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毛概期末复习思考题

————————————————————————————————作者:————————————————————————————————日期:

?

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5)及其两大理论成果(P9-13)?

答:原因: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

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倡导和体现了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

展的新境界)。

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

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

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则)。

两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P1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P15)和主要内容(P15-19)?答:定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科学体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事实求是为精髓和核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化相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这些理论具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

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理论;

⑦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9-12)?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4、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条件(P33-35)、主要内容(P36)及指导意义(P37-39)? 答:客观条件: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新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③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

鉴。

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51)及其重新确立的背景(P45-46)?

答:基本内容: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

②理论联系实际;

③实事求是;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的验证,条件的保证)。

背景:①“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②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②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

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74)及基本纲领(P76-78)。

答: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①对象:帝国主义(首要),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②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③领导: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

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④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

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纲领:①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

国;

②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

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

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

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7、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P79-81)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P82-84)。答:道路的依据: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

件。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

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道路的内容:①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

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③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

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道路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②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③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主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大法宝”:①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包含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

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

③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P93)及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109-110)?

答: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②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

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③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③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重大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

产资料的主人;

③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

主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④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

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8-120)?

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内涵:①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②突出情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

标。

③“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

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122)?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分析。

答:根本任务: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发展史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矛盾分析: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137)及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P141)?

答:科学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理论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实践意义: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个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

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46)及其主要内容(P147-148)?

答:含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主要内容:①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P151),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答:主要内容: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

发展成果;

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民族团结

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

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

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关系: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14、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P165-166)?

答: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P168-169)?

答:①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②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③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④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6、对于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判断,你是如何认识的(P170-171)?谈谈你对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看法(P174-175)。答:认识: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作为一个发

展中的大国,在实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对外开

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③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

建设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④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看法:(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二)方法:①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③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与基本特征(P183)?

答:含义: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

属性的观念,认为他们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

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

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

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特征。

基本特征: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85)及其基本依据(P186)。

答: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依据: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9、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P187-188)及实现形式(P190)。

答:原因: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

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是以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也是以确保公有制的主

体地位为条件的。

表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实现形式:股份制。(含义: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在短期内迅速集中器大量资本,弥补个别资本积累不足和积聚不足,缓解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巨额资本之间的矛盾。优越性: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有利于实现转换机制和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0、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谈谈你对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看法。

答:分析:①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

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

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

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

度的不同。

看法:(一)深化分配制度

①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②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1、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P203-20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P214)。

答:创新型国家: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

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

科学分析;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

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②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需要。

22、如何认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谈谈你对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看法。

答:认识: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式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看法:

2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答:必要性: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

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基本内容: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问题: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2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5、依法治国的涵义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答:涵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

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必要性: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

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

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

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p251)和基本方针(p253-255)。

答: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

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

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立足本国

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5)及其互相关系(P256).

答: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

观。

相互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

②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础

2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P276)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P281-282)。

答: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与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

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

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

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

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

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

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基本原则: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条件;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

心和依靠力量。

2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含义(P301)、基本内容(P302-303)及意义(P303-305)?

答: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基本内容:①一个中国;

②两制并存;

③高度自治;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

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

统一的基础。

意义: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

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

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

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

的思路。

30、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p336~340)。

答: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31、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p341)。

答: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32、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谈谈你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认识。

答:理由: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

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毛概20道大题答案整理

毛概20道大题答案整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

毛概大题答案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答案: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答案:(1)它们虽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由多层次的生产力结构决定的,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3)有利于活跃市场,扩大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有利于扩大就业渠道,减少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 3 怎样认识当前出入差距这一现象 答案:1.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 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 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6) 思想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是实事求是?(P48) 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质和核心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1)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2)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权问题?(P69) 主要内容 (1)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 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和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 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 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 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5)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 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1) 三大法宝:

毛概15道论述题及其答案解析(个人整理)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内容: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幸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重要意义: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E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2.论述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原因、注意问题) 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微型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问题: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积极因素,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借鉴国外文化以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3.论述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论、现实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4.论述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适当缩略) A.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B.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做到: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微型机和省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组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

毛概思考题整理11

前言及第一章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主要创立者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同时,我们要将他所犯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除此之外,毛泽东思想体系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敏泽自尊心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含答案)毛概练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自测题 一、选择题(30题) 1.毛泽东在()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A. 1927年3月 B. 1929年6月 C. 1929年12月 D. 1930年5月 2.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纠正()的问题 A. 主观主义 B. 官僚主义 C. 宗派主义 D. 教条主义 3.毛泽东在()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实践论》 C. 《矛盾论》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A. 1978年3月 B. 1978年5月 C. 1978年12月 D. 1980年5月 5.在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中,最根本的是() A.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 密切联系群众 C. 自我批评 D. 批评 6.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强调求真务实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7.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中,特别强调与时俱进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8.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对中国革命危害最大的是() A. 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 宗派主义 D. 自由主义 9.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 A. 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 D.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10.1978年邓小平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针对的问题是() A. “苏联模式” B.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两个凡是” D. “文化大革命” 11.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制度创新 B. 科技创新 C. 文化创新 D. 理论创新 12.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揭秘毛概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答:原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二、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毛概解答题及答案整理

解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其本质要求是:解放思想。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化三改”“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改造。 6.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7.党对社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是什么?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0.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构障碍依然存在。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强烈。 11.简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需要。 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 是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交际的需要。 12.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江南大学毛概大题整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学习十八届三中全 会精神,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最新内容。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创新,以更好的推进改革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是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法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改革的实践是在不断提升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实践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已超过了计划调节。1992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

大二毛概20道题简答题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答: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

毛概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理论成果? 答:原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哪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2. 这些理论成果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了: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3.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 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

毛概论述题整理

第八章 1、怎样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③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2、如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经济中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 3、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①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②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③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 ④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措施:①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 配的调控作用;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④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4、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是什么 ①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5、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①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②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③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④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6、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①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②顺应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③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7修订版

毛概书后思考题及答案2017修订版 : 篇一:毛概课后习题答案2015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问答题整理

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切实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是坚持科学立法。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二是坚持严格执法。三是坚持公正司法。四是坚持全民守法 3.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党坚强有力,事业

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为什么在新形势下必须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1)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包括 执政考验:权利的诱惑容易形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甚至出现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执政考验的核心就是能否长期执政下去的问题。 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对于那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及绕不开的难点,能否迎难而上、排除干扰,全面推动各个领域的改革,是对党的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市场机制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陷。如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外部环境的考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外部环境考验越来越严峻。面对来自外部的各方面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趋利避害、也是党面临的长期考验。

毛概论述题题目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意义及特点。 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意义: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中国特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2、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功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3、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成功实践,给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特点:1、鲜明的民族性2、强烈的时代性 3、内容的科学性和一脉相承性。 2、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基本经验。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并不表明历史的后退,恰恰是历史的伟大进步。因为我们的认识在发展,社会实践在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向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具备了客观和主观条件。这也正是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和政治品质的表现。正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善于理论创新,在八十多年的征途中先后进行了三场伟大革命,先后找到了三条正确道路。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基本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所以取得了成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