 2. 养殖方式,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方式,结合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形成良好 的生态系统,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四、饲料管理与养殖技术。 1.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的饲料,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水质污染,影响 鱼类健康。 2. 养殖技术,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包括水质监测、疾病防控、定期清理池塘等,确保养殖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养殖效益。 1. 生态环境保护,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化学药物对水体的污染。 2. 养殖效益,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养殖产出,实现经济效益与 生态效益的双赢。 六、结语。 生态养鱼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养殖效益的平衡,科学 合理地选择养殖地点、鱼类、养殖方式和管理技术,确保养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生态养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是农村养鱼最常见的养殖方式,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小,收益大,水体环境易掌控,适合家庭养殖的优点。但是池塘养鱼管理不简单,防备病害、或者是池塘水质老化、排灌水都是难点,下面一起学习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养鱼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清塘消毒 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还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一亩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后清洗洁净,没有药发挥作用了,才能放养鱼。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实在用量以现场为准) 第二步,良好水质的保持 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气太差,有些东西腐烂了,影响池塘的水质。所以必需要清理过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会散发有害物质,所以发觉就要去掉。少量浮萍可以遮阴,但是太多了,对鱼生长不好有些水藻污染水源,会造成水质变成酸性 第三步:病害防备 鱼在高温的夏季和气温忽高忽低的秋季简单发病,所以高温期在池塘半个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亩是20斤。使用菌毒克进行消毒。对于喂食用具也要用粉剂虾便利。有时候肠胃病流行,可以饲料拌服虾便利来治疗肠炎疾病。 池塘为什么会缺氧? 气温高: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简单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由于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这时候一方面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纳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绝的活水来增添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努力探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高,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原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

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

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 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淡水鱼类养殖成为了一种可行的经济和生态 友好的方式。本文将探讨淡水鱼类养殖的几种常见技术。 一、水族箱养殖法 水族箱养殖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淡水鱼类养殖方式。它适用于小规 模养殖以及家庭养殖。首先,选择合适的水族箱并安装必要的设备, 如水泵、过滤器和加热器。其次,在水族箱中放入适宜的鱼类,并根 据不同的鱼类选择相应的饲料。同时,保持水的质量和温度在合适的 范围内,定期更换水并清洁过滤器。此外,观察鱼类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池塘养殖法 池塘养殖法是一种常见的大规模淡水鱼类养殖技术。适用于对土地 资源充裕的地区,如农村地区。在池塘养殖中,选择合适的池塘,并 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非 常重要,可以利用水生植物来提高水质,控制浮游生物的繁殖。此外,合理规划鱼类的数量和种类,注意合理饲养和管理,以防止过度捕捞 和饵料浪费等问题。 三、循环水养殖法 循环水养殖法是一种高效的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它通过循环利用水 资源,降低水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这种技术需要准备完备的设

施,如循环水系统和生物过滤器。在循环水养殖中,水质监测变得尤 为重要,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合 理使用饲料,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此外,注意疾病防控和清洁消毒 工作,确保鱼类健康。 四、温室养殖法 温室养殖法是一种适用于气候寒冷地区的淡水鱼类养殖技术。温室 的建设可以提供合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鱼类的生长。选择合适 的温室结构,并配置必要的温度控制设备,如加热器和温室布。同时,注意维持适宜的湿度水平和空气流通,以避免病害的传播。在饲养方面,根据鱼类的类型和生长阶段提供适当的饲料,同时定期清理池塘 和灌溉设备。 总结起来,淡水鱼类的养殖技术有水族箱养殖法、池塘养殖法、循 环水养殖法和温室养殖法等多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合理的水 质管理、饲养和疾病防控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科学的技术和可持续 的管理,淡水鱼类养殖可以实现高效生产和生态友好的发展。

淡水鱼养殖技术大全

淡水鱼养殖技术大全 淡水鱼养殖技术大全【常见问题】淡水鱼养殖技术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专家解答】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鱼池条件: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高产放养模式: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

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点评】《淡水鱼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饲养淡水鱼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水产养殖业要向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高效与安全已经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实现水产品的优质应该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方向。虽然对于优质水产品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但是在无公害前提下,味道纯正、无异味,保持水产品原有的自然风味应该是优质水产品的一个必备条件。

池塘养鱼技术

池塘养鱼技术 一、池塘建设 池塘是养殖鱼类的生活环境,各种鱼类对所栖息的环境条件要求不同,池塘条件必须有利于鱼类生长,才能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新建鱼池 1、位置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电源方便的地方建池。 2、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水质恶化、鱼类缺氧而死鱼;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改善鱼类生活条件。池塘水源以河水和水库水最好。 3、面积适中:鱼苗鱼种池以3—5亩为宜,成鱼池以8—10亩为宜。面积大,适合鱼类生物学要求,鱼的活动范围广。水面广,受风力作用大,能给池子自动增氧。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 4、水深适度:池塘的水深,鱼苗池以1—1.5米、鱼种池1.5—2米,成鱼池2—3米为宜。这样的水深,水质不易剧变,可增加水体载鱼量,提高产量和效益。 5、土质良好:鱼池的土质必须有较好保水性,一般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劣。 6、池塘设计:池塘形状呈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宜,长宽比5:3最佳。这样的池形,池埂遮荫小、日照长,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池塘底部呈龟背状,整个池底向出水口倾斜,有利于排水捕鱼。池塘周围应开阔,池埂最好种饲料草,不宜种植高大树木,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二老鱼池的改造 1、池塘改造:针对宣威现有鱼池条件,提出如下“五改”方案:小塘改大塘,成鱼池10亩/个;浅塘改深塘,一般水深2.5米左右;死水塘改活水塘,池水能注能排;低埂窄埂塘改为高埂阔埂塘;漏水塘改为保水塘。 2、清整池塘。池塘经过几年的饲养,底部沉积了大量的淤泥及有机质,其分解需消耗大量氧气,将淤泥挖去一部分,保留10厘米,既能改善池塘条件,增大水体,又能为农作物提供大量优质肥料。鱼池清整后,让池底嚗晒几天,每亩用生石灰200—250公斤消毒,中和酸减性,杀死野杂鱼、寄生虫和病原体。 二、鱼种放养 成鱼养殖要求鱼种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规格合理、健康无伤。 一鱼种质量标准:

生态养鱼的技巧

生态养鱼的技巧 生态养鱼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模拟自然环境,通过多种生物共存,形成链式生态循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鱼类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相比传统养鱼方式,生态养鱼更注重生态环境的维护,倡导绿色、环保的养殖理念。 在生态养鱼中,养鱼池需要合理设计,选择适宜的池塘或水体进行养殖,同时保持水质清洁,注重鱼类的自然生长。下面将介绍一些生态养鱼的技巧。 首先是选择适宜的水域。选择适宜的水域对于生态养鱼至关重要。水源的来源应该干净纯净,避免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同时,水域周围的环境也应该清洁卫生,没有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对水质有害的工厂。 其次是选择适宜的鱼种。在生态养鱼中,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鱼种进行养殖。鱼类在生态养鱼中不仅仅是为了养殖,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不同的鱼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些鱼类可以清理水质,一些鱼类可以帮助维持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平衡,因此选择适宜的鱼种对于生态养鱼非常重要。 第三是保持水质清洁。在生态养鱼中,保持水质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水质坏了对于鱼的生长和养殖都不利。因此需要定期清理鱼塘,保持水质清洁。另外,也可以在鱼塘里面放一些植物,这样也能够帮助净化水质。

第四是保持适宜的水温。不同的鱼种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生态养鱼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水温。需要根据具体的鱼种来调整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五是合理的投喂。在生态养鱼中,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投喂计划,不能过度喂食,造成水质污染,也不能不喂食,影响鱼类的生长。需要根据鱼的种类和数量来合理控制投喂,保持适宜的营养供给。 第六是科学的养殖管理。在生态养鱼中,需要科学的管理养殖过程,包括疾病防控、饲料管理、养殖密度控制等。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够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 第七是合理的生态循环。生态养鱼的核心在于生态循环,要让鱼类和其他生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要保持适宜的氧气供给,鱼类排泄的废物也需要被其他生物转化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生态养鱼的技巧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要尽可能模拟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同时,对水质的保护和管理也非常重要。只有保持良好的水质,合理的管理和维护,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养鱼效果。希望以上技巧对于生态养鱼爱好者能够有所帮助。

山区自然流水生态草鱼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山区自然流水生态草鱼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山区“鱼窝”养鱼是指利用山间溪流或小河作为养殖水源,在山间溪流或小河边根据地形建设几十到几百平方米面积不等的坑塘进行养鱼。在健康养殖已成为现代水产养殖业主流的今天,我们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降低养殖成本为目的,从2022年2月起,着手在山坡上种草来进行“鱼窝”健康养殖草鱼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建造“鱼窝” “鱼窝”建造要因地制宜,选择在引水方便、水量充沛、流量稳定、地形倾斜、有落差和注排水方便之处,利用山间溪流或小河边的空闲地筑池,池深一般在1.5~2.5m,可充分利用地形建成方形、圆形均可,塘埂用卵石或石块砌成、用水泥混凝土勾缝,塘壁适当要高些,以防洪水冲进塘内和鱼跳出塘外。注排孔口的相对位置宜选择在有利池水交换处,其大小一般是100~200mm,并设有拦鱼栅。 1.2种草 开春后,在“鱼窝”附近坡地进行种草,种植草类为“桂牧一号”象草,种植面积是池塘面积的3倍左右。 1.3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前10d左右,须用石灰水对养殖鱼塘进行清洗消毒。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大、规格齐、体质好,这是因为大规格的鱼种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并且当年可上市,因此应选用体重100~

250g的鱼种为宜。鱼种过小当年不能上市,鱼种过大鱼种成本高且运输不方便;放养的品种主要以草鱼为主,搭配少量的鲤鱼、鲢鱼、鳙鱼等。鱼种放养前用聚维酮碘浸洗消毒。鱼种放养时间、规格和数量见表1。 表1鱼种放养情况 1.4管理 1.4.1投喂 完全依靠人工投喂,一般以青饲料为主搭配少量的全价颗粒饲料,青饲料主要是种植的象草。青料每天按体重的5%~8%投喂,投饲量以当天吃完为好。在7~10月,每天傍晚用颗粒饲料补充投喂1次,投喂量占鱼体重1%。 1.4.2水质管理 进排水系统流水池应尽量做到交换量大而流速小,这样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又不会使鱼因水量大而导致能量消耗。进水应从鱼池上部流入,排水孔应设在鱼池最低处。在早春期,鱼种投放不久,可少注水、少排水;在高温酷暑季节,水温在30℃以上,尤其在7~10月,要加大水的交换量,(https://www.doczj.com/doc/1e19314320.html,)有利于鱼的生长。 1.4.3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汛期发洪水时,会有大量泥土流入,影响鱼的呼吸和摄食,此外其他脏物也多,易阻塞拦污栅和拦鱼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将注水量尽量调小,以鱼不严

水库养鱼技术

水库养鱼技术 水库养鱼怎么养? 【常见问题】水库养鱼技术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一、综合养殖水库综合养殖主要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 二、投放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1、投放大规格鱼种。其规格为: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2、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3、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500尾左右。 三、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

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施肥时,猪、鸭粪不得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杀菌。 四、拦鱼设施设施要建好,否则会造成水库鱼类大量逃逸,影响成鱼回捕率。水库拦鱼设施可用尼龙网、竹梢、铁丝网、钢筋栅等建造。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五、鱼病防治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清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用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 六、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多放,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 【本人点评】本人为探索水库养鱼的养殖的你整理了《水库养鱼技术》一文,注意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水库养鱼与池塘养鱼是两个概念。他们的模式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在四川参观学习时,有个养殖户在两百亩不到的水面里,年产出30万斤鱼。在你养殖之前先考虑一下附近有没有捕捞队。

养鱼的养殖技术

养鱼的养殖技术 养鱼是一项古老的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材,还可以 美化环境,增加观赏性。然而,要想成功养鱼,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养 殖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养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对广大养鱼爱好者 有所帮助。 1. 确定鱼类品种 在养鱼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想要养殖的鱼类品种。不同的鱼类有不 同的养殖环境和饲养需求。常见的鱼类品种有金鱼、锦鲤、孔雀鱼等。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养殖条件,选择合适的鱼类品种进行养殖。 2. 创建鱼缸或鱼塘 养鱼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根据鱼类的大小和数量,选择 合适大小的鱼缸或鱼塘。鱼缸或鱼塘的底部需要铺设一层细沙或石子,以便鱼类可以在上面觅食和寻找庇护所。同时,鱼缸或鱼塘应该有足 够的空间供鱼类游动,避免过度拥挤。 3. 控制水质和温度 水质是养殖鱼类的关键因素之一。鱼类需要水中含氧量充足,并且pH 值稳定。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补充氧气和调整pH 值。此外,适宜 的水温也非常重要。不同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鱼类的 喜温性进行调控。 4. 合理饲养

养殖鱼类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鱼类饲料,可以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大小选择合适的饲料。同时,需要注意饲料的数量和喂食频率。过度喂食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健康。 5. 定期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鱼缸或鱼塘是保持水质稳定的重要措施。定期更换一部分水质,清除底部的废弃物和残留物,以维持水质的清洁。此外,检查和修复鱼缸或鱼塘的过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作。 6. 防治疾病 在养鱼的过程中,鱼类可能会出现一些疾病。常见的鱼类疾病有白点病、鳃腐病等。一旦发现鱼类出现异常症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7. 定期观察和繁殖 定期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策略。同时,如果有繁殖鱼类的需求,可以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促进繁殖。 结语 养鱼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有掌握了合适的养殖技术,才能使鱼类健康生长。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鱼技术对广大鱼类爱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同时也能促进养鱼业的发展。祝愿大家养鱼快乐!

以鱼养鱼可达到养鱼高产技术

以鱼养鱼可达到养鱼高产技术 前言 在养鱼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饲养 周期长、养鱼成本高、池塘底泥重、鱼病干扰等等。那么,如何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养殖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高效养鱼的目的呢? 其实,以鱼养鱼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这种方法不 仅可以增加养殖水体中的生态系统,从而促进鱼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减少因为底泥过重、饲养密度过大等原因导致鱼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以鱼养鱼的方法。 具体步骤 第一步:选择鱼类 首先,要选择水生生物。在这里我们选择魚來进行介绍。 选择品种时,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池塘的大小、水的来源、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等。建议选择一些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易于繁殖、成活率高的品种,比如鲤鱼、鲫鱼、草鱼等。 第二步:准备池塘和饲养环节 在准备池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池塘的大小和深度等因素。首先,要选择一个水源丰富、水质优良的地区,建立一个相对封闭的鱼塘。接着,要对池塘进行养芦、浮萍、养蚯蚓等水生植物的移栽,以及注入一些有机肥料,提高水中的营养含量,为鱼类提供更丰富的饵食。

当然,还需要对饲养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一般来说,每天 需要给鱼类投喂一到两次,饵料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易消化的饵料,比如玉米粉、豆饼渣、油麸以及一些蚯蚓、虫类等天然饵料。此外,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数量和质量,避免过度喂养,影响养殖效果。 第三步:引入外源鱼苗 当池塘环境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可以引入外源鱼苗。引入 鱼苗时,要注意鱼苗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选择品种时,应该根据池塘的环境和养殖需求来确定;选择数量时,应该根据池塘的大小和养殖密度来确定;选择质量时,应该根据鱼苗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来确定。 第四步:进行管理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清洗池塘。平时,要经常清洗池塘,除去底泥和其 他污垢,保持水质清洁和湍流动力; 2.控制饵料和饲料。要根据鱼类的需求和水体的情况, 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度喂食; 3.防疫和治疗。要对水体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防止 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并及时进行治疗; 4.捕捞和补栽。要根据鱼类的生长状况和养殖效果, 定期进行捕捞和补栽,保持养殖密度和鱼类数量的均衡。 进一步探讨 以鱼养鱼的优点 以鱼养鱼的方法有以下优点: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中国传统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种养技术 “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生存环境、营养需求和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一种新型的鱼、水、菜和谐协同共生复合种养模式。池塘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利用水生蔬菜扎根在养鱼水体中生长、需从水体中汲取营养物质的生理特点,将养鱼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物(养鱼产生的排泄物、

剩余饲料、氨氮等)转化成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在池塘内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循环系统,让鱼类和蔬菜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关系,不仅能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水质保持长期稳定,而且能在养鱼的同时收获一定量的水生蔬菜,具有净水、提高水产品质量、蔬菜增收、减少水电药等成本投入、景观工程等优势。 生态养鱼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 二、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工作人员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 三、建塘:池塘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田的大小可建成每口3-5亩、8-10亩以上的池塘,或者山垅田中,将山垅田中的狭口沿山而建鱼池堤坝,直接建成每口10-30亩或更大的鱼塘。鱼塘的建设必须分浮萍池和养鱼池,浮萍池要占总鱼塘的三分之一,养鱼池占三分之二;池塘的水位深度不得低于1.8米;鱼池堤坝必须取用山边黄土作为主要材料,建设堤坝时底部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堤坝斜度做成四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利用水产动植物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模拟和调控水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实现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最小化。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特点 1.模拟自然环境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是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搭建人工生态系统来进行水产养殖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水产生态养殖技术更加注重对水体、沉积物和水产动植物群落的协调调控,使水产养殖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节约资源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水、饲料等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产出。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水产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减少环境污染 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养殖活动而导致的水体污染、底泥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合理控制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释放,以及科学地利用水生植物等生态系统,可以减少养殖活动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环境污染。 二、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1.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利用水处理设备对水质进行净化、循环利用的养殖方式。该系统通过生物滤池、沉淀池、生物膜反应器等设备,对水中的废物进行去除和利用,实现养殖水体的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水体的污染,提高了养殖水质和环境。 3.多品种综合养殖 多品种综合养殖是一种利用不同种类的水产动植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养殖方式。通过在同一养殖区域内同时养殖鱼、虾、藻类等不同种类的水产动植物,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养殖效果,降低养殖环境的风险。 三、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型养鱼技术

新型养鱼技术 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养鱼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 推广。在新型养鱼技术中,科技手段被充分应用,使得养鱼过程更加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新型养鱼技术。 一、循环水养殖技术 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使废水被完全利用,实 现水的资源化。循环水养殖通过引进良好的细菌,在水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 系统,保持水的质量,同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饲料和氧气,让鱼群呼吸更加顺畅。 二、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的养殖方式。生态养殖技术注重环境生态调节能力,通过增加水中氧气、维持水质、减少污 染物的排出量等方法来调节环境,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鱼群保护,进一步 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域健康。 三、智能化养殖技术 智能化养殖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养殖业中,可以使科技和信息技术与养殖 业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各个环节,包括自动喂食、自动排泄、自动 监控等,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四、生物反应器技术 生物反应器技术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的养鱼技术,利用一定范围内的鱼群来控制生物反应器,以便控制鱼群的数量、食物的摄入量和环境的控制。这种技术可以有效保证鱼群数量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同时减少了水质的污染,使得养殖大幅度提高。 五、在线监测技术 在线监测技术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的、能够实时监测水质和鱼的健康状况的养鱼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利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设备来实现自动化监测,保证水质的稳定性和鱼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新型养鱼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业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更能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相信新型养鱼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