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5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20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仍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用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力量和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艰苦探索,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系统的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半封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4)政策和策略理论

毛泽东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课题。提出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

除了上面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历史地位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同时指出,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要始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可开放式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全面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按照“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结合,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路论

5、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

参考课本

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想到的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自三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线。只需看一下历届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题目:十三大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八大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承前启后,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对于21世纪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体现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而所谓的小康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建成;经济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政治建设则是更加倾向于社会,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而文化则是国家的软实力,从人们内心底进行文化熏陶,增强人们保护意识。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商鞅)、重“术”(申不害)、重“势”(慎到),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我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没有现在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所以我们应该身在福中明白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

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先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些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相机形成了邓论三科,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实践证明,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率年成果中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与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答: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

斗争中实现的。

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

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③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④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

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要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首先要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道路。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革命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

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久违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方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民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

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

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

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

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

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

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

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

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

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答: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

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而的内容:

(1)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

(2)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

B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3)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礼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

需要。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5月间,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地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理论观点.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毛泽东认为,应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的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956年国内罢工学生运动国际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 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论述。该文后经毛泽东同志修改,于195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解决。

(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一个重要方面是两类矛盾理论: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之间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在区分两类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应当运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在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在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少数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团结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综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和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

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方针(轻重工业、中央地方、沿海内陆、大小型企业)。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正确处理重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关于科学和教育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9)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

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义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就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历史总是在继承和超越中前进。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同一切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并提出要学习一切国家和民族的长处。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一)科学含义

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定性问题。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这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定位问题。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区别于联系。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许多新情况。

首先,经济实力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最后,改革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但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通过若干阶段的具体目标,有步骤分阶段的向前推进,在不同发展阶段,都需要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形成阶段性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科学阐述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而忘记远大理想。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不断把中特事业推向前进。

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即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是根本违背人民利益和历史潮流、为广大人民所坚决反对的。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七大十八大又对基本纲领的内容作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一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这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茶拟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邓小平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

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步深入,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更好地推进中特建设。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务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障碍。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小康”“小康社会”概念。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分“两步走”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

1987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第三部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三个阶段性目标:首先,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次,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最后,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最初提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步走”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提出原因

(1)“中国梦”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赋予了个人意义

(2)“中国梦”更接地气

(3)“中国梦”为改革创新发展集聚正能量

(二)思想内涵

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特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2)民族振兴: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三者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特道路,中特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4)政治上,文革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

(5)经济上,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6)国际上,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拉大,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7)要和平求发展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外部环境

(8)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实践证明,改革开当时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法宝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改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设计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有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有包括思想观念层面。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

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9)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特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改革

(10)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11)解决我国发展面您的一些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目标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任务:

(1)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五个方面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2)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全面深化改革,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

(13)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国内环境非常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因此要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

进。

(14)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也不走改旗易帜。

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从国际上看,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继续加大,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化进程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

(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

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B.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注重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进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

C.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培育扩大开发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5、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特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

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

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总之,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要坚持三者统一,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符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

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总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一定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中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来广泛地动员、领导和组织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发扬人民民主,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这是依法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

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3)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4)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4)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1)促进经济手段的社会财富分配调控。扩大个人所得税等个人财富调控税制的合理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战略转移,以保障民众的基本福利——这是一次分配。(2)提高政府财政绩效,注重对民生产业、项目的投入,并吸引第二部门投入民生相关产业的建设——这是二次分配。(3)保证经济增长,以稳定就业。(4)合理提高社会福利制度,主要是福利财政的绩效需要提高。

7、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区出现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较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

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第九章实践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一国两制的形成和发展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

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数委于蒋介石.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邓小平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清楚表露.

第二阶段: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政策(叶九条).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同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了专门规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形成.

第三阶段,1984年5月召开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批准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一,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回顾两岸关系的风雨历程,其间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珍惜,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冲突值得我们深思。冷静梳理两岸关系的历史脉络,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本质属性,深刻认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探索两岸关系的内在规律,更加坚定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第二,需要两岸双方发挥政治智慧、积极面向未来。两岸关系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难免遇到的新问题。两岸应做到积极抓住和切实用好机遇,冷静务实地对待和化解分歧,保持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今天,对于两岸双方来说,谋全局,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为重。只要真正秉持和认真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理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第三,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积极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通过两岸同胞多年努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合作领域之广泛、共同利益之扩大,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两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如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全体中华儿女谋利益出发,积极探索交流合作的新思路,不断拓宽交流合作的新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并依靠两岸同胞共同付诸实践。第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更为努力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更为努力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合作,更为努力地推进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的交往,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厚植两岸同胞的共同文化根基,增进两岸同胞的手足亲情,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世代永续传承。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尊重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情感、当家作主的愿望,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对于一些由于对大陆缺乏了解而对发展两岸关系存在误解、疑虑的台湾同胞,我们都将以诚相待,欢迎他们来大陆访问、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努力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第五,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交流,共同致力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我们热忱欢迎他们回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总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途,掌握在两岸同胞自己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属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我们将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