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

第一条为保护文字作品作者的著作权,维护文字作品出版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字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只适用以纸介质出版的文字作品。

第三条除著作权人与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社、报刊社出版文字作品,应当按本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四条支付报酬可以选择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或版税,或一次性付酬的方式。

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作者支付一定报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即印数稿酬)。作品重印时只付印数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

版税,指出版者以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向作者付酬。

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质量、篇幅、经济价值等情况计算出报酬,并一次向作者付清。

通过行政手段大量印刷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法律法规汇编、学习或考试指定用等作品,不适用版税付酬方式。

报刊刊载作品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

第五条图书出版者出版作品,应在出版合同中与著作权人约定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标准。

第六条基本稿酬标准

(一)原创作品:每千字30-100元

(二)演绎作品:

1.改编:每千字10-50元

2.汇编:每千字3-10元

3.翻译:每千字20-80元

4.注释:注释部分参照原创作品的标准执行。

出版者出版演绎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原作品巳进入公有领域之外,出版者还应取得原作品著作人的授权,并按原创作品基本稿酬标准向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七条支付基本稿酬以千字为单位,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计算。

支付报酬的字数按实有正文计算,即以排印的版面每行字数乘以全部实有的行数计算。末尾排不足一行或占行题目的,按一行计算。

诗词每10行作一千字计算。每一作品不足10行的按10行计算。

辞书类作品按双栏排版的版面折合的字数计算。

非汉字作品,一般情况按相同版面相同字号汉字数付酬标准的80%计酬。

报刊刊载作品,不足五百字的按千字作半计算;超过五百字不足千字的按千字计算。

第八条印数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

每印一千册,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支付。不足一千册的,按一千册计算。原创作品和演绎作品均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年累计中数超过10万册的,对

超过部分按基本稿酬的0.2%支付;通过行政手段大量印刷发行的国家规划教材、法律法

规汇编、学习或考试指定用书等作品,年累计超过10万册的,对超出部分按基本稿酬的0.3%支付。

第九条版税标准和计算方法

版税率:

(一)原创作品:3%-10%

(二)演绎作品:1%-7%

出版者出版演绎作品,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原作品巳进入公有领域之外,出版者还应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并按原创作品版税标准向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十条一次性付酬标准

一次性付酬标准可参照本规定第六、第七条规定的标准和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的,著作权人可以与出版者在合同中

约定,在交付作品时由出版者预付总报酬的30%-50%。除非合同另有约定,作品一经出版,出版者应在六个月内付清全部报酬。作品重印的,应在重印后六个月内付清印数稿酬。

第十二条采用版税方式付酬的,著作权人可与出版者在合同中约定,在交付作品时

由出版者向著作权人预付最低保底发行数的版税。作品发行后出版者应于每年年终与著作权人结算一次版税。首次出版发行数不足千册的,按千册支付版税,但在下次结算版税

时对已经支付版税部分不再重复支付。

第十三条图书出版者出版作品,没有与著作权人签书面合同,或签订了书面合同但

没有约定付酬方式和标准,与著作权人发生争议的,应按本规定第六条或第九条规定的付酬标准的上限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不得以出版物抵作报酬。

第十四条出版社对其,除合同另有约定。

第十五条出版者已与著作权人签订出版合同,由于非著作权人原因导致作品未能出

版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出版者应按合同约定使用作品付酬标准的 60%向著作权人支

付违约金。

第十六条作者主动向图书出版社投稿,出版社应在六个月内决定是否采用。满六个月,既不与作者签订合同、不予采用又不通知作者的,出版社应按第六条规定的同类作品付酬标准平均值的30%向作者支付经济补偿,并将书稿退还作者。

第十七条报刊刊载作品,应在刊载后一个月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报刊刊载作品,未与著作权人约定付酬标准的,应按每千字不低于50元的付酬标准向著

作权人支付报酬。

第十八条报刊转载、摘编其他报刊已发表的作品,应按每千字50元的付酬标准向著

作权人付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纯理论学术性专业报刊,经国家版权局特别批准可适当下调付酬标准。报刊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上已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人或著作权人地址不明的,应在一个月内将报酬寄送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代为收转。到期不按规定寄送的,每迟

付一月,加付应付报酬5%的滞付费。

第十九条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基本稿酬标准为可变标准,国家版权局将根据国家公

布的物价涨落指数和书价涨落情况,不定期作相应调整。

第二十条作者自费出版的,不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一条出版社、报刊社可根据本规定,视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本规定的付酬办法,并报国家版权局备案。少数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或情况特殊的出版单位,经国家版权局特别批准,可适当下调付酬标准。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由国家版权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1999年6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的有关出版文字作品报

酬规定同时废止。

谈谈校对与编辑关系

谈谈校对与编辑的关系 ——王荣书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书籍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的产生,有其幕后英雄——校对工作者与编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没有校对和编辑人员认真负责、忘我细致的工作,一本内容和质量上乘的好书恐怕很难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作者费尽了心血,但编校人员马马虎虎,草率从事,内容再好的图书,最后也难以成为内容与形式都完美的优秀图书。下面结合本人从事编校工作实践,谈谈对编校工作的认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长期以来,校对的职责始终被认为是对原稿负责,只需核对原稿、改正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排版错误即可;对读者负责,即“校是非”,要求在消灭排版错误的基础上,发现并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及版式设计中存在的差错。校对看是一件平常事,但在编辑工作中却占很重要的位置。出书办报刊,不消灭错别字,则会影响质量,甚至以讹传讹,贻误他人。校对并非小事,不可等闲视之。要做好校对工作,保持出版物的完美无瑕,我觉得首先必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认清它在整个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认清它对书刊报纸质量的保证作用。编稿时,在文字上要认真推敲,做到字斟句酌。尽量将原稿上的病句、白字,似是而非的字和用得不准、看不真切的标点符号改正过来。一些出版物上出现的类似错误,虽属校对者的责任,但究其原因,有些则是错在原稿上。校

对时,不仅在文字上要消除语病,也应在情理上加以斟酌,看某些情节、细节,人物行动与其相互关系上是否合情合理。当然这些都是编改稿件时应该注意、应该解决的。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项必经的工作程序,编校人员不但要发现和改正原稿录入排版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还要尽可能发现原稿存在的差错和疏漏,对于编辑工作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因此,它是编辑工作的必然延续;它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创造性的劳动,在书刊生产过程中,校对又是编辑后、印刷前的最后一道把关工序,是书刊质量最重要的最后屏障。在校对过程中,对错误的政治导向问题、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中的问题,都应该高度重视。同时,校对人员必须具备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应对语言文字规范有深入的掌握,并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辨析能力。校对人员天天要与差错打交道,面对一份文稿我们首先要读懂,才不至于理解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要心中有数才能判断所写的是否与事实相符,编辑、校对是图书出版工作中两个重要的工作环节,缺一不可,且各项工作各有专攻、各有侧重,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舍去其一,要充分认识到编与校是出版过程中的基石。 提起编辑,有人就想到抄抄写写,剪剪贴贴,因此讥笑为“编书匠”。编辑工作是从稿件到图书(以图书编辑工作为例)的中间环节。这种中间环节的工作性质,往往使一些人捉摸不到编辑的贡献究竟何在,因此以为编辑工作可有可无。稿子是作者写的,或者是译者译的;图书又是工人和出版、校对人员劳动的结晶!如果编辑对一些书稿的

英语校对基本常识及技巧

英语校对基本常识及技巧 基础篇 一、英语校对工作的一般要求: 1. 改正错别字,词语误用错用,单词拼写错误,缺字等。 2. 改正接排、另行、字体、字号等(书宋,楷体,仿宋,黑体,Times New Roman ,转行)。 3. 校正多余或遗漏字、词、句、行、段等。 4. 改正标点符号(破折号,一字线,二分之一线,连字符,逗号,顿号,句号,句点,分号,引号,冒号,省略号,叹号,问号等)。 5. 改正稿件中知识性差错,语言差错,政治性差错(语法错误,句法错误,搭配错误,版图,民族,语言,人口,地理位置,历史,国旗等)。 6. 修改不当观点。书稿中的不当观点至少包括:违反党的宣传纪律的观点,缺乏充分论据的观点,表述含混的观点,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观点等。 7. 删除臃肿容。书稿中的臃肿容至少包括:没有新意的重复话语,不必列举的多余材料,叠床架屋的繁琐论证等。 8. 检查版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题、表题、图题字体、字号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连贯,书眉错误。 9. 校正图版位置是否正确。 10. 检查行距。 11. 统一各级标题。 12. 核对页码。

二、校对工作一般注意事项: 1. 每个校次都应认真负责的进行。改正过程中,书写字体应工整,不要写草体或自造体。英语书写要有大小写区分,尽量避免出现连笔。 2. 改正时,要从行间拉出引线,画上校对符号。尽量避免出现交叉线,并线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需用两种颜色区分。 3. 注意插图的位置与描述是否相符,如:见上图,见右表等。 4. 注意稿件中字号大小,字体使用,基本行距等规格是否一致。 5. 同一页中相同的差错可用统一符号一次改正。 6. 如没有足够的位置进行修改,需另附纸进行。 7. 稿件的任校次,应以原稿为依据,以文献及其他资料为参考。 三、校对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认真的工作态度校对员工作应是集中精力,自始至终有查缺补漏的观念,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不能马马虎虎,草率行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格遵守职业相关质量制度进行。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校对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稿件,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校对员的知识面要尽量广泛,诸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生物,流行,科技,网络,生活,哲理,为人,处事,人物,常识等面的知识,都需要有所涉猎。要培养自己成为博闻强记、兼容并蓄的杂家。这对校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校对工作所面对的稿件中的语言风格,与我们平时的口语交流有着很大的不同。注意在校稿中要尽量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式。

校对文稿子地基本方法

百科名片 校对(Text-proofing),古代称之为“校堪”或“校雠”,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校对”也可以是从事这个工序的人员“校对员”(Proofreader)的中文简称。 目录 展开

校对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 校对人员 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4.清除错别字。 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把握校对标准 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

校对人员 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美观,排版的合理。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二以下。 遵循校对的程序 交叉三校制 1.一校(作者、责任编辑各校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校后通读一遍。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责任编辑、执行编辑各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 3.三校(执行编辑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 校对符号 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对三校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6.责任编辑甩开原稿和三校样,对清样进行阅读,寻找差错。在读样后,进行总体扫描,检查有无错字、漏字、表格与插图是否合乎规,字体、字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明确校对容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出版社培训总结

篇一:出版集团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出版集团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xx年7月,在大学刚刚毕业之际,我很荣幸地成为了xx出版集团的一名新进员工,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新的征程。为了使我们这些新鲜的血液能够尽快地融入出版社的大家庭,尽早适应工作环境,明确工作内容,从7月中旬开始,集团领导特地为我们安排了近两个月时间的岗前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一线实践到理论学习,从体力锻炼到脑力激荡,可以说涉及到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这期间,我们也通过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掌握了集团的发展情况,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培训期间,我和其他22位同事在共同学习、共同帮助、共同竞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我们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对我们而言,这次的培训,一方面为我们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所衍生出的关于责任、合作、共赢等等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教益和启发。在诸多不舍和留恋中,我们的岗前培训活动即将画上圆满的句点,在此期间,我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也收获了快乐和启发。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简单地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培训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我们日后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我集团在xxxx的物流实习基地开始干起,我们先后被派往xx省各市区的新华书店进行参观学习,后进行拓展训练,最后的安排是由集团各部门的分管领导对我们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理论培训。在物流一线锻炼期间,我们了解了图书的配货、发货和退货等环节的情况,体会到了一线工人的辛苦和努力,也理解了发行人员在图书推广方面的不易,更是亲身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对自己手中的图书所担负的责任;在济xx城路书店时,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暑期做活动的两本图书的推荐和营销活动,并尽己所能地向读者们宣传我集团的文化理念和其他品种的图书,提高了集团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对个人而言,在图书信息密集的书店进行学习,可以更加迅速和直观地了解到当前图书的发展情况,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大社、强社图书的优势。书店无疑是最生动的课堂,在书店工作对我们视域的开阔也是极有帮助的。第三阶段的培训内容为拓展训练,这是对自身能力和潜力有极大挑战性的活动。在训练中,我们这批新人有了彼此加深了解和认识的机会,也培养了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中的个人挑战项目和集体共同突破的项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中所传达出的精神要义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岗前培训的最后一大项内容就是理论课的学习。通过各个部门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我们对图书出版环节的具体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市场发展前景到文字的编校,从图书的制版印刷到发行渠道的创建,脉络清晰,可操作性强。在课程最后,我们以书面测试和口头演讲的方式,向领导汇报了这次岗前培训的践行情况。回顾这一阶段的培训情况,我认识到: 1. 要做一名合格的从业者,首先要转变心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通常来说,达到理想心理状态的关键点有:渴望成功、目标长远、努力学习、懂得感恩和心态积极。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涵盖了一种优秀的工作态度的方方面面。我们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来说,我们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当务之急在于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日渐成长,工作才能成为我们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让我们为之不懈奋斗。 2. 工作即意味着一种责任。在责任面前,要有激情,有干劲,有快捷有效的行动能力。做好工作的前提首先在于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有信心承担其后果。只有树立对工作负责的态度,遇事认真不搪塞,不找借口不推脱,才能真正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在履行工作职能的同时,不仅仅要有一贯的责任意识,还应该有一种自发开拓创新的热情,不能被动地接受,而应该主动地学习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享受工作的乐趣。 3. 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效果事半功倍。沟通是有技巧的。通过课堂的

编辑校对新规定

编辑校对新规定 总结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六版,新旧《数字用法国家标准》、新旧《标点符号国家标准》的变化,整理了这个《编辑校对新规定》,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第6版现汉改动之处 1.第5版293页,只有“抵消”一词。第6版281页,增加“抵销”一词。并标明“抵销”意为“冲抵勾销”,比如“抵销债务”。“抵消”两版相同,都是“作用相反而消除”,比如“药力抵消”。 2.第5版314页,“调换”“掉换”,“掉换”为首选。6版301页,“调换”为首选。 “掉头”两版同为首选,未变。 “掉转”“调转”后都有详解,通用。 3.第5版372页,“幡然”“翻然”,“翻然”为首选。6版355页,“幡然”为首选。 4. 第5版405页,第6版387页。 “丰采”:美好的容貌和姿态。“风采”:风度神采;文采。举例“一睹英雄风采”“风采动人”。 5.第5版485页,“够呛”“够戗”中首选“够戗”。第6版461页,首选“够呛”。 6.第5版564页,只有“红彤彤”。第6版538页,既有“红彤彤”也有“红通通”。举例为“红通通的脸”“红彤彤的晚霞”。 7.第5版461页,“隔三岔五”“隔三差五”,首选“隔三差五”。第6版440页,首选“隔三岔五”。 8.第5版468页,“工夫”后有“也作功夫”一词。8版447页,没有这句话了。 工夫:①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时候 功夫:①本领,造诣;②武术;③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下功夫”“费功夫”“苦功夫” 9.新增词条“工夫茶”。“功夫茶”原有详解,现“同工夫茶”。 10.第5版605页,“恢宏”“恢弘”,首选“恢弘”。第6版576页,首选“恢宏”。 11.第五版728页,“倔强”“倔犟”,首选“倔犟”。6版711页,首选“倔强”。 12.第5版782页,有“空当”一词。6版744页,除“空当”外,增加了“空档”一词。 空当:空隙。比如“书架上的空当”。

编辑文章校对试题,有答案

西山抒情 傍晚时侯,到达昆明。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山环海抱的春城,尤如披上了一袭轻纱,在矜恃中显得格外妩媚。热情的主人驱车送我们到下塌的宾馆,几句寒喧之后,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那不无自得的神情,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望。 据说,在宾馆便能远眺西山。可惜这时已是万簌俱寂的深夜。待主人告别以后,我推开了临街的窗,只见远处街灯璀灿,树影婆娑,山石重迭,月光如银,四周茏罩着一片温磐。呵,多么令人沉醉的春城之夜!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杨州的瘦西湖,灵壁的禹王宫,蒲田的古谯楼,济南的灼突泉……西山呵,你又该呈现出怎样一番风彩呢? 第二天在市区的大观楼上,我终于见到了西山清淅的轮廊。传说中的西山象个“睡美人”,你看,那秀美的长发,正披散在滇池中呢!我却觉得林木掩映下的山峰,更似一群奔马,振鬣长厮,腾欢跳跃,向着胜利的目标,在撒蹄驰聘呢!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需身在此山中。”只有置身于西山道上,才更能看清西山粗旷险竣的雄姿和飘逸秀美的风光。 会议结束那天,主人宣布明天游揽西山。会场里暴发出一阵掌声。说心里话,我们还真担心会取消这一节目呢。次日零晨,主人自任响导,车子一路颠波,由市区直驶郊区。极目望去,处处幅射着春的气息:清沏的池塘,嘻戏的白鹅,修茸一新的小学校舍,金壁辉煌的影剧院,随着道路的廷伸,一一仆入眼帘。不到半个小时,车子己低山前。这时,游人正锋涌而至,熙来嚷往,一片欢腾。 大名顶顶的西山,简直是世外桃园。且不说那缠婂动人的民间传说“哮牛泉”,单看这西山脚下:奇花异卉兢相开放,山泉汨汨而出;烟囟高耸的厂区里,隐隐传出机器的欢呜;还有那挺拨大叶榆丛中的招侍所、疗养院……这一切都揉进了那湖光山色之中。西山的最高处是龙门,站在那峰顶上,尘世的噪杂嘎然而止,仿佛已在九宵云中,只觉得悬岩淩空,天风浩荡。我的脉膊顿时激烈起来。有时,一抹云霞从峰顶缓缓游过,旭日倾刻间把云霞染得徘红,成了“睡美人”化装台上的一根采带。龙门上有一幅对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既景生情,对仗工整,俯仰之间,别有天地,没有丝毫娇揉造作之态,堪称传神之笔。 西山上的三清阁、达天阁,在人文古迹中,是品味很高的的艺术品。无论是宏观还是细部,都可看而又耐看。你看,连从三清阁到达天阁的回旋屈折的石径,都是从悬崖诮壁上直接凋出来的。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象,神采弈弈;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脚踏详云,有的手柱铁拐,有的金钢怒目,有的雍荣大度,神态炯然不同。魁星前面还有焚香炉、腊烛台。我们进去时,正燃着一柱清香,室里香烟撩绕。整个作品层次清楚,构思严紧,造型生动,笔触精细。某些粗制烂造的城市雕塑是不能忘其项背的。有二个年轻的小伙子,大概是步行上山的,风尘扑扑,汗流夹背。他们对视了一下,特意搬了搬香炉,想惦量一下这炉的重量,结果岿然不动。原来它是和西山紧紧连在一起的。观尝的人们不由发出了“啧啧”的赞叹。

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参加出版集团新编辑培训心得 登高 方能望远勤学才能成才 ——参加集团编辑 培训心得 五月的武汉,春意 中带着几分暑气,而郊区更是如此,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香味。在集团领导的安排组 织下,我们各单位的新编辑来到了解放军某部招待所,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编辑工作培训。 短短的3天相对于一个新编辑的漫漫成长路实在是太短太短,但这种醍醐灌顶式的培训却让 我们受益颇多,远不是日常工作的3天所得所能比拟的,同时,这3天培训也让我们体会到 集团领导的良苦用心与现代出版行业的激烈竞争。 3天的学习让我知 道了作为一个编辑应具备的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和四大职业意识。作为一个编辑首先要具备 政治素质,有了政治素养才能确保自己的出版行为遵守国家各类法律法规,所出版的图书合

乎国家的政策方针。其次要有文化素质,编辑要有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第三要有思想素质,编辑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出版流程中要 有清晰的出版思路,不断强化自己策划选题的能力。最后,编辑还应具备职业素质,这其中 包括执着的职业追求、敏锐的职业观察力、良好的职业作风。这四个素质直接决定着编辑工 作的质量,是缺一不可的。编辑所应具备的四大技能分别是:1.信息采集的能力。2.读懂心 思的能力,包括作者、读者的心思。3.组织策划能力。 4.作为一个编辑还必要要有开拓视野 的能力,这四个能力的掌握是编辑能否出书,能否出好书的关键。除 了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外,作为编辑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应拥有的职业素质,分别为中介素质、 服务素质、责任素质和市场意识。职业素质决定着一个职业的定位,编辑是个有双重身份的 职位,既是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同时又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所以要时刻用这四个意 识来衡量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校对技巧

校对技巧 ⒈稿件的修改:稿件的修改包括改正、增补和改写三种手段。 错别字: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分为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两种类型。别字有音同形似、音同形不似、音近形似、音近形不似和形似音不同。 音同形似:松弛-奔驰按捺-按纳辨-辩 音同形不似:法制-法治废话-费话佳-嘉 音近形似:给于-给予气慨-气概较-校蓝-篮 音近形不似:再乎-在乎蚀-食 形似音不同:崇高—鬼鬼祟祟炙热-针灸遣-遗睛-晴 语法错误:常见的有:用词错误、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句式杂糅和形式逻辑。 标点错误、数字与单位错误、逻辑错误、知识性错误、事实性错误 ⒉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 ①.网络校对常识 校样和校次 校样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 校次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可增加校次。 毛校样、毛校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 长条校样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 红样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 配样、改样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 打样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 清样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 初校样、初校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 二校样、二校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 ②、校对程序 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 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 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 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

出版社新人培训5大攻略 -

出版社新人培训5大攻略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特别是编辑部门的青年编辑,出版社一般在部门内实行“老编辑带教新编辑”的办法。也就是说,由相对固定的一位或多位老编辑,手把手带教新编辑。其中,有些出版社把这种办法,变成了明确的工作规则: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刚刚进社的青年编辑实施“一对一”的培养。由出版社进行整体规划,为每一位新入职的青年编辑配备了“导师”,导师由富有编辑经验、业务能力出色的老编辑担任,青年新编辑由固定的导师进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业务指导。为了让“老带新”的编辑导师制流程化、制度化,复旦大学出版社还特意举办“老带新拜师仪式”,导师代表和青年编辑代表还分别作了发言。青年编辑认为:他们能够在刚刚进社就获得资深编辑老师的全程化指导,而且这种指导是连续性的,对于新编辑是非常幸运的。而老编辑们也同样对这种“一对一”结对子的帮带培养模式表示认可。“以前我们就是在老编辑们手把手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也成了老编辑,就有义务帮助新入社的新编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一位老编辑在拜师会上这样表示。 记者了解到,师徒制或导师制已成为出版社新人培训的传统,虽然大多数出版社没有像复旦大学社这样规定明确的“一带一导师”,也没有举办“拜师仪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新的编辑或发行人员、行政人员,基本上都在实行“一对一”或“多对多”的老带新措施。例如,科学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及化学工业出版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展性地启用“双导师制”,社内外各一人,以便让新编辑接受更多编辑风格的强化培训。科学出版社除了规定高级编辑有带新编辑的责任和义务,还专门制定了“带培审核表”,规定导师带培的措施和培训目标,每个参加培训的新编辑都需被带培两年。二导师不但有带教任务,还要进行述职。学员在由导师培训后,要写论文、参加答辩,出版社会对学员、导师进行测评,并张榜公布测评情况、颁发证书。导师津贴、学员奖金都会与这个测评成绩挂钩。 [记者感言:尽管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实行“老带新”的培训,但是,大多数还是处于自发、没有硬性任务、没有监督和考核的状态下。类似复旦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这样把“老带新”形成规范、进行量化考核的做法,则从根本上把新人的培训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这种“量化运作”从新编辑和带教者两个方面进行了制度保障,保证了新编辑有人带、有人教,也保证了老编辑教得全面、教得有效。 多层次的内部培训 除了“老带新”的“嵌入日常工作之中”的传统培训模式,各出版社还采取广泛邀请社内社外专家,开展面向新员工的专项集体培训。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把新员工的入社培训当作一项制度,新编辑进社以后,首先要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上岗培训,熟悉流程并学习文字校对,之后还要定期接受业务轮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部江燕介绍,该社的新员工培训内容涉及拓展、轮岗、企业文化等;同时基于编辑在出版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该社的很多培训主要以编辑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出发点来设计和规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根据成人员工学习的特性,培训内容涉及轻工社发展规划、出版社组织构架、员工福利保障、编辑出版图书的工作流程、图书营销等九个方面,培训活动中还穿插培训的答疑与考试,随后各部门进行轮岗实习及专业类基础培训。复旦大学出版社则定期邀请出版业的“大腕儿级人物”进行现场说法,互动交流。比如,该社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缪宏才为新社员工讲课,缪宏才用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字,为复旦大学社的编辑、发行人员作了题为“图书发

校对基本要求

校对要求 一、内容 校对的职责,包括修改原文漏译、错译、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及其它句子结构错误、不规范之处等。 二、格式 1.字体:英文字体Times New Roman 2.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格式为I.II.III.IV.V. VI.VII.VIII.IX.X.”;(一)(二)(三)对应为:(I)(II)(III)。其它如有阿拉伯数字或英语,则按原文的序号。 3.标点: (1)英文状态下不能出现中文的标点,如顿号“、”“,”“。”等。中英文件校对中,英文中别列句子中用逗号表示的,在中文中应相应变为顿号。其他符号同理。 (2)中英文件,书名号内的内容统一表示为斜体,并且书名号内的内容,每个实词首字母须大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应写为:Contrac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中文件,斜体的书名、文件名中文中用书名号表示。 4.标题 所以文章正文标题,除介词冠词外全部单词首字母大写(如标题第一个单词为冠词,则本冠词需要大写)。 正文之下,一级、二级标题,除介词冠词外全部单词首字母大写(如标题第一个单词为冠词,则本冠词需要大写),三级及三级以下,只对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以下截图为我公司认可的格式: 5.单词之间和句子之间空格须规范。单词与单词之间空一格、句首大写。标点符号发生在单词后,并且在下面一个句子开始前要有空格。类似以下标黄处显示格式是不可接受的: 1)I am a professional translator.(多空了一格)。 2)I am familiar with formatof English texts.(没有空格)。 3)So,I promise to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concerning the format for all my translated work.(标点未紧跟)。 4)The contract is established when the acceptance becomes effective.(序号和单词之间无空格)。 5)the contract shall be null and void under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序号后第一个单词首字母未大写) 三、标翻 所有正式文件如各种规范名、法律名、规章制度名等、或者公司名、国家名、组织机构名,必须去官方网站或者百度搜索标准英文翻译,不能自己翻译或相信有道、爱词霸、谷歌等翻译工具的翻译名称。校对中必须对译员之前翻译的标翻进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第一部分校对工作的意义 第二部分校对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常识 第三部分常用校对方法及技巧 第四部分各校次的职责 第四部分附录校对人员应掌握的规定及规范 第一部分校对工作的意义 一、什么是校对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校对对教辅图书的重要性 1、对学生:辅导书中出现错误,尤其是知识性错误,会误导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前程。 2、对公司:图书质量不过关,影响图书销量和公司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校对的总体目标 即出版物无编校质量差错。这个总目标,可分解为两

个子目标:无“编错”和无“校错”。 四、校对人员基本要求 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水平,经过校对业务的专门训练,掌握校对专业技术,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具有一定的职业敏锐度,工作认真细致,即“有学识,精通文字,细心,而且经过专门训练”的专门人才。 五、校对的基本功能 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校异同是指校对中只需对照原稿进行校对,把与原稿不同的地方改过来就行了。校异同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校是非则强调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尽可能地纠正原稿中的错误,包括编辑的错误。 六、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 1.对编者负责。即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

样。 2.对读者负责。即发现原稿中存在的各种差错,订正并请作者或责任编辑确认。 七、校对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熟悉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掌握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 (2)通晓图书版面格式知识,能敏锐地发现版面格式错误。 (3)熟练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并善于综合运用。 (4)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同学科图书的校对人才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5)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寂寞,注意力集中,能自觉地控制情绪,并能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7)有大局观和集体意识,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八、校对人员应具备的三个意识 1.责任意识。首先出版业是一种文化事业,其次我们从事的是教辅行业,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学子,要对学子负责。这样一个责任感,既是对读者的责任,也是对公司、对自己的责任。 2.质量意识,即精品意识。无论在图书的选题、体例

文字编辑规范知识

稿件编辑加工 (一)文稿常见问题 1、辞章性错误:文字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字、词、标点、语法等方面的错误。 2、结构性错误:新闻结构不符合体裁要求。 3、知识性错误:新闻中出现的知识不正确。 4、事实性错误:新闻中涉及的事实不正确。 5、观点性错误:新闻观点错误。 (二)文字稿件修改的主要任务 1、修改错别字 像——象其它——其他唯——惟 做——作启示——启事帐户——账户 2、修改语法错误 (1)用词错误 (2)搭配不当 A、语义不当。指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以及关联词语在语义上的搭配问题。 B、词性搭配不当。指词语组合不符合词性要求。 (3)指代不明。 (4)成分残缺。句子成分不完整。 (5)成分赘余。句子中出现多余成分的情况。 (6)句式杂糅。同一意思采取多种格式来表达。 (7)词语位置不当。 (8)数量表达混乱。 (9)逻辑问题。 3、修改标点符号 4、注意稿件中的单位与数字使用。 (1)计量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2)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A、公历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以及日本年号纪年。 年号不能简写,书稿中避免出年“今年”、“明年”等字样。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的年、月、日格式可以表示为另一种形式,如2001-04-20,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月和日是个数时,在10位数上加“0”。时、分、秒的表示格式也可以表示为另一种形式,如9:30,其中以“:”作为分隔号。 B、统计表中的数值。 C、物理量值。物理量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的非物理

量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C、多位整数和小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D、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单位。如人口为11亿3368万2501人。 用阿拉伯数字书定的一个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如250~300千米。 若一组数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E、部分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F、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竖排文章中的竖排文字中涉及的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此时,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应用横排,即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 阿拉伯数字字体一般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半个汉字位置。 (3)汉字数字的适用场合: A、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和具有修辞色彩在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数字。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等。 B、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以及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少数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甲子年四月十日寅时,腊月初八,正月十五,建安十三年,藏历阳龙年八月二十六日。 C、含有日月简称的运动、事件或其他意义的词组:七七事变、“十五”规划。①若事件中有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将月与日隔开,加注引号。如:“一二·九”运动,“一·二八”事变等。 ②是否使用引号,根据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例:八一建军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五”规划、五卅惨案。 ③如果整数一至十出现在不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考虑上下文一致。 例:三个人,八项措施,十个百分点等。 ④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必须用汉字,连用汉字间不使用标点。如:三五个人,十一二项,四十五六岁等。 ⑤用“几”、“多”、“余”、“之间”、“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数字要用汉字。 例:十几个人,几十年,几万分之一,一百几十次,五十到六十之间,约二万人等。 5、稿件中的逻辑错误 (1)错误的数字带来的逻辑错误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精校版)

编辑校对资料——化学符号正斜体标准(一般规律:量—斜体;单位—正体) 1.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小正 物质的量摩(尔)mol 发光单位坎(德拉)cd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大正 电流安(培) A 2.长度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千米km 米m 厘米cm 小正 毫米mm 纳米nm 海里n mile 1 n mile=1 85 2 m 3.质量m(小斜)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小正 克g 毫克mg 如m(H2)=2.50 g 4.时间t(小斜)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天 d 小时h 小正 分min 秒s 如t1=25 s 5.物质的量n(小斜)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摩尔mol M大正 兆摩尔Mmol k小正 千摩尔kmol m小正 毫摩尔mmol

使用该物理量时,包括使用其导出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以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例如:n(H2SO4)=1 mol。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 摩尔质量M(大斜)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N大斜,A大正,下标)(近似值6.02×1023 mol1-) 气体摩尔体积V m(V大斜,m小正,下标)(0.224 141 0 m3·mol1-) 相对分子质量M r(M大斜,r小正,下标) 相对原子质量A r(A大斜,r小正,下标)粒子数N(大斜) 6.体积V(大斜)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立方米m3(小正) 升L(大正) 立方厘米cm3(小正) 毫升mL(m小正) 如V(O2)=22.4 L V〔NaOH(aq)〕=12.20 mL 7.物质的量浓度c(小斜) 单位mol/L或mol·L1-(mol小正,L大正) 如c(OH-)=0.01 mol/L c(H2SO4)=0.25 mol·L1- 8.温度 热力学温度T(大斜)单位K(大正)如T1=215 K 摄氏温度t(小斜)单位℃(大正)如t2=25 ℃ 标准状况温度273.15 K或0 ℃超导临界温度T C。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两者不应混用。表示温度间隔或温差时,单位K或℃均可使用。 摄氏温度的定义是t=T-T0,T0=273.15 K。不应再使用“水的冰点定为0 ℃,水的沸点定为100 ℃”这样的陈旧定义。 温度单位符号℃的中文符号为摄氏度,“26摄氏度”不能写成“摄氏26度”。 过去使用的绝对温度改为热力学温度。 9.能量(大斜) 单位:焦耳J(大正)千焦kJ(k小正,J大正) 电子伏eV(e小正,V大正)(1 eV=1.602 177×1019-J) 反应热ΔH(Δ正体,H大斜)单位:kJ/mol 焓H(大斜)焓变ΔH(大斜)熵变ΔS(大斜)

编辑部校对及奖惩细则

“三校三审”工作及奖惩细则 编辑部在执行总编领导下开展工作,两刊执行主编协助执行总编工作,主持和管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编辑部人员严格按照编辑流程工作,严格执行稿件的“三校三审制度”,以保证刊物质量和顺利出版。 一、“三校三审”工作细则 为了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促进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校对工作流程及职责规范 1、初校。初校由撰稿记者校对,在校对文字后与原稿对红改正后署名和日期,并交稿与责任编辑。 2、一校。一校是在初校的基础上进行,责任编辑对撰稿记者原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对。编辑必须在校对表上签上校对意见。一校完成后,责任编辑给每篇文稿编号。清点校样,提供署名和日期的txt文本文件的稿件与主编,经主编审核签发后由美术编辑进行排版。 3、二校。责任美编出大样交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撰稿记者及责任编辑对大样进行文字、标题、图片说明、版式的逐一校对,并与原稿对照对红。责任编辑根据二校样(大样)的版面情况,进行认真检查,调整版面,定下当期版面并清点校样,校稿记者和责任编辑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审核。 4、三校。版面责任美编接主编审核二校稿(大样)与版面原稿对红,并进行改动。修改后将署名和日期的三校稿(清样)交责任编辑对红。记者对标题和文字进行对红,署名和日期后交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进行详细的单项抽查,校对时,对标题、眉题、副标题、作者姓名、人物职称、地名等重要内容要一一复查校对。三校完成后,清点校样,若无重大修改,署名和日期后交主编、执行总编审定。审定批清后返回责任编辑,并交责任美编逐字逐句修改,检查无误后,出PS文件。 5、校对细则 (1)、校对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2)、校对的质量标准是差错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3)、标对的任务是: ①、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②、改正在政治思想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③、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④、清除错别字。 拟写:审核:签发: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

一、校对的基本方法 校对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对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 1.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 , 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依据原稿改正校样。 2.本校法。本校法的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本子”即原稿。本校的客体只有一个——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采用通读检查的方法,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发现了原稿的差错,用铅笔在校样上标注,提出改正差错的建议,同时填写《校对质疑表》,向编辑质疑。校是非不同于文字加工,只管改错、补漏、删重,而不做文字润色。 3.他校法。他校法的特点是:“以他书校本书。”“他书”指其他的书。“改必有据”是校对改错的重要原则。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又难以判断是非时,就得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 4.理校法。理校法的特点是:推理判断。在发现疑问又找不到可靠根据时,即应进行推理判断,包括分析字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等。 上述四种基本校对方法,在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以求得到相辅相成之效果,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 二、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校对活动是校对主体与客体矛盾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客体存在讹误,一方面主体要改正讹误,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当客体的讹误得到改正,主体查错正误的目标得以实现,校对活动的矛盾运动才会终止。校对又是群体活动,校对主体的多元性和校对过程的集体交叉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校对主体之间的矛盾,只有解决好矛盾,协调好关系,才能形成合力,使校对活动健康开展,从而保证校对工作的质量。而要解决矛盾,协调关系,形成合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对工作制度。 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如下4项: 1.三校一读及样书检查。“三校”即三个校次。“一读”即终校改版后的通读检查。由于校对客体差错的复杂性和出错原因的多样性,“校书如扫落叶”,校对活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投入必要的校对工作量 (即校次)。“三校一读”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必须坚持的最低限度的校次;重要书稿和校对难度大的书稿,如经典著作、文件、辞书、古籍、学术著作、教科书及教辅读物等,还应相应增加校次。作者校对、编辑校对不能顶替校次,交给他们校对的校样是“副样”,“正样”仍由校对人员校对,三个校次都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校对人员来完成。计算机校对如果使用得当,可以顶替一个校次。三校改版后打出的校样,不能算作付印清样,还必须进行一次通读检查,通读检查后改版打出的校样,才能算作付印清样。 为了保证校对的质量,凡遇到如下情况之一的校样,校对者有权提出增加 1~2个校次:(1)初校样的差错率超过15/10000的;(2)编辑发排的书稿没有齐、清、定,而在校样上修改的页码超过1/3的;(3)终校样的差错超过3/10000的。增加校次的决定权属于专业校对机构。 样书检查,指图书成批装订前先装订几本样书分由责任编辑、责任校对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成批装订出厂。

编辑操作流程规范

编辑工作流程规范 助理编辑主要负责校对、通读、点红统版、过黑马以及对硫等工作。 一、校对的操作流程规范及常见校对符号 校对的概念: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 校对的基本功能: 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校异同是指以原稿为依据或标准来核对校样,把与原稿不同的地方改过来。校异同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 校是非是指校对者凭借自身知识储备或其他权威的资料来判断原稿中的是非。校是非则强调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尽可能地纠正原稿中的错误。 常用的校对方法:

①对校法是指按照原稿校对校样,使校样上的文字、符号与原稿完全相符,达到消灭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排录错误的一种校对方法。 ②本校法是指通过本书前后、左右内容互证,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的一种校对方法。本校法要求校对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辨错能力,否则,在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的现象。 本校法的特点是一定要依据本书的内在联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对照,包括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正文,文图相对,文表相对,正文与注释对,名词术语、概念前后对照等,通过对照,发现问题,订正讹误。 ③他校法是利用各种标准和规范的图书与所校的原稿对照,找出不标准、不规范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的一种校对方法。在校对古籍类、科技类、著作类图书中用他校法最多。平时我们利用《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来校正文字也当属他校法。 ④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 校对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校对应对老师的原稿负责,改正录入中出现的错误。如果是粘贴稿、手写稿或图片版的稿件,要逐字校对;对于电子稿,着重校对数字、字母、图表等,注意上下标、正斜体、大小写、字体等。 2.严格按照原稿校对打印稿,双手必须对应指到相应稿件文字,注意所校对的项目整体格式、书眉、章节、标题、命题人、分值、页码;校正打印稿与原稿不符的文字、标符、图表、版式、字体、字号大小等差错。 3.做好换行、换版、缩页等工作,注意图表与正文的相互衔接。 4.校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时,还要注意符号、地图等是否正确。校对图像时,由于Word和方正之间的转换,录排要重新画图,因此不仅要校对图形的正误,还要校对图形中的字母、数字、文字是否正确。 5.校对外文时,须注明外文大小写、正斜体或黑白体等字样。如删去一个词的中间字母时,应标明它的前后字母之间是密排还是分开,校对外文时还应注意每个单词的字母有无错漏;注意有无其他文种、大小写、正斜体或黑白体等夹杂;转行分音节是否准确。 在化学学科中,化学式的书写一般用正体,如BaSO4、AlCl3、AgCl 等;表示计量单位的符号也用正体,如国际标准单位:mol、kg、mol/L、mL、V等; 如果用字母、符号表示数量时,一般用斜体,但化学中的pH除外(一般用正体),如K sp、K w;如小木块的质量是a kg(单位和数字或量之间留一个小空格),其中a为斜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